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解析

2022-08-08

第一篇:小学语文文本解析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教好语文首先要感悟好文本。于永正老师说过:“最好的备课是感悟好课文”小学语文是以一篇篇文章为载体,教材的选文经过细细斟酌,可以说选文经典,这些文章蕴含着激荡饱满的感情,有着丰富多彩的意境,千锤百炼的语言,美如音乐的旋律。要感受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美,老舍怜爱的乖巧、淘气、古怪、温柔的猫。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亮的形象来。那么如何感悟、解读,我想最基本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文本思路

一般来说,一篇教材不仅具有明确的文意,而且具有鲜明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指出:“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有时我们把思路成为“文脉”。一篇文章畅通无阻,不中断,不阻塞,或承接,或转换,或开合,一线贯穿,一脉相承。课文先后有序,条理分明。有纵向的,有横向的,有的纵横交错。因此要摸清思路,这样理解教材才透彻,遵路识真。

(二)感悟文本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要从语言人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感悟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词语。潜心会文,披文入境,既掌握丰富、活泼的语言,又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感悟其中的文化、思想、情感。

文章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1.准确。

优秀的文章语言极其准确,往往字字斟酌,煞费苦心,所以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如《狼牙山五壮士》,为什么不用五战士,一个“壮”字,表现出战士的威武雄壮,杀敌志“壮”,卫国气“壮”,献身悲“壮”。“壮”字,切人、切事、切情。

2.明晰。

好的文章语言明晰,绝不不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如:《倔强的小红军》,原来的题目是“马背上的小红军”,“马背上”让人琢磨不透,是小红军骑在马背上,生病了,走不动,还是让人抱在马背上,令人费解,显然表意不明。“倔强”,做到了“意明”(题意明确),“眼明”(题眼清楚),“情明”赞颂了小红军倔强的性格。

3.生动。

生动的语言往往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丰富内涵,使人产生联想。如《燕子》一课写道:“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这里的“痕”用得好,刚下过雨,电线细而高,天空淡蓝,“痕”显得那么朦胧淡远,若有若无。如用几“根”,则显得坐实,缺少韵味。

(三)明确文本立意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写作是传情达意的活动,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是无“意”之作。“意”在文章中起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为此,读文本要深入理解,挖掘文意,透过表面找出隐藏在语言后面的内涵。要找得准,理解得透。如《去年的树》虽然写的是一只小鸟和一棵树,实际上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人,揭示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品德。其中小鸟的那种诚信守诺,以及通过执著的追踪寻找表现出来的她对朋友的笃厚深情,是重要的主题。寇准《咏华山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近红日,回首白云低。”这首诗表面写华山,实际透示了诗人“自我”,仿佛是人间第二人。当时他是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四)体会文本的美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审美的要求:“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文本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许多

的美的内涵,是小学语文领域美育教育的重要基础。

1.自然美。

自然景物自然景物是多种色彩、各样的形态和多样的声音和谐构成。包括形态的美、色彩的美、声音的美等。

(1)形态美。如《火烧云》中的这段描写:“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这段描写写得富于变化,富于动感,给人以变幻莫测之感。

(2)色彩美。如《可爱的草塘》中的这段描写:“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云朵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小河为镜,映出绿的苇草、蓝的天空、白的云朵,以清凌凌的亮色为主,它与其他的多色达到了和谐。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

(3)声音美。如《观潮》中的:“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段描写动人心魄,令人鼓舞。《江畔独步寻花》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听来那样熨贴,那样的舒心。

2.社会美。

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所有事物的美,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包括情感美、节操美和智慧美等。

(1)情感美。如《难忘的八个字》中老师伦纳德说的八个字:“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像一缕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苦糖》中的母亲,知道我把糖偷吃,“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 „ „这些细腻的描写,透露出亲人、朋友间的疼爱、友爱、亲情。

(2)节操美。《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由,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革命烈士陈然的不屈精神。《狱中联欢》中江姐等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节,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的得到了烘托。他们高尚的节操广为流传。

(3)智慧美。《司马光砸缸》是智慧,《乌鸦喝水》也是智慧,《捞铁牛》怀丙和尚的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是智慧,《长城》同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创造出世界史上伟大的奇迹。

