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的读后感范文

2023-10-20

乌塔的读后感范文第1篇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有好多想说的,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请你们给我一个自立的空间,让我像乌塔那样自由的飞翔。”

我们已经和乌塔成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她独自一人游欧洲,我们却连自己一个人坐公共汽车都不敢。我们的生活处处让妈妈操心,连自己过马路都惊慌失措,乌塔独自周游各国也镇定自若。我们在家里个个都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而乌塔自己一人打工挣钱,环游欧洲。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爱我,只不过是和乌塔的爸爸妈妈爱的方式不同。但,我们也不能永远在你们翅膀的呵呼下成长,不自小培养出自强、自立、自信是不行的,这样我们会永远了长不大的。

乌塔的读后感范文第2篇

最近,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课文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

人游欧洲的故事。让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意识十分强,让我不得不敬佩

她,所以在学这一课时我学的十分认真。

在中国她这样大的孩子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父母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

怕飞了,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包办,从而让中国的孩子养成了一个坏的思想——依赖别人。就

说我的妹妹吧!有一次我到大伯家,看到大伯家里娇生惯养的妹妹。由于在中国大多数家庭

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好了。所以妹妹也觉得检查作业,收拾书包都应

该是父母的事。每当我和她一起写作业时,她总是把作业和文具乱七八糟地摆在桌上;没有

铅笔就等着父母回来削;没有墨水了就叫我帮她吸……由此,我想到“花盆里长不出苍松,

鸟笼里飞不出雄鹰”这句话。

哎!在校园里总有堆积如山的作业,一张薄薄的试卷栓住了我们的脚。我们很少外出旅

游,周末本来应该让我们好好放松放松,结果成了“补习班”的周末。现在的教育制度就是把

学到的东西反映到试卷上,也就是“应试教育”。比如高考就是一考定终生。而外国的家长给

予孩子的是信任,关怀,鼓励。外国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成功。中国的家长却把孩子看

成温室的花朵,结果孩子事事依赖父母……

我想对父母说:“我有翅膀,请不要人为折断它。我会站立,会远行,让我们经受风雨

的磨练吧!

重庆歇台子小学四年级三班 龙沿利

指导老师向艳

那天,我们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后,我受益匪浅,《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乌塔是“我”

在罗马认识的,她独自一人去游欧洲,自已挣了一半的钱,爸爸又出了另一半。她这种独立

自主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领悟。

当我读到“说话间,她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

水装进背包。她告诉我“„„你要到超级市场去买。”的时候,我就看见了一位热情、活泼,

生活经验很丰富的小女孩。要是换作我,决不会与她一样,与别人交往,生怕别人会“吃了

我”这种感觉。

我继续往下读:“哟,这么长的路程,我有点惊讶„„不到400马克。”我又看见一位勇

敢、有恒心,有毅力的小女孩,我决对还没有去欧洲就会紧张的要命,何况我们中国小孩从

来都是娇生惯养,一个人去的话,自己不怕,可爸爸妈妈又不放心,所以只有在家长的陪同

下外出旅游的,是吧!

乌塔这个人很好,她生存能力强,而且十分孝顺家人,关心家人,有责任感,乌塔在我

的印象中记忆犹新,我还要再读一遍!

建国路小学四年级:沈晨柯

从《乌塔》想到的2

寒假里,阅读功课的时候,我再一次翻开《乌塔》这课。品味着小女孩乌塔的一句句话语,我思绪万千„„

乌塔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却靠自己的能力挣钱去游欧洲,真是了不起!而我呢,却当家中的“娇娇女”,总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她为这次欧洲之旅准备了三年,路线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一个中学生,几乎不要家长帮忙,与我们这些同龄人相比„„唉!想想我,除了读书,看课本,什么都要依赖父母。和乌塔的自理能力比起来,我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

从乌塔身上,让我懂得了,做一个优秀的人才,对未来有用的人才,能回馈社会的人才,不是光会死读书就够的,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积累不是光看电视图片就能学到的。“从电视和书本上认识世界并不完美。”乌塔的这句话,如雷贯耳!在我沾沾自喜自己能发表几篇作文的时候,乌塔已经在自费旅游多个国家了。

