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

2023-03-15

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肝癌晚期;放射介入治疗;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肝癌是一种由肝脏恶性肿瘤引发的疾病,该疾病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1]。站在临床医学的角度上看,肝炎患者及具有肝癌家族史者均是罹患肝癌的高发人群。该疾病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肝区疼痛、不明缘由地消瘦以及持续性发热等,且该病具有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以及其他器官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2]。当疾病发生时,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当疾病发展至晚期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与护理干预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对肝癌晚期患者采取放射介入治疗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80例肝癌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放射介入治疗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放射介入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8.21±5.24)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2.35±0.46)年。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7.81±5.1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48±0.6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烟台业达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采用MRI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如Gd-EOBDTPA,钆塞酸二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其检测结果均符合《肝癌诊治指南》中肝癌晚期的诊断标准[3]。

排除标准:不符合肝癌晚期的确诊标准;伴有肝硬化、黄疸、腹水等症状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在放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①放射介入治疗措施。经超声或CT等医学影像设备引导,对患者采取经皮穿刺的方式,对肝的病变部位运用化学消融技术,促使肝区肿瘤细胞坏死,并破坏其肿瘤组织的生物活性与血清中补体的活性。经灭活治疗措施的肿瘤组织无需切除,会自行渐渐缩小成疤痕,其治疗效果与肝切除术等同。②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讲解通过放射介入治疗可取得的疗效,为并列举成功案例,叮嘱患者尽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以及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关于疾病的疑虑等。

观察组在放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放射介入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

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科普疾病的相关病理知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疾病知晓率;护理人员应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带来的危害,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此外,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讲解通过放射介入治療与护理干预可能会获得的收益,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人文关怀护理。由于肝癌会导致患者发生持续性肝区疼痛等症状,并且会对放射介入治疗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住院接受放射介入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予以适当的心理疏导;针对患者肝区疼痛的症状,护理人员可通过引导患者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或以患者的喜好为参照标准,为其播放可吸引注意力的电视剧等,该举措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程度。而针对疼痛现象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向主治医师反馈情况,并按照主治医师医嘱为患者予以对应镇痛处理,如为患者注射适量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生产企业:青海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3020022,规格:1 mL∶50 mg),可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③心理护理干预。放射介入治疗在通过射线及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使患者发生呕吐、脱发、极度消瘦以及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当所述不良反应发生时,大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依从性变差,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现状,并根据患者的喜好播放舒缓音乐,促使患者保持平静心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态,对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④皮肤护理。肝癌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与抵抗力产生较为严重的危害,并且促使患者胆红素代谢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快速消瘦以及皮肤组织被被染成黄色等症状,会加重患者的皮肤受损程度。为避免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加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强化普及皮肤护理相关知识,叮嘱患者定时翻身,以防止患者的部分皮肤因长时间受压、缺血而出现褥疮等不良现象,向患者及其陪护家属讲解在进行翻身时应尽量避免出现拉扯、摩擦等动作,定期使用温水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如在患者排便后及时使用温水对皮肤进行清洁。⑤日常护理。在患者接受放射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休息;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护理人员应基于医生指导,为患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镇吐药物进行治疗;指导患者日常饮食结构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禁止食用辛辣、刺激以及生冷食物;叮嘱患者切不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刺激性物质接触进行放射介入治疗的皮肤部位;确保患者的住院治疗环境处于舒适状态,并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形成早睡与午睡的习惯等。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胃肠道功能损伤以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概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满分为8分,6分≤分值≤8分,依从性好;分值<6分,依从性较差。

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50分<分值≤60分,轻度焦虑;60分<分值<69分,中度焦虑;分值≥69分,重度焦虑。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53分<分值≤63分,轻度抑郁;63<分值<72分,中度抑郁;分值≥72分,重度抑郁。

对两组患者采取生活质量量表(SF-36)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对两组患者采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问卷调查,总分为10分,当分值低于3分时,代表患者有轻微疼痛感;当分值介于4~6分,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较重;当分值介于7~10分,代表患者产生剧烈疼痛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接受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胃肠道功能损伤以及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接受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

