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3-08

医学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亲子鉴定作为一门严肃的生命科学,以前只是作为司法审判中的法庭证据、刑事侦察中的身份确认以及医院进行血型配对需要而用。自从全国人大2005年“2·28”决定面向全社会开放以来,社会各界争议很大,观点褒贬不一。可以说,小小的DNA鉴定实验室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而它所折射出的人生百态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科学与社会、法律与观念等诸多问题发生碰撞的一个浓缩。

关键词:亲子鉴定;法律;DNA;鉴定机构

亲子鉴定是近代法医学术语, 原是指用医学、生物学以及遗传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来鉴定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间是否存在着亲生血缘关系。因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母亲是确定的,而要鉴定有争议的“可疑”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缘关系,故亲子鉴定又称父权鉴定,或者亲权鉴定。因常与财产继承权、子女抚养责任有关,故有此称谓。

亲子鉴定分为司法鉴定和个人鉴定。所谓个人鉴定,就是在非司法的情况下,在充分尊重鉴定人隐私的情况下进行的DNA亲子鉴定。所称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案件事实,人民法院依据职权,或者应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申请,指派或委托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评定的活动。

根据我国法律之规定,公民在合法机构进行个人鉴定时,无需公开个人身份。公民个人在亲子鉴定方面的要求以及参与亲子鉴定的行为属于隐私范畴,受到法律的保护。在个人参与鉴定时,采样可以在非公开场合、无公证人员在场的情形下进行。DNA样品的邮寄以及结果的反馈过程均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但个人鉴定的结果在法律上是不受到认可的,法院也不会承认这样的证据。

DNA亲子鉴定的准确性如何?专家说,DNA亲子鉴定是目前最准确的亲权鉴定方法,如果小孩的遗传位点和被测试男子的位点(至少1个)不一致,那么该男子便100%被排除血缘关系之外,即他绝对不可能是孩子的父亲。如果孩子与其父母亲的位点都吻合,我们就能得出亲权关系大于99.99%的可能性,即证明他们之间的血缘亲子关系。亲子鉴定,作为一项新型的科学技术,常常被当作检验家庭道德的试金石,正在越来越多地肩负着科学之外的感情和责任。

一、提起亲子鉴定的情况

提起亲子鉴定的情况,绝大多数发生在夫妻之间,一般发生在离婚案件和追索抚养费案件中。如丈夫怀疑妻子有“第三者”而起诉离婚或拒付抚养费,一方或双方要求鉴定子女是否丈夫亲生。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发生较多,男方提出申请亲子鉴定的目的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可以在处理婚姻纠纷中处于主动地位;二是可以不承担小孩的抚养费,可以不抚养小孩,有的甚至对以前抚养小孩的费用要求女方支付;三是有的男方认为可以因此解除其小孩是否为其所生这一“心病”。

另外,在涉及婚姻案件时,妻子主动提出其婚内所生小孩不是其丈夫所生,若男方不予认可,女方即提出申请,要求作亲子鉴定。其原因主要是:一是妻子要抚养小孩,且其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二是妻子另有隐情,如该子女的亲生父亲为抚养小孩对其提出要求等。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较少。

还有在收养案件中,妻子怀疑丈夫所提出收养的孩子系其在外养下的“私生子”,企图通过合法的收养手续认领回家,故女方出于追究男方与该收养孩子之间是否存在血缘关系的动机而申请亲子鉴定。

未婚男女婚前同居或者发生性关系,女方怀孕,男方不认账或怀疑自己的父亲身份,男方要求亲子鉴定。

已婚妇女与“第三者”或未婚妇女与已婚男子之间发生抚养费纠纷,女方怀孕,男方坚决不认账,而产生诉讼,生下子女后,起诉要其承担抚养费,男方要求作亲子鉴定;有的是已婚妇女为继续与“第三者”保持通奸关系不成,提出子女是与“第三者”所生,要其承担抚养费,男方要求作亲子鉴定;也有的是妇女与丈夫离婚后,告“第三者”称子女为其所生,要其承担抚养费,同时提出鉴定要求。还有的是种种原因造成“抱错”孩子的,父母带孩子做鉴定。

