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板范文

2023-12-16

纤维板范文第1篇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撰稿时间:2013年5月2日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写。

公司网址:http:///http:///

第一章 摘要

一.公司的宗旨

二.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服务介绍

三. 市场概况和营销策略

四. 主要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

五. 核心经营团队

六. 公司优势说明 第二章 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特性—、产品特性

二、市场特性

三、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生命周期

1.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生命周期位置

2.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把握市场时机的关键

四、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进入、退出难度

1.进入、退出壁垒

2.进入、退出方式

五、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技术变革与产品革新

1.技术变革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2.产品革新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3.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尚待突破的关键技术

六、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差异化分析

1.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差异化状况

2.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趋势

七、规模效应

八、学习和经验效应

九、行业盈利水平第三章 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生产分析

一、行业生产规模

二、产业集群分析

三、优势企业的产品策略

四、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生产所面临的问题

五、行业产量变化趋势

第四章 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市场分析

一、中国再生涤纶短纤维市场规模

二、市场增长速度

三、市场潜力分析

四、行业市场集中度

五、终端市场分析

六、区域市场分析测和市场机会

六.行业政策

第五章 竞争分析

一 .有无行业垄断

二.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三.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产品情况

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公司产品竞争优势

第六章 市场营销

一.概述营销计划

二.销售政策的制定

三.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四.主要业务关系状况

五.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促销和市场渗透

1. 主要促销方式

2. 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

七.产品价格方案

1 . 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

2. 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

八. 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

九. 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

第七章 投资报酬与退出

一.股票上市

二.股权转让

三.股权回购

四.股利

第八章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说明

二.财务数据预测

1 . 销售收入明细表

2. 成本费用明细表

3. 薪金水平明细表

4. 固定资产明细表

5. 资产负债表

6. 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

7. 现金流量表

纤维板范文第2篇

一、现代纤维艺术的兴起

1、纤维艺术的概念

纤维在这里指的是纺织编结所采用的多种原料,然而它一旦经过艺术家带有目的性的艺术创作之后,就被重新组合相互穿插,形成多种不同的结构形态,呈现出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这时的纤维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单纯的理化属性,它已包含着人的主观审美意趣和情感。此时的纤维因已具备艺术的审美意义,故被称之为“纤维艺术”。

20世纪兴起的纤维艺术是以壁挂和壁毯为代表的,壁挂是继雕塑之后又一种三维空间艺术,又称软雕塑,它结合了现代工艺手段和现代审美意趣,形成一种独特的表现形态;而现代意义上的壁毯则是立足于传统壁毯基础,而又对传统壁毯的缺陷进行反省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纤维艺术,采用精巧的编、织、割、剪、绕、挂等多种技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视觉样式,并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介入了现代艺术的行列,它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而存在,同时也成了当今建筑艺术不可缺少的室内装饰品。(参见图-1)

2、审美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 在形式结构上都有其自身的构造特点,在审美方式上也体现其独特的性质,这是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区别的标志,也是该艺术门类存在的理由。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现代纤维艺术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艺术创作和审美,避免盲目模仿,寻求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和风格等一系列问题,需在理论上进行探讨。

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经验与艺术心理学中的异质同构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异质同构是艺术审美活动中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异质同构论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在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时提出的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在外部事物,艺术式样,人的知觉(尤其指视知觉)组织活动(主要在大脑皮层中进行)以及内在情感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统一。它们都是力的作用模式,而一旦这几个领域的力的作用模式达到结构上一致时,(异质同形)就有可能激起审美经验。

外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人类的某种情感性质,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力(物理的)和内在世界的力(心理的)在形式结构上的“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这两种结构之间质料虽然不同,但由于它们的本质上都是力的结构,所以会在大脑生理电力场中达到合拍,一致或融合,当这两种结构在大脑力场中融合和契合时,外部事物(艺术形式)与人类情态之间的界限就模糊了,正是由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界限的消失,才能使外部事物看上去有了人的情感性质。

鲁道夫·阿思海姆通过大量试验证实,人的情感生活实际上是一种兴奋,是各种心理要素(意志,思想,想象)充分活动起来之后达到的一种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本质上也是一种力的结构,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都有各自不同的力的结构,当某一特定的外部事物在大脑力场中造成的结构与伴随某种情感生活的力的结构达到同形时,这种外部事物看上去就具有了这种情感性质。

