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该怎么对你

2022-07-17

第一篇:孩子我该怎么对你

育儿心得:孩子,我该怎么爱你!

闲暇的时候读了一本书叫《妈妈不是我的佣人》,让我感触颇多。书中讲述了五年级的小男孩阿章暂时来到乡下的小学读书,可离开妈妈的他却状况百出、诸事不顺,不是把作业放在家里忘记带来学校,就是把上美术课需要的颜料落在家里,结果被老师惩罚,被同学取笑。阿章倍受挫折,又遭到表妹晓金的大声抗议:“你为什么老是要我妈妈帮你打扫房间呢?我不知道你的妈妈是不是你们家的佣人,但我的妈妈不是!”阿章这才想起,以前妈妈在就寝前,会帮他备齐该带的东西;他的房间经常整齐干净,因为妈妈总是利用他睡觉或是去上学的空当把房间整理干净;他之所以成绩优异,甚至还获得全班同学的爱戴成为班长,这些都要归功于妈妈默默辛劳的付出。阿章恍然醒悟,他从来不曾注意妈妈的辛劳,从来不曾感激妈妈。全文勾画出阿章内心变化的曲线,描绘出他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自我我成长的路径,传达出他自我觉悟的心声:“妈妈,我错了,我现在读懂了你的爱”。

看到这里我才我才突然理解这句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你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从这里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我儿子今年十三岁,和书中的小男孩一样在读小学五年级,平时我们还把他当小孩子看待。每天放学,我老公看见儿子不叫名字的,朝他喊:“小子!小子回来了!看他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而我确不同,随

着年龄的增长,我会让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儿子做的不对的地方,有时难免要数落几句的。看见他平时学习天在看电视时,我就要生气,叫他马上关掉电视。所以儿子总是说我太烦、太罗嗦。孩子我怎么会不爱你?只不过没表现出来,是“望子成龙”的心情太迫切吧。还记得小时候,看着你在一天天地长大,当我第一次听到你那一声模糊的“妈妈”时,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你知道吗,也许这是每个妈妈都会有的反应吧;当你第一次迈开你小小的脚步,摇晃着走出了你人生的第一步时,妈妈真的为你感到由衷的开心和骄傲,这标志着你真正开始了自己的人生;当你学会了一个新的词语,当你学会了一个以前不会的动作,当你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当你在母亲节轻轻地对我说“妈妈,辛苦了,祝你节日快乐!”……你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发现,都会令妈妈欣喜若狂,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也在不断地和你一起成长,妈妈在你的成长中体会着最真实的幸福和喜悦,在这里,妈妈想对你说;儿子,谢谢你给了妈妈这么多的幸福!而你没感受到我的爱,可能我是不善于表达的人吧。

从那以后,我想了很长时间,我想我与孩子之间是有一定距离,以后的日子是值得好好反思、期待改进的时候。孩子有时候对事物的认知性不强,这就需要父母的提醒与帮助。孩子大了,思想也在成长,做父母的如果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变化,而是一味地像以往一样,牵着孩子按自己设计的路线走,自然就会引起孩子不满,有意跟我们对着干。孩子渐渐长大,我们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忽略了孩子成长,依然对孩子指手画脚,当然会让孩子厌烦。要与孩子融洽相处,我们

就得正确认识孩子,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记得儿子儿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依然像以往一样,问孩子老师表扬了没?今天作业多不多……直到有一天,儿子大叫:“妈妈,老师表扬有那么重要吗?作业多你能替我吗?”一向乖巧听话的孩子忽然变了样,我很是吃惊。庆幸的是我没有发火,而是对自己进行了反省: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而做妈妈的却依然把孩子看做是没有长大的小毛孩,为孩子规划着每天的生活,重复着说了多少年的话,无形中也会给孩子增加压力。后来,我不再处处提醒儿子,而是有意让他自己安排学习生活,遇到了疑难,再做指点,儿子在独立生活中明白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这里我把孩子的生活当成了自己的生活,把孩子本应承担的责任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学习本是孩子的事情,我们过多的干涉,只会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压力,感到是在为别人而学,从而产生厌烦逃避心理。

儿子,你知道吗?不管我们是否每时每刻都陪在你的身旁,但我们的心里总是有那么一个不变的愿望——那就是爱你!我们多么希望你能快乐地成长,多么希望你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希望长大后的你会明白,无论世界会有怎样的改变,永远不会改变的,是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无论我们用怎样的方式爱你,我们的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给你一个幸福和快乐的人生!儿子,希望我们的爱让你的人生更美好!

第二篇:女孩子说“对你没感觉”,怎么做?

