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与勘探范文

2023-10-30

地质与勘探范文第1篇

1 石油地质勘探的现状

1.1 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持续更新

当前我国的石油工业局面尤为严峻, 可是面对三面排挤、多方影响、相变严重、繁琐多变的地质状况, 以及石油短缺等现象, 形成了诸多危害, 所以石油地质勘探在理论方面必须更新。板块构造理论的拓展与含油气盆地研究相结合, 令人们对各种类别含油气盆地的地质特点乃至含油气关系的了解更加深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地质勘探行业中大受欢迎,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工作形式以及理念, 打造出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新的理论。近些年地质勘探理论和全新地学分支在持续涌现, 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论也随之产生, 这些都成为石油地质勘探前进的动力[1]。

1.2 地质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内产生的作用

随着行业的不断竞争, 科技的不断发展, 令石油勘探的影响逐渐扩大, 大型石油公司均愈发重视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研发团队, 并将地质勘探技术运用于工作当中, 以便有效提升勘探效益, 减少成本。

1.3 地质勘探分析实用化

研究部门当前对地质勘探科研项目进行大型调整, 找出和油、气效益直接有关的项目。转变过去地质勘探科技长远性、风险大、基础性的探究方式, 强化对中、短期的探究。

1.4 提高了合作分析的形势

合作分析成为目前及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形势。透过合作能够改变资源、能力与技术配置, 减少研究人员, 精简部门, 处理一些艰巨的任务。

2 勘探工作中的问题

石油勘探并非还处于原本的勘探范围, 勘探地点在逐年减少, 令勘探方向有所改变, 海洋、沙漠、极地等环境的污染愈发严重, 为石油企业在勘探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困难。石油企业的增多, 令相互间的竞争愈发明显。不正当竞争随处可见, 对石油勘探的正常规律造成损坏。我国为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勘探方法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标准, 严谨的勘探标准约束了勘探工作。由于大型油田逐渐被开发, 油田总量每年都在降低, 剩余的均为一些小型油田, 不仅油量储备较小, 也提高了勘探难度。小型油田的利润回报率较低, 但也降低了勘探成本, 大大体现出石油开采的经济性[2]。

3 石油地质勘探中储层评价的方法

3.1 概括归类评价

概括归类评价方式指的是选择科学的评价参数, 对造成储层石油开采影响的所有因素进行概括归类评价, 最终获得一个综合性评价标准, 如此则可以对所有储层给予归类评价, 获得所有储层的勘探结论。如此在地质勘探当中可以更加具备针对性, 且经由对所有项的权重系数的分析, 给予加减处理, 以此获得科学的综合储层评价方法。透过概括归类对储层石油的开采进行评价, 可以更加确定储层石油开采的好坏, 以此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

3.2 概括定量评价

对于石油地质勘探而言, 概括定量评价方法能够科学有效的为繁琐的地质储层给予评价, 对于石油地质勘探而言, 地质特点尤为繁琐, 无法进行系统评价。可是在勘探当中, 保障石油开采范围的储层评价十分关键。对需执行的石油开采储层面的地理位置、地质特点等不同影响因素给予综合评价, 透过加权, 获得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并经由获得的评价标准进行储层参数核算, 最终得出有效的评价参数。如此在接下来的石油开采当中可以科学评价储层, 以此结合相符的石油开采设施, 保障石油开采的顺利进行[3]。

3.3 随钻储层评价

石油开采大部分都处在地质繁琐的储层当中, 所以提高储层动态评价, 并依照这一评价进行勘探研发指导则尤为关键。随钻储层评价方法指的是通过欠平衡钻井的方式执行储层开采, 这一技术较为先进。并通过欠平衡钻井的运行了解被打开的储层, 在井筒与地层结为一体, 相互作用之处能够依照系统分析方法添加分析参数, 并依照储层动态反馈参数的变动及规律, 创建数学模型, 以此对储层信息进行分析, 并依照相关的信息进行储层评价, 保障石油开采的运转。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当前状态下, 各个国家在石油资源依赖性方面逐渐提高, 为了可以开采出符合经济所需的石油能源, 则需加强有效运用地质勘探及储层评价方法, 并不断探寻出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全新评价方法。

摘要:石油工程的作业环境经常会处在极其繁琐的地质勘探环境当中, 令勘探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能够令勘探工作更为顺利, 在储层评价方面更为标准, 则需选择更加有效的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

关键词:石油,地质,勘探,储层,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顺, 付秀丽, 张晨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地区嫩江组二段滑塌扇的发现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地质科学, 2012. (1) :129-138.

