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论文范文

2023-03-12

职业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了解学院护理实习生职业防护的现状以及调查引起职业损伤的原因,并分析和探讨发生职业损伤后所采取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学生预防及应对职业防护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高职实习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的频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本次调查中80.3%的高职实习护生接受过职业防护培训,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习护生的机械性危害。结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相对薄弱,应着重加强他们的自身防护意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知识竞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防护;原因

实习护生初次进入临床进行实习,对环境陌生,缺乏临床工作经验和职业防护常识,专业操作技能不熟练,容易发生职业暴露,他们是发生职业损害的高危职业群体[1,2]。因此关注实习护生职业损伤发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他们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从而使医院为实习护生增加相应的职业培训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7月对我院120名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的现况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我院15级高职护理班120名实习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学生均已完成高职两年学习计划,目前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本次研究对象116名女性,4名男性;平均年龄19.03±0.83岁;56.1%的实习护生为回族(60例),43.9%的实习护生为汉族(47例);71%来自农村(76例),29%来自城市(31例);21.5%的家中有亲戚从事护理行业(23例)。

2.研究方法。与医院护理人员共同制定《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况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职业防护发生因素及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共计22个条目。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

3.统计学分析。将收回的问卷进行整理,数据录入,之后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的分析。主要是运用卡方检验的方法分析数据是否具有相关性,再运用基本的统计学方法计算率和比。

二、结果

1.护生职业防护发生因素。在所调查的116位护士中,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心理性危害发生率最高(46.0%),其次为机械性危害(30.0%)、物理性危害(19.0%)和生化性危害(5.0%)。原因可能是实习护生初入临床,职业防护意识薄弱,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的经验,从而造成一定程度心理上的负担,见表1。

2.职业防护相关知识。92.5%的实习护生认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对预防职业危害非常重要;94.4%的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掌握防护知识和技能,认为没有必要的占0.9%,不能确定是否必要的占4.7%;96.3%的实习护生认为有必要进行预防职业危害的相关教育。

三、讨论

1.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92.5%的实习护生认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对预防职业危害非常重要,学生对于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有强烈的愿望,希望学校能开展相关培训。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于职业防护问题重视度越来越高,但职业防护教育依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6]。同时,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往往对实习护生关注不够,造成学生出现职业损害后没有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5]。

2.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防护意识欠佳,由于我国护理教育对职业防护培训过少,不属于日常教学任务[3]。平时学生接触职业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对象为教师、护理带教老师、微信平台公众号,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4]。因此,学校应开展职业防护教育讲座,并将职业防护教育与护理教育紧密结合;同时,与实习医院对接,做好学生进入临床岗位的职业防护教育,并针对常见因素进行集中讲解,提高学生职业防护意识。

3.规范操作行为,做好自我防护。实习护生在做各项护理工作时,应该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作。为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应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保证职业安全[7]。不能因为工作忙乱,就不注意保护自己,对于不熟练的操作也应该加强锻炼。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采取防护措施。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操作手势正确,禁止一切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的临床操作行为。

四、小结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相对淡薄,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学校和医院应共同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实习护生自我防护意识,以此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同时,实习护生应该提高自身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学校和医院应重视并监督实习护生的工作学习情况,培养实习护生慎独的能力,尤其要对实习护生进行全面培养,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工作者[7]。

参考文献:

[1]冀虹.高职实习护生职业危害防护行为研究与分析[J].名医,2018,(04):159-160.

[2]徐晨,杜艳丽,张平.高职高专实习护生手卫生知识和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6,15(9):58-60.

[3]杨婕,黄晓,李诗雨.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防护行为意向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6):2039-2040.

[4]皇甫瑞威,胡冬霞,劉勇.护士实习前标准预防认知与职业防护意识调查[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06):24-26.

[5]刘欢,李远珍,马祥,周鸿智,唐方林,齐宜维,周莹莹.实习前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现状和职业防护态度[J].职业与健康,2017,33(16):2273-2275+2279..

[6]姚立鹏,马腹婵.探讨卫生类高职院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及护理职业防护课程的构建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06):130-132.