大家好,我是阿峰,最近很多兄弟说不懂感觉是什么,一个妹子对你说没感觉,然后来问我,感觉是什么? 其实我个人觉得感觉那是妹子为不喜欢你而找的借口,今天我为兄弟们来举几个相关问题来解答一下:

? 1,老师你好,我暗恋一个女生快两年了,七夕时忍不住表白了,她拒绝了我,说对我没感觉,适合和我做朋友,虽然拒绝了,但我一直对她和以前一样好。 直到有一天发现她已经有喜欢的人了,她也好几次和我说不可能,叫我不要对她太好。 直到前几天事情出现转机,她喜欢的男人有了女朋友。 她在我面前哭了好久,看她那么伤心,我又表白了,结果她答应了。 可没过几天,她就和我提出分手,她说她试着喜欢我,可就是做不到,对我没感觉,又不想骗我,对我也不公平。 请问老师我这样还有机会吗,我要如何做才能挽回了? 我的回答:兄弟,你的情况带有普遍性,一开始就表白,然后表白死,不离不弃,试图靠对妹子好来打动对方,从而让妹子跟你在一起。 可是,这样做,不会让妹子对你有感觉的! 你首先要想清楚一件事,妹子为什么要跟你在一起了? 跟你在一起她只是愧疚,同情,而不是爱情。 她的心上人有女朋友了,她伤心欲绝,内心需要被关注被怜爱,需要有人陪她。 而你刚好就在身边,一时冲动就有一个想法,既然你这么好,虽然现在没感觉,说不定在一起慢慢就有感觉了。 结果她发现跟你在一起后,没有办法进入状态,事实和她想象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她不想自欺欺人,就提出分手了。 你现在想挽回必须要明白一点,用同样的方法只会带来同样的结果,所以你必须改变策略。 你只知道想方设法对妹子好,总是试图对妹子付出一切,这其实就是一个无底洞。 你把她惯得非常傲娇,你想让她产生幸福感,必须做的更好,付出更多才行。 你不能犯任何错误,你做的好妹子也只觉得理所当然,你做的不好她不会体谅你反而会责怪你,这样你会很累。 里约奥运会的男神游泳选手宁泽涛非常火,一开始媒体把他捧到很高,人气甚至超越孙杨,结果在他的最强项100米自由泳半决赛就出局了,很多网友就开始冷嘲热讽了。 过分的期待是一种高利贷,如果观众的期待得不到满足,会变本加厉的追讨,宁泽涛相对刘翔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如果你想挽回她,首先要做的是降低她的预期,离开她的生活,让她无法享受你的好。 彻底离开她的生活一个月,不要联系她,一次都不要。 在这段时间里好好恶补神撩术课程中提供情绪价值的技巧,比如幽默,推拉,预选,角色扮演,故事,筛选等。 然后以朋友的角色重新回到她的生活。 切记不要再无条件的对她好,想让她对你有感觉,不仅仅需要让她开心,而是带给她立体的情绪体验,也就是喜怒哀乐。 不用担心突然不对她好她会生气,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让妹子难受,让她有种失去心爱的感觉,让她为你紧张,她才会对你有感觉。 有了感觉她才会知道你的重要,才会开始重视你,留意你,接着喜欢你。 ? 2,她是我的同事,我喜欢她有一段时间了,有时候会关心下她,偶尔也会帮她做点事,一直想追她,但不知道她有没有男朋友,有一次聊天没忍住就问她了。 她反问我为什么会这样问,我只好向她坦白说喜欢她,长这么大第一次向女生表白,可她却和我说暂时不想谈恋爱。 还说我很好,但她给不了我什么,我真的很伤心,第一次表白就被拒绝了,我还有机会吗? 我的回答:兄弟,你确实是第一次对妹子表白,看来你真的是没有恋爱经验,居然把表白看得这么珍贵。 记住一件事,女人喜欢一个男人,绝对不是因为这个男人向她表白,而是因为女人对男人有感觉。 妹子对你的回应就是说你很好,但我对你没感觉。 为什么没有直接拒绝你了,怕你难受伤心呗,所以才说的比较委婉。 妹子说给不了你什么同时也是免责声明,什么意思了,就是你不要对我太好,我什么都给不了你。 潜台词就是:如果你硬要对我好也可以,是你自愿的,我没逼你,你以后不要想着我对你付出什么。 如果你听不懂妹子的免责声明,就会变成她的备胎。 女人对待备胎的通常做法就是:有事拿来用用,没事就晾一边,不会对备胎有真感情。 不管怎么样,你现在在妹子眼里,是有做备胎潜质的,说明你在她面前还有利用价值,但没有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就是妹子对你产生不了紧张,期待,高兴,伤心,焦虑......的情绪波动。 女人对你没有感觉,就是没有心跳的体验,你现在可以向她表达做朋友的意愿。 然后再互动聊天中找机会给她制造一些心理波动,也就是心跳的体验。 因为妹子现在还没有男朋友,你还有机会。 但不管怎么样,再也不要傻傻的靠频繁表达爱慕之心来追妹子了,这是最笨的方法。

