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肚子旅行阅读答案

2023-06-09

第一篇:在牛肚子旅行阅读答案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尊重朋友

教学目标

1.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二、同学们,看屏幕,词语,句子和什么有关?

你们有朋友吗?说一说。

是啊,朋友是春天的一缕微风,是夏日里的一股清泉,是秋风里的一片落叶,是寒冬里的一丝暖意。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几篇有关“朋友”的文章。

1. 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你去过哪里旅游?

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牛肚子里的旅游》

阅读提示:A.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完成填空(阅读单)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2.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1)在牛嘴里

师: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

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师: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指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

师: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

师: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

生: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师: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

(3)青头鼓励

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

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

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领悟情感,总结升华 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

一句“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那是来自朋友最真诚的鼓励。

我们再来阅读一篇《咒语》,

阅读提示:默读后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阅读单 第一次写下咒语时,你觉得贾佳是个坏孩子吗? 当张小强变成小狗后,贾佳后悔吗? 第二次贾佳写下咒语时的心情怎样? 你认为世界上有这样的咒语吗? 那个看不见的声音意味着什么?

解除的咒语为什么那么灵,它意味着什么? 课件

情同手足,血肉相连

心心相印,息息相关

唇齿相依,唇寒齿亡

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贾佳看着小强变成小白狗,多么想把它变回人!他想了好多办法,但最管用的只有一个——让自己也变成小狗,好永远地陪着他。这句充满了牺牲与友爱的咒语具有改变一切的最伟大的力量! 小组内合作阅读《回声》,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总结:校园生活五彩斑斓,同学情谊深似海,只要胸怀宽广,懂得尊重,人人献出爱,同学之间,友谊之花就会永远盛开!

第二篇:《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5个字,会写“旅、咱、怜”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2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一骨碌 贮藏 细嚼慢咽 蟋蟀 蹭来蹭去 大吼一声 知觉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两个动物小帽子,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是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 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 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说话练习: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

当红头再来到牛嘴,但不能动弹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留着眼泪感谢它时,青头( ) 2.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1)在牛嘴里

师: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

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师: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指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 师: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

师: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 生: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师: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

(3)青头鼓励

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

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回到牛嘴里

红头终于又见到了光明,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想一想这时如果没有人帮助它,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红头又被牛吞下去吃了

师: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 学生说一说青头的做法。 (5)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领悟情感,总结升华 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描述画面,复述故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画出它的旅游路线。 牛嘴里 牛肚里 ( 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2.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谁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说一说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第三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旅行、答应”等词语,掌握“答、应、骨、几”4个多音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13个字,积累“旅行、答应”等词语,掌握“答、应、骨、几”4个多音字。

2.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文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2.在阅读中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吗?哪位同学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

畅聊旅行,感受旅行的快乐。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蟋蟀朋友,一位叫“青头”,一位叫“红头”。有一天,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跑到牛肚子里旅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一起进入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画出你觉得感动的地方。 朗读要求: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小蟋蟀的旅行惊险而又刺激,下面让我们跟上小蟋蟀来学学生字吧。

出示生字指读:咱、偷、答、应、卷、骨、齿、嚼、吞、胃、悲、咽、几、泪、眯。

2.注音领读。

3.重点认读:答、应、骨、几、卷。 3.开火车朗读生字和词语。 出示词语:

旅行

要好

咱们

草堆

作声 答应

做梦

可怜 来得及 救命 拼命

大吃一惊

马上

消化 当然

刚才

知觉

光亮

眼泪 学生根据要求朗读经过的词语。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快来朗读课文,看一看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的惊险旅行吧!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预设:课文讲述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在同伴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危险的经历。 2.阅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 预设:

红头青头捉迷藏,红头遇险进牛嘴。

3.指导读好角色的语气。朋友玩耍时要读得欢快,出现危险时要读得着急。 4.随文识字:掌握多音字“答、应”的读音和用法。

5.重点语段朗读。哪一点写出了小蟋蟀的处境危险,你能读出来吗? 预设:

朗读指导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动词,读出当时情况的危急。

6.朗读课文第8—18自然段,了解红头历险的同时感受青头对朋友的鼓励。 (1)读好红头和青头的对话,读出好朋友的友情。 (2)勾画青头的动作,读出青头的奋不顾身。

7.朗读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经历,分别朗读对红头和青头的描写。体会小蟋蟀的情感。 预设:

(1)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读出危险的语调。青头告诉红头躲过牛的牙齿,读出青头的急切。

(2)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读出悲哀。青头告诉红头牛的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第四个胃是管消化的,读出青头对好朋友的鼓励。

(3)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读出红头的害怕。青头鼓励红头是勇敢的蟋蟀,一定能出来,读出安慰、鼓励的语气。

(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读出红头的筋疲力尽。青头爬到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读出青头奋勇相救的勇敢。

8.同桌演一演这个关于友情的故事,要演出红头处境的危险和青头的帮助鼓励。 9.读好故事的结局,读出好朋友历经劫难后重逢的开心。 预设:当红头流着泪感谢青头时,读出它的感动。青头笑眯眯地开导红头不要哭,就算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读出它的幽默。

五、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认真写,请拿起你的钢笔跟老师一起写字吧!

