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护理论文范文

2023-03-20

放射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放射医学;防护学;发展现状;防护措施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医学放射学中的放射学研究是一种先进的检查方法,如透视、CT、X射线摄片等,然而,放射技术有其独特的特点。当患者得到准确的检查结果时,设备本身发出的辐射对人体非常有害。人体的生物分子结构和特性会发生变化,高剂量的X射线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正确理解X射线剂量的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尽量减少使用辐射剂量,确保患者身体不受不必要的损伤。

一、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基本概述

由于放射学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都是基于放射性的特点,因此可以为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疾病提示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治疗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从电离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来看,放射医学有着非常明显的劣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发挥放射医学的积极作用,通过放射医学的具体应用,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避免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解决安全问题,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在研制过程中的安全。

二、放射医学应用与防护的发展现状

放射学在医院及相关卫生单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在医院设立放射科,支持临床诊断和放射治疗,以便医生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患者基本情况的信息,放射医学的核心内容是放射技术,放射医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癌症治疗、放射灭菌等。通常使用的放射学技术包括数字直接成像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断层扫描、X射线摄影等。

放射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明显的重要性。在辐射防护的发展中,医用辐射已成为最大的辐射源和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此外,还发生了一些与医疗辐射有关的安全事故。因此,随着医疗辐射的发展,辐射防护越来越受到生活各个领域和相关国际组织的重视。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国际组织和欧美工业化国家对辐射安全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医疗应用方面。同时,他们还制定了一些办法和措施,做好医疗辐射防护工作。辐射防护任重道远,加强辐射防护刻不容缓。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医疗辐射防护措施的制定及相关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完善卫生系统和信息平台,有必要深化一系列工作,如对操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安全卫生部门进行进一步培训,以持续有效地提高中国的辐射防护质量。

三、放射科医务工作人员的防护

放射科医务工作者由于工作的需要会长期接触到射线的照射,和其他的人比起来,他们受到的射线剂量要多得多,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防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减少射线照射的时间,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在非工作时间内,放射科检查室内尽量不要停留。

(2)在检查室工作的人员应该可以熟练地操作放射线机器,操作速度要快速,尽快地迅速完成检查工作,尽量减少放射线的照射量。机器操作者应尽量远离与照射源的距离并减少了辐射剂量。检查患者时,用铅屏风遮挡,避免放射线,进行间隔摄影。检查婴幼儿和重病患者时,摄影需要工作人员在机器旁边。此时,医务人员佩戴铅橡胶进行保护。要测量个人的照射剂量,必须确保在规定范围内照射的剂量,不得超过规定值。放射线科医务人员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照射量通过带X射线个人用量的胶卷或热释放光量计进行测定。对于怀孕的女性劳动者,不能在检查室工作。暂时从事其他工作,可以防止给胎儿和成年人带来严重后果。

四、放射医学应用与防护的具体案例及措施分析

从上述内容来看,辐射医学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防护活动的发展也需要相关的措施。首先,关于辐射医学的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放射线医学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具体应用:以其中的放射性核素检查为例,现有的主要诊断方法是放射性核素心肌表示,通过给患者这个检查来诊断冠状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主要手段是:根据正电子核素断层的心肌代谢像和放射性标记,分为诊断心肌缺血的心肌灌注像。

(2)辐射灭菌:手术时缝合伤口的缝合线、肠壁缝合线。一次性注射器插入支氣管用的探查导管,手术用的橡胶手套,采血用的采血板,人工肾脏透视器等,利用放射线消毒医疗机器,采用放射线消毒技术。在放射线医学应用过程中对放射线的防护措施,最重要的是充实放射线技术的应用和操作,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适当和准确的操作。同时,实现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在放射线医学和放射技术的应用中,由于医疗相关人员的操作是不可缺少的,从操作者的基本操作和管理、综合素质等方面,可以减少由于不必要的失误而产生的放射性危险。总的来说,在充分发挥放射线医学应用的作用的同时,必须最大限度地确保应用的安全性。

结束语

在医院临床放射检查中,放射科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关注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平时努力工作,树立无保留的病人服务态度,提高检查中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对检查人员和随行人员的健康教育,告知他们辐射对人体的损害,放射科工作人员应科学、正确地使用放射检查设备。由于工作需要,放射科的医生将长期暴露在辐射中。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受到很多辐射。因此,我们应加强对他们的防护,在工作中注意自身的辐射防护,尽量远离他们的工具,减少辐射剂量,更密切地监测患者的疾病,为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允许患者长期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毛玲.放射医学与防护信息平台的建立[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5):70-72.

