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范文

2023-09-16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西方交际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文化适应

中西方文明在数千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价值、理念、信仰、传统习俗。文化理念上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人群不同的言行方式,导致了交际障碍。为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消除跨文化障碍,我们综合文献,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总结,然后提出中西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建构方式,希望以此为依据帮助交际者克服文化困难,顺利地与其他文化圈的人士交流,帮助他們走向国际、了解世界。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话语沉默现象

中西方人群对沉默现象具备不同的态度。西方人不提倡在交际中保持沉默。在他们看来,沉默违背了“量的原则”,体现了交际主体的敬畏、尴尬、对抗、害羞及对话兴趣的缺乏、表达能力的缺失和人际关系的困惑。沉默让他们感到不安。在西方人眼中,清晰的话语表达是最恰当的信息传递方式,凡事应该直抒畅言,因此在多数场合,西方人会主动发话,并积极而主动地利用言语填补“交际空白”,避免沉默。相比而言,中国人更重视情境因素,对沉默的接受度较高。在很多场合下,中国人把沉默视为交际中关键而必要的言语技巧,他们“惜字如金”,讲究此地无声胜有声。这就导致社交中较为常见的“沉默现象”。

Gudykunst(1996),Park 和Kim(2008)等人针对中西方人群的交际行为研究证实了上述差异。这些研究发现,欧裔美国人把言语表达视为重要而有趣的行为,他们鼓励说话,避免沉默,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观点。同时,他们乐于把话语视为控制社交场面的方式。然而,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把沉默视为自我控制的方式,他们乐于利用沉默回避不愿意参与的话题。这些研究同时认为,作为典型的反应型交际者,沉默是东方人对他人言论反应温和的体现,能避免冲突。同时,“沉默”也是艺术,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性别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等)的重要技能。在这样的交际场合中,不同情境下的沉默具有不同的意义,既体现了反对、批评和不满,又表示了默认、尊敬、满意和接受。总体而言,中、日、韩等高语境中的社会成员倾向希望信息通过委婉、保守与含糊的方式传递,“沉默”是重要的实现方式。

2.话语的精确性

中西方人群对话语精确性的态度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的社会。在低语境的社会环境中,言语形式(符号、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精确性高于语境的提示作用。人们倾向以口头言语为媒介,利用清晰的编码传递信息。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之间为了明确表达意图,较少考量对方的身份和角色等语境因素(Park,Kim,2008)。西方人普遍认为,一方面说话人应清楚地表达意义,另一方面,听者应主动通过询问与试错验证自己的理解(祝吉芳,2010)。西方人追求言语精确性的原因主要来自西方社会注重逻辑思维方式(李瑾,2013)。他们讲究语言结构及言语事实之间的关系,注重信息的数量化,这些特点都构成了言语明确性的基础。西方人主张凡事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以数据和现实直接呈现。同时,西方文化也是“行动的文化”。西方人希望借助客观事实和科学“行动”使生活舒适、方便。上述原因都导致西方人的话语精确性。

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处于高语境社会,社会成员对话语精确性的要求相对不高。他们经常使用间接的符号,利用简洁的词汇、术语、短语和句子,进行模糊和暗示性的表达。这种高语境特点的交流方式含蓄而委婉,有利于维护人际关系,但需要交际者花费一定时间熟悉话语环境。该话语特点与高语境社会成员倾向的思维方式相关。东亚文化注重形象性的思考方式,这导致社会成员习惯于质性思维,这便促成言语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间接而模糊的话语具有隐喻性,我国社会成员擅长在交际中意会他人话语,依据情景和经验理解他人话语。总体而言,模糊言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但交流效率应提高。

3.话语夸张性

中西方人群在夸张性上具有差异。Gudykunst(1996)及Park和Kim(2008)等人的研究发现,西方低语境交际者乐于经常性地利用生动、幽默而夸张的语句彰显自己的观点,渲染气氛。同时,他们喜爱利用丰富的表情与姿势辅助言语的表达。西方人群的夸张性表达与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有较大关联,在个人主义意识的引导下,他们乐于张扬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表达欲望。同时,他们在交际场合中也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必然导致他们借夸张表达吸引他人的注意。

