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演唱在创新创意中的突破分析

2022-09-11

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为代表的演唱技法, 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 又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的精华和特点。民族声乐演唱的创新, 不仅是演唱技法的突破, 同时也是在创意性演唱形式中, 去寻找如何突出其艺术价值, 进而体现新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时代特征。

一、民族声乐对其它声乐演唱技巧的借鉴

(一) 国际音乐带来的冲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于其它各国之间的声乐技巧开始不断碰撞, 在相相互交流技巧的过程里, 我国民族声乐借鉴其它民族声乐的优秀技巧, 我国民族声乐其实在很久以前就与其它国家声乐交流过, 认真研究会发现我国的民族声乐中也存在着他国声乐元素, 但主要元素还是我国的民族声乐。在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中, 受到其它国家民族声乐带来的影响和冲击, 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来说是具有好处的, 使得我国民族声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更为丰富多彩。在与其它国家民族声乐的借鉴、结合中, 促使得民族声乐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 与其它声乐相互借鉴

针对现今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中的特色, 可以从以下实例中进行总结。例如前几年兴起的《忐忑》神曲和20世纪舒伯特的《鳟鱼》第五变奏曲的民族声乐相比较, 神曲《忐忑》让人们眼前一亮, 但毫无疑问的超出了群众接受能力, 自此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路径。我国民族音乐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更吸取了一些美国声乐中的特点, 《茉莉花》音乐作为第二首国歌, 不光在我国民族声乐中掀起层层波澜, 在国际声乐中也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民族声乐的发展与探究需要不断的借鉴、相互学习, 与其它民族声乐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在我国学习他国民族声乐的同时, 他国也在借鉴我们的声乐技巧, 因此, 相互借鉴会令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更为迅速。民族声乐如果故步自封之会令该文化走向毁灭, 民族声乐需要相互交流、借鉴, 只有在相互交流与借鉴中才能够促进自身发展进步。《茉莉花》这首歌曲起源于南京六合, 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 经过不断改编和完善才成为一首流传至今的曲目。民族声乐由于起源于民间, 最大的特点就是民间性, 我国许多老一辈具有重大贡献的民族声乐艺术家们都起源于民间。

二、民族声乐演唱特征的历史发展进程

(一) 解剖民族声乐发展历程

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的发展, 我国民族声乐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各种特色差异。想要认识一个事物全面的发展历程, 需要掌握民族声乐的各个方面思考,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分析民族声乐在文化中的特性。既要从正面体验, 也要从侧面了解, 才可以让我们更加掌握民族声乐的意义, 只有全面了解、把握民族声乐的时代性意义, 才能够给予民族声乐相应的关注, 新民族声乐起源于20世纪中期, 于近代民族中产生。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进程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 中国近代到成立新中国, 这一阶段中我国社会动荡不安, 人们无法在保障自身生活, 以至于放弃研究民族音乐, 生于乱世, 但仍有少数人继续坚持研究, 最终由于社会因素停止探索民族音乐, 所以第一阶段中的民族音乐并没有实质性的发展突破, 但人们也对民族声乐具有一定了解, 只是进行初步探索, 处于萌芽阶段。第二, 成立新中国到文革初期,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初期阶段, 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及文化发展、文化传承逐渐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刚刚成立新中国, 社会处于发展过程中, 便出现了一群喜好民族声乐的人们, 在他们的积极探索的作用下, 创新出许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 从而让我国民族声乐在上一层台阶。在安逸的社会环境中, 探索民族声乐的人们凭借自身的实力, 在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同时, 将民族声乐不断创新突破。第三, 七十年代到如今, 自我国改革开放后, 国家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 在这一时期中, 民族音乐取得了创新、突破进展, 其主要原因与现代社会安逸稳定息息相关。

(二) 反思民族声乐发展变化

通过解剖民族声乐历史发展进程, 我们从中得出了社会环境与民族声乐息息相关的看法, 在总结民族声乐阶段变化的同时, 我们应该对其不断反思, 在反思中不断完善, 才能够让民族声乐取得实质性进步。在第一阶段中, 由于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令民族音乐发展遭受阻碍, 很多民族声乐艺术家们由于环境所迫不得已放弃研究民族声乐, 由于缺少研究民族声乐的人群, 让这一时期的民族声乐发展停滞不前, 仅仅有了一定基础, 算是一个开始。通过这一时期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反思, 民族声乐的发展速度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与民族音乐研究人才密不可分, 所以必须稳定社会发展环境, 培养出大量民族声乐人才, 才能够让民族声乐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第二阶段中, 我国社会环境较为和谐, 民族声乐就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受到国外音乐带来的冲击和启发, 我国声乐爱好者纷纷对民族声乐展开了科学性研究, 在保留民族声乐特点的同时对其创新创意, 从而使我国民族声乐取得进一步突破。民族声乐需要在发展中与其它声乐相互借鉴、交流。固步自封对民族音乐没有任何益处, 只有不断与其它声乐产生碰撞、摩擦, 才能让民族音乐发展越来越好。