第二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一、课题名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接受启蒙教育,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会有很积极的作用。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很值得使用的方式,细读的过程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意,才能抓住文章的灵魂,从阅读中有收获。而今,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状况却令人堪忧:教师不能很好领会课标精神,对教材编排、课程资源、训练目标等一系列文本的根本忘而却步,只是一贯地依赖教参,借鉴名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茫然而随意,课堂上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非语文”活动,一些阅读教学脱离课文的语言,教师天马行空,随意发挥——或对人文内涵的深挖细找,或进行大量的“泛语文”活动等等。揣摩教材,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一种累赘。为此,开展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策略研究势在必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提出的重要研究课题。此课题研究立足于新课改的时代背景,针对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教学中最基本的难点与困惑,在研究中逐步明晰文本细读的内容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材细读能力,把握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与体系,重点明确中高年段课程目标,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更新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培养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应该是自主学习者。“在未来知识经济社会中,决定个体发展水平的,将取决于不断利用新信息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而非他固有的知识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更要关注学生细读学习能力的培养。

3、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理论依据。其中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

4、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指的“文本”,既包括语言文字构成的教科书、课外读物上的文章,也包括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如课文中的插图,有关的音像资料。 文本细读: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一种研究作品的方法指的是运用语义学方法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 “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范围指向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内涵为:1.文本细读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言语,涵泳品味,才能领悟作家的情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主动建构。2.细读直接指向言语。只有细读文本言语,牢牢抓住言语进行品味、感悟和体验,才能使文本这株大树根深叶茂,才能使学生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深度建构。3.教师细读先行。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实质是以教师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以教师的细读体验唤醒学生的细读体验。学生的文本细读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有教师指导和引导的,学生沉入文本言语的细读。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课题组成员本身、小学语文教材(以中高年级为主)的研究,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唤醒教师的语文意识,准确细致地发现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内涵,能正确解读文本,在不断的文本细读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研究,基本熟识人教版小学阶段中高年级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更有效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形式,更充分地进行教学预设并智慧地应对课堂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研究,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资源,引领学生细读文本,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五 、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已日趋深入,近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教学月刊》等杂志上时常能看到有关的信息,如窦桂梅老师的“细读词语”法,“细读结构”法,“细读背景”法,细读“细节”法等;再如周益民老师提出的“化身诵读”法,“脑海成像”法,“搜索大全”法等等,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也给了我们一些启迪。

1、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处在第一线的教师,同时他们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计划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教改实践交叉进行。

2、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使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的具体情况的记录,及时做好总结各阶段的成果,积极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同时也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也就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的文本细读应指向言语性,在阅读中特别要学习言语表达。

1、引领学生基于内容的了解,学习作者的表达 :(1)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3)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4)学习作者的选材组材。(5)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6)学习作者的语言应用。

2、引领学生基于文本语境,学习细读的基本方法:(1)朗读法(2)批注法(3)联想法(4)提问法(5)比较法

3、引领学生基于阅读情境,学以致用 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理解、积累语言,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要把学习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学生说和写的训练中去,要发现并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语言增值点,设计基于文本语境的说、写训练,抓住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创设情境,训练学生说话写话,做到读中悟法,读写结合。(1)示范仿写法 课文中总有一些典型句式或段式,如带有几种修饰语的复杂单句、各种关系的简单复句等句子的语言图式,有总分、概述、并列、转折、承接等段落的语言图式。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降低写作难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空白补写法 作者常常会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朗。 (3)想象扩展法 有些文章的结尾写得留有余地、耐人寻味,给学生留有巨大的猜想空间。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猜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4)换角度改写法 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读一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为学生创造练笔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年4月——*年4月。

1、开题起步阶段——理论研究(*.5——*.9)

成立课题组,确定详细的开题报告及研究方案。

2、初步研究阶段——实践操作(*.10——*.10)

各子课题按既定方案开展研究;组织相关子课题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形成一些案例成果。

3、深化、总结阶段——反思总结(*.11——*.4) 分块总结形成规律性的策略、方法,形成总结报告和相关论文,推出优秀课堂案例。

第三篇: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之我见

大家好!