二、亲子鉴定结论的合法性

亲子鉴定是司法技术鉴定的一种,在证据学上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对于这一特殊的证据,要能够在诉讼中发挥证明作用必须具备合法性。要使亲子鉴定结论具有合法性,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鉴定程序合法,二是鉴定机构、鉴定从业人员合法。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只有申请权,而是否启动鉴定程序是由人民法院决定的,那么即使是为了满足丈夫的知情权,如果男方私自进行亲子鉴定,也是违反法定程序的。对于违反程序而取得之证据不具有证明力,也就不能作为丈夫一方要求妻子在物质或精神方面进行赔偿或者要求离婚的依据。如今民间机构所从事的亲子鉴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由人民法院委托的,因此民间机构出具的鉴定结论不具有证据效力。

鉴定机构合法,就是要求鉴定机构的主体资格符合法律规定。因为亲子鉴定结论具有极强的科技性和先进性,能够直接影响判决的结果,于是对于鉴定机构和鉴定从业人员有很高的要求。在鉴定机构从事鉴定业务的自然人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行鉴定活动,否则其结论因不具有证据所应具备的合法性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第一,鉴定机构的条件。法人或者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申请从事鉴定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有明确的业务范围,可以接受法院的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2)须具备从事业务内鉴定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3)须具有在业务范围内从事鉴定活动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专门的检测实验室;(4)须具从事鉴定业务的三名以上鉴定人;(5)须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或在省级以上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未经登记不得从事亲子鉴定活动;(6)须有专门的场所。

第二,鉴定人的条件。在鉴定机构从事鉴定业务的自然人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行鉴定活动,否则其结论因不具有证据所应具备的合法性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1)可以从事亲子鉴定活动的人员具有与所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与所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相关的专业执业资格;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2年以上;或从事相关工作10年以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2)不得从事亲子鉴定活动的人员:因故意犯罪或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以及被撤销鉴定人登记的人员。(3)具有相关的法律知识,良好的个人品德和执业道德。以上诸项只有本条需要编制鉴定名册的单位或部门仔细审核,以确保鉴定能依法、科学、公正地进行。

鉴定的结果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而我国目前却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对国内的亲子鉴定机构进行管理,对鉴定程序方面、鉴定机构的资格、设置也没有规定,有时候造成当事人重复到不同地方做几次鉴定的现象。

三、亲子鉴定的适用的

父亲怀疑子女是否为自己婚生,要求做亲子鉴定,在被女方拒绝的情况下法院能否委托有关部门做亲子鉴定?

据德国《星期日世界报》报道,德国每年进行的亲子鉴定约3万例,专家估计其中约5%是私自进行的。根据德国现行法律,私自进行的亲子鉴定在法庭上不能成为可信的证据。

从法学角度,笔者认为,亲子鉴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亲子鉴定应该得到提倡,它是诉讼阶段所需要的一项重要技术;有助于侦查审理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利于解决缠诉问题,减少诉讼时间,降低诉讼成本。

一些婚恋家庭专家对亲子鉴定提出质疑,虽然亲子鉴定这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运用它来调整婚姻家庭方面的伦理关系,使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公开挑战,会不会引发更多夫妻之间的相互猜疑?会不会导致家庭体系的崩溃?笔者认为,科学的应用必然产生一个与情感、与习俗不相适应的问题。

许多法官在应用中也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过,无论人们对亲子鉴定如何认识,如何评价,这项高科技技术都在越来越多地介入法律,走进人们的生活。