[7]胡翎.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3):19-21.

职业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国际劳工组织从1998年开始制订国际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2000年2月又发表了推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工作报告书,促使其形成一个国际行动。2001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审议、批准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使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成为安全生产领域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2011年4月28日,国际劳工组织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手段”为主题,在全世界举办了“世界职业安全健康日”活动。作为该活动的重要宣传资料,国际劳工组织推出了一年一度的活动报告,重点关注了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的10年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各国职业安全健康的促进作用。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涵义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应用,主要依据相关的职业安全健康准则、标准和绩效。在通过有效管理工作场所危害和风险进行事故预防方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了一套评估和改善绩效的方法。它能够适应企业业务的各种变化,并符合法律规定。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执行-检查-整改(PDCA)”的戴明循环原则为基础,是一个具有逻辑性的工具箱,使用起来非常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性质组织开展,以满足小企业生产单个产品过程的简单需求(其中的危害和风险很容易辨识),也可以被运用到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行业,如采矿、核电、化学品制造、建筑业。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方法可以保证企业以高效和协调一致的方式实施预防和保护措施;制订有关安全政策;作出承诺;考虑所有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及其风险。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实行管理人员和员工全员参与,并各自承担自己的责任。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1972年,英国工作安全与卫生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概况》(罗本斯报告),标志着由行业部门的单项安全与卫生立法向涵盖所有行业与员工的框架立法的转变,也是职业安全健康方法更加系统性发展的开端。这种模式的转变具体体现在1974年英国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法案》中,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法律中。在国际层面,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公约》(1981年,第155号)及其建议书(第164号)强调了在国家与企业层面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的过程中三方参与的极端重要性。近年来,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模式(现在被称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方法”)的应用,吸引了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持续关注,并作为发展战略,以协调职业安全健康与商业需要之间的关系,确保员工更有效地参与到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理念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推广已经整整10年了。经过专业人士和政府的努力,许多国家制订了职业安全健康战略,且融入了管理体系的方法。此外,许多国家制订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导则。在国际层面,2001年国际劳工组织公布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 2001),其中的三方性方法(即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的成员国代表团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代表组成,三方代表有平等独立的发言权和表决权)已经成为该领域制订国家标准所广泛采用的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与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随着ISO质量标准(ISO 9000系列)以及后来的ISO环境标准(ISO 14000系列)获得了广泛赞同与成功,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方法也获得了广泛支持。

20世纪90年代初,ISO 9000质量和ISO 14000 环境管理技术标准相继被采用。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一次国际研讨会讨论了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ISO 标准的可能性。这一领域的管理标准必须以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如第155号《职业安全卫生公约》)的原则为基础,且不宜采用与质量和环境问题的相同方法加以处理。与会代表对此问题进行了争辩并最终同意,鉴于国际劳工组织的三方机制和在标准制订中所发挥的作用,国际劳工组织最适合来制订国际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

经过两年的制订和国际同行评审,2001年4月,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最终被三方专家会议通过。2001年12月,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通过并发布了该导则。《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国际模式,且兼容其他管理体系标准和导则。它们反映了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性方法及在其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文书中所阐述的原则,尤其是在《职业安全卫生公约》(1981年,第155号)中确定的原则。该导则为国家和组织提供了职业安全健康的系统性管理方法。图1概况了导则中所阐述的管理步骤。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国家体系

2003年,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安全健康全球战略》中倡导,实现和保持体面、安全、健康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持续改进目标。2006年,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用到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制度发展中的概念第一次在国际标准中得到体现。当时,国际劳工组织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的公约》(2006年,第187号)及其建议书(第197号)。该公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职业安全健康在国家议程上被给予更高的优先权,并敦促三方为改进职业安全健康作出政治承诺。它具有促进性而非指令性的内容,并基于如下2个基本理念,即:建立和保持预防性安全健康文化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方法在国家层面的应用。该公约在一般条款中规定了国家政策、国家制度和国家发展规划的要素与作用。

