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范文

2023-09-07

孩子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华侨新生代 暑期社会实践 教育叙事

2014年暑假,我带了一支由十名大学生组成的“华侨新生代培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青田石门中学开展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实践队员主要充当辅导员角色,协助石门中学做好小华侨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浙江青田是我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超过了20万人,随着父辈们在国外的长期定居,青田华侨新生代对祖国的认同感逐渐降低。为增强华侨新生代的爱国爱乡情怀,青田县委统战部牵头开展了华侨新生代华文教育夏令营活动。

7月7日,华侨新生代培根夏令营石门中学分营正式开课了。开课第一天,有三个小朋友一直待在教师办公室,他们坐在教师办公室的椅子上,一句话都不说。三个小朋友中有一个男孩,长得微胖,中国年龄10岁,瑞典年龄9岁,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读书,我心里默念他为小胖。另两个小女孩,都是中国年龄,一个9岁,一个8岁,都在西班牙读书,9岁的小女孩叫君悦,8岁的小女孩叫安娜。

开课第一天,三个小华侨都在教师办公室和他们的辅导员老师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时间是沉默的,偶尔会和各自的辅导员老师说几句话。7月8日,小胖开始活跃了,他一直跟着他的辅导老师邱老师,只要邱老师离开办公室一步,小胖就会跟了去。有时邱老师要去女厕所,小胖就跟到女厕所附近,等着邱老师。连续三天,邱老师有些不太适应,她就把情况向小胖的妈妈说了。7月11号,小胖的妈妈带小胖回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小胖的妈妈又把小胖送了回来,他妈妈跟石门中学负责的老师说小胖回家说到学校不再惹老师生气了,再也不缠着老师了。等小胖的妈妈回家了,大约过了两三个小时,小胖又和之前一样,一直缠着邱老师。

我很好奇,为什么小胖会对邱老师有心理依赖呢?我是小胖老师的老师,我认为我有办法让小胖不再跟着邱老师。我拉住小胖,试图劝说小胖去教室上课,不要老跟着邱老师,他不跟我搭话,第一次我失败了。我想可能我的语气有些不对,邱老师出去了,小胖也跟了去,等邱老师再次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小胖也回来了。我俯下身子,再次走到小胖的身旁,笑眯眯地问小胖为什么不去上课,小胖说他不喜欢学写中国字。我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武术,他说这里的武术不好玩,他模仿了一下他第一天学到的一些武术动作,然后很兴奋地在教师办公室给我们表演了一段他认为很好玩的武术。邱老师这会在教师办公室,小胖见她在这里,跟我隔得不是很远,就和我聊了起来。

小胖说他不认识中国字,会说中国话,他在瑞典的时候,他们家里人大多数时候都说中国话。我问他在他瑞典的学校有几个中国的学生,他很兴奋地告诉我以前有三个,现在有两个,另外一个是他表哥,之前他哥哥也在他那个学校读,读完了6年级就换了一个更大的学校。小胖跟我讲起了他妈妈,他说他妈妈在斯德哥尔摩一个车站工作,太累了,于是就换了一份工作。他说在瑞典读书只有到了6年级才有重要的考试,在6年级之下是没有考试的,考试主要是看得了几个A,这决定他能否上更好的中学。小胖跟我说,在瑞典他现在已经读完了二年级,本来是要读三年级的,他都学会了。老师问他要不要直接跳级到四年级,小胖说可以跳级,但是要问一下自己的妈妈,老师就打电话问他妈妈要不要小胖直接跳到四年级,他妈妈同意了,小胖就跳级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小胖没有找邱老师,转而跟我很熟了,吃饭的时候他坐到了我的旁边。中午午睡的时候,邱老师带着其他小朋友去宿舍睡午觉,小胖不想睡午觉,要跟我玩,中午就和我一起留在了教师办公室。

小胖不想学中国字,我想做一番努力,很快,我的努力又失败了。小胖能听得懂中文,既然小胖不想学写中国字,我不妨请小胖教我瑞典话,我就跟他聊起了我的想法,小胖爽快地答应了。对于瑞典话,我是零基础,我想不到从哪里开始学起,就请小胖先教我数数,小胖教我读了几个数字,我都读得不是太好,小胖说换一种教法,他就开始教我瑞典话中的29个字母,他说瑞典话都是由那29个字母组成的,它们可以不断排列组合,变成很多字。他很耐心地帮我把这29个字母工整美观地抄写在草稿纸上,又教我读了几遍。