感谢县教研室和蓝田小学的领导、老师们给我提供这个与大家共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谈谈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一点拙见。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窦桂梅老师曾经这样说:(课件)

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

——窦桂梅

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所以今天我就“文本解读”来谈几点不够成熟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

解读就是读者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以求对文本做出深刻、丰富、个性化的解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因此,细读文本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说白了就是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和训练,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

1、解读课文中的生字

汉字的造字方法是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汉字的音、形、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对汉字文化进行研究,在教学中相机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例如在《白鹅》一课中,很多同学对“嚣”字产生了困惑,“嚣”字指声音很大很吵,用四个口学生很容易理解,那为什么这个字中间用了个书页的“页”字呢?我去查了一些资料。原来 “页”在古时不是书页的意思,它一开始是个象形字,指的是人头。这样这个字就很容易理解了,四张口围绕一个人头说话,喊叫,那肯定感觉特别吵、特别闹腾,这就是

1 “嚣”的含意,在文中生动表现了白鹅太吵太闹的特点。这样举一反三,带“页”字部的的字都很容易理解了,如顶、额、颅、颊、颧、颌、须、领、颔、项、颈等,带“页”字部的都与人头部有关。因此,我们语文老师有必要在进行生字教学时,从字理上去分析汉字,从而渗透和传承我们的汉字文化。

再比如六年级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我们很多老师更多时候是抓住“美丽”这一关键词来深入解读文本。这没有错,但有一次,我们学校一位老师上公开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点评,就谈到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教学,给我很多启示。(课件)从“卓”一字开花组成语开始。看,四个成语就把文本解读得透彻了。

2、解读文章的重点词 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字,而且还是“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但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再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儿?儿子的了不起有表现在哪儿呢?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画杨桃》:我抓住“叮嘱”一词。父亲是怎样叮嘱我的?父亲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那爸爸、老师只是在叮嘱这样画画吗?还在叮嘱什么?你看抓住“叮嘱”一词学生很快就把握中心。

3、解读文章中的关键句

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结尾段:“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教导“我”的?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父亲的教导给了“我”怎样的启示和帮助?这样由“一个结语”入手牵出“一个场景”“两件事”,在学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这种表达方法,引领学生体会作者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用心另辟蹊径的可贵精神,还有善于观察生活,乐于动笔的

2 勤奋品质。接下来再延展文本:经历作者所为,联系自身实际想想父亲的教导有没有给你怎样的启示?说一说,写一写。这样抓住关键句从读到悟到联想再体验,达到学以致用。

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我是这样抓中心句的。让学生朗读课文时我这样安排,我读每段的第一句话,学生接着读后面的内容,然后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三年级的学生在降低难度后很快找出每段的第一句话,即“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这就是每段的中心句,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抓中心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其次是还原生活,追溯写作背景。

小学语文教材有的课文时代背景不是十分重要,可以忽略不讲。但有的课文的时代背景却非常重要。像这类课文,就要深入研究作者生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解读深刻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的情感的体会也就深刻了。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 (课件)“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不少老师教这一段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但圈出以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的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建人是生物学家,在旧社会都属于“白领阶层”,而拉车的是底层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份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形象写照吗?

再如:

江 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我在上课时“后发制人”,让学生先说说老翁为什么“独钓寒江雪”?学生有了各种猜测,有的说老翁喜欢钓鱼,有的说老翁生活困难,此时我出示了诗人的生

3 平简介(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至此学生才真正读懂文本,与诗人有了心灵的沟通,读起诗来也分外有感情。

作家茅盾说:(课件)

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茅 盾

三、还有就是原文对照。

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的是其“教学价值”。

若求教学的精益求精,教材的文本解读应当率先做到全面细致,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

例如:窦桂梅老师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前对课文和叶君健原译文进行对比,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确认,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针对这篇童话的结尾她写出的文章可谓是真知灼见。”

原文:“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和上帝在一起”。比课文多了“她们和上帝在一起”。

——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如果我们站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去考量,在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中,能到“上帝”那里去,寒冷孤独中的人儿便有了依托,有了一个可以获得满足的地方,避免了生死离别的痛苦与悲伤。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美好、善良、幸福在一起!通过对教材解读和教学,带给孩子的不是苦难,而是梦想;不是绝望,而是幸福,童话的积极意义方能由此显现。

再比如: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与诗歌同行”中的《诗经 采薇》,就简单的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要让学生体会到