关键的体系要素是制订国家职业安全健康规划,且该规划应获得最高政府机构的批准,并确保国家承诺得到广泛宣传。管理体系方法在国家一级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持续改进的综合运行机制,包括: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政策的制定、实施、定期审查,由主管机构与最具代表性的雇主组织和雇工组织协商完成;国家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包括了实施国家政策和国家计划的基础设施,并协调与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国家监管、技术和宣传部门;国家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定了国家一定时期内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通过分析《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概况》所总结的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的形势,确定优先事项和行动手段;建立一种评审国家计划所取得成果的机制,以便评估进展状况,并确定下一个循环阶段的新目标和要采取的行动。

作为成功管理国家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先决条件,187号公约强调了该领域社会对话和所有利益相关者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各级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也被认为是体系及其运行所必不可少的。

劳动监察体系仍是国家职业安全健康体系与职业安全健康类组织正式联系的主要手段。通过充足的培训,劳动监察体系在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计划(包括审核机制)执行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劳工组织的一些文书直接与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相关,即《职业安全卫生公约》《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的公约》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明确了国家体系和组织(企业)两个层面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框架的基本要素和功能。

企业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在所有国家中,实施职业安全健康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雇主的责任和义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方法通过适当和及时的改进在企业中的应用,确保了预防和保护水平得到持续评估与保持。

当雇主决定将体系方法运用到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的管理中时,大多数企业可以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理念中获益。管理体系不是万能药,企业应当仔细分析与手段相关的需求,相应地调整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企业管理部门必须确保体系的目的是改进和保持对预防与保护措施绩效的关注,而不是体系自身。企业管理部门还必须确保审核有助于持续改进程序,而不仅仅是提高审核成绩的一种机制。

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开展有效的社会对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就不能正常运行。企业员工及其代表应当有机会通过直接参与和协商,全面参与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是,赋予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相应的责任,包括企业各级、员工的参与以及明确的职业安全健康职责。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只有所有利益相关者通过对话与合作,全面参与到实施过程中,才能取得成功。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如果单纯由管理人员运行,而没有基层员工的参与,将会失去重点,最终导致失败。

在国际劳工组织所有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中,都大力倡导全体员工的参与。为了使企业职业安全健康联合委员会及其类似机构更加有效地工作,必须提供适当的信息与培训,建立有效的社会对话和沟通机制,企业员工及其代表参与到职业安全健康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参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通常被理解为企业内的雇主及员工某种程度上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但也应当关注措施实施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如监管者、承包方、相邻社区和组织、供应商、保险公司、股东、消费者以及国际标准制订机构。

从企业管理人员到员工的各级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是实施任何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的核心要素。这些培训必须在持续基础上实施,以确保体系的认知度,以及随着时间变化能够确保核心要素在企业内得到贯彻执行。企业内不同阶层间的沟通渠道必须有效,且是双向的,这就意味着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信息和基层员工的关注点应当被给予适当考虑,并允许传达到高层管理者。(未完待续)

编辑 宁 远

职业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陕西省技工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校园网对提升技工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陕西省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情况及安全状况,分析了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及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网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许多技工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这无疑对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技工院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我们在使用校园网的同时,却经常忽略安全问题,导致了校园网系统崩溃,严重影响了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因此我们在积极建设发展校园网时,应切实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搞好网络安全,就成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校园网日常管理使用中的安全问题,简要介绍一下我省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情况及安全状况,分析校园网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陕西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简介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技工院校抢抓机遇在新一轮的职业教育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的必由之路,更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技工教育品牌的必要推手。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各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的水平和规模很不一样。当前的基本情况是,陕西省各技工院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网建设,大部分技工院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实现了与因特网的互联,校园网网速能满足办公和教学的需要,个别学院的网络能达到10M甚至100M。在发达省区,已有技工院校把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上了日程,希望以高性能的校园网络为基础,实现学校办公、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资源、后勤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全面整合,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最终达到其增值服务的目的。但仍有部分技工院校的校园网建设还比较滞后,网络覆盖率还不高,网络连接速度也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发展。