和乌塔比起来,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或者说,我们国家小孩在自理能力上的欠缺。我们都在父母的爱护下娇养的有些软弱苍白了。其实,小孩子应该学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总是一帆风顺的话,长大后走入社会,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就会很差。容易在困难前退缩。平时得到锻炼的人,面对困难时,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就能自信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不会轻易言“败”。

乌塔的读后感范文第3篇

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重点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一、自主学习:

1、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给加点字注上拼音,遇到生词可查字典、词典。 洗漱(

)

享受(

)

惬意(

) 电话号码(

) 反驳(

).....逻辑(

)

蒙眬(

)

优惠(

)

冰淇淋(

)

一摞书(

)......一册(

)

书籍(

)

解释(

)

语塞(

)

T恤(

) .....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筋疲力尽:

惬意:

逻辑: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乌塔在欧洲游历了哪些地方?在文中找出读读。

二、合作探究:

1. 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讨论乌塔是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说说乌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孩子一个人远行,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呢?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流。

3.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

4.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5.我们是否也要和乌塔一样经常独自去国外旅游呢?谈谈你们的看法。

6.说说自己打算从哪件事做起,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7.乌塔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重点、难点:

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查找有关欧洲国家和城市的资料。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重温班级口号

一、欣赏激趣,欣赏欧洲风光。

二、导入新课

三、初读感知 1.个性自读

请看自学提示1: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看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感知交流:说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 3.认读新词。 4.难词理解

四、 再读探究

1、 简介欧洲

2、 明确路线:乌塔都游历了欧洲哪些地方呢?请你快速浏览全文,在文中找到有关语句,画出来读一读,组内说一说。

3、发表看法: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游览这么多地方,好不好呢?

4、小组准备

学生小组学习,准备辩论材料

5、 激情辩论

6、 了解乌塔: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7、 个性观点

师:在乌塔看来,独自游历是件很自然的事,而中国的孩子很少独自旅游,所以乌塔说——〖课件出示乌塔说的话〗一起读——【学生齐读:乌塔说:“中国的孩子很缺少乐趣吧?”】对此,你有何看法?

生:我认为中国的孩子不缺少乐趣。因为书本知识也很丰富,而且跟着爸爸妈妈旅游也能增长不少见识,既安全又可以陪陪父母。

师:你真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生:我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很多时候被父母管着,不能自己去感受世界,不能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就好像关在鸟笼里一样,很难受,没有自由。

师:看来你和乌塔的看法相似,〖课件出示: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咱们一起读读!【学生齐读】只有亲自体验,你感受到的世界才更完美。

8、 教师建议

师:相信只要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指板书)而且具备了独自出行的能力,相信你也能遨游世界,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感受各地的无限风光!

五、 课堂延伸

1、 一分钟演讲

师:学习了本课,请你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感受。给大家一分钟准备时间,等会儿来个“一分钟演讲”!【学生自由准备,台前展示】

师:说得真好!我们学习乌塔不光要学习她独自旅行的勇气,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她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 阅读链接

师:读完这篇文章,老师感受很深,这里有一首小诗。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小诗欣赏”《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六、 总结全课

乌塔的读后感范文第4篇

她十四岁就能利用暑假到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旅游,最后还想继续挣钱到中国呢。想想自己吧,我现在已经9岁了,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大人一步。

有一次,我很想和同学到利川旅游,但是爸爸妈妈说:“你去利川多危险呀!万一迷路了或遇到坏人,那我们就没有孩子了,那可不行!”外婆外公说:“如果你不见了,那就没人给我们捶背了,没人跟我们说话了,没人给我们快乐了,那我们可不同意!”我不满地说:“如果你们老是不放心我,那长大以后怎么办呢?”可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同意,当然我也没能去利川游玩,多可惜呀!我多么希望能像一只小鹰在天空中飞翔,不要像一只风筝一样总是被他们拽在手里。

哎!这也不全怪家长,我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很差。比如我吃饭的时候就要家长不停地催促才吃得快;每次都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戴好红领巾。天冷了我不知道加衣服,天热了不知道减衣服……再看看乌塔吧,她为了这次旅行在家里就已经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就会问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可以请求帮助;她还知道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报告自己的情况。如果我也能像乌塔一样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放心,一定会让我独自一人外出。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乌塔自己打工挣旅游费。她到餐馆和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而我最多是在家里帚帚地板,连洗碗都怕把碗摔碎了。