4 诗中叙述了战士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学生无论如何也无法体会。因此我在上课时就找到并出示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学生很快就理解诗的大意是“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进而体会到诗中叙述了战士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 。

四、多元解读,丰富文本内容

所谓“多元”我认为是指从主题的角度,从精神的角度,从人文内涵的角度,还可以从同体裁的角度。如童话、说明文、小说、散文这些体裁是不一样的。还得从语言风格来看。不同的作家的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元解读。

下面我想以《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解读. (1)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第二段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时,整段都在描写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表达上是全部单一的“周瑜说„„诸葛亮说„„周瑜说„„诸葛亮说„„”却没有一处表情提示语。而有的老师在教这一段时为了表现周瑜的阴险狡诈,就引导学生加上了一些提示语,窃喜,大喜,欣喜惹狂等等,让学生朗读体会周瑜的心理变化过程。这就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么多对话作者却不加一次提示语呢?加上提示语不更加生动吗?作者是什么用意呢?我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文本解读,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并围绕这个疑点设计了一个很精彩的问题。教学时,我出示这一段对话,也让学生给周瑜加提示语,学生加得很好。然后,我问学生既然加这些提示语能生动地表现周瑜的阴险狡诈,那作者为什么不加上提示语呢?是不是作者的写作水平不高呢?学生们一下愣住了,百思不得其解。接下来我就联系整部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表现,给他们解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时时在进行政治斗争,不动声色是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必须使用的掩饰内心想法的手段,唯其如此,才能让对方上当,使斗争胜利。周瑜在和诸葛亮的谈话中不会把内心表现出来,目的是要不动声色地引诸

5 葛亮上当。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充分认识到不加提示语的好处,又认识到了三国政治人物的城府之深,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解读,成为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2)再读《草船借箭》一课,我还发现了这样几个疑点问题: 上课时,我就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鲁肃是谁的心腹?”学生说,当然是周瑜的心腹。又问,“周瑜派鲁肃到诸葛亮那儿干什么的?”是打探消息的,好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那诸葛亮明知鲁肃是周瑜的人,为什么还敢把准备草船这样重要而机密的任务交给他呢?学生沉默了,沉默其实就是思考。

我又接着问,鲁肃在草船借箭这件事中帮了谁?那他为什么不帮他的上司周瑜反而帮助诸葛亮呢?学生再次沉默。

很明显,这在课文中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在学生心里形成了一个心结,他们有强烈地要解开这个心结的愿望,而这两个问题仅靠阅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趁热打铁,抓紧拓展:事实上,鲁肃在周瑜屡次陷害诸葛亮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帮助诸葛亮渡过难关,要想知道鲁肃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敢于信任鲁肃,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去阅读这几回,就明白了,鲁肃之所以屡次帮诸葛亮,是因为他就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创始人,也就是说他和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或者说军事策略是一致的。他屡次帮助诸葛亮,就是要顾全大局,加强团结,共同抗击强大的敌人——曹操。他这样做道理便自然了。

(3)还有《草船借箭》这一课,“雾中借箭”这一段

我问学生:当诸葛亮下令让二十支小船靠近曹操水寨擂鼓呐喊时,曹操如果出兵迎击会怎么样?学生答:诸葛亮会全军覆没;诸葛亮的草船军队是以卵击石,会毫无招架之力;诸葛亮和鲁肃会死无葬身之地等等。此时我接着问: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弄险。此时为什么敢冒如此大的风险去借箭呢?他就怎么能敢算定曹操一定不敢出来呢?显然,这个问题书中也找不出答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要读《三国演义》。在学生激起了强烈的疑问欲罢不能时,我就把拓展书目展示给他们:大家回去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路杀恩人》和第七十二回中《曹操梦杀仆人》的故事,你就知道曹操为什么在大雾天必不敢出来了。通过拓展阅读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研读〈三国演义〉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曹操生性多疑,使

6 学生明白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知天知地知人心的智慧都是在平时细心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教给了学生用前后联系的方法读名著。

有了这种个性的解读,往往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一堂好课往往就是一两个亮点成就的,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我们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基础上的。而且有些解读是从参考书找不来的,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再次细读文本。

(4)除了针对一篇课文外,还可以针对一组课来解读。我们教材的编排基本是按照主题原则来编排的。因此,编者把课文编排到某一册某一单元时,是有他们的考量的,这就是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编者编排意图,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的最大教学价值。

