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查房制度范文

2022-05-29

制度是长期的、规范的、有效的,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探索而来的。而落实责任的关键,就是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优化举措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儿科查房制度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儿科查房制度范文

儿科医生查房制度

1、查房时儿科医生医疗工作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之一,应每天按时进行。

2、查房对象包括正常新生儿和高危新生儿。

3、正常新生儿的查房包括晨间查房和午后查房,每天两次;高危新生儿应增加查房次数。

4、查房时应认真听取家长对新生儿情况的介绍,包括吃奶、睡眠、大小便、反应状况、黄疸情况、体温变化等。

5、晨间查房时应对每一例新生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午后查房可针对性的进行体格检查。

6、认真审阅各种检查结果。

7、长期和临时医嘱由儿科医生完成。

8、完成各种检查申请单。

9、做好病程记录。

10、查房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会诊、转诊。

第二篇:妇产科、儿科查房制度

1、 住院医师每日查房两次,上午10:00进行早查房,下午15:00进行晚查房。

2、 早查房由产科医生巡视所有新生儿,护士长安排产科护士书写交班记录,记录相关信息,如有异常,电话通知或写会诊单请儿科会诊。

3、 晚查房由儿科医生巡视所有新生儿,产科医生或护士可陪同查房,重点巡视待诊断及新患儿。

4、 儿科建立新生儿交班本,对新生儿健康档案进行管理,记录胎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等相关情况。

5、 早产、胎膜早破、高危产妇等有情况的孕妇,提前通知儿科陪同分娩监测、新生儿急救等。

第三篇:儿科查房总结

2002年初,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颁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并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为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协助临床合理用药”的目的,我院成立了临床药学室,参与了妇科、产科、儿科及新生儿科等专科的查房工作。现将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科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查房方法

每周一至周六上午参与儿科的交班,认真听医师交班内容,重点关注夜间及当天入院的危重患者;交班后,跟随主管医师查房,通过查房,积累补充专科医药知识,及时掌握各种临床指标和病情变化,培养临床思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的帮助。

药师除了参与临床查房外,还要进行专门的药学查房,对于特殊人群、危重患儿、治疗方案复杂、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重点观察,并书写药历。药历书写内容应涵盖患者的一般资料、住院号、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用药史、临床诊断、本次住院用药记录、查体情况、相应的临床检验指标、辅助检查、药物治疗日志,药物治疗总结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参与临床实践的内容

1、查房内容

查房前了解该患儿的病情,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临床诊断、主要检查结果及入院后所用药物,并做相应记录。查房时关注患儿用药疗效,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询问其改善情况,针对患儿目前状况,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医师查房时更关注患儿的既往史、临床疗效,药师可侧重于用药史、不良反应史,通过药品形状、颜色、包装、商品名等信息,提示、引导患儿尽可能地提供详尽的用药史、过敏史、不良反应史,以协助临床医师更详细地了解患儿情况。

2、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

对于存在的不合理用药,如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溶媒不合理、存在较大的肝肾毒性、药品用法用量错误等,向医师汇报并共同商讨、制定解决方案。

3、及时与科室主任沟通

由于科室主任工作量大,在科内时间相对较少,因而沟通时间相对较少。为了更好的让科室主任了解并支持临床药师的工作,不定期搜集最新的药物资讯供其参考,如药物不良反应通报、药物警戒、新药信息、最新药物指南等,并将科室内用药存在的共同问题及时向其反应,回答其关于特殊药品的供应问题。

4、加强与护士的沟通 查房过程中,观察输液速度、溶媒及药液有无浑浊、有无过敏反应等,如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每次静滴时间不少于1小时,浓度不小于2mg/mL,且不易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热毒宁使用时注意避光,且不易于其他药物混合滴注;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虽然皮试阴性,但使用时也应多观察,谨防迟发型不良反应;腹泻患儿输液时液体最好不要太凉;平喘药氢化可的松,静滴时患儿会出现面色潮红、呼吸急促等醉酒状,应事先跟患者沟通好,以消除患儿家长的紧张情绪;对于存在心力衰竭的患儿,建议护士调慢滴速。

5、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

由于我院住院患儿年龄较小,小于5岁的患儿占90%,用药依从性较差,如果患儿家长不配合,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我院住院患儿大多为支气管肺炎和脑炎,患儿住院期间往往需要静脉使用多种药物,用药之前应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和不安焦急的心情,同时还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根据不同疾病给予正确的用药、饮食及生活习惯指导,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复诊。药师运用所掌握的药学信息,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儿家长讲解用药知识,包括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如长期反复患有支气管肺炎的患儿可能存在过敏性支气管炎,可以服用抗过敏的药物,如孟鲁司特片,连服2个月,这样的患儿抵抗力较差,可服用施保利通片,增强机体免疫力,辅助抗生素治疗;儿童发热不能急着用退烧药,儿童的正常体温较成人高一些,一般不超过37.4℃,都不叫发烧,一般超过38.5℃,才建议使用退烧药,一般4-6小时用一次,24小时不超过4次,连续使用3天,体温仍不下降者,建议到医院就诊。

6、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目的存在理解认识错误,未充分重视不良反应的监测上报工作。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查房和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宣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及时通报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认真协助填写不良反应报表,使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得到记录和上报,按季度在药讯上汇总本季度内国家不良反应中心公布不良反应信息及本院上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7、查找资料,解答提问题

