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2022-08-23

第一篇: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一走近天津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前卫的造型所吸引,博物馆大量使用了西方最时尚的玻璃和钢铁建材,从外面看建筑设计整体就像一只正在展翅高飞的天鹅。我不禁感慨正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才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博物馆。

听解说员介绍,经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天津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座大型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历史类文物与艺术类文物并重是其收藏的一大特色。馆藏各类文物近20万件,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玺印、砚台、甲骨、钱币、历史文献、近现代文物、地方民间工艺等多个门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千件。藏品数量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博物馆共分三层,一层为办公区,

二、三层为展览区。我们参观了《百年集珍———馆藏文物精品陈列》、《中华百年看天津》等展厅,字画、古玩、瓷器、砚台、木器等各类珍品经过精心设计摆布、揭裱、整修,放置于镜柜中,在和谐雅致的灯光照衬下,显示出非凡的气度。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明清绘画陈列”馆,踏进门槛,一阵阵文化的气息迎面而来,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隔着玻璃展现在我们眼前:清代画家励宗万先生的《花卉》《山水》、董诰先生的《白塔山图》、钱维城先生的《渔村烟艇图》等等,那一刻我真实的感受到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虽然我们不是研究历史书册的专业人士,但依然能看出这些画册的珍贵,尤其是书画中那细腻的笔触,柔和的线条,给人的感觉是那么舒坦,似乎身临其境。

和那些古人相比,倘若如今的人们少一些浮躁与虚荣,拥有古人的那份恬淡闲适,拥有淡泊名利的心境,拥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而不是整日抱怨他人,抱怨社会,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中华百年看天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最壮观的一站。它分大九部分:天津历史沉淀、英勇悲壮的抗争、工业文明启蒙、殖民统治见证、北洋亲政的诞生、中西文化交汇、北方经济中心、日本侵华基地、红色风暴的雷鸣。这里荟萃了自古至今在天津的历史人物以及出现的文物,早期电报机模型,20世纪的织布机、纸钞货币、汇票,北宁铁路机车模型„„看着这些具有历史传统的种种,我犹如回到了20世纪,身处在那个年代的街区,亲眼见证中国的兴衰。在看日本侵华基地这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在抽疼。绞刑架上无辜的中国百姓,土坑中紧闭双眼的孩子„„我们一路跟着历史的足迹,回顾着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耻辱,艰辛,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而深刻的认识。

历史在变化,历史在发展,现如今的天津已不在是外国殖民者的殖民地,进步着的天津,不断发展着的天津,充满生命力的天津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与创新。总的来说,天津市博物馆作为天津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不仅肩负着保护本地区地上、地下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责,更是集中展示华夏文明的一座古代文化艺术的璀璨殿堂和百年天津风云的历史走廊。

记住历史,展望未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站在艺术的角度上,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古老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站在历史的角度,曾经的辉煌不能仅仅停留在夸耀上,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维持并创造,曾经的耻辱不能忘记,同时还要看到今天的进步,我们不会一成不变,我们在寻求更好的发展。我们也不能带着仇恨,而要降仇恨化为力量,吸取他国优秀之处强国。

第二篇:参观天津博物馆有感

前不久,学校组织我们去了天津博物馆参观。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天津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的银河广场,它的建筑外形象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非常富有时代感以外艺术性。已经成为天津的地标性建筑物。它是一座集合类文物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各种文物,如:书画,玉器,瓷器,青铜器,各类钱币,甲骨等等。

我个人对书画及玉器更有兴趣一些,又有这次很好的机会,所以就仔细参观并记录下来其中的一些。

据介绍,天津博物馆的藏玉自成系统,精品荟萃,芸有2000件左右。时代从原始社会跨越至距今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特别要说的是商代,战国与西汉的藏玉,可圈可点,在国内的博物馆中也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比较欣赏的一些富有特色的展品,及解说员对它们的讲解。苍玉璧,直径达到40厘米。它的外形古补雄厚,色泽可比苍天,是西周天子祭祀天神的礼仪重器。