[2]杨猛.放射医学应用与防护的发展探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7.(07):58-59

[3]张学光?朱剑昆.细胞因子与急性放射损伤的防护和治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1?21:397-400

[4]吴德昌.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华医学杂志.1999(07):485-486

放射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放射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护理干预

放射治疗是各期宫颈浸润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降低局部发病率,延长无病生存期。但是在接受放疗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不良反应,其中放射性直肠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放射性直肠炎可分为急性期(近期反应)和慢性期(慢性反应)。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表现:早期为大便稀、次数增多,继而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肛门刺痛等症状,如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致便血,严重者可引起直肠狭窄及直肠阴道瘘等。纤维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水肿、充血、出血灶、糜烂乃至坏死。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降低生存质量,而且可造成放疗疗程延长或中断,而治疗中断的时间长短与预后有直接关系[2,3]。为了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降低其反应程度及提高疗效,为此我们对52例宫颈癌Ⅱb-Ⅲb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予以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放射性直肠炎的反应,使放射治疗顺利完成。

1.临床资料

我科2010年5月-2011年3月收治宫颈癌Ⅱb-Ⅲb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52例,均为女性,年龄45-73岁。患者意识清楚,感觉及评议表达均正常。

2.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分级

按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RTOG/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级[4]。0级:无变化。Ⅰ级: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习惯改变,无需用药的直肠不适,无需止痛治疗。Ⅱ级:腹泻,需用抗交感神经药,黏液分泌增多,无需卫生垫,肠或腹部疼痛,需止痛药。Ⅲ级:腹泻,需肠胃外支持,重度黏液或血性分泌物增多,需卫生垫,腹部膨胀(腹部X线片示肠管扩张)。Ⅳ级:急性或亚急性肠梗阻,瘘管或穿孔;胃肠道出血需输血;腹痛或里急后重,需置管减压或肠扭转。

3.干预方法

3.1心理护理患者几乎都有紧张、焦躁、恐惧、绝望心理。护理售货员应使用沟通技巧,接近患者,理解其感受,给予安慰和帮助。利用健康教育、黑板报、讲课等形式做好必要的教育工作,让患者理解这是放射治疗的并发症之一。通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症状能够得到控制,并且随着放射治疗的完成症状会慢慢好转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3.2健康宣教

3.2.1对病人及配偶心理支持癌症的诊断,使病人配偶也同样感受到危机的存在,因此,要耐心的帮助病人及配偶正确认识宫颈癌放疗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护士为预防直肠黏膜反应而采取的相应措施的必要性。

3.2.2相关知识的宣教针对病人病情的不同阶段,给病人及配偶提供相关的信心支持,同时讲解放射治疗的作用及注意事项,讲解放疗时医生不能在室内陪同,但仍在监视室内关注病人的反应。讲解放疗前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亲人一样的护患沟通方式,达到相互信任。

3.2.3家庭的支持建立家庭特别是配偶对病人的支持、关心、鼓励,不但能使病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而且更使病人精神上、心理上获得安慰。因此,应鼓励病人家属多与病人沟通,要忍受病人无端的指责,请病人把自己的烦恼和苦闷诉说出来。

3.3饮食与营养

3.3.1饮食易多样化、易消化、无渣、无刺激,富于营养的半流食,如腹泻频繁,应注意鼓励病人多饮水或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橘汁、香蕉等。忌食生冷,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细菌侵入肠道而加重放射反应的发生。

