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论文范文

2023-03-18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民族高校教师师德现状比较严峻,加强民族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人的德行素养,为实现民族团结,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法治德,是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针。在以法治德方针的指引下,民族高校制定和完善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师德建设,采取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工作方式,对民族高校师德建设卓有成效。

关键词:以法治德;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一、民族高校教师师德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高校对教师的准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的推动下,民族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也越来越高,整体的职业道德水平也逐年升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层出不穷,在各种利益诱惑下,也有部分教师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敬业精神动力不足,职业道德淡化等情况,这对民族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阻碍。

从1980年至今,我国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已达12部之多,特别是《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出台,给高校教师师德明确划出在日常工作管理中的“红七条”,并建立了针对教师师德的问责机制,建立健全了高校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有利于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向良性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红七条”的出台不仅降低了高校教师群体的社会形象,也反映了我们部分高校教师师德的缺失,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法治化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师德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关系着手,希望给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价值的方法。

二、师德与法治的关系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法治与人治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虽然法治是治理国家非常重要的手段,但落到实处还是要依靠人。在师德建设中,法治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同时师德也是法治的最终目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师德就是道德的一种,道德要求高于法律要求,因此,师德就是自我约束,在范畴上属于自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由国家机构是强制执行,具有强制性,在范畴上属于他律,自律和他律不同,法律与师德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法治不能替代师德的教化。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他将师德与法治割裂开来,忽略了师德教化也需要法律手段来实行的这一事实。民族高校的师德教化,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是没有法律的约束,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根本没有实际效果。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来调整日常的行为规范,间接规范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让法治贯穿于师德建设的始终。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也不断的完善,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不断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师德建设在实施中有了国家机关的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民族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

;通过对师德和法治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民族高校的师德建设中,是离不开法治的支持的,我们要坚持“以法治德”。那在民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我们如何做到以法治德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

1.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订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民族高校的教师团体构成复杂,但其身首要身份还是是高校教师,我们不能因为其其他身份就降低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我国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越来越完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12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都有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因此,民族高校有必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并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的师德评价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比如,民族高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建设评价标准,然后,对符合或超越标准的教师给予奖励,对背離这个标准的教师应该予以惩罚,这都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

2.突出重点、逐步推进师德建设。民族高校在师德建设过程中的重点是要以法治德,树立榜样的力量。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对党员教师和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成为师德建设的先锋和模范,鼓励其他教师向先锋模范学习。同时,在学校的各项评优活动和年度考核中,民族高校应该把师德师风作为重要条件和主要指标,让教师们意识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努力向榜样看齐,做到以德促教,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民族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不但要规范和强化管理制度,还要把为学生服务作为重点,宣传正能量,比如黄大年同志的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自律精神。高校教师自律精神的培养过程,实质就是民族高校开展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是第一位的,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自律就是内因,它决定着高校教师的师德发展趋向,自律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自觉,而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自律自觉的培养。思想是人的动力源泉,作为民族高校的教师,应该熟悉学校的定位,把师德建设提高到更高层次。民族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对所教学生个人的前途负责。各民族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这项工作当做政治任务来抓来管,才能做得更好。

4.注重法律的强制性,发挥法律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要注重法律的作用,把法律作为基本遵循,让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成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标准,让遵纪守法成为日常行为的取向,深入人心。这种利用法律的强制手段来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方式,就是利用外在环境来改变内在自律,亦即外因影响内因。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和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即是他律。当然,在师德师风建设中,他律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我们不能一味的依靠外因。他律要想在师德建设中带来好的结果,除了坚持以法治德外,还需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今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补充和完善,这就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提供了法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后,需要组织的有效监督与调控,保证实施,只有良法不断完善并有效实施,才能起到好的作用。

总之,民族高校由于其复杂性,其师德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在以法治德的基础上,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逐渐实现师德建设水平,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M].2011年5月.

[3]张民权.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刍议[J].科技信息,2011(35).

