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

2023-03-06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为了提高審计质量,改善审计效果,降低相关的审计成本,并且能及时有效的向有关信息使用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企业信息,现将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理念为基础,提出了二者整合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意见。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整合审计

一、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无论从企业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角度还是从推进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出发,我国已经具备了将二者进行整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种整合审计更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一)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必要性

1.降低审计成本,节约相关费用

从审计费用的角度考虑,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由于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审计业务,审计技术和相关理论等不够成熟,所以执行的成本较高。相比较而言,财务报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发展的比较成熟,审计成本较为固定。因此,该背景下,将两者进行整合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更加合理的分配审计资源,进而降低被审计单位的成本和费用。

2.避免被审计单位重复提供证据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程序实施过程中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若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将两者进行整合审计,就可以避免被审计单位被重复取证,大大减少了被审计单位为配合审计工作而增加的工作量。

3.两种审计要求时间上的一致性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要求,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要在同一时期完成并公布,若被审计单位聘请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审计,则无论从审计时间的法定要求和成本以及工作的协调性来考虑都是不可取的,而整合审计相比较而言则更加具有实施的基础。

(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的可行性

1.业务的性质和类型相同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类型包括两类:鉴证业务和其他相关服务。而鉴证业务又可以划分为直接报告业务和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众所周知,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均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合理保证的审计业务,这是两者可以进行整合的基础之一。

2.两种审计的工作成果可相互利用,降低审计风险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在工作内容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因此,通过相互利用这两者审计业务的有关成果,能够更有效的增加整合的可行性,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例如,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从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一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以便为内部控制审计提供有关线索。而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有关内部控制审计中对控制缺陷的相关结论评估相应的错报风险。

3.两者都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是现代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方法,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以风险评估识别为起点,通过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以达到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目标。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通过评估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后,将工作的重心从被审计单位层面的控制逐渐转移到相关交易、重大账户及列报中来。而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也应采取自上而下的审计模式,以识别被审计单位整体风险为起点。这种审计方法能有效地把握高风险领域,更加合理分配审计的资源。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整合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进行整合审计的相关理论不足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发布较晚,内部控制审计尚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在出台的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规范》中,尽管提出了整合审计的概念,鼓励整合审计,但对于有关整合审计的指南和操作规范,国内并没有相关标准。且国内学者对于研究整合审计的文献较少,特别是缺乏实证研究和审计业务方面的意见。

(二)实施审计的成本较高,导致企业参与审计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费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企业作为一种盈利组织,必然会考虑成本效益原则。若公司不能从出具规范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财务报告中获得足够的收益以弥补付出的成本,则企业进行整合审计的动力就不高,甚至可能只进行财务报表的审计而不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或者进行内部控制审核降低业务的保证程度以减少付费。

(三)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审计的质量控制有待完善,执业人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当前,由于我国开始内部控制审计的时间较短,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仍然处于探索期,注册会计师们大多缺乏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整合审计的实务经验,从而导致了当前整合审计的效率不高,并且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也没有建立起有关整合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多数审计人员在有关内部控制的业务上,明显缺乏经验,进而导致整合审计报告不具有说服力。

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整合审计的建议

(一)完善和充实有关整合审计的理论

整合审计是未来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要不断推广和加强整合审计在我国的应用,完善和充实有关整合审计方面的理论,以便为我国审计人员今后开展整合审计业务时提供理论指导和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有关整合审计的立法工作,制定一套操作规范的,内容详实的整合审计执业准则。

(二)加强整合审计工作的宣传与引导

解决审计成本过高的对策就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通过突出重点,提高成本投入的效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整合审计的宣传,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等形式,提高企业管理层对整合审计的认识与积极性,使得整合审计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审计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人才培养

会计师事务所要充分认识到整合审计前景广阔,因此应加大对整合审计流程、程序、执业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一套成熟的整合审计的执业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同时,事务所要重视注册会计师的实务操作能力,培养有潜力的从业人员,必要时还可以从外部引进有经验的审计人员,从而不断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原,韩永杰.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对比及整合分析.财经界,2012,(14).