有人担心,亲子鉴定会作为检验配偶是否忠贞的试金石而被滥用,甚至担心亲子鉴定会增加婚姻的解体,因而主张予以限制。对此,笔者认为,在法律日益健全的今天,以无司法机关委托为由,便将公民个人申请拒之门外是不妥当的;做亲子鉴定与家庭破裂、婚姻解体并无直接关系。“凡是为证实配偶是否忠贞而来做鉴定的,说明夫妻间早有猜疑或不信任了,即使不做亲子鉴定,该破裂也得破裂。”

我们应当理性对待亲子鉴定,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大力提倡,而应当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否则将使整个社会诚信度下降,使人们感到信任危机,这与社会文明是不相符合的。作为鉴定机构来说,也应当慎重对待亲子鉴定,必须在接受相关的委托或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才能进行亲子鉴定。

参考文献:

[1]什么是亲子鉴定.百度快照.www.lady.163.com/lady2003/editor/sight/041101 ... 68K 2008-4-16.

[2]亲子鉴定带来了什么?__湖南律师服务网|湖南律师门户网站|长沙律.百度快照. www.hn48.com/ShowArticle.shtml?ID=2007

111 ... 24K 2008-1-5.

[3]德国:私自进行亲子鉴定引发社会许多争议.百度快照.www.law-star.com/cac/30005692.htm 19K 2007-7-15.

[4]拒不作亲子鉴定的法律后果.百度快照.www.haolawyer.com/article/View_15370.html 27K 2008-6-15.

医学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传统教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

从我国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的现实情况看, 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 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 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 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 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 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 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 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 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 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根据这种观点, 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 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 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1]。P B L (P r o b l e m-B a s e d Learning) 教学法称之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 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不是知识在师生之间的简单传递, 而必须通过学习者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而实现,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建构过程的主体, 教师只是建构的促进者。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是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

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临床医学对高层次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培养具有系统完整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 建议对医学遗传学进行传统教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双模结合”的教学模式:总论和必要的医学遗传学知识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采取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 选取与临床联系密切章节进行PBL教学, 既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获得又充分利用有限教学资源, 克服了全程PBL教学资源不足的困难, 又便于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和教师设计病例。将培养目标的实现寓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即确定一个中心问题作为教学主线, 沿着教学主线将每一堂课的内容以问题方式提出, 通过学生自学-集体讨论-老师辅导总结等环节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消化理解。

2 病例教学

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是与遗传有关的疾病, 涉及到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传递方式、诊断、治疗、预后、再发风险和预防方法等, 是一门较难理解而又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所有的疾病都与遗传有关”, 而且典型病例也比较多, 每一病例的分析要涉及多方面的知识, 如遗传病的发生机制、传递规律及病理过程等, 学生可以在病例分析的同时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既可以为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又克服了死记硬背理论而不会应用的现象,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病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师运用真实的病例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病例, 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 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 提出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病例教学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 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也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启发诱导式的转化, 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3]。医学遗传学授课应始终强调以疾病为中心, 以遗传为基础, 深刻理解遗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因此建议在讲授各类遗传病时, 建议引入临床真实病例, 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培养医学思维。例如, 在讲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时选取真实病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家系系谱,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显性遗传病发病特点等讲授重点和难点。

3 科研教学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 新知识、新内容、新观点不断涌现, 如何保持教学与科技发展的同步性, 从而将抽象的遗传学知识与丰富多彩的临床医学有机地结合, 突出以疾病为中心, 以遗传为基础, 已成为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与当前医学发展相结合是当前医学遗传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参加科研任务, 将课本知识与科学实验结合起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在授课过程中, 应立足本学科特点, 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科研优势, 适时地将教师的科研工作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会使相当数量学生对科研产生兴趣, 感到所学知识具体、实际, 感觉科研其实离他们并不遥远, 从而对学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浓厚的兴趣。教研室应结合其有特色的研究项目, 将部分难度较大、实用性较强、具有研究性质的实验内容发展为学生实验内容。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个学期间, 通过开放的研究室和实验室, 可以长期做研究工作, 并鼓励他们发表科研论文。这样不仅增强了实验课系统性上的延续性, 也增加了实验的难度、探索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 学生的研究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同时学生也增加了成就感, 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 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考虑在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教学计划中开设科研训练课, 学生在在有科研经验的老师指导下, 熟悉科研选题设计、文献检索与综述、实验操作和结果观察、记录、数据统计与分析、学位论文撰写的科研全过程。