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更注重人的审美心理反应,并以现代美学和心理学为其理论基础,作品十分强调表现性的形式,在创作和审美过程中更关注作品中对人类情感的描绘性表现,作品强调的是一种内在于作品之中的并能够让人们知觉的情感内容。正如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所描述的那样,“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难以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 现代意义上的纤维艺术品本身是一种物化的人类情感,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符号,作品既有内涵,更强调艺术符号的意味特征。作品中任何一种技法的选用、肌理和材质的表现力都不是随意的,而是精神、情趣等的暗示,是为表现人类情感而存在的艺术符号。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将这种艺术符号归结为某种难以分析的“生命的形式”。

二、现代纤维艺术审美的实现

人类的艺术活动本身包含着创作和审美二方面的内容。艺术创作为艺术审美而存在,而审美环节中所出现的任何不顺畅现象都会反过来影响艺术的创作,因此对审美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体验、研究并从中吸取有益的成份,这是讨论的意义所在。

1. 纤维艺术审美实现的总体效果

纤维艺术审美实现的总体效果是审美愉悦。众所周知,人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会产生种种不同的反映(指心理方面),有种种特征和差异,但其最终的结果或效果都是一种特殊的快乐,由于引起快乐的诱导物不同,快乐的性质也会有所不同。就纤维艺术的审美而言,当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去欣赏它时,肯定不是为了满足某种基本的生理快感,而是试图在作品中找到与自己的精神和情趣相对应的东西,从而满足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进而沉浸到一种无比愉快的精神境界中,这种审美活动所获得的快乐确有着非同一般快乐的独特性质。它同日常生活中种种快乐有着质的区别,它强调的是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是人的内心生活与纤维艺术品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结果。因此,这种审美愉悦不仅来自人的视觉系统的感受,而且直接贯穿到人的心理结构的多个不同层次(即情感、想象、理解等环节),这种贯通性会使整个意识都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于是发生自由地互相作用,从而实现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

2. 现代纤维艺术审美实现的必要前提

艺术心理学证明,心灵的超越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纤维艺术的审美而言,它的审美经验的形成同样有赖于审美主客体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在对象方面(纤维艺术)要具有某种奇特的性质(包括表现内容,形式),在心灵方面,要被这种奇特的性质所振奋,否则,审美经验也就无从谈起。

人的审美结构同时也是极其复杂多层次的,从人对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构造看,大致分为感情与理性(或情中可分快感和情感),按序排列为快感、情感和理性三大层次,它的审美构造不同层次的排列和形成也不是自我完成的,而是基于人本身结构的生理、心理和意识的不同层次之上,是有赖于其他而非绝对的独立。但如果将它与审美对象各相应物联系起来看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人的审美主体出发却可看到审美对象(纤维艺术品)与它的相应关系。

审美经验的形成,直接与审美主客体双方的品质优劣有关。它们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循环体。审美主体注意力的品质取决于审美客体的诉诸力的质量,取决于审美客体的内部构造有序与否,又受制于审美主体的内部构造有序与否,它们是一种互为前提和条件的统一体。这并不是一种纯逻辑的“推理”或满足某种主观臆想的需要,根本原因在于,审美主客体内部构造是互相对应制约的,但审美主体运动相对于客体来说,又毕竟是第二性的,审美快乐的直觉的发生动力在于外来的刺激和信号(指纤维艺术中的组织结构、材质色彩等抽象因素),同时也由于审美主体品质(指审美态度、审美能力、文化艺术素养等因素)的优劣,同样不可否认地会对审美经验的形成产生影响。

三、现代纤维艺术审美形成的主客体因素

讨论纤维艺术的审美必须顾及审美主客体二方诸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前提和条件的统一体。下面进一步分析审美主客体双方在审美经验形成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1、主体的审美态度、方法和能力

所谓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在从事艺术审美活动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审美态度的存在是事实,但形成审美态度的原因或因素却是异常复杂,其中有主客观多种原因,即艺术作品本质的引力和观赏者的注意力品质,还与观赏者当时的心境、某一时期的特殊兴趣爱好、文化环境及作品所处的环境等等因素有关。为了便于讨论,这里暂且忽略这些因素,单从审美主体出发对审美态度在审美活动中所起作用进行讨论。

艺术的审美态度不该是实用和科学的态度。只有抛弃对事物的“合目的性”的联想,才能使事物自身美的素质得以表露。纤维艺术的审美方法也不应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范畴。在审美过程中,尽可能根据作品所提供的一切视觉形象、材料特性、肌理等,去发现事物千变万化的多个侧面,并作整体性的探索,要尽力寻找和感知内在于作品之中并能够让人们知觉的东西。因此,就纤维艺术而言,“有意味的形式”确实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含义”(也完全没必要象电影,写实绘画等艺术那样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 用想象力和情感统摄整个形象的内蕴,用心去体会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只有这样,欢赏者才能获得审美的最佳效果(参见图-2)

