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2023-07-16

化工厂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心态上也改变了不少,它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为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助力,带给我许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东西。工厂实习心得

1.绪论

工厂

中宏工贸有限公司位于周村。公司主要产毛巾、化纤等产品。公司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染整车间工人400余人,主要技术专业人员40多人,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企业自成立以来,以注重荣誉注重质量为宗旨,形成了完善的科研生产销售的经营体制,拥有较强的工作开发质量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产品介绍

毛巾:以纺织纤维为原料表面起毛圈绒头或毛圈绒头割绒的机织物,一般以纯棉纱线为原料,少量有掺用混纺纱线或化学纤维纱的。用毛巾织机织制而成。按织造方式分有针织和梭织两类;按用途分有面巾、枕巾、浴巾、毛巾被、

沙发巾等;此外,还有毛巾布,用作缝制衣着。表面毛圈密集,手感柔软,吸水储水性强,耐磨、保暖性能好。常见的花色有全白毛巾、素色毛巾、彩条毛巾、印花毛巾、丝光毛巾、螺旋形毛巾、提花毛巾和提花印花毛巾等。用于洗擦可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纺织品。

2.化纤染整的主要工艺

总工艺流程:

定货 → 分析样品 → 发送坯布 → 打样 → 小样发送客户 → 批量生产→ 坯布准备 → 前处理 → 染色 → 整理→ 定形 → 烘干 → 检验 → 包装 → 入库

坯布准备部分

原布检验、翻布、缝头。

检验(inspecting)目的:保证产品质量,避免损失。

翻布(Turing)目的:为了避免混乱,便于管理、运输、须把相同规格,同一加工工艺的坯布划为一类加以分批分箱。

缝头(sewing)目的:为适应批量连续加工,把一箱布的布头子缝接起来(下机布长为30—120m).

环缝式:接缝处不厚、平整、坚牢,但费线、易卷边、切口大,稀疏织物不宜。

平缝式:箱与箱之间的缝接,布头重叠,易生横档,但坚牢不易漏缝。

打样部分

工艺流程:取样 → 称织物 → 配染液2g/l(红,黄,蓝) → 调色 → 计算→ 量取染液 → 按工艺曲线染色 → 核对试样与来样 → 发送客户样卡

打样目的:一般工厂,接受客户委托,及客户对产品的规格,要求(例如颜色,填充物),先行制作样品一或数个(或先绘图样),给客户修正并确认后,签定生产合同,开始量产.属于一种前期承接产品的预备工作。

实验步骤:室温起染,2℃/min至100℃,在以1℃/min升高至135℃,保温30min,降温至85℃,取样,50℃循

环水水洗。

前处理部分

洗涤 → 水洗 → 定形→ 烘干

目的:去除织物在织造过程中少量的上浆,油剂等其它杂质。不影响织物对染化料的吸附。

工艺处方:烧碱40g/l

净洗剂3g/l

温度95℃

道数5

染色部分

染色概念:纺织材料用染浴处理,使染料和纤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结合,或在纤维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质的工艺过程。

工艺处方:涤纶织物Xkg

浴比1:20

醋酸%owf

匀染剂/l

温度60-120℃

热定形

概念:在织物施加一定张力和一定

温度下处理一定的时间,从而使织物获得某种尺寸的稳定。

机理:(1)成纤过程中隐藏了内应应力,大分子的排列未达到最稳定的状态,遇热后分子热振动加剧,发生弯曲,使fibre回缩,尺寸变小。(2)纺织过程中不断受力,且受力不匀,加剧了遇热回缩及回缩不匀的倾向,使织物产生皱纹,且难以去掉。

目的:提高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增强抗皱性能,同时对织物表面光洁度、强力有一定的改善。

化工厂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1.向工人、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向生产实际学习。炼思想、炼作风、练操作技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劳动态度。

2.掌握实习生产装置的工艺原理和流程,主要设备、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了解实习生产装置生产方案制订原则及工艺条件,原料油及产品性质特点。 4.运用己学的普通基础课、技术基础课、部分专业课的理论知识,解释实习生产过程中的某些物理、化学现象,分析工艺条件对装置生产、产品性质的影响。

5.了解生产装置的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原理、调节方法。

6.了解实习生产装置的开、停汽操作,正常操作和异常操作调整以及安全防火、防腐蚀措施。

7.收集现场生产数据、资料,对装置的某些工艺技术问题作出分析和评价,或提出改进意见。

8.进一步了解炼油生产装置中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 实习的必要性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

用。在向工人师傅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在生产实践中体会到了严格地遵守纪律、统一组织及协调一致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的,从而近一步的提高了我们的组织观念。我们在实习中了解到了生产装置的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原理、调节方法,为以后毕业投入实际生产生活

奠定一定基础。通过到茂名石化公司实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为学好专业课积累必要的感性知识,为我们以后在质的变化上奠定了有力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实习过程

1、安全教育在实习开始时,老师组织我们到公司由专业人士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讲解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在实习中所要遇到的种种危险和潜在的危险等等。

2、组织参观在实习开始时,老师组织我们对实习单位的参观,以便了解其概况。在实习期间,我们到了仪表车间去进行专业性的参观,获得了广泛的生产实践知识,对工厂的运作模式有了感性的认识。参观中我们着重了解了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先进工艺方法、先进工装、先进设备的特点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等。

3、车间实习我们在车间实习是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在仪表车间的加裂班进行实习,通过观察、分析计算以及向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实习内容。

4、实习讲座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理解车间实习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有幸听取了车间陈德劲主任的仪表车间实习讲座,对石化行业的石油炼制,过程控制,技术信息等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5、实习日记在实习中,我们将每天的工作、观察研究的结果、收集的资料、读书所得、所听报告内容等均记入到了实习日记中。

实习内容: 安全教育

1.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则: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2.入厂生产实习需接受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

3.石化行业特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高压,连续生产

4.入厂主要安全注意事项:(1防火防爆(2防尘防毒(3防止灼烫伤(4防止触电(5防止机械伤害(6防止高处坠落(7防止车辆伤害(8防止起重机械伤害(9防止物体打击(10规范劳保穿戴