接受治疗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肝癌作为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其发病机制不同被分为两种类型,即原发性肝癌与继发性肝癌,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发病机制不同[4-5]。据目前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而继发性肝癌是由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区而引发的[6]。针对该疾病,目前临床主要有5种治疗方案,即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其中放射治疗主要针对不适宜使用手术切除术以及术后疾病复发的患者,而放射介入治疗会使患者产生胃肠道功能损伤以及细菌感染等不良反应。因此,为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应对患者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

据目前研究表明,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对肝癌晚期患者放射介入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护理效果[7]。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放射介入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射线与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以及脱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变差。因此,常规护理干预难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8]。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脱发等不良反应是放射介入治疗的必然现象,告知患者放射介入治疗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效益,并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使其以平常心看待不良反应,有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通过对患者实施日常护理干预,如饮食指导与使用适当的镇吐药物等,降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概率,从而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9-12]。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发生细菌感染、胃肠道功能损伤以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評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在同时进行放射介入治疗的前提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放射介入治疗与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对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楠楠.探讨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7):189-190.

[2]吴志瑛,章桂娇,夏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19):48-50.

[3]李建海,刘勇山,徐锐.肝癌介入诊疗技术[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王伟,祝文学,毛小平,等.放射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应用效果及QOL评分影响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213-214.

[5]虞向.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护策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5):22-24.

[6]闫宁,吴家红.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乐观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5):2237-2241.

[7]胡婵娟.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敏感指标体系构建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8):48.

[8]刘芳.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3):285,287.

[9]孟祥君,赵猛,徐宁,等.探讨晚期肝癌放射介入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界,2020,3(5):101,103.

[10]陆茸茸,吴惠琼,郑作深.460例巨大肝癌放射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5-7.

[11]黄绍丹,黄秋光.护理管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9):1257-1258.

[12]马晶晶,刘丽英,赵小彤.对接受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3):276-278.

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醫学、护理专业、放射医学、开展意愿

引言

随着诊疗工作的快速发展趋势,影像检查设备五花八门。 X射线三维成像、放射性同位素成像、CT、PET-CT、MRI、超声等各种影像检查和治疗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实践活动,并不断被众多医务工作者和医生所掌握.患者识别。然而,两者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文明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根据科研数据和信息研究,医疗设备的电磁波辐射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人体电磁波辐射的最大来源。研究表明,随着个人辐射剂量的增加,体内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作为即将从事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学从业人员,对电磁波辐射的看法和认识,也将危及诊疗企业的辐射防护工作。临床医学和影像诊断技术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工作的需要,将有更高的机会接触到电磁波辐射。为掌握临床医学电磁波辐射专业知识,小编对临床医学和影像诊断两个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华南大学培养计划,随机抽取2017级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影像医学技术和2018级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11份,回收511份问卷的合理使用率. 100%。其中,男生177人,女生334人。

1.2方法

设计制作了一份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放射学的掌握情况、认知能力和从事放射学的意愿。首先向学员介绍放射科,然后发放问卷,学员回收并录入数据信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1双轨系统记录数据信息,然后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测量数据以比率或组成比显示,X2测试在各组中是优选的。 P <0.05被认为是统计学上显着的差异。同时,一些数据信息使用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 学生对核辐射的了解情况

10人(2.0%)表示掌握好,70人(13.7%)表示掌握好,320人(62.6%)表示一般,111人(21.7%)表示不掌握不明白。 455人(89.0%)认为辐射、核威慑、核恐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6人(9.0%)表示辐射、核威慑、核恐怖离自己很远,不需要太在意; 8 人(1.6%))表现出对辐射、核威慑和核恐怖的真正无知。 404人(79.1%)认为加强对辐射的掌握,实施安全防护可以预防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89人(17.4%)认为损失不可避免; 15 人(2.9%)表示他们不了解辐射对身体的影响。造成的伤害。

2.2 学生对放射医学认知情况

445人(87.1%)表示了解放射医学,65人(12.7%)表示从未听说过放射医学。 339人(66.3%)认为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的差异很大,3人(0.6%)认为没有差异,60人(11.7%)表示不知道差异。 346人(67.7%)认为宣传和规划不足,该领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途径少,影响其参与放射学专业知识。放射科学员的认知能力性别差异不显着(X2=2.139,P=0.710),见表1。

