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们一个童真、童趣的童年世界━━浅谈小学儿童诗写作教学

2022-09-12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 他们的一举一动, 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 他们极富想象, 那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无忌童言, 常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天然去雕饰”的诗性来。诗是语言和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 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 适合他们阅读、吟诵并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怎样来引导儿童写诗呢?笔者作了一些初浅的探索与实践。

1 积累童诗素材, 酝酿丰富想象

1.1 亲近自然, 获取童诗素材

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 一草一木, 一虫一鱼, 都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 我们要组织儿童去感受, 去寻找, 去猜想;学会摒弃那种熟视无睹的陈腐表象, 而形成婴儿第一次见到蓝天白云般的新奇表象。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 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 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 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 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 如初冬冒着寒气的红日、池塘深处的咝咝声、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蜻蜓翅翼上的纹路、夏日瑰丽的晚霞……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

1.2 走进生活, 获取童诗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才是童诗真正的“活水”啊!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含有童诗的基因。儿童生活中并不缺少诗意, 只是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儿童自己又往往不知道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竟然有个诗意的矿藏, 所以需要教师的点拨和鼓励。如一个孩子问我, 老师, 今天我去放风筝了, 春天就在风筝上吗?是啊, 孩子们问得多好啊, 春天就在孩子们的风筝上, 在他们充满诗意的心灵上。于是, 我带他们去放风筝, 感受春天的滋味。你瞧, 春天来了:一个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顽皮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是花园的春天。/望着天上的风筝, /我高兴地说:“那是我们的春天。”这是一年级的一个孩子写的《春天》, 那“尖尖的笋芽”让人瞬间体会到了“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盎然春意, 这不就是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吗?又如一位孩子看见窗外下起了雨, 他写下了这么有意思的话, “树叶上是玩滑梯的雨点, 地面上是游泳的雨点, 天空中是比赛跳水的雨点……”多么富有诗意, 多么富有情趣啊!只要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 插上想象的翅膀, 轻盈灵动的意境便跃然纸上。

1.3 阅读书籍, 获取童诗素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要保证有充裕的时间组织儿童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相当重要的, 加强阅读指导, 从课内引向课外, 让孩子们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并在其中学会读书的本领。除了读童诗外, 也可以读一些儿歌, 特别要多读有关科学知识方面的书籍, 如《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 在阅读中掌握各类动植物各自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以便在它们成为童诗角色时写出它们的特性, 而且有些科学知识又往往能激发童诗写作的灵感。如马是站着睡觉的;臭虫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存活好几个月;黄鳝在产卵前都是雌性的;蟑螂尾巴上有“雷达”;狗猫不合是由于它们各自尾巴表达的意义不同等等。这些知识能把人带入美妙的遐想之中, 启迪了儿童的想象力。

2 激发童诗幻想, 培养发散思维

2.1 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

懂诗歌的人都知道诗歌的生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是诗歌课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的“诗维”松绑让他们的想象力敢于天马行空。比如一次的课堂上, 我让学生作了这样一种想象:想想你认为生活中怎样的感觉是最有诗意的, 然后用诗化的语言描述出来。孩子马上就活跃起来, 有人说:在草原上骑着马儿听着风吹过脸庞和草尖的声音, 那是最有诗意的;有人说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听听小溪流的歌唱, 再看看阳光在溪水里舞蹈这是最有诗意的。后来孩子们的思维当然更加开阔了, 他们有说坐在月亮上摘星星的, 也有说乘着风的翅膀去探望春天的。

2.2 层层逼近的联想物演绎

由某一事物的具体特征迅速联想到另一相似事物,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喻。如表1所示。

要写好儿童诗必须学会联想, 联想的层次越深, 儿童诗的意境也就越好。

2.3 趣味盎然的童诗题训练

设计一些童诗训练题, 这些童诗训练题会像花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去尝试解答同时也很好地培养了儿童进行童诗创作的思维方式。例如以下童诗训练题:

老鼠弟弟/你真粗心/关门时把忘在外面。

公鸡/你为什么老是喔喔叫?是不是, /还是。

皮球是个, /他总是。/可惜/他只会跳。

老师是一棵美丽的柳树, 我们是——, 那教室是。

嫩绿的小苗是花儿的/在微风中。

3 尝试童诗写作, 表达诗意幻想

3.1 用寻因法创作儿童诗

寻因法就是给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寻找一个原因, 由于儿童的想象幼稚天真, 而使得理由并不十分符合常理, 但这样的创作往往富有童趣, 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 展开想象。例如《夜空》:

夜空是一块大黑板/月亮这个老师/把许多许多字/一颗颗贴在黑板上/教大家去认。全诗不到50个字, 小作者把夜空想象成了大黑板, 星星成了漂亮的字, 被月亮这个老师贴了上去。一时间, 这首诗吟诵不绝, 天真幼稚的想法构成了这首精彩的儿童诗。

3.2 用夸张法创作儿童诗

儿童诗要写出童趣, 要写出天真, 可以写得夸张一点, 奇异一点, 儿童诗才会更可爱。例如《腰带》:

咦/是哪个调皮的小鬼/给大山系上腰带?/噢/原来是一条小山路给大山系腰带恐怕这腰带是世界上最长, 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够傻够夸张了吧!这首诗小作者抓住了山路的特点, 以夸张取胜。此外, 这首诗还体现了趣味性, “咦”、“噢”两个语气字的运用, 使诗更富可读性。

3.3 用比喻法创作儿童诗

比喻是童诗创作中基本的一种方法, 以此一物比作彼一物。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就是一首儿童诗成功的第一步。例如《枫叶》:

枫叶似一团火/烧红了秋天/枫叶似红色的小喇叭/吹出了无数的水果娃娃。

把枫叶比作火和小喇叭, 就是很好的想象,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推进和发展, 就成了一首很不错的童诗了。

3.4 用拟人法创作儿童诗

把事物比拟成人, 做人的事情, 显得活泼可爱、生动有趣。这个事物的范围极为广泛, 上天入地, 大到宇宙, 小到蚁蝼, 都可入诗, 在儿童的眼里都可以成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事物。例如《月亮》这首诗:星星宝宝/玩得家也找不着了/月亮朋友知道了/赶快划来/弯弯的小船/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家。小作者在这首童诗中, 把星星当作一个爱玩的小孩来写, 语言极为活泼, 充满了童心童趣。

3.5 用假设法创作儿童诗

假设法就是使用“假如”、“如果”等假设性的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运用这种方法, 给了儿童一个表达内心美丽愿望的绝好机会。例如《如果》: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在“如果”二字的帮助下, 儿童打开了心扉, 把内心最美好的愿望都展现出来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爱”, 真是儿童才想得出来的绝妙的理由。

3.6 用对比法创作儿童诗

在对比中凸显内容、性质, 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等等。例如《花朵》:小时侯/记得您常常给我买玩具/一个接一个/从不吝啬/现在/我想送您一束美丽的花朵/一束接一束/在每一个母亲节来临之际。这一首诗通过描绘“小时侯”和“现在的对比”, 从中凸显出妈妈爱我, 我爱妈妈的深情, 全诗很短, 读后令人动容、回味无穷。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选自冰心的《繁星》) 童年是真, 是梦, 是真与梦的交融, 是值得回忆的一切美好。确实, 童年贯穿了人的一生, 这使成年人永葆一颗童心成为了可能, 也使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诗写作, 成为了一种追忆和发现的最佳方式。

摘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首诗, 儿童诗是切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 适合他们阅读、吟诵并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喜爱的诗歌。笔者根据多年来指导儿童写诗的经验, 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指导儿童诗写作的实践与体会:遵循亲近自然、走进生活、阅读书籍三条途径去积累童诗素材, 酝酿儿童丰富想象, 是指导儿童诗写作教学的前提;培养儿童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层层逼近的联想物演绎、进行趣味盎然的童诗训练是激发童诗幻想, 指导儿童诗写作的重要步骤;充分运用寻因法、夸张法、比喻法、拟人法、假设法、对比法尝试童诗写作, 表达儿童诗意幻想, 是儿童诗写作指导的桥梁。

关键词:积累素材,激发幻想,尝试写作

参考文献

[1] 儿童诗[M].少年儿童出版社.

[2] 徐有美.小学低年级儿童诗写作教学研究报告[R].

[3] 谭旭东.儿童诗在困境中挣扎[Z].

[4] 东阳巍山镇小.让儿童诗走进课堂[Z].

[5] 朱自强.儿童文学论[Z].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机关文书档案管理水平之我见下一篇: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