实习单位简介及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以下简称茂名分公司位于茂名市,地处广东沿海,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一家以炼油为龙头,石油化工为主体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茂名石化始建于1955年5月,目前原油加工能力13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拥有70多套主要生产装置,拥有完善的港口码头、海上原油接卸和铁路运输系统以及原油、成品油管输系统(西南和珠三角成品油输送管线的起点和枢纽站。2006年底,公司固定资产原值240.48亿元,净值134.22亿元。公司在册职工7488人。公司10次创造了全国企业新纪录,有国家授权专利30多项。

近年来,茂名分公司牢牢抓住发展这第一要务。继30万吨/年乙烯于1996年8月建成投产(第二年扩能达到36万吨/年,公司实现炼油化工一体化后,1999年,对炼油进行扩能改造,1999年原油加工能力由850万吨/年扩大到1350万吨/年,成为我国首座炼油能力超千万吨的炼化基地。2004年以来,公司按照“质量升级、隐患整改、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挖潜增效”的“五位一体”方针,新建了100万吨/年焦化装置、120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2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并将1套60万吨/年的焦化装置改造为100万吨/年,使炼油加工手段更为完备,装置结构进一步合理。2004年12月15日,公司对乙烯实施改扩建,仅用21个月就于2006年9月16日建成投产,创下了国内同类乙烯工程建设工期短、投资省、开车好、设备和技术国产化程度高的新纪录。至此,乙烯生产能力由36万吨/年扩大到100万吨/年,茂名分公司成为我国首座100万吨/年乙烯生产基地。这样,茂名分公司就拥有了千万吨级的炼油和百万吨级的乙烯,其炼化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可为市场提供260多万吨的化工产品和1000多万吨的炼油产品,年均销售收入将超过800亿元,年均利税将超过

100亿元,同时还可以带动数百亿元乃至上千亿元的乙烯后加工产值,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学习和了解两套主要装置的基本工业流程等技术信息

1、加氢裂化装置加氢裂化装置由反应、分馏、脱硫、溶剂再生系统组成,主要设备有反应器、塔、加热炉、锅炉、机泵和压缩机,主要产品包括液化气、轻/重石油、航煤、柴油、尾油等。加氢裂化按操作压力可分为:高压加氢裂化和中压加氢裂化,高压加氢裂化分离器的操作压力一般为16MPa左右,中压加氢裂化分离器的操作压力一般为9.0MPa左右。加氢裂化按工艺流程可分为:一段加氢裂化流程、二段加氢裂化流程、串联加氢裂化流程。一段加氢裂化流程是指只有一个加氢反应器,原料的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在一个反应器内进行。该流程的特点是:工艺流程简单,但对原料的适应性及产品的分布有一定限制。二段加氢裂化流程是指有两个加氢反应器,第一个加氢反应器装加氢精制催化剂,第二个加氢反应器装加氢裂化催化剂,两段加氢形成两个独立的加氢体系,该流程的特点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操作灵活性较大,产品分布可调节性较大,但是,该工艺的流程复杂,投资及操作费用较高。串联加氢裂化流程也是分为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两个反应器,但两个反应器串联连接,为一套加氢系统。串联加氢裂化流程既具有二段加氢裂化流程比较灵活的特点,又具有一段加氢裂化流程比较简单的特点,该流程具有明显优势,如今新建的加氢裂化装置多为此种流程,本节所述的流程即为此种流

程。

2、蜡油加氢装置 装置主要由:反应部分(包括新氢、循环氢 压缩机、循环氢脱硫、循环氢提浓)、分馏部分、富氢气体脱硫部分、 热回收和产汽系统以及公用工程部分等组成。 工艺原理:化学反应 是在氢气和加氢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 其主要反应包括加氢脱 硫反应、加氢脱氮反应、加氢脱氧反应、加氢脱金属反应及烯烃和芳 烃的加氢饱和反应,以去除原料油中的硫、氮、金属等杂质,改善其 质量和裂化性能。 主要工艺设备:反应器 1 台,塔类 5 台,容器 36 台,冷换装置 21 台,空冷 20 台,加热炉 2 台,压缩机 8 台,液 力透平 2 台,泵 36 台,过滤器 1 套。 关键设备的自控方案:(1) 反应系统压力控制(2)反应器温度控制,应用直插式热电偶(3)反 应器床层压降测量(4)原料油过滤器(5)

加氢进料泵控制(6)反 应进料加热炉等 实习感想 实习是一个学生从学生的身份向一个职业者转变的一个过渡过 程,是一个人迈向社会的很重要一步。我在茂名石化公司实习的这段 期间,在学校老师、工厂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十 分有意义的生产实习并且收获很大。 通过这段时间的生产实习,我 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了公司和社会,从开始的懵懂到后来的感 性认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想说的很 多,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 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

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 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性质的,不会对自己的发展有多大 的影响。在公司里工作,在方方面面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 就像高压电线一样,如果触犯它们,就会受到惩罚,这些影响可能会 对你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坏的影响。同时,要成为一个非常职业、非常 有素质的职业者,必须积极地去面对自己的工作,认真刻苦的来把工 作做好,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完美。而作为一个职业者, 认真负责、积极进取的态度会是自己发奋工作的原动力。所以,要成 功地进行实习,必须首先树立去认真负责、刻苦、积极进取的职业操 守,像一个真正的职业者一样要求自己。

2、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 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 态度对了, 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 就算自己有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 不清楚该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刚 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 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终于在短短 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 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 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说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 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少埋怨 有的人会觉得公司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同事也不好相处 工作也不如愿,经常埋怨,这样只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不但做不

好工作,还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少埋怨,要看到公司 好的一面,对存在的问题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埋怨,这样才能 保持工作的激情。

4、虚心学习 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们碰到很多问题,有的是我们 懂得的,也有很多是我们不懂的,不懂的东西我们要虚心向同事或领 导请教,当别人教我们知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虚心的接受,不要认 为自己懂得一点鸡毛蒜皮就飘飘然。 而且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要抱着 一种学习的心态去实习,去工作,这样你就比别人主动,你所能学到 的东西也比别人更多。

5、善于总结 每一个人在有所经历之后就需要总结,大家经历的事 情其实都差不多,可最终的差距出在哪里,那就是总结,在经历过后 迅速总结、提炼、升华,把学到的东西真真切切变成自己的东西,这 将是我们一生所需具备的一种能力。 经过这次实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课本没有的东西,在就业心态 上我也有很大改变,以前我总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爱好,专业对口的工 作,可现在我知道找工作很难,要专业对口更难,很多东西我们初到 社会才接触。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等待更好机会的到来,要 建立起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应尽快丢掉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学会 在社会上独立,敢于参加与社会竞争,敢于承受社会压力,使自己能 够在社会上快速成长。再就是时常要保持一颗学习、思考的心。作为 一位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企业这样一个 新环境中,由我们很多值得学习、值得思考的地方,这就需要自己保

化工厂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4月初我和4个同事5人被分到一轮班组,正式开始了车间倒班实习,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学习己内酰胺合成和精制岗位的设备,流程及操作等.