2.3 学生对虚拟仿真

81人(15.9%)掌握了华南大学综合核医学教育的特点,278人(54.4%)表示掌握水平一般,152人(29.7%)表示不了解。学生对放射学的兴趣与其对核应急立体模拟练习的兴趣和对课堂教学特点的掌握程度成正比,如表2和表3所示。80人(15.7%)表示考虑过未来从业人员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425人(83.2%)表示未考虑。 327人(64.0%)认为有必要加强放射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162人(31.7%)认为重要性中等,18人(3.5%)认为没有必要。

2.4 学生对开展放射医学的意向

若南华大学开设放射医学技术专业,426人(83.4%)表示愿意接受,77人(15.1%)表示不易接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4.505,P=0.002)。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医学护理四个技术专业的学生对南大的放射分子生物学、放射微生物学、放射毒理学、核医学和基础辐射防护等课程有不同的选择。见表4。

3讨论

随着核电站的发展趋势和国防安全现代化建设,核电紧急安全事故、核超自然事件和核战争危害经常增加,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大气污染伴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肿瘤。逐渐上升,提醒放射医学的未来发展在当前形势下显得至关重要。国际知名辐射防护权威专家VE TTER教授曾强调:“医务人员必须接受辐射源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操作规程的理念,着眼于减少直接辐射使用的最佳控制标准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中。”。

本研究数据显示,学生对辐射的掌握程度不高,部分学生觉得辐射离日常生活很远,这与其他专家学者的分析结果一致。关于现阶段华南大学开设的放射学相关课程的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学生们期待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放射学专业知识,不仅可以更好地改变专业知识结构,也可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从事卫生服务工作。现阶段,仅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包头医学院等少数高校开设了本科生放射医学技术专业。申请过程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放射技术专业化的必要性。根据这项科学研究,作者还从学生的角度把握了危及放射医学技术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这一结果可以为愿意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来源。例如,基础辐射防护和核医学在临床医学、麻醉学、影像学和护理学的学生中被广泛接受,这表明放射学不仅限于几个技术专业,可以在多个技术专业之间共享。此外,以多种方式宣传和规划放射学专业知识,为学员开展核应急3D模拟演练,无疑是推动放射学发展趋势的好方法。

创作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普遍反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放射医学课程的基础建设。至关重要的是,这也将成为未来讨论的主要研究点。在“双一流”基础建设环境下,区域高校要建设一批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完成高校创建一大批高素质、高素质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技术人才。在学业压力重重的形势下,学生们依然对高校开设放射技术专业充满期待。这种情况为核医学融合课程的发展带来了突破。

结论

随着核电和国防现代化的发展,核电站突发事故、核恐怖事件和核战争威胁频繁增多,而工业的发展及环境污染伴随的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升高,提示放射医学的发展在当今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要建设一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特色学科,以实现高校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专业特色人才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学业负担重的情况下,仍然希望学校开设放射医学专业,这一现象为核医结合特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参考文献:

【1】 黄波,龙颖,肖方竹,等.放射医学创新性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61-6 2.

【2】 屈卫卫,闫思齐.具有国际化创新能力的放射医学本科生培养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 0);158-1 59.

【3】 封琼,王敬东.提高放射医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7)∶4 4-45.

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56.9%,部分缓解率20.7%,稳定率1.7%,总有效率79.3%;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2%、75.9%、67.2%,治疗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共23例,死亡19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12例,非肿瘤死亡者7例;放疗后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患者少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较少,放射性肺炎占24.1%(14/58);放射性食管炎:中央型肺癌8例占13.7%(8/58)。白细胞下降Ⅰ级占15.5%(9/58),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好,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功能及生活质量,副作用小,是非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疗效好的局部治疗手段。

【关键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疗效分析; 生存质量分析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and Living Quality of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in Treating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WU Tie-ying,LI Gai-lan,HUANG Yu-she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6):029-032

【Key words】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Analysis of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264 Centre Hospital of PLA,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6.009