[4]杨俊华、孙玺龙.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法治思考[J].政府与法治,2011年10月.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一、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党建工作的意义

党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是保障共产党队伍纯洁性和廉洁性的关键措施,对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下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在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中,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更在于培养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注意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要做好党建引领工作。高校党建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高校组织向学生开展党建工作;另一种是高校组织向教师队伍开展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就要从教师入手,加强教育者的党政素养。在实际教师党建工作中,既要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也应当充分把握好党建工作的优势,利用党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各项中心工作的落实。队伍建设是开展任何工作都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一支优秀的团队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团队的大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团队工作。加强高校教师教学水平与推进党的建设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一支高质量党建的教师队伍进行教学活动时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团队优势,而高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又能推动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二、当前阶段高校教师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党组织凝聚力不足,工作创造力不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的转换,因此,科研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甚至成为许多高校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这种情况难免会导致教师的工作重心围绕科研来进行,进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与党的建设。许多高校将教师的职称评估与科研成果直接挂钩,忽略了教学成果和思想建设成果在职称评价中的参考价值。这就导致高校教师队伍党组织凝聚力不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性。大多数高校都会通过对学生开展党建工作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但是却忽略了对教师队伍开展党的建设工作,导致教师队伍涣散,缺乏向心力和凝聚力。当前社会日益复杂多变,只有不断开拓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党的建设工作,而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团队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高校党组织缺乏凝聚力的核心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上片面强调科研忽略党建,就会导致高校日常工作实际上是在用一条腿走路,另一条腿是跛的,不利于高校长远发展。

(二)党组织影响力不高,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高校把重心放在了科研上,相关党建工作难免会出现漏洞,影响力不足、宣传力度不够,是高校党建工作最常见的问题。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除了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和教师形成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高校却忽略了这一点。通过党建工作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最重要的一条途径便是积极宣传党的政策,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党的执政理念,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爱国主义情怀。目前,高校忽略党组织的宣传价值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开展党建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如果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那么其引领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三)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到位

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指导组织和队伍在不同时期的工作,一支具有较强意识形态的工作队伍在进行各项工作时,会充分体现出党的理念和政策。若是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认识到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知识讲授时,自然会进行党的执政理念和政策解读,从而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

三、强化党建引领,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把教师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

强化党组织凝聚力和创造力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重视党建工作对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强化党组织的凝聚力。高校要始终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党组织的政治原则,在对学生进行授课以及日常谈论时,不发表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一致的言论,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其次,强化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将教师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高校党组织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就是增强对党员的政治理论培训。高校要将党组织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在教师队伍中的引领作用和榜样价值,要让广大一线教师向党员看齐,把教学业务和党的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党的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力求达到教学与党的建设的统一。

(二)强化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把教师管理和党员管理相结合

强化党组织的宣传力和影响力,就是要保证党的理念和政策以及路线能够及时宣传和推广下去,深入广大一线教师的内心,提升广大教师的思想素养和政治水平。切实保障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时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任何工作长期有效地推广,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促进高校党的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机统一,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教师管理与党员管理纳入同一体系中。所以,制度建设要将教师管理和党建相结合,在细化管理工作的同时对党员教师执行更加严格的标准,以此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关乎学生思想价值体系的形成,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来讲都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在加强党建的同时,一是注重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注重把师风师德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二是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教师应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抵制不良风气,强化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以此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政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过硬政治素养的教师队伍,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加强对青年的党建引领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抓好高校教师队伍党建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党建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李红春,王艳.新时代高校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进展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43-50.

[2]罗爽.以党建为引领促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47-49.

[3]姜恒,畢玉建,吕庆建.对“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7(8):47-51.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制定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引领与启示作用。高校教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程;弘扬家庭美德,用良好家风涵养道德品行;遵守社会公德,以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全面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道德修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后文简称《新时代纲要》)旨在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平,促进现代化强国的构建而编制,是中央于2019年印发实行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内容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要规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素养培育的总要求、关键任务等七个部分,对于提升我国的总体道德建设水平,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此前,早在2001年,中央即发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后文简称《纲要》),第一次系统地指出了我国公民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要求,明确了我国道德建设的总体设计与思路。《纲要》对我国的道德建设提供过重要指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道德的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新时代纲要》秉持了原纲要的核心内容,又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出发,增添了切合时代脉搏的新鲜内容。对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而言,新时代纲要也在道德修养层面形成了重要的引领与启示作用。