二、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问题现状及表现特征

就目前来说,各技工院校的校园网建设水平和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在使用校园网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问题,但就安全问题而言,各技工院校面临的问题基本一致。即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扩大,校园网上运行的服务越来越多, 网络用户也日趋增多,网络规模变得庞大和复杂。另外许多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缺乏,造成了校园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校园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场所,所以校园网安全问题具体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从安全问题源头和表现特征进行分析。

1.安全问题源头

经过调查发现,校园网受到的安全威胁大部分来自校园网内部,少部分来自校园网外部,因此可以得出校园网安全问题主要是内部安全问题,其次是外部安全问题。

2.安全问题表现形式

经过调研分析得出,目前校园网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法访问。由于黑客技术的普及,怀有不同目的的外来人员对校园网内部用户的攻击逐渐增加,而且这种攻击一旦成功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病毒危害。校园网使用人员比较多,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信息交流或者资源下载时,病毒很容易渗透进校园网内部。同时由于网络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杀毒软件使用和升级不及时,使病毒常在网络内传播扩散开来,造成破坏。

(3)设备问题。因为网络和计算机升级换代很快,应用建好的技术和设备相对很容易就落后了。而且各技工院校通常在校园网建设时要考虑成本问题,往往对设备升级和扩容考虑不够,使得网络性能不能随业务相应提升,导致负荷过大,网络不能稳定良好运行。当然也存在因网管人员责任心和技术问题,导致网络配置维护不当带来的安全问题。

(4)不良信息的传播。现在网络谣言很多,校园网也不能幸免,许多谣言由不明事理的学生传播到校园网内部,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诱惑,观看下载色情视频或图片造成病毒感染,带来的安全问题。

(5)密码外泄或遗失。由于管理上的漏洞或者技术人员的缺失,校园网存在密码管理上的漏洞,如部分重要密码,除网管人员外,许多教职工为了方便索要密码,导致密码外泄,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许多学校的网管人员多为临时聘用人员,待遇水平偏低,往往不能长时间安心工作,离职现象时有发生,在人员交替过程,容易造成密码遗失或外泄,对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资源保护造成影响。

三、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经过对校园网安全问题现状及表现特征分析,得出当前威胁校园网安全问题是由管理、技术、使用人员等内部原因及环境等外部原因造成的,具体情况为:

1.网络安全技术不完善

在实际运用中,校园网主要存在以下技术方面安全隐患。

(1)校园网安全防护设备缺乏,许多校园网是直接通过主路由器与因特网相连,或者防火墙防护能力不足,学校在享受因特网方便的同时,忽略了安全隐患。

(2)校园网结构上存在技术上的安全隐患,许多师生对学校网络的结构模式都比较了解,因此来自内部的安全性威胁更大。由于校园网用户大多以年轻学生为主,他们思想上还不成熟,出于逆反心理或猎奇意识,利用一些黑客工具进行网络攻击,使得网络出现故障甚至瘫痪。

(3)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存在安全漏洞,也是造成网络安全的一大隐患,如操作系统等。就目前而言,校园网服务器安装的操作系统通常以Windows2003为主,而Windows2003操作系统使用比较普及,其性能及缺点广为人所知,容易被人攻击。操作系统系统的漏洞包括浏览器访问出现的漏洞、IIS服务的漏洞、邮件服务器出现的漏洞、访问端口出现的漏洞等。

(4)校园网设备容量与使用规模不匹配。随着校园网使用者的数量增大以及应用范围的扩大,接入校园网的客户终端日益增多,导致校园网性能逐步下降,安全隐患增大。同时随着终端设备的增加,管理的难度也加大,一些终端可能没有采取防护措施就进入到校园网并与互联网连接,随时导致网络受到攻击。

(5)服务器及数据库备份不足。校园网校许多服务器没有备份,当服务器或数据库被攻击而遭到破坏时,造成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

2.网络病毒泛滥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病毒水平也越来越高且不断变种,以 “熊猫烧香”为例,其2个月内就变异了50多种。近年来的“熊猫烧香”“灰鸽子”“特洛伊木马”“蠕虫病毒”等网络病毒的爆发中可以看出,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厉害。由网络病毒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急剧上升,对校园网及其信息资源造成了严重危害。