3.3.2营养营养支持在癌症病人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护士要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嗜好,同时要动员家属积极参与配制出花样多、营养丰富的食物,并尽量做到餐具家庭化,使病人最大限度地进食,保证病人机体所需蛋白质和热卡,以恢复被放射线损害的正常细胞,改善病人全身状况,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3.4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除做好常规的基础护理外,特别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颜色,保护大便通畅,注意有无大便疼痛及里急重感。无论是腹泻或便秘都应引起重视,腹泻者应注意有无脱水现象,并于便后用温水清洁臀部和肛门;便秘者应服缓泻剂,如橄榄油、苁蓉通便等,或用肛门栓剂,如开塞露,放入进可戴手套,使病人张口呼吸,将栓剂直接送入肛门括约肌以上;放入后,按压病人臀部,防止栓剂排出。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穿棉质透气内裤。

3.5口腔护理洁齿后以0.9%氯化钠液漱口,每日4次,于进食后,睡前完成。口腔是消化道的前哨,口腔不洁,细菌随吞咽进入消化道,易引消化道感染,增加直肠黏膜炎症的发生率。

3.6预防用药静脉应用氨磷汀每天0.5g后30分钟内进行放射治疗,可保护正常的直肠粘膜免受放射治疗的急性损伤。

4.结果

经过以上护理干预,52例患者均完成放射治疗,治疗经过顺利。52例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发生Ⅰ级直肠放射性损伤18例,Ⅱ级直肠放射性损伤2例,Ⅲ级直肠放射性损伤1例,未发生Ⅳ级直肠放射性损伤。

5.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病程长,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严重地影响了其生活质量。但放射性直肠炎重在于预防。在放疗期间,我们一方面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有充分的精神准备;介绍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采取多种措施保护做好基础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强调做好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另一方面应用氨磷汀预防放射性直肠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使放射性损伤不易向Ⅲ级或Ⅳ级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对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给予预先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工直肠粘膜损伤程度,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放疗计划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照辉,贾廷珍,沈彤,等,放射性直肠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1):29-30

[2]高碧燕,卢玉波,俞晶,等,思密达-金因肽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直肠炎(附34例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3)

[3]陈甲信,罗和生,张法灿,放射性直肠炎治疗方案优选初探[J],广西医学,2007,29(4):510-512

[4]胡雁,陆箴琦,实用肿瘤护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78:81

放射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高剂量短程放疗;计量体积直方图分析;外照射放疗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适用于临床各期宫颈癌的患者,放射治疗为外照射与腔内短程放射治疗相结合;女性膀胱和直肠紧邻子宫的前后侧,而它们的耐受剂量较低,宫颈癌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1]。因此,选择适当的放射治疗剂量十分重要。

短程放射治疗(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ICBT)治疗宫颈癌有重要作用,临床一般根据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报告使用针对A点的规定剂量[1],然而,基于两个正交的X线片不能使宫颈肿瘤可视化,规定剂量可否完全覆盖全盆腔仍不确定。近来,HR-CTV(high-risk clinical target volume)也被作为治疗宫颈癌的参考指标之一[2-3],HR-CTV定义为ICBT时整个宫颈和假定的宫颈外肿瘤扩散。HR-CTV D90是反映局部肿瘤控制率的有效指标,近来推荐HR-CTV D90作为宫颈癌控制的指标之一[4]。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9月在广东省茂名农垦医院肿瘤科住院的58例未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联合使用卵圆体、环状体阴道插植物保持器进行高剂量率腔内短程放疗(HDR-ICBT)研究,排除其中单独采用阴道圆筒和间质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4~73岁,所有病例经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包括鳞癌45例,腺癌10例,鳞腺癌3例。根据国际宫颈癌TNM分期标准[2]:Ⅰ期15例,Ⅱ期28例,Ⅲ期15例。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行盆腔MRI,基于磁共振T2加权像评估肿瘤体积。将患者分为标准剂量组30例和适应剂量组28例,两组病理类型、一般状况、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联合外照射放疗(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EBRT)和HDR-ICBT,直径>4cm的FIGO Ⅰ~Ⅱ分期、FIGO Ⅲ~ⅣA分期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同时给予化疗,75岁以上或有严重并发疾病患者不予化疗。58例纳入研究的患者,24例患者每周给予40mg/m2顺铂一次,共4次(2~5次),4例患者每周给予30mg/m2顺铂一次和50mg/m2紫杉醇(6次);10-MV X线前后对穿野门或盒式盆腔外照射放射治疗,通常照射边界上方为L4~5椎间隙,下方为闭孔和内骨缘侧1.5~2.0cm。盆腔侧壁照射总剂量为50Gy,每天2.0Gy,每周5d。盆腔给予20~30Gy后在等中心区3cm宽处插入射线遮挡装置。