理性的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纯粹的认识活动仅从因果等逻辑关系中探索事物的本质,而对纤维艺术的审美却是从外向活动到内向活动同时进行的。首先是对其外部形态的集中注意,然又转回到人类内部生活,外部与内部在多次反复中达到同形,最后使内在情感得到调整、疏理、和谐,产生出愉快的情感感受,而整个审美活动中人的情感是始终参于其中的。

并非所有持有正确的审美态度的人都能获得审美的整体效果,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一样,对同一件作品的审美经验会有很大的差异,这里面体现着人的审美能力的强弱。由此看出,审美能力(文化艺术修养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高低同样会影响艺术的审美效果。

一般地说,如果一个不是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人,往往对内在于作品中那凝聚在表层之下的“情感和意味”缺乏敏感,因为他不具备一种通过对作品表层形式结构的体验去感受作品深沉内涵及意味的审美能力,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只凭借作品所提供的表象,仅仅从直觉到直觉,而没有上升到想象、情感、理解等环节。

就现代纤维艺术而言,其制作工艺相当丰富,肌理的表现力也很强,其中任何一种技法和材质的选用也不是随意的,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是作品中相似“生命形式”的存生。

2、审美客体诉诸力的质量

以上对构成审美主体品质的各部分因素进行了讨论,然而,审美主体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兴奋与抑制同样有赖于审美客体的诉诸力的质量。下面重点讨论审美客体诉诸力的质量对构成审美经验所起的作用。

(1)由作品所传达的情意具有多大的独特性来衡量

审美情感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正象托尔斯泰在《什么是艺术》一书中所指的那样,作品所体验过的情感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在自己心灵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

众所周知,人类某种情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处在无意识领域,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这是一片在黑暗中沉睡的世界,只有当它被艺术家发现,唤醒并以神奇的语言表达出来时,人们才能清晰地看见它的本来面目。 其实艺术家反映的许多情感往往就在我们的周围,但这是用他的审美眼光观察和表现的。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家所表现的情感越是新的,越是别人没有表现过的就越有价值。新并不代表艺术价值的高低之唯一标准,但优秀作品都应体现这种独特性质。

(2)由表达这些情感的传达方式、清晰度及深度来衡量

艺术是物化的情感,艺术对现实和情感的解释和表现不是靠概念而靠直觉,不以思想为媒介而以感性形式为媒介。就纤维艺术而言,作品更强调人类某种情感描绘性表现。衡量和评价作品的标准通常是“意味”优先于“意义”及传统意义上的“含义”, 以及总体形态是否深刻地表达了所要传达的情意,这些都是影响作品诉诸力质量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纤维艺术十分注重纤维的理化性能及其材质结构、肌理的象征意义。作品既注重艺术符号的内涵,更强调艺术符号的意味特征。

一件成熟的纤维艺术品都会展示出一种高度敏锐的形式感和一种把意象的多种不同成分以一种易于理解的结构秩序组织起来的能力。(参见图-3)但是,表现形式的选用以及铺排和构造能力也并非是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必须看形式表现内容(情感)是否真切感人,是否具有深刻的表现性质。

艺术确实是符号体系,在现代纤维艺术中,人们对艺术符号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然而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大小是有区别的。艺术的符号体系必须以内在的而不是以超验的意义来解释。作品呈现出来的美感或某种情感是无限的。在作品中艺术家把自己希望传达给观赏者的情感内容是通过外在的感觉形式,或称“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我们应当从感性经验本身的某些基本的结构要素中去寻找,从作品的形式结构,材料特性,肌理及材质的象征意义去寻找某种与人类情感相对应的“生命形式”存在。

(3)由纤维艺术品本身的结构之复杂程度和其中各种相互作用力的强度衡量

一件成熟的纤维艺术作品,往往是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在统一的结构中,纤维艺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电影、绘画等艺术那样去逼真的再现客观事物。相反,它应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性质去表现人类的多种情感,它材料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含义更有助于表现人类情感强度上的起伏变化。但这种表现所体现的丰富和复杂程度又必须与艺术的简化联想在一起。 简化并非简单, 简化的真正含义是删去一切多余的成分,仅以简洁和有力的表达方式,直透人情感的深层心灵。