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风向标

职业道德是全体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内共同秉持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教书育人等六个层面的内容。其中,教书育人一项要求高校教师能够做到以育人为本职,潜心做到立德树人等。《新时代纲要》尤其强调升华道德教育,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立德树人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里的“立德”指的就是建立崇高的道德修养。《管子·权修》记载:“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是先秦法家著名的“树人思想”,强调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的长久大计。不难看出,“立德”与“树人”是中华民族经典的教育传统。当前,立德树人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重要教育战略。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事关教育全局的关键环节来抓。十八大以来,中央不断地就落实立德树人这一关键环节发布重要指示批示。因此,在《新时代纲要》的引领之下,从当前国家的主导性教育战略出发,高校教师更应当恪守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将立德与树人切实贯穿至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具体而言,高校教师一方面要“立德”。也即传承并弘扬经典美德,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把德育的内容和要求潜移默化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道德教化的过程。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还要“树人”。以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为中心、以培育健康的价值取向为目标,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国家培养出德行优异、堪当大任的新时代建设者和生力军。以立德为经,以树人为纬,立德与树人纵横交错、共同发展。

二、用高尚家风涵养品德素质

家庭是中国社会伦理的最小单位,是个人的最初起点。家庭美德起到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作用,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恪守的言行规范。个体应当积极锤炼家庭美德,重点关注家教家风,用高尚家风涵养道德素质。《新时代綱要》强调:要“用良好的家风化育道德品行”,可见对家风的重视程度。用高尚的家风涵养品德素质、优化道德行为也是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高校教师应当深入领会家庭美德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中国的家国思想向来浓厚,重视家族、家庭与亲情关系。在重要的节假日,力求一家人齐齐整整、团团圆圆;在日常的生活中,对老人的尊敬和对幼童的爱护等,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家国思想传统。国由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家是最小的一个“国”。民族传承的复兴梦的最终实践,离不开一个一个“家庭”单位的贡献。不论时代如何风云变幻,不论生活如何日新月异,都不能够遗忘和忽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家庭美德。务必要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使无数个普通的中国家庭能够成为使国家富起来、强起来的有力支持。其次,高校教师还应当努力营造高尚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族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优良品格和风尚。高尚的家风,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其内化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不正的家风,也会错误的引导家庭成员的修养和品德,甚至是导致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够涵养高校教师优良的道德品行,也将对整个社会的风尚有重要影响。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实现风清气正,社会风尚也会随之变得更加雅正起来。再次,高校教师亦应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恪守婚姻法的要求。婚姻关系、家庭伦理一方面要靠道德来引导,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法律的约束。恪守婚姻法的要求,就要在日常家庭生活的点滴实践当中切实做到平等地对待男性和女性;对待丈夫或妻子要有尊重、有诚信、有担当,风雨同舟,携手并进;对待家庭成员要做到尊重长辈、关心幼辈、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等。用法律的权威来规范、调整个人的道德品行,也是《新时代纲要》对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突出引领与启示。

三、以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

社会是锤炼和检验个体道德修养的重要场所。社会公德是在社会的公共领域中由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道德要求。《新时代纲要》中强调:要推动实行社会公德,形成了对当前高校教师的思想追求与道德修养的具体要求。首先,文明礼貌。高校教师在公共领域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应当做到敬爱老人、关心幼童,协助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充分地尊重、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弱、病、残人员。在个人礼仪方面,应当做到衣着大方,不穿着奇装异服,不穿着不符合教师职业角色的服装;用语文雅,礼仪得体,不说脏话、恶话、废话,语言表达能够做到符合场合的要求。其次,助人为乐。天有不测之风云,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可等遇到一些意外的、突发的、紧急的事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当做到急他人之所急,路见不平时能够伸出援手,协助他人顺利度过困境,并且不求回报。再次,爱护公物。爱惜和维护公共设备、公共财产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做到的,高校教师更是如此。公路上的花草、护栏、路灯、装饰物、垃圾桶等都是社会成员所共享的财富,高校教师理应爱护、维护,决不能出现损坏、滥用、浪费的情况。又次,保护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民共有、共享的社会福祉,是造福千秋的伟大事业。在保护环境方面,高校教师应当做到不在公共场随地吐痰、抽烟,不乱扔垃圾杂物,不破坏公共环境等。同时,还可以定期参加一些诸如垃圾清扫、疏通河道等美化环境的义务劳动,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最后,遵纪守法。高校教师应严格遵守并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处理好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的原理同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遵守社会公德,还要求高校教师能够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的道德风尚。《新时代纲要》强调:“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高校教师在道德修养层面应当以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为学习榜样,如黄大年、廖俊波、张富清、杜富国、钟南山等,深入理解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内核,并不断向他们靠近,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的锤炼,面向每一位高校教师,是一项长期的、宏大的事业。不论处于哪一研究领域、哪类工作岗位,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是道德建设的实实在在的践行者。道德建设应当紧贴时代的脉搏,不断革新换代,《新时代纲要》在这一方面起到了科学的引领与启示作用。在《新时代纲要》的指引下,高校教师应当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基本风向标,用高尚的家风涵养优良的品德素质,以榜样的力量引领时代的道德风尚。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使命的合格接班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凝心铸魂!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87-1088.

