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

2024-03-08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实施“三生教育”工作推进会。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振奋精神,动员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理解“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从根本讲,“三生教育”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事业。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若干方面组成;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二、深刻领会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世情、国情、省情、教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提出把实施“三生教育”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这是符合国家要求,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

首先,实施“三生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集中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素质的提高上。“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

其次,实施“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根本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和谐成长,具有基础性、主动性、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三生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

再次,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具有人本化、大众化、社会化、国际化、现代化和公平性、民主性、科学性、法制性、创新性等特点。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是核心。“三生教育”立足于帮助个体成长,着眼于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着力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

第四,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立足点,更是当代教育实践的共同价值追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三生教育”站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高度,从人文关怀的高度出发,关注人类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问题,关注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从人生的起点上逐步构建个体成长的基础,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五,实施“三生教育”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家庭幸福必须以家庭成员的幸福追求为前提。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小建立高尚的幸福观,去追求一种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基础。家庭幸福以每个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为标志。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生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展“三生教育”,对帮助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理智和意志力,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的几个关系

认识上要正确处理好“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三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必须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思路、办法、渠道来实施“三生教育”。只有这样,这个“基础工程”才能名副其实。“三生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我们抓“三生教育”,不是在国家德育范畴以外另搞一套,也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方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结合时代特征、社会需要、教育规律和学生实际,抓实抓好德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教育系统的具体化,就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实施“三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要求和体现。

实施“三生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不是在现有课程基础上简单地加上一门课程或减去一门课程,需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整合课程资源的前提是不得削减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课时、学分。一要处理好在“三生教育”课程中集中教育和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教育的关系。二是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的关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纳入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其他阶段的“三生教育”教材,按照教材征订办法和使用管理规范执行;除“三生教育”教材以外的相关学习资料,不得要求学生统一征订。三是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关系。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四是开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三生教育”进教材、进课堂是实施“三生教育”的基础,但仅靠编写教材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中,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

四、实施“三生教育”的工作进展情况

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今年2月19日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在全国率先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要求。此后,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立即着手从各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从2月份至今,通过境外考察和省内外调研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实施“三生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操作性等进行研究。二是在5月19日,即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者哀悼日举办了“云南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座谈会”,第一次面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实施“三生教育”的信息;8月13日,召开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工作视频会议,除在昆明设主会场以外,在其他州、市设立了93个分会场,总计约15000人参加了会议。三是成立了由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生教育”领导小组。四是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决定》及《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五是在云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开通了“三生教育”直通车主题网站。六是7月中旬,分别供幼儿园、小学(分为低段和高段)、初中、高中、中职、高校使用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正式定稿并交付出版。七是今年秋季学期在昆明市、曲靖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大理州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县(市、区)和全省各高校、省属部分中专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八是举办了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第一期师资培训班,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九是在本周内组成10个组到16个州、市,对包括实施“三生教育”在内的重点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从总体上看,实施“三生教育”领导重视、组织严密、思路清晰、工作有序,抓得紧、进展快、步子稳,初见成效。广大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普遍反映较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认同及共鸣,实现了良好开局。这一切,既是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全厅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共同努力的成果,更是专家学者、干部师生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个工作才刚刚起步,这一项事业才刚刚开始,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体制机制、保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根据坚持正确方向、扎实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不负时代使命的思路,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五、共同肩负起实施“三生教育”的历史使命

实施“三生教育”,是党的希望,是人民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学生的需要。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担当起实施“三生教育”的重任。

一要坚定信心,克服顾虑。此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没有明确提出过“三生教育”的整体概念。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健康心智和实践能力,就应该从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等基本问题入手。通过实现培养人的功能,最终促进教育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的达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省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规律的反映,是实现教育核心功能的体现。

二要科学对待,认真学习。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既能找到一些理论的依据,又能找到一些历史的渊源。教育本身就是一项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伟大事业。但是,我省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研究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三生教育”作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根本,在全国首家提出来的。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实践,很多东西都需要我们重新学习、认真研究、科学对待。