(4)由作品是否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来衡量

其实美和艺术早已深深地植根于自然之中,就在我们周围,谁能从自然中抽取它,谁就能占有它。正因如此,成功的纤维艺术应体现出艺术家独特的观察力和表达方式,这是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所在。

(5)由作品的整体表现性质相对于再现是否具有优先性来衡量

优秀的纤维艺术作品是将人类的情感物化在作品的感觉形式之中,艺术对情感的表现是以感性形式为媒介。就纤维艺术而言,强调人类某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是现代纤维艺术的特质所决定的。它的表现形态相对于再现来说,应具有优先性,作品的“意味”优先于“意义”及传统意义上的“含义”。作品既要注重艺术符号的象征意义及内涵,更强调艺术符号的意味特征。作品应具有一种先声奇人的气势,这是对作品的一种总体要求。

四、结论

以上分别讨论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特征和艺术审美实现的诸因素等内容,重点讨论了审美主体注意力的品质和审美客诉诸力的质量对构成审美经验所起的作用。这些对研究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外部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本身无所谓美与丑,它只不过是一种力的样式而存在,对同一件事物来说,究竟是包含着美还是丑的因素,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等,并不是这些东西果真为此,而是由于人们联想所得到的,人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素修等因素的不同,于是,联想的结果也会存在差异。总之,是联想才赋予事物美与丑的性质。

由此看出,美是因人而异的,也没有固定的不变的绝对标准。然而自然界中也确实存在着与人类某种情感相对应的东西,它们往往以大脑立场为中介,把内外两个世界沟通起来。就纤维艺术的审美而言,那些确实处于“美的范畴”之外的作品为何同样会产生审美愉悦并形成审美经验?正是由于彼时彼地作品的结构样式正于观赏者在心力结构上存在着某种相对应的因素。它们之所以使你愉快,使你得到享受,也正是由于它恰好与你的情感结构一致。

现代纤维艺术以现代美学、心理学为其理论基础,因此十分注重艺术审美过程的心理效应,我们不应简单地用美与不美的标准来衡量,相反,我们应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去体验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即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作品有较整体的把握。这同样是现代艺术的特质所决定的。

在审美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去凝视作品表层之下的精神世界,用整个心灵去体验作品的“生命形式”。只有这样,事物自身所含有美的因素才会显现出来,这是由现代纤维艺术的审美特性所规定的。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阿思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 列·斯扎语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社科院出版社)

3.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社科院出版社)

4. 鲁道夫·阿思海姆:《视觉思维》(社科院出版社)

5. 腾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科院出版社)

6. 王世德:《审美学》(山东文艺出版社)

7.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出版社)

8. 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林迅: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

责任编辑:唐宏峰

纤维板范文第3篇

4芳纶纤维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自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杜邦(DuPont)公司成功地开发出芳纶纤维并率先产业化后,在40多年的时间里,芳纶纤维走过了由军用战略物资向民用物资过渡的历程。国外芳纶纤维无论是研发水平还是规模化生产都日趋成熟。在芳纶纤维生产领域,对位芳纶纤维发展最快,产能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欧洲。

芳纶纤维主要有两大类:间位芳纶(1313)和对位芳纶(1414)。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芳纶1313和芳纶1414的规模化生产企业仅几家,芳纶行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截至2007年底,全球对位芳纶1414总产能达55000吨左右。全球共有4家企业实现了间位芳纶1313的产业化,总产能30000吨左右。其中美国杜邦公司产能最大,约占全球产能的80%。

中国芳纶纤维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一方面生产技术进步快。国内企业不仅成功地实现了间位芳纶短纤的产业化,而且在长丝以及对位芳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发展快。中国芳纶纤维属于新兴市场,年增长速度超过了30%。中国芳纶纤维制造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2000年时的生产能力只有10吨/年,到2006年底已超过5000吨/年。

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间位芳纶生产技术,直到2004年,该项技术才得以攻破,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间位芳纶的工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到2007年,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的间位芳纶生产能力已达到2800t/a,在世界间位芳纶供应商中列居第二位。除烟台氨纶外,中国广东彩艳公司也有1000t/a的间位芳纶生产装置投产,使得中国在全球仅有的4个间位芳纶供应商中占据了2席。间位芳纶的国产化大大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纺织工业加工制造优势明显的背景下,全球间位芳纶产业特别是间位芳纶下游加工业出现了明显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芳纶纤维是综合性能优异,性价比理想的有机耐高温纤维,在先进复合材料、防弹制品、建材、特种防护服装、电子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芳纶纤维生产技术的突破,纺织服装业的调整升级及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芳纶纤维产业将迎来大发展。