三、民族声乐演唱在创新创意中的突破性策略

(一) 增强互动交流突破独立思考单一性

增强互动交流, 是突破民族声乐演唱传统技法的重要方向, 是结合国际文化, 对我国演唱技法的升级与创新, 进而消解以往时期的音乐发展思考独立性。通过以上对民族声乐发展因素的解析, 以及剖释民族声乐在历史发展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得出以下分析:其一, 民族声乐理论知识具有重大进展, 人们逐渐接受多元化声乐艺术, 不只局限在民族声乐的单一思想中。其二, 民族声乐在演唱中有了新一轮突破, 结合国外声乐艺术特点与唱法, 更吸收了广泛的民间曲调和演唱技巧, 辅之我国民族声乐进行创作。其三, 我国民族声乐突破了民族专业的局限性, 面前国际舞台发展, 不仅与国外声乐文化产生碰撞和交流, 更积极借鉴最新的流行唱法, 令民族声乐不仅更有民族特色, 还更具时代代表性, 从而实现民族声乐思想局限性突破。我们坚信, 在民族声乐艺术家的带领, 和我国社会的经济支持下, 我国的民族声乐会走向更大的国际舞台, 面向多元化不断发展。

(二) 借鉴多元文化突破独立创作局限性

通过总结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起源之后, 得出了我国的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和创新过程中皆受到社会环境和不同时期的影响, 在经过与国外声乐的不断碰撞之中相互促进, 从而使我国民族声乐取得创新发展。通过总结, 对我国民族声乐在发展过程和创新路径中有了一些体会。首先, 随着国际声乐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民族声乐也需紧随时代的脚步, 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将单一的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发展为多元化的声乐文化。其次, 由于民族声乐文化起源于民间艺术, 所以需在民间艺术中采取优秀的技巧和戏剧唱法, 以此不断发展和创新民族声乐。再次, 民族声乐不止在民族中发展, 更是国际的声乐标志, 我们要突破民族界限, 采取其他国家声乐技巧,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吸收不同声乐唱法与技巧, 在相互借鉴和学习当中取得有效进展, 令我国民族声乐相比其他更具有代表性和民族意义。努力和回报一定会形成正比, 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家的带领下, 不断开拓、推进民族声乐发展道路, 只有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壮大, 才能够不断吸取其它国家声乐技巧和创新多元化民族声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创新, 需要从多元角度去融合国际演唱趋势, 并通过更为紧密的联系和沟通, 去发现可以创新的维度, 乃至创意想法的突破点。鉴于此, 需要在演唱技法方面, 借鉴多元文化突破独立创作局限性。在研究创新创意维度的价值取向时, 需要与国际文化深度融合, 增强互动交流之后, 方能真正突破独立思考的单一性。进而推动民族声乐演唱从传统技艺发展到新时代技法, 去描绘出新时代应有的民族声乐文化, 赢得国际声乐的高度认可与共识。

摘要:民族声乐演唱的创新并非一蹴而就, 如何融入创意性的想法, 是民族声乐演唱技法革新的重要方向。鉴于此, 本文围绕国际声乐演唱方法的特征, 解析了借鉴其它声乐演唱技巧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剖析了民族声乐演唱特征的历史发展进程, 提出了民族声乐演唱在创新创意中的突破性策略。以期通过创新演唱技术, 革新创意思维, 发展民族声乐演唱技法, 达到突破民族声乐演唱技法的局限性与单一性, 支持民族声乐演唱在国际舞台中高速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创新创意,突破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12, 31 (02) :122-126.

[2] 崔姝声.传统民歌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价值体现--基于传统民歌的声乐教学实践[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3, 31 (04) :182-186.

[3] 张蕾.试论京剧风格民族声乐作品的演绎--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北方音乐, 2016, 36 (03) :83.

[4] 田可文, 刘莎.学术视点--1995-2005年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成果 (下) [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02) :112-12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类招生背景下日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下一篇: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