两位放射肿瘤医生复习所有轮廓线,HR-CTV和邻近危及器官OARs(organ at risks)的累积剂量体积直方图DVHs[3]。依据DVH分析HDR-ICBT治疗的所有宫颈癌患者的HR-CTV体积, HR-CTV D90等参数。分析肿瘤体积,依据治疗前MRI评估的肿瘤直径分为三个亚组(中等体积4~6cm;大体积≥6cm;小体积≤4cm)对这些参数的影响。标准剂量组,全盆腔EBRT和针对A点的ICBT的规定剂量是52~62Gy EQD2。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四次HDR-ICBT治疗过程A点剂量和HR-CTV D90的变化

在标准剂量组,A点的剂量维持6Gy,ICBT过程中HR-CTV D90的剂量递增,尤其是第一次到第三次:第一次平均6.2Gy(SD=1.4),第二次6.7Gy(SD=1.1),第三次7.1Gy(SD=1.1),第四次7.2Gy(SD=1.1)。EBRT和ICBT总的HR-CTV D90是65.0Gy EQD2(SD=7.4)。在适应剂量组,A点剂量随时间而降低,第一次ICBT 6.4Gy(SD=0.8),第二次ICBT 6.0Gy(SD=0.8),第三次ICBT 6.0Gy(SD=0.8),第四次ICBT 5.7Gy(SD=0.7);而HR-CTV D90在ICBT过程中相对恒定,第一次ICBT 7.3Gy(SD=1.3),第二次ICBT 7.3Gy(SD=1.1),第三次ICBT 7.4Gy(SD=1.2),第四次ICBT 7.5Gy(SD=0.8)。标准剂量组和适应剂量组第一次和第三次ICBT的HR-CTV D90有显著性差异。两组EBRT和ICBT总的HR-CTV D90是68.8Gy EQD2(SD=13.1),其中适应剂量组高于标准剂量组(P>0.05)。

2.2 肿瘤体积对ICBT患者HR-CTV D90 和HR-CTV的影响

ICBT治疗前根据肿瘤大小分为三组:在中等体积肿瘤组(直径4~6cm)和大体积肿瘤组(直径≥6cm),标准剂量组首次ICBT的HR-CTV D90显著低于适应剂量组。适应剂量组(大中小体积三组)EBRT和ICBT总的HR-CTV D90高于标准剂量组(P>0.05)。适应剂量组(大小体积两组)HR-CTV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

3 讨论

本研究观察了摆位改变对HDR-ICBT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膀胱直肠HR-CTV D90的影响。前两次HDR-ICBT,适应剂量组的HR-CTV D90显著高于标准剂量组。标准剂量组前三次ICBT,虽然根据肿瘤大小调整了HR-CTV D90,但是前两次HDR-ICBT的HR-CTV治疗剂量可能不充分。另外,适应剂量组的治疗策略是尽可能符合6Gy等剂量线。同样地,适应剂量组的首次ICBT点A剂量稍高于标准剂量组,后三次点A剂量缓慢降低。这样,适应剂量组的外照射剂量和HDR-ICBT治疗剂量都高于标准剂量组而没有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也观察了首次ICBT肿瘤大小和HR-CTV体积对HR-CTV D90的影响,标准剂量组和适应剂量组都为小肿瘤(≤4cm)时,HR-CTV D90相差不大;对于中等体积和大体积肿瘤,标准剂量组首次ICBT的HR-CTV D90明显低于适应剂量组。因此这些结果提示,治疗前MRI显示肿