相比而言,在高语境社会中,交际者在交流中更内敛,不以过于鲜明和夸张的语言词句表达观点。同时,夸张的表情与大幅度的动作往往被认为是不稳重的表现。同时,社会成员的人际敏感度高,交流时更强调谦虚与谨慎,不过度凸显自我。因此,中国人忍耐力强,推崇自我克制,交际中的话语夸张性相对不高(祝吉芳,2010)。

4.自我评价

自我褒扬的风格凸显了个人的成就、能力和自我满足感。Ting-Toomey(1988)指出,低语境交际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乐于自我褒扬。西方人渴望对个人的认同和欣赏,试图通过褒扬自我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普遍相信,褒扬自我的行为不应受到环境和人际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西方人乐于自我褒扬的特点与他们历来崇尚个人名利的传统密切相关。

与西方低语境社会不同的是,在高语境社会环境中,交际者不会高调评价自我,而倾向自我贬损的谈话模式,这表现为言语克制、迟疑、谦虚及自我批评,等等。中国人在交际中能体恤他人的感受,并乐于褒扬他人的成绩和资历,较少炫耀自我,给别人留面子。这些言行具有利他主义特点,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睦状态,减少矛盾。

5.中西方指代称谓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言语中指代称谓的不同。首先,中西方的第一人称称谓存在差别。中国人在很多场合下喜爱利用“我们”来称呼自己,以体现群体价值,多数西方人仅用第一人称单数“我”指称自己。由此可见,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强于西方人。

其次,中西方的家庭称谓具有较大差异。汉语具有相对丰富的家庭称谓语(如,汉语中的“堂兄”、“表兄”等),主要原因在于悠久的中国历史和大家庭宗法观念促进了这些家庭称谓的不断发展和积累,逐步形成了目前复杂的家庭称谓语系统。相对而言,西方社会人口的流动频高,家族宗法观念的淡薄,因此他们的礼貌称呼系统更简约。

再次,中西方人群在社会尊称上具有差异。我国社会成员重视利用尊称称呼他人(如,使用“师傅”称呼劳动群体、利用职级称呼单位工作人员,等等)。在社会交往中,合适的称呼能使交际顺利进行,而不恰当的称呼会造成对方的不快,妨碍交际的顺利进行。相比之下,西方人社会结构意识弱,社会称呼相对简单,在职务称呼上更随意。上述差异反映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社会价值观。

6.中西方的言语叙事结构和内容框架差异

一般而言,西方人的言语为线性特点,中国人的言语具有“构型”特点,即前者具有直白性,倾向优先提出观点,后者则优先铺垫,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观点,强调营造情景与气氛。根据我国学者贾雪睿(2009)的观点,西方人的话语直白性体现在三段式话语中,即导言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导言”用于提出观点,概述要点与概念;主体部分则对论据等进行详细而具体的描述,并进行论证和推理;在最后的结语中,说话者对观点和要点进行回顾,并予以评价。综合而言,这样的话语叙述方式把主要观点放在话语之初,是反高潮式的话语结构,属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直接叙事法,这有利于实施高效率的交际行为,有助于听话人迅速进入状态,得到关键信息。从本质上看,直接叙事法是典型的线性风格,内部联系紧凑,话语细节的逻辑性较为严密,具有显著的连贯性。同时,线性风格的言语拥有较强的理性,具有较强的事实依据。相对而言,中国人的话语风格呈现明显的圆周式话语结构,重视前期铺垫的作用。在这样的风格影响下,中国人在说话之初,会精心构建语境的信息,而非直接发表见解。他们的话语常常经历“起、承、转、合”等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起”为开端,“承”为发展,“转”为高潮,“合”为收尾(贾雪睿,2009)。由于这样的话语注重铺垫与气氛的营造,因而具有较强的剧情性。

