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工作总结范文

2023-05-25

职业卫生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本次培训班是乌海能源公司举办的第一期职业卫生培训,参加培训人员为乌海能源公司所属各矿、厂的职业卫生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目的在于为了规范公司各矿、厂的职业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本次职业卫生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规范》、《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内容及要求》、《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职业病防治法》共64条,详细规定了的它的使用范围及条类条款,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3、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

职业卫生保护。

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除应当设立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5、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盒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们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并且提高了对职业卫生工作的认识,掌握了怎样搞好内业资料,如何落实具体的职业卫生工作,并进一步规范了我矿的职业卫生工作,把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做的更具体更详细。

神华棋盘井煤矿质量安全科

詹志军、刘晓龙

职业卫生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范围

存在三氯氧磷、三氯化磷、偏二甲肼、N-甲基苯胺、MDI、HDI、甲苯、苯酚、甲酸中毒及苯酚、MDI粉尘危害因素,主要场所分布如下:

(1)三氯氧磷、三氯化磷、偏二甲肼、N-甲基苯胺、MDI、HDI、甲苯、苯酚、甲酸有毒有害场所分布地点:

1)二车间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甲苯、N-甲苯胺、三氯氧磷、甲酸、噪声

2)三车间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甲苯、噪声

3)四车间操作岗位检测内容:三氯化磷、苯酚、

4)烘干房操作岗位检测内容:粉尘、噪声

二、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

1、按照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因素》、

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物理因素》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标准为:偏二甲肼≤0.5㎎/m

3、N-甲基苯胺≤0.04mg/m

3、甲苯≤500mg/m

3、三氯氧磷≤0.3mg/m

3、三氯化磷≤1mg/m

3、甲酸≤10mg/m

3、MDI≤0.055mg/m3

2、按照GBZ/T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规定,车间噪声≤85dB;粉尘≤8 mg/m

三、检测

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由安保科负责,联系姜堰市疾控中心每年对以上各部位进行监测(车间空气、车间噪声、车间粉尘),并对报告书进行存档留册。如监测后车间设备另有变动的,必须重新监测。

2、设备科负责对由公司所有防静电接地电阻每月进行一次检测,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3

中性点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防静电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大于100Ω。

3、每半年由气象部门对公司所有避雷、防雷进行监测,应符合相关的要求。(防雷保护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四、管理

各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场所的日常管理由各自所属单位负责管理,安保科负责职业危害的监督管理工作及职业危害的统筹管理和职业病的后续管理工作。

检测人员发现有职业危害因素超标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五、相关记录

1.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2.工作场所空气监测报告(车间空气、粉尘、噪声)

3.防雷监测报告

4.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台帐AG-C-5.8-05

职业卫生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

2015年职业卫生培训效果评价报告

编制:田湾煤矿

日期:2015年3月25日 2015年职业卫生培训效果评价报告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减少尘肺病的发生,保证在岗职工的身体健康,田湾煤矿2015年对下井职工进行培训,现对该项目培训效果工作进行调查评价,为今后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方面提供经验。

一、培训对象; 本年度已经报到的井下作业工人,共127人,其中98%为井下一线职工。

二、培训时间安排及培训课时;

田湾煤矿在2015年3月6日、7日二天,利用春节后停产整改期间,对全矿职工进行了72小时的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学习,其中职业卫生培训16小时,职业卫生培训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22%。

三、培训内容及授课人:

1、职业卫生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

2、《职业病防治法》

3、《安全生产法》

4、《尘肺病防治条件》

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6、《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

7、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知识

8、急救互救知识

9、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等各项内容

授课人为本矿矿部领导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四、考试成绩及效果:

参加学习培训127人,参加考试125人,平均考试成绩87分。 从整个学习人员成分来看,由于文化程度、年龄参差不齐,所以领会内容和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差别。

五;效果评价:

从这次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时间安排来看,比较适时,课程也比较合理。井下一线职工在听尘肺病防治和相关法律法规时,比其它课程时要用心一点,所以整个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成效还是可以的。