3.网络管理不严

网络管理不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中心及普通机房管理不严,存在随意出入和不按规定使用网络设备的问题;二是网络管理人员管理网络的权限和范围不清,存在密码外泄或遗失的现象;三是管理员的责任心不强,没有按规定进行网络设备升级,进行数据库、工作日志的日常备份和及时网络监控等。

4.网络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网络安全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没有一个长期性的网络软硬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是不行的。目前各技工院校校园网建设发展面临一个相同问题就是经费不足,其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有限的硬件设备上,而对维护、管理和培训的投入普遍不足。

5.网络安全教育不够

任何先进的系统都是人来管理的,人永远起决定性因素。目前各技工院校对网络管理员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没有采取有效的安全培训,管理员及使用者普遍安全意识淡薄,由于疏忽和不正确使用网络设备造成的安全问题明显增加。

四、加强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防范的建议

校园网安全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安全策略,包括设备、用户、技术、意识、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安全措施,针对当前技工院校校园网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分析,特提出以下安全建议。

1.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并配备完整的网络安全设备

技术防护是网络安全防护的基础,通过配置安全设备可以对校园网络进行有效的防护、预警和监控,对大量的网络病毒、非法访问和不健康信息起到必要的隔离清除作用,对网络故障也可以迅速定位并解决。目前,比较常见的技术防护措施有配置防火墙、采用入侵检测系统、针对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漏洞扫描系统、IP绑定、虚拟局域网等,各技工院校可以全部或部分选择技术防护措施,保证其校园网安全。另外,在校园网内部的使用终端上也必须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如360、金山等。

2.加强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包括管理员和用户

具有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技术团队是网络安全管理的根本,对于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其专业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网络管理能力,可以做到定期检查,并能及时修补漏洞。对于用户,特别是新生,应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使用水平,增强安全使用网络的自觉性和遵守安全制度的纪律意识。

3.建设一整套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校园网内部人员对网络的使用办法

各技工院校要进一步梳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从制度建设上保障学校信息设备和网络资源的安全,必要时还要签订相关安全保密协议,确保学校重要信息不外泄。

校园网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的重要标志。校园网安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也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一个安全的校园网必定是各种安全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也定是学校管理者和使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陕西省技工院校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并结合自身实际,综观全局、统筹安排,建立起相应的安全防御体系和管理维护制度,以确保校园网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职业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针对网络安全面临的风险,分析网络安全防护建设的关键技术,并给出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职业院校;信息安全;校园网安全防护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效推动了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然而,教育信息化在提高职业院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201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年捕获计算机恶意程序样本数量超过1亿个,全年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次数日均达500万余次。

现阶段,部分职业院校对校园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例如校园网络建设仍局限于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畅通;仅限于购置防火墙用于网络出口的保护;或者购置部署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WEB应用防火墙(WAF)等安全设施大多采用缺省配置,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随着职业院校网站和各类应用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所受到的攻击也越来越多。本文试图对职业院校校园网安全防护建设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进行探讨,期望对相关职业院校或同行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一、信息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脅

(一)黑客攻击

黑客一词原本是指一群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渗透测试目标计算机,研究发现计算机和网络漏洞的计算机爱好者。随着黑客群体的不断增多、黑客工具的不断丰富,黑客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掌握,网络攻击的方式越来越多,受到攻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没有防火墙等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的网站或系统,很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和破坏。

(二)WEB漏洞

常见的WEB漏洞有SQL注入漏洞、命令注入漏洞、XSS漏洞、文件上传漏洞、CSRF等。随着WEB技术的广泛采用,一些恶意软件伪装成WEB应用,让传统基于端口的协议识别变得无能为力。一般院校原有的传统的安全措施主要集中在网络层上,无法对应用层的WEB攻击进行有效的监控和防护。师生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安全威胁问题。