二、依据中西方差异特点,构建中西方交际能力模式

中西方人群相互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广泛接触与交流,但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交流障碍,形成了交际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具体的文化差异点,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模式,提出适用于中西方人群之间交际的能力要素,以对跨文化交际的实践起到引导作用,消除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根据上面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析,建议以“促进交际者的适应”为焦点设计该模式,引导交际者积极调整交际风格,以适应对话者的文化特质。因此,中西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该模式应以上述中西文化差异点为基础和依据,充分纳入这些文化点。这样交际者就能参阅中西文化的典型特点,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体现,以便在交际时能提前预判对方的言行特点,并适当调整自己的言行习惯,让对方能适应自己的言行特点。比如,我们在听取西方人的话语时,认识到西方人的谈吐具有夸张性,这是他们张扬个性的需要,因而,我们对此予以相应的理解,不应感到诧异。又如当我们向西方人表露观点时,我们应适度减少沉默的频度与程度,以免造成西方人的不解与尴尬。

其次,该模式应有助于中西交际双方在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的经验与能力。因此,模式的设计应含纳个人适应表现及环境互动因素,并以之为跨文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如:行为适用性、心理健康度、文化身份及文化距离,等等。具体而言,我们在设计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时应把中西文化的差异点置于这些因子的框架之下,引导跨文化交际者以这些因子为导向,在认知文化差异的同时对自己的行为适用性、心理健康度等进行调整,并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及自身文化与对方文化的距离,在真实的交际体验中消除跨文化的差异。

再次,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应该具有反馈的机制。因此,我们在模式的设计中,应加入“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等两个维度。在“适应不良”的维度中进一步导入“个人差异”的各种变量,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等提出改进措施。在适应良好的维度中,我们应进一步提出方法与建议,帮助交际者总结经验,强化交际者的适应性。

本文探讨了中西方的交际文化特点,并依据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异、跨文化能力的影响因子及反馈机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模式的建构提出了设计思路。诚然,跨文化交际能力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理论的引导,更需要交际主体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应该是一种促进文化适应的动态模式,有助于交际者在体验中依据模式调整自己,不断适应。

参考文献:

[1]Park, Y. S. & Kim, B. S.. Asi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 and communication styles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J].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2008,14(1):47-56.

[2]Gudykunst, W. B.,Matsumoto, Y.,Ting-Toomey,S.,Nishida, T.,Kim, K.& Heyman, 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self construals, and individual values on communication styles across cultures[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96(22):510-543.

[3]Ting-Toomey, S.. Intercultural conflict style[M]. In Kim,Y. & Gudykunst, W. (eds.) 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1988:213-235.

[4]賈雪睿.中美交际风格比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李瑾.文化溯源:东方与西方的学习理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祝吉芳.碰撞下的跨文化交流: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2篇

教材分析:

在以“口语交际—我爱阅读”为专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具体实践。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2、、通过课内、外阅读书,交流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读书方法以及怎样有选择的读书、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辨别书的内容优劣等能力。

3、把握读书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主要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感受作者的感情。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养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收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者读书名言。

2、师准备有关课件、图片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话题:

1、大家还记得咱们以前所学过的这些名言警句和诗句吗?来,咱们共同的朗读一遍。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回顾口语交际的内容:从大家的激情朗读中,我感受到书的魅力和它带给大家的激动。而“我爱读书”是从小就应该培养的良好习惯,我们就针对这学期的文章以及口语交际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成长。

(学生边回顾,师边投影出口语交际的内容) (1)说说大家积累的都有哪些故事和成语呢?

(2)在这些故事中有没有你印象比较深刻的,可以小组交流,共同成长。

(3)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3、引入话题:相信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不少的收获,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明确目标、组内讨论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涵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清同学们在组内展开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检查、督促、鼓励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课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3、互听互评,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提示互动内容:

我们在前几单元的学习后,你都收获了什么?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比如在学习《翠鸟》这篇文章时你是怎样去阅读的?

在学习第三单元《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惊弓之鸟》这些成语时,你是怎样去理解的?

2、全班互动。

你对谁说的话比较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分享读书带来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的看法?清同学们以此为话题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为我们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一生与好书相伴。

五、推荐名言及书籍

鲁滨孙飘流记(英国) 笛福(讲述一名水手独自在一座荒岛上生活数年的故事。)

《小兵张嘎》——代代读儿童文学经典丛书 徐光耀(这套丛书收集了不少曾经一直被传诵的作品,值得回味。)

叶圣陶童话 叶圣陶(他的代表作品是《稻草人》,你知道这稻草人夜里看见了什么吗?)