4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近几年来教育部多次下发文件, 要求高等院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 (教高[2001]4号) , “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教高[2005]1号) , “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 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教高[2007]2号) 。因此, 未来高校课程必将向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医学遗传学这门课程也应该顺应网络化的趋势。我们学校去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该平台为师生搭建了一个探究式的教与学互动的网络空间, 教师可以在校内外便捷地使用、发布、维护相关课程的电子资源, 并实现与学生在线研讨、交互、答疑 (注:网络教学平台只有选修了本课程的学生有权限登陆、浏览, 教师的课件只供选修该课的学生查询使用, 保证教师的课件版权) 。通过该平台, 教师 (或学生) 可以在校内外随时布置 (或完成) 作业、答疑等。利用该平台, 教师可以将最新的医学遗传学的前沿的资料在网上与学生共享, 并且可以全天后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科知识, 回答学生的提问, 将学习的空间拓展到了课堂之外, 有利于医学遗传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特色鲜明和发展迅速的医学遗传学的教学需求, 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中心, 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和适应课程网络化是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三个关键方向。本文倡导的传统教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如何去学习。病例教学和科研教学方法的应用针对了医学遗传学这门课实践性强的特点, 合理的运用会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 并且可以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前沿。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拓展了本门课的教学空间, 使学生和老师的联系更加紧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灵活借鉴先进的教学模式, 形成医学遗传学特色的教学方法, 可有效地促进教学工作向着以学生为本的方向不断发展[4]。

摘要: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院校课程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是医学与临床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它在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本文从传统教学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病例教学, 科研教学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四个方面探讨了这四种方式相结合的医学遗传学教学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PBL教学模式,病例教学,科研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 (上) [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7) .

[2] 何克抗.教学结构理论与教学深化改革 (下) [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8) .

[3] 岳丽玲, 等.病例分析教学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7) .

医学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医学遗传学课程改革的收获

1.1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强互动。在遗传病复发风险估计这节老师鼓励学生上台讲解计算过程。我们刚开始是一味地退缩, 后来是踊跃登台, 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能力得到了提高。

善于启发。每节课后, 教师布置任务, 要求学生上网或阅览室查阅论文“摘要”。此举对我们很新鲜, 难度不大, 激发了我们对医学遗传学的兴趣, 最大可能地扩大了视野。

积极实践。讲完系谱分析后, 老师要求我们就自己身边熟悉的家系尝试分析, 逐一修正, 把平常有疑惑的问题搞清楚了。此方法激起了所有同学的强烈兴趣, 将课堂气氛带入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之中。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课上放映遗传病专题片, 观后老师设置问题, 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答, 例如:片子中哪种遗传病对你震撼最大等。我们深刻感受到, 教学设施的配套、问题式的启发以及一定的自由空间, 对我们的学习是何等的重要!

考核方式的改革:最大亮点是把“遗传综述小论文”作为考核的重点。在查阅文献和学习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命题, 完成小论文。撰写小论文的过程, 锻炼了查阅文献、分析综合和文字表述方面的能力, 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打下较好的基础。更大亮点是论文点评。首先老师热情洋溢地表扬了我们, 并且给予充分肯定;其次指出论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予以更正, 特别是朗读论文中精彩的段落, 博得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最后展示学术论文范本, 讲述如何写好论文的基本要点。这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教学方式, 我们想展翅高飞, 畅游知识海洋!我们以极高的热情准备结业考试, 结果全部通过, 优秀率明显比往届增多。这种考核摒弃了以往最让同学们痛恨的“一张试卷证明一切”的错误做法, 很受学生欢迎。

我们是在轻松愉快、积极热烈的氛围中学习医学遗传学的, 收获颇丰, 对老师的教学改革心存感激!

