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范文

2023-03-08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建筑学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学科,艺术和技术的进步与建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历史上每一次建筑运动的掀起、建筑学的每一次飞跃都与二者存在着深层次的关系。并且传统建筑学渊源流长,需要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与认识,总结新时期建筑学的发展趋势并对一线建筑师提出一些个人思考观念与展望。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传统建筑学的主要特征,对新时期建筑学的思考以及新时期建筑师的基本要求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传统建筑学;特征;新时期建筑學;思考

传统建筑学发展至今天,其技术和艺术成就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当我们用传统建筑学的眼光去审视今天遇到的问题时发现,传统建筑学似乎陷入“束手无策”的境地。因此为了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就传统建筑学与思考新时期建筑学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传统建筑学的主要特征

1、追求实用性。传统建筑是一种具有艺术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物品,但这一定论并未获得我国传统建筑学文化体系的认可。我国传统建筑学的继承仅停留在建筑工匠们口耳相传的层面上,这导致传统建筑无论是内部构造形式还是整体风格,都过于趋同化和标准化,工匠们更侧重于建筑的艺术美感,对建筑实用价值缺乏重视。从建筑物的实用性来说,建筑物的内部构造、布局结构、空间规划都属于最基本且最关键的要素,为此,我国大多数传统建筑都更加追求空间与布局的统一规划,并体现浓厚的色彩拼接感。

2、突出人文主体情怀。传统建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人文性。建筑文化的快速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更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尊重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征。

3、彰显哲学思想内涵。传统建筑学文化不仅具有丰富且唯美的元素符号,还拥有浓烈的哲学韵味,而且其充分遵从自然法则,并将自然景象巧妙融合。相比之下,现代建筑侧重于追求人性化特征的体现,而传统建筑学文化则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新时期建筑学的思考

1、广义建筑学。广义建筑学是从更大层面关注人类的居住问题,它要求我们摆脱那种传统的“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运用多学科知识去研究人居环境。这是对广义建筑学内涵的精辟论述。广义建筑是对传统建筑学进行扩充,将传统建筑学的研究范围扩大,使其关注更多的问题。广义建筑学的研究要求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对问题作出全面的分析,并非片面的、孤立的做出回答。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内容。指导建筑创作是建筑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广义建筑学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师要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多学科的知识储备。在进行项目的开发时应参与到方案设计以外的其它环节中去:要改变以往的工作框架,摆脱“就设计而设计、建筑师仅参与设计环节”的传统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的运作之中更大地发挥建筑师的专业才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返朴归真”的建筑观。建筑产生于人类对于遮风蔽雨的需求,但是,在当今中国,社会赋予建筑过多本质之外的重任,已使得建筑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建筑成了政客们实现政治抱负的工具、成了建筑师名利双收的载体。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的凸显,众多学者又开始寻求建筑的本源,回到维特鲁维的建筑时代。这种“反朴归真”的建筑观对我国现今的建筑设计提出了众多的批判。笔者以为,“返朴归真”并非是对现今建筑设计的否定,而是要求建筑设计更加重视“坚固、实用、美观”的基本法则,充分考虑建筑的经济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进行建筑创作中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设计中保持个性,存在一定的“怪”也无可厚非,但更为重要的是不可忘“本”。那种片面的追求艺术上的“怪”而忘了建筑的经济性、安全等因素的观念与建筑的本质相背离,是不可取的。

3、建筑与人居环境。就建筑本身而言,只要达到“遮风雨、御寒暑”即可,但现今有许多建筑师在设计中追求建筑的个性,追求形体上怪异的同时却忽略了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只有与周边环境充分融合的建筑才能经得住考验,堪称经典。流水别墅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叫好,并非其建筑本身的设计采用什么“高招”,而是设计者巧夺天工,将建筑与周边的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毋庸置疑,建筑師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应对其周边的环境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对更大范围内的环境给于更多的关注,如建筑所处的城市乃至地域中的建筑文化等。

三、新时期建筑师的基本要求

1、新时期建筑师的理论修养要求。新时期的重要特点之一就信息量的迅速增大,各种潮流、思想争相涌人国内,时代的飞速发展即带来了利也带来了弊,是一把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对于建筑师来说,如何在新时期既能够对巨大的信息量加以很好的利用,又不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也要求广大的建筑师们对那些鱼目混珠、扰乱视听的信息和现象加以剔除,辨明是非,找到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将各项影响建筑的因素加以统计、分析,同时加以详细地考量,从建筑学的广义含义出发,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学科知识储备、加强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修养,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拓宽自己的眼界,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另外,建筑师们还在做中学,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学习,丰富、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将自己旧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相连接,学习各种潮流中的精髓,找到各个学科的精华所在。同时,建筑师也应当与时俱进,实时关注建筑的业界动态、学术动态等等,走在新时期建筑业的前端,不断地在学习中丰富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设计工作中把自己锻造地更为成熟而富有内涵最忌讳的一点是,某些建筑师在成功地建造出了某些优秀案例之后,开始洋洋自得、闭关锁国,认为自己的建筑设计必然是优秀的,自己斩断了与外界的友好互动关系。日子久了以后,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这些建筑师们必然会因为无法适应新时期建筑业发展的特点而消磨曾经的才华、资本等等。