(三)DDOS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DOS)是利用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的一些缺陷,采用欺骗或伪装的策略来进行网络攻击,通过消耗网络带宽或系统资源,使网络或服务器不能提供正常的服务。对于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服务器配置较低,网络带宽有限,利用一对一的DOS攻击就可以实现。现如今,基于分布式、协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更为厉害。DDOS攻击可以分为流量型攻击、连接型攻击和特殊协议缺陷,常见攻击手段有SYN泛洪(SYN Flood)、UDP泛洪、Http泛洪、Land攻击、Smurf攻击、泪滴攻击、死亡之ping、CC攻击等。

(四)其他方式的攻击

除以上几点,职业院校校园网及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还有很多,比如缓冲区溢出漏洞、口令暴力破解、网络监听、蠕虫病毒、恶意软件攻击、内部人员攻击等。

二、校园网安全防护的关键技术

(一)防火墙系统

防火墙是不同网络间信息的唯一出口,根据校园网的安装策略配置,对出入网络的信息流采取允许或拒绝的处理,从而可以阻挡外部不安全因素,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根据过滤和检测方式不同,我们可以将防火墙分为包过滤型和状态检测型。

(二)密码技术

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是保护数据在传输、存储、处理过程中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对称密码体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相同的,因此,通信的双方必须很好地保存他们共同的密钥。常见的对称密钥算法有DES、3DES、AES、IDEA等。非对称密码体制也叫公钥密码体制,密钥对中一个密钥由所有者保管,称之私钥,另一个密钥可以公开,称之公钥。当使用公钥加密时,只有私钥拥有者能用对应的私钥解密;当用私钥加密时,大家可以用对应的公钥解密,这就是数字认证和签名技术的基础。公共密钥体制中最著名的算法是RSA算法。

(三)认证技术

认证技术可以分为身分认证和报文认证。身分认证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用户身分进行识别,并分配相应的权限,其实施方式包括了RADIUS认证、WEB/POTRAL认证、PPPOE认证和802.1X认证等。报文认证主要是对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验证,比如MD5算法和SHA算法。

(四)VPN技术

VPN即虚拟专用网技术,是依靠ISP或NSP在公共网络中建立安全的数据通信网络。VPN技术对网络的连接可分为传输模式和隧道模式。根据OSI协议层的不同,可以在数据链路层采用PPTP及L2TP技术实现VPN连接,在网络层采用IPSEC VPN技术,在应用层采用SSL技术进行连接。

三、校园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一)部署高性能安全防护设备

目前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有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WEB应用防火墙、上网行为审计、统一威胁管理、安全网管等。部署这些专业的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可以对用户的异常行为进行模式匹配和检测,识别和阻止SQL注入攻击、跨站攻击、批量挂马、敏感信息泄露、盗链行为等,有效防护0day攻击,可以进行关键字过滤、上网行为管理和审计、流量分析和优化,并能及时通过多种手段告知网管。

(二)保障移动互联的安全接入

当前的无线网络还没有启用准入机制,只在校园网出口进行准出认证,因此保障师生的无线终端接入安全很有必要。随着校园无线网的快速建设,移动应用日趋丰富,校园网接入层应做好第一道安全关卡,使用完善的用户及终端准入机制非常重要。无线网络可以与核心BRAS系统进行联动配合,实现准入和准出的一体化认证,同时能够和学校现有的身分认证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无感知认证。

(三)统一安全运维管理平台

部署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运维管理平台,能够对校园网中的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进行管理,提供实时监控、事件快照、综合分析、策略下发、统计分析以及日志审计等功能,能够根据实时监控的网络数据生成动态或网络入侵行为来规范和管理网络,方便院校管理人员随时了解网络安全状况。

(四)建设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随着等保2.0的到来,职业院校在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必须考虑系统的重要程度和保护等级,并选择相关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被窃取、篡改。建立统一的智能化网站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对WEB业务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绘制网站安全地图,通过图形化界面快速定位有安全风险的网站,实时预知网络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提供网站历史安全势态的跟踪功能,提供横向安全对比报告便于监管人员对网站进行考评、跟踪网站的安全处理情况。

四、结语

在校园网服务于教学、科研、生活和管理的同时,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构建符合教育行业特色的安全标准规范体系。综合运用新一代防火墙、入侵防御、WEB防护等技术实现校园网各种业务的安全防护。面对多样化的移动智能终端,需要从安全接入、身分认证、权限控制、业务应用访问、用户数据保护等角度进行安全加固,确保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安全快速地接入校园网,部署统一的安全运维管理平台,提供对各种安全事件的全面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参考文献:

[1]王安.X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方案规划与实施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8.