三要务实创新,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实施“三生教育”首先要务实、抓实、落实、求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扎扎实实;既营造良好氛围,又稳健发展。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和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高校工委、教育厅党组作出的决定,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提高执行力,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履职能力,把“三生教育”贯穿到各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中,融入到每个干部职工的本职工作中。“三生教育”是一项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开放性、包容性很强的事业。这为我们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每一个干部职工,在方向上、精神上、工作上、宣传上与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要主动积极地做“三生教育”的宣传者、实践者、研究者。通过我们的言行和工作,不断引领“三生教育”、丰富“三生教育”、完善“三生教育”,同时也使自己在“三生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获得成长与进步。

同志们,实施“三生教育”的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共同肩负起历史使命,在创新上思考,在务实上着力,在探索中提高,在总结中前进,为实现“三生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而不断奋斗。

◇责任编辑矣 勇◇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艺术源于生活,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的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教育和美术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高中美术教育在当前的高校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逐渐脱离了生活,因此将生活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育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将教育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认识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生活教育反对将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它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生活教育是一种将家庭、学校、社会等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方法,是一种先进性的教育。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和生活紧密联系,它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生活也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教科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来源于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高中美术教育

1.高中美术教育的内容

高中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理论教育和绘画教育。理论教育时老师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关于美术流派、美术发展历史、中外美术差异性等。绘画教育则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素描、绘色、美术手工艺制作等。这也是大多数高中学校开设美术课的基本内容。这样安排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对美术的一个整体认识,学会一些美术技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高中美术教育的课程安排

很多高中学校在美术教育的课程安排上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面临高考的压力,而且其他学科的课程安排也非常紧密,因此美术课常常会被其他的课程所替代。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对于美术教育也不够重视,基本上就是一星期一節美术课,有时如果美术课被其他课程占用,就成了半个月一堂美术课,这对于学生学习美术、培养审美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高中美术教育的课程安排非常重要。

三、将生活教育融入美术教育中

1.将生活素材加入到美术教育中去

高中时期是一个学生学习精力最旺盛、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学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中外历史,涉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边做计算边说英语。当学生的学习潜力如此巨大的时候,更需要注重学习的质量。高中时期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们对于有趣味性的课程非常感兴趣,因此在高中的美术教育中,需要将生活中的一些趣味性的素材加入进去,以增强美术教育的趣味性。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教育和绘画教育,还要注重美术和生活的关系。美术老师在课堂上要主动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丰富的素材来加强对于美术技巧的学习,将当地特有的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引入到美术教育中来。比如现在涂鸦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美术爱好者,美术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将生活中常见的涂鸦艺术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可以了解涂鸦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术意义。

2.将美术教育带入到生活实践中去

艺术源于生活,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就是指教育从生活中来,又要重新回到生活。”意思就是说,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锻炼。要将生活教育融入美术教育中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美术教育带入到生活实践中去。任何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中能够实践应用。美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美术教育的实践性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案要以真正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为目标。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都需要经过生活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比如美术课上学习的手工艺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一门传统手工艺,学生学会剪纸艺术之后,不但可以平时在生活中做一些剪纸来装扮自己的家,还可以将剪纸作为将来谋生的一种技能,具有非常大的实践意义。

3.以美术教育来创造美好生活

美术教育是为了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创造美也是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现。美术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以各种各样的美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生活的观察,培养认真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习惯。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且加以独特的理解,运用自己的美术技巧和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将其表现出来。只有将美术教育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工具,才能更好地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也是将生活教育融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所在。

四、结语

生活教育是将教育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认识知识的一种教育方法。美术教育则是一种创造艺术价值的教育。两者都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将生活教育和美术教育相结合,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教育的独特方式,也是促进美术教育价值体现的重要方法。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大众化,其根本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可以深刻理解并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之中。《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试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可以汲取《大众哲学》中的精华,畅通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大众哲学》 启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在经济建设还是在文化建设领域,均取得骄人成绩,这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成功性。实践表明,要想继续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只有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服务人民群众。