夏天的中午总是有些疲惫,我准备趴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小睡一会。小胖跟我说,要我带他去找邱老师,我劝他不要去,于是我们坦诚地聊了一中午。下午快上课时,小胖玩得有点过火,把办公室的门弄坏了,他看到其他大孩子跑到桌子上去了,小胖也往桌子上跑,两相结合,这次校长说了小胖几句,小胖哭了。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小胖的妈妈来学校把小胖接了回去,这次回去之后小胖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君悦和安娜在来华文教育夏令营之前,她们之间是互不相识的。7月8号的上午,我发现君悦和安娜用一种外语聊得很嗨。出于教育研究者的天性,我很好奇,我问她们说的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她们说她们说的是西班牙语。看到两个小华侨流畅的外语口语对话,我不免对我国的“哑巴”外语教学发出了慨叹。我试着拜两个小华侨为师,学习西班牙语,她们也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君悦比安娜大一岁,中文稍微好一些,我说的有些中文词语,安娜还不是很理解,君悦就帮着解释。安娜的西班牙语说得很棒,我问她一些中文的实物,请她告诉我西班牙语怎么说怎么写时,她的反应速度明显比君悦快。

安娜的妈妈带安娜走亲戚了,有四天没来学校,我以为安娜犯了什么错,可能和小胖一样不会再来了,有点想她,心里也有点凄然。7月13号安娜再次来到石门中学时,她待在教师办公室,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和她之前最好的小伙伴君悦搭话。看到安娜,我很兴奋,试着叫君悦主动去找安娜玩。大约两个小时之后,安娜和君悦有说有笑了。7月15号,安娜说要为我画一张画,她就在我对面认真画起来了。我说我想学西班牙语,她就将教师办公室所见到的实物用西班牙语单词全部写出来了,然后教我发音,我读错了她就反复教,说我不对,直到我读对为止。后面几天在我忙别的事情的时候,安娜偶尔会突然拿着一个东西过来问我用西班牙语怎么说,有时我支支吾吾,颇难为情,安娜就笑着大声教我一遍。

7月21号是这期夏令营的最后一天,上午小华侨门在我们志愿者的指导下要进行汇报演出了。君悦长得很可爱,有两个表演节目,彩排的时候,安娜一直坐在彩排现场,为君悦加油。我问安娜节目好看吗?她说很好看。看到精彩的地方,安娜爽朗地笑,使劲地鼓掌。汇报演出结束的时候,现场是一片依依惜别的场景,安娜突然放声大哭,她妈妈想把她带出去,安娜不愿意走,她妈妈说现在回家,明年再来,安娜还是不愿意,还在大哭,在其他人都离开现场之后,安娜的指导老师牵着安娜的手找到了她妈妈。

与孩子相处的日子总是快乐的,石门中学的15天,还有另外几个没记住名字的小华侨,他们的事迹也让我难忘。7月14日,早在7:20的时候,在石门中学的操场上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串葡萄。7:40小女孩拿着葡萄到教师办公室找姜老师(姜老师是我们的志愿辅导老师之一,教小华侨中华武术),8:00她又拿着葡萄来教师办公室找姜老师,8:35她又拿着葡萄来问姜老师在吗?我坐不住了,问她:“找姜老师有事吗?”她说:“姜老师上课嗓子哑了,吃点葡萄好。”我说:“等等,我给你拍张照片,告诉姜老师是谁送给她的葡萄。”她赶紧躲开了。也是这天中午,雨后,石门中学操场的一处积水处,几个小华侨在捉小蝌蚪,其中一个小女孩真诚而又急促地说:“我不把这些小蝌蚪装到有水的瓶子里带到水多的地方,等水干了,它们都会死的。”

下午,我带着十名暑期社会实践队员返回工作单外,车上我们聊起了这15天的生活趣事。我们发现国外的基础教育与国内有很大不同,一个国外求学的优等生,回国了可能是一个“差生”。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成人的错,是成人教育惯习的错。天真可爱的孩子即知即传的负责教学精神,他们对老师单纯的爱,对小生命纯真的爱总是让我们感动,久久难以忘怀。

