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26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2、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3、园林设计中绿色园林植保技术的主要应用

4、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留学生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5、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6、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7、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

8、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研究

9、创建高等职业园林技术新型专业研究

10、低碳园林技术路径及相应对策

11、园林工程园林道路铺装得施工技术

12、基于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13、基于1+X证书背景下的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4、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15、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运用分析

16、中职学校园林技术专业技能竞赛现状与对策探索

17、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探析

18、如何通过园林技术提高水土保持效果的应用研究

19、建设节约资源型园林技术体系探究

20、园林技术专业“园林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21、浅谈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措施

22、“双证融通”对中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的启示

23、如何通过园林技术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24、浅谈城市绿地植物病虫害的园林技术防治

25、浅谈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点以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26、高职园林技术专业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7、如何通过园林技术提高水土保持效果的应用研究

28、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湖北地区企业调研与结果分析

29、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索与实践

30、浅谈园林施工与园林养护技术

31、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32、高职园林专业《园林绿地养护技术》教学研究

33、创新创业导向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34、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探析

35、园林技术专业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6、新技术在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37、加强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38、基于生态系统思想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包的研究与实践

39、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园林技术专业的应用

40、园林绿化施工及园林绿化植物栽植技术分析

41、中职园林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思考

42、高职园林专业国际化办学实践与思考

43、现代职教体系下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师资建设探索

44、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探讨

45、浅析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的施工技术

46、园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情境设计探究

47、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

48、浅析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缺失问题

49、着力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道路铺装;施工技术

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技术是园林工程项目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对园林进行道路铺装过程中对于此项技术具有严格的要求和具体的铺成措施。如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的运用不当,容易造成最后道路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造成整个园林工程的延期。而在对园林道路建设铺装过程中需要考虑最终道路的舒适程度以及最终工程的总体质量水平。因此更加的注重对于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技术的掌握。

一、园林道路铺装前期准备

(一)材料准备工作

在进行园林道路施工铺装进行时首先需要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于铺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的材料进行采购,以此做好充分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一是进行材料采购过程中,所购进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道路铺装的要求,即材料的质量需要得到有效的保证。其二是对于购进材料的数额明确知道,其中无论是对水泥的购进还是石头的购进都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采购,以免造成最终施工的材料多余,导致材料的浪费出现。其三是对材料的运用中进行检查和评估,防止因自然因素对材料造成性能改变的情况发生。

(二)场地放样

场地放样是在园林施工前所做的准备工作,使得园林最终的铺装成果的实用性和整体协调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在进行场地放样时需要注意的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场地放样中应该考虑到道路最终的实用性,而不是只注重样式的美观,而不利于最终的使用,甚至造成麻烦。另一方面是考虑道路的美观和整体的协调性,在满足道路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加强突出道路的美观和整体的和谐,给人以视觉上的感官享受。

(三)地形復核

进行园林工程道路铺装的地形复核主要是在需要建设施工的道路上进行具体的调查,这项调查包括对于道路具体的道路勘察和相关道路的其他方向进行实地勘察,以对于所需要铺装的道路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通过对于地形的复核,能够促使对于所要铺装的道路的具体情况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道路?O计更加的完美,其次是掌握具体的道路情况,根据不同的道路情况进行不同的道路铺装建设。

二、园林道路铺装施工

对于进行园林道路铺装施工如上图展示,对此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基层施工

在进行园林道路铺装过程中,基层施工是园林铺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基层施工主要是为后期的道路铺装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显得格外的重要。在进行道路铺装的基层施工中主要是通过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对于相关石头或是碎石进行的摊铺和对此进行的稳压。进行碎石的摊铺主要是将碎石平整的铺放到所需要建设的道路上,并且对此进行压力的施加,以保持整个路面的平整稳定。其次是对于碎石和素土之间的一个平衡,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以更好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情况下还需要对此加入一些辅助材料以保持整个路面的整体平衡性符合要求。

(二)稳定层施工

稳定层施工主要是首先是对于进行稳定层施工的一个准备工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和维持道路建设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放线时应该根据基层线路的具体情况进行作业,在进行放线时还需要对于放线的节点进行有效的设置和控制,避免在过程中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在进行准备工作时主要是对施工材料的准确查核,以此保证整个施工环境得以有效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于相关的横坡和纵坡进行准确的标注,最后是对于整个施工竣工后需要完成的相关的养护工作。