[2]罗全珍.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浅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5):13-14.

[3]白海.“十三五”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 14(15):28-29+32.

[4]罗全珍,张燕州,张士辉,王玮璟.高等职业院校ICT专业群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03):158-160.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UO Quan-zhen, LI Ying-guo, DUAN Xiao-huan, WANG Peng

(Gan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information security;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protection

收稿日期:2019-10-24

基金項目:2019年度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挥甘肃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优势,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ICT人才生态体系”(编号:2019gszyjy-33);2019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基于以太网+云平台+手机APP的家庭智慧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编号:2019B-266)

作者简介:罗全珍(1981-)男(汉族),甘肃永登人,硕士研究生,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职业教育。

职业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阐述正确认识班主任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论述班级安全教育的策略:班主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用“积极”代替“消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做到责任心、细心、耐心,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班级安全教育 积极心理学 有效策略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围绕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成长成才为最终目的的,其中,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很大一部分要依靠班主任的言传身教,班主任必须把班级的管理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实学校的安全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心理健康的保护人,班主任的心理品质是否积极,直接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班主任在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多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倾注精力,用心呵护,“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则会事半功倍。因此,高度重视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班级安全教育中恰当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这是中职班主任需要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正确认识班主任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职班主任是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团队的整体素质关系着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发展。

中职班主任面对的大部分是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其在班级管理特别是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问题上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必然会涉及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本职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和心理健康程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事业心重、责任感强的班主任,工作积极性高,对待工作尽心尽责,关心、关爱学生,致力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努力成才;对班组管理工作缺乏兴趣,感觉身心疲惫、焦虑的班主任,职业倦怠感上升,工作敷衍了事、消极应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中职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在班级管理中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常常抱怨工作、迁怒学生的班主任,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引发师生矛盾和对抗,更会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个成长在积极、鼓励、和谐环境下的学生,无疑会更加自信,更富有爱心,更健康和幸福。

安全工作重如泰山,班级安全教育亦无小事。因此,中职班主任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心中时刻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班主任班级安全教育策略

(一)班主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生,用“积极”代替“消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树立积极理念。积极心理学是使人积极的心理学,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促进心理积极和谐发展与心理潜能充分开发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激发人内心存在的积极力量,如果个体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人性的消极方面就会被抑制或消除。

威廉姆斯等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当学生的周围环境和老师、朋友都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因此,班主任应不断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水平,认识学生个性的差异,并根据现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中采取更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快乐、健康、幸福成长。

2.积极面对学生,防止消极情绪和行为。当前,影响中职班主任积极情绪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因素较多,如平时班级工作头绪较多,班主任压力较大,影响工作积极性;新生班级的班主任管理任务比较繁重,对于学生的认识了解缺乏耐心;年轻的班主任自身能力的不足,且面临谈婚论嫁、成家立业的影响,对工作缺乏细心;部分班主任尽管热情很高,但社会上对班主任的求全责備,导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出现畏首畏尾等心理,这些涉及心理学的问题制约了中职班主任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只有提高中职班主任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才能有效改善中职班主任安全教育的行为方式。

良好积极的心理素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持之以恒才能见效的工作。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学生的安全防护和健康成长需要班主任长期不断地积极去留意、关注、呵护和教育。为此,中职班主任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树立积极情绪,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一方面以百倍精力投入班级安全管理工作,增强学生遵纪守法、自立自强意识,让学生能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和生活,达到学习最佳的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以此提升自我境界,促进专业成长,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幸福感。

(二)班主任做到责任心、细心、耐心,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人们常说,老师、班主任要有“五心”(爱心、细心、耐心、关心和责任心),从心理学角度看,在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上,班主任同样需要具备“五心”,尤其要做到“三心”,即责任心、细心、耐心。

