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分析论文范文

2024-01-12

计量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 10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中的进口总额也一路攀升。本篇文章摘取了从1997到2015年的进口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三个指标,并将后两者设定为解释变量,前者为被解释变量,利用E-Views和SPSS建立分析模型、回归分析并对其检验和修正,最后归纳结论国内生产总值对进口额的波动影响重大。

关键词: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引言

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国家间的外贸交易较为频繁,我国也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加快发展步伐。最近年头我国与别国的贸易往来中的进口总额增幅较大,在某种意义上加快了中国的经济增速。与此同时商品出口额也拉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中外学者和相关研究结果都认识到出口的重要作用,不能认识到进口对市场经济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进口能够满足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刺激消费水平,也能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往来关系。但倘若一国只重视出口导致发展失衡,将不利于经济发展。因此本篇文章以进口额为分析对象,分析对其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响进口总额的实证分析

(一)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整理

影响进口总额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国内生产总值、汇率、消费者价格指数等因素,均对进口额的波动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学者研究分析了消费总额、储蓄年终余额等众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这些对进一步分析和增加进口额具有实际意义。1

本文根据现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结论并针对现实国情问题,充分地考虑数据的获取难易程度和真实性,特选取了1997到2015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能够相对全面的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分析进口额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了时间范围内人们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波动程度。2在宏观范畴内进行经济分析、价格测评以及国民经济核算时,不能忽视这个因素。本篇文章查询并整理了1997至2015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进口总额这三个指标。

(二)模型的建立

本篇文章把进口总额作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把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費价格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分別用X1和X2表示。利用SPSS分别做Y与X1、X2的散点图。

由散点图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和进口总额存在线性关系,但是居民消费和进口总额线性关系不显著,不能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由实证分析经验可知,要想更好的消除指数的影响,保持变量间的关系可以对模型取对数。结果如下:

Lny=C1+C2*LnX1+C3*LnX3+u

由表得:

Lny=-24.019+0.875lnx1+5.206lnx2

(24.638) (0.153) (5.507)

(-0.975) (5.731) (0.945)

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GDP系数是0.875,CPI系数为5.206。回归系数的正负号和数值是较为合理的。由R^2=0.756,可以得知有较高的拟合优度。F值为24.833,也是较为显著的,说明国内生产总值X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X2对我国进口额具有重大意义。但由t检验的结果不难看出,结果是不显著的,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即GDP与CPI可能存在某种线性关系,仍需要对其进一步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三)模型的检验

1.经济意义上的检验

由回归结果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单位,中国进口额平均增加0.875,;居民消费价格每增加一单位,进口总额平均增加5.206。其结果与经济意义相吻合,通过理论意义上的检验。

2.统计意义上的检验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与修正

①相关系数检验。利用SPSS对GDP、CPI和商品进口额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GDP与CPI系数为0.862,高度相关(0.8-1);CPI与商品进口额的相关系数为0.506,为显著相关(0.5-0.8)。针对检验结果,得知道GDP与CPI之间有存在线性关系,需要对其逐步回归并修正多重共线性。

依据相关性系数可以知道,国内生产总值对进口额的系数最大,相互关联的程度也是最大的,因此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Lny=a1+a2*lnx1+u1

结果如表2

由表2得到国民经济总值和进口总额的回归结果为:Lny=0.781+0.943lnx1 ,R^2=0.743,拟合优度好。

同样建立居民消费指数和进口总额的回归方程得到如下方程:lny=b1+b2*lnx2+u2,结果如表4:

由表3得到居民消费指数和进口额的回归结果为:Lny=-81.457+19.963lnx2,R^2=0,256,拟合优度较差。

通过两表比较,可知X2的检验明显小于X1的检验。因此建立的回归方程为:Lny=-0.781+0.943lnx1

②异方差检验(怀特检验)

对1997~2015年间的数据,利用White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

由上表结果,经查分布表可知,NR^2=1.279719<5.99,所以不存在异方差性。

(2)自相关检验

利用SPSS做DW检验,取n=19,由检验结果知0<0.707773=DW<11.888961,所以存在正自相关。

经过上述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上的检验,可以得到回归方程就是:Lny=-0.781+0.943lnx1

三、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相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对进出口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我国在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始终保障国民经济更加稳健、可持续地一路稳中求进,抓好能够提高GDP的关键因素,保物价、提就业,更好的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柳.基于计量模型的中国进口总额预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学科),2014,28(6):132-134.