黄玉谷纹龙首璜,是春秋时期装饰性玉器的代表作之一,其雕刻精美,繁复,色泽纯正称为佳品。

白玉六纹龙首带钓,长25厘米,作工精细,是当时宫廷贵族中的上等服饰。 最值得一提的是青玉行气铭饰。它的体态呈12面楞柱状,表面刻篆的铭文达45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春在上,地其春在下。顺其生,逆则死”据解说员介绍这45字论述了呼吸和行气的全过程,是我国古代的关于气功修炼的最早记录。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但在我看来它并不仅仅只具有这些价值,它还具有精美的雕刻花纹及优雅的造型。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在绘画中这里的藏品更是精品。北宋范宽的水墨山水画《雪景寒林阁》堪称是爵士泛点之作,《雪景寒林阁》以粗笔浓墨绘出古木密林;林之老干的苍劲与挺拔,山脚云霭的神秘与迷蒙,这些都衬托出山势的雄壮伟丽,山林间村居座落,隐约可见一人启门而望,仿佛观赏萧寺雪景。整幅作品气势辉煌,在范宽现存的画作之中,可称是绝世珍品。

不过比起范宽的作品,我更喜欢喜欢朱耷的《河上画图卷》整幅作品长卷巨制。他的笔触奔放,墨色苍劲,技法精练,画面整体气势磅礴,起伏跌宕,酣畅淋漓。并且其布局严谨,诗、书、画、印俱佳,是水墨写意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存于世的朱耷绘画的最精备。

当然我所介绍的还都只是天津博物馆的参品之中的极少的一部分,其间还有更多的珍品。

通过这次参观天津博物馆,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还感到了现在天津的快速发展与创新,经典的馆藏,造型独特的馆院,这无不是天津人的智慧与汗水,这次的参加更加深了我努力学习,以后建设好天津的奋斗目标。这些都是我的动力。

第三篇:参观中共天津历史博物馆有感

党的九十华诞之际,我们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有幸参观了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感受党在天津所走过的足迹,虽然,我不能亲自的跟他们一步步的走过,但我也通过了自己的方式来纪念,怀念他们——我们的革命先烈。

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个使他进步的人,我们的革命的先辈一定会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使党性教育更能体现时代特点和要求,切实提高我们的党性修养。我们来到了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普爱里21号,,1924年7月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诞生地——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共三层,六个展室,400余件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客观地再现了在天津这块土地上,不同时期共产党人的革命史、斗争史和建设史。

当看到一位位革命者的英姿,听到他们的事迹,我感到的是一种无言的敬佩之情,那些为革命事业献身烈士他们的英灵将永远的存在,1927年军阀在北京逮捕并绞杀了李大钊等20名共产党员,疯狂镇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活动,中共天津地方党组织就连续9次遭破坏,100多人被捕,2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屠杀。面对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胜利时,我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是多么的重,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其他的任何一个人,而是为了十三亿的中国人,为了那些失去的英灵,让我们的祖国能有更好的未来,更强大的将来。

在此举行的中共顺直省委是党的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对这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会议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大革命失败后顺直党内的矛盾和问题,使顺直党内澄清了思想,化解了矛盾,纠正了错误,实现了党的组织的巩固和发展,堪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典范,是党在北方和天津开展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的里程碑。 自此会议之后,天津的革命事业正是发展壮大了起来。此时天津,已经成为我党领导北方革命运动的重要的基地。

在北京五四运动兴起的时候,我们天津的青年大学生也自发的开始了游行示威活动,在此中其领导作用的,就是于方舟,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 早起他投身于反帝爱国斗争的洪流,领导直隶一中学生率先成立学生救国团,并被推为团长。后当选为天津学联评议会委员,随后又参与筹组天津各界联合会,率领学生讲演团到街头巷尾发表爱国演说。于方舟写了《爱国不怕进狱门》的诗文,使学生们受到很大鼓舞。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一个共产党人。

吉鸿昌,又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他兴办了贫民学校立下规定:凡是贫家子弟,一律免费上学。学校规模一度壮大,曾被誉为“豫东第一”。吉鸿昌治军严谨曾参加西安之战,所部被誉为“铁军”。在津建立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报。他的住宅也成了党组织的地下联络站,因而被党内同志称为“红楼”。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殉难。吉鸿昌披上斗篷,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他用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震撼人心的话语。 纪念馆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分是:

第一部分为革命风云——天津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建发展及其革命活动;

第二部分为艰苦创业——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前进;

第三部分为改革开放——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第四部分为观影——珍贵的党史资料。本馆是本市党、团组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每一个部分都记录着我们的党的领导人,先辈们的努力。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不管时光如何的变迁。我们会一直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五千年华夏历史风雨飘零。九十秩镰锤铸就富强之路。

第四篇: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参观实习报告

今天,我们一行人前往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进行参观实习。天津电力科技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融科技馆与博物馆为一体的电力专业性展览馆,也是天津电力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筹资建设的,它以展示电力历史,传播电力科技为宗旨,是天津市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电网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它的展示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依次为:电的初识,启蒙研究,电力革命,能源时代,电力与生活,回顾与展望。