尽量即刻、准确解答医护人员或患儿家长的提问,对于不能立即回答的疑问,回科后及时查找国内外文献资料或咨询药学专业方面的专家,予以解答。

三、发展方向

1、传统的药学教育主要专注于药物的结构、药代学、药效学知识的传授,缺乏人体解剖、检验学、临床知识的教导,而临床科室是根据人体解剖学来划分的。因此,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工作前,要学习心内科主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临床知识,疾病治疗指南、疾病治疗进展的新药新治疗方案与药物治疗结果评价;掌握常用专科药品的药效学、药动学、时辰药理、遗传药理知识、熟悉药物的适应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发现以药理学分类为依据进行临床实践更容易尽快参与到临床。例如,以降压药为切入点,首先掌握我院所有降压药的药效学、药动学知识,适应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然后到临床中观察心内科室所有应用降压药的病历,进行一一对照,既有针对性地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可很快进入临床治疗实践,发现潜在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2、通过医学查房,发现临床医师的专科用药知识丰富,而且对专科用药物的实际临床疗效有第一手资料,但对专科以外的药物知识较匮乏。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儿科临床药师,不仅需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了解相关的医学、检验和特殊诊断知识,更要对最新疾病指南、药物治疗进展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好地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但由于临床药师的临床用药经验少,对相关疾病和检验、检查结果缺乏了解。因此,临床药师需努力学习和掌握相关医学及检验学知识、认真阅读病历、加强与临床医师交流、分析不同疾病状态下的用药情况,以增强药学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

总之,临床药师通过积极参与临床查房、参与危重病个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切实融入到临床人员的治疗团队中,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治疗成本及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发挥了专科临床药师的作用。但是,临床药师也存在自身知识不足,应弥补临床医学、检验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充分体现团队协作精神,与医师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

第四篇:儿科疾病教学查房

儿科败血症疾病教学查房

时间:

主讲:

地点: 参加人员:

查房目标:了解败血症的概念,发病机制,掌握疾病的临床变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宣教。

重点内容及拟题问题:

1、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败血症的治疗及预防

3、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4、败血症的健康宣教

简要病史:患儿×××男。6岁6月,住院号××××.因“流涕10天,发热1天”入院。患儿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流涕,1天前出现头晕,无畏寒、寒战,无抽搐,无皮疹,门诊检查血常规后,拟“发热待查:败血症收住入院。入院后,体查T:36.6摄氏度. P:96次/分R:22次/分BP:83/49mmHg,神志清,精神可,无皮疹,右颈部扪及肿大淋巴结3个,大小约0.5-1.0cm,光滑,稍粘连,无压痛,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肿大,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1.0×10⒐/L L4%,N88%, Hb122g/L,PCT483×10⒐/L,急诊生化全套:无明显异常。入院后,予Ⅱ级护理,败血症护理常规,予青霉素针针,头孢唑鹜针静滴抗炎等对症处理。

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体侵入血循环,得到繁殖与播散,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可诱发细胞因子引起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感染。

病因机制: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是革兰阴性杆菌。

临床表现:无一定的潜伏期。主要症状高热,寒战,多呈驰张热,全身软弱乏力,烦躁不安,头痛,盗汗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1、血象:包细胞计数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0.8以上。

2、细菌培养:为确诊的唯一“黄金标准”

败血症的治疗:

1、彻底清除原发病灶和迁延性损害,以杜绝病原菌的来源

2、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以尽快消灭血液中所有细菌

3、及早发现新的迁徒性病灶,随时予以彻底清除

4、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强支持疗法

5、对症治疗提问过高时给予退热药并采取物理降温

护理诊断:

1、提问过高:与疾病的炎症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

护理措施:

1、维持体温正常:体温过高时,多饮水,温水擦浴等来降温,超过39.0摄氏度,根据医嘱给予退热药,降温处理后30分钟复测体温1次并记录。

2、清除局部病灶:及时处理局部病灶,促进病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扩散,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并保证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同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保证营养的供给:遵循少量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多给予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可按医嘱给予维生素及铁锌等制剂。对于病情危重者,根据医嘱酌情给予水解蛋白,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高营养液。

4、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积极控制感染,按医嘱给予抗生素,因静脉用药时间长者,应注意静脉保护,有计划的更换穿刺部位,密切观察病情。如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如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凯尔尼格征阳性时,提示可能发生化脓性脑膜炎,应及时报告医生。

健康宣教:讲解有关败血症的知识,说明使用抗生素治疗时间长,树立家长对患儿的信心,向家长介绍预防疾病感染的方法。指导家长配合诊疗,不要带患儿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

第五篇:儿科、妇产科系护理行政查房

时间:

年 月

地点:儿科、妇产1病区、妇产2病区 主查人:护理部主任或者组长 参加人:儿科、妇产科系部分护士长 查房经过及主要内容

一、分组情况

1 :护士长手册,护士着装,护士长质控记录,护士掌握病人十知道情况。

2 :抢救,重症,急诊急救。 3 :护理文件书写,临床带教。 4 :治疗室,处置室,无菌物品。

二、各组检查情况

1 :儿科护士病情掌握十知道 妇产科护士病情掌握十知道 :

儿科雾化器用后处理 妇产科雾化器用后处理

2 儿科氧气使用 妇产科氧气使用 儿科药品柜 妇产科药品柜

3 :儿科执行医嘱核对 妇产执行医嘱核对

儿科体温单 妇产体温单

4 : 儿科治疗台 妇产科治疗台

三、查房后评价:组长

护士长能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督促护士遵守各项 规章制度。工作中的不足说明我们还有不认真的地方。护士长一定要时刻提醒护士认真执行医嘱,仔细观察病情。做好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工作。

护理部

2012年12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德育奖惩制度范文下一篇:二建备考攻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