2 目前我国大学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

(1) 大学教学状况。纵观国内医学遗传学理论课, 主要采用大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单一, 以“满堂灌”为主。教材选择、课程设置等不能完全符合实际, 直接影响到教学进程和质量。课堂互动少, 缺乏对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多媒体广泛应用, 但教学容量大, 画面切换速度快, 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 成为“人灌”+“机灌”[1]。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少, 师生关系相对疏远。

(2) 学生思想状况。有些同学是抱着“考进来, 混出去”的态度, 所以迟到旷课、上课睡觉、考试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同学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成绩低而丧失学习信心, 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就业压力大, 使“读大学无用论”思想盛行;选择选修课, 不是出于兴趣爱好, 而是为了凑够学分, 最可怕的是, 有的学生上选修课甚至不买教材;本身医学院校的课程安排比较多, 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 难免产生有选择性地学习的现象。

3 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改革提几点建议

(1) 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大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阶段, 因此教育应“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希望在教学的过程中, 除了重点教授知识外, 还要努力调整学生的学习态度, 与当前形势结合积极讲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教师开辟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与交流, 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希望聘请专业人士, 交流本课程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体会;如果条件允许, 希望聘请其它院校的教师讲几次课, 我们需要文化的交流。希望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 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医学院校在基础教育阶段, 与临床接触少。我们希望授课教师打破常规, 在介绍各种遗传病时, 带学生去附属医院实习, 接触临床病例等。这种临床印象会坚定学生学好医学遗传学的决心, 激发学习兴趣。实践证明, 学生对于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入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非常感兴趣, 教学效果良好[2]。我们建议, 在附近居民小区设立“遗传病咨询站”, 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开拓视野。

(3)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验课。传统遗传学实验内容是验证性实验, 希望增加新技术、新方法和培养新思路的实验, 因为实验课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3]。希望公开实验进程, 实验课之前, 使同学们对本学期的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课前有针对性的预习。希望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阶段, 切实经历实验的全过程, 达到掌握实验技术的最终目的。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且作为实验成绩的考核指标。

(4) 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国家鼓励大学生科研创新, 并设有创新基金, 但能够申请到的为数极少, 能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的学生也很少。我们建议, 主持科研课题的教师是否能够对学生公开招标?给每位同学有均等的机会参加科研。

医学遗传学的教学改革, 使我们看到了一线教师的艰辛尝试, 看到了课堂发生的良性改变, 也看到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了积极的变化。我们相信, 在教师们的不断探索下, 大学教育会越来越好, 医学生的培养将会更加科学!

摘要:通过学习医学遗传学和参与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 从学生的角度总结了此次教学改革的收获;概述了目前我国大学医学遗传学的教学状况和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状况;从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和完善实验课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体会

参考文献

[1] 廖峥嵘, 等.医学院校遗传学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8, 10 (5) .

[2] 李荣耀, 等.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5.

医学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也指出,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涵义

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 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宽泛和抽象的概念, 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横向上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它们描述了人的情意领域的完整画面;而从纵向上看, 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 它们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情意发展连续体[3]。

2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医学遗传学是中等职业卫生教育的基础课程。中等职业卫生教育是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向社会输送中等卫生技术人才。但是, 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 况且大都是在初中阶段的学困生, 他们在初中阶段由于“自己的不争气”受到老师们的歧视、同学们的讥笑、家长的埋怨、亲戚朋友们看不起, 导致心理自卑;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 毕业生就业难, 更增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在初中阶段他们本来学习就困难, 又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控能力差, 逆反心理强烈;在年龄上, 他们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 生理上基本成熟, 心理上渴望得到友谊, 特别是异性的友谊, 但分辨感情的能力差、易冲动、理智差、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弱, 处事方法简单、不计后果;同学之间相处困难, 人际关系紧张等等。