本研究采用剂量是可接受范围内,都没有超过近来文献报道的阈值[5-6],使用三维治疗机(HR-CTV和等剂量线可视化)精确控制发射源的停留位置和停留时间。此外,由于适应剂量组早期ICBT时HR-CTV较高的治疗剂量(尤其是大体积肿瘤组)和较快的肿瘤体积缩小,后期短程放疗可以从高剂量向HR-CTV剂量转换而没有OARs剂量增加。充足的阴道填充物对于减少直肠壁剂量十分重要,尤其是随着治疗而肿瘤体积缩小时。在OAR剂量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增加HR-CTV D90剂量很关键。对于大体积肿瘤,单独使用卵圆体或环状体阴道插植物保持器的治疗剂量很难覆盖HR-CTV,而较大剂量的治疗较易影响直肠和膀胱。最近有联合宫腔内和间质短程放疗的报道[5-7],这样在OARs剂量允许范围内容易提高HR-CTV剂量,尤其是不规则形状、巨大体积和偏侧分布的肿瘤。影像引导的短程放疗采用CT扫描,诊断和首次ICBT采用MRI,MRI应该作为ICBT指导剂量的理想手段,CT扫描对于HR-CTV的测定不确定[6],当然可以首次ICBT采用MRI,后续可以采用CT扫描[7]。

[参考文献]

[1] 余建.脉冲式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27(1):56.

[2] 曾四元,李隆玉.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2004,19(2):190-192.

[3] 刘锐锋,王小虎,杨克虎,等.高剂量率与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系统评价[J].肿瘤,2008,28(11):980-985.

[4] 宁健,布洁,黎功.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和剂量研究的现状[J].武警医学,2008,19(6):548-550.

[5] 吕银,王凡,汪红艳,等.膀胱两种状态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265-269.

[6] 叶伟军,曹新平,李爱菊,等.插植调强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8):1427-1429.

[7] 李文霞,汤玉环,李菲.三围适形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29):5233.

(收稿日期:2013-09-27)

放射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了解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工作中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提出职业防护的相关可行性预防措施。方法:针对我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及各项操作技术进行职业防护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各科室护理人员易被针、锐器刺伤,不正确佩戴手套、口罩、防目镜,洗手不规范,对血液传播疾病预防意识淡薄等,通过规范培训有效地预防措施,可达到良好的职业防护。结论:护理职业防护中,应做到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原则,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认真执行各项防护措施,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感染。

关键词:护士;职业防护;问题;措施

护士从事的职业充满了责任与风险,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暴露感染的隐患,尤其是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面对不同疾病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而来不及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随着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一次性医疗用品、化学药物、高技术应用等,各种现存的潜在危险因素中,容易造成突发的、慢性的职业危害已经成为职业暴露中的高危群体,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在不断提高,从而使护士的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加强各种职业防护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1、存在的危险因素

1.1洗手不规范;按照院感规定,护理人员在为不同患者进行各种治疗操作时,都应进行洗手或卫生手消毒,但由于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工作量大,大部分护理人员尚未做到[1]。

1.2针、锐器物刺伤;护士每日的工作多数是各种的注射、静脉采血等损伤性操作,操作后将所有的污染物均放人弯盘,回治疗室后按污物的类别再次处理,常导致针头的刺伤,玻璃碎片划伤。操作者有伤口继续工作,暴露的机会就更多,若不慎与患者的血液、污染物品等接触,就存在暴露的危险。

1.3手套佩戴不规范;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发生手套破损、未立即洗手,及时更换手套,手部皮肤破损时,不能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或黏膜,如必须接触,但又不能进行有效的保护[2]。护理人员在消毒物品及接触化学消毒剂时,未戴手套进行有效保护。

1.4电离辐射:多见于放射科、介入导管中心,仪器的辐射,而长期的辐射导致身体的损伤[3]。

1.5化学性因素;化学药物主要通过护士在准备药物时由呼吸道吸人、皮肤接触直接吸收、污染后经口摄人等3种途径而进人护理人员体内,虽然每次接触药物的量不多,但日积月累可在体内蓄积,造成远期毒性作用[4]。

1.6不正确执行使用医疗防护设备;有些医院的防护医疗用品配备不齐,使护理人员对防护用品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的使用。