如五年级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从课题就可以看出编者的编排意图,通过本课课例,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但这一课中编排了三篇课文,作者又是什么意图呢?这个我们就要把三篇课文放在一起比较分析,看同是人物描写,这三篇课文在人物描写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我是这样解读的:(课件)

1、《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主要描写人物的动作,表现二人竞技的场面。

2、《临死前的严监生》: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活动。

3、《凤辣子初见林黛玉》:通过人物的外貌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了解了作者这三篇课文的编排意图后,教学中就会各有侧重点,我们在教学中也就可以对人物描写给予不同的训练要求,从而发挥三篇课文的最大教学价值。

讲到这里 我们再去读《庖丁解牛》这篇古文,联系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相信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感想。(课件)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huō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

7 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kuǎn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 qǐng 之未尝,而况大軱gū 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huò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上课要上到文中丁师傅那种境界,很难,但我们都得朝那个目标努力。

朱光潜曾说过一句经典语:“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我觉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汉语中深入浅出”。

谢谢!

第四篇: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解读文本是很重要的工作。那么,我们如何来做好这项工作呢?

首先,我们要抓住文章的题目来解读文本。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看法。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咋养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抓住关键词解读文本。就语文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如果吧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头到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就会造成写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前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比如关键的语句、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处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

第三,通过重点句解读文本。每篇课文都有些句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段概括性很强,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将相和》一课中,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就很不服气,对别人说要给蔺相如一个下不来台。从文中三个故事来看,蔺相如的嘴上功夫确实很厉害。这在教学是如果抓住蔺相如对别人说的那些语言,就可以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

第四,抓住与内容相关的背景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时候可以借助文本外的材料或知识,比如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去解读文本,弹药注意不能用文本外的材料去证明文本中的观点,一定要立足于文本本身。解读文本是应注意有些文章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如果不知道相关的知识,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背景,当时“四人帮”下了禁令,不准人们去悼念,不许人们缠黑纱,但是人们不怕遭受迫害,在1月11日那天,百万群众冒着严寒,在长安街上怀着巨大的悲痛告别总理的灵车。如果加上这样的背景描述,就能很快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其中。

第五篇:小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策略》学习体会

本学年我听了很多位专家与老师对于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的讲座,同时也借阅了一些书籍、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受益匪浅。下面针对我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亲身实践谈谈自己的收获。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于本文的文体意识不强,对于本文的解读经常不到位,或者出现了偏差与错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现在,这一现象已经被很多专家与学者所关注。

在他们大力的呼吁与引领下,文体意识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许多语文教师已经投入到了学习、交流与探讨之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文体意识增强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我们很多教师对于文体知识还是有一些匮乏,每一种文体怎样界定,对于一篇文本到底属于哪一种文体,有时候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储备必要的文体知识,了解教材选文的意图,了解小学阶段的文本类型与特点,在对不同文本类型教材的文学素养和知识体系的分析基础之上,精心研读文本,挖掘文本,找到最适合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语文教学思想,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在选文上主要分为实用文文本和文学文而实用文文本占了大多数。何为实用文文本?首先要先清楚它和文学文本的本质区别。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比如寓言、童话、诗词、小说和戏剧等属于文学性。而实用文文本在语言符号方面的特点与文学性文本不同。文实用文文本在文本主题确定性上具有不可随意改变性,也就是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主题。由于实用文文本的内容涵盖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四方八象,无所不包,而其主旨内涵明确、具体,思想主题清晰、直白,所以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促进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丰富学生的客观知识。

实用文文本如果从体裁上可以分为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和应用文四类。在小学阶段,记叙文所占比重很大。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王荣生等诸位语文研究专家从文本的功能意义把实用文文本又分为“定篇类文本”、“例文文本”、“样本类文本”以及“用件类文本”。在人教版、人教版的教材编写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文本属于“样本类”文本和“用件类文本”。“样本类”文本与“用件类文本”在教学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样本类文本选练点在培养学生“聚焦思维”,即能够从文章的写作章法理解文本,然后用这种写作章法去进行日常阅读和写作学习。因此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的。因为这一类文本在行文上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随着“知识”的逐步减少,学生可掌握的知识点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实现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王荣生认为:“用件类文本”,关心的主要是其“内容”的方面,也就是课文“说了什么”;对“怎么说”,则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这种类型的学习,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王荣生认为“用件”有三个种,即“语文知识文”、“引起议题文”、“提供资料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用件类”课文主要为“引起议题文”。 “用件”类文本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主要需要学生了解文中的事件,深刻领悟在特定情景中的文本内涵;对内容主题进行深刻理解和升发,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讨,表达对文本主题的深刻认识。“用件”类文本的主题内涵对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培养生活价值观都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品质素养需要的营养。正因如此,用件类文本主题思想的把握在文本解读中尤为重要。