[2] 胡向阳, 李阳, 王友启, 权莲顺.三维地质模型概率法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石油地质储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塔河油田四区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4) :46-48.

地质与勘探范文第2篇

1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是提高地质勘探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保障, 现阶段,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一些问题是实际存在的。

1.1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仍需加强

现阶段, 地质勘探行业已经意识到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制定一些符合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体系。但是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仍旧存在缺失, 不能满足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求, 使得地质勘探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首先, 许多地质勘探企业缺乏良好的安全监督与管理意识, 没有针对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导致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次,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不够完善, 实际的现场管理和操作与设计不符, 导致安全系数与勘探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1.2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 制度不够完善, 涵盖面不够, 不能满足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 制约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升。首先, 缺乏良好的责任制度, 相关安全生产责任指标, 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而且安全生产责任指标没有切实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其次,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约束力度不够, 相关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导致勘探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束之高阁,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影响地质勘探功质量。

1.3 缺乏良好的应急预案

地质勘探安全事故往往不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也就导致地质勘探企业针对地质勘探安全事故中的应急和处理不够及时。在实际的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 缺乏对事故的分析和解读, 事故后调查的不够详细, 导致地质勘探企业不能建立良好的应急预案。缺乏良好的应急预案也就导致地质勘探过程中, 一些安全事故不能得到有效的规避, 同类事故重复发生频繁, 影响地质勘探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4 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仍需加强

在实际的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 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 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 责任心仍需加强, 这也就导致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不够彻底, 制约地质勘探的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的提升, 使得地质勘探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靠性不能得到保障。

2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针对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 提出合理的思考与对策, 促进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的提升。

2.1 强化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建立符合地质勘探企业情况的安全生产机构, 促使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质量能够满足地质勘探的实际需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 能够有效的促进地质勘探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加强对现场地质勘探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促使地质勘探的现场操作能够与设计相符, 并定期的展开安全管理和评估工作, 及时的发现地质勘探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2 健全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首先, 需要建立良好的安全责任制度, 切实的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地质勘探企业的各个部门与个人。其次, 将安全责任制度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将安全责任指标与个人的绩效相挂钩, 提高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质量。最后, 加强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与施行, 加强地质勘探人员对制度的认可, 促使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 提高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2.3 建立良好的事故预案

合理的对地质勘探过程中的各类事故进行分析, 加强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促使地质勘探企业能够明确事故产生的原因, 并制定良好的事故预案, 一旦发生同类事故, 能够积极的配合应急预案实现事故的处理, 降低事故的带来的损失。

2.4 加强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

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 能够有效的提升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质量。因此, 需要加强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 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衔接, 加强对安全监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促使安全监管人员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 切实的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3 结语

地质勘探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工作, 地质勘探的质量受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影响。针对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地质勘探的实际情况, 提出合理的思考与对策, 促使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提升, 提高地质勘探水平和技术, 积极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摘要:本文就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展开探讨, 并着重对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 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质勘探,安全生产,思考,对策

参考文献

[1] 臧东起.探究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创业家, 2013, 13:234.

[2] 魏传保.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探讨[J].河北煤炭, 2011, 03:7-8+22.

地质与勘探范文第3篇

1.1 中低含硫气藏开采技术

在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对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进行应用, 当气藏中含有水分时, 部分机械设备就会出现腐蚀现象, 尤其是机械设备中金属物质, 会对其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不利于天然气运输工作的开展。相关工作人员要想更好的解决此类问题, 就要对硫腐蚀现象加以防治, 制定相关措施, 对管道中的部分零件进行脱硫处理, 保证可以更好的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同时, 还要对天然气勘探工具进行脱硫处理, 正确的应用脱硫技术, 确保可以提高相关工作质量, 提升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应用水平。

1.2 裂缝性气藏相关评价技术

对于裂缝性气藏的评价技术来说, 主要是指将基于储层的描述作为重要的研究主题, 进而借助测井、地震、地质以及地质建模方面的技术对天然气的富集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并且充分结合具体的勘探和开发动态加以分析, 最终使得储集层结构以及相关参数得到落实。在对这一技术进行评价的过程中, 应该适当的采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开发布井工作, 保证能够形成多个碳酸盐岩裂缝性气藏。