? 3,老师,我和女孩认识快一年了,我们是公司的同事,平时关系比一般人的要好,也经常一起出来玩,昨天实在受不了就向她表白了,结果她说对我没感觉,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做了,请老师给出出主意。 我的回答:兄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先要搞清楚一件事: 为什么妹子对你没感觉? 所谓的没感觉,就是没有心跳的感觉,具体可以表现在对你没有高兴,伤心,紧张......这些情绪波动。 很多兄弟对妹子需求感很强,喜欢没事找事的去撩妹子,哪怕妹子对自己态度冷淡,也不识趣不懂后退。 长时间如此,妹子都不用任何主动,男人就会心甘情愿的做各种付出和主动。 这样的付出会显得非常廉价,妹子不会懂得珍惜,更不会有任何的惊喜,自然不会有任何情绪波动。 这就是为什么妹子对你没有感觉的原因,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太容易预测了。 就像斗地主一样,刚开始就出王炸,底牌都暴露完了,当然就没有什么胜算了。 那遇到这种情况要如何处理? 首先,要懂得后退,所谓后退,就是知难而退,停止一切对妹子过度需求的行为 比如无事献殷勤,送礼物发红包,频繁的嘘寒问暖...... 简单点说就是冷妹子一段时间,冷她,是为了让你们的关系变得平衡,妹子之所以对你没有感觉,就是因为你表现太卑微。 就好像你欠她什么似的,事实上你压根什么都不欠,所以,你没有必要像个佣人一样整天围着妹子转。 你现在的底牌已经完全暴露,好牌都已经打完了,而妹子的牌还没开始动了,你要根本没有胜算。 还不如认输,再重新再来一局,想再来一局,就要后退。 你也不用害怕你们的关系会变淡,妹子跟你说没感觉其实就是想制止你继续下去。 你现在给妹子的印象都是不好了,经过冷冻,让妹子淡化这些不好的感觉。 这样,再重新开始比从负分开始更轻松。 冷冻妹子一段时间后再开始二次吸引,你突然冷漠妹子,她会不习惯的。 因为每个人都会对突然的改变敏感,当你对她的态度变得疏远,她会开始好奇并注意你,想搞清楚是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你再通过微信朋友圈或其它方式,间接展示你的高价值。 如何用微信朋友圈展示高价值这个神撩术课程里也有,就不再多说了。 二次吸引是为了让妹子对你有一种“原来看不出他还有这样的一面”的感觉。 这两步主要是打破妹子的优越感,让她知道你不是围着她转,而且没有她,你的生活一样很好,有没有她对你没什么影响。 如果后退和二次吸引都对妹子产生不了情绪波动或对你的态度没有改善。 你也不必难过,这也是一次自我认识的过程,主动提升自己不是为了哪一个妹子而是自己。 说不定哪天你会遇到更好的女人呢?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的努力,不都是为了等待那个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女”出现的时候,我们有这个份能力拿下她吗?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兄弟们,想知道更多的方法,欢迎来内部,我是阿峰,我在内部等你。

第三篇:中国我该对你说些什么诗歌

当历史的时钟再次敲响我无法只做一个旁观者

我,我是不是该对你说些什么

中国

听昔日的炮火在耳边轰鸣

我站在长江岸头

我流下这五千年流不绝眼泪

我,我听见自己对着自己说

别迫使自己的灵魂

在这厚重的史册上

写下我对末世的宣判——

中国,你将在这昏梦中死去

我不忍看见

那滔滔一江春水

浸透暮色斜阳

我不忍看见

那巍巍昆仑

满山尽是暮色斜阳

这时,我看见

长江在奔腾不息

我听见

四万万中国人振臂高呼

中华,崛起!

于是,任他地动山摇

也誓要将这一身丧气抖落

太阳,太阳依旧是要高挂东山之巅!

壮哉,我中华英魂不灭

快哉,我中华复兴可待

当一面面红旗飘满华夏的天空

红色的巨浪拥你乘风远航

那一声声豪迈的怒吼

那一只只慷慨的战歌

点亮了,点亮了半个世纪的黑暗

五颗红星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幕

然而,我又听见了

革命的旋风掠过三山五岳时

阴惨的哀嚎

霎时间,天昏地暗……

中国,失声了!