4月2号我们开始上班,第一天就是大夜班,从夜里十一点半到早上7点半.记得刚下班组第一个大夜班时我感到很新鲜,虽然是夜里上班,但一点困意也没有,较强的适应力让我很快熟悉了班组的环境.大夜班我们不需要走现场,所以就在休息室里看工艺流程图和操作规程,正好也为白班的时候可以去现场熟悉做准备工作,之后班长让我们去操控室了解了dcs操作生产流程,并且还安排了师傅给我们讲解不懂的地方.

3天大夜班之后是小夜班,从下午3点半到夜里十一点半,在下午的时候,我们由车间师傅带领着到去现场走了一圈,熟悉各个设备及管道流程,现场有化工物料的气味,而且现场声音很嘈杂,师傅需要大声地给我们讲解同时我们要围上去仔细听才能听到.我们带着安全帽,听着师傅现场指导,这种场景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如今亲身体验,感到相当自豪.

第一次进车间实习时,什么都不懂,只是听师傅讲解流程图,感觉很茫然,但是进入现场后很快我就进入了状态,因为之前看过流程图,所以对流程脑子里也已经有了印象,当看到真实的设备后,熟悉了一下遍就很快明白了,不懂的地方及时地问师傅.师傅也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慢慢地就熟悉了各种设备和管道流程.

回顾这一个月的学习,我知道了己内酰胺车间大部分的化工设备,熟悉了各个管道流程了解了各个阀门和仪表的功能作用,学会了画转位,中和,萃取等工序的带控制点的流程图,感到自己确实学到了许多东西,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

总之,这个月的学习收获很大,自己也感触很深:理论学习是基础,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现场工作中是能力.工作的闲暇之间,在同一些工作多年的师傅的交谈中,深知,在工作岗位上,责任,严谨认真的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很重要的,同时在我们一班这个大家庭中更能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化工厂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用爱去触动学生的心灵 用心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初为人师的我,原先只知道一味地埋头教学,却从来不晓得还需要停下忙碌的脚步,站在一个理论的高点对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幸好,电大的老师为我们安排了这样一次实习的经历,对于我,不仅是一次实习,更是对自己原先教学经历的一次重新的审视和洗礼。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真正体验到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崇高与艰辛,开始为了完成实习任务,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回眸,更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伟大。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一、实习工作总结

(一)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实习工作

首先是把自己的心态放正,因为心态决定一切是辅导员叮嘱的。于是暗下决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必行,行必果,身正为范。

工作中,我不再盲目,而是联系电大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开始科学的安排教学。重新学习如何备课、备学生,如何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本校学生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反思,仔细体会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个细节,并这个细节中所蕴含的意思。因为在课堂上的每个动作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吸取他人优秀成份作为自己所用,是模仿与学习相结合的阶段。

作为年轻教师,学校和同事们对我都十分的照顾,一些重要的活动也有意识的让我多参与,这就使得我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表现的次数自然就更多。一天中最多有三节课,一般都是两节课,所以就有很多交流的时间,在做得不好的地方同事们总是及时的给我指出。另外,在课后细心琢磨教材、详细写教案、做课件,每一样都是改了又改,直到自己认为能教好本课为止。

逐渐的,学校和同事的赞许和任何,让我倍受鼓舞,在这样的努力下,我在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二)任劳任怨,积极做好班主任工作

做班主任是辛苦的,而当一个小学的班主任则是更辛苦的。小学生各方面都要细致如微,稍有不注意就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给管理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一开始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要投入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我的工作做好。我每天总是坚持尽量最先到学校,到校后每天的主要任务:一是看早读,检查班内每位学生红领巾的佩戴,督促他们认真早读。二是在上课时间进行巡堂,检查上课情况,如有上课不认真听讲者,下课及时找他谈话,正确引导。三是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尽量和学生多谈心,想方设法找时间辅导个别学生,给个别学生作思想工作。在这过程中,我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喊累,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经过不懈的努力,班级整体情况有了改善,我与学生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他们的信任,我成为他们诉说心事的对象,我也是他们忠实的倾听者,借此及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

(三)虚心求教,认真学习他人优点

工作中,除了语文和班主任工作,我每天坚持认真的写实习日志,对每节课都要认真反思,努力做到得与失都在我的心里很清楚,做到下一次少犯错误。在反省自的同时,也经常要向他人学习。我尽量多去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不放过学校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而且还经常参加其他学科的教研活动,从那里我学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从他人身上学到了不少的能力,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的取长补短,不断的学习并逐渐进步,对每位老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过程。通过本次经历,使我明白,在未来,我还得加倍努力,不断改进、完善自己,期待着更上一层楼,期待着能学到更多。

二、感受最深的点滴看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任务首先是了解孩子,而为了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研究。不了解孩子,不深刻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觉得为人师者,更要作学生的知心朋友,更应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关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用爱去触动学生的心灵

有位教育家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不能没有感情,因为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所以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只有用爱的暖流去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他们才会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

记得,班上一个个子大的学生总是欺负比他个子小的同学,几经观察后,课间操期间,他又在和一个比他个子小的同学打闹,那名个子小同学本来就不惹他,可这名个子大的学生还是一直追那名个子小的同学,其他同学也不敢劝阻。这事正好被我抓个现行,于是我就把他叫到了我的办公室。我和他谈心,他明白了自己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如果不及时改正会影响他的一生。