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进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大众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出的研究探索,笔者尝试研究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大众化的启示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含义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含义。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结果颇丰,但对于其尚未做出统一的概念界定,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笔者总结研究前人文献,总结如下:首先,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了具体的定义。艾思奇强调哲学理论要想发挥好成功指导实践的作用,必须使其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哲学理论需要把握住大众群体力量,使得哲学理论依附于人民大众,成为巨大的物质理论;其次,我们可以从质和量的规定性方面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内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特征;最后,我们还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①。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通过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众群体之中得到广泛传播,使之成为指导大众实践的利器。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大众化也是对于中国具体实践所做出的具体理论创新与强化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我国当前在广大人民群体之中不断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指导地位,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深化执政效果,作用重大。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性质和使命作用下形成的;其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实践理论指导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客观需求;最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当代我国大众的现实需求。理论只有为人所用,才能用以指导具体的实践。

《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贡献

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影响,艾思奇在撰写《大众哲学》的过程之中注意“解放”形式与内容,并且注意语言的严谨。《大众哲学》区别于其它晦涩难懂的哲学读物,语言和内容较为通俗化,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做具体阐述的同时,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道路得以渐渐清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作用②。《大众哲学》满足了我国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之中对于指导理论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影响是其它理论著作无法企及的。

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特质。从阶级属性角度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我们可以发现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实现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在于为人民服务,区别于精英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价值阐述上并未保持模糊的态度,其选择与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始终为人民的幸福而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大众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之中重大的文献贡献之一,其明显的特征在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大众哲学》将人的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基础,将理论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中国开启旅途。从本源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己的价值立场有所坚持,目的在于成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愿望,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艾思奇认为要想真正达到哲学研究的价值,不是就一个哲学命题做深度的阐释,而是将哲学问题简易地引至对革命实践的处理之中。《大众哲学》则做到了这一点,其满足了历史进程之中革命实践的需求,精准地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命题,紧密联系我国发展实际,为中国的革命发展实践提供以理论支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的具体体现。

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道路。《大众哲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力求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普通人民群众之中,引导开辟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道路。从理论内容角度而言,《大众哲学》将马哲理论从“阳春白雪”的状态牵引至“下里巴人”,使马哲理论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撑,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即从以往的专家式样理论转变为大众精神思想武器,为马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指出我们需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即一方面需要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加以尊重,另一方面需要让人民群众正确理解与把握马哲思想的精髓,且将其成功应用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工作之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通过有效的形式转化为人民群众用以实践的巨大力量,这才是马哲理论在中国大众化的根本目的所在③。从研究方法层面而言,《大众哲学》将哲学理论与现实实践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斗争实践相结合,且运用于中国革命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之中。《大众哲学》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阐释,而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研究。从表达形式角度来说,《大众哲学》虽然语言和形式上较为通俗,但通俗并不代表平庸。《大众哲学》所做出的“大众化”尝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开辟了道路。

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大众中的影响力。《大众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神秘难懂的状态中引到通俗易懂的道路上,不仅起到了启迪大众思想的作用,而且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作用。《大众哲学》语言通俗,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律进行探索,深刻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引导大众对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重视,不断引导人民群众思想更新与进步。抽象化和学术化并不是马哲理论的特征,马哲同样可以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真谛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内化于人民群众的内心之中,使得人民群众可以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实践,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目的。艾思奇始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而不断努力,艾思奇认为马哲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是先进的思想理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自我的认知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马哲理论的影响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当把人民的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实践,也不能使得其低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实际。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之所以成功,在于艾思奇一直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置于理论研究的中心位置。艾思奇始终将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道理,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道路上可以认清革命形势和革命目标。