(三)石板的铺装

石板铺装作为工程园林道路铺装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进行工作时还是需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首先是进行石板在稳定层的放样并且对此进行清洗,以保持它的清晰完整,防止因不稳定而发生的坍塌现象。经过放样后确定具体的工作顺序。其二是对石板进行铺装,在进行石板铺装时应该在稳定层上铺一层水泥浆,以此完成石板和稳定层的结合。其三是对于相关石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对于这些缝隙不及时处理很容发生因缝隙造成的物质结构间的稳定性发生改变,严重时甚至还会发生坍塌,因此因该加强对于缝隙的处理,对此进行填充,保证最终道路的稳定性能。

三、对园林铺地与园路铺装设计的要求

(1)从构造性能划分公园和风景区道路铺装设计的方法,材料需要达到的耐久性取决于所用铺面材料类型、所在地点的工程预算,比如步行区域的空间道路铺装。整体结构和耐久性也会因为铺面材料出现的过早失效问题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室外地面材料大都会暴露在各种严酷的外界环境里,如雨、雪和冻结融化的循环转换过程等。令人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测试方法来确定铺面材料的防冻性能。正是因为所有的室外空间材料都会经历干湿交替的循环,因此防风化性能对于所有铺面材料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粘土砖和有色混凝土。通常情况下,铺面材料的表面越坚硬密实,有机植物就越不容易在上面生长。这种性能往往因铺面承担的交通方式不同而分为好多种;举例子来说,供维修用的通道铺面和步行区域的铺面就是迥异的。大多数如木砖等的软质材料只适用于承担荷载较小的步行交通。铺面材料的防滑性将会因为磨损而降低。在风景区和公园区域,特别是在台阶和坡道等处,材料的防滑性能则更为重要。铺面材料可以经过粗糙处理,也可以规划有波纹起伏的表面,增强其防滑性。铺装材料颜色的耐久性和颜色的均匀度是很重要的条件之一,然而客观地讲,对于某些铺面材料,完全意义上的不褪色是基本不现实的。同时,铺面材料表面灰尘堆积也会对颜色产生一定的影响。铺面材料颜色的均匀度在大量铺设同种材料时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时颜色均匀与否显得更为明晰。

(2)从材料方面角度看,随着生态建设的倡导,道路铺装的生态性功能也逐渐被应用于现代化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建成具有生态意义的道路铺装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构筑,如采用渗水性铺面材料作面层、利用具有透水性的材料作道路铺装的构造或垫层、结合层;选择热辐射较小的铺面材料;表面光滑、耐磨、不吸尘的铺面材料等方法铺设成具有生态意义的道路铺装。透水性铺装的构造直接影响着路面的透水性能,当在使用透水性铺装及砌块时,从表层浸透下来的水通过砂床进入路基,进入路床,最后进入到地下的水量取决于路基的空隙率和表层材料的保水能力。为了不损坏道路铺装的结构,特别是沥青铺装会因为水的作用出现材料的分离,路基中的水分应尽快排出。值得注意的是铺装边缘的路边石,侧沟等可能会影响路基的排水,并因此影响铺装的使用效果和寿命。透水铺装的表层广泛使用水泥混凝土类、沥青类,最近用环氧树脂、脱色沥青及用环氧树脂做粘合料,用碎石作骨料的透水性铺装和陶瓷类透水铺装块也正在得到广泛的使用,更接近自然的透水铺装施工法正在增多。因此根据道路铺装的构造性能将具有生态内容的铺面分为软地面、柔地面、硬地面等种类。科技在进步,对于不同材料形成的减低热岛效应、透水性能、防止起尘、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上,我想,在今后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和研究。

四、结语

园林铺装工程能够直接的创造优美地面景观,提供给人美好的享受,能够增强园林艺术的效果,园林铺装的顺利施工对园林工程整体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园林铺装的施工技术中,需要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场地的综合性分析,科学严格的依据设计进行工程各项目施工,包括砼基层、侧石和板材的技术施工,才能更好的达到优质的园林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晓焦.论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J]现代园艺,2011-11-25