这是一次成功的教育经历,受到教育的不仅是那个学生那更是我自己,因为他让我明白了:对待学生我们要有信心、有耐心、有爱心,用真诚的人文主义情怀,多给孩子一份信任,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多给孩子一份鼓励,为他们每一次进步喝彩,多给孩子一份宽容,就能让犯了错误的孩子跃倒后又一次站起来。教师应做有心人,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让孩子们受益于每时每刻。

(二)用心去碰撞学生的心灵

俄国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达到教育的目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应该是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用真诚交换真诚,用信任换得信任,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更乐于接受。同时通过谈心,教师也能了解到孩子们对自己工作中存在的意见,并采纳合理化建议,积极有效地进行改进。

记得,在班会课上,我听到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对不起,我知道你很努力地教我们,可是我的成绩却一步步的退了下来,对不起,这学期我一定好好学习,你原谅我吧!”

这让我深感震撼,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时明明知道贪玩不对,可是却管不住自己,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充分自省,只要有耐心,他们都会变成好孩子!

爱学生,就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只要教师捧出一颗真诚的心,善待每一位学生,就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化工厂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学校名称:成都理工大学

学院名称: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实习时间: 2014.6.3——2014.6.6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目录

第一章固定床反应器 ..................................................................................................................... 3

1.1 工艺说明 ........................................................................................................................... 3 1.2 开车操作规程 ................................................................................................................... 3

1.2.1 EV-429闪蒸器充丁烷 ........................................................................................ 3 1.2.2 ER-424A反应器充丁烷 ...................................................................................... 4 1.3 ER-424A启动 .................................................................................................................... 4 第二章流化床反应器 ..................................................................................................................... 6

2.1 工艺说明 ........................................................................................................................... 6 2.2 反应机理 ........................................................................................................................... 6 2.3 开车准备 ........................................................................................................................... 7

2.3.1 系统氮气充压加热 ............................................................................................. 7 2.3.2 氮气循环 ............................................................................................................. 8 2.4 干态运行开车 ................................................................................................................... 8

2.4.1 反应进料 ............................................................................................................. 8 2.4.2 准备接收D301来的均聚物 ............................................................................... 8 2.5 共聚反应物的开车 ........................................................................................................... 8 2.6 稳定状态的过渡 ............................................................................................................... 9

2.6.1 反应器的液位 ..................................................................................................... 9 2.6.2 反应器压力和气相组成控制 ............................................................................. 9

第三章反应釜 ............................................................................................................................... 10

3.1 工艺说明 ......................................................................................................................... 10 3.2 开车操作规程 ................................................................................................................. 11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3.2.1 备料过程 ........................................................................................................... 11 3.2.2 进料 ................................................................................................................... 12 3.2.3 开车阶段 ........................................................................................................... 13 3.2.4 反应过程控制 ................................................................................................... 13

第四章精馏塔 ............................................................................................................................... 14 第五章吸收系统 ........................................................................................................................... 15 第六章换热器 ............................................................................................................................... 17 第七章离心泵 ............................................................................................................................... 18 第八章催化剂萃取控制 ............................................................................................................... 19 第九章真空系统 ........................................................................................................................... 20

9.1 液环真空泵简介 ............................................................................................................. 20 9.2 蒸汽喷射泵简介 ............................................................................................................. 20 第十章罐区仿真 ........................................................................................................................... 21 第十一章 CO2压缩工段 ................................................................................................................ 22

11.1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 22 11.2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 23 11.3 工艺流程简述 ............................................................................................................... 23

11.3.1 CO2流程 ............................................................................................................ 23 11.3.2 蒸汽流程 ......................................................................................................... 24

心得体会 ....................................................................................................................................... 2

4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一章 固定床反应器

1.1 工艺说明

本流程为利用催化加氢脱乙炔的工艺。乙炔是通过等温加氢反应器除掉的,反应器温度由壳侧中冷剂温度控制。

主反应为:nC2H2+2nH2(C2H6)n,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每克乙炔反应后放出热量约为34000千卡。温度超过66℃时有副反应为:2nC2H4(C4H8)n,该反应也是放热反应。

反应原料分两股,一股为约-15℃的以C2为主的烃原料,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425控制;另一股为H2与CH4的混合气,温度约10℃,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427控制。FIC1425与FIC1427为比值控制,两股原料按一定比例在管线中混合后经原料气/反应气换热器(EH-423)预热,再经原料预热器(EH-424)预热到38℃,进入固定床反应器(ER-424A/B)。预热温度由温度控制器TIC1466通过调节预热器EH-424加热蒸汽(S3)的流量来控制。

ER-424A/B中的反应原料在2.523MPa、44℃下反应生成C2H6。当温度过高时会发生C2H4聚合生成C4H8的副反应。反应器中的热量由反应器壳侧循环的加压C4冷剂蒸发带走。C4蒸汽在水冷器EH-429中由冷却水冷凝,而C4冷剂的压力由压力控制器PIC-1426通过调节C4蒸汽冷凝回流量来控制,从而保持C4冷剂的温度。

1.2 开车操作规程

装置的开工状态为反应器和闪蒸罐都处于已进行过氮气冲压置换后,保压在0.03MPa状态。可以直接进行实气冲压置换。 1.2.1 EV-429闪蒸器充丁烷

(1)确认EV-429压力为0.03 MPa。

(2)打开EV-429回流阀PV1426的前后阀VV1

429、VV1430。 (3)调节PV1426(PIC1426)阀开度为50%。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4)EH-429通冷却水,打开KXV1430,开度为50%。 (5)打开EV-429的丁烷进料阀门KXV1420,开度50%。 (6)当EV-429液位到达50%时,关进料阀KXV1420。 1.2.2ER-424A反应器充丁烷

(1)确认事项

①反应器0.03 MPa保压;②EV-429液位到达50%。 (2)充丁烷

打开丁烷冷剂进ER-424A壳层的阀门KXV1423,有液体流过,充液结束;同时打开出ER-424A壳层的阀门KXV1425。

1.3ER-424A启动

(1)启动前准备工作

①ER-424A壳层有液体流过。 ②打开S3蒸汽进料控制TIC1466. ③调节PIC-1426设定,压力控制设定在0.4MPa。 (2)ER-424A充压、实气置换