《大众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启示

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途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陈旧的宣传模式与方法已经被时代所抛弃,无法满足新时期人民大众的需求。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创新方法对大众化进行宣传。对马克思主义宣传方法进行创新路程艰辛,只有运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方法,才能取得一定的实效性,才能发挥宣传的作用,推进马哲在中国的大众化进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创新宣传,首先需要对我国多年积淀的优秀文化进行传承。将宣传形式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纵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然而,对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可以提供现成的答案。因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大众化的必然之选。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宣传形式进行创新,注意理解大众实践的发展与需求,以及实践发展过程中需求的变化。最后,还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选择的权利。因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宣传过程之中,需要社会各方对于人民大众的实践主体性地位采取支持和尊重的态度,对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进行鼓励和支持,严谨概括大众实践经验,从而不断充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大众平台。当前,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发展且相互融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创新方法,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大众平台。首先,鉴于传统媒体所积淀的权威性和其所固有的严谨性,我们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信息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平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传播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其次,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充分利用现代化新媒体平台,对经过实践补充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不断地更新⑤。除了上述两种途径之外,还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宣传人才队伍。科学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队伍,使其转变思想,将理论研究工作的单向性延伸至多向性。大众化进程之中,需要更多高素质的研究人才,研究学者自身需要对哲学理论进行深刻和精确的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一批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工作的研究学者,通过部分精英的引导力量,从而使得大众化得以顺利实现。

创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只有切实秉承下述三项原则,才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首先,哲学与大众结合原则。也就是说哲学的发展要以大众为根本,使得哲学研究回归于大众,且使得哲学成为大众的思想利器。艾思奇认为理论研究不能脱离群众,如果脱离群众,便会失去立足之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要求主动深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之中,才能得到有效普及,才能帮助人民群众理解矛盾与问题,才能发挥好其指导作用。其次,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理论是用于指导实践且在实践过程之中得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非源于书本,而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实践是理论的产生本源。中国的现实社会发展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必须得到创新。因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坚持发展与创新并进,实践与理论结合,以实践为创新的源泉,从实践中感悟理论的价值,从而对理论进行深化。如果理论保持不变,那就会失去普遍指导意义,则会经不住考验,会被时代所淘汰。最后,思想与时代结合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不断发展所产生的哲学理论,其会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会随着实践的需求与矛盾变化而变化。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多次强调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坚持思想和时代相结合的原则。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关键联系。重建大众化的关键联系是指在哲学和生活二者之间构建起紧密的联系,以在大众群体之间深化马哲理论的指导意义,发挥马哲在中国社会实践指导方面应有的价值导向作用,有效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民群众用以指导实践的中国理论体系。哲学从本质上而言,属于世界观,其不仅可以反映出人们客观生存的世界的模样,还可以反映出人们与其所生活的世界的关系,从而引导人民大众可以关注于现实生活⑥。哲学需要依托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将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作为理论生根发芽的土壤。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发挥好启迪智慧的作用,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人们对于哲学所做出的思考源自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利益不断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只有重建哲学和生活二者之间的联系,才能为大众现实生活需求提供充足的内容。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应用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哲学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环境,只有重视对生活的关注与解读,重构哲学与生活的联系,才有可能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结语

艾思奇的著作《大众哲学》实属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众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开辟了前进道路,并辅以重要理论文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内成功的研究案例,值得相关研究学者学习。学习该书中的“大众化”,可以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理论为人民群众所理解与支持,为人民群众实践所服务。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还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推进,需要在过程之中关注问题和矛盾,总结经验与寻找方法,从而正确引导大众化。需要在进程之中尊重人、理解人,从而发挥理论作用于实践主体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注释】

①李维武:“从唯物辩证法论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解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20~30页。

②王红梅:“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困境及解决路径”,《学术探索》,2011年第6期,第45~49页。

③李长春:“聚焦时代精神,彰显‘大众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3期,第118~122页。

④陈祥勤:“‘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体系化的历程、问题和意义”,《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108~117页。

⑤刘勇:“人民主体、人民生活、人民语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维向度”,《学习论坛》,2013年第10期,第9~13页。

⑥晁小荣,冯飞龙:“《大众哲学》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第9页,第46~50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教育;教育生活

前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在新课标指引下,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作等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足见小学语文教育对于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语文?又怎样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通观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和。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小学语文教学则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所谓“一切生活皆语文”也就是说,无论课标怎样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育都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而这则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杜威的“教育生活”理念不谋而合。

一、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的定義

(一)什么是生活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理论。要定义什么是生活教育,先得谈谈生活和教育是什么。生活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教育是教人发明、制造和运用生活工具,以生活工具为出发点。陶行知先生对此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所原有的教育。所谓过好的生活,便受好的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可见生活教育是随人类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的,它与生俱来,同时又有与人类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特点,社会即学校,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与死同去的终身教育。