但,我知道

你不语,不是你无话可说

你沉默,不代表你不愤慨

当你再次咆哮呐喊之时

所有人那闭塞许久的耳朵

都将再次苏醒

那一根根麻木的手指

都将灵活自如

那一直被红色浸泡着的心呀

也都将焕发出炫彩的光辉!

历史加快了他的脚步

你紧紧追他不放

你撇下曾经坐惯的马车

乘上那辆崭新的火车

呼啸于时代的铁轨

在1979年的春天

你在希望的田野上

种下那颗改革的种子

盼他长成塔里木河畔

永不朽烂的胡杨

在这世纪之交

你又喊出了这世间最契阔的豪言壮语

中华,崛起!

中国啊

我要对你说些什么

我都忘了

忘在这滚滚不绝的历史长河中

不过,我不曾沉默

对你,更不该沉默

当春风再次吹过无边的绿野

我愿,我愿我是风中飘散的尘埃

归于我深爱的大地

第四篇:孩子,我该怎样尊重你

在谈论尊重孩子的问题之前,我们先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尊重别人:在别人对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是否用心在听?在别人征求我们意见的时候,我们是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打算,还是在敷衍?在别人做出决定的时候,我们是否尊重了他的决定,根据具体的情况或者支持他,或者为他提出反面意见,促进他更全面的考虑问题?我们再问问自己,对自己是否保持着适当的自尊,没有自卑同时也没有自负?再问自己一句,当感觉到别人对我们特别尊重的时候,是怎样的快乐和满足?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他长大了和我们一样,要求被别人尊重。虽然,现在他还小,可面对着这样一个处于弱势的小人儿,你是否给了他足够的尊重却将直接影响到他长大了的性格和成就。

曾经看过一部叫《谈情说案》的香港剧,讲的是一位女警和年轻教授恋爱的故事。里面的教授很年轻就取得了特别大的成就,他的爸爸妈妈对他非常尊重,即使对他谈的女朋友不愿意,也从不曾正面拒绝,也同意他自由发展,虽然在暗地里用了一些阴招想拆散他们,但也没有像别的家庭那样爆发战争。或者这个剧情是虚构的,仍然能引起我们的思考,可以看出来,剧中教授的父母从小就对儿子十分尊重,儿子取得的成就绝对与他受到的尊重有关。 前几天周末在公园里见到这样一个情景,妈妈和小姨带着两个孩子在公园玩儿,姐姐看上去十岁左右,看到许多和她差不多的孩子都在放风筝,就跟小姨说:“小姨,咱们也买个风筝吧。”小姨说:“买风筝干吗?”女孩:“放啊。”小姨:“你会放吗?”女孩:“会!”小姨:“你会放个屁!”女孩满脸通红,气鼓鼓得走开了,小姨在后面还洋洋自得。这时,我和表妹正带着各自的孩子玩儿,我们向对撇了撇嘴。这个小姨,对孩子太不尊重了,同时她自己的人格也高不到哪里去。

对于孩子,你不能太打击他,否则他长大了会太没有信心,同时你又不能事事依他,这样就是过分娇惯。那么怎样对待孩子才能恰到好处呢?

对于一些事情,该让孩子拿主意的就鼓励他自己拿主意,从小事做起,一旦他拿定了主意就依他,让他在锻炼中成长。记得一次带着儿子回娘家,我正在厨房刷东西,儿子手脏了,弟弟给他洗手,弟弟问妈妈:“还用给他搓香皂吗?”妈妈说:“问你姐姐。”我说:“你问他自己,他说搓就搓,不搓就算了。”于是弟弟问儿子:“搓香皂吗?”儿子说:“不搓。”于是就没有搓。随后弟弟跟妈妈感慨:“你们老嫌我不会拿主意,我的主意就是小时候让你管没的。”其实在一些小事上,真的没有必要那么认真,能放手锻炼的就让孩子自己来。同时需要强调一点,一旦让孩子自己决定什么事情,就一定要依着他的决定,让他决定完了不依着他,还不如开始就不让他决定。