2、新时期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建筑安全性是建筑的重要属性之一,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安全,建筑师们应当高度重视建筑的安全性,做到为居民的生命安全负责,肩负起作为一个建筑师的社会责任建筑的安全性不足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除了保障住房在通常状态下不会出现安全事故之外,还要考虑到在特定的地址灾害之下,建筑物的表现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比如,中国四川处在地震带上,这就要求相关的建筑师能够提高建筑安全标准,不要片面追求房屋的艺术性效果和美学感受,要首先保证安全建筑师们应当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底线,在关键的原则性问题上就算名利当前也应当毫不动摇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应当把安全性放在首要的地位进行考虑,要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应在名利场中迷失,被名和利牵着鼻子走而与自己的职责和本心相背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建筑学不仅能够为现代建筑提供有内涵的参考素材和广阔的思维空间,还能进一步凸显新时期建筑的个性化特征,提升艺术文化内涵。将传统建筑学文化融合到现代建筑领域,可传承民族文化、突出现代科学特征、彰显特色主义人文情怀,体现时代发展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朱典涵.浅析传统建筑学思想与生态学理念融合[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195.

[2]桑柳.生态建筑学:论传统建筑学思想与生态学理念融合的结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272.

沈阳万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作为培养建筑专业人才的专业学校,土木工程是其中重点专业之一,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又是土木工程各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发散性思维,因此研究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

前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直是我国的重大国策,只有发展好了教育,才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支援国家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是建筑类专业学校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量从事土木工作的人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实际教学中仍多采用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很有必要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上进行一些改革和创新。

1.在课程设计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倡使用现代化、科学的教育体制来教导学生,在新的体制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重视,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因此各个学校当前的目标就是如何更加了解学生、如何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围绕这些目的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因此,建筑学校要致力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授课教师必须要抛弃以老师为主体的旧模式,深刻地认同把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进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时把学生这个主体因素充分考虑,这样才能在课程设计时更有针对性,课程设计的效果才更好。其次,授课教师一定要在课程设计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把学生为主体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服务学生为最终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2.重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案例的多样化,老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学案例是相关教学内容的生动展现,教学案例选择的是否成功,与最终的教学质量优劣密切相关。所有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注意科学性、合理性,与教学内容的匹配性,为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房屋建筑学的教学案例最好能从身边的生活实践中选取,比如学校里的实验楼、宿舍楼等,用这些作为例子,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从而更好地去研究所学的内容。在多选题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就能够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时候,难免会有不足的地方,通过实物观察和自己的结果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起到了引路人和实施者的作用,教师引导的效果如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师对学生引导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耐心,不要一蹴而就,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应该注意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进行到教学实践环节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布置应该合理、科学,要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特点,用科学的方法来给学生建立起跟他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建筑设计理念。比如在布置构建方面的作业时,可以布置货仓的规划、别墅的规划等,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空间,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建筑规范的重视,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材都没有突出建筑规范的重要性,但是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和重视这个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向规范的设计道路上前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建筑标准规范,要详细的给学生讲解。

3. 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有一个现状我们必须承认,那就是现有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的学生通常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对参与教学活动缺乏积极性,也很少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现代教学模式所不提倡的,因此,必須要大力地推进教学改革,敢于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新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围绕这个主题,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以下粗浅的探讨。

案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案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形象、生动,更加具有直观性,根据要讲解内容的不同,选取相应的典型案例来进行剖析,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研究兴趣,还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大大超出预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运用时,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授课教师应该确定本次课所授教学内容的大方向,比如进行的是餐厅设计、教学楼设计等,就应对所讲内容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为下一步的设计打好基础;第二:老师应该选择那些科学的、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组织学生针对设计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总结设计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在这些过程中,授课老师适时给学生以引导,在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第三:课程设计和建筑模型可以相互结合。房屋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实现好的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可以和建筑模型制造相互结合起来,因为建筑模型是以直观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将抽象知识点具象化,所以,授课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为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建议学校采购些必要的建筑模型,为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与建筑模型结合提供教学支持。此外,若是针对简单的建筑模型,应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共同完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既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也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加以运用。在讨论式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拿出来,在课堂上大家一起分析、讨论,教师做好引导及最后的总结,点评学生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修改时有方向和目标。但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在运用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设计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先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剖析,然后提出问题,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要求学生就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最后教师对学生们的讨论及问题回答做总结。第二是设计草图阶段,教师应该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规范,严格审核学生给出的设计图纸,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教师给学生指出草图中不合理之处,给出修改意见,耐心引导学生,直至设计草图通过审核为止。