[2] 基于计量模型的中国进口额影响因素分析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计量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公路工程的发展,公路工程计量与变更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公路工程计量变更支付为研究出发点,从监理角度简要地分析其管理的工作内容要点,探讨了计量、支付及变更的工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分析 公路工程计量变更

【前言】:近几年,在公路工程计量与支付工作中,处理不当不仅引发合同纠纷和相关工程款的争议,还会影响到公路工程的质量,所以应严格审核计量支付与工程变更,将计量支付与工程变更工作有机地融入费用管理中,保证其公正、合理、有序、严格按合同进行,以保证该工程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有效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工程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相关制度的逐渐成熟与健全,对公路建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交通等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公路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工程相关规定要求也逐步细化量化,建设工程中的计量支付变更工作更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此外,公路工程计量与支付工作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贯穿于公路建设工程始终的一项重要工作,需施工、监理、建设等多方人员共同介入,涉及工程质量进度费用等多方面工作,在计量支付这个环节上要完成合同管理、工程计量与支付管理、变更管理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都要细心且及时处理,若没有准确和合理的计量,将影响到工程承包合同的正常履行,更将直接影响工程投资效益,所以加强工程计量工作管理显得尤其重要。以下将进一步对工程计量工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探讨。

二、公路工程计量、变更工作分析

计量支付工作不仅为控制工程质量、进度的基本手段之一,还是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费用监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计量工作更是支付的直接基础和依据,若计量管理不当,将破坏工程承包合同中的经济关系。所以把控好计量工作中的注意要项会使整个公路工作的运作更加准确高效。

1.计量工作的主要依据内容

1.1工程量清单及说明资料;

1.2工程变更及修订的工程量清单;

1.3有关计量的补充协议;

1.4合同图纸。相关管理领导应认真审查拿到的合同图纸,若发现问题或缺漏要及时按上报、修正,并适当调整工程量清单细目;

1.5合同条件,包括合同协议中的一切条件;

1.6技术规范,即部颁现行的有关技术规范,要加以说明那些不明确的细目部颁技术规范;

1.7《索赔时间、金额审批表》,备发生时或必要时使用。

施工准备阶段自监理服务合同签订后开始实行,工程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且必须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操作,其中要注意分项工程的划分要利于质量评价和计量支付工作的进行,最终上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执行。监理工程师仔细研究合同文件,必须全面理解合同文件的各组成部分;审核图纸工程数量和认真复核清单工程数量,并将复核情况上报业主审核批准,经业主批准的清单核算为主要依据,建立起便于管理的细目台账,主要包括计量支付台账、工程数量明细表台账和变更(新增)台账。其中变更(新增)工程必须经批准后才能列入台账,为利于日后方便查验,应同时输人批准文号、批准日期等内容。

2.工程计量程序中的注意事项

施工单位填报计量申请表的前提应达到这些要求:施工单位对已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经自检和监理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同时符合安全和环保监理的各项规定,各项试验检测资料齐全有效。中间计量表的填写必须是在监理旁站下计量,以保证真实可靠,并经双方代表审核签认,只有通过计量台帐确认无重计、漏计现象后,才可将最终审核的工程量上报业主审核。在此将关于工程计量工作的注意要点归纳如下。