(二)什么是教育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针对美国教育脱离社会生活,以及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提出的,教育没能融入儿童生活和社会是当时美国学校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阻碍。教育是社会进步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是要改造生活,构造一种美好的生活。

那么,什么是教育生活呢?杜威先生指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可见“教育生活”的基本含义:其一,教育是通过个人参与和分享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教育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则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生活是生活本身,那么教育应该充实人的生活。可见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的实质。其二,他还指出教育是继续经验的改造,通过改造而进步,具有改造社会生活的含义。其三,教育与人的一生生活共始终,即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二、生活教育和教育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无论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还是“做中学”的教育生活,都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倡导新课标的实际需求。

(一)小学语文教学生活教育的运用

1.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教育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文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身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愿望,将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需要,是一种能力训练的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2.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生活教育的参与

(1)小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弊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阅读面狭窄,作文属于单一的模仿,缺乏生活气息;教师的“讲”只是针对书本本身,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即便生活事实出现在教材上,也仅是作为说明观点等例证临时拉近课堂,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2)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提出

所谓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的、虚拟的课程中解脱出来,结合生活实际信息,给予学生感受实际生活的教学,让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爱,有意地启发学生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的生活化教学。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

生活处处是学问。既然如此,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教育呢?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给我们以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与教育现象的说明。 “教是为了不教”,将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教学回归生活,与实际相结合,在“做”上“教”和“学”。如《端午粽》一课的学习,课前让学生在家里实践包粽子,课堂上学生们则带着自己制作好的粽子进行交流。如此说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落实这种生活教育呢?

(1)生活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即学校,我们要把生活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就必须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

首先,以学校生活促使语文教学。学校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引入学生的学习中来。如:课间十分钟,学生们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等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课上的实例,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去说、去讲,甚至写出来。

其次,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促使语文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和综合性的学科。学生主要在学校课堂学习知识,但走出校外,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同样十分丰富。如《小青蛙》一课的学习,授予学生识别“清、青”等生字技巧,规范使用汉字习惯意识的培养,组织学生们进行综合性学习拓展,设计“寻找社会生活中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做纠正小卫士”活动,如从广告语“牙口无炎”等领域去发现,纠正这不规范用字的现象。学生在这一实践中培养了规范用字的习惯,同时训练了学生校外与人沟通、说服他人的能力。

最后,家庭生活中促使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离不开父母,而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家庭里,学生无形中获得很多知识。如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大部分来源于家庭成员的模仿。教师可根据每位学生的家庭特点设计语文教学。如《我是中国人》的教学,可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课前与家长交流,再在课堂上介绍其民族风情等。这样根据家庭特点设计的语文教学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2)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联系实际

上述可知,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新课标则要求语文的教学注重基本功,识字写字为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与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者是能力训练培养的基础。

结合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特点,识字教学必须生活化才有效。低年级学生要多识字,才能快速进入阅读阶段,写字则是写作能力的展示。进行词串识字《场景歌》教学中,笔者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活画”。再如教学《动物儿歌》一课“蜻蜓展翅”等时,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蜻蜓半空展翅的图片,画面促使学生生活所遇场景再现……结合动物们的特性,学生便快乐地朗读起来。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理解,而是直接情感的活跃。在这充满生活信息的情境中进行识字教学,学生便主动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记载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把头脑中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阅读生活化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与课文相关的生活背景的情境化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生活运用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就是改造的社会生活,杜威先生指出:“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就是生活。”他主张“做中学”的教学理论。

生活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社会需要道德来稳健发展,那学校教育就需要有将道德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的理念。结合中国国情,语文课程改革将注重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生活则是浓缩社会生活,凭借课本承载出的学校教育生活。如部编版的语文课本增设传统文化内容,去除较多的外国文学作品,侧重生活教育意义的选文。而学校则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以此达到社会所需的道德立人的教育意义。