美国学者莫里斯提出[4]:“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观念可以改变人, 而人可以改变整个世界。针对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中出现的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当前对学生的教育, 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力, 健全学生的人格, 激发学生的潜力, 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的对象是人类, 是人类疾病与遗传的关系,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及国情、国策教育内容, 非常有利于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3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实施策略

笔者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 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 潜移默化于知识教学之中, 希望能对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 同时也希望能对中等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自觉性。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 向学生介绍我国科学家在医学和遗传学方面取得的一些令人注目的成就, 如:试管婴儿的成功、用基因治疗遗传病如血友病的成功、基因芯片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成就、以及我国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所做出的贡献等, 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但同时也要指出在医学遗传学中还有许多难关没有攻破, 还需要继续努力, 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讲遗传病遗传规律时, 向学生讲解近亲结婚的危害, 从而引导出我国婚姻法中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在讲优生学时, 介绍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控制,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介绍我国母婴保护法的规定及推行的优生优育政策, 防止和减少了遗传病和先天缺陷幼儿的出生, 提高了我国的人口质量等。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学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提高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政策的自觉性。

(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珍惜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青春期的学生看问题绝对化, 易走极端, 不知道生命的珍贵, 一旦遇到挫折和沉重打击, 就受不了, 容易冲动而产生轻生念头。许多案例中青少年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应对生活的不如意, 除了他们挫折承受力太差以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生命的认识太缺乏。他们不知道一个生命降临到世界上是多么不易, 又是多么幸运;不知道死亡会给亲人和好友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打击;不知道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一生去实现;不知道有挫折和苦难相伴的人生才是绚丽多彩的。因此, 应该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和珍爱生命的教育。

笔者在讲到配子发生与受精作用时, 告诉学生父母在孕育子女时, 母亲首先排卵, 卵子要经过大约15厘米长的、狭窄的输卵管向子宫游动, 父亲大约射出3亿精子进入母亲体内, 但是只有一个精子能穿过重重障碍, 使卵子受精, 最终制造出一个胚胎。1周以后, 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 开始将近十个月的孕育过程。还告诉学生母亲在妊娠期间所经历的妊娠反应、浮肿、行动笨拙等很多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重负, 分娩时经历的剧烈阵痛, 父母养育子女的种种艰辛等。然后对学生说:想想看!我们都是多么幸运!我们从亿万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在出生之前, 我们就已经打了一场大胜仗, 所以不论自己是美、是丑、是聪明、还是愚钝、甚至残障, 我们都应该感到庆幸, 因为我们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和我们一模一样!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 应该感谢父母的爱心和责任心所创造的生命的奇迹。

讲到DNA结构和功能时, 从DNA的特异性上, 也强调每一个生物都有其特异的基因组成, 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个人都有所短, 也有所长, 有顺境和逆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并要珍惜生命, 尊重父母, 积极健康地生活。

(3)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在遗传和变异等知识的讲授时, 介绍人类对遗传本质层层深入的认识、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以及生物不断进化的本质, 从而让学生形成“变是绝对的, 不变是相对的”;“量变会引起质变”;“内因是本质, 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于事物的变化”等等对立统一的观点以及生物不断进化的观点。在细胞教学中要强调细胞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构成的, 而这些化学元素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在讲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知识时, 使学生逐步形成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笔者在备课时总是认真分析教材, 找出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自觉、自然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 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4) 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生物离不开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要依靠环境供给的物质和能量而生活, 因此就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同时人类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影响、改变环境, 而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人类的生存。在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和影响优生的因素教学中, 讲述环境恶变和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从而使学生明确保持生态平衡及保护环境的意义, 树立辩证的科学自然观。学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 对学生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普及和提高整个社会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重要途径。