老年肺癌不僅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于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严重心肺功能差、严重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及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传统放疗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仅为29%和15%,并且副作用大[2]。回顾本科于2004年10月-2011年3月用国产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较以往文献报道的传统放疗疗效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以往文献报道的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并且副作用小,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1年3月于本院接受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5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为不愿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初治患者。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9岁。KPS>60分。病理确诊15例,影像学确诊43例(PET-CT、CT诊断,经1月抗感染、抗结核治疗,1月后病灶增大),病理类型:鳞癌10例、腺癌4例、腺鳞癌1例。所有病例均经CT增强扫描检查排除肺门、纵隔及远处转移。按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TNM分期标准[3]:T1N0M018例;T2N0M026例;T3N0M014例。周围型42例,中央型16例。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正常,无放化疗禁忌证且3个月内未行放化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长期随防,随访时间12~46个月,中位值24个月。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设备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体部伽玛刀(Body Gamma Kife),OUR-QGD型,它由放射源体、准直子体及治疗床组成。患者平卧于有内置负压袋的三维坐标立体定向定位床中,用负压袋固定患者。在CT引导下扫描定位,患者在平静呼吸下,进行CT扫描。将CT扫描图像输入TPS系统,通过检查的定位点使获得的图像成归一化,重建成三维的图像。然后据此图像勾画出靶区及分布靶点,行计划和验证。根据CT定位结果确定治疗面积大小和周围器官的关系。首先在肺窗上勾画大体的靶体积(GTV),在GTV的周边外扩5 cm勾画出临床靶体积(CTV),CT值的层厚5 mm,层间距离5 mm。为防止因呼吸而导致病灶运动幅度造成的系统误差将CTV的边缘外放5 mm确定为计划靶体积(PTV)。将获得的CT图像资料通过数据传输到体部伽玛刀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的计划采用多靶点照射。由医师与物理师共同对治疗计划进行評价和优化。处方剂量选用50%剂量线覆盖临床靶体积的靶区范围。每周5次,照射8~10次,共2周,总剂量40~50 Gy。中位剂量48.4 Gy。双肺V20(受照剂量大于20 Gy的肺容积)≤30%,V30(受照剂量大于30 Gy的肺容积)≤20%;危及器官的限量为:脊髓最大剂≤40 Gy,食管最大剂量≤50 Gy,气管和主支气管剂量≤50 Gy。伽玛刀治疗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原发灶,由于全身伽玛刀采用填充式治疗方法,不对纵隔区域行预防性照射。治疗中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激素等治疗。

1.2.2 随访 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计划,随访率100%。治疗结束后1年以内3月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包括腹部B超和胸CT,必要时行骨ECT、脑MRT、脑CT等检查。1年后半年复查1次以上项目。随访时间截止到2014年3月。

1.3 评价指标 近期疗效的评价在治疗3个月后行CT进行评价。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制定实体瘤近期疗效分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完全缓解(CR)即肿块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即肿块缩小≥50%,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或稳定(NC)即肿块缩小<50%,或增大未超过25%。进展(PD)即肿块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4]。放射治疗反应按放射治疗开始之日算起90 d内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早放射反应,90 d后出现的放射反应为晚放射反应,评价标准参照RTOC标准评价。生存质量指标根据EORTC QLQ-LC43量表[5]。根据患者对变量驱体功能、情绪功能、疲倦、失眠、咳嗽、呼吁困难、食欲减退的主诉,在入院后及治疗结束后1、3、6、12个月至疾病进展或死亡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相关变量条目分为4个等级(1~4分),比较放疗前后评分,评价为改善、无变化和加重。生存率从治疗开始之日起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随访期间记录患者的局部复发情况、部位及死亡原因。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58例患者1年完全缓解率56.9%(33/58),部分缓解率20.7%(12/58);稳定率1.7%(1/58),总有效率79.3%(46/58)。

2.2 生存率 1年生存率86.2%(50/58);2年生存率75.9%(44/58);3年生存率67.2%(39/58)。

2.3 放疗前后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比较 由表1所示,患者情绪功能明显改善,放疗前焦虑患者43例,放疗后26例焦虑情绪改善,3例加重,无新发焦虑患者;放疗前呼吸困难28例,放疗后23例改善,5例加重,无新发呼吸困难;放疗前咳嗽26例,放疗后22例咳嗽症状较放疗前改善,4例加重,新发咳嗽患者4例。放疗后焦虑、呼吸困难、咳嗽患者少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功能异常9例,6例患者放疗后躯体功能改善,3例加重。食欲减低11例,5例患者放疗后食欲减退改善,2例患者加重。

