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琴作品民族化的音乐元素分析

2022-09-12

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风格和民族化的追求逐渐成为了主流的倾向,也是作曲家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追求和向往。中国钢琴的民族化风格是一个多种形式综合到一起的混合体,是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地域特征和时代风格融入到西方的艺术形式和技术当中去,将中西文化进行融合交汇,成为了中国钢琴艺术的新潮流新时尚。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社会时代不断变迁,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到钢琴音乐作曲中,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和分析的课题。

一、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势必受到艺术本身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大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钢琴音乐是在20世纪初期伴随着中国的新音乐的发展而开始发展的,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缩影。不同时期民族化特征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中有着不同的表现,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20世纪前半叶;1949年至1976年;1976年以后三个阶段。中国新音乐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对民族风格的理解和运用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在钢琴作曲中也通过不同的形式创作出来。

在20世纪初期,对传统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思想,在音乐创作上利用民间旧形式的音乐配合西方新鲜的内容,从而体现钢琴作曲的民族化特征。20世纪40年代末期,中国文化发展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势,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多元化、自由、活跃的局面。但是,到60年代初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对音乐创作有了政治性的要求,使得音乐创作必须为政治服务,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音乐的发展,禁锢了艺术家的音乐创造,在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民思想得到了大解放,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甚广,中国音乐界思想上的束缚得到了解除,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的多元化。更多的钢琴作曲家采用新的技法进行大胆的探索,追求新的响音结构,或直接采取十二音技法,更有人独自进行创作技法;作曲家有各种技法与民族音调相结合,使作品通过西式的钢琴弹奏出中国特有的民族化神韵。

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创作和演奏上都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点,具有明显的民族化特征,在表达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和民族风格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意见。

二、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1、民族化的风格

有人说,中国钢琴作品中缺乏统一的民族风格,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民族化的中国风格比较宽泛,中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且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又有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造成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显著的差异;音乐的风格又是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征和作曲家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不同的选取素材等因素综合集中的形成和体现。另外,中国钢琴的技法受到西方传统和现代技法的影响,但其中存在的民族化特征始终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技法的改造和探索,造成中国民族化风格出现多样化。

2、音乐风格参照问题

中国音乐风格的参照不同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认为音乐的风格基本上,是以作曲家个人的艺术修养,和时代背景的风格为基础。但是,在中国作曲家基本上以西方的音乐语言和形式进行作曲,在其中融入民族的音调与特色。中国的钢琴音乐作为一种从西方国家传递过来的舶来品,既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西方人对中国钢琴音乐的不理解,比如在钢琴作曲中添加非音乐文化特征,和被改造的似是而非的音乐要素。但是,正是这些因素,是中国钢琴作品民族化特征的重点,是任何经验主义的错误理解。

3、未来的发展

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变化。在新的形势、新的时期,中国的钢琴音乐应该面向全球化,应该走向世界。这就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和创新、民族和世界所存在的矛盾性。那么,我们如何做到传统和创新进行统一,如何将民族融入到世界中去。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继承传统是为了更新的创造,创新更是传统风格的延续。不断发展的民族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应该走向世界,应该和世界融为一体。通过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通过中西文化的兼容,推动我们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结语

中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的改革,中国钢琴艺术的创作利用钢琴这一外来的乐器,使传统的艺术曲调有了丰富的背景和强有了衬托,使得传统的音乐旋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表现。利用钢琴模仿传统乐器的特色和已经,丰富了传统音乐的声性色彩和立体思维。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钢琴音乐创作,运用现代的形式和钢琴的技法,将中西文化进行融会贯通,将中国传统音乐进行发展和创新,使得中国钢琴作品更具有时代气息,更接近时代潮流,和人们的审美习惯,对中国的音乐艺术文化具有启迪意义。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对音乐的追求与日俱增。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不断加快,民族化特征逐渐显现,追求中国风格成为了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不竭动力。钢琴作品民族化的特征是中国艺术人一种文化身份的体现,也是中国艺术家和作曲家对中国文化的信仰、喜爱和尊重。中国艺术文化博大精深、融会贯通,集合了各种名族风格,各种地域特色,各流派,以及不同时代的流行特征,所以中国钢琴音乐中国风格民族化也是多种特色和风格的混合体。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特征在世界音乐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标签,将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时代风格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艺术形式,新的流行风格。本文就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音乐元素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钢琴音乐,民族化,分析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盛夏,民族钢琴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教学中的建构[J],北方音乐,2016(21)

[2] 谢文珊,简析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美学意义[J],北方音乐,2016(1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不同光强和光质对室内小球藻生长的影响下一篇:浅谈职高生应具备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