2.1工程量的确定

计量和支付的工程数量必须控制在已批准的清单工程数量复核表台账数量范围内,还必须有完备的变更设计申报与批准手续,以处理任何超出清单工程数量复核表台账(合同)数量的部分,从而控制在已建立的变更(新增)台账工程数量范围内予以计量和支付。中期计量支付是按实际完成数量结算的,图纸数值不代表支付项目和数量,各张工程量清单所列的工程量是预计工程量,所以只有通过参照图纸数量通过按照《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方法来确定实际工程量,来测量、计算、核查和确认过程来核实承包商符合要求已完的实际数量。为防止施工单位高估冒算和重复计量,监理工程师应客观认真细致地核定工程完成量,并严格按合同规定的监理程序、计量方式和时限,计算投资完成额。存在外观质量缺陷但不影响使用的、安全的,且实体质量合格的工程,可根据合同规定折减计量与支付。但任何存在缺陷或不合格或的工程都必须拒绝计量,只有当其按照监理工程师或业主的要求进行修复且满足相关质量要求才准以计量,要注意缺陷工程的修复或返工费用不予以计量。最终笔者建议应重视推行用计算机来处理报表,实行表格和报表的标准化管理。

2.2注意时效性

在工程最初阶段,本项目的计量人员在总监办计量工程师的安排下,进行审核、固定、必要的计量培训,以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在进行第一次计量工作时,应根据可能出现的计量问题进行分析及备好解决措施,以及时防控、杜绝计量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建议计量人员应严格执行既定的时间和程序,以及时规范完成计量工作。

2.3重视保障监理工程师核心地位

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监理工程师提出的修改或返工的指令没有得到认真贯彻的现象。但监理工程师应坚持要求这些不符合要求或不合格的工程切实落实指令后再给予其计量,适当从经济上制约承包商,保证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把控地位,从而清算好整个工程各个阶段的计量与支付,保证计量工作严格规范进行,最终由监理工程签发支付证书。

3.工程变更处理程序及注意事项

变更办法,明确规定了变更设计文件的格式内容、费用确定、审批程序、变更流程。无论是监理单位、业主单位,或承包人,当发现工程实际情况与原技术规范、设计图纸或合同工期出现不相适应的问题时,都可向监理单位提出变更要求或建议,但要按相关规定上报并经审查批准。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认为对所有的变更和附加的金额合适,应按合同规定的单价和合价来估价变更工程款价。反之,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认为合同有关项目的价格或单价不合适时,可在变更指示日起发出通知:a.由工程师发给承包商,明确其需变更的单价或价格,则工程师在与业主和承包人适当协商之后,由工程師与承包人就合适的单价或价格达成协议;b.由承包商发给工程师,明确其要求变更的单价或价格。若双方意见存在分歧,在单价或价格达成协议或确定之前,工程师应确定其认为合适的单价或价格并相应地通知承包人,并应定出暂时的单价或价格,以便进行工程款支付。

【结语】:

综上所述,计量支付工作在公路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约束承包商履行合同、控制项目投资支出、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关系到业主和承包商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版)[S].

[2]袁剑波主编.工程费用监理(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4]肖楠.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9).

计量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迄今为止,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问题一直被公认为铁路风险的起源之一,铁路单位的内部主管人员应当始终遵循人本观念,将各项货运作业安全指标加以精细化落实,将现场各处检查点的监督指导工作切实做到位,督促现场工作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从而避免货运作业出现纰漏现象。为此,笔者对当下存在于我国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我国铁路货运作业劳动的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问题

0 引言

铁路生产是将所有工作人员连续不断地作业与所有设备连续不断地运营相结合的大系统,铁路安全管理体系是否科学可行,以及铁路工作人员作业行为的规范化与否都会在某些程度上影响铁路的安全。近些年,在不断促进货运组织改革与快速发展铁路运输的时代背景下,货运安全的压力正日益递增,特别是铁路货运作业中主观的不安全因素是引发事故的较大隐患。所以,对加强货运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研讨,对劳动安全管理状态加以改进与完善,营造优良的作业环境,从而使劳动安全风险得以有效地降低。