走进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台上世纪初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直流电机。紧接着,第一展厅“电的初识”,主要展示了人类对电的初步认识和早期探索。这一展厅有一处三维电光模型——辉光表演,辉光球内稀薄的惰性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而发光,手指触碰球体时,由于电势分布不均,被触碰的地方更加明亮。之后是“富兰克林与天电”,当人的双手富兰克林分别按下富兰克林铜像上的和另一边的按钮时,便能亲身体验科学家当年的风采。

第二展厅“启蒙研究”,主要展示了十九世纪大批物理学家和发明家在电、磁以及电磁感应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这一展厅采用立体虚拟成像技术再现了伏特研究电池的场景,同时包括大量可以动手操作的实验台,如电能转化、无形的力,可以让观众更直观的了解电的知识。

第三展厅“电力革命”,主要展示了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的三大发明——西门子的发电机、贝尔的电话和爱迪生的电灯,以及由此引发的技术的迅猛革新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展厅展示出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多项经典发明,包括留声机,老式电话、电风扇、最早的收音机等,这些发明,与那个时期的电力一样,为世界带来了福音。

第四展厅“时代能源”,主要介绍了电力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为世界带来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还重点介绍了天津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该展厅还以发电站模型加图表的方式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

第五展厅“电力与生活”,主要介绍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用电常识。展厅以图片、展板、模型、视频等方式提示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用电知识,其中还采用立体虚拟成像的技术,告诉我们在平时应该注意用电安全,以免发生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尾厅“回顾与展望”,正如其名,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电力工业的发展史有了详细的认识,电力,始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却不断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以及各行各业的命脉,对此,我对在电力工业发展上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前辈表示深深的敬仰之情,我们会继承你们以取得成就,不断学习,开拓创新!

第五篇:参观博物馆有感

临澧县实验小学六年级81班 刘小裕

今年清明节,为了缅怀我们临澧伟大的革命先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博物馆。

那天的天气不像往日那样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还不时地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可我们的心却是澎湃的,依旧在爸妈的带领下来到了目的地。我们挨个参观了馆内的各个展室。展室内真是琳琅满目,每一个展室又有各自的特点,让我们一时半会儿还真不能一一看清。我们一边仔细地看,还一边小声地议论着。我觉得在所有的展室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生平纪念厅。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我们临澧,是我国近代影响文坛的著名女作家,一生创作了众多作品,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1922年,丁玲怀着对自己封建家庭的强烈不满离开了临澧,从此走上了艰苦的革命道路。丁玲的性情豪放,不拘束,也不比排场;不摆架子,也不和当官的套近乎。在孩子的眼中,她是慈祥的奶奶;在大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丁玲被关进了监狱,可她始终想党会把自己救出去。怀着这种信念,丁玲在狱中还创作出了《韦护》、《水》、《在黑暗中》等作品。她的一生,正如毛主席很准确的概括“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我真为自己是她的同乡而骄傲!

再来看看林伯渠吧。 林伯渠,临澧修梅人,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曾经与毛主席一起经历了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是甘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孺子牛!大家知道吗?1949年10月1日,党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地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林伯渠就站在他的身边,而且还是当时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呢!新中国成立后,林伯渠并未居功自傲,而是很快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之中,为我们祖国的发展耗费了毕生的心血.

参观完博物馆,在回家的路上,我跟着爸爸情不自禁吟诵起诗来: 沅澧汤汤,浮山苍苍。

可亲可敬的丁玲奶奶!

是沅澧的琼浆滋润了您的灵感,

是浮山的巍峨挺拔了您的脊梁,

您用毕生的心血歌唱着祖国,歌唱着人民,歌唱着您所钟爱的文学事业,

您用满腔的热情呼唤正义,维护和平,推动着女权运动蓬勃开展。

您是一位受人敬仰的巾帼英豪,

您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 你一生笔耕不辍,把近四百万字的优秀作品留给了人 类, 从《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我到霞村的时候》, 从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魍魉世界》, 丁玲奶奶,

您用母性的细腻,演绎了荡气回肠的文学之歌。

您是耀眼的世界瑰宝。……

我一边吟诗一边思索,眼前总浮现出丁玲奶奶和林伯渠爷爷的身影,耳边似乎还回荡着我的誓言: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将来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更加富饶!我希望总书记率领全国人民收回钓鱼岛,千万不能让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演!

指导老师:周兰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关镇纪委工作报告下一篇:参观劳教所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