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发生率

2023-01-02

硬膜外置入血管时有发生直接误入血管在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情况下, 轻者出现麻醉失效, 重者出现局麻药中毒, 尤其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置管中, 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腹内压增高, 硬膜外静脉扩张, 置入硬膜外导管时更易损伤血管血液回流更常见[1]:据北京友谊医院1983年至1984年统计, 产妇硬膜外出血发生率为6.4%, 研究患妇临床产妇导管损伤硬膜外血管或置入硬膜外静脉的发生率为13.%~15.7%, 坐短穿刺发生率更多[2]:因此, 本研究就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发生率作了以下探讨。

1 临床诊断

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与家属或患者签署知前同意书。足月妊娠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80例ASAI级1~II级, 年龄20~35岁, 体重60~80kg。术前检查胎儿无异常, 无胎窘迫史, 无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血常规凝血功能基本功能正常, 血小板数正常。均首次接受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穿刺均1次成功, 随机分2组 (n=40) I~II组。

麻醉准备, 术前禁食禁水6h, 麻醉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0.1及阿托品0.5mg, 入室后常规监测SPO2, HR, 开放静脉后, 取左侧卧位, 以腰2、3作为穿刺点, 穿刺成功后, I组直接向头部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于硬膜外腔内, 后平卧位。II组穿刺成功后, 注入0.9%氯化钠8mL, 并向头部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 于硬膜外腔内。注入试验量后, 排除脊麻后, 注入1.9mg/mL罗哌卡因10~15mL, 控制阻滞平面在T6~T12。硬膜外麻醉操作均由同一位麻醉科医生完成, 并分别记录置入硬膜外导管针尾见淡红色血水, 回抽见血及置入血管发生率的比较, 见表1。

2 讨论

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下腔静脉血通过椎管内和椎管旁静脉丛及奇静脉的回流引起椎管内静脉丛充血怒张, 硬膜外腔间隙变窄, 相对地使间隙容量减缩, 而这些网状静脉丛无瓣膜, 造成硬膜外穿刺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在置入导管前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不仅能再置管时产生润滑作用, 而且对容量血产生一定的张力对硬膜外血管丛产生一定的排挤和压迫作用, 使血管丛远离硬膜外导管, 近一步减少了血管损伤的机率, 硬膜外预计生理盐水或合肾上腺素 (1∶2000) 生理盐水5mL可有效地预防置管对硬膜外血管的损伤[3]。

综上所述。硬膜外预计生理盐水8mL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

摘要:硬膜外置入血管时有发生直接误入血管在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情况下, 轻者出现麻醉失效, 重者出现局麻药中毒, 尤其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置管中, 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腹内压增高, 硬膜外静脉扩张, 置入硬膜外导管时更易损伤血管血液回流更常见。本研究就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发生率作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硬膜外置入血管,剖宫产

参考文献

[1] 王俊科, 王多友, 王凤学, 等译.美国麻省总医院, 临床麻醉手册[M].第5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2.

[2] Harney D, Moran CA, Whity R, et al.Influence of posture on the inci-dence of vein Cannulation during epidural catheter placement[J].Eur J Anaesth esiol, 2005, 22 (2) :103~106.

[3] 韩传宝, 于力.硬膜外预充生理盐水对置管诱发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血管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10 (30) :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目前化学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下一篇:石化管道保温与防腐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