[2]杨凤,王宗萍,黄保华.关于整合审计实施思路的几点思考.会计之友,2012,(36):54-55.

[3]李娜.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分析.金卡工程,2009,(2).

[4]魏清.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整合审计策略要点分析.中国经贸,2014,(24).

[5]徐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2.

[6]刘永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西南大学,2013.

[7]李文娟,卢相君.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发展现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3):149-150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表审计;科学整合

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出台的第5号审计准则《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第一次提出了“整合审计”的概念,审计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整合规划,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两种工作有机结合进行,最终实现两种审计目标。整合审计无论从审计时间、审计成本和审计协调层面,都是审计工作的优化选择。通过合理的整合规划最终实现两种审计目标。

一、二者整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适当性进行审计,将两种审计整合进行,其基本意义在于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1.整合审计的可行性

二者具有的共同点,为执行整合审计提供了基础。

(1)关系人相同。二者具有相同的审计主体、客体以及报告使用者。两者的审计主体均为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审计都是基于企业管理层对相关认定的再认定,两种审计报告的使用者相似。

(2)目标一致。财务报表审计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真实性负责,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发表意见。二者虽然存在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程序相同。二者都运用观察、询问、检查以及重新执行等审计程序来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4)重要性水平相同。二者都需要确定一个重要性水平,评价错报对审计的影响以及判断识别控制缺陷。

2.整合的必要性

(1)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者存在着相互验证的关系。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如发现了重大错报,就表明与之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反之,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发现的重大缺陷,表明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账户余额以及列报存在错报。二者相互验证,更好的发现问题,提高审计质量。

(2)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二者都需要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通过询问、观察、检查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来收集大量的审计证据,需要投入审计资源。分别执行两种审计业务,就会出现同一工作的重复执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果聘请同一会计师事务所来执行两种审计工作,可以通过科学的计划消除重复工作,降低审计成本。

(3)简化审计报告,有利于正确理解审计报告

分别出具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表,当两种审计意见不一致时,对使用者产生歧义。若将两份审计报告整合为一份,能够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审计报告。

二、整合的具体实施设计

1.审计目标整合

二者审计都通过调查、评价、提出建议等手段,来促进企业经济管理,以助于经济管理水平和绩效的提高。通过财务报表审计可以发现影响财务成果的各种因素,并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和评价,可以发现制度本身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及履行情况,,以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二者最终目的是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将二者审计进行科学整合,这样目标更明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审计程序整合

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二者将审计程序有效组合,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分为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两个部分,财务报表审计分为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三部分。审计程序分计划、实施、报告三个阶段。

(1)计划阶段。从配备审计人员,组织审计小组等,对被审单位的进行审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进行审计初步的分析性测试,进而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价固有风险,调查内部控制,评价控制风险,综合二者目标将总体审计计划和具体审计计划进行整合。在整合审计计划时,评价某些事项对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是否有重要影响,关注舞弊风险及错报风险,将二者使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有机整合。

(2)实施阶段。对控制点的测试和经济活动实质性测试后,科学整合二者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价控制风险,如果内部控制可以依赖,继续进行控制测试,如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错报或重大错报,说明在错报相应的控制点上可能存在控制缺陷,而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则财务报表在相应的账户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利用对方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调整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进一步实施分析测试和余额测试。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3)报告阶段。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完成全部外勤工作后,结合二者审计证据,进一步综合分析,整理,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最后的分析性测试,编写审计报告,对财务报表审计通常编写简式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通常编写长式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目标,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发表评价意见,以及在审计期间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综合二者,合并审计报告。

三、结论

财务报表审计通过审核检查会计和有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公允性;审核检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有效性,充分披露损失浪费和低效(或无效)行为;内部控制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将二者科学整合,有效利用审计资源,运用审计的协同效应,高效发挥审计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晓燕等.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9(9):88~94.

[2]唐建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联系、区别与整合[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1(3):19~24.

[3]黄雅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研究 ——以博瑞科技公司为例[D].吉林财经大学,2014.

[4]刘永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13.