[2] 王华青,马良,吉文丽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09-15

(作者单位:江苏禾源晟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园林项目是大众生活之中的重要部分,园林设计为创造美的过程,体现了现代科技的精华。优秀的园林景观不但可为动植物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凸显艺术性以及科学性,还可给客人带来便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园林项目包含设计以及施工两个重要阶段,前者为后者的基础,而后者为前者的体现,两环节相辅相成。而在施工阶段中树木栽植对项目施工来讲意义重大。因此本文针对园林工程施工中树木栽植展开探讨,对确保生产建设规范性,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树木栽植

1.园林工程施工树木栽植规范

园林工程施工阶段中进行树木栽植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为提升栽种成活率,应尽量缩减树木与土地分开的时间,预先挖好坑洞。在春季移栽的阶段中倘若提前选择秋冬季节进行开挖,利于充分将基肥分解,使得内部土壤更快的风化,进而提升栽植生产成活率。再者,应提前位于坑洞之中施足量基肥,完成该步骤后需要进行土壤回填并完成覆盖处理,使得基肥同树根互相分开,预防由于肥料发酵影响树根生增长。

选择苗木过程中应尽可能把握就近原则,确保树木发展生长的外界环境不会形成明显变化。树木挖掘的阶段中应小心谨慎避免破坏根系,依据树木具体生长状况,应在根部确保土球适度,而运输过程中要采用塑料薄膜做好包裹处理,尽可能降低树根暴漏在外的时间,有效提升树木栽植生产成活率。

2.园林工程施工树木栽植工艺技术

完成前期准备后,应将需要栽培种植的树木运送到施工地点。该过程中应确保树木根系带土直径是树木干径的七倍到十倍,且应保证根系完整。装车的过程中,应采用草绳做好捆扎,其间隔距离应控制在三厘米,预防松动形成颠簸对冲。当运送树木至指定方位后,要快速安排人员开始栽植生产。依照树木总量以及施工进度,明确所需劳动力资源,做出合理调配,保证树木在运送当天完成优质的栽培种植,进而确保成活率。倘若有剩余则应采用合理的保湿处理技术,预防树木由于失水最终死亡。通常来讲,园林树木栽培种植需要土质疏松,拥有良好的透水性,而对于一些根部较为敏感的品种,应利用合理的措施做好坑洞改造。

针对树龄高且珍贵的品种,应做好根部消毒与去腐,提升成活率。另外,应在栽培种植前期做好合理修剪,确保树形良好,并可增加对树根所需养分的供应。而后应采取合理的栽植方式,依照树木品种、特征,可划分成带土栽种以及裸根种植两类。采用带土栽培种植方式适合于常绿树种以及裸根栽种较难成活的品种。施工处理前期应测量好坑洞,依照树木带土体积调节坑洞深度,而后将树木放置到坑洞之中,完成表土回填。在处理到一半之时应做好夯实处理,力度得当,避免破坏土球,而后继续完成后续回填。首次浇水应确保分量充足,将完全浸透根部。裸根栽培种植适合于常绿苗木与落叶品种,采用施工处理技术的重要环节在于做好根系完整全面的保护,确保树木根部骨干长度适宜,不应太长,应尽可能的确保根系庞大,多带侧根以及须根,并实时观察根系的湿润程度。可采用一千克磷酸钙、七点五千克黄土再加上三十二点五千克的水,混合搅拌形成泥浆包裹住树根,合理预防根部失水最终干枯。在进行裸根栽植处理的过程中,应遵循合理的处理顺序。首先填土埋根,轻轻采实土壤,而后继续进行填土,把住树木向上轻提之后再采实,并进行再次填土处理,令树木根系顺畅自然的舒展,预防形成弯曲或是卷根的问题。