①打开FIC1425的前后阀VV1

425、VV1426和KXV1412。 ②打开阀KXV1418。

③微开ER-424A出料阀KXV1413,丁烷进料控制FIC1425(手动),慢慢增加进料,提高反应器压力,充压至2.523MPa。

④慢开ER-424A出料阀KXV1413至50%,充压至压力平衡。 ⑤乙炔原料进料控制FIC1425设自动,设定值56186.8 KG/H。 (3)ER-424A配氢,调整丁烷冷剂压力

①稳定反应器入口温度在38.0℃,使ER-424A升温。

②当反应器温度接近38.0℃(超过35.0℃),准备配氢。打开FV1427的前后阀VV1

427、VV1428。

③氢气进料控制FIC1427设自动,流量设定80 KG/H。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④观察反应器温度变化,当氢气量稳定后,FIC1427设手动。 ⑤缓慢增加氢气量,注意观察反应器温度变化。 ⑥氢气流量控制阀开度每次增加不超过5%。

⑦氢气量最终加至200 KG/H左右,此时H2/C2=2.0,FIC1427投串级。

⑧控制反应器温度44.0℃左右。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二章 流化床反应器

2.1 工艺说明

该流化床反应器取材于HIMONT工艺本体聚合装置,用于生产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在压差作用下自闪蒸罐D-301流到该气相共聚反应器R-401。

在气体分析仪的控制下,氢气被加到乙烯进料管道中,以改进聚合物的本征粘度,满足加工需要。

聚合物从顶部进入流化床反应器,落在流化床的床层上。流化气体(反应单体)通过一个特殊设计的栅板进入反应器。由反应器底部出口管路上的控制阀来维持聚合物的料位。聚合物料位决定了停留时间,从而决定了聚合反应的程度,为了避免过度聚合的鳞片状产物堆积在反应器壁上,反应器内配置一转速较慢的刮刀,以使反应器壁保持干净。

栅板下部夹带的聚合物细末,用一台小型旋风分离器S401除去,并送到下游的袋式过滤器中。

所有末反应的单体循环返回到流化压缩机的吸入口。

来自乙烯汽提塔顶部的回收气相与气相反应器出口的循环单体汇合,而补充的氢气,乙烯和丙烯加入到压缩机排出口。

循环气体用工业色谱仪进行分析,调节氢气和丙烯的补充量。

然后调节补充的丙烯进料量以保证反应器的进料气体满足工艺要求的组成。 用脱盐水作为冷却介质,用一台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将聚合反应热撤出。该热交换器位于循环气体压缩机之前。

共聚物的反应压力约为1.4Mpa(表),70℃,注意,该系统压力位于闪蒸罐压力和袋式过滤器压力之间,从而在整个聚合物管路中形成一定压力梯度,以避免容器间物料的返混并使聚合物向前流动。

2.2 反应机理

乙烯,丙烯以及反应混合气在一定的温度70度,一定的压力1.35Mpa下,通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过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的引发,在流化床反应器里进行反应,同时加入氢气以改善共聚物的本征粘度,生成高抗冲击共聚物。

主要原料:乙烯,丙烯,具有剩余活性的干均聚物(聚丙烯),氢气。 主产物:高抗冲击共聚物(具有乙烯和丙烯单体的共聚物)。 副产物:无。 反应方程式:

n C2H4 + n C3H6———→[C2H4—C3H6]n。

2.3 开车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系统中用氮气充压,循环加热氮气,随后用乙烯对系统进行置换(按照实际正常的操作,用乙烯置换系统要进行两次,考虑到时间关系,只进行一次)。这一过程完成之后,系统将准备开始单体开车。 2.3.1 系统氮气充压加热

(1)充氮:打开充氮阀,用氮气给反应器系统充压,当系统压力达0.7Mpa(表)时,关闭充氮阀。

(2)当氮充压至0.1Mpa(表)时,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启动C401共聚循环气体压缩机,将导流叶片(HIC402)定在40% (3)环管充液:启动压缩机后,开进水阀V4030,给水罐充液,开氮封阀V4031。

(4)当水罐液位大于10%时,开泵P401入口阀V4032,启动泵P401,调节泵出口阀V4034至60%开度。

(5)手动开低压蒸汽阀HC451,启动换热器E-409,加热循环氮气。 (6)打开循环水阀V4035。

(7)当循环氮气温度达到70℃时,TC451投自动,调节其设定值,维持氮气温度TC401在70℃左右。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2.3.2 氮气循环

(1)当反应系统压力达0.7Mpa时,关充氮阀。

(2)在不停压缩机的情况下,用PIC402和排放阀给反应系统泄压至0.0Mpa(表)。

(3)在充氮泄压操作中,不断调节TC451设定值,维持TC401温度在70℃左右。 1.1.3、乙烯充压

(1)当系统压力降至0.0Mpa(表)时,关闭排放阀。

(2)由FC403开始乙烯进料,乙烯进料量设定在567.0kg/hr时投自动调节,乙烯使系统压力充至0.25Mpa(表)。

2.4 干态运行开车

2.4.1 反应进料

(1)当乙烯充压至0.25Mpa(表)时,启动氢气的进料阀FC402,氢气进料设定在0.102kg/hr,FC402投自动控制。

(2)当系统压力升至0.5Mpa(表)时,启动丙烯进料阀FC404,丙烯进料设定在400kg/hr,FC404投自动控制。

(3)打开自乙烯汽提塔来的进料阀V4010。

(4)当系统压力升至0.8Mpa(表)时,打开旋风分离器S-401底部阀HC403至20%开度,维持系统压力缓慢上升。 2.4.2 准备接收D301来的均聚物

(1)再次加入丙烯,将FIC404改为手动,调节FV404为85%。 (2)当AC402和AC403平稳后,调节HC403开度至25%。

(3)启动共聚反应器的刮刀,准备接收从闪蒸罐(D-301)来的均聚物。

2.5 共聚反应物的开车

(1)确认系统温度TC451维持在70度左右。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2)当系统压力升至1.2Mpa(表)时,开大HC403开度在40%和LV401在20-25%,以维持流态化。