回到工作单位,我时时忆起去年暑假在青田带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细节。和我的助理讨论后,我们认为:“好的教育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教师应怀有良善宽容之心。”“人有教育性——育人是幸福的。”“教育是爱的传递。”“对生命的珍爱是儿童的本能。”

本文系2014年丽水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教师教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以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ZJ10。

孩子教育范文第2篇

德国人极为重视家庭教育,也是唯一把父母教养儿童的义务明文写入宪法的国家。

比起传授知识,德国人更注重传授技能,注重培养孩子一生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德国人看来,品德、人格、好的习惯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训导的。是从小让孩子在心灵深处种下懂得的因,才能收获获得的果。

“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每个德国家庭教育的第一课。

这种教育在德国家庭教育中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德国的国民素质普遍较高的原因:好的教育培养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

阅读塑造了强大的民族

德国中文网了解到,全世界图书中有12%的语种是德语,而德国的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1.2%。德国也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在柏林,每平均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而这么密集的书店里却永远不缺读者。

去过德国的,你会发现,在机场候机、在地铁上,玩手机的德国人很少,不管大人还是孩子,手里经常拿着本书看,还通常是有一定厚度的大部头。就算是五六岁的孩子,通常手里也会拿着绘本,安安静静地阅读。

德国人很少看电子书,电子书的占有率至今仍然很低。他们的书店里和家里都有大量的印刷书籍,给孩子看的书更是品种丰富。

在德国的公共场所,你看不到喧闹、喊叫的孩子,安静读书的是大多数。在德国,从家庭到学校甚至到整个社会,都很鼓励孩子阅读,那里的公共场所,包括大型活动场所,都会辟出一个安静的角落提供书给孩子读。

德国不主张“学前教育”,不准教孩子学数学、认字母,但却鼓励家长陪伴孩子们阅读。我的房东先生说,他从几个孩子刚出生就开始给他们读书。他还经常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用他的话说: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爱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寂寞。

健全的人格是锻造逻辑

德国人的很多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比如严谨、守规则、守信用、有公德。在德国,有一大套和儿童教育有关的绘本,书店里到处都是,德国孩子几乎都看过。

它用一个个暖暖的故事,来教孩子形成健全的性格、培养好的习惯和好的品德,也来教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关于承诺

德国有句谚语——Ein Mann, ein Wort(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承诺”被德国人看的很重,人不能轻易许诺,许诺后就要遵守约定,答应过的事,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

在德国生活,恐怕遇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Termin(预约)了,看医生要Termin,约老师见面要Termin,去管理部门办事也要Termin,而Termin定下的日期,双方都会严格遵守,即使有更改,也会提前告知。

这种重视承诺的品质,就是德国文化中的“契约精神”。对父母、对同伴,对同事、朋友,哪怕是陌生人,都是如此,这成就了全球对德国品牌的信任。

关于合作

德国有本绘本中叫《One for all-All for one》,讲的是一只腿脚不太好的小老鼠,想去闯荡外面的世界,在路上遇到了不少的阻碍,但也收获了不少的朋友,每个朋友都不完美却都各有所长,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了很多无法独自完成的事情。

这是一本很典型的德国教育绘本,它讲的是一个简单却没法人人做到的道理——“Wer alleine arbeitet,addiert.Wer zusammen arbeitet,multipliziert.”(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教给孩子认识合作的力量。

One for all-All for one(《了不起的新朋友》)

在德国留学期间我发现,德国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真的非常强大,这也是许多中国学生来德之后,感到不大习惯的原因之一——中国留学生更习惯自己躲进小楼成一统,德国学生则不是这样,他们非常习惯并善于团队合作。

研读一本小说的时候,老师会布置读书报告,而这个报告,常常是要求几个学生一起完成的。比如一个人负责查找作家生平,另一个人则负责梳理小说的脉络,这样几个人一起,互相帮助磨合,做出一份体例完整的报告。

我想,这种团队精神,应该也是德国足球与德国制造“战无不胜”的原因吧,绿茵场上的德国队,分工明晰的德国工厂。每个人都恪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岗位,团队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关于公德心