(5) 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或介绍科学家的发现创造时, 都尽量体现人类社会和科学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尊重事实、依据事实、实事求是的求真、求实精神, 永不停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不断追求新知、不懈探求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等等。

如讲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时, 介绍孟德尔进行八年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 使学生体会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敢于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还向学生介绍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在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他的论文只是在一家地方性刊物上发表。一个世纪后, 三位科学家在不知道孟德尔当年研究成果的情况下, 都准备好了论文, 却意外地看到了孟德尔的文章, 马上把荣誉让给了孟德尔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讲解连锁与互换规律时, 介绍摩尔根的果蝇实验与孟德尔遗传规律不符合时, 摩尔根尊重科学、不迷信权威, 勇于自我否定,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过程充满艰辛, 理论需要实证, 科学认识永无止境。在科学研究中要想取得成功, 不仅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还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实践证明: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达到了教育“教书育人”的目的。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某位教师或某门课程能孤立完成的, 它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长期积累, 汇滴成溪奔流升华。

摘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杨银付.素质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教育研究, 1995 (2) :21~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2001.

[3] 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9) :10~13.

医学遗传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的干扰抑制技术

 教学要求

1.了解噪声干扰的来源及噪声的耦合方式。 2.掌握噪声的干扰模式。

3.掌握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 教学重点

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 教学课时

3学时  教学内容: 7.1 噪声干扰的形成 干扰与噪声:

在非电量测量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总是有一些无用的背景信号与被测信号叠加在一起,这称为干扰,有时也采用噪声这一习惯用语。

噪声对检测装置的影响必须与有用信号共同分析才有意义。

在测量过程中应尽量提高信噪比,以减少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7.1.1噪声源

1.机械干扰

机械干扰是指机械振动或冲击使电子检测装置中的元件发生振动,改变了系统的电气参数,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影响。对机械干扰,可选用专用减振弹簧-橡胶垫脚或吸振橡胶海绵垫来降低系统的谐振频率,吸收振动的能量, 从而减小系统的振幅。

2.湿度及化学干扰

当环境相对湿度增加时,物体表面就会附着一层水膜,并渗入材料内部,降低了绝缘强度,造成了漏电、击穿和短路现象;潮湿还会加速金属材料的腐蚀,并产生原电池电化学干扰电压;在较高的温度下,潮湿还会促使霉菌的生长,并引起有机材料的霉烂。

某些化学物品如酸、碱、盐、各种腐蚀性气体以及沿海地区由海风带到岸上的盐雾也会造成与潮湿类似的漏电腐蚀现象,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加以保护:浸漆、密封、定期通电加热驱潮等。

3.热干扰

热量,特别是温度波动以及不均匀的温度场对检测装置的干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元件参数的变化(温漂)、接触热电势干扰、元器件长期在高温下工作时,引起寿命和耐压等级降低等。

克服热干扰的防护措施有:

选用低温漂元件,采取软、硬件温度补偿措施,选用低功耗、低发热元件,提高元器件规格余量,仪器的前置输入级远离发热元件,加强散热、采用热屏蔽等。

4.固有噪声干扰

在电路中,电子元件本身产生的、具有随机性、宽频带的噪声称为固有噪声。最重要的固有噪声源是电阻热噪声、半导体散粒噪声和接触噪声等。固有噪声可以从喇叭或耳机中反映出来,但更多的时候是反映在输出电压的无规律跳变上。

5.电、磁噪声干扰

电磁干扰源分为两大类:自然界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后者是检测系统的主要干扰源。

(1)自然界干扰源包括地球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电噪声、太阳耀斑辐射噪声以及大气层的天电噪声。后者的能量频谱主要集中在30MHz以下,对检测系统的影响较大。 (2)人为干扰源又可分为有意发射干扰源和无意发射干扰源。 7.1.2噪声的耦合方式