1.责任心—— 树立责任意识。校园安全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班主任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安全教育工作,要有责任心,在思想上重视班级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强化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防患于未然。例如,有一天晚自修下课后,某班的班主任听说本班一位女生去了附近的公园,还听到另一个女同学说要出去找她。已经是晚上 22 点了,学生这么晚外出很容易出事。这位班主任迅速赶回学校,与另一位值班老师一起出去寻找学生,把她们截住带回学校。这就是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了班主任的责任意识。

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表面上看工作量少,但担子重,要求班主任的手机 24 小时开机,以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学生、家长、学校都能及时联系上。一般班主任既是班主任又是任课老师,有的甚至要做行政工作,工作十分繁忙。班主任精力有限,可能管不了这么多,但是既然做了班主任,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为这个班学生的安全负责,时刻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把学生的安全当作自己的责任。

2.细心—— 严格要求,小事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不安全因素。安全工作无小事,班主任如果不从细处抓实,不从小事抓起,忽视了班级管理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就很容易出大事。比如,上课不要求班干部点名,可能就发现不了一个没到教室的学生;下课后学生离开教室、实验室,如果不关好门窗,就有可能失窃;在每周例行巡查宿舍的卫生、安全时,班主任见到学生宿舍使用违禁电器,如热得快、电热锅、大功率吹风筒等,一定要严肃批评,严加管理,按规定没收。有的班主任工作不够细心,发现安全问题不引起重视,只是交代学生注意安全,这种纵容放任的态度只会害了学生。对于凡是涉及安全隐患的事件,事无大小班主任都要用心管、敢于管,不能迁就学生,只有把这些小细节落实到位,有专人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不安全因素。

例如,2018 年 11 月,某班班主任接到本班有个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多次要求父母用微信转账给他,请班主任核实相关情况。班主任马上意识到这位家长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便通过电话、微信及时联系学生和学生家长了解整个事件。这位学生说有可能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实施诈骗,自己想在第二天跑回家乡找这个朋友。当学生甚至说出不想读书要退学时,班主任觉得事态严重,不顾当时已经是晚上 12 点多钟,马上赶回学校,找到学生进行心理开导和劝阻,最后成功避免了一起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因此,中职班主任在平时班级管理中要勤于细心观察,及时排查学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矛盾、问题、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安全教育管理的良好局面。

3.耐心—— 耐心教育,不厌其烦,不怕啰唆。班级的安全教育大都涉及防火、防盗、防诈骗、防溺水、防传销、防交通意外等,学生听得多了,往往不耐烦,不放在心上。但是,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不耐烦而不强调,还是要时时讲、事事讲,耐心教育,不厌其烦,不怕啰唆。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社会阅历浅,容易受好奇心驱使,做事情往往没细想后果。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女生,由于年少无知,凡事都出于好奇、容易冲动,没有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极易做出一些不懂得自尊自爱的事。例如,有个女生认识了一个男网友,放暑假的时候自己跑去当地见男网友,结果还怀了孕。后来男的跑了不认账,女生只好自己去做人流。这些生活中的安全案例其实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但很多学生置若罔闻。对此,中职班主任应该多用身边的案例耐心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要懂得自尊自爱,以免带来严重后果。

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墙报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将安全知识的普及作为班级常规工作来抓,常抓不懈,时时讲、事事讲,耐心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促使学生形成思维习惯。

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中职班主任应时刻牢记学生的安危,以积极的心态开展工作,常抓不懈。安全意识时时、事事体现在师生的思想行动中,就必定能构建稳定的、和谐的、安全的校园环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健健康康生活、快快乐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欧 睿.谈谈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新校园·上旬刊,2014(1)

[2]黃 国.谈职中学生意外伤害,论学生安全教育[J].陕西教育,2012(6)

[3]赵万明,程 勇.班主任抓学生安全教育之我见[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7)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提升中职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7B063)的成果论文之一。

【作者简介】林智东(1971— ),女,广西苍梧人,梧州市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人际沟通;刘卫国(1969— ),男,广东郁南人,广西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梧州市卫生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安全教育。

(责编 江月阳)

上一篇:安全工作论文下一篇:安全主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