3.园林工程施工树木栽植后期管理

完成园林工程树木栽培种植后,为提升存活率,应做好后期管理与养护,对于大体积树木来讲应做好支撑装置的设置。由于新载大树根部没能同土壤全面结合,较易在风力影响下发生倾倒现象。为此应在贴近根部的方位设定支撑系统,保证大树可靠稳定。通常可采取三柱支架的处置方式,该技术施工操作较为简单,且效果明显。在大树移栽了一年时间后,可拆除支架。对于新移栽的树木品种应尽可能的做好细致处理,由于根部吸水力会受到一定影響,因此要经常做好浇水养护,确保水分营养充足。另外,还应依照具体的天气状况以及树木本身所需的水分标准做好控水处理,预防由于水分太多导致树根在长期的浸泡下发生腐烂现象。尤其对于雪松等常绿且耐寒的品种,在雨季季节应及时做好排水处理。

完成树木修剪移栽之后,其本身抗病水平会不断降低,因此应强化预防治理。尤其是冬季季节,害虫多数位于树木树干之中隐藏起来,对其整体生长的危害有限,因此可提前制定预防治理措施。通过喷洒杀虫剂,选择效果良好的品种,全面消除更多的害虫。在春秋害虫多发的季节,则可选择高效率、现代化的喷洒农药装置,针对园林树木做大范围的喷药处理,把握预防为主体的原则,做好综合预防治理。完成树木移栽之后,会生长出更多的枝条,该类旁杂枝条会对树木生长的美观性形成负面影响,并阻碍树木吸收所需的养分,导致养分物质过度损失,为此应做好多余枝条的合理修剪处理。通常来讲可由各个角度预留适当主枝干,并在主枝干之上留有三个到五个侧枝,提升树木生长的美观性,还可防止养分的快速消耗,确保树木健康快速的生长发展。

4.结语

总之,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树木栽培种植技术始终是当前我们应重点研究的课题。伴随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树木栽培种植持续的更新换代,对城市发展、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发挥了更大的促进作用。园林项目树木栽植处理过程中,应依照现实状况把握因地制宜以及因时制宜的原则,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真正提升树木栽培种植成活率,进而实现最佳的施工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张安琴.浅谈园林工程树木栽培技术的要点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8).

[2]王秀茹,张庆革.城市园林树木种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安徽农学通报,2008(20).

[3]陈凤,林福平,杜振柏.郁金香球茎繁育及促成栽培春化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0(09).

[4]李龙辉.园林工程施工中树木栽植实践探究[J].绿色科技,2013(10).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近年來,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园林工程事业呈现了较快的发展趋势。而要想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便需从园林施工管理角度做好各项施工、技术协调管理工作。鉴于此,本文重点对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是园林工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做好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便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并合理选择苗木,通过定点放线、苗木栽植以及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使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全面提高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1.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准备工作的落实分析

做好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准备工作,是保证后续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有效举措。因此,需构建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项目,做好和设计单位的交底工作,对施工设计图纸熟悉并掌握,进一步对具体、可行的施工方案进行编制。然后需对施工场地、地下管线的位置加以明确,对人工、材料以及相关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安排,保证施工现场布局的合理性,使二次转运得到有效避免[1]。对于施工人员需进行岗前培训,并保证持证上岗。做好施工技术角度工作,严格按照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规范流程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性,使施工质量及安全性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场地平整及苗木选择技术要点

2.1场地平整

在场地平整之前,需将表土剥去,并以绿化造坡图为依据,做好场地平整作业;对施工场地中的管网布设加以了解,采取高挖低填技术工艺,将施工范围内的杂物去除干净,并保证处理后坡度呈现自然平缓状态;倘若土壤不适宜植物栽植,则有必要进行土壤改良,通过石灰、石膏等材料的应用,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改良,使pH值控制在5-7范围内,并将适量的有机肥加入,使土壤肥力增加[2]。针对地形低洼位置,需进行导沟的设置,使导引排水更加便利,使地面径流直接冲刷的发生得到有效避免。此外,完成场地平整及土壤改良作业之后,需对表土进行回填处理。