一、从单元主题上把握文本的主题思用件类文本要注重引领学生领会文章“主题思想”, 它往往揭示一个道理,从而对人生有一定指导意义。它的主题越清晰越有意义。不建议用“母爱“、“父爱”、“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爱护大自然”这样的大主题和“泛主题”。

“用件类”文本在教材中常常被编排在一个单元中。有时这个单元中的几篇“用件类”文本体现同一个特定的主题;这种教材编排特点体现的是“内容单元”思想。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珍珠鸟》、《小狗与大画家》以及《猎鹰》都是围绕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和谐相处以及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为主题的文本。纵观来看,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买小狗的小孩》、《老人与海鸥》等课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的。对于这一类主题,学生接触的已经为数不少,为什么还要在十一册继续学习与此相关的文本呢?从教材单元主题设置与学生情况角度分析:本单元内容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此时,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时期,他们对于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平时要保护动物、善待动物方面已经有了认识,那么教学本单元的课文就不能把主题定位的这么简单,主题一定要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能透过人与动物的情谊,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单元主题把握准确,才可以准确的把握具体文本的主题思想。

二、从主要人物经历和事件历史背景上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 了解文章作者以及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了解文中事件的历史背景,对于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具有催化剂的作用。

《小狗与大画家》一文属于一篇纪实性记叙文。课文中对于韩美林的经历介绍很少,从文本中学生能了解到的只有韩美林是一位大画家,他喜欢画小动物,创作了一本动物画集,以及课文中的两个重点事件,小狗波比和卷毛小狗分别救美林的两件事,而这些内容对于真正理解本文的主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关于韩美林那段悲惨的人生经历与当时他劳改时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要想真正体会韩美林与文中那只卷毛小狗的患难之情,就要了解韩美林在1964 年“四清运动”时,被宣判思想反动下放到安徽八公山下的淮南瓷厂劳动改时,与卷毛小狗结识并成为患难朋友这段经历。当时,韩美林在瓷厂,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经常被人嘲笑,并受到过非人的折磨,曾被人打折过腿,勒断了筋,还被撅折过手指头。他觉得身边的人已经没有任何情感而言,几乎已经绝望。他每到星期天,便到八公山山顶去嚎啕大哭一场。有一天,他躲在一棵大树边吃饭的时候,一直又脏、又瘦、又饿的卷毛小狗在扯他的衣角,瞪着他的饭盒,韩美林觉得这只小狗跟他一样,也是不走运的人,于是把饭倒给了小狗,从此他们成为了朋友。卷毛小狗每天与美林为伴,陪他待在高温难耐的热窑里,当韩美林遭受造反派毒打的时候,小狗甚至替美林遮挡棍棒。在韩美林的心中,这只小狗对他的情感远远超过了人类。也正是这只小狗给他的精神支撑,才让他鼓起勇气在监狱中坚持了 4年7个月。出狱后,当他得知他被抓走的那天小狗被打断了脊梁,不吃不喝,苦苦叫了三天才不甘心的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痛彻心肺。患难小友不在了,但是韩美林创造出了心中的动物世界,他出版的第一部动物画集,封面就是他的“难友”卷毛小狗,画册取名为《尚在人间》。这部画册饱含了他对小卷毛狗的无比感激与思念之情,韩美林说:“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友的身影,一想到它被人打死时的惨状,我总是泪眼朦胧,如果没有它,我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用《尚在人间》这四个字为动物画册命名,就是希望一切有灵性的、善良的生物们都有权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了解到了韩美林的这段经历,就可以体会到他与卷毛小狗那种情谊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都难以触及的。