强调执笔姿势和书写规范: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速。

出示书写要求:规范、端正、整洁。

1.出示生字:旅、咱、怜、救、命、拼、扫、胃、管、刚、流、泪、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旅”和“旋”的区别;注意“算”的中间是“目”。 4.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

六、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牛肚子里的旅行》”,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读词语,寻找词语中的多音字。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多音字。 预设:答、应、骨、几、卷。 2.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科普知识。

牛的胃由4个胃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饲料按顺序流经这4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

二、开心游戏

阅读课文1-7自然段,说一说课文使用什么描写使你感受到了这对好朋友的开心快乐。

1.找出语言描写,读一读,感受两只小蟋蟀的快乐游戏、友好相处。 2.找出动作描写,感受小蟋蟀捉迷藏的天真活泼。 3.找一找红头的心理描写,感受红头躲藏时的心理。

理解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方法表现红头和青头是好朋友的手法。

三、非常历险

1.这对开心玩耍的好朋友一起经历了一次怎样的冒险? 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学生自由表达,感知内容。

2.默读课文第7—18自然段,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学生按照地点提示说一说。 预设:

图片展示。

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是: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嘴。 3.红头被吞掉后,青头是怎样做的?说一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预设:

(1)青头不顾被牛尾巴扫下来的疼痛,继续跳到牛身上和红头说话。 (2)红头在牛胃里快要绝望的时候,青头一直安慰它。 (3)红头返回牛嘴时,青头勇敢地爬到牛鼻子里蹭,使牛打喷嚏,救下了红头。 4.赏读自己最感动的地方,抓住关键词说一说自己的感动。

(1)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预设:从“蹦”“摔”“一骨碌爬起来”“喊”等词语中体会青头临危不乱、和青头与红头的真挚感情。 (2)“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预设:从“一定能出来”“咬着牙”等词语感受这对好朋友相互鼓励、永不放弃的精神。

(3)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预设:对一只蟋蟀来说,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这种不顾自己的安危救助朋友的行为真让人感动!

四、完美结局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对好朋友见面时的情景。 出示句子: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旅行吧!” 2.师问:两只蟋蟀一哭一笑让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谈体会。

五、我的思考

红头为什么能够脱险?关键因素是什么? 1.自己的坚持。

2.好朋友青头的帮助。

青头是用什么帮助红头的? (1)知识丰富,方法正确。 (2)安慰鼓励,永不放弃。 (3)坚强勇敢,及时出手。

六、大家交流

1.有一个成语“吃一堑,长一智”,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受到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是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道理。

2.经历这次危险以后,青头和红头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七、课堂总结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啊!正是青头的临危不惧,对朋友真诚的关心,以及灵活应用了所学知识解救了自己的朋友!

八、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一听,同时跟家人分享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2.积累相关的格言,抄到积累本上。 知识就是力量。

竭诚相助亲密无间,乃友谊之最高境界。 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九、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起来闯关吧!

第四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东巷学校

王爱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学习记提纲式笔记;尝试快速阅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友情和互帮互助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友情和互帮互助的力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1.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4.教师梳理问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出示文中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5.教师强调识字难点。 6.学生齐读词语,巩固识记。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读课文。

三、读文解疑,整体感知。 1.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2.红头为什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

(1)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 (2)指名反馈。

(3)引导体会红头的意外遭遇,始料不及。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 3.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1)学生自由读课文5—17自然段。 (2)从文中画出说明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3)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将以上各句连起来,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四、总结课堂,了解牛吃食的特点。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4—17自然段。

2.说说: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再读课文,了解青头对红头的帮助和鼓励。 1.学生默读课文5—17自然段。

2.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练习说话:“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时,青头„„;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时,青头„„;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当红头重新来到牛嘴里,但已经不能动弹时,青头„„;当红头流着泪感谢它时,青头„„”

(3)组织谈话: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

1.总结: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惊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这可真是个奇迹啊!

2.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3.拓展: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第五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青头为救出红头所作出的努力,了解牛的吃食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抓住文中描写青头的词句进行理解、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青头临危不惧,为救红头所表现出来的朋友间的真挚情感。

2、激发学生珍惜友情,团结互助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青头为了朋友不顾个人安危的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口语练习,锻炼学生的口语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师: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27课。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理解、区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处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观光、游玩。)

3、引导学生在读课题后质疑:读完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指名说。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说说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结合图片指名让学生写写“蟋蟀”,并说说识记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

三、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大声地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谁在哪里旅行又是怎样旅行。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学习本课的生字

课件出示多音字“藏”,指导学生从动、名词上区分其读音。(名词读zàng 动词读cáng)

2、学习词语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在课文中画出描写青头语言动作的句子。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相关内容: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四、归纳小结

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是啊。不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都不能紧张,一定要发挥聪明才智,冷静处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互相帮忙,共同解决困难。请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板书:

29、在牛肚子里旅行 原因:捉迷藏—躲在草丛中—被牛吃到肚子里(意外)

遇事冷静不慌张

团结互助定成功 过程: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里—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板块教学,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学习字词 ,进行基础训练。

二、细读课文,感化内容。

三、深化理解,练习写作。在第一板块中,为学生学习课文扫清障碍,是学生更顺畅地学习课文,在第二版块中,主要抓住学生的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我句子中的词语,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突破本文的重点内容,在最后一板块中,写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练习,在平时加强练习,比写作时再硬发挥应该来的事半功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年级语文教研组计划下一篇:证明三复习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