[5]潘芹.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审计意见的影响[D].重庆理工大学,2011.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审计风险是现代审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前,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监督作用中日渐突出,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正愈来愈受到审计全行业及全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控制与防范

审计风险与审计工作同在,伴随着审计工作全过程。随着审计责任的加大,审计风险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普遍认为有效控制与规避审计风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防范审计风险已成为我们审计工作者必须不断探讨和努力规避的问题。

1 努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第一要素,审计队伍素质的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审计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对进入审计机关的人员严格把关,以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建立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针对审计工作需要,系统的、有计划的组织高层次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三是建立审计人员待遇与专业知识水平挂钩的制度。

2 努力转变思想观念,自觉增强化解审计风险意识

审计人员应具有一种客观辩证的哲学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具体地融于审计活动中,用正确、科学的知识论和方法论提高审计人员客观准确分析问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地处理好审计活动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做好审计工作。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审计机关将会更加关心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并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及其损失。要认识到审计风险既是自身的职业风险,也会对审计人员自身形成政治风险。因此,审计人员一定要冲破传统审计思路的束缚,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并在执行审计业务的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控制审计风险,自觉形成防范审计风险的思想意识。

3 努力规范审计行为,扎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提高审计质量是防范和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标准、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质量检查、考评等制度体系。在信息化条件下,将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控制规范化、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化,通过审计项目管理系统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包括:针对不同的审计阶段,建立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审计日记、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草案、审计信息发布和总结等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流程,设置质量控制点,使审计质量监督更加规范有效;通过对审计机关外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检查来达到对审计质量责任的控制;建立审计项目质量为考核指标的导向制度,使审计人员逐步强化审计质量的意识;建立审计质量考核机制,监督检查审计项目质量,考评和追究审计责任,切实起到控制审计质量的作用。

4 积极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审计部门管理水平

建立审计部门质量监督体系,不仅包括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行业的执业监督的作用,还包括加强事务所的内部质量管理。在事务所内建立一套严密科学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制度,并得到切实的执行,以保证审计人员按照规定的专业标准执业,达到质量控制要求,从各环节上控制审计风险。针对国家审计机关除了要建立健全强有力地内部约束机制外,还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以达到减少和规避审计风险的目的。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审计机关可按照机关管理的控制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对审计机关辅助办公系统(OA)进行完善,内容涵盖财务管理、文书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审计业务管理、考核体系管理、人事管理、政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规范机关基础管理,避免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保证审计机关管理高质、高效。

5 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审计工作的需要,当前计算机已同现代管理方法相融合,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明显地强化了工作手段,应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开展审计势在必行。审计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首先要普及,并逐步的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其次,要开发设计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并在一些项目审计中进行试点,再经修改完善,提出需求,再推广使用。以审计方法的高科技含量达到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风险管理,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目的。

综上所述,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当风险的职业,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其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加复杂,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可以控制,却不能完全消除,因此,这要求审计人员要不断调整自我,并在调整中开发风险分析和防范方法,加强风险理论研究,深化审计监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遏制风险的目地,才能更好地为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道琴,王淑晶.浅谈审计风险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及防范.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No.01.

[2]邓芙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北方经贸.2010 No.03.

[3]吕博.论审计风险[J].宁夏审计.2000,(2).

[4]傅卫民.浅谈审计风险的防范[N].中国审计报.2000年.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制度变迁总是需要动力(动因)的,若没有动力(动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也不会实现变迁。文章在回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深入探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内动力(动因)和外动力(动因),以加深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过程的认识,以期对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和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制度变迁; 变迁动因

制度变迁或者制度创新就是新制度产生、否定、扬弃旧制度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另一种制度的过程。制度变迁原因的最早研究者之一的诺思和戴维斯认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对它的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国内学者黄少安则利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将制度变迁的动力(动因)划分为内动力(动因)和外动力(动因),认为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矛盾是制度变迁的内动力;制度变迁主体对自身利益或对别人、对社会利益的诉求构成制度变迁外动力,内外动力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推动制度变迁。本文通过借鉴该理论深入探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内、外动力(动因),以期加深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过程的认识。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回顾