2.4 急性放射性副反应 经对症治疗没有中断治疗者,放射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肺纤维化,不影响呼吸功能。肺的早期放射性反应均无需特殊处理。放射性食管炎:中央型肺癌Ⅰ级为8例,周围型肺癌为0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血液系统的放射反应均较轻,9例出现Ⅰ级反应,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见表2。

2.5 肿瘤的局部复发情况、部位及死亡原因 治疗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共23例,死亡19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12例,非肿瘤死亡者7例。其中1年内复发、转移者12例;1年后至2年内复发者5例;2年后至3年内复发者6例。复发部位:肺门复发者16例、膈肌4例、纵隔淋巴结3例。第1年死亡8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4例。第2年死亡6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2例。第3年死亡5例,其中因转移复发而死亡者4例,非肿瘤死亡者1例。

3 讨论

Ⅰ、Ⅱ期NSCLC患者能行手术切除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0%~70%[6]。但是对于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成为最主要治疗手段。部分国内外研究显示,早期放疗好于晚期放疗[7]。同步放化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但同步放化疗使患者的相关治疗副作用增加,生活质量下降,特别是老年患者[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精确放射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它的特点如下:三维系统、高剂量特点,病灶靶区周边剂量呈阶梯变化,在提高临床病灶剂量的同时,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短时间内以大剂量小分割方式给予大强度的治疗剂量[9]。SBRT(Stereotactoc Body Radiotherapy),定义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定义是通过用三级准直器系统及多弧非共面旋转聚焦技术产生的高度剂量分布区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降低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10]。体部伽玛刀正是基于以上特点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它剂量强度特点是由病灶中心向边缘逐步衰减,病灶外剂量递减十分迅速,因此使它具有以上所述“刀”的特征,这个特征可能有利于保护病灶外正常组织[11]。同时体部伽玛刀可以通过高分次剂量模式治疗,可将常规放疗40 d缩短至2周左右,使治疗在短期内完成[9]。基于以上原理,本研究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高剂量、短疗程的照射分割方式,以期缩短时间、减少治疗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发灶近期完全缓解率56.9%,部分缓解率20.7%,稳定率1.7%,总有效率79.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2%、75.9%、67.2%;急性放疗毒副反应轻。本组病例的治疗结果和以往关于体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报道相一致[12-14]。但明显高于以往常规放疗疗效的报道[15]。目前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提高的同时,生存质量近年来受到高度重视。但尚无文献报道常规放疗与手术相比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但本研究表明放疗后咳嗽、呼吸困难、焦虑患者均少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情况有明显改善与以往报道一致[16]。咳嗽、呼吸困难较前有明显改善与伽玛刀治疗后病灶缩小,症状较前改善有关。焦虑有明显改善可能与病灶控制后,给予患者新的希望,且放疗的毒性低有关。与手术比较,放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没有下降[17]。这是与常规放疗相比体部伽玛刀治疗的优势所在。

总之,SBRT治疗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与常规放疗比较在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优势也已获得肯定。但具体的剂量及分割模式尚缺乏统一标准;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已取得了与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同疗效,但与手术治疗疗效的比较还需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随着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SBRT有望替代手术成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18]。

参考文献

[1]李祥.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2.

[2] Wisnivesky J P,Bonomi M,Henschke C,et al.Radi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unresected stage Ⅰ-Ⅱ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5,128(3):1461-1467.

[3]徐丽叶,蒋葵,郑培实.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7):15-16.

[4]袁慧欣,张永亮,刘占伟,等.伽玛刀联合吉西他滨与联合复方苦参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字创新,2012,9(28):1-3.

[5]游捷,施忠民,张娴静.两种国际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表EORTC QLQ-LC43与FACT-LRQY的比较[J].中国癌症杂志,2009,19(5):92-101.

[6] Nanke T,Goya T,Tsuchiya R,et al.Prognosis and survival in resected lung carcinoma based on the new 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J].J Thorae Cardiovase Surg,1988,96(3):440-447.

[7]胡晓璐,李高峰,王巍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EP方案同步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18.

[8]张向东,郭佳铭,雷震,等.易瑞沙同步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16.