寄小读者 冰心(用书信的形式送来爱的温馨。) 板书设计:

读书的类别:详读、略读 高效的读书方法:

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 读书的注意事项:

1、尽信书,不如无书

2、切记读死书,死读书

3、学以致用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读书、我魅力”,这个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尤其是课前的搜集、积累、回忆、采访等活动,为本次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使用在综合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这也是学生在交际中有话可说,说得真切、充分的直接原因,这个过程还锻炼了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理的能力。在上课之前备好学生的学习目标,准备好课件,这是这堂课感觉较为成功的一点。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的任务,所以学生每交流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我都会引导大家进行评议、信息补充,让大家在互说互评、互相启发感染中自主习得规范的语言习惯及基本的交际能力和正确的交际态度,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

整堂课,我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尽力体现口语交际课互动性、全面性、实践性、情境性的特点。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在交流自己读哪些书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分配好时间。在讲故事的时候像是在背书而不是由内心而发的有感情的讲,口头语言没有与书面语言没有真正的转化。在有些环节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3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教学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受文化影响,又反作用于文化。在交际过程中,语言不仅受到语音、语法等规则的限制,还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里的使用规则即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外语学习者往往会将自己本国固有的文化模式嵌套入新的语言文化中,造成沟通的障碍,这便要求教师将文化引入到外语教学中,培养外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及运用

2.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目的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的不同,进而造成沟通的障碍。由此,这便要求我们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来说,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以下三点:①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的不同造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要对不同文化持理解支持的态度,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也就是说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②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③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 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2.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科技的发展,交通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矛盾便渐渐凸显。而初等教育时期对于英语的学习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语法和词汇方面,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则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著名跨文化学家Ruben认为实现有效交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应包括七个因素,它们分别是: 1)向对方表示尊敬和对其持积极态度的能力;2)采取描述性、非评价性和非判断性态度; 3)最大限度了解对方个性的能力;4)移情能力;5)应付不同情境的灵活机动能力; 6)轮流交谈的相互交往能力; 7)能容忍新的和含糊不清的情景,并能从容不迫对其作出反应的能力

以上七个方面完整的阐述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习得者所应具备的能力,也正是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为使学生具有以上七种能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教学中应将词与词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在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向学生教授词汇的表层意义,对于词汇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加以深入的解释说明。如dragon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吉祥、高贵的象征,而在西方社会则是邪恶的化身,因此,在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词的文化内涵以免造成沟通的障碍。

②教学中应注意不同文化下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 ,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其他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有意识的传达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③教学中介绍英语的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文化制约着人们的语言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介绍目的语国家的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让学生了解差异并以本族人的观点去理解目的语文化,使他们具备进行得体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④教学中注重非言语交际的运用。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 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往往也决定着交际的成败。

2.3跨文化交际的运用

语言最根本的作用即为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英国人见面喜欢以天气、地理环境、爱好等为话题,而将年龄、婚姻、收入作为禁忌话题,这都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注意的。此外,对于俚语、成语的学习也不可小视,在交际过程中,对于俚语的误解往往会造成交际的失败,因此,有效而得体的运用适当的语言才能达到不同文化间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3文化教学的目的、意义

3.1文化教学的目的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使语言学习者能够将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实现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然而文化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单纯片面的传授文化知识,应该设立模拟场景,让学生真正的身临其境,感受目的语文化,从而迅速提高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

此外,高等教育的文化教学往往只传授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且外教也只教授外语专业学生,对于公外的学生来讲,英美社会与文化的选修课资源不足,与外教交流机会少,这都造成文化教学难以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得到普及。

对于外语专业学生,从其课程体系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文学方面课程所占比例要远远大于社会文化,并且,社会文化教学也只是注重历史、地理、国家机构、文学艺术以及影响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大学外语专业教学的文化教学是为文学服务,而不是让学生具备应用的能力。外语专业教师对于文化的理解往往也停留在初级层面,实践与应用机会少,致使学生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学习到了语言的基本技能,缺乏实际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外籍教师的配置数量过少,达不到让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既定教学目标,并且,外教的授课内容通常也只注重于口语的锻炼,俚语的传授,文化教学少之又少,只在沟通出现问题时才进行讲解,不能够尽早预见问题,迅速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将文化教学融入到语言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是文化教学的目的所在。