纤维板范文第4篇

开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 可以充分利用可降解材料替代现有的石油基材料, 这对于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促进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但是, 目前我国对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 通过对天然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增强聚乳酸的比较, 有利于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研究的全面化, 了解不同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的适用领域, 这对于提高纤维素纤维的附加值, 扩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题拟分别采用天然纤维素纤维中两种性能较好的亚麻和苎麻, 以及两种典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和Lyocell纤维为增强纤维, 以PLA为基体, 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制备20%的纤维素纤维/PLA复合材料, 分析比较四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用于宏观表征材料弹性形变难易度的指标, 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 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所需的应力越久越大。图2-1比较了四种不同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与纯聚乳酸材料弹性模量。由图可以看出:注塑后的纯PLA材料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659MPa;而四种不同纤维素纤维增强后, 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均有显著的提高, 提高幅度在26%~49%之间。

通过具体数值的大小分析可以得出:苎麻/PLA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最佳, 其次为Lyocell/PLA, 粘胶/PLA, 而亚麻/PLA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的提高幅度最小。这主要是由于苎麻纤维的刚性大, 其强度和模量是四种纤维中最高的, 因此苎麻/PLA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提高最多 (49.4%) 。亚麻打成麻这种天然纤维由于自身纤维束表面被果胶、木质素等杂质包覆、粘结, 影响了其与聚乳酸的复合, 从而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此外, 亚麻/PLA复合材料的测试数据上下浮动很大, 这主要是由亚麻纤维本身不均匀, 因此复合材料性能的离散性较大, 拉伸过程容易出现受力不均、断裂位置偏移等情况而产生较大误差, 因此, 在弹性模量方面, 亚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虽有提高, 但其效果明显不如其他几种纤维增强的效果。

2.2 结晶性能

图2-2列出的是四种复合材料与纯聚乳酸的DSC曲线。由此获得的相关数据列于表2-1, 其中列出了熔融焓、冷结晶焓、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相关数据, 并进一步计算的出各自的结晶度。

由图2-3和表2-1可以看出:四种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均比纯聚乳酸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这主要是由于纤维的加入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 提高了结晶速率, 结晶度得到提高。此外, 在熔融峰方面可见五种试样均出现了两个熔融峰, 表示在熔融过程中均出现了熔融-重结晶-再熔融的现象;从对结晶度的提高效果来看:天然纤维略优于再生纤维, 其中亚麻纤维对聚乳酸结晶度的提高效果最佳。

2.3 维卡软化温度

维卡软化温度是评价材料耐热性能的指标之一, 软化温度越高, 表明材料受热时的尺寸稳定性越好, 材料的适用范围就越广。图2-3比较了四种复合材料与纯PLA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由图可以看出:纯PLA的软化点最低, 仅为58.2℃, 四种纤维增强后, 提高范围在8.9~23.4℃之间, 具体顺序为:Lyocell纤维/PLA>粘胶/PLA>苎麻/PLA>亚麻/PLA, 其中Lyocell纤维/PLA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最高, 达到81.6℃。

纤维素纤维由于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 因此与PLA基体的相容性通常较差, 且苎麻与亚麻纤维相对较粗, 刚性大, 且亚麻纤维表面被杂质包覆, 因此其在PLA基体中的均匀分散相对较难, 所以天然纤维增强的PLA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提高不多。粘胶纤维表面有许多沟槽, 导致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不均一, 因此材料在受热时耐变形能力不及Lyocell纤维/PLA复合材料。

4 结语

(1) 从力学性能来看, 四种不同纤维素纤维增强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苎麻纤维作为强度最高的天然纤维, 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增强效果最好, 但其韧性太差, 只适用于对聚乳酸的刚度增强领域;粘胶与Lyocell在刚度的增强上只是比苎麻稍差, 所增强的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显著提高, 而亚麻纤维由于表面被杂质包覆, 影响了其与聚乳酸的复合, 因此增强效果最差。

(2) 从结晶性能来看:四种纤维在加工过程中均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 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均比纯聚乳酸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天然纤维的成核效果要优于再生纤维;

(3) 从热学性能来看:四种纤维增强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均提高, 其中Lyocell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维卡软化温度最高, 达到81.6℃;四种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在300-325℃左右, 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顺序为粘胶/PLA<亚麻/PLA

摘要:聚乳酸 (PLA) 因其原料来源广泛、完全可降解、适用领域广泛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前途的环境友善型高分子材料。但纯PLA材料也依然存在着耐热性能较差、性脆等缺点, 从而限制了PLA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亚麻纤维、苎麻纤维这两种天然纤维素纤维, 以及粘胶纤维和Lyocell纤维两种典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为增强纤维, 通过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分别制备20%纤维素纤维/PLA复合材料, 分析比较了四种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关键词:纤维素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

参考文献

[1] 陈大恺, 李菁, 任杰等.天然纤维增强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塑料, 2010, 39:6.