1 存在于我国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1 人为主观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国铁路工作人员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未能对有关的规章制度予以切实遵循[1]。根据许多具体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铁路货运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未能吸取往日伤亡事故中的教训,总是存在着侥幸心理;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了谋取个人的利益而将某些特定的工作程序流程予以随意地简化;另外,大多数铁路工作人员自身对铁路货运安全作业的定义缺乏深入的理解,而且也不情愿在空闲时间内借助网络等渠道来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其次,我国铁路工作人员把控安全的技能水平正急剧下降,很难贯彻实行预先设置的作业指标。譬如,在进行机械作业时未按照预先设置的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未能对卸车安全注意事项加以明确的标明,未能对铁路货运作业现场的防护道具加以科学、规范地运用,以及未在布置装卸作业前期对专业化的防护信号加以设立等行为。

1.2 环境方面的问题

首先,铁路货运作业现场存在着明显的不良效应。由于在划分放置现场货物的区位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导致埋下了货物倒塌的隐患,许多安全通道也缺少比较安全的距离。另外,铁路货运存在着许多的夜间货运作业时间,然而货运作业现场的照明灯具应当具备的辅助效应却无法发挥出来,在多台机械同时作业的情况下,安全间距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其次,由于存在着许多突发的恶劣天气,这也会给铁路货运作业劳动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沙尘暴、暴风雨雪以及高温天气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铁路货运作业劳动的安全管理[2]。

1.3 货运作业设备方面的问题

存在于货运作业设备方面较明显的问题有许多,例如,跳板规格质量不符合要求,缺少足够的专业化检修装卸机械设备的人员,专业化检修装卸机械设备的人员缺乏较高的素养,叉车及装载机械等警示装置缺乏较好的性能条件,以及未能全面贯彻执行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倘若长时间忽略这些问题,则势必导致某些装卸设备在运作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此外,由于跳板的抗压能力无法完全发挥出来以及各个位置机械灭火器的配备效率不高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则必定会严重影响我国铁路货运作业劳动的安全管理。

2 解决我国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中问题的相应对策

2.1 加强基层作业人员的专业化安全风险管理知识

第一,对铁路货运作业现场的职责观念教育与安全警示预案加以制定[3]。通过知识讲座、班组会议及宣传栏等方式,对以往各种事故案例进行调查验证,努力提炼整合自身存在的一切不足问题,然后再虚心地加以学习,通过各个阶段的具体训练来提升个体作业的安全控制能力。其次就是将现代铁路活跃的规范特征与安全文化激励予以全方位地彰显出来,再通过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最新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以使机械设备、人力资源与环境的协调状态得以有效地维持,努力激发基层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合作潜能,以便为控制日后一切的突发情况打好基础。

第二,对于铁路货运作业人员的作业准则加以规范。特别是在开展上线作业的过程中,应当自觉地将与其他防护举措的关联加以强化,另外主动在横越与检验线路的过程中,对预先设置的安全规范准则加以严格地执行。此外,在对装卸作业与接车作业流程进行布置时,应当提前对各个线路之间的安全间距加以验证,必要状况下应当采取停止作业车运行的措施。其次,还应当召开车前会议,其主要是为了根据预先设计的规范要求来设置相应的防护信号,对装卸人员佩戴各种安全护具加以深入科学地指导,同时应当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完毕作业区内的一切闲杂人员。

