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的读后感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乌塔的读后感范文

《乌塔》的读后感

这个单元,我们学了一篇《乌塔》的文章。课文中的14岁小女孩乌塔竟然独自一人游览欧洲,这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个14岁的孩子一人游览欧洲,在许多中国孩子和大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可是乌塔确实这样做了,而且做到了。乌塔给我们立了一个典范,我们中国的孩子也需要这种独立和敢于冒险的精神。”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光从电视中看到那些美丽的风景是不够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体会到风景独特的美。

乌塔为了挣得旅行的费用,每个周末都会去餐馆或者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还会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如果换成我,我不是直接伸手向爸爸妈妈要,就是干一小时就懒得不想做了!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同在一个地球上居住,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乌塔是那样独立自主,个性坚强。而我已经11岁了,日常生活还需要爸爸妈妈帮忙打理,做什么事都不让家人放心,甚至有时连过马路都会让爸爸妈妈操心。每个周末,我都会让爸爸妈妈给我买好吃的,带我去玩好玩的。我们现在有许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做什么事情都依赖爸爸妈妈,没有主见。家长把我们捧在手心里,生怕我们受到半点委屈。而乌塔的爸爸妈妈觉得,爱孩子就必须让他们经受挫折和磨炼。

乌塔就像一棵小草,为了迎接阳光和雨露,奋力地长大。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她都坦然面对,让自己在磨炼中成长。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到惭愧,惭愧我的依赖,惭愧自己不能像乌塔一样有主见。我一定要学习乌塔那种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个合理的好少年。从现在开始,我要早睡早起,自己叠好被子、自己洗碗,另外还要帮助家人做事,比如擦窗户、扫地、拖地等。虽然我还不能向乌塔那样,独立一人去旅行,但我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动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第二篇:《乌塔》的读后感三篇

乌塔读后感范文一乌塔,仅仅是一个14岁的小姑娘,却自己一个人游历欧洲!这对于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

在中国几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要是真有一个中国孩子要外出旅游,即使自己愿意,可是,他的父母一定是一千一万个不同意。怕孩子遇到危险啦,又怕孩子饿肚子啦……。总觉得孩子永远长不大,把他们当成心肝宝贝儿来看待,含在嘴里怕化,抱在手上怕掉。

可是乌塔,她难道就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吗?不是的。可是她的父母又为什么同意让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独自游欧洲呢?这是因为西方的教育方法与中国的教育方法的截然不同。他们还是爱孩子,可是他们的爱是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的好习惯,是让孩子到社会里磨练,是让孩子成为大自然里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是让孩子成为暴风雨里的雄鹰!而中国的父母,他们爱孩子是溺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王子,小公主,使孩子养成依赖思想,让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儿,成为笼中之鸟!同学们,你愿意当温室里的花儿还是大自然里的小草,愿意当笼中之鸟还是愿意当暴风雨里的雄鹰?

父母啊,请你们放开你们那温暖的双臂,让我们在蓝天中自由的飞翔在此,我呼吁:希望中国的教育方式来一次大改革,学习西方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乌塔读后感范文二

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叫《乌塔》。主要讲了,“我”在罗马遇到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在我和她的谈话之间“我”了解到她这次趁暑假独自游历欧洲,已经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还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和希腊。

我呢,对此产生了感想:这么长的旅程对于我们这些独生子女是遥不可及的,我们这群被宠大的“小皇帝”更是想都别想。别说去欧洲这么遥远的地方,哪怕去倒一下垃圾,都怕垃圾把他埋了,去一趟公园,就怕公园人多把他挤倒了,哪怕过一道马路,都吓得心惊胆战的,走到哪儿都是一大群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跟着,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以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今天摔了一跤,送医院,明天跌了一下,送医院,使他们形成了今天拿钱,干什么,买游戏盘,明天,要钱,干什么,买化妆品,以导致精品市场闹翻天,新华书店关门快,头上顶个玻璃球,身上套个塑料袋,好的儿童不是惯出来的,望家长明白:宠子必恃!

让我们快快行动吧,我们要做生活中的小主人,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不要做生活的弱者!乌塔读后感范文三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陷入了沉思。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出国旅游的故事。乌塔为了出国旅游,作了许多的准备,如设计了旅行路线,攒旅游费,阅读资料和书籍。她每到一地,就查警官局的电话号码,购纪念品。同时,课文还描写了乌塔关心中国小朋友有没有出去旅游的机会。文中的乌塔认为,父母爱孩子,就应让他们单独出门,亲自出外去看一看等。这些,都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

我认为:乌塔有这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外国的小朋友敢于离开父母,思想独立,敢于挑战自理能力;第二是外国的父母愿意放手,鼓励小朋友培养自立能力。但是,我们中国许多小朋友就不一样,我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要不就是父母很愿意放手,但是孩子不愿意学习自理能力,不敢面对和尝试;要不就是父母庇护着孩子,根本就不放心孩子独自外出生活。