2.2苗木选择

在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苗木的选择及栽植是重点环节。从苗木的选择层面分析,需以园林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苗木栽植要求为依据,合理科学选择,比如对于苗木的高矮、冠幅均需要和前期设计维持一致。与此同时,在苗木采购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与施工场地近的苗场合作,使运输距离缩短,使苗木成活率提升。在乔木选择方面,需择优选取根系发达、健壮以及无病虫害的苗木;并且,乔木土球直径是树木胸径的8-10倍左右,需使用适宜的草绳进行包裹处理,在搬运过程中,需预防土球松散开裂。此外,对于灌木来说,需保证其根系发达,冠幅饱满且均匀,无偏冠及底部秃枝表现。总之,需合理选择苗木,以此确保后续施工管理的质量。

3.定点放线施工技术要点

在园林定点放线施工之前,需对施工图纸进行把控,保证位置的准确性。定点之后,由施工技术人员进行验点,检验合格之后再进行栽植施工作业。在定点放线过程中,需掌握相关技术要点,具体包括:

(1)规则式种植,在规则式定点放线过程中,需确保前后对齐,且对称均衡,可将路牙及相关建筑当作参考点,然后进行定点放线作业;同时,考虑到栽植的整齐,可以每间隔10株将1个木桩钉上,以此视为行位控制标记。

(2)自然式种植,对于此类种植形式,主要呈现为不规则形状,树木分布不可表现为等腰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对于自然式树丛,可采取方格网法,首先采取白灰线对范围注明,然后基于相应范围内明显的位置将木桩顶上,将树种、栽植数量以及坑径注明,并基于每株树中心部位将白灰抹上,以此当作标记。

(3)利用方格网法,针对灌丛、绿篱以及色块等做好定点放线施工作业。

(4)对放样区域内部相关地下管网所处位置加以明确,倘若乔木定位和地下管网之间存在交叉的矛盾,则需及时和园林设计师沟通交流,制定并落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定点放线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性。

4.苗木栽植施工技术要点

在完成挖穴、修剪处理之后,需进行苗木的栽植施工作业。在此项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规范施工,具体如下:

(1)乔灌木种植,尽可能地以原来的阴阳面为依据进行种植施工作业,使苗木成活率提升;将乔灌木入穴扶直之后,需采取分层填土及压实处理,压实过程中不能对土球进行直接踩压。将乔木种植完成之后,需及时进行支撑的设置,若乔木胸径<10厘米,可采取三角状支撑形式;若乔木胸径为10-20厘米,则可采取四角桩支撑;若乔木胸径>20厘米,则可以采取钢管支撑。在乔灌木栽植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浇水,如果树穴表现为下陷,则需对种植土进行回填及捣实处理;3天内浇第二次水,7天内浇第三次水。

(2)地被种植。在此环节施工过程中,需避免在太阳暴晒时间段进行,并采取从内朝外种植方式,针对轮廓线位置以“品”字形进行种植,使流畅的边线有效形成。在栽植作业完成之后,及时进行浇定根水处理。

(3)草坪铺植。严格按照“场地细平→碾压土坡→铺沙找平→二次碾压→施基肥→铺草→浇水→再次碾压”的施工工序进行[3]。值得注意的是,在草坪铺植过程中,碾压处理非常关键,通过有效碾压处理,使沙土层和草坪之间能够密切接触,使草坪的成活率提升,并保证土坡能够坚实平整,不会出现下陷的情况,维持饱满美观状态,使排水更加有利。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然后把控场地平整及苗木选择技术要点,落实定点放线施工技术及苗木栽植施工技术。此外,本人认为还有必要做好栽植后的养护工作,进行除虫、杀菌、除草、浇水、施肥、修剪、补种以及防寒等养护工作,以此使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锦华.园林绿化施工技术管理要点[J].乡村科技,2020(04):66-67.

[2]毛成莉,唐善良,高维杰.关于园林绿化施工中技术管理的研究[J].居舍,2020(03):121.

[3]栾丽清.市政园林景观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门窗,2019(22):111-114.