譬如,石家庄西站的货运作业人员都必须在货运值班员及货运主任的指挥下进行整车的装卸车作业,同时还必须与装卸部门、行车部门相互协作。另外,货运人员还必须对相关的统计资料加以及时、正确地填写,并对站车交接的相关规定加以认真地遵守,同时还必须认真检查货物的装载、蓬布苫盖、捆绑加固、封印状态及棚车门窗等,倘若发现问题,需及时地向车站值班人员报告,并选用相应的换装或整理的对策,以使货物与行车的安全得以确保。此外,在进行装卸作业之前,应当让货运人员到调度分室进行登记,经石家庄西站调度室确认无误且批准之后,装卸工组方可根据规定将移动防护信号加以安装设置。在完成装卸作业之后,装卸工组必须及时地将移动防护信号予以撤除,并安排专人到值班区进行登记,双方共同确认。倘若同一线路出现分组装卸作业时,必须分别登记并确认,方可进行设置或撤除移动防护信号。其次,同一线路上车辆分组作业时车组间距不可小于40m,且必须将防护信号分别安设于各个车组的两端,尽头线只须将防护信号安设于道岔一端即可。倘若必须对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车辆实施调车且调动车辆与防护信号之间的距离小于50m时,必须预先通知装卸组长或货运人员停止装卸作业,待人员、货物及机具根据规定撤出安全距离,撤除防护信号等符合取送车条件,且得到装卸工组确认之后才能实施调车。

2.2 加强货运作业现场的机械设备的运用管理

①对严谨样式的机械设备监管体系加以建立并实行[4]。主要是根据实用性需求与一切实际需求,设置有关的考核指标与修理设备的指标,尽量使设备的技术管理地位得以稳固。②应当将必要机械设备的工作质量加以提高。作业人员必须仔细、认真地维护、保养计量检测货运及装卸的设备,针对所有改造搬迁过或新进的设备,应当严格规范其作业过程中的调试、验收及应用等工序流程。此外,倘若设备发生任何故障,应当由当事人承担所有责任,并对当事人加以惩处,以此来使设备的动态达标绩效得以确保。

2.3 全面优化铁路货运作业的环境

首先,应当精细划分作业区域。根据现代铁路的装卸机械工具、货运设备,以及货运物数量、种类等,科学合理地划分货运现场的作业区域,并实施标号管制。其次,严格设定堆码标准。对装卸工作人员执行货物堆码标准的力度加以强化,根据货物区位的划分来摆放货物,从而实现系统化覆盖落实预先设计的货物分类分批、消防控制、整齐牢固码放及留有通道等指标。最后,必须对作业现场的照明设备加以调整。合理地优化作业现场的夜间照明设备,确保个人夜间作业所需的反光防护服供应与照明得以满足,进一步地确保夜间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现代化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是一项长久性的工作,要求监管主体不断地分析验证作业现场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根源,并利用最新的技术来对相应的防范举措加以制定。另外还应当不断地优化已有的安全管理方法与理论,探究出具有创新样式的作业模式,以使各种作业流程的衔接速率得以提升,从而使作业现场货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以有效地减少,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振兴.关于强化铁路货运作业标准化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1(01).

[2] 汉霞.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的思考[J].铁道货运,2014(09).

[3] 赵锋.关于铁路货运作业劳动安全管理的相关思考[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4).

[4] 王丹竹,郎茂祥,陈凯.面向物流需求的铁路货运作业流程优化与仿真[J].物流技术,2013(15).

计量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储蓄余额一直处于高增长态势,居民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居民储蓄有诸多因素,本文选取了影响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某些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有GDP、利率、税收、通货膨胀率四个因素,并建立回归模型,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对储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居民储蓄量不断上升。随着我国经济模式的改变,金融衍生品的诞生,证券市场的完善,人们的理财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变,同时,储蓄对一国经济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我们应该探究影响我国居民储蓄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则可以控制我国居民的储蓄量,使得经济平稳发展。

二、理论依据

居民储蓄率居世界之冠。我国居民储蓄额始终保持高位增长,根据调查资料,我国居民储蓄在GDP中的比重1978年为5.8%, 然而,1989年以后至上世纪末达到将近70%, 本世纪达到80%以上,居世界之冠。