其实,我也有一次独自外出的经历。今年暑假,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寄宿学校去参加夏令营。事前,我参观了学校和宿舍,觉得很喜欢。但到了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一想到往后这21天就住在这里,不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我就忍不住哇哇大哭,眼泪“吧嗒吧嗒”地流了下来。可是,爸爸妈妈坚持要我留下来,鼓励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生活,我被他们逼得无可奈何,只能强行被留下了!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课,老师说要选一位班长。他左看右看,好像若有所思的样子。突然,他把目光移向我,决定让我来当班长。在那次夏令营中,我认识了50多个新朋友,学习了不少英语知识,学会了国画的技巧,老师还奖励了我许多的“美元”,我用这些“美元”换到了许多奖品。

那次夏令营我过得比想象中愉快。于是,我明白:爸爸妈妈带我到这里来是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挑战能力。不过,和课文中的乌塔比起来,我还是差远了。下一次,我要争取自己主动报名参加夏令营,还要到外地去旅游。

第三篇:读后感.——从〈乌塔〉所想到的doc(范文模版)

——《乌塔》读后感

从《乌塔》想到的

贵州省道真县旧城镇永成学校四年级

徐慧鑫

最近,我们学到了《乌塔》这篇课文,文中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主人公小乌塔的勇气令我非常敬佩。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学特别认真。

故事主要讲述了“我”在罗马认识了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在“我”与乌塔的攀谈中,“我”了解到了这次暑假她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经历。

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人拔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时,我顿时被乌塔那样的充分准备惊呆了。要是我出门的话,我一定会让我的爸爸妈妈给我准备,我只要自己带着东西出门就可以了,从未过设计旅行路线或阅读哪个地方的旅游指南。

至于查当地警察局的电话,我想都没想过,只不过玩累了就开始想家,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而已。 然而乌塔就不一样了,她为了这次旅行整整准备了三年,读了很多有关她要去旅行的那个地方的书籍,查阅了相关资料,准备非常充分,养成了独立生活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她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其实,不只是我,也许有很多中国的孩子跟我一样,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中罢了。

第四篇:《乌塔》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了这篇课文。讲了乌塔14岁便一个人独自游历欧洲,她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程,在这段期间里,她分发广告单、帮别人看护孩子,挣了不少钱,她还在家里设计了旅行路线和日程,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她去旅游的时候:每到一处,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已便有什么危险能请求警察的帮助。读到这里,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乌塔,佩服她的独立,羡慕她的勇敢和空间。

想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虽然我也是一个挺独立的女孩,但跟乌塔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有一次,爸妈要回老家,妈妈问我要不要同去?可我说:“在家谁给我煮饭啊!要饿独自的!于是我便跟着爸妈回老家了。

想到这里,我想到了乌塔说的一句话: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单独出门?我纳闷,为什么外国的孩子可以那么独立,自由,空间大。而中国的孩子却要依赖在父母身边,凡事都由父母来做主?为什么外国的父母就那么放心自己的孩子?而中国的父母却那么担心自己的孩子呢?我想不透!也许是中国的父母太溺爱自己的孩子了,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才使得自己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越来越胆小。

中国的孩子学习的知识都是来自课本,而外国的孩子学习的知识来自大自然、书本和生活。我想对中国的父母说:“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让我们去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

《乌塔》这篇文章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在父母的支持下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当我读到“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她很自然地问答道。”使我感到她很可爱,善于交朋友,很热情,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中国小孩恰恰相反,不要说见到陌生人,就是见到自己的亲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招呼,让人觉得中国小孩很不礼貌。我还感受到乌塔的独立性很强,居然敢独自一人游欧洲,并把这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读到这里使我想起一件事,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当我独自一人下太白岩时,爸爸总是不放心,在小路旁看了又看,并且让哥哥在山下接我。哎,不就是下个太白岩嘛!爸爸就那么放心不下,假如我也去游历欧洲,那爸爸妈妈不知有多担心。然而外国的父母总是把锻炼儿女的独立性放在第一位,给他们学习独立生活的机会,真令人羡慕。

我还从“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个周末去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陪小孩玩”读出了乌塔很细心,也很了不起。说她细心,是因为乌塔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看了许多关于这些国家的书籍,每个细节都想得很周到。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自已挣钱游欧洲,想想看游历欧洲需要那么多钱,她却要自己辛辛苦苦地挣,真是个了不起的小女孩儿!

读完《乌塔》这篇文章后,使我十分羡慕乌塔,羡慕她独自一人游欧洲多自在呀!而我——中国小孩就连独自一人游重庆、北京都没有想过,更别说欧洲了,就是想过父母也只会说让你扫兴的两个字,那就是“不行。”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家长也能像外国家长一样锻炼我们的独立性。

第五篇:《乌塔》读后感

今天,我品读了《乌塔》文章,文章中的小女孩——乌塔是个独立自主的一个小孩,读课文时,我想到了自己,我在家中爸妈总是惯着我,让我一直当着家中的“小公主”,只要我要什么,爸妈就给什么。可是乌塔她不一样,当她在14岁时,就开始游历欧洲。连钱都是自己亲手赚得,一分钱都没问家长要。当我知道她为这次旅游足足准备了三年时间,又到每地就记录下警局的电话,可以方便跟父母联系时,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摆脱“小公主”称号。课文中“我”说中国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都很爱他们的,根本就不放心让小孩独自出门,我们总是在电视中和书本中看到世界中的。可她却说这样发现世界并不完美,要亲自体验时,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要独立自主,不能依靠家长.

世界上的父母:“请你们放开双手,让我们独闯天下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上展会招商范文下一篇:污水治理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