噪声要引起干扰必须通过一定的耦合通道或传输途径才能对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常见的干扰耦合方式主要有静电耦合、电磁耦合、共阻抗耦合和漏电流耦合。 1.静电耦合 2.电磁耦合

3.阻抗耦合 4.漏电流耦合 7.1.3噪声的干扰模式

1.差模干扰 2.共模干扰 7.2 硬件抗干扰技术 7.2.1接地技术

接地起源于强电技术,它的本意是接大地,主要着眼于安全。这种地线也称为“保安地线” 。它的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规定的数值。

对于仪器、通讯、计算机等电子技术来说,“地线”多是指电信号的基准电位,也称为“公共参考端”,它除了作为各级电路的电流通道之外,还是保证电路工作稳定、抑制干扰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接大地,也可以与大地隔绝。

检测系统中地线的种类:

(1)信号地:指传感器本身的零电位基准线。 (2)模拟地:模拟信号的参考点。 (3)数字地:数字信号的参考点。

(4)负载地:指大功率负载或感生负载的地线。

(5)系统地:整个系统的统一参考电位,该点称为系统地。 以上5种类型的地线,接地方式有两种:

单点接地:有串联接地和并联接地两种,主要用于低频系统。

多点接地:高频系统中,通常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各个电路或元件的地线以最短的距离就近连到地线汇流排上。 7.2.2屏蔽技术

利用金属材料制成容器,将需要防护的电路包围在其中,可以防止电场或磁场耦合干扰的方法称为屏蔽。

屏蔽可分为静电屏蔽、低频磁屏蔽、驱动屏蔽和电磁屏蔽等几种。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屏蔽方式。

1.静电屏蔽:能防止静电场的影响,可以消除或削弱两电路之间由于寄生分布电容耦合而产生的干扰。

2.电磁屏蔽: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做成屏蔽层,利用高频干扰电磁场在屏蔽体内产生涡流,再利用涡流消耗高频干扰磁场的能量,从而削弱高频电磁场的影响。

3.低频磁屏蔽:电磁屏蔽对低频磁场干扰的屏蔽效果很差,对低频磁场的屏蔽,要用导磁材料做屏蔽层,将干扰磁通限制在磁阻很小的磁屏蔽体内部,防止其干扰。

4.驱动屏蔽:就是使被屏蔽导体的电位与屏蔽导体的电位相等,能有效抑制通过寄生电容的耦合干扰。 7.2.3滤波技术

滤波器是一种允许某一频带信号通过,而阻止另一些频带通过的电子电路。滤波就是保持需要的频率成分的振幅不变,尽量减小不必要的频率成分振幅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

一 滤波器分为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1.低通滤波器 2.高通滤波器 7.3 软件抗干扰技术 7.3.1 数字滤波

数字滤波由软件算法实现,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只要在程序进入控制算法之前,附加一段数字滤波程序。

1.中位值法 2.平均值法 3.限幅滤波 7.3.2 软件冗余技术

进行软件设计时要考虑到万一程序“跑飞”,应让其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下运行,冗余技术是常用的方法。常用的冗余技术主要有指令冗余技术、数据和程序冗余技术。 7.3.3 软件陷阱技术

当乱飞程序进入非程序区或表格区时,采用冗余指令使程序入轨条件便不满足,此时可设定软件陷阱。

软件陷阱,就是用引导指令强行将捕获到的乱飞程序引向复位入口地址0000H,在此处将程序转向专门对程序出错进行处理的程序,使程序纳入正轨。 7.3.4 “看门狗”技术

计算机受到干扰而失控,引起程序乱飞,也可能使程序陷入“死循环”。当指令冗余技术、软件陷阱技术不能使失控的程序摆脱“死循环”的困境时,通常采用程序监视技术,又称“看门狗”技术,使失控的程序摆脱“死循环”。

“看门狗”技术既可由硬件实现,也可由软件实现,还可由两者结合实现。

上一篇:立体教学论文下一篇:群众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