居民储蓄额的增速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速。根据调查资料,自1978年以来,城镇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了近600倍。然而,改革开放这30年来,我国的GDP增长比储蓄增长速度年均低12.8个百分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均低于居民人均储蓄年均名义增长速度。

三、数据及其来源

通过访问国家统计局网站,选取从1996年至2015年的储蓄存款、国内生产总值、各项税收、利率、通货膨胀率数据。利率的单位是百分比,CPI 数据是将1996年定100,以1996年为基期。将储蓄存款设为因变量Y,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设为自变量X1,各项税收(亿元)设为自变量X2,利率设为自变量X3,通货膨胀率设为自变量X4。

四、模型的设计、估计、检验以及修正

(一)线性模型的建立

其中,Y为居民储蓄余额,X1为国内生产总值GDP; X2为各项税收; X3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X4是基于 CPI 计算的通货膨胀率。

(二)模型的检验:

(1)拟合优度的检验:

由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判定系数 R2=0.9963,调整判定系数 R2=0.9953 ,系数均较高,都比较接近 1,这说明该模型对样本的选取的拟合优度较高。

(2)F 检验

給定显著性水平a=0.05 ,在 F 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 k=4和 n-k-1=15 的临界值 F=3.06.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到 F=1010.17,由于 1010.17 远远大于3.06,应拒绝原假设,即说明回归方程显著,说明GDP、利率、通货膨胀率、税收这些变量确实对居民储蓄余额的变动具有显著影响。

(3)t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 ,在 t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n-k-1=15 的临界值t=2.131。根据分析结果,对于X1与X2而言,t的绝对值大于2.131,应拒绝原假设,说明GDP和税收对于储蓄的影响显著;对于X3与X4而言,t的绝对值小于2.131,应该接受原假设,说明通货膨胀率,利率对于储蓄的影响不显著。

(4)异方差性:

根据检验结果 可知:P 值=0.17>0.05,由怀特检验知,当 P>0.05 时,我们认为是接受原假设,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而且nR2=18.86,查找卡方分布,大于临界值,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5)多重共线性:

根据结果可以得出,X1与X2之间相关性为0.999,X1是国民收入,X2为税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税收也增加,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所以存在多重共线性。其他的相关性不是很高。

(6)自相关性:

利用拉格朗日检验,分析结果,我们可知nR2=4.700,查找卡方分布表,小于临界值。即接受原假设,存在自相关性。

(三)模型的修正

(1)多重共线性的消除:

因为X1与X2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而且相关系数高,所以,我们把税收即X2这个因素去掉,观察模型。

此时的相关系数经回归分析后,说明X1、X3、X4之间相关性不高,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所以我们最终选取X1、X3、X4做为变量,去除税收变量,即X2这个变量。

五、结论

通过模型可知,利率水平、 GDP与我国居民储蓄是正相关的。 GDP 的变动表明了当时国家经济现状,我国 GDP 水平越高时,居民的收入水平则会相对增加;利率水平较高时,人们会增加储蓄额,因为在高利率时期,居民进行消费,会得到较高的边际成本,因而人们会减少消费,获得较高的利息。 通货膨胀率与居民储蓄水平是负相关的关系。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是相对较低或者是负值的,因而人们会减少储蓄的增加,转向其他领域。

六、政策与建议

首先,政府应该缩小贫富差距,完善税收改革,对于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对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们的收入预期,提高个人的相对收入。其次,相关金融机构应该开发新产品,实现金融工具多样化,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最后,政府应该通过改善居民的收入结构,控制储蓄,刺激消费。(作者单位为江南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顾晓宇(1997—),女,汉族,江苏南通,本科,江南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

计量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伴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管理”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是否拥有齐全的计量器具、测量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衡量一个企业节能工作好坏的标准。如果没有计量节能成果,效益就无从谈起。每年企业将直接消耗大量的能源,占用很多宝贵的生产资料。所以,企业要想实现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就必须节约使用资源。本文将对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能源 计量 管理 节能降耗