1.3 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

近年来, 我国应用较多新型技术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 对低渗透气藏较为重视, 此类储存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气体渗透问题的发生, 还能加强非均质特性。天然气开发公司在对气藏进行研究时, 可以更好的根据储藏规律对气藏开发工作进行掌握与控制。在此过程中, 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气井技术加以重视, 保证能够根据该技术的应用对天然气的气水进行研究, 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4 砂岩气藏低成本开发技术

在开发过程中, 一般对相对较小的气藏或者低渗透砂岩气藏可以尝试使用低成本砂岩气藏开发技术。这一类气藏往往具有储量丰度较低、缺乏稳定性等特点, 气井的产量也不够理想。基于这种情况, 对此类气藏进行开发选用砂岩气藏开发技术是降低开发成本的最佳选择。一般在气藏开发工作的初期阶段, 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综合地质分析和地震技术分析, 从而探寻气藏中气体的具体分布情况, 再以不同的天然气储量评价标准作为参照依据进行细致的研究, 探索含量相对较高的气田, 最终通过使用相对简单的钻井流程, 进一步提升钻井速度。借助这种方式能够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有效的节约成本, 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主要发展趋势

在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时, 应该以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为基础, 并对天然气开采技术进行充分利用, 保证天然气开采质量。同时, 还应该在开采过程中充分结合天然气测井和地震方面的资料, 加强对天然气测井地质技术的重视, 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和进一步完善促使天然气开发技术逐渐趋于成熟。近几年, 我国天然气勘探评价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使分析和测试技术得到了相应的优化, 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如天然气勘探技术从最开始的二维发展到当前所使用的三维盆地模拟技术, 并且在建立模型后, 能够产生更为优异的视觉效果, 对研究人员勘探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影响。

中国天然气行业从最初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变革, 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天然气开发技术。但是近几年, 随着勘探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天然气勘探行业中发现了一些新的气藏形式, 如低渗透气藏、超高压气藏、疏松砂岩气藏等等, 气藏的地质条件更为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天然气开采工作的难度。因此, 为了能够在新时期对天然气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国内天然气开采单位必须加强对高新技术的探索, 研究出能够与新气藏形式相适应的天然气开采技术, 保证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为天然气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3 结语

在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 相关研究人员要想更好的将地质技术应用在开发过程中, 就要对各类应用技术进行详细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地质技术的应用效果, 需要相关工作者不断创新, 加强技术攻关, 结合我国气藏的具体特点, 发展适合我国天然气开采的技术, 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 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天然气的大面积使用, 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迎合了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的理念。所以, 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是未来能源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天然气在勘探开发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对天然气的开发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展望了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地质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23) :30-30.

[2] 李海平, 贾爱林, 何东博, 冀光, 郭建林.中国石油的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J].天然气工业, 2010 (01) .

[3] 李杏茹, 梁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矿业, 2013 (z1) :79-81, 96.

地质与勘探范文第4篇

一.设计:

1.资料准备:

(1)、收集、整理、研究前人全部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植被、土壤、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确定该区的研究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和存在问题,对已往工作的综合评价。

(2)、真对上述情况提出的调查任务和要求、范围。

(3)、工作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概述,调查阶段确定及使用的工种、工作量及布置、工作概况。

2.设计:

(1).勘探设计:

(2).钻探施工组织设计:

①、钻探总体设计:

A、目的任务B、勘区概况

C、工程安排:总量、剩余、顺序、安排、安排依据、施工安排原则②、钻探工程要求:

A、设备选择:设备参数

B、钻探技术参数:泥浆使用,钻探参数

C、事故预防及处理:孔斜预防

D、质量要求及保质措施

E、提高效益措施

F、封孔:原则,封孔设计、封孔报告、启封检查

③、钻探工程地质要求:

A、原始记录:钻具丈量

B、单孔设计

C、岩煤芯采取率

D、简易水文

E、测井

F、岩芯签定及保管

G、孔斜要求

H、采样:煤质工业分析样,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样

I、

三、四系层界面要求及其它地层界面要求、火成岩上下界面控制深度,关于终孔要求:目的层下10米

④、日常地质工作:

A、原始资料,野外描述B、单孔设计C、单孔柱状D、三边工作,E、终孔复测F、见煤预告及准确率

⑤、钻孔验收:

A、中间验收B、终孔验收

二.三边工作:

三.钻探

(一).钻探地质工作.1.岩芯鉴定:重点判断岩石透水性、岩芯采取率、孔隙、裂隙率及充填胶结情况。

2、确定冲冼液消耗量。

3、观测钻孔涌水。

4、观测水温。

5、对孔内掉钻,卡钻,坍塌,缩经,涌砂现象,描述其现象,记录其起止深度。

6、岩芯排放整齐,顺序记录,描述和测量,分区按规定保留缩样或标本。

7、钻孔综合成果:地质剖石,钻孔结构,地层深度及厚度,岩性描述,含水层与

隔水层,岩芯采取率,冲洗液消耗量,地下水水位,测井曲线,孔内现象,抽水

试验,水质等。

(二).单孔资料:

1.钻孔原始记录:

钻孔岩性记录卡

──────────────

┏━━┯━━┯━━┯━━━━━┯━━┯━━━┯━━━━┯━━━━━━━━━━━━

━━━━━━┯━━━━┯━━━━━━━━┯━━━┯━━━┯━━━━┯━━━━━━

━━━┯━━━━━━━━━━┓

┃钻孔│回次││ 分层 │岩性│││岩性描

述│ 粒度 ││接触││││┃

┃││采长├──┬──┤│颜 色 │岩石名称│(成分、胶结类型、胶结物成

分、分选性 ││层理││倾角│ 化石 │岩芯裂隙、破碎

情况│备 注 (残留等)┃

┃深度│进尺││芯长│层厚│柱状│││、磨圆度、)│ 变化 ││关系││││┃

┠──┼──┼──┼──┼──┼──┼───┼────┼────────────

──────┼────┼────────┼───┼───┼────┼──────

───┼──────────┨

┃│││││││││││││││┃

┗━━┷━━┷━━┷━━┷━━┷━━┷━━━┷━━━━┷━━━━━━━━━━━━

━━━━━━┷━━━━┷━━━━━━━━┷━━━┷━━━┷━━━━┷━━━━━━

━━━┷━━━━━━━━━━┛

2.钻孔岩芯原始鉴定簿:表、皮.3.停孔通知书:

4.孔深误差测量记录:表、皮.

5.质量验收报告:

6.见煤预告书:表、皮.7.取煤报告书:

8.封孔报告:

9.封孔设计指示书:

10.地质检验表:描述内容按规程进行.表、皮.

岩层描述:厚度、岩石、层理、接触关系等;

对岩石要描述:颜色、成分、粒度、分选、结构、胶结物成分、胶结类型、构造、化石等.对煤层描述:要注意分清对煤和煤层两部分描述内容,同时把煤层顶底板作为重点详细分层描述.

11.煤层补救通知书:

12.煤层补救报告:

13.钻孔施工设计书:目的是指导钻机施工.

(1).钻孔偏斜:应写清各级分级指标,指出防止孔斜的针对性措施.

(2).岩芯采取率:对煤、岩层及第

三、四系应分述要求,并指出提高采取率特征要求和措施.(3).简易水文观测:观测涌漏水深度、层段、层位及冲洗液消耗量,并记录在大帐上.

(4).原始记录填写:认真、清楚、完整、整洁、及时、准确、不涂改.(5).采样:技术要求重点及注意事项.

(6).钻孔结构:不同层段及套管位置、深度等.

(7).钻孔地质情况:岩性特征,构造情况及预计破碎带及注意事项,各煤层要求.(8).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遇有特殊情况要及时和地质科联系,及时修改设计,避免出现重大遗漏和事故.

14.现场验收表:

15.测井通知书:

16.测斜成果表:物探.

17.钻孔设计深度变更通知书:

18.质量评级表:

19.质量验收表:

20.煤层成果及质量评级表:物探.

21.钻孔开工检查表:

22.钻孔位置变更报告书:

23.钻孔设计座标通知书:

四.地质报告:

(一).图件:

1.地形地质图:

2.勘探线剖面图:

3.煤岩层对比图:

4.储量计算图:

5.综合水文图:

6.物探图件:

7.其它分析图件:

(二).表格:

勘探工程综合成果表:

1.钻孔综合成果表:钻探、 物探测井成果、采用成果、封孔、测斜成果及煤质成果.

2.山地工程及手钻孔资料:

3.地面物探成果:

水文地质成果表:

1.抽水实验成果表:

2.地表水、地下水动态观测成果表:

3.气象观测资料:

(三).报告说明书:

地形,地形总趋势,各种特征地形的标高和相对高度值。

地质与勘探范文第5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专业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20分) 1.洪积物

2.承压水

3.构造地震

4.抗剪强度

5.地下水: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题,40分)

1.沉积岩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构造特征有哪些?

2.什么叫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有哪些基本要素?

3.坝址选择与河谷地貌的关系是什么?

4.水利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三.论述题(40分)

上一篇:地质公园下一篇:构造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