由于培训计划整备工作充分,所有授课人员及考试用品方面还是井井有条,比2014年春节后进行的安全培训效果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主要是好多职工能知道尘肺病的预防及自我保护意识。在以后的井下作业工作中能自觉采取防尘工作。对于违反职防行为和维权方面也懂得了一定的知识。这是这次职业卫生培训最好的亮点。

不足之处,讲课人员自我演讲水平不高,解释能力和讲课技巧不成熟,造成听课人员领会不透。大班前会议室条件有限,影响学员听课注意力。

职业卫生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广大员工了解国家有关新安全生产法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熟悉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治能力,自觉维护相关权益。

二、培训对象

上岗前的员工,在岗期间的员工,调岗员工。

三、培训内容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等。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条例》等。

2、上级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文件、会议精神。

3、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5、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工伤鉴定级别和范畴。

6、公司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7、公司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四、培训形式

1、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培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培训地点:会议室。

2、不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公告栏公布内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中文警示说明牌板的内容、上级有关职业卫生文件及会议精神等。

五、培训要求

1、公司各系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培训,把该项工作抓好、落实好,大力宣传职业卫生培训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好公司组织的定期培训和本单位的日常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

2、参加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的人员不得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否则每人次罚款50-100元。

3、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至到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山东XXXX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2011年为了做好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公司召开了专门会议,调整了以公司董事长为组长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安全科、人力资源部、工会及各基层单位等部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日常工作。并对职业卫生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署,并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实事求是,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且狠抓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将卫生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通过明确工作责任,加强了职业病防治监管各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形成了权责明晰、密切配合、各司其职、上下协同的良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管机制。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切实保障全公司职工的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我公司目前的生产实际需要,我公司建立健全了各类规章制度。制定了《职业性健康检查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工作防治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密切配合肥城市安监局、肥城市煤炭局、肥矿集团安监处等上级部门做好职业卫生登记备案、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三、职业卫生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针对公司生产实际,现存在的职业危害主要有电气焊操作,为了保证员工身体健康,我们严格按照职业卫生标准、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加大投入,狠抓治理,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改善工作环境。

(1)依据我公司《职工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的规定,凡是有接尘情况的工作单位和个人,均可领取劳动防护用品。我公司根据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性质、用途、使用年限和职工工作需要,实行按月(季/年)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制度。

(2)对上岗前和调入有害作业岗位的员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查体(有害气体工作场所员工每年查体一次),对脱离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离岗前健康检查。2011年组织从业人员健康检查4人。

(3)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大考核力度。为了让全矿职工人人都能“懂安全,讲卫生,会预防”,我公司采取职工班前会学习的方式,并在安全生产活动月择期举办职业健康讲座,广泛普及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卫生大检查,对于一些车间布局不合理、工艺流程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缺少必要的卫生设施等达不到职业卫生要求的,坚决要求先停产整顿,达到要求后再恢复生产。

2、其他高温岗位防暑降温措施:

(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

(2)对热源采用隔热措施或采用机械和自然通风的降温措施。

(3)为员工供应合理的清凉避暑饮料。

(4)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服采用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能好的棉织物制成。

(5)对个别单位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天气。

四、加大职业卫生培训力度,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1、利用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新员工上岗前应接受不少于6学时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在职员工每年接受不少于3学时的培训),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正确使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另外,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劳动卫生知识水平,依法开展好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公司建立了员工健康教育档案,记录员工健康检查、培训情况。今年人力资源部在各基层单位的配合下,就职工职业卫生档案进行了统一归类整理,进一步完善了职工职业卫生档案资料,确保卫生档案信息资料的完整、真实与可靠。我公司实行职工职业健康卫生资料统一入档的管理制度,对各类人员进行的岗前体检、在岗体检等相关证明文件资料统一放入职工的个人档案,便利了资料管理。

上一篇:教学常规工作总结下一篇:建设单位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