德国对公德心的教育是从孩子抓起的,为的就是培养“与社会和谐相处”“有公德”“能帮助他人”的人。

在德国,除了家庭教育层面,还有社会教育层面的作用,每个公民都有义务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负一份责任,这个下一代不只指自己的孩子,而是社会所有的孩子。

在德国,你绝对看不到车辆横冲直撞、杂物占领走廊的情况,大家都小心翼翼地恪守社会公德,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努力不去打扰别人。

每个人的家门口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到了下雪的时候,邻里之间轮班扫雪,为大家开辟道路,仿佛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而车辆上路后,见到行人总是提前减速,偶尔还会停下来,伸手示意让行人先走……每个人自觉规划好自己的疆界,相互之间都有100%的安全感。

关于同理心

德国有很多绘本,里面出现的小动物或者主人公以及配角,并不是完整健康的,他们中的很多,或多或少地有点问题或是残疾,这种人物设定在国产绘本中是没有的。

而事实上在德国,老人摔倒一定会有人来帮忙,遇到残疾人时,会有人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遇到困难时,也一定会有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此外,比如规则、比如担当、比如给予、比如严谨、比如礼仪、比如坚持、比如见解独立、比如自我认知,都是德国家庭教育的各个要点。

父母的陪伴胜过一切教育

网上经常看到“德国禁止学前教育”这种说法。其实,德国不是没有学前教育,德国人对“学”前教育有自己的理解,“学”的内容与我们不同。德国当然也有幼儿园,幼儿园通常每天只上半天课,当然了,这也是在德国“教育假”的支持下才得以实现。

幼儿园老师会教孩子们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回家,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合不可大声说话,甚至会对他们进行如何做垃圾分类等遵守社会秩序的教育。

德国人认为,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的情感关系是孩子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的基础。

在德国人的心中,家庭的地位很高。大多数德国家庭都有家庭日,父母会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他们陪孩子散步、玩耍,一起骑着车去野外……而德国父母的陪伴并不只是陪孩子玩,教孩子规则,教孩子整理房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是陪伴的一部分,所以,6岁的孩子就已经有很强的自理能力了。

“一个国家的繁荣,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对一个国家而言如此,对每个孩子而言,这段话同样适用。

精良的工业制造、美轮美奂的艺术设计、首屈一指的现代医疗,爱因斯坦、伦琴、马克思、黑格尔、尼采、歌德……德国的世界名人群星璀璨,史上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多达102人。

孩子教育范文第3篇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的老前辈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这代人也没搞清楚,我们的下代人也不会搞清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这条路线是物质发展的高速路线,然而,道德素质路线却迟迟启动不了,因此,“地沟油、瘦肉精... ...”就在这个年代产生了。 我是个粗人,没受过高等教育,对一些世事也看不透彻,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现在中国的离婚率也荣升到了高速路线。我就不明白了,上代人先结婚后恋爱的婚姻成功率为什么比现代人先恋爱后结婚的成功率要高?不过,事实终究是事实,今天想讨论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

单亲家庭的孩子成长,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孩子成长(生理和心理)是没问题的。首先,调整好你的心态,分手是你们的事和孩子没关系,孩子不管跟哪一方生活,都要让他知道,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都一样爱他,这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错失、坏话(其实,错和对都是相对的),让他埋下仇恨的种子;其次,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和同龄人交往,培养他的健康心理。现代人物质追求意识非常强烈,但是,你必须明白有些东西是金钱无法换到的,不要为了钱而失去不该失去的东西;第三,告诉孩子:“没有人不会犯错误的,不管你做错了什么事都要告诉我,让我和你一起来面对”切忌不要恶语相加,不要棍棒相向,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后,虽然这个社会乌烟瘴气,但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让孩子遵守“知道的可以不说,但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的原则。

孩子教育范文第4篇

把拼图拼完,才能体验 “坚持就是胜利”的喜悦

女儿从小爱玩拼图,在幼儿园时拼的是几块到几十块的,上小学以后,女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一年级时,就开始拼500块甚至1000块的拼图了。 拼拼图是极考验耐心和细致的,因为那些图块数多的拼图比较难,女儿便邀请我和她爸爸帮忙。到后来每次女儿买回来新的拼图,总是我们一家一起上阵,在地板上拼。回想起来,那是一个个看上去很滑稽却很温馨的镜头,三个人在地板上,或坐或跪,头扎在一起,在拼一幅《美少女战士》或者《史努比》抑或别的图片。