3.2文化教学的意义

文化教学应该贯穿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既然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语用的能力,那么就必定要涉及文化教学。从学生学习的历程中,我们不难以看出,在外语学习的初级乃至高级阶段,教师都没有将文化教学完整的纳入到课程体系之内,在进行跨文化沟通过程中,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差,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滥用禁忌语,大谈特谈目的语国家的敏感话题,这都造成了对方的误解,因此,从学生学习外语的初级阶段,教学就应广泛涉及文化教学,使学生从最开始就兼备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然而,文化教学不能只是表面功夫,如果只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文化事实,就会造成学生不知变通,因循守旧的后果。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一些目的语国家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模拟进行跨文化交际行为,以不变应万变,从而提高其实际应用的能力。

归根结底,文化教学的正真内涵是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原理和技巧,并将其正确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达到得心应手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结论:本文从理论角度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定义、目的,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外语授课过程中往往只重用语言技能而忽视了语用与文化教学,因此,作者认为,文化教学应贯穿于整个外国语言教学的体系之内,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与应用的能力的目的,而如何有效并迅速的将文化与语言教学完美融合并得以普及是目前高等教育中外语教学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主要方面。

参考文献:

[1]严明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 究――黑龙江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2]魏泓.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探析.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3]Birdwhistell,Ray.Kinesics and Context.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0.

[3]岑建军.难在今日功在千秋[J]. 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2).

[4]陈祖福.迎接时代的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7,(3).

[5]彭丹逵 .试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 电大英语快讯,2006,(1).

[6]陈昕 . 论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J] .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6).

[7]陈俊森 ,樊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8]孙艳玲,陈倩.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4篇

摘 要: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碰撞,使正常的交往受到制约,因此寻找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非常有必要。文章探讨跨文化交际中典型的文化冲突,分析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是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广泛接触西方文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交际能力;培养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西方社会的先进文化和思想正在逐步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背景下,整个文化交流的过程将会给中国人和西方人提供更多的交际机会。因此,本文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交际能力培养,进而为中国人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及与西方人更顺畅地进行文化交流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跨文化交际中典型的文化冲突

1.隐私观念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普遍较弱,通常认为个人存在于整个集体当中,人和人交往应该真诚坦率,彼此关心,互相照顾。因此,中国人往往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心声,同时也愿意把自己的心事与朋友进行分享。西方人则与中国人在这一方面完全不同,他们对个人隐私的在意程度非常强,同时特别在意个人空间,不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倾诉给其他人,自己的事情也不习惯其他人插手。因此,中西方隐私观念的不同,会导致双方文化冲突的产生。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往往会询问一些比较隐私的问题,对此表示关心,如年龄、家庭成员等。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样的方式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在西方人眼里这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是绝对不应该过问的话题,属于对其隐私的侵犯。

2.时间观念方面的冲突

对于西方人来说,时间观和金钱观同样重要,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西方人对于时间极其重视,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在与人相约时会严格遵守约定时间,绝不迟到。而中国人对时间的观念认识不够强烈,且在时间的利用上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因此,在与西方人交往时,一定要认识到双方的差异,避免交往中冲突的发生。

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在中西方文化交往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人习惯“贬低”自己,以表达自己谦虚有礼的态度。西方人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受到表扬时通常表现出很开心和激动,会笑着说一声“Thank you”表示赞同。因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通常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不够谦虚,自信过度。而当西方人夸赞中国人的成就和表现时,中国人通常会谦虚地表示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不应该被夸赞,不停地否定自己,这会引起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极度不理解,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会这么否定自己,甚至认为中国人不实事求是。

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通常对待客人非常热情友善。在会餐的场合,热情的中国人喜欢在酒桌上相互敬酒。中国人款待宾客,大多准备丰盛的美食进行招待,而且出于善意习惯为客人夹菜,热情地用各种办法让客人多多品尝。而在西方国家,主人更愿意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吃饭的时候不会为对方夹菜,客人喜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同时,主客间或朋友间不会强迫对方喝酒,所以在西方人的聚餐中因被他人劝酒而喝得酩酊大醉的现象通常不会出现。