(3)打开来自D-301的聚合物进料阀。 (4)停低压加热蒸汽,关闭HV451。

2.6 稳定状态的过渡

2.6.1 反应器的液位

(1)随着R401料位的增加,系统温度将升高,及时降低TC451的设定值,不断取走反应热,维持TC401温度在70℃左右。

(2)调节反应系统压力在1.35Mpa(表)时,PC402自动控制。 (3)手动开启LV401至30%,让共聚物稳定地流过此阀。 (4)当液位达到60%时,将LC401设置投自动。

(5)随系统压力的增加,料位将缓慢下降,PC402调节阀自动开大,为了维持系统压力在1.35Mpa,缓慢提高PC402的设定值至1.40Mpa(表)。

(6)当LC401在60%投自动控制后,调节TC451的设定值,待TC401稳定在70℃左右时,TC401与TC451串级控制。 2.6.2 反应器压力和气相组成控制

(1)压力和组成趋于稳定时,将LC401和PC403投串级。 (2)FC404和AC403串级联结。 (3)FC402和AC402串级联结。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三章 反应釜

3.1 工艺说明

间歇反应在助剂、制药、染料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很常见。本工艺过程的产品(2—巯基苯并噻唑)就是橡胶制品硫化促进剂DM(2,2-二硫代苯并噻唑)的中间产品,它本身也是硫化促进剂,但活性不如DM。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全流程的缩合反应包括备料工序和缩合工序。考虑到突出重点,将备料工序略去。则缩合工序共有三种原料,多硫化钠(Na2Sn)、邻硝基氯苯(C6H4CLNO2)及二硫化碳(CS2)。

主反应如下:

2C6H4NCLO2+Na2SnC12H8N2S2O4+2NaCL+(n-2)S

C12H8N2S2O4+2CS2+2H2O+3Na2Sn2C7H4NS2Na+2H2S+3Na2S2O3+(3n+4)S

副反应如下:

C6H4NCLO2+Na2Sn+H2OC6H6NCL+Na2S2O3+S 工艺流程如下:

来自备料工序的CS

2、C6H4CLNO

2、Na2Sn分别注入计量罐及沉淀罐中,经计量沉淀后利用位差及离心泵压入反应釜中,釜温由夹套中的蒸汽、冷却水及蛇管中的冷却水控制,设有分程控制TIC101(只控制冷却水),通过控制反应釜温来控制反应速度及副反应速度,来获得较高的收率及确保反应过程安全。

在本工艺流程中,主反应的活化能要比副反应的活化能要高,因此升温后更利于反应收率。在90℃的时候,主反应和副反应的速度比较接近,因此,要尽量延长反应温度在90℃以上时的时间,以获得更多的主反应产物。

3.2 开车操作规程

装置开工状态为各计量罐、反应釜、沉淀罐处于常温、常压状态,各种物料均已备好,大部阀门、机泵处于关停状态(除蒸汽联锁阀外)。 3.2.1 备料过程

(1)向沉淀罐VX03进料(Na2Sn) ①开阀门V9,向罐VX03充液。

②VX03液位接近3.60米时,关小V9,至3.60米时关闭V9。 ③静置4分钟(实际4小时)备用。 (2)向计量罐VX01进料(CS2) ①开放空阀门V2;②开溢流阀门V3。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③开进料阀V1,开度约为50%,向罐VX01充液。液位接近1.4米时,可关小V1。

④溢流标志变绿后,迅速关闭V1;

⑤待溢流标志再度变红后,可关闭溢流阀V3。 (3)向计量罐VX02进料(邻硝基氯苯)

①开放空阀门V6;②开溢流阀门V7。

③开进料阀V5,开度约为50%,向罐VX01充液。液位接近1.2米时,可关小V5;

④溢流标志变绿后,迅速关闭V5;⑤待溢流标志再度变红后,可关闭溢流阀V7。 3.2.2 进料

(1)微开放空阀V12,准备进料。

(2)从VX03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Na2Sn)

①打开泵前阀V10,向进料泵PUM1中充液;②打开进料泵PUM1。

③打开泵后阀V11,向RX01中进料。

④至液位小于0.1米时停止进料。关泵后阀V11。 ⑤关泵PUM1;⑥关泵前阀V10。 (3)从VX01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CS2)

①检查放空阀V2开放;②打开进料阀V4向RX01中进料;③待进料完毕后关闭V4。

(4)从VX02中向反应器RX01中进料(邻硝基氯苯)。

①检查放空阀V6开放。

②打开进料阀V8向RX01中进料。 ③待进料完毕后关闭V8。 (5)进料完毕后关闭放空阀V12。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3.2.3 开车阶段

(1)检查放空阀V

12、进料阀V

4、V

8、V11是否关闭。打开联锁控制。 (2)开启反应釜搅拌电机M1。

(3)适当打开夹套蒸汽加热阀V19,观察反应釜内温度和压力上升情况,保持适当的升温速度。

(4)控制反应温度直至反应结束。 3.2.4 反应过程控制

(1)当温度升至55~65℃左右关闭V19,停止通蒸汽加热。

(2)当温度升至70~80℃左右时微开TIC101(冷却水阀V

22、V23),控制升温速度。

(3)当温度升至110℃以上时,是反应剧烈的阶段。应小心加以控制,防止超温。当温度难以控制时,打开高压水阀V20。并可关闭搅拌器M1以使反应降速。当压力过高时,可微开放空阀V12以降低气压,但放空会使CS2损失,污染大气。

(4)反应温度大于128℃时,相当于压力超过8atm,已处于事故状态,如联锁开关处于“on”的状态,联锁起动(开高压冷却水阀,关搅拌器,关加热蒸汽阀。)。

(5)压力超过15atm(相当于温度大于160℃),反应釜安全阀作用。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四章 精馏塔

本流程是利用精馏方法,在脱丁烷塔中将丁烷从脱丙烷塔釜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精馏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气化,利用其中各组分相对挥发度的不同,通过液相和气相间的质量传递来实现对混合物分离。本装置中将脱丙烷塔釜混合物部分气化,由于丁烷的沸点较低,即其挥发度较高,故丁烷易于从液相中气化出来,再将气化的蒸汽冷凝,可得到丁烷组成高于原料的混合物,经过多次气化冷凝,即可达到分离混合物中丁烷的目的。