[2]房玄龄注.管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1.

[3]李涛主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读本[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4]赵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探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5]赵光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高等教育法规[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龙宝新.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道德修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2019-10).http://m.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666526.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教育事业的成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的最高层次,其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而高校师德建设无疑是高校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当前的高校师德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工作敷衍,利用闲暇搞副业;为评职称而抄袭论文;只教书不育人;利用职务之便向学生索贿;等等。因此,应加强高校教师师德自律,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

[关键词]教育事业;高等教育;师德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春惠(1991—),女,海南万宁人,硕士,三亚学院管理学院助教。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师德的涵义

师德,顾名思义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所有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教书育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他们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能在黑板上演绎着科学的传奇,给学生传授知识以外,还需要拥有高尚的师德。因为他们教育的对象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所以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对大学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职业道德的高低应该成为评判高校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

关于师德的表述古已有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教学见长”,这些都是古人对师德的赞美。近现代,关于高校教师师德规范的最早论述是康有为提出的,他认为高校教师应做到“唯才德是视”,“德性仁明,文字广博,思悟妙通,而又诲人不倦,慈幼有恒”。[2]不可否认,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的道德水平是高尚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师德素质下滑的迹象。

二、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只重视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强调教师发表论文的数量,忽视教师的道德发展,不重视教师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在人才引进上更是只注重学历和科研成果,而没有将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项考核标准。这导致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过分追求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忽视了对自身的道德培养,从而影响了我国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

此外,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师人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总数突破了百万。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难免混入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教师,导致高校教师队伍频频出现种种师德问题。[3]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积极实施教改;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违反学术道德,抄袭论文;有的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没有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学生学习之外的问题不闻不问,典型的只教书却不育人;有的教师不专心于教学、科研,利用闲暇搞副业;有的教师怕惹事,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教师以考试不及格威胁学生,向学生索贿;等等。尽管这种师德败坏的不正之风只在少数教师中存在,却给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整顿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培育,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

三、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师德外在的必然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形成师心自律;自觉地把师德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师德行为,形成师行自律;实现师心自律与师行自律和谐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境界。[4]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劳动者就业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这给所有人带来更为广泛的社会道德价值选择空间,教师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在这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如何把师德规范的必然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内在的自主要求,即让教师形成师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注重师德内化的养成:第一,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二,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师德的真正本质与内涵,才能把道德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意识和动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师德表现出来。第三,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虽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但学历的高低和知识的多少并不是与道德成正比的,崇高的道德水平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将师德内化为个人涵养,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是一种情操,一种品质,但是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理论。高校教师是具有高学历、高学识的群体,他们具有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成长,具有较高的社会的地位。他们本身能够自觉形成一定的认知体系,因此,将对道德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律较之于他律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道德滑坡问题。

总之,在现代大学的发展建设中,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问题不容忽视。现今,高校内部和社会外部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师德建设问题。许多高校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社会也提倡尊师重道,为师德建设提供他律的客观条件。然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师德不仅是他律的,更是自律的。除了要积极参与学校和教育部组织的各项师德培训学习外,教师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认真上课,用心教学,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工作岗位和工作实践中不断践行对于师德的领悟和认知,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和职业水平,将师德的内涵和本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一种自律精神,这样使得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能推动师德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滕金生,周敏.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4):8-10.

[2]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2007.

[3]岳文婷.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6):86-88.