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现象产生的原因

导致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文化、历史熏陶下中国人和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同,这种思想和观念上的差异会造成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不同,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中西方因使用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历史,所以,具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思维。中国人处事通常内敛但周到,西方人处事通常直观但现实。中国人注重内涵和间接,西方人则喜欢直来直去。中国人特别重感性,而西方人则偏重理性。中国人与人共处时大多求同存异,而西方人则偏爱标新立异。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相互依赖,而西方人注重个人行为,喜欢独立自主。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重视亲情,而西方人相对来说家庭观念比较淡漠。

2.行为规范存在差异

行为规范要求个人的行为能被大众的道德标准认可,简而言之,行为规范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做的和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和西方人都习惯用自己国家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有明显的本质区别,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误解。例如,中国人见到小孩子,会亲昵地拍一拍小孩子的头,以示喜爱,但西方人会认为这样的行为属于不礼貌的做法,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因此,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重视行为规范,避免冲突的发生,以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3.价值取向不同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系,不同的价值体系产生不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同一件事情的处理上,基于不同的文化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但是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下又都是正确的。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却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崇尚英雄主义,中国人随遇而安的思想和不争的处事原则在他们眼里是不上进、不进取的表现。

三、英语学习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中西方不断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文化方面的冲突表现得非常明显,制约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而要改善这一状况,就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

语法和词汇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语言的实际运用更为重要。因此,授课教师需要改变观念,提升认识,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跨文化冲突的破坏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实现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教师要不断思考以何种方式进行实际工作,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可知,语言知识的传授是大学教学的重点,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同时提高,加大文化教学的力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2.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的英语交际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语言能力,即可以通过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更好地展現英语语言交际、英语文化、英语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其次是语用能力,其更多的是考察语言在运用过程中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综合展现英语的特定社交技巧和实际转换能力。第三是策略能力,是指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之中能够有效运用文化知识更好地表达和展现语言交际的能力,在文化认同上和语言交融的过程中更好地融会贯通。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优化跨文化英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期在课堂上能够形成较浓厚的英语跨文化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广泛接触西方文化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尽可能地安排交流活动,努力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机会,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入一些西方国家历史文化、现代生活等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和领悟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找机会去阅读英文原版著作,观看原版英文经典电影,欣赏英文歌曲,在潜移默化中辩证地接受西方的文化,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学生要利用一切可以和外教接触与沟通的机会,在真实的交流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3]王树英.印度文化与民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跨文化交际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育;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能力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

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

话语语篇层面在各种语言中,同一言语行为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语言形式可以相互替换。在一种语言中用来表达某一言语行为的最常用的言语行为策略在另一种语言中并非是表达这一言语行为的最常见的策略。如:在西班牙语中,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常常用“给我……”这样的祈使句,而英语中却用消极礼貌策略,即常规的间接请求“Can I have...”(我能加上……吗?)“please”(请)。

首先,同一言语行为的构成在不同的语言中会有差别。如典型的“撒谎”有以下特征:①所说的话是不真实的;②自己知道是不真实的;③有欺骗的企图。一般说,典型的“撒谎”应具有以上所有特征;次典型的“撒谎”有时只符合两个特征;如果只符合一个特征,那么,就很少有人会认为是“撒谎”。“撒谎”这一言语行为的特征在大多语言文化中都存在,但并非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如此。再如:漢语中的“道歉”的特征与英语中的大致相同,但与日语中的道歉相差甚远。

中、英文中的“道歉”有以下特征:①说话者对某一行为表示后悔;②说话者对这一行为负有责任。日语中的“道歉”并不一定具有第二个特征,人们有时认为在汉语、英语中应该表示感谢的,日语中却要“道歉”。这种看法是由于汉语、英语与日语中“感谢”和“道歉”这两个言语行为使用范围不同而引起的。

以上举例说明了跨文化语用学研究的各个层次,但目前以言语行为为单位进行的研究居多,其中研究最多的是与“礼貌”有密切关系的言语行为,如:请求、道歉、恭维、拒绝等。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本文中的“跨文化”只限于不同国别、不同语言的人之间的交际。目前,人们对语用学的界定还未有定论,不同的人对其研究的范围也有不同的看法。

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学校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Wier zbickaA.Cross-cultural pragmatics: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1.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6):153-154.

[4]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J].绥化师专学报,2003(1):90-92.

上一篇:国际化经营下一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