[9]吴铁鹰,刘永兰,张峻青,等.体部伽玛刀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5(2):7.

[10]任正婷,王宗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33.

[11]刘泰福.现代放射治疗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55-602.

[12]董桂云,熊莺,高宏伟.体部伽玛刀治疗早期肺癌分割剂量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3,41(2):205-206.

[13] Robinson C G,Dewees T A,Elnaqa I M,et al.Patterns of failure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or lobar resection for clinical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Oncol,2013,8(2):192-201.

[14] Crabtree T D,Denlingr C E,Meyers B F,et al.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versus surgical resection for stage Ⅰ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0,140(2):377-386.

[15]尹波,杨艳.早期非小细胞肺癌21例非手术治疗观察[J].临床与实践,2006,10(1):39.

[16]任正婷,崔迪,戴卓捷,等.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生存质量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6):621-625.

[17] Schulte T,Schniewind B,Dohrmann P,et al.The extent of lung parenchyma resection significantly impacts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Chest,2009,135(2):322-329.

[18] Nguyen N P,Garlang L,Welsh J,et al.Can stereotactic fractionated radiation therapy becom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J].Cancer Treat Rev,2008,34(8):719-727.

(收稿日期:2015-01-12) (本文编辑:王利)

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有效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开发利用医院的信息资源。但是在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规范,投入资金不足,信息系统存在网络安全隐患,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现有的HIS系统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该文对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相应的对策,为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问题;管理能力;高效便捷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医院需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这两种技术和医院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进一步发展。中小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受到了医院规模的制约,信息化建设速度较慢,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1 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规范

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硬性规定,没有规范医院信息化软件,造成医院的信息化软件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中小型医院由于医院自身实际状况不同,选取的信息系统软件公司不同,造成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规范,信息化软件多种多样,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接口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对中小型医院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沟通。

中小型医院为了节约信息化建设成本,投入资金有限,选取的信息系统软件公司规模比较小,对医院信息化建设造成不利影响。规模较小的信息系统软件公司注重短期效益,没有考虑医院信息系统的维护、保养和拓展问题,影响到医院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医院的医保交易信息系统、及与临床应用的信息系统和基于电子病历的信息系统三者由于信息化软件的不同,影响到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医院不能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

2) 投入资金不足

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较小,政府和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国内一般大型医院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只有年收入的0.5%左右,中小型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资金就更少了。卫生部曾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要求,要求医院投入总收入的5%,但是大部分医院都知识进行一次性投资,没有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跟进投资,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投入资金较少造成医院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信息系统安装、维护和发展,不能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严重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大量中小型医院领导认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对医院的经济利益产生直接影响,没有给予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才拨付资金进入到信息化建设中。

3) 信息化建设存在网络安全隐患

伴随着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网络安全隐患成为了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安全隐患一直伴随着信息化建设,网络病毒、黑客和系统漏洞等层出不穷,部分中小型医院的HIS系统、PACS系统和检验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医院造成巨大损失。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已经初步建成,医院的收费系统和计费系统都使用医院内部系统进行管理,网络安全隐患对医院的费用收取造成不利影响,医院容易出现漏收费用问题,医院出现成本亏损问题。

4) 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医院的信息系统管理易出现漏洞,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而医院信息化建设由于其特殊性,专业人才不仅应该精通信息技术,还应该对医院的业务有深入的掌握,专业人才的缺乏造成医院信息系统仅能满足医院部分科室的要求,不能解决每个科室的信息网络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医院各科室的需求。

中小型医院的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比较强,但是没有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能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程序设计,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历,不能掌握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管理、数据结构、数据原理与应用和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部分聘请的专业人士对信息技术掌握比较好,没有对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造成设计出来的软件或者系统没有实际效用。

HIS系统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医院所属各个科室提供病人的病例信息、行政管理信息和医疗活动各阶段的信息。HIS系统主要包括医学影像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放射学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分为了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外接口部分。

现有的HIS系统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要求,HIS产品选用了不当的数据库平台,大型HIS系统建设不完善,HIS软件设计的工具和方法不适合,HIS系统对医院正常工作产生不利影响。HIS系统的软件数量比较多,有民康HIS系統、锐拓HIS系统、东华HIS系统等,软件多样化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选择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医院选取不同的HIS系统软件公司,影响到医院之间信息数据的交流沟通。