[2] 宋亚男, 陈绍状, 侯丽华等.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研究.高分子通报, 2011 (9) :111-120.

[3] Gina L.Fiore;Feng Jing;Victor G.Young, Jr.;Christopher J.Cramer;Marc A.Hillmyer, et al.High Tg Aliphatic Polyesters by the Polymerization of Spirolactide Derivatives.Polymer Chemistry.2010, (1) :870–877.

[4] Nampoothiri K M, Nair N R, John R P.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lylactide (PLA) research.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 (22) :8493-8501.

纤维板范文第5篇

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日臻完善,应用领域逐步拓宽。它不仅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工业领域,而且在能源交通、信息通汛和建材领域等方面的应用与日俱增。新材料是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市场的需求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加快了材料的更新换代。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1.在宇宙航天及战略武器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已进入太空,各种宇宙飞行器、探测器、空间站和人造卫星等在太空轨道中飞行,航天飞机和战略武器重返大气层需经苛刻的高温环境,在这些恶劣的环境中飞行,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它具有密度小;高温下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而且在高温下不熔不燃,仅仅是烧蚀;巳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抗热冲击力强;热导率高,耐磨抗磨抗辐射;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起到了不可代替的特点。

(1).运用碳纤维混杂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造航天飞机的舱门、机械臂和压力容器等,还可以混杂些硼纤维来增强铝或钛基金属复合材料用来制造机体、推力支撑件。由于碳纤维的密度小,还实现了航天飞机自身减重的目的。

(2).战略导弹弹头的材料采用的是一种耐热、耐腐蚀的酚醛树脂材料,用碳纤维参杂其中合成后,可以用来制造导弹头部大面积放热层。

(3).人造卫星大量采用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体的先进复合材料。它们具备轻、刚和减振吸能的性质以及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的特性,以满足发热时的振动、入轨后在温度恶劣的环境中得以工作。

2.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应用

(1).正负电子对撞机配套的CFRP构件

采用碳纤维来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湿式缠绕工艺制得束流管漂移室内、外筒构件,不仅满足设计要求,还大大提高了功效。

(2).在核聚变方面的应用 在核聚变过程中,氢(H)原子同位素氘(D)和氚(T)形成燃料生成氦(He),除了释放大量能量之外,还释放出高能中子(n),用碳纤维来替代石墨作为第一内壁的热内衬,可以在失控或者运行不当时作为原液的紧靠件。

(3).铀的分离与浓缩

由于碳纤维材料强度高、密度低,可以用来作为分离铀旋转体的材料之一,使得分离效果倍增。

3.航空领域中的应用

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飞机自重愈轻,飞得愈快、愈高,就可以增加航程或增加净载质量。这就要求使用的材料具有轻质、耐磨擦的特点,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这一领域中也展露出头角。

(1).先进飞机的制造

过去,铝合金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的主要材料之一,而现在一些先进飞机采用的则是一种比铝合金还轻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CFRP的比强度、比模量优于金属材料,特别是线膨胀系数大大低于金属材料,使得CFRP在飞机上的应用变得逐渐广泛。

(2)战斗机

战斗机结构材料轻量化,可以减少油耗,延长作战时间,而且能飞得更高更快,机动性变得灵活,大大提高了战斗机的生存和作战能力。例如隐形轰炸机B-2采用的是一种异性截面碳纤维,其雷达散射面积降到0.1~0.3㎡,大大提高作战能力。

(3).制动刹车材料

飞机着陆依靠刹车制动装置才能在有效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刹车片可以减重降耗,可以使在制动刹车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能够较快的散逸,从而减少刹车片的磨损量,以提高刹车片的使用寿命。