我不知道别人家玩复杂的拼图能用多长时间,我家拼500块或者1000块拼图很少能一次性完成。起初,一次拼不完的拼图,我们都会打乱了收起来,下一次又重新开始拼。所以,总是拼了好几次一幅图还是没有拼成。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找来一块薄木板,在那上面拼,一次拼不成,就分多次完成。我印象深刻的是拼一个《米老鼠之家》的画面,1000块拼图,我们一家用时一个月。我们把拼好的部分和未用的小块都集中在木板上,木板就放在地板上,女儿一回家或者写完作业都会趴在地上拼一会,我和先生有兴趣也随时按上去几块。经过了一个月,那些碎片终于变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看着漂亮的画面,女儿高兴得手舞足蹈。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家的地板上总是有一幅没有拼完的拼图在那里摆着,一次我的大哥到北京出差,就问地板上的拼图是怎么回事,我解释后,大哥很是佩服她外甥女的耐性。他哪里知道,那是我挖空心思,锻炼他外甥女的耐性的。

小朋友缺的就是能坚持做完一件事,拼图又是很琐碎的大工程,我们起初拼复杂的图画的时候也往往半途而废,所以我才想到用木板把没有拼完的图片保存起来,下次接着完成。没想到这招还真灵,小学期间有好几幅1000块拼图都是这么完成的。虽然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做成了,但这无形中让女儿懂得只有善始善终,才会获得真正的成就和快乐,也让她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拼图如此,人生的有许多事情何尝不是这样,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和忍耐才能达到目的。

爬到山顶,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义 我和先生经常带女儿去爬山,每次都鼓励她爬到山顶,因为我们觉得“无限风光在险峰。” 有一年的春天,那时候山桃花正盛开着,正是欣赏著名的“西山晴雪”的好时节,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去爬北京西北郊区的阳台山。在山下的时候,天气还很暖和,抬头往上看去,山上一簇一簇的桃花,好似一片片积雪,非常漂亮。

我们有说有笑地拾级而上,满山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当我们快爬到山顶的时候,却突然下起来了鹅毛大雪。一阵微风刮过,雪花飘舞、落英缤纷。恍惚间,凉的风、润的雪、香的花,天地顷刻间融为一体,我们忍不住被这奇妙的变化所震撼。三月飞雪很常见,但是如此体验三月的“桃花飞雪”,我和先生也是第一次。那次的感受非常奇特,那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我想女儿小小的心灵也得到涤荡而变得澄明。直到现在,我们一家谈到那次“桃花飞雪”依然心情激动。

没多久,雪就停了。我们依然往山上爬,阳台山并不高,我们很快就爬到了山顶。在山顶又看到了另外的景致,近处是盛放的桃花,放眼则可以把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

爬山的时候,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风光会完全不同。在山根下也可以看到不错的风光,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往上爬,不过爬到半山腰,有些人就觉得已经足够了或者体力不足,停了下来。这时候看到的风光就跟山下看到的截然不同了。不过,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有些人会接着往上爬,越往上爬眼界越宽,看到的景致会更美丽。现实中,只有很少人能最后爬到山顶,但是爬到山顶的那些人,一定是看到风景最全面的那些人。 这是我和先生的感悟,所以我们每次带女儿爬山虽然会觉得累一点,总要鼓励她爬到最高点才罢休。爬山时,爬一段路,我们也会让女儿停下来看看周围的景致,让女儿不要漏掉路上的风景。爬山,要想看到美丽而全面的风景,是需要坚强的毅力坚持爬到山顶才能做到,在我看来这不仅是对孩子意志力的锻炼,也是“延迟满足”的一种训练

“延迟满足”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延迟满足”往往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也是情商的重要构成成分。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歇尔,在进行多年的跟踪实验后证明,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的实现。而那些“延迟满足”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就会出现我们所认为有些偏差行为,如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容易性格急躁、缺乏耐心,进入青春期后,在社交中容易羞怯固执,遇到挫折容易心烦意乱,遇到压力就退缩不前或不知所措。