[4]谢艳.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1(6):76-78.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破除将教育视为学习期和学校内之事的思维,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将学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二是应破除学科壁垒,最大限度地拓展学术视野,同时特别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三是高校教师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应将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将人文理念付诸道德实践,变为实际的道德操守,达成“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的统一。

【关键词】终身教育;高校教师;人文素养

【作者简介】李亦辉(1974—),男,河北景县人,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所谓“人文素养”,是与科学素养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尤其是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的素质和修养;这种“素养”既体现于知识与能力方面,也体现于精神与践行方面。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问题本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现实的情况并未因常谈而改观,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成人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都亟待提高。下面主要从树立终身教育理念、突破学科壁垒、倡导知行合一这三个方面,略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终身教育”的概念由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正式提出,关于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研究者众说纷纭,其中较具权威性的观点是由E.捷尔比在1972年提出的。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1]可见,终身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终身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的终身性,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个阶段的观念;同时也改变了将学校视为唯一教育机构的思想,使教育超越了学校教育的局限,从而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空间。

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陈旧的教育理念影响的结果,即将教育视为学习期和学校内的事,认为读完硕士、博士,个人的教育任务便可以告一段落,完事大吉,不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实际上,一个人在学校内所接受的学历教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就教师的职业性质而言,特别需要确立终身教育理念。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无时无地不学习,将学习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切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建树。

二、突破人文学科的壁垒

当代高等教育中细密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有利于各个专业向精深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从教者与学习者的学术视野,不利于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高校教师,尤其是高校文科教师,要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有所作为,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而这种学术视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如文学专业的教师,要想教好文学,在文学研究领域有所建树,仅熟谙文学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历史、哲学乃至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应有所涉猎,最好能形成一种学科交叉的视野与方法,才能对文学问题有深入的见解、独到的发现。因此,高校教师应在观念上打破学科壁垒,认识到人文学科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得自己学科中看似“山穷水尽”的老问题获得“柳暗花明”的新出路。如历史上王朝更替的问题,研究者一般归因于王朝末期的政治腐败、官逼民反,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失之简单、表象。当一些社会学研究者从人口与人类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时,一些气象学研究者从历史上气候冷暖变化规律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时,我们对这个问题就有了更丰富、更深入的认识。因此,高校教师只有破除学科壁垒,以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为核心,最大限度地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才能在教学与科研上有所创获。

在主张打破学科壁垒、广涉古今中外人文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应特别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人文学科的知识,主要可以分为中学、西学两部分。作为高校教师的基本知识储备,这两方面都应涉猎,但同时也有一个主次的问题。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无疑应对本国文化抱有温情与自信;在人文素养的建构上,也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再广泛参照西方的思想文化资源,形成中西融通的知识体系。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儒家思想的学习,这不仅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而且因为儒家思想中有很多普世性的思想文化资源,如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被视为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联合国总部大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对儒家元典的深入研读,有利于高校教师培养自己的文化自信,担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重任。

三、倡导知与行的统一

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以自身良好的道德情操,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人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经师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人师指培养人才品德的教师;传授学生以知识比较容易,给学生以人格的影响却比较困难。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指出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他特别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2]这些话表明教师除了应具备高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卓越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国学素养入手。

中国古人的知行观,有知先行后、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等种种不同的说法。鉴于当时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明人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行二者互为表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3]实际上是要求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如果高校教师在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自身的道德情操自然会得到提升,在教学上也自然能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但现行教育中的一大弊端,恰恰是知与行的分裂,“知”主要是以一种独立的知识形态存在,是一种需要记忆、传播、掌握的文化资源,但却失去了与现实人生的实际关联,失去了指导实践的本来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古希腊哲学,都不是抽象的学理与思辨,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方式。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恢复这些知识与现实人生的实际关联,将知与行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有人也许对此会有这样的疑问,即古人的道德观念并不完全适用于今人,今人如何能按照古人的话去行事?虽有一些古人的观念已不适用于今人,但多数观念实际上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如仁、义、礼、智、信,乃至忠、孝,都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道德观念;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这些传统观念对唯利是图、道德失范等现象,都能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如果能在广泛涉猎人文知识的同时,将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德理性付诸道德实践,变成实际的道德操守,自然会由“经师”进入到“人师”的境界,达成“学高为师”与“身正为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吴遵民.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1.

[2]陶行知.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G]//陶行知文集(上).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46.

[3]王阳明.传习录(上)[G]//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编辑/赵晓东)

上一篇:初中教师论文下一篇:教师评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