二、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领域中的应用

1.汽车及其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 (1).汽车工业

在汽车轻量化汽车工业大量采用新材料使其轻量化,可显著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并节省燃油,减小行驶阻力和提高机械效率都能降低汽车的耗油,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减轻车的质量和改善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汽车构件不仅可以使汽车轻量化,还可以是其具有许多功能特性。例如用CFRP制造的发动机挺杆,里哦那个其阻尼减振性能,可以降低振动和噪声,行驶有舒适感。又如用CFRP制造的传动轴,不仅具有阻尼特性,而且由于CFRP高的比模量可以提高转速,使得行驶速度加快。同样,用CFRP制造的板簧性能也优越于钢制板簧。此外,碳纤维制造的非石棉刹车片不仅使用寿命长还无污染;碳纤维增强橡胶制造制造轮胎的胎面胶,可以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利用碳纤维的导电性能,制造座位的坐垫和靠枕,冬季行车舒适;用活性炭纤维制造空气净化器,可以消除车内的污染空气。

(2).铁路交通

磁悬浮高速列车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工系统组成。电流通过线言圈在周围产生浮动磁场,并受到安装在高速列车下方的些悬浮磁铁的吸引或激发而推动列车前进。磁铁的核心部分是超导线圈,并以液氦(4.2K)冷却。该线圈在大气温度(300K)下的磁铁外槽内由负载支撑体支撑,支撑体除要求刚性和强度外,还应具备隔热性能。这可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在室温(300K)附近GFRP的热导率最低;在液氦(4.2K)低温下,CFRP的热导率较低;在较宽温度范围内,AFRP的热导率都比较低。就综合力学和热性能而言,可采用CFRP制造支撑体。

铁路机车由钢材料制造→铝合金材制造→铝合金与不锈钢混杂制造不断的演变成现在的用耐火性优异的酚醛树脂为基体的CFRP,不仅实现了车辆轻量化,而且防火,运行中的噪声低。

2.新能源

(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采用超薄石墨纤维布或者碳纤维纸来制造质子交换膜,不仅具有气体扩散层作用,又具有传递电子的功能。

(2).锂电池

以低结晶性碳纤维材料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低温热处理碳材料的结晶较低,尤其是难石墨碳化,不同于石墨插层化合物(GIC)的结构。在这种低取向的乱层结构中,锂离子可以插层到局部微晶碳层中,也可嵌入到它们之间的开孔中。酚醛树脂、糠醛树脂等在1100℃炭化后属于难石墨化碳,呈现出较大的充放电容量。特殊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经热解处理后,大多属于这类难石墨化碳,同样呈现出较大的充放电容量。它们作为二次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是当前开发的重要实用性课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双层电容器 近年来,双垫层电容器与二次电池配合使用,通过其平衡或抵消所需短时间的高负荷,可作为电动汽车的电源等。双层电容器的正极和负极采用超级表面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布;电解质采用水溶性电解质或有机溶液系电解质,前者耐压低,在1.2V以下;后者耐压高,在2.8—3V之间。但前者的导电率是后者的10倍左右,充放电的电流较大。电容量C与电极比表面积S成正比,因此所用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应在2000~3000㎡/g之间,同时,离子半径一般以A为单位,要求有纳米尺寸的孔径,也就是说,要求活性炭或活性碳纤维布为中孔发达的材料,2nm以下的孔要尽可能少。而酚醛基活性炭微球或酚醛基活性碳纤维布在制造过程中可调控比表面积和孔径尺寸,易制得大比表面积的中孔型制品,是较理想的双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此外,碳纤维还可以改善传统铅酸蓄电池的性能,在铅粉活性物质中加入短碳纤维(2mm长)和聚乙烯粉末(熔点为120℃),混匀,热熔,加入硫酸水溶液调制成糊状铅膏,涂糊到板栅上,可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和膨胀,提高其放电容量

3.在太阳能领域中的应用

太阳能领域中的应用衬板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已是当今社会获取洁净能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1).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

充分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比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和抗辐射的特性,用来制造蜂窝结构与碳纤维或石墨纤维蒙皮复合而成的轻型太阳能电池板已广泛的适用于各种韦新及宇宙航天器上。

(2).太阳能电池

在设计和制造半导体太阳能电池时,基板的热性能要与半导体相近,而且要求电阻率比半导体层低,碳纤维复合材料完全满足这一条件,它具有的导电性好、热膨胀系数小和耐热性好使得它成为制造半导体太阳能基板和电池的首选。

(3).太阳能暖屋

太阳能暖屋太阳能暖屋是目前开发的零能源住宅。核心部分是碳纤维薄板集热器、碳纤维薄板和嵌入式碳纤维薄板集热器。它们吸收太阳光的光能后与室内冷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热能则贮存在蓄热材料中;如果冷水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则可得到热水而贮存在热水贮罐中。如果将嵌入式碳纤维薄板集热器与碳纤维薄板集热器联用并与屋壁、屋顶组装一体化,则既可暖屋,又有热水可用。