别怕孩子犯错误,孩子一个重要的学习模式就是在错误中学习。这一点,外国父母比中国父母做得要好,中国父母说的最多的是:别怎么怎么样,要不你就会怎么怎么样。外国父母说的最多的:Try it,试试看。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适当的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这点对于太小的孩子不适用。比如孩子跑得快,那就让他尝尝摔跤的滋味。记得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作者带着女儿和同事结伴出游,当时已经初夏,女儿却坚持穿着她喜欢的粉色毛衣,作者就依她了。开始爬山的时候,女儿开始大量出汗,不时得对妈妈说太热了。这时,妈妈说为她准备了一套爬山的衣服,她很开心,她们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换上衣服,开心得爬山,回家,一直妈妈都没有对女儿说什么,但是下次出行的时候,她发现了女儿会根据天气自己准备恰当的衣服。给孩子一个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有的时候,走点弯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不好,我们是孩子的手杖,但是我们不能代替孩子实路,如果走直路一直需要爸爸妈妈这跟实路的手杖,而这手杖总有离开孩子的一天,到那时候再让孩子锻炼他将会连弯路怎么走都不知道,因为那时他面临的不会再是洗手、穿衣服的小问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不要充当事后诸葛亮的角色,其实犯了错误,孩子心里明白得很,用不着什么都说出来的,就算说也要选择方式,不要对孩子冷嘲热讽,因为犯了错误孩子心里本来就不高兴,我们再说什么无疑是伤口上撒盐,或者在他看来是否定他的能力,打击他的自信,有可能下次他就不再自己做决定了。

孩子需要我们的支持和肯定,但有些事情不需要我们代替他去做。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里,提到这样一件事情: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学校的厕所里去了,他们学校还是那种老式的厕所,于是她就把厕所后面的盖子揭开,找了一个专门掏粪的勺子,把坑里的东西掏出来,找钱包。这时,校长过来了,问小豆豆在干什么,小豆豆说明了原因,校长只说了一句那你要小心啊,要把里面的东西还都放回去,就走了。这件事如果发生在自己孩子的什么,你会怎么做?如果在以前,父母肯定会不说二话,揪过孩子先揍一顿,现在的父母多半会忍着臭气和孩子一起“施工”,但是那样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再看校长并没有对小豆豆过多关注的后果,小豆豆把坑里的东西都掏出了,却没有找到钱包,可是她一点都不失望,又按校长说的把那些东西都放了回去,同时她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有成就感呢,她觉得自己长大了。对于这样不予过度关注的第三种做法,有多少父母能想得到呢?而这第三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又是多么重要啊!

对于激将法一定要慎用。激将法对于有的孩子是很管用的,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我行来给你看,但是一旦用不好,激将法会起到反作用,打击孩子的自信,甚至让他破罐破摔。在一本书上看到,有个孩子特别调皮,整天跟老师作对,后来父母带他去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发现,最初引起他逆反的原因就是老师用的激将法。这个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用激将法一定要注意方式、语气,如果察觉效果不对,赶紧喊停。

即使是父母,也要跟孩子讲道理,别用父母的身份来压孩子。不要轻易对孩子说:“因为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即使,你为孩子选择的是一条对他最好的路。毕竟孩子的路要他自己来走,孩子的生活也是他自己的,我们也只是或者只能他的拐杖,他的引导,并不能代替他去走路,去生活。做父母的更不能随便打骂孩子,打孩子伤害他的身体,骂孩子伤害他的心灵。最要不得的,是一个打,一个护着,这样不但孩子的揍白挨了,还会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以后会变本加厉的。 当然了,尊重孩子,还表现在对孩子的说话语气、态度等各方面,别总对孩子说你这个不会,那个也不行,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的要求,要考虑一下再决定是否拒绝(前面写过一篇日记,专门讨论怎样对待孩子的要求)。尊重孩子是一门大学问,让我们谨慎得求证,小心得执行,共同探讨,交流经验,一起进步吧。

第五篇:小学作文:我该怎么做

我该怎么做

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忽然听到房间里的电话响了。“咦,谁打电话呢?”我心里想着就慌忙跑去接电话。一不小心碰到了桌腿,桌子倾斜了一下,上面的花瓶就掉了下来,“啪”地一声,打碎了。这下可把我吓坏了,我该怎么办呢?刚巧这时爸爸下班回来了,看到眼前的一幕,他惊讶地问:“花瓶怎么碎了?”我战战兢兢(点评:“战战兢兢”一词,把“我”打破花瓶时的心情凸显的淋漓尽致。)的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爸爸不但没有打我,而且还微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别害怕,花瓶打碎了不要紧,明天爸爸再去买一个回来,爸爸就是希望你能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点评:文中的爸爸,一看就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爸爸,面对孩子做错事情不但不恼,而且还微笑着宽慰,希望生活中这样爸爸越来越多。)

推荐理由:小作者能将看到的两幅画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事情的经过、结果详细的告诉我们。让我们大家看到了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和一位宽容的家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建材产品淡季营销下一篇:坚持党建工作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