1.7噪音;经常被各种监护仪器、治疗仪器的噪音、病人的呻吟声,供应室压力灭菌等噪音干扰,长期在噪音下工作,可造成护理人员疲劳、影响护士的机体分泌系统功能,对护士的身体健康嗽到危害。

2、职业防护预防措施

2.1医院严格落实医护工作者在对每位患者进行诊疗、操作前后应严格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护士应遵守规范七步洗手法,提高规范洗手的依从性,规定医护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抹指甲油,待戒指、手镯。

2.2医院应从保护护理人员角度出发,改善护理基本设备、器材,在病房、治疗室提供洗手设施(洗手液、擦手纸)和一次性手套方便护士使用;在静脉穿刺室、治疗室及治疗车上配置

特殊的专门盛放利器的容器,用来放置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用过的头皮针及其他穿刺针[5]。如有针头暴露在外,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尽量避免徒手分离针头,为不合作躁动不安的病人进行操作注射时,应共同协作完成,注射结束后禁止回套针帽,如需回套针帽,应徒手进行,预防刺伤。

2.3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注意力,防止锐器损伤,是防止职业暴露伤害最重要的措施。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已知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必须加强防护,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镜,必要的屏障作用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

2.4 护士在配置化学药物和消毒液前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防渗透隔离衣,带帽子、手套、口罩、护目镜,操作结束后应擦拭操作台面,脱去手套后彻底清洗双手,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毒性作用。

2.5 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医院应定期为在职的医护工作者进行定期检查,接种疫苗示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2.6 减少噪音,完善设备仪器,改变环境,对有异常噪音的仪器及时进行维修

2.7 从事放射介入工作的护士,必须加强放射防护的意识。首先導管室必须有完善的环境设施,其次,必须有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工作中要合理安排,按照操作规范实施,尽量减少放射线辐射暴露时间和机会。

2.8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加强标准预防知识的学习 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在所有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过程中应戴手套,因戴手套可有效减少锐器伤手的血液接种量,把每一个针头都当成感染针头对待,纠正受伤后的侥幸心理,从思想上重视和配合锐器伤的处理,提高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6]。

3、结论

职业防护是一门新兴又迅速发展的专业,涉及学科较多,其中预防感染知识和防护措施是重要内容,护理部要制定职业防护计划。通过宣教、讲座、知识测验等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

特别要认真学习执行2000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要取得医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添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利用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职业危险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是护理改革的承担者,各级管理人员应爱护护士,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以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发挥护理工作在维持人类健康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六亿,刘玉村 . 医院感染管理血.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昱洁 .浅谈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

[3]张铁松.护士职业防护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中医药

[4]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害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3

[5]草智玲 我院护理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医学文选,2005年2月,24卷

[6]于宏品 医院护士职业防护分析及相应对策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年13 卷第1 期

放射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开发利用医院的信息资源。但是在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规范,投入资金不足,信息系统存在网络安全隐患,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现有的HIS系统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该文对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相应的对策,为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问题;管理能力;高效便捷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需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这两种技术和医院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进一步发展。中小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受到了医院规模的制约,信息化建设速度较慢,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1 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规范

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硬性规定,没有规范医院信息化软件,造成医院的信息化软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中小型医院由于医院自身实际状况不同,选取的信息系统软件公司不同,造成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规范,信息化软件多种多样,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接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对中小型医院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沟通。

中小型医院为了节约信息化建设成本,投入资金有限,选取的信息系统软件公司规模比较小,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规模较小的信息系统软件公司注重短期效益,没有考虑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拓展问题,影响到医院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医院的医保交易信息系统、及与临床应用的信息系统和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系统三者由于信息化软件的不同,影响到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医院不能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

2) 投入资金不足

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较小,政府和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国内一般大型医院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只有年收入的0.5%左右,中小型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就更少了。卫生部曾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要求,要求医院投入总收入的5%,但是大部分医院都知识进行一次性投资,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跟进投资,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投入资金较少造成医院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信息系统安装、维护和发展,不能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严重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大量中小型医院领导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对医院的经济利益产生直接影响,没有给予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才拨付资金进入到信息化建设中。

