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2023-06-07

第一篇:做教师要有爱心和耐心

班主任工作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

219班班主任郑拥民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我虽然从事班主任工作十余年了,但是还没有摸出一条很好的道来。有些时候很羡慕那些成功的班主任,如方文建老师、吴图强老师等,总觉得他们工作很轻松、师生关系又融洽。但我由于性格原因不喜欢采用高压也不会说教,一直被动地用“勤”持着。我也深切的知道,这样毕竟不是个办法,得有属于我自已的班级管理方法。

在近几年中,我体会到教育孩子的不易;认真听取了我校多次组织的《班主任经验介绍》;学习了学校推荐的几本教育专著;特别是何校长多次提到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渐渐地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看法,通过一年的实践有了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把学生当孩子一样来呵护和宠爱,不是当大人一样去批评与苛求。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在成熟与幼稚之间徘徊,他们好奇,辨别能力差,容易冲动,叛逆性极强。这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特殊的生理特征。作为班主任应该允许存在,但只要通过心灵的交流,耐心细致的正面引导,逐渐在改变就可以了。将心比心,对待我们自已的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

其次,每个学生所面对的家庭环境都是不相同的,错位的家庭教育和扭曲的家庭关爱正滋生了学生的弱点:其一,他们都注重自我,张扬个性,总是以“我”为中心,忽视周围他人的感受;其二,他们自私狭隘,集体意

识缺乏;其三,自律意识差,自省能力差;其四,劳动观念淡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深入其成长环境中,以社会、生存、竞争的角度去关爱他们,引导他们也同样能去关爱周围的一切。有了爱就有了理解、支持、鼓励与合作,班级同学间就能和谐相处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增强。

第三,当今社会正处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时期,常有一些非社会主义甚至敌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文艺作品等引进来,从而削弱心理、思想尚不成熟学生的防御能力,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些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现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多元性、表面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这些都是班主任最困惑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运用爱的力量营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影响这些学生。

二、 细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源泉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实施者、引领者,肩负着几十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大至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小至管理粉笔、地面上的瓜子壳、窗户上的灰尘、学生的吃饭、睡觉。除了这些,班主任还应有一颗纤细如发的心。要做到勤观察、勤交流、勤家访、勤鼓励、勤表扬、勤记录”。

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兴趣;多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鼓励、

表扬;有教育心得多记录、多总结,积累经验……这样对学生各方面情况均了然于心,才能因材施教。

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时时抓,细细抓,是班主任工作不可欠缺的。

三、 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细小琐碎。有时确实让班主任焦头烂额,然而终止一个坏习惯和培养一个好习惯,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一种正确的观点,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认识。因此,在差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决不能操之过急,希望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允许反复,并在反复中耐心地进行诱导教育。在教育差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到宽严相济,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决不能对差生揭老底,算旧账,全盘否定他们已有的进步。我的做法是后进生实行“周谈”;优生实行“月谈”。指出他们的进步和不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班主任工作,可说酸甜苦辣样样滋味皆在其中。尽管工作尚不够尽善尽美,但确已尽心尽职了。我总想,何时才有自已治班的特色呢?……

郑拥民:1992年7月参加工作,担任班主任15年,曾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2006年11月晋升为高中物理高级教师,2010年被评为首届县级骨干教师.其工作作风:勤奋、细心、严谨。所带班级特色:民主、和谐、活泼、上进。

第二篇:对待问题学生要有——耐心、爱心

从事十五年的幼教工作,2009年9月调到小学工作,刚接手202班时,我觉得幸运的是这个班女孩多,男孩少,心想应该好应付些。办公室的同事说:“利华,你班的郑满满,上课好动,不爱听讲,跟不上学校的课程,学习成绩很差而且脾气倔强,你得想想办法来教育她。”通过两周的观察,发现郑满满会主动打扫课室,音乐课特别喜欢,唱歌声音很甜,但别的课堂上、作业方面却非常糟糕,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不了,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平时回家又不预习也不复习。不接受批评,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后来到她家家访,得知她父母离婚了,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没有什么文化,而且有心脏病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教她,偶尔有时间管,但郑满满也听不进去,还顶嘴,她妈妈都给她气死,一生气心脏病就发作,她妈妈没她办法,所以郑满满脾气倔强。

针对郑满满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不同步是使她成为学习问题生的主要原因,自身不努力是她成为学习问题生的内在因素。

根据郑满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她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集体做事,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给她创造机会,增强自信心。学校举行歌唱比赛,我设计了有领唱、齐唱环节,由郑满满来领唱,她很高兴。比赛结束了,我们班荣获了一等奖,在班会上我表扬了同学们,也表扬了郑满满。后来郑满满对我没那么抗拒,发现她有问题,说她她开始愿意接受。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她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她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注,二来帮她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她聊天,利用她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她干。她写作业出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她分析错误原因,让她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平时只要是她犯错误了,我都要跟她讲很多的道理,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才能让她心服口服。

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郑满满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奖励。同时她有一点进步我也会及时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表扬。针对郑满满学习上惰性强的缺点,激发她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每天安排她收发学生的作业,她认真去做,从而也让她看看别人的作业,对她是一种潜在的教育。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郑满满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郑满满对学习有了热情,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不完成作业现象逐渐减少。