1 概述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这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以上,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下,大多企业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节能降耗,简言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强化管理入手,加大管理降耗和改造降耗力度,使高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向节能降耗要效益。

目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企业在单位能源消耗和物料消耗等方面大大高于国外发达国家,能耗综合利用率只有30%,高消耗降低了企业的效益,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狠抓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求得最大经济效益。

计量是实现能源科学管理的技术基础和手段,只有通过计量工作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有效地减少电、气、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真正达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做好抄、核、收工作,加强能源计量检测,搞好能源计量管理,才能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用来进行能耗分析、预测、计划、编制定额等,做出科学决策,才能做到用能有数,节能有数,减少浪费现象,计量工作与降低能耗有着密切关系。

2 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不足之处

2.1 有些能源计量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经营形势的需要

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由于企业对电、气、水等能源投入产出的意识不强,所以没有足够重视单位的计量器具是否配备齐全。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逐步使用专用检测设备进行测试和维修。这样不仅保证了检测质量,也能降低能源消耗,使测量数据更敬爱科学和准确。

2.2 随着企业生产工艺的发展,某些计量器具的精度和计量手段、方法已不能满足检测和监控的需要

有的能源计量器具,例如锅炉燃气计量表、蒸汽流量计、水表、电表等由于检测、检修不及时,甚至在损坏后没有得到更换,没能真正担负起企业内部计量、加强成本管理和量化监控的作用,从而导致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

2.3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计量器具的配置、维修、计量和收费,甚至有时校验企业也可以管理,有一定的自主权。因存在利益驱动易使计量产生偏差。同时,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工作互相脱节,管计量的不管能源消耗,管能源的对能源又不能管计量工作,这都对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不良影响。

3 加强能源消耗计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全过程管理

从能源计量器具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维修和检定等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全过程监督,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计划,集中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和计量信息,确保统计的各种数据准确可靠,为合理进行能耗定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档案,提高计量技术管理水平

建立计量标准档案,有专人负责,其内容包括:测量设备、仪器仪表及配套设备明细、使用保管人姓名、检足记录、维修记录、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图纸资料,计量仪表历次检定证书,计量仪表使用说明书等几部分。计量标准档案的建立,保证了计量仪表的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又为正常计量交接提供了有效的法定依据,也避免了因计量技术问题而产生的计量纠纷。

3.3 认真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严格按照计量检测体系要求,更好地发挥计量检测体系的作用

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根据ISO10012标准的要求,按照有关程序加强内部检查审核,针对内审中的不符合项,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安排,限定时间落实整改情况,逐步推行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进行量化检查考核,通过计量检测和监控,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

3.4 加强节能宣传力度,使节能降耗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每个企业都应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谁也不应该轻视它,我们不能不屑一顾于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的价值。

企业要在职工中广泛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从我做起”活动,经常性地开展以“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一立方米天然气”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牢固树立一种“点点滴滴降成本,从细微之处节约”的节能意识。

节约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看到水管没关严主动给关上,工作完毕随手关灯、关闭电脑和空调等办公室耗电设施,发现管道跑冒滴漏,及时修理。以不断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活动中去,坚持不懈地做好节约能源的工作。以最好的管理,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降耗。

3.5 加强计量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计量标准法规的实施与先进的计量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计量人员的努力。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推进计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组织人员参加局举办的技术监督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培训班,听有关计量专家讲座和有关计量技术的理论,进行技术交流,并请有关计量仪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讲解有关计量仪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特点,先进计量仪表应用等技术问题。使计量人员系统地学习计量技术理论,大大提高了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4 结论

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应严格加强对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的计划、组织、检查和落实,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坚持不断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努力探索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的新途径,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向更好、更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珂.从企业节能降耗谈能源计量[J].节能技术.2010(04)

上一篇:教学实践论文下一篇:心理障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