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考试成绩分析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2-09-12

课程考核是检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多种分析指标对考核成绩进行分析, 从不同角度对考试成绩作出的评价可用来测评学校教学管理质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因此, 考试成绩分析是引导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手段, 对改进考试方法、提升考试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考试成绩分析的现状

(一) 教师对成绩分析的认识不明确

当前, 很多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考试成绩分析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 只是把成绩分析作为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 考试阅卷后, 写完成绩分析就代表着考试过程全部完成, 而没有把考试成绩分析及其情况反馈作为考试后续工作, 成绩分析也没有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

(二) 考试成绩分析的方法较为简单

目前, 很多高校考试成绩分析仅对考试分数进行简单、粗略的分析, 分析方法也较为简单, 大部分考试分析只用到图表形分析法或定性分析法等方法中的一种, 以柱状图的应用最为广泛, 基本没有高校采用多种工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绩分析。同时, 成绩分析也仅从分数层面开展, 采用的指标和分析结果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

(三) 成绩信息反馈机制不健全、沟通渠道不畅通

多数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成绩分析信息反馈机制, 教学管理人员位于管理层面, 不能完全了解甚至不了解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 做出的教学管理决策不结合教学实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了解, 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学生不了解甚至无法接受教师教学的理念、方法和手段, 不能对个人学习效果整体把握, 从而无法准确确定和及时调整学习目标。

二、成绩分析方法研究

文章通过优选成绩分析指标, 建立合理的定量评价模型, 以直观的数据结论显示试卷及考试成绩的难易及优良程度, 主要指标如下:

(1) 难度:反映试卷或试题的难易程度, 是评估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建立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难度:

式中:SA—试卷或试题平均得分;ST—试卷或试题总分;DIF—难度系数, 小数;不难看出, DIF∈[0, 1], 且DIF越趋于0, 试卷或试题越简单;DIF越趋于1, 试卷或试题越难。

(2) 标准差:用来表示变量值与其均值离散的程度, 在考试中可以用标准差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 即学生对此次考试内容的总体掌握情况。本文采用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成绩标准差:

式中:M—各人试卷或试题得分;S—标准差, S越小, 试卷或试题成绩分布越集中, 反之成绩分布越分散。一般而言, 学生成绩标准差在满分的5-10%以内属于正常, 低于5%说明学生成绩太趋于平均分, 高于10%说明学生成绩离散度太大, 可反映出教学问题或试题问题。

(3) 偏态系数:有效反映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 可用以评价考试成绩分布的总体分布特征。本文采用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成绩偏态系数:

式中:SK—偏态系数, 当偏态系数等于0时, 表明成绩对称分布, 反之, 成绩非对称分布。一般规定, 偏态系数大于1或小于-1为高度偏态分布, 偏态系数介于0.5—1或-1—-0.5之间为中等偏态分布, 其中正偏态分布反映低分人数较多导致试卷或试题平均分较低, 说明难度大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负偏态分布反映高分人数较多导致试卷或试题平均分较高, 说明难度大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小。

(4) 变异系数:在标准差基础上进一步反映成绩差异程度, 可用来弥补标准差和平均值所掩盖的差异, 表示数据的代表性程度。本文采用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成绩变异系数:

式中:V—变异系数, 一般变异系数越大, 说明各人成绩之间的差异越大、该教学班代表性越弱;变异系数越小, 说明各人成绩之间的差异越小、该教学班代表性越强。

(5) 区分度: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高的试卷可以使能力高的学生得高分, 能力低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低的试卷则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很好的鉴别, 使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没有规律可循。本文采用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的区分度:

式中:其中D—试卷区分度;PH—前27%高分组平均分;PL—后27%低分组平均分。可以看出区分度D∈[-1, 1]。通常D>0称为正区分;D<0称为负区分;D=0称为无区分作用。正区分具有积极的区分作用, 且D值越大, 试题的区分效果越好。一般规定, D>0.4以上表明试题的区分度很好, 0.39>D>0.3表明试题的区分度较好, 0.29>D>0.2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 D<0.19表明试题的区分度不好, 对区分度好的试题应保留并加大试题量, 对区分度不好的试题应予以淘汰, 这样才能更好地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信度系数:是衡量试题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指标, 表示考试结果是否反映了学生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高说明分数可以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本文采用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成绩的信度系数:

式中:Si—某一题得分的标准差;B—信度系数, B∈[0, 1], 一般认为, B<0.5的试卷信度较差;0.5≤B<0.8的试卷信度良好;B≥0.8的试卷信度非常好。

(7) 效度系数:是衡量考试结果对考试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 反映了考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采用以下模型计算试卷或试题的效度系数:

一般认为, R≥0.4的试卷可以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0.2≤R<0.4的试卷可以较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R<0.2的试卷则未能有效地实现考试目标。

三、实例应用

以上指标均有明确的判别标准, 对各项指标进行同向归一化处理, 建立一下评价指标体系, 编制程序绘制出判别模板 (图1) 。

从图2可以看出, 该课程试卷及成绩基本处于合理范围内, 难度适中, 成绩分布合理, 考试成绩基本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情况, 成绩具有代表性, 但效度系数显示考试目标实现程度较低。

四、结论

本文建立了试卷及考试成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并将评价标准制成模板, 可直观显示考试成绩及试卷的合理性程度, 教师可以参考进行相应的教学改进, 从而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链接】

高等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 简称高校。从学历和培养层次上讲, 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其中大学一般指综合型高等院校, 专门学院包括了医科大学、戏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 高职高专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 与大学词义相近。大学, 是指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 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

摘要:合理的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途径, 随着教育部倡导的加强过程考核以及多样化考核, 传统的考试成绩分析已无法全方位涵盖教学效果的评估。文章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及成绩为研究对象, 从教学过程、试题、教学结果等方面综合分析, 利用课程考试成绩分析评估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成绩分析,改进策略,教学改革,过程考核

参考文献

[1] 王佳眉, 唐南, 杨德智.论考试成绩与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2 (1) :134-138.

[2] 余波.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 (24) :224+241.

[3] 任树歆, 张振文.谈考试结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5) :114-115.

[4] 周明.教学评估中的试卷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 2003, 4 (1) :44-45.

[5] 郝荣霞, 彭玉忠.成绩分析指标及其系统应用[J].中国技术教育装备, 2012 (09) :101-102+10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时期非公企业加强党建的实践创新思考下一篇:不当面说穿学生的假话——班主任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