4.土木建筑和基础设施 (1).建筑及住宅材料

短切碳纤维增强水泥(CFRC)可以制造各种幕墙版,实现现代材料的轻量化。特别是沿海建显示出来的耐腐蚀性。利用碳纤维的导电性可以用来制造发热元件为碳纤维制的面状发热体,从而制造暖地板。

(2).维修加固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维修加固土木建筑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已取得长足发展,成为碳纤维市场的新增长点。现在,年久失修的桥梁、旧码头都采用CFRP维修加固的。此外,CFRP也是维修加固文物建筑的优良材料。

(3).电磁屏蔽材料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通讯遍布全球,电磁波干扰和机密泄露等新问题需要解决,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建造电磁波屏蔽室,可以用碳纤维增强水泥 (CFRC)和增强木材(CFRW)来制造建筑材料的屏蔽室。此外,可以用短切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CFRTP)来制造电子设备的屏蔽壳体。

5.医疗器械和医用器材 (1).高性能医疗器械

在为患者使用X射线机检查是,使用CFRP床板,大大减轻了X射线对患者的危害,而且可以得到清晰的诊断信息。CFRP还广泛的应用在超声波诊断仪、CT扫描、手术台、放射用床板、轮椅、担架上。

(2).生物体用材料

碳纤维与生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可作为生体植人材料;同时发现,碳纤维具有诱发组织再生功能,促进新生组织的再生并在植入碳纤维周围形成。例如人造器官、人造关节以及人造牙根牙床等,都在医疗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医用材料

碳纤维还广泛的用于外伤包扎带、医用电热毯和防毒衣服和口罩的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柔软性、透气性和杀菌功能。

6.体育娱乐器材

世界碳纤维总量的三分之一用来制造体育娱乐器材。高档的羽毛球拍、网球拍、钓竿、高尔夫球棒和赛车等几乎都是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

(1).钓竿

CFRP钓竿轻而强、刚而挺勃,不仅大大降低了垂钓者的操作强度,而且钓竿微妙的振动可快速地传递给垂钓者,大大增加了垂钓的概率。

(2).高尔夫球棒

为提高球棒击出后飞行的距离和把握方向性,球棒的长柄要轻棒头要重而且不能扭曲,采用具有高强大的拉伸作用的CFRP制造的球棒是最佳选择。

(3).网球、羽毛球球拍

为保证接球之后球拍的弦线紧绷而不断,球拍框的几何形状不变,采用高比强度、比模量和具有减振阻尼左右的CFRP制造的球拍能好好的保证这一效果。

7.碳纤维密封材料

碳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等复合材料是优异的密封填料,也是石棉密封填料的更新换代产品。这种新型密封填料具有耐高温、耐高压、耐磨损、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自润滑和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化学化肥、石油化工、发电能源、轻工造纸和轻纺机械等许多领域。

8.耐热织物

以预氧化纤维制造耐燃织物及特种服装的工艺流程如图13.49所示。由预氧丝经纺纱织布制得的布柔软性、服用性好,形状不易变形,尺寸稳定,适于制造各种特殊服装。同时,由预氧丝布可以进一步深加工成碳纤维布、活性碳纤维布和石墨纤维布。在生产过程中,牵切制条和粗纺、细纺有一定的技术难度,预氧丝不同于一般的纺织纤维,因为预氧丝有一定刚性,不易卷曲,抱合力差,制成均匀的条很不容易。这个技术难点已被突破,已经进行了批量生产。

9.环保方面的应用

(1).净化气体和回收溶剂

用活性炭纤维毡或者活性炭纤维布制成的具有瓦楞结构的ACF纸,不仅能大大减少同气阻力,还能提供很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吸附速度和吸附容量,在净化空气和回收溶剂上的道理实际的应用。

(2).净化水 传统的净化水机中使用颗粒状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器里的吸附物质,而用纤维状活性炭比颗粒状活性炭对水中残留氯的分解速度快得多,对引饮用水的净化更为有效。

(3).脱硫及回收硫酸

发电厂及一些冶炼厂排废气时需要进行脱硫,并以硫酸的行驶回收。含硫化物废气进入活性炭吸附塔,二氧化硫被吸附,在加热的再生塔中脱附出二氧化硫,进入活性炭纤维层时,被ACF表面活性点吸附,二氧化硫被氧化成三氧化硫,再与体系中的水反应生成硫酸。

参考文献:

上一篇:骨髓纤维化下一篇:竹纤维

热门文章

纤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