乌塔的读后感范文第5篇

课文描写了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这对从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思想意义方面都让我班学生感到新奇、兴奋。故对这篇课文的读书积极性相当高,可以说是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自然>收获也相当多。无论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还是审美的乐趣。总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学完课文后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辩论会。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正反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之战”:

正方认为只要作好充沛的准备,可以一人外出旅游,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有好处;乌塔真勇敢,让人好佩服;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乌塔是那么自由,离开爸爸妈妈的管束,像小鸟那样飞出去了。哪像他们除了学校就是家,活动的空间那么小,简直是井底蛙,笼中鸟;什么时候他们也像乌塔那样出去走走,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人外出旅游,这样太惊险;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家长一定非常非常担心呀!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呀!一个小孩子独自到异国他乡,她能安排好个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吗?没有大人的指导,她能增长多少见识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钱的哟!虽说乌塔有自己赚点钱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很多钱„„

好一场唇枪舌剑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词语。今日,我重温此语,倍感亲切。

篇二:乌塔教学反思

《乌塔》是一篇自读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教学时,有学生提出“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我没像别的老师要求学生围绕“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着,我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学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开朗,思路一下子开阔。结果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了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我知道,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是无限的思考。

布置作业时,我让学生写写“羡慕乌塔的三个理由、佩服乌塔的三个理由”还布置学生围绕这篇文章写信给爸爸妈妈,提出自己的愿望,也用短信通知家长要回信,这样几个来回,使学生自己、学生家长都收到了各个层面的教育,进行了心与心的沟通、碰撞,在学生的人生路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篇三:乌塔教学反思

《乌塔》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这次教学面临的又是回民二小这一群思维活跃又敏感的孩子,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上采取了很宽泛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根据教参和自读提示的问题,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当我的问题刚一出来时,便有学生举起了小手,这让我很惊讶。在我的预设中这一问题的时间是五分钟,那时我便不断的问自己,还要不要给充足的时间来读文。要知道我在学校试讲时我们的孩子很难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出来的,为了不让学生复述课文我还采取了填空的形式,后来我才发现在这里,这些都是多余的,他们的回答简练而完整。

我设置的第二个问题是勾画出令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吃透课文,所以我预设了二十分钟的时间。可在实际操作中我才发现,如果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谈的话,二十分钟还不够,他们对每句话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又不尽相同。第三个环节,也就是设计中最出彩的这一环节:辩论赛。针对乌塔的说法和做法,你认为她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为什么?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教学中让我一惊,因为认为不好的,也就是反方只有两个人。在我的启发引导之下终于又有两名同学加入了进来,这样就形成了四对六十几的形式。然而令我欣慰的是这几位辩手思维相当敏捷,语言表达也非常流畅。在激烈的争辩中将乌塔的特点挖掘的更加细了,同时也完成了略读提示中第二个问题,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流畅完成了教参中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引导孩子向乌塔学习,但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丰富自己的阅历。

乌塔的读后感范文第6篇

她十四岁就能利用暑假到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旅游,最后还想继续挣钱到中国呢。想想自己吧,我现在已经9岁了,可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大人一步。

有一次,我很想和同学到利川旅游,但是爸爸妈妈说:“你去利川多危险呀!万一迷路了或遇到坏人,那我们就没有孩子了,那可不行!”外婆外公说:“如果你不见了,那就没人给我们捶背了,没人跟我们说话了,没人给我们快乐了,那我们可不同意!”我不满地说:“如果你们老是不放心我,那长大以后怎么办呢?”可无论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同意,当然我也没能去利川游玩,多可惜呀!我多么希望能像一只小鹰在天空中飞翔,不要像一只风筝一样总是被他们拽在手里。

哎!这也不全怪家长,我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也很差。比如我吃饭的时候就要家长不停地催促才吃得快;每次都要家长提醒才知道戴好红领巾。天冷了我不知道加衣服,天热了不知道减衣服……再看看乌塔吧,她为了这次旅行在家里就已经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而且每到一个地方就会问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可以请求帮助;她还知道给家里打电话或寄一张明信片报告自己的情况。如果我也能像乌塔一样的话,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放心,一定会让我独自一人外出。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乌塔自己打工挣旅游费。她到餐馆和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而我最多是在家里帚帚地板,连洗碗都怕把碗摔碎了。

上一篇:外贸单证试题范文下一篇:蛙泳基本动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