有些小孩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么就是今天立下的志向明天便会改变,家长们往往头疼不已,殊不知这一切都是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无意识造成的恶果。 其实,“延迟满足”更多的是指那些在物质诱惑面前抵制能力强的表现,因为米歇尔的实验就是用“糖果”来做的。

放弃路边的糖葫芦,才明白“有失便有得”的道理

如今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孩子少,且独生子女很多。因为孩子少或者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不自觉地便过于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因此造就了许多“小皇帝”。 女儿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下午我接她回家都会路过一个路口,几乎每天都会在那个路口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第一天女儿就嚷嚷着要吃糖葫芦,我告诉她那个糖葫芦不太干净,吃了会闹肚子,便没有给她买。因为我没有满足女儿的要求,女儿哭得很厉害,然而无论她怎么哭,我都带着她回家了。第二天,女儿依然求我给她买了吃,我依然坚持说那糖葫芦有些脏,等周末我会带她到超市里去买又干净又好吃的“高老太太糖葫芦”。这一次,女儿虽然依然不高兴,却没有哭。因为之前她曾经吃过高老太太糖葫芦,确实很好吃。第三天再看到卖糖葫芦的时候,女儿就跟我说:“妈妈,我今天不要吃糖葫芦了,等周末的时候你带我去超市买高老太太,好吗?”周末的时候,我真的带女儿去附近的超市买了高老太太糖葫芦,作为奖励,我还为她买了一块小手绢,因为她那时候特别喜欢用手绢折叠各种各样的小玩意。 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小朋友到了商场以后,看到某样东西拉着大人一定要买,不给买就大哭,严重的还会躺在地上打滚,女儿则几乎没有过这种情况。至于到底是那时候我们条件比较差,经常不能满足她,锻炼了她的抑制能力,还是多次类似的“糖葫芦事件”起了作用,让她可以抵制诱惑,我并不清楚不过无论如何,孩子能够忍受物质的诱惑,这是让我非常欣慰的。 我们应该尽量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这样有利于孩子形成高的自我价值。然而,爱孩子不等于没有界线,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明确的界定,否则孩子逐渐长大甚至成年以后,很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养成抵制诱惑的习惯和能力,而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至于那个度,这是需要我们家长通过学习、修炼去把握的。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就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我们无法阻止尚不能分辨是非的孩子根据简单的生理需求而提出要求,但家长可以做的是培养孩子的忍耐力。也许刚开始孩子会有些难受,过一段时间,他便会懂得坚持与忍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的女儿便是因为从小有了比较强的自制力,一直能很自己张弛有度地平衡学业与玩耍,既保证了充足的休息与放松,又不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而是能及时回到书桌前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对女儿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益处,也帮助她在学业上胜人一筹,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孩子教育范文第5篇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前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孩子的妈妈找到我,很痛心的向我诉说,后来竟忍不住落泪。这位家长大学毕业,拥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可为了孩子中考,她辞去工作,专门陪着孩子,辅导孩子功课,陪孩子上补习班,可以说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绩却总是提高不上去,心思也总是放不到学习上来。这里就存在一个与孩子沟通,怎样帮助孩子的问题。 那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才能起到引导,帮助孩子,促进他学习的目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初中的孩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另一方面,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2,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

北京青年报上就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它的同学相处。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完后再教给他的。 3,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岁—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经过初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高中的实

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环境。 综合上面的特点,我们给家长们提供以下这些建议,以供参考: 1,在上初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初中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很多孩子刚步入初一,经历了辛苦的小升初,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

2,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 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

3,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

去年,我的班上有个孩子特别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他的爸爸妈妈为了改正他的毛病,在孩子学习时,不仅不让孩子看,自己也不看电视,避免孩子分心,效果特别好。

4,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

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

6,多跟老师交流,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但要跟孩子说明,自己只是关心他,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不是想监视他,不是不信任他。 7,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除了父母和老师,朋友对他的影响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问题,孩子不愿意跟父母和老师交流,更愿意与自己的朋友分享。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健康的成长。 8,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父母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拐杖,遇到孩子不懂的问题,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引导他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劳。

上一篇:道德教育下一篇: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