再者,从做中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语文教学需要让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词汇。为此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以使学生记住这些词汇。如二年级上册的词语表有260个词语,笔者按每个学习日平均分配三个词语来游戏记忆,只需几分钟,且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最佳期来记忆。作业带有游戏性,游戏鲜明表现出自我教育和自我检查的成分。学生掌握方法后,每天积累一点知识,天天有收获。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升国旗》一课中,通过简单有趣的图画结合文字选入学生的学习中,在教学中设计学生观察、模仿。“国歌声中,徐徐升起……望着国旗,我们敬礼。”通过文字朗诵掌握升国旗这项技能,然后通过周一升国旗的学校活动再现。

三、小学语文的生活教育與教育生活的联系和区别

(一)两者的联系

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不可能脱离校外而怀着单一的学习愿望在学校接受语文教育。语文教育本就来源于人与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相关联,正如教育与生活存在着本然的联系。现代社会提倡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学习”,从另一面反映出现代生活需要教育的呼声。两者都向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是互相融通的。如果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生活的教育,则是枯燥而脆弱的教育,而缺乏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是低层次的生活。所以两者的联系是必然的。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教育是教育生活的传承。在本质上,陶行知先生吸收杜威先生的教育学说的合理内涵,从中国国情需要出发,提出教育主张:语文教学应是活读书,培养学生改造社会的志向。

(二)两者的区别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是理论基础的区别。杜威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经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他的“教育即生活”是个人主观唯心主义经验的组合和改造。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从我国国情和改造社会的唯物主义实践观创设而来的。他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二是教育目的的区别。杜威先生“做中学”强调“做”是基于生物本能的一种“活动”。教育目的是为了获取应付日常生活所需的经验。陶行知先生则把“做”看作是社会实践活动,主张“教学做合一”。他的“做”是为了求“知”达到学用一致,更好地生活。

四、结论

生活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是能够通过知识传递、人格培养、情感陶冶于一体的生活。只有让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适合社会生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陶行知.陶行知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社出版社,2015.

[4](美)约翰·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杜威论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生活教育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生活教育理论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从20世纪20年代形成之后,在培养实干型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思想与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倡导生活化、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理念是一致的。对于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的问题,当代教师可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中有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实施范围的阐述,通过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生活。

生活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堂针对中国传统教育“读死书,死读书”的现状,陶行知针砭时弊地提出了中国教育的改造之法——生活教育理论。它强调“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这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高中思想政治课推行生活化教学,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如何准确把握“生活”二字,教育者需要全面理解生活教育理论,在借鉴中寻求创新发展。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生活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它具体包括三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主体,它明确了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的等基本问题。与此相对的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陶行知通过八年的实地考察,认为杜威所说的“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不符合中国教育的现实状况。在他看来,生活起决定作用,“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教育的作用在于改造生活,为生活服务。纵观教育的发展,从最初的口口相传到今天的网络授课;教育内容从古代的辩论、骑马、几何扩展到现代的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领域,无不反映出社会发展对教育起决定作用,教育对人类生活有推动作用的辩证关系。

(二)社会即学校

“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将学生学习的场地从有限的教室延伸至无边的社会,加强了彼此的联系,使教育不再局限于特定空间里书本知识的学习,调动了全社会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即学校”包含以下思想:第一,社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教育功能。例如,工人、车夫、农民等群体虽然无力进入学校继续深造,却可以在社会历练中获得长足发展。陶行知组织的山海工学团、香港中华业余学校等教育形式就是为了充分挖掘促进人发展的各类资源,补充全日制教育的单一形式。第二,从教育角度讲,“社会即学校”活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从静态的知识领受发展为动态的学做合一。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学生不是纯粹地学书本,而要汲取生活本身的经验;教师不仅是全职人员,也包括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理论的实施。它的提出首先应用于师范生的培养。其基本涵义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作为教师,在授课前,先要自己明确,考虑学生如何学、如何做,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自己如何教。在陶行知看来,“做”不只是机械劳作,它还要求有人的思考在里面。即师生做事要手脑并用学习的过程,要有这种对实践的看法在当代依然具有实用价值。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生活化的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如何推进生活化教学,解决教育脱离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从目标制定、内容选取到活动实施的角度入手。