原料为67.8℃脱丙烷塔的釜液(主要有C

4、C

5、C

6、C7等),由脱丁烷塔(DA-405)的第16块板进料(全塔共32块板),进料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灵敏板温度由调节器TC101通过调节再沸器加热蒸汽的流量,来控制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从而控制丁烷的分离质量。

脱丁烷塔塔釜液(主要为C5以上馏分)一部分作为产品采出,一部分经再沸器(EA-418A、B)部分汽化为蒸汽从塔底上升。塔釜的液位和塔釜产品采出量由LC101和FC102组成的串级控制器控制。再沸器采用低压蒸汽加热。塔釜蒸汽缓冲罐(FA-414)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2调节底部采出量控制。

塔顶的上升蒸汽(C4馏分和少量C5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A-419)全部冷凝成液体,该冷凝液靠位差流入回流罐(FA-408)。塔顶压力PC102采用分程控制:在正常的压力波动下,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量来调节压力,当压力超高时,压力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PC102调节塔顶至回流罐的排气量来控制塔顶压力调节气相出料。操作压力4.25atm (表压),高压控制器PC101将调节回流罐的气相排放量,来控制塔内压力稳定。冷凝器以冷却水为载热体。回流罐液位由液位控制器LC103调节塔顶产品采出量来维持恒定。回流罐中的液体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送下一工序,另一部分液体由回流泵(GA-412A、B)送回塔顶做为回流,回流量由流量控制器FC104控制。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五章 吸收系统

吸收解吸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较常用的重要单元操作过程。吸收过程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个组分在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气体混合物。被溶解的组分称为溶质或吸收质,含有溶质的气体称为富气,不被溶解的气体称为贫气或惰性气体。

溶解在吸收剂中的溶质和在气相中的溶质存在溶解平衡,当溶质在吸收剂中达到溶解平衡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称为该组分在该吸收剂中的饱和蒸汽压。当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大于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时,溶质就从气相溶入溶质中,称为吸收过程。当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压小于该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时,溶质就从液相逸出到气相中,称为解吸过程。

提高压力、降低温度有利于溶质吸收;降低压力、提高温度有利于溶质解吸,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分离气体混合物,而吸收剂可以重复使用。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该单元以C6油为吸收剂,分离气体混合物(其中C4:25.13%,CO和CO2:6.26%,N2:64.58%,H2:3.5%,O2:0.53%)中的C4组分(吸收质)。

从界区外来的富气从底部进入吸收塔T-101。界区外来的纯C6油吸收剂贮存于C6油贮罐D-101中,由C6油泵P-101A/B送入吸收塔T-101的顶部,C6流量由FRC103控制。吸收剂C6油在吸收塔T-101中自上而下与富气逆向接触,富气中C4组分被溶解在C6油中。不溶解的贫气自T-101顶部排出,经盐水冷却器E-101被-4℃的盐水冷却至2℃进入尾气分离罐D-102。吸收了C4组分的富油(C4:8.2%,C6:91.8%)从吸收塔底部排出,经贫富油换热器E-103预热至80℃进入解吸塔T-102。吸收塔塔釜液位由LIC101和FIC104通过调节塔釜富油采出量串级控制。

来自吸收塔顶部的贫气在尾气分离罐D-102中回收冷凝的C4,C6后,不凝气在D-102压力控制器PIC103(1.2MPaG)控制下排入放空总管进入大气。回收的冷凝液(C4,C6)与吸收塔釜排出的富油一起进入解吸塔T-102。

预热后的富油进入解吸塔T-102进行解吸分离。塔顶气相出料(C4:95%)经全冷器E-104换热降温至40℃全部冷凝进入塔顶回流罐D-103,其中一部分冷凝液由P-102A/B泵打回流至解吸塔顶部,回流量8.0T/h,由FIC106控制,其他部分做为C4产品在液位控制(LIC105)下由P-102A/B泵抽出。塔釜C6油在液位控制(LIC104)下,经贫富油换热器E-103和盐水冷却器E-102降温至5℃返回至C6油贮罐D-101再利用,返回温度由温度控制器TIC103通过调节E-102循环冷却水流量控制。

T-102塔釜温度由TIC104和FIC108通过调节塔釜再沸器E-105的蒸汽流量串级控制,控制温度102℃。塔顶压力由PIC-105通过调节塔顶冷凝器E-104的冷却水流量控制,另有一塔顶压力保护控制器PIC-104,在塔顶有凝气压力高时通过调节D-103放空量降压。

因为塔顶C4产品中含有部分C6油及其他C6油损失,所以随着生产的进行,要定期观察C6油贮罐D-101的液位,补充新鲜C6油。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六章换热器

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通用工艺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石油化工、动力、冶金等工业部门,特别是在石油炼制和化学加工装置中,占有重要地位。换热器的操作技术培训在整个操作培训中尤为重要。

本单元设计采用管壳式换热器。来自界外的92℃冷物流(沸点:198.25℃)由泵P101A/B送至换热器E101的壳程被流经管程的热物流加热至145℃,并有20%被汽化。冷物流流量由流量控制器FIC101控制,正常流量为12000kg/h。来自另一设备的225℃热物流经泵P102A/B送至换热器E101与注经壳程的冷物流进行热交换,热物流出口温度由TIC101控制(177℃)。

为保证热物流的流量稳定,TIC101采用分程控制,TV101A和TV101B分别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调节流经E101和副线的流量,TIC101输出0%~100%分别对应TV101A开度0%~100%,TV101B开度100~0%。

第七章 离心泵

离心泵由吸入管,排出管和离心泵主体组成。离心泵主体分为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转动部分由电机带动旋转,将能量传递给被输送的部分,主要包括叶轮和泵轴。固定部分包括泵壳,导轮,密封装置等。叶轮是离心泵中使液体接受外加能量的部件。泵轴的作用是把电动机的能量传递给叶轮。泵壳是通道截面积逐渐扩大的蜗形壳体,它将液体限定在一定的空间里,并将液体大部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导轮是一组与叶轮旋转方向相适应,且固定于泵壳上的叶片。密封装置的作用是防止液体的泄漏或空气的倒吸入泵内。