2 解决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1) 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

国家卫生部曾经针对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定,要求医院将年收入的5%用于信息化建设,但是这一规定的执行状况不容乐观。卫生部应该建立相关部门监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对医院的投资总额进行硬性规定,要求医院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中小型医院管理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医院信息化建设当做医院基础建设之一,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可以优化医院的基础设施,加快医院现代化进程。

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投资仅占卫生事业支出的10%左右,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国家应该加大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建设投资虽然不能立刻见效,但是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的管理和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应该转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利用医院管理带动信息化进程,推动信息化建设发展。

2) 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系统

中小型医院应该和软件开发公司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两者共同开发规范化的信息系统,对HIS系统进行完善升级,整合不同数据软件,建立统一的软件数据库。医院的HIS系统软件应该针对医院实际情况进行改善,根据医院对系统软件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系统的改变,根据使用者的习惯进行汉字输入法设置,确保系统软件符合医院的实际需求。

中小型医院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到医院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工作。医院可以在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相关调查之后,确定医务工作者对医院信息系统的要求,與各个科室交流沟通之后确定信息系统,做好信息系统安装之前的准备工作,确保医院信息系统满足不同科室医务人员的需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选择同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确保系统接口没有问题,保证医院信息资源可以进行共享。

3) 培养专业人才管理计算机中心

中小型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医院可以培养专业人才来管理计算机中心,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综合知识,如计算机知识、医学知识、管理学知识和网络技术,医院可以从医学院校招收医学信息专业毕业生,建立一个专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专业人才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医院必须有一批了解医疗卫生流程、掌握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这样才可以确保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医院还可以通过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吸引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既精通医院管理和医学知识,还精通计算机技术,可以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4) 重视医院信息安全

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重视医院信息安全,在信息系统进行设计时加入信息安全程序,在信息系统安装之后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中小型医院可以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加固,购买安装安全性能较高的安全软件进行安全防护,避免病毒和漏洞威胁到系统安全,造成医院内部信息发生泄漏问题。

中小型医院应该建立安全应急制度,在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之后可以及时处理安全问题,避免安全问题进一步扩散,甚至造成医院信息系统瘫痪。医院还应该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将信息安全工作落实到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信息系统安全检验,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没有出现问题,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防止医院信息数据出现泄露。

5) 统一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统一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规范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数据编码、软件编码和内部软件等,促进中小型医院之间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中小型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经过统一之后,可以节约医院建立信息系统的成本,满足医院建立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为医院信息系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医院还可以开通专门的卫生信息网站,打破医院之间的条块分割状态,实现医院信息数据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建设优势。

3 结论

中小型医院由于规模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投资,帮助医院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相关标准。中小型医院应当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系统,培养专业人才管理计算机中心,重视医院的信息安全问题,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为医院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征.对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对策的几点看法[J].中国医院,2008(1).

[2] 郭庆民.浅谈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J].中外医疗,2009(17).

[3] 郝明.加强医院管理水平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J].中国卫生统计,2009(3).

[4] 温晟.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2).

[5] 武庆博.试论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作用和意义[J].网友世界,2013(Z1).

[6] 李鹏,李昕.对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问题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3(6).

[7] 韩亮.关于医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5).

放射科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CAP(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讨X线检查此症状的具体影像表现,致力于为提升儿童CAP的诊疗水平提供有效的帮助。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6月间治疗的儿童CAP患者30例,对其X线检查诊断的工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采用X线检查儿童CAP症状,可以清晰地看到肺纹理加深、斑片状浸润、气肿(常伴有小片状阴影)以及间质改变等问题,从而能够确证为儿童CAP症状。结论X线在检查儿童CAP病症时,具有极高的检查精准度,应当为临床优先诊断方法。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放射线检查

儿童CAP症状作为肺炎病症的新型分类,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极其常见的病症,多由细菌、病毒的感染所诱发,比如,RSV(合胞体病毒)、IVA(流感病毒),常发生于儿童感染气管支气管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之后,婴幼儿在此病症方面的发生率极高,且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致使患者死亡[1]。因此,努力做好对于儿童CAP相关理论的分析,借助于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儿童CAP进行及时精准的诊断治疗,刻不容缓。我院选取接受X线检查的儿童CAP患者30例,对其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得出X线在检查诊断该症状方面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其具体分析结果大致如下文所示:

1儿童CAP的相关理论分析

1.1含义儿童CAP是CAP的新类型,它所指示的患病对象为处于医院的外部环境或入院不超过48h的儿童患者,该病症从本质上讲为感染性的肺实质炎症,而在病理学方面进行分类,可分为间质性与实质性两类。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当前的临床上,已经成为一种肺部感染炎症的常见病症,且新时期抗生素类药物的胡乱使用,使得该病症的严重程度日益提升,治疗的困难也逐步加剧,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2]。

1.2分类目前,临床上对儿童CAP进行诊治,主要以病理学理论、病原学理论以及患者的病程与病情为依据,来划定病症的具体类型。①从病理学方面进行划分,为间质性以及实质性两类,支气管肺炎以及叶性、段性、局灶性的肺炎也被归为实质性一类,吸入性肺炎等特殊的肺炎也常常单列出来。②以病原学来分析,可将其分为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两类,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嗜肺军团菌、真菌、原虫等类型的肺炎均被归于感染类,而过敏性、吸入性、化学性、放射性等则被归为非感染类。③从病程进行划分,包括小于一个月的急性肺炎,大于三个月的慢性肺炎,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迁延性肺炎。而且,根据病情还可以患者分为轻中度的轻型以及重度的重型肺炎,患者的病情由轻到重的表现为轻微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呼吸暂停[3]。

1.3病原病毒为儿童CAP患者的重要病原,且在初发阶段对婴幼儿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的葡萄球菌、百日咳杆菌等细菌也是重要的病原,以肺炎链球菌为例,初生时间不过20d的婴儿,以此病原为首位CAP病原。此外,肺炎的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等非典型并的原体,也是儿童患CAP病症的关键病原。

2儿童CAP诊断及放射检查

2.1诊断方法临场诊断儿童CAP病症,多是从患者的咳嗽、呼吸、发熱等呼吸道的症状进行初步检验,再以X线胸部放射检查方法对肺部的实质浸润阴影进行检查,以作为病症的综合判定标准。目前,临床上诊断儿童CAP症状,还加入了从病理学理论、病原学理论以及病程、病情等方面判断的方法,以充分提升诊断的精准性。

2.2诊断指标①初步诊断:原有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加剧,比如,咳嗽加剧、痰变为脓性痰,还出现发热、胸痛等症状。②X线胸部检查,肺部的纹理加深、气肿并且伴有小片的阴影、胸腔积液、斑片状的浸润影出现、间质改变等。这几个诊断项目均为儿童CAP的诊断指标,任一项出现问题,且并非肺部肿瘤、肺结核、肺水肿、肺栓塞等病症,均可初步判定为CAP症状。诊断人员进一步通过对儿童的病原、病程、病情等因素进行分析,即可断定为CAP症状。

2.3诊断完善方法使用X线对儿童CAP症状进行诊断,相当于医疗人员对儿童进行直接望诊,可以清晰地看出儿童内脏器官的具体结构、变化状况等,但是,放射线检查只针对活体的器官来开展,并通过影像进行分析,在检查完成后,还要提出相关的诊断意见,以便于医疗卫生人员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因此,在使用X线对儿童CAP症状进行检查诊断时,检查人员必须要最各种资料进行全面、认真、详细的综合分析,以保证其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诊断工作的实施,是为了及时、精准地判定病情,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它的精准性还依赖于辨别人员思维状况与疾病本质发展状况二者的相符程度,医疗卫生人员必须要努力找准自身思维的切入点。

3结论

医疗卫生人员借助X线及其他方式,对儿童CAP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检查,可以精准地判定该症状的具体状况,从而能够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可靠的救治。

参考文献

[1]潘文桥.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v.9;No.12521:117-118.

[2]余洪亮,伦志勇,戴剑红.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及治疗[J].当代医学,2012,v.18;No.28118:79-80.

[3]赵春梅.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v.24;No.25508:5080-5081.

上一篇:研究生毕业论文下一篇:医学院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