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班我带了三年,其实我也觉得骄傲,因为我懂得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我开展教学。在往后的两年里,郑满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有进步了,对妈妈的态度明显好转,有时会关心妈妈。对待问题学生只要老师细心观察,耐心引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有进步。

第三篇:教育学生要有爱心与耐心

教育学生必定要有耐心,

就如滴水在石头上,

只要一点一滴坚持不断,

再硬的石头也会吸进水的。

我常常在想,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班里的那么多“淘气包”为什么能被他管得服服帖帖,而自己有时真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这区别可能就在于“著名”与“普通”上吧!教育家魏书生的德学远在我们之上,我们往往是那些“淘气包”要对付的人,而他却是这类学生崇拜、学习、模仿的“偶像”,“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冰清,学生才能玉洁。要加大对“调皮鬼”的教育力度,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德学水平,让学生相信你,崇拜你,自然就能听你的话了。我们一定要记住:有问题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他们毕竟是孩子,他们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并不是本质问题、道德问题,他们的可塑性强,具有很大发展的潜能。有人把他们比做迟开的花,我十分赞同这种比喻,我想,他们虽是迟开的花,但那毕竟是花,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精心呵护,倍加照顾,终能看到花开之日,而绝不能不等花开就任他凋零!

我们在课堂上不能经常发火,这样会给学生们带来心理上的障碍。如果课堂上发火的话,也许我们的心里会好受一点,可是学习的效果一定不会太好。 学生们面对着许多的第一次,在接受上产生一些不顺利的事是正常的,没有了反而不正常了,关键是我们做老师的要有耐心 。

我想起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有句话,“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如果,没有了感情,教育就无从谈起。一开始如果就给某个学生一个下马威,对他严格要求,凡事逼着他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也许他能马上有所好转,但是这种转变只是暂时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首先要千方百计的培养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爱说谎话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要说谎?怎样帮助这些学生?这是每位老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些爱说谎话的学生和调皮学生扰乱纪

律相比具有较大的隐弊性,但任其长期发展则会影响学生自身的身心发育,所以老师对此类学生应给予应有的关注。

说谎的学生一般并无恶意,但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怕别人知道了真相。面对说谎的学生,因其心虚,过分敏感,老师更要慎重处理,不能歧视他们,也不能将其简单地定为“品质有问题”。首先教师必须要及时了解真相。决不能让说谎的学生蒙蔽,否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下一次。其次要经常与家长沟通。可用家访、电话交谈等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商量、坦诚的口气提出看法,争取家长的合作、支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尤其注意不要伤害到说谎孩子的自尊心。在了解了真相后,教师也不宜在公众场合将其公开,以免让说谎的学生抬不起头甚至与老师对抗将矛盾激化。更不能用粗暴的手段将其压服,否则他们口服心不服,就会用新的谎言与老师对抗。可以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其觉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他能感到老师是真的为他好,并没有歧视他,进而促使其改过自新。相信,只要教师有耐心、恒心,说谎的学生一定会改掉这个坏毛病。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极其重要的阶段,也是人生旅途中立志向上、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中学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想要独立又不善于独立,开始懂事又不懂事,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半成熟、半幼稚阶段。这个阶段被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因为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心里常出现动荡和不安,常感到困惑和烦恼。如果教育不当或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他们则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或道德上的偏差。为了让中学生平稳度过危险期,教师要对那些心理活动偏激的中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心理疏通与辅导,从而使其恢复健康的心理,积极自觉地学习。

第四篇:做教师要有爱心

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咱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做,用爱心耕耘终生。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都用自己的爱心来创造美好的未来。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

有爱心,就要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第五篇:《做教师要有爱心》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同学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

“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点上咱们学校好多老教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她们疼自己的学生吗?疼。有的老师带生病的学生回自己家照顾;有的老师经常给贫困的学生衣物;有的老师甚至为同学挤大便。她们都在学生身上倾注了爱心,但是她们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不放过一点小错误,及时进行教育,以促其不断进步,这才是善爱。“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

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会使我们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更好的帮助他们进步。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半夜找不到学生而心焦如焚;曾为作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和读研或干其他工作的同学比起来,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时;当听到他们骄傲的谈起“我们老班……”时;当经过自己和同学们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原来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有爱的回报。这时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事业的执着。

我想虽然我的工作做的并不优秀,离“名师”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可能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心去完成,用爱心耕耘终生。在座的各位都是教育工作者,让我们各位一起努力,都用自己的爱心来创造美好的明天。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

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有爱心,就要关爱每位学生。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XX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励志演讲稿:做一个有梦想、有爱心的人

小学生升旗演讲稿:做一个有爱心的学生

师德师风演讲稿:做一位有爱心有耐心的老师

幼儿园教师演讲稿:做教师要有爱心

比赛演讲稿:没有爱心,社会不会温暖

新学期小学生国旗下讲话——做一个有爱心的学生

做教师要有爱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质检中心管理评审报告下一篇:浙江省农家乐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