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的全新思路解析

2022-09-12

1 引言

目前看来, “营改增”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征税制度改革初期, 企业在得到了思想了管理等方面的革新的同时, 不能适应新的税收环境, 也会面临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纳税筹划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防范税收风险、减轻税收负担的重要途径,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营改增”和税收筹划, 然后分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进而提出“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税收筹划新的合理策略。

2“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

2.1 抵扣链条不完整

“营改增”实行后, 为了实现增值税对货物和服务道德全方面覆盖, 就要比避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困境, 必须打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 促进建筑分工的协作性, 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转型。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就面临税负不降反增的现象, 施工企业在进行划分队伍时, 没有按照有效的供应商来进行, 反而是存在很多自然法人, 这样不仅没有降低增值税, 反而提高了税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最终导致的供应商在成本上抵扣链条不完整和不充分, 还有的分包方成本也在大大提高, 实现不了抵扣的行为, 从这些因素上使得税负也在不断增加。此外, 许多建筑行业的机械化程度低, 劳动力和物质资源的比例高, 间接造成了不利影响, 增加了企业的税负。

2.2 对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

在实施“营改增”后, 建设行业需要增加发票管理岗位、购置税控设备等, 导致管理成本有了很大提高。此外, 会计科目大幅增加, 会计核算方法也日趋复杂, 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建设增值税发票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有待完善。企业税收管理的重点也应改变。

2.3 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实施企业转型最重要的目的是减少重复税收环节, 减轻税负, 但现阶段, 特别是“营改增”后,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 没有达到实施的标准要求, 企业的税负就要增加, 同时很多票据与国家管理票据存在着差距, 这样对建筑企业管理也带来了阻碍。还有一些原因是, 部分建筑企业虽即使实行了“营改增”但是对于该政策没有真正的了解, 改革不完善, 不能很好地实现转换, 管理上出现了困难, 甚至采取“鸵鸟政策”, 没有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3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策略

3.1 合理实现整个供应商的发展趋势, 为实现降低税负而努力

一是建议建立供应商 (包括分包商等) 的信用评价体系, 并指导供应商建立法人主体。建立尽可能不与自然人合作的制度, 一般纳税人优先考虑。一大原因是建筑施工企业税务合伙人的电流的增加不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能力, 一方面, 企业应选择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对指导自然人注册个体工商户或企业的其他方面, 主要采用的专用的发票进行增值税, 尽可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然后获得更多的进项税抵扣, 帮助企业减少在改革初期税负。其次, 还要积极共同努力实现纳税人的政策, 例如一些供应商, 鼓励他们去了解纳税的规范管理, 取得抵扣, 实现减负的方法来缓解该问题。从企业转型的角度来看, 增加是降低整个社会的税收负担, 但实际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纯的税收计算, 导致单纯税收企业进入不好扣链。因此, 减负纳税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一项责任, 不仅可以抵扣链条充分减税, 还为整个建筑企业纳税筹划带来帮助。

3.2 按单项目做好税收筹划, 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施工企业应结合单项工程做好税收筹划工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随着“营改增”后进行管理, 从预防增值税发票的开办为主;另一方面能够避免税收损失, 控制税负。对于目前项目成本预算已经做得不错的施工企业来说, 对于税负分离和税负测算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但是也有存在着现象是很多企业预算基础比较薄弱, 很多税收工作不到位, 存在风险, 从开始进行项目管理上都不注重税务管理导致, 直到项目要结束了才发现税负过高, 于是只能铤而走险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又或者项目由实际工人购买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公司。

3.3 使用好信息化手段, 加强财务集中管控, 建设财务共享中心

一是在施工企业, 管理粗放的情况普遍存在, 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实现集中支付工具和资金的审计和管理, 从而实现交易的真实性要严格控制整个项目, 做到了“四流”;二是控制信息的输入, 意味着使用输出, 从而实现半自动化的纳税申报, 很容易进入销售的平衡;三是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便于集中财务会计、税务管理、税收筹划有利于团结。

3.4 规范合同管理, 进行全生命周期流程管理

规范建筑施工合同业管理, 并且进行周期流程管理, 同时还要保证整个“营改增”后的税收政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配合, 对于建筑施工的施工团队来说, 要有专门的发票条款来进行流程管理, 从施工前的合同拟定, 到谈判及其签订意见、到企业执行等需要一流程的程序进行完善, 但是这一原则主要根据先拿发票后付款的原则来进行管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税收筹划的全新思路进行分析, 根据现阶段税收的很多阻碍因素及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从抵扣链条不完整、到对企业纳税管理的影响再到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都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为了强化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税收筹划工作的管理模式, 就要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提高管理意识, 建立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财务共享, 利用法律意识来建立管理制度, 为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工作。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建筑施工行业不再是传统的行业发展特征, 应采取新的管理思路进行解析, 减轻税收也是该行业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但是“营改增”后,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有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并且根据“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 结合面临的新形势下企业必须立足于新的经济政策环境, 就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策略进行化解问题, 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

参考文献

[1] 张永芹.企业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财务审计, 2016 (19) .

[2] 翟蓉芳.“营改增”背景下黄金矿山企业税收筹划新思路[J].税务园地, 2016 (12) .

[3] 周洁, 白楠.针对“营改增”政策后, 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全新思路[J].财务天地, 2015 (10) .

[4] 冯爱国, 陈兵.坚持“营改增”后, 对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全新思路解析[J].中国财务, 2016 (18)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高校英语的教育信息化下一篇: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