其次,要体会韩美林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世间一切有灵性的生命的尊重这一个主题,还需要了解韩美林饱尝生活的种种磨难、冤屈和摧残,尤其是在狱中那段经历。韩美林经常说:“没有艺术,你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好。”他虽然曾经下放劳改过,进过监狱,遭受过非人的折磨,经历过家庭的变故,朋友的背弃,批评家的棍子,以及一场差点夺去他性命的疾病,但是韩美林都挺过来了,因为他永远的热爱生活,永远的热爱艺术。他身陷囹囫的时候,并没有失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停地观察,从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到耗子偷食。他不停的画,没有纸就在裤子上画,画破一块再贴上一块,自己的不够,狱友就扯下布来为他补上。四年中,韩美林裤桌上的补丁竟有四百多块!韩美林说:“当年在监狱里,我看到小老鼠,就对它说,你怎么这么傻,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跟我一起来蹲监狱呢?但当时,就感到这个生命真是可贵。蹲过监狱,看到蚂蚁活下来,觉得真是不容易,你别踩它。”苦难没有摧毁韩美林,却塑造了韩美林。他说:“我一生坎坷,从没有低过头,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对待苦难一笑了之。我能有今天完全是苦难促成。我要感谢苦难,感谢生活。”正是因为韩美林有过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他对生命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带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他才会用心用血创造出他心中的动物世界。

三、从语言文字上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

要读懂文本,就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文字,聚焦关键词句,以此领悟文本的主题批评家的棍子,以及一场差点夺去他性命的疾病,但是韩美林都挺过来了,因为他永远的热爱生活,永远的热爱艺术。他身陷囹囫的时候,并没有失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停地观察,从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到耗子偷食。他不停的画,没有纸就在裤子上画,画破一块再贴上一块,自己的不够,狱友就扯下布来为他补上。四年中,韩美林裤桌上的补丁竟有四百多块!韩美林说:“当年在监狱里,我看到小老鼠,就对它说,你怎么这么傻,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跟我一起来蹲监狱呢?但当时,就感到这个生命真是可贵。蹲过监狱,看到蚂蚁活下来,觉得真是不容易,你别踩它。”苦难没有摧毁韩美林,却塑造了韩美林。他说:“我一生坎坷,从没有低过头,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对待苦难一笑了之。我能有今天完全是苦难促成。我要感谢苦难,感谢生活。”正是因为韩美林有过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他对生命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带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他才会用心用血创造出他心中的动物世界。

三、从语言文字上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

要读懂文本,就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文字,聚焦关键词句,以此领悟文本的主题我希望一切有灵性的生物都能和平友好的与人类一同生存在地球上。”后半句话是韩美林的愿望,他希望我们人类可以保护身边的一切生灵,不去伤害他们,使他们能够和人类一同和平友好的生活在地球上。那么这段话的前半句“人的生存空间中应当有动物们的一方自由天地,从任何一种角度来看,这对人本身都是有益的。”应该怎样理解呢?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地方。我们人类很多时候只关注我们的生存空间,在很多人眼里,动物就是动物,不能与人相提并论的。其实动物虽不像人类一样能相互交流,有着那么丰富的情感,然动物也是有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的。有的动物通人性,比如小猫、小狗,你善待它,它自然会与你亲密。有的动物虽然不通人性,但是动物之间也是有“交流的”,它们的世界也是丰富的。如果我们以一种生命的眼光去关注动物世界,我们会感受到一种生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善待动物,给动物们一方自由的天地,让它们同人类一起和平友好的生活在地球上。

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语言文字,就可以更深刻的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

每一篇文章的创作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小狗与大画家》一文作者是王翰尊,他也是一位艺术创作者,为何要写下这篇文章呢?仅仅是想把他对韩美林与小狗的情缘写下来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熟悉韩美林,能感受到这样一位大艺术家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理解,能感受韩美林心中对动物的与众不同的情感,感受韩美林用心用血的创作源泉。作者写这篇文章应该使读者也有所感悟。所以,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才可以正确的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 用件类文本的主题主要是思想文化主题,所以正确理解、领会、把握这类文本的主题思想是教学中的重点。只有把握住了主题思想,才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传达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够在成长的阶段受到文本思想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本学年对于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文本解读的意识提高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理论,消化吸收,运用于教学实践,使我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有实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作文北京游记下一篇:学校运动会加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