随着企业管理实践的丰富及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国外企业内部控制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经济转轨的要求,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政府监管部门尝试进行了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学者就开始了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这些研究仅限于对国外理论的介绍,还没有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创新发展,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基于此,笔者重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内部控制变迁脉络和特点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企业内部控制探索建设阶段(1996年至2006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央行等机构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颁布了众多的内部控制规范,在各自的监管范围内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给予引导和规范。这一时期,从民间到政府监管部门都积极展开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方面,由于财政部的有力推动和监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得到了规范建设和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也开始逐渐从单纯重视内部会计控制转向了企业其他领域内控的建设,呈现出以内部会计控制为基础、管理控制甚至风险控制并重的发展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建设,虽然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得以强化,但是相关的管理控制还相对薄弱。从整体上看,政府各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体系数量多而零散,还有待于进一步协调和统一。

(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统一阶段(2006年至今)

2006年7月我国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以建立一套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快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统一的步伐。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6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本建成。

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也是企业取得参与全球竞争“通行证”的现实要求。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了由片面单一的内部会计控制向系统全面的风险管理控制的转变,实现了由多样的内控标准向统一的内控体系的转变,实现了由单纯的借鉴模仿向灵活创新运用的转变,企业内部控制实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迁。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内动力

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安排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内在矛盾,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内动力或者是根本原因。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实现变迁的内动力,主要是由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身缺陷和执行的低效率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要求导致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也真正开始独立于政府,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企业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须加以改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全球市场竞争,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以及国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控失败等事件,投资者蒙受了巨大损失,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萨—奥法案》404条款要求在美上市的公司全部都要遵循该法案的要求,这对内部控制比较薄弱的中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做大做强我国企业,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客观上也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从会计控制向全面风险控制拓展,以应对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自身缺陷及低效率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曾涉及财政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多个监管部门,政出多门。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职责交叉,客观上形成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同时,内部控制标准的多样导致企业执行难度大、成本高,也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已实施的内部控制还都只侧重于业务活动的日常控制,缺乏对未知风险的灵活应对,更没有对内部控制的本原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朱荣恩等(200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发现,从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状况较差;从企业规模上看,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现状不乐观。从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看,内部报告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的执行效果也差强人意,分别有近半数调查企业认为自身的执行效果“一般”。企业内部控制自身的缺陷以及执行的低效率,也就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内在要求。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外动力

虽然企业内部控制自身缺陷和执行的低效率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发展的内在矛盾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内动力,但是,若没有制度变迁主体的创新和努力,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同样无法实现。制度变迁的外动力就是制度变迁主体从事变迁的动因或动机。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中,政府、企业等制度变迁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进而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成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外动力。

(一)政府加强监管的需要

近二十年来,在内部控制变迁中发挥作用的部门主要有人大常委会、财政部、央行、保监会、证券会和银监会。除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会计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外,其他部门都是针对各自的监管对象颁布的不同的内部控制规范,在含义、目标、原则等方面存在众多的差异,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和部门特点,不仅实施难度大而且执行效率低。建立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有助于政府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效率,而且有利于降低政府的监督成本。政府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变迁的预期收益表现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稳定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减小企业的舞弊和违规行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消极影响,维护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基于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在不同程度上约束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行为,为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变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企业增强风险管控能力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企业控制跨度增加、经营地点分散、控制层次增多,所面临的风险错综复杂,管理任务异常艰巨,风险管控压力的剧增促使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以应对各种风险。另外,现代企业的职能部门增多,内部利益错综复杂,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协调内部机构,不仅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减少内耗、节约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率,保护资产的安全。实践证明,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且是防范企业面临的复杂风险的客观要求。美国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以及国内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控失败等事件表明,一旦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增强企业风险管控能力的必然要求。