启动灌满了被输送液体的离心泵后,在电机的作用下,泵轴带动叶轮一起旋转,叶轮的叶片推动其间的液体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被甩向叶轮边缘并获得动能;在导轮的引领下沿流通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泵壳流向排出管,液体流速逐渐降低,而静压能增大。排出管的增压液体经管路即可送往目的地。与此同时,叶轮中心因为液体被甩出而形成一定的真空,因贮槽液面上方压强大于叶轮中心处,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液体不断从吸入管进入泵内,以填补被排出的液体位置。因此,只要叶轮不断旋转,液体便不断的被吸入和排出。由此,离心泵之所以能输送液体,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主要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

第八章 催化剂萃取控制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第九章 真空系统

9.1 液环真空泵简介

水环真空泵(简称水环泵)是一种粗真空泵,它所能获得的极限真空为2000~4000Pa,串联大气喷射器可达270~670Pa。水环泵也可用作压缩机,称为水环式压缩机,是属于低压的压缩机,其压力范围为1~2×105Pa表压力。

9.2 蒸汽喷射泵简介

水蒸汽喷射泵是以靠从拉瓦尔喷咀中喷出的高速水蒸汽流来携带气的,故有如下特点:

(1)该泵无机械运动部分,不受摩擦、润滑、振动等条件限制,因此可制成抽气能力很大的泵。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只要泵的结构材料选择适当,对于排除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具有腐蚀性气体、含有机械杂质的气体以及水蒸等场合极为有利。

(2)结构简单、重量轻,占地面积小。

(3)工作蒸汽压力为4~9×105Pa,在一般的冶金、化工、医药等企业中都具备这样的水蒸汽源。因水蒸汽喷射泵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医药、石油以及食品等工业部门。

喷射泵也是一台气体压缩机。

第十章 罐区仿真

罐区的工作原理:

罐区是化工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集散地,是大型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工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罐区储存的化学品之多,是任何生产装置都无法比拟的。罐区的安全操作关系到整个工厂的正常生产,所以,

21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罐区的设计、生产操作及管理都特别重要。

罐区的工作原理如下:产品从上一生产单元中被送到产品罐,经过换热器冷却后用离心泵打入产品罐中,进行进一步冷却,再用离心泵打入包装设备。

第十一章 CO2压缩工段

CO2压缩机单元是将合成氨装置的原料气CO2经本单元压缩做工后送往下一工段尿素合成工段,采用的是以汽轮机驱动的四级离心压缩机。其机组主要由压缩机主机、驱动机、润滑油系统、控制油系统和防喘振装置组成。

11.1 离心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离心泵类似,气体从中心流入叶轮,在高速转动的

22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叶轮的作用下,随叶轮作高速旋转并沿半径方向甩出来。叶轮在驱动机械的带动下旋转,把所得到的机械能转通过叶轮传递给流过叶轮的气体,即离心压缩机通过叶轮对气体作了功。气体一方面受到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增加了气体本身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得到了很大的动能。气体离开叶轮后,这部分速度能在通过叶轮后的扩压器、回流弯道的过程中转变为压力能,进一步使气体的压力提高。

11.2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又称为蒸汽透平,是用蒸汽做功的旋转式原动机。进入汽轮的高压、高温蒸汽,由喷嘴喷出,经膨胀降压后,形成的高速气流按一定方向冲动汽轮机转子上的动叶片,带动转子按一定速度均匀地旋转,从而将蒸汽的能量转变成机械能。

11.3工艺流程简述

11.3.1 CO2流程

来自合成氨装置的原料气CO2压力为150Kpa(A),温度38℃,流量由FR8103计量,进入CO2压缩机一段分离器V-111,在此分离掉CO2气相中夹带的液滴后进入CO2压缩机的一段入口,经过一段压缩后,CO2压力上升为0.38Mpa(A),温度194℃,进入一段冷却器E-119用循环水冷却到43℃,为了保证尿素装置防腐所需氧气,在CO2进入E-119前加入适量来自合成氨装置的空气,流量由FRC-8101调节控制,CO2气中氧含量0.25-0.35%,在一段分离器V-119中分离掉液滴后进入二段进行压缩,二段出口CO2压力1.866Mpa(A),温度为227℃。然后进入二段冷却器E-120冷却到43℃,并经二段分离器V-120分离掉液滴后进入三段。

在三段入口设计有段间放空阀。便于低压缸CO2压力控制和快速泄压,CO2经三段压缩后压力升到8.046Mpa(A),温度214℃,进入三段冷却器E-121中冷却。为防止CO2过度冷却而生成干冰,在三段冷却器冷却水回水管线上设计有温度调节阀TV-8111,用此阀来控制四段入口CO2温度在50-55℃之间。冷却后的CO2进入四段压缩后压力升到15.5Mpa(A),温度为121℃,进入尿素高压合成系统。为防

23

材化院化工与制药2014年仿真模拟实习报告

止CO2压缩机高压缸超压、喘振,在四段出口管线上设计有四回一阀HV-8162(即HIC8162)。 11.3.2 蒸汽流程

主蒸汽压力5.882Mpa.湿度450℃,流量82t/hr,进入透平做功,其中一大部分在透平中部被抽出,抽汽压力 2.598Mpa,温度350℃,流量54.4t/hr,送至框架,另一部分通过中压调节阀进入透平后汽缸继续做功,做完功后的乏汽进入蒸气冷凝系统。

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两周四次的仿真模拟实训,能让我了解化工单元设备的结构特点、工艺过程的组成、控制系统的组成、管道的走向、阀门的大小和位置以及相关控制,让我对离心泵,反应釜,精馏塔,加热炉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本次的仿真实习让我对工厂的相关设备的开关车流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在仿真模拟训练中总结生产操作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为以后走上生产岗位打下基础。还有就是我感觉数据控制操作不是很适合我,我想以后我一定不会从事这个职业。所以我应该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努力走设计这条道路!

上一篇:医学生实习工作报告下一篇:技术员实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