3) 信息化建设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伴随着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网络安全隐患成为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安全隐患一直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网络病毒、黑客和系统漏洞等层出不穷,部分中小型医院的HIS系统、PACS系统和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医院造成巨大损失。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初步建成,医院的收费系统和计费系统都使用医院内部系统进行管理,网络安全隐患对医院的费用收取造成不利影响,医院容易出现漏收费用问题,医院出现成本亏损问题。

4) 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医院的信息系统管理易出现漏洞,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而医院信息化建设由于其特殊性,专业人才不仅应该精通信息技术,还应该对医院的业务有深入的掌握,专业人才的缺乏造成医院信息系统仅能满足医院部分科室的要求,不能解决每个科室的信息网络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医院各科室的需求。

中小型医院的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比较强,但是没有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能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程序设计,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历,不能掌握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管理、数据结构、数据原理与应用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部分聘请的专业人士对信息技术掌握比较好,没有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造成设计出来的软件或者系统没有实际效用。

HIS系统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所属各个科室提供病人的病例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和医疗活动各阶段的信息。HIS系统主要包括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分为了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接口部分。

现有的HIS系统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HIS产品选用了不当的数据库平台,大型HIS系统建设不完善,HIS软件设计的工具和方法不适合,HIS系统对医院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HIS系统的软件数量比较多,有民康HIS系統、锐拓HIS系统、东华HIS系统等,软件多样化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选择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医院选取不同的HIS系统软件公司,影响到医院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流沟通。

2 解决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

国家卫生部曾经针对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定,要求医院将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化建设,但是这一规定的执行状况不容乐观。卫生部应该建立相关部门监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医院的投资总额进行硬性规定,要求医院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中小型医院管理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医院信息化建设当做医院基础建设之一,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可以优化医院的基础设施,加快医院现代化进程。

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投资仅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国家应该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建设投资虽然不能立刻见效,但是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的管理和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应该转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利用医院管理带动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

2) 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系统

中小型医院应该和软件开发公司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两者共同开发规范化的信息系统,对HIS系统进行完善升级,整合不同数据软件,建立统一的软件数据库。医院的HIS系统软件应该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根据医院对系统软件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系统的改变,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进行汉字输入法设置,确保系统软件符合医院的实际需求。

中小型医院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医院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工作。医院可以在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相关调查之后,确定医务工作者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與各个科室交流沟通之后确定信息系统,做好信息系统安装之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医院信息系统满足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的需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选择同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确保系统接口没有问题,保证医院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共享。

3) 培养专业人才管理计算机中心

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医院可以培养专业人才来管理计算机中心,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综合知识,如计算机知识、医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和网络技术,医院可以从医学院校招收医学信息专业毕业生,建立一个专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专业人才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医院必须有一批了解医疗卫生流程、掌握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这样才可以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医院还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吸引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既精通医院管理和医学知识,还精通计算机技术,可以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4) 重视医院信息安全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重视医院信息安全,在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时加入信息安全程序,在信息系统安装之后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中小型医院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加固,购买安装安全性能较高的安全软件进行安全防护,避免病毒和漏洞威胁到系统安全,造成医院内部信息发生泄漏问题。

中小型医院应该建立安全应急制度,在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之后可以及时处理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问题进一步扩散,甚至造成医院信息系统瘫痪。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将信息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检验,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没有出现问题,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防止医院信息数据出现泄露。

5) 统一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统一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规范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数据编码、软件编码和内部软件等,促进中小型医院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中小型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经过统一之后,可以节约医院建立信息系统的成本,满足医院建立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为医院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医院还可以开通专门的卫生信息网站,打破医院之间的条块分割状态,实现医院信息数据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

3 结论

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帮助医院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相关标准。中小型医院应当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系统,培养专业人才管理计算机中心,重视医院的信息安全问题,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医院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征.对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对策的几点看法[J].中国医院,2008(1).

[2] 郭庆民.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J].中外医疗,2009(17).

[3] 郝明.加强医院管理水平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J].中国卫生统计,2009(3).

[4] 温晟.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5] 武庆博.试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作用和意义[J].网友世界,2013(Z1).

[6] 李鹏,李昕.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3(6).

[7] 韩亮.关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5).

上一篇:社会工作本科论文下一篇:护理系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