(三)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的需要

从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外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的变迁中一直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而国内注册会计师也较早开始了在执业中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研究,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于日趋复杂的公司业务和日益增大的审计风险责任,传统的全面详细测试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无法满足审计要求,为了规避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所采用的审计技术,实现了由传统的详细审计向抽样审计及至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风险导向的审计技术,尤其注重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时间和审计资源,而且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进而减轻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成本。基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为目的的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的广泛采用,促使注册会计师更加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引导帮助企业及时改进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上的缺陷,及时完善内部控制以适应管理的要求,客观上不仅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而且节省了企业的审计成本,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内部控制变迁的成本,加快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变迁是内动力和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为制度变迁主体提供了通过实施制度变迁获利的机会,而后者的作用就是促使制度变迁主体抓住机会实施变迁。政府、企业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积极参与,对内部控制的变迁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尤其是政府在内部控制变迁中承担了制度供给的角色,从而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政府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变迁,虽然具有推动力大、制度出台时间短、减少制度需求不足造成的损失等好处,但是也容易导致制度供给过多和制度执行的低效率,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所以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内部控制变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使内部控制的变迁始终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随着经济的日趋复杂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内部控制变迁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02-105.

[2]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22-343.

[3]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62-190.

[4] 金小英,唐予华.内部控制观念的变迁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5(9):9-10.

[5] 朱荣恩,应唯,吴承刚,等.关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用效果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04(10):22-23.

[6]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7.

内部控制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30年,也是会计改革发展的30年。其中,内部会计控制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本文对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回顾与展望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会计变革的3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直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与此相适应, 30年间,中国会计理论和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会计改革也经历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协调、趋同到等效的发展过程。作为会计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历经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一、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简要回顾

1、摸索创建会计监督制度,逐步强化会计监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1978年,财政部恢复建立财政监察司(与监察部派驻财政部监察局合署办公,承担财政监督与行政监察两项任务),各地也相继恢复了财政监察专门机构并配备了人员。财政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执行财政政策、法令、制度的情况,办理有关违反财政、税收、会计制度和纪律的案件查处。这个阶段,财政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会计监督,例如一年一度的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升级”活动,以及一些地区为促进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进行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

1985年颁布的我国现代第一部《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对会计稽核与内部牵制作出明確规定。

2、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形成,促进各单位有效防范财务风险(20世纪90年代)。

1996年12月,财政部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对内部控制作出了权威性解释,即“是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弊端,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并提出了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是否信赖内部控制,以确定审计的性质、时间与范围。这是我国现代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规定,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现代内部控制建设拉开了序幕。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会计法》,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与1985年《会计法》相比,在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其第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二)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三)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四)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上述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法律要求,体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本质。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对内部会计控制提出明确要求。

根据会计法的上述规定,财政部相继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和担保等6项内部会计控制具体规范,并印发了固定资产、存货、筹资、预算、成本费用等5项征求意见稿。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作为《会计法》的配套规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对各个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防范财务风险发挥了应有作用。

3、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1世纪以来)。

跨入新世纪,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结合国内、国际企业发展形势,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风险,推动会计控制向全面风险控制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颁布不久,财政部根据《会计法》的有关精神,于2000年初组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小组,就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思路等问题进行研究。4月初,财政部会计司以财会函字[2000]18号印发了《关于研究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思路(讨论稿)》和《关于加强货币资金会计控制的暂行规定(讨论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之后,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基本规范》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明确了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要求,以及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要求。

上述两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加强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的理论与制度建设,树立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会计法规建设进入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

按照财政部会计司的规划,“《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取分批分步制定实施的方式。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管理最为薄弱的环节,先制定迫切需要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如货币资金、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环节的控制,成熟一个发布一个,在此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不同单位经营管理需求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

2002年,财政部又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两个试行稿。随后,又相继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担保》、《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外投资》,以及《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工程项目》等3个试行稿,要求各单位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担保、对外投资及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并认真组织实施。

此后,财政部又陆续印发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预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存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固定资产》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筹资》5个征求意见稿。

2004年年底和2005年6月,国务院领导同志连续就强化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作出重要批示。2006年7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起成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召开发布会,以财会[2008]7号文件的形式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是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内控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标明我国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进入到规范化、系统化、完善化阶段。

二、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未来展望

从内部会计控制发展实践的总体情况来看,由于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起点较低、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基础工作依然十分薄弱,内部会计控制实务尚处在“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阶段,有的企业和单位仍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仅从实践层面看,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广大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共同努力,在引进国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项内部控制,丰富和发展内部控制理论,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与制度,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不断向前发展。

上一篇:建设项目审计论文下一篇:高级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