(一)教学目标立足学生生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价值体现,关系着教学能否有效开展。教学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目标的制定必须基于学生的现实水平,落实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首先,知识目標中,对相关术语、概念、观念的理解、应充分利用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基于学生的现有经验来教学。比如,学生要掌握“恩格尔系数”这一概念,可以通过计算自己家庭的食品支出和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去理解,而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文字陈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学科领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学生的能力是各方面力量循循善诱的结果,而非一蹴而就。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能力目标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制定上要有具体的实施内容和实践空间。例如,在能力目标“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上,教师如果纯粹地讲授课本,而没有给学生留下施展的空间,那么这项目标很难得到落实。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根据相关热点问题分析并表达个人看法,那么学生将以更高的积极性参与教学,在思考问题时也会不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

最后,是优先设置和实施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的实现不能单靠知识的解读、习题的演练,需要借助启迪思维的活动、有价值的案例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目标的陈述上,应注重学生的内部感受,强调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获得的个人意义,而非活动所得的结果。如“学生认真观看京剧《黛玉葬花》,赏析中国书法,并在班级讨论中畅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的表述,具体清晰、可观察、可操作。

(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与陶行知所说的为“生活向上而实施教育”具有一致性。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一方面,深入了解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这是授课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利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例如,在授课《经济全球化》一课,案例素材的选取可从学生最熟悉的麦当劳、肯德基入手;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时,从资金、技术、贸易三个角度分别举例说明,以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其含义;分析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可引用华为、小米等学生了解的中国品牌。例如,身处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其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有所侧重,考虑内容的针对性。

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不同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师亦可以调整其顺序。比如,调整框与框、目与目之间的教学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整合不同单元的知识联系,使学生能够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

教学引进生活资源,打破了学习与生活的隔阂,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互交融,其所经历的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螺旋式发展,知识可以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工具和沟通社会的媒介。

(三)教学实施益于学生生活

首先,教学过程可以采取生活化情境。例如,高中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一框题,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差距、未来预期收入等抽象的知识,如果教师将其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利用“一例到底”的方式贯穿课堂,那么学生将在心理翻转自己“学习者”的身份,而以“发现者”“探索者”的姿态参与课堂。此外,政治模块中,为便于学生理解民主、协商等政治概念,教师可以模拟价格听证会、区委会人大代表选举、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会议等。思想政治来源于生活,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合理、理性地“回到生活中去”。

其次,指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社会是个大课堂,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只有走出教室,以“观察员”的视角深入社会,真切感受现实生活,才会更好地理解教材、运用知识。联系社会热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养老方式调查、高中学生课外补习情况等学生有能力、有精力探究的课题。课外的这些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劳力又劳心”,实现“教学做合一”。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学构建生活化课堂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学教师改善教学、注重实效提供了方法指导,也为学生学以致用、重视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然而,时隔多年,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决定了当代的教育者不可能完全照搬该理论。因而,要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客观态度学习借鉴该理论。作为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教师首先要全面理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把握其核心精髓。

其次,注重生活不代表使教学流于生活的琐碎形式,而是要有高于生活的远大追求。一些教师利用有趣的素材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而热闹过后,学生很难有所收获。对此,教师必须妥善处理生活材料,深入挖掘案例背后的学科价值和人文精神。比如,社会热点——房价上涨,教师既可以从供求关系入手来解释价格变动的影响,也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讲解消费类型及消费心理的相关知识,还能够从宏观调控的视角去探讨政府的相关举措。教师还能够借此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意义和人生追求。这种发散式思维的方式将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再次,在教学实施中,教师不能因刻意追求生活化而使教学随意、纪律涣散。对此,教师要精心备课,深入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加强教学预设。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以促进教学实效的生成。当然,教师必须宏观把握课堂节奏,防止学生的探讨偏离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1).

[2]陶行知.陶行知中國教育改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08).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07).

[4]申林静.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5]李毅.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践行[D].山东师范大学,2012.

[6]杨江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作文三步法论文下一篇:文学批评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