园林技术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阐述了园林工程中应用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基本原则,从雨水回收技术、园林灌溉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具体表现。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参考,借助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园林工程的建设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层次,推动园林工程朝着稳定长远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应用

前言:众所周知,风景园林本身具有丰富多彩且历史久远的特征,其中还包括了美学、文化以及哲学等领域,而作为当今社会建设中的美感与绿色代表象征,也日益倍受广大人们关注。尤其是在高节奏社会环境推促下,好的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不仅仅可以让人们生活中感受到美与和谐,还可以极大的彰显城市文化遗产,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和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美观的作用,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生活环境品质。为更好提高园林施工的质量,园林从业人员要积极研发新技术和加大应用力度,保障施工质量提高以及可以达到预期施工效果。

1 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基本原则

1.1利用现有资源原则

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园林施工新技术时,需要秉持利用现有资源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通过不同植物的类型组合可强化园林工程的景观效果,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重视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园林施工新技术为切入点,提高各项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对植物类型组合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不断推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新发展。

1.2满足地区环境原则

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园林施工新技术时,需要秉持满足地区环境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园林工程施工活动开展之前,深入到施工现场实际当中进行实践调查和分析取证,对所建设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结合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合的苗木,为植物栽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 在园林工程中应用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具體表现

2.1雨水回收技术

在现代园林工程建设中,雨水回收技术是园林施工新技术的重要表现之一,广泛应用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当中,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可解决植物缺水问题。在对植物进行浇灌时,所用的水资源以雨水为主,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贯彻其中。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环境之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往相比较得到明显提升,但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渐严重。而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水资源应用工作。以雨水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园林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在园林工程中,使用雨水回收技术时,可增加雨水吸附功能,涉及人工湖、蓄水池、树木周边排水系统等,使得雨水可以滞留在这些区域内,为植物提供可直接吸收的水资源。通过这一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雨水的有效回收效率,在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同时,可减轻雨水对地面所产生的污染。因此,相关人员在园林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雨水回收这一施工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将节水目标贯彻落实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当中。

2.2园林灌溉技术

园林灌溉技术作为园林施工新技术的一种,将其应用在园里工程施工建设环节中,可提高园林养护工作效率,为植物提供稳定生长的良好环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园林工程中所使用的灌溉方式较为传统。虽然可一定程度上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但是却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因此,针对此种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资源浪费严重现象,相关人员需要对现有的灌溉技术加以创新,改良灌溉方式,紧跟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创新变革形势,积极主动地运用新技术、新系统,如微灌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最大限度满足植物灌溉需求,将节水目标落实到实处,确保园林工程中的植物处于正常稳定生长的良好状态。

在微观技术使用时,可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滴灌和喷灌,在小型喷头的应用之下,对所建设区域内的水量进行有效控制,满足植物吸收水分的实际需求。而在智能灌溉系统使用时,要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形势,提高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传感器技术应用其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灌溉,有效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以动态化的方式监测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生长情况,对其灌溉时间、水流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对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稳定生长及节水资源目标的达成均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

2.3高边坡防护技术

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园林施工新技术当属高边坡防护技术。通过高边坡的打造,可提高园林工程的景区观赏性,对园林工程建设效果的强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施工单位要重视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加强对该园林施工新技术的理解与掌握,结合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使得园林工程的安全性在整体上得到有效提升。需要说明的是,在高边坡防护技术应用时,施工单位需要对园林边坡的坡度情况、周边水文环境做出深入实际的透彻调研。以此为依据。科学设计园林工程施工设计图纸。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增强坡面的抗滑能力,还可使得土壤的蓄水性能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强化,更好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此外,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中使用高边坡防护技术时,需要从做各方面入手,包括植物防护、砌体封闭防护等,将高边坡防护技术的防护性能得到有效彰显,并充分落实到园林工程施工建设当中。与此同时,建设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图层进行加固处理,这是植物防护法使用时所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土壤的蓄水性能得到强化。

结论:综上所述,相关人员在园林工程建设工作开展时,要紧跟时代发展形势,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利用现有资源及发挥地理优势的基础上,将雨水回收技术、园林灌溉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等园林施工新技术,合理科学的应用在园林工程当中,强化园林工程施工效果,在改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宜居和谐的居住环境,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诉求。

参考文献:

[1]郑知土.浅析市政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24):134.

[2]李明明,沈娜.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4):56~57.

[3]何效彬.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7):153~154.

[4]司广超,高晏利.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8(24):177.

[5]刘春玉.试析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8,45(10):181.

(江苏嘉炜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210000)

上一篇:风景园林大学论文下一篇:风景园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