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一项突破,发挥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内容,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课件教师应该自己制作,但制作过程应参考那些优秀课件的积极因素,争取做出比较有创造性的优秀课件。当然教师也必须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引路人依然是教师,教师授课若能与多媒体教学良好的结合,不仅促进教学的优质与高效,而且也更能够体现多媒体在辅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教学法的应用。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好了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毕业以后自己展开设计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开始学习之前,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利用好施工企业丰富的现场资源,组织学生去施工现场进行观察、学习,这样学生会对自己以后所学课程有一定的概念,教师要在教学中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强和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校方应该和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协议规定好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的展开铺好制度上的道路,另外,学校要分阶段组织学生去现场实习,实习的时候,不能为了实习而实习,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目的学习才更有效果,在这样一个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为将来的独立设计打下扎实基础。

4.专业教师应适当从事建筑工程设计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较好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学生能绘制出满足课程设计要求的设计图,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建筑工程设计的水平和能力对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专业教师应适当从事实际工程设计工作来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以便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当然,学生的自身努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5.结论

教育是一个国家长久不衰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笔者根据学校从教实际仅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谈一些个人体会,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对教学改进及提高有着很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希望本文能够对其他教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雨龙.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统计与管理,2014,04:191-192.

[2]董素芹,高兵.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49+153.

[3]张琪,叶雁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改革[J]. 大众科技,2011,08:216-217.

[4]张妮.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 科技信息,2012,02:454.

[5]国静.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高等建筑教育,2009,01:113-115.

[6]韩爱红;李长永;武宗良.《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010年19期.

[7]安巧霞;孙三民.《房屋建筑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探讨[J].塔里木大學学报.2009年01期.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将CDIO模式应用到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中,开展“做中学、做中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与学习”,可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工程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本文以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房屋建筑学》CDIO课程计划制定以及“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另外,提出了CDIO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实施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CDIO;高职;房屋建筑学;做中学、做中教

大学生人才积压与人才短缺表明传统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急需的是适应市场要求的富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高职院校学生基础普遍薄弱,数学功底和自学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如过多强调逻辑推导和理论探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如果完全不涉及理论分析,又无法达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它倡导“做中学、做中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解决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我院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引入高职《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边看边教、边讲边做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和“基于项目的教育与学习”计划,力求使学生体验工作全过程,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识读施工图、进行建筑物构造处理、理解设计理念的专业技能大大提高,颇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实践证明,CDIO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先进性、合理性与普适性。

CDIO模式与我院“做中学、

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的校风契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3所大学自2000年组成跨国研究组合,经过4年探索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它是“做中学、做中教”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它提出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通过实验、公司实习、集成工程项目和产业实践,结合各个项目反复进行“做中学”,形成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共享知识(团队合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总结知识(技术创新)和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CDIO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模块和每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产业对能力的要求。

我院的前身——江苏省幼儿师范学校是在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倡导下创办的。陈先生“活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大自然、大社会中学”。自2003年我校建院以来坚持奉行“做中学、做中教”的校风,强调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实训教育,“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有效得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市场化道路,积极探索校企结合、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如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在校企合作工作站内进行实际工作环境或实际项目的现场教学;强调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制定《房屋建筑学》CDIO课程计划

《房屋建筑学》培养学生进行建筑物构造处理和建筑设计能力,是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64学时(4学时×16周),综合训练1周。它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结构、施工、定额与预算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这门课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课程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参照CDIO大纲,进行了行业调研,分析了岗位的职业能力。按照毕业生就业岗位,以施工员、预算员、建造师、监理员为主,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根据职业领域和认知要求,参照相关人员的职业标准,确定了“做中学、做中教”和“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内容新体系。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能够查阅有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能够进行建筑物构造处理和建筑设计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能力,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教学创新能力。课程还强调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德、严格的纪律观念以及工作中与人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成长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建设者。

与过去相比,新的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新一代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满足了三个方面的需要,即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新计划也将项目实施的主线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CDIO“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理念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实施

我们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四个倡导。倡导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倡导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倡导学生通过做(工作)提升能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按照上述原则,为使学生感受真实工作场景,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我们坚持把教学从传统的教室延伸到了建筑工程模型、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室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学生从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变为在“做中学、做中教”,使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工程实际,突破书本限制。

为此,我们建立了建筑工程模型,建筑工程模拟实训室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建筑工程模型按1∶1或1∶2的比例,用真实材料将建筑构造复制下来,能够展示各个施工阶段的做法。通过实物化的模型,使学生直观、清晰地了解细部构造及做法,把课本抽象的房屋构造理论和知识演变为生动的实物介绍。建筑工程模拟实训室由钢筋工实训室、混凝土工实训室等组成,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墙体质量测量仪等大量的实训设备,能够展示各个施工环节,可以满足学生各个工种的分项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室有80台计算机和一台大型打图机。计算机全部联网,可供学生进行建筑设计技能训练。校内实训基地营造了较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供了保障。

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我们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结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构建教学、实习和技能服务一条龙体系,形成校企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我们与南京市广开景观规划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建发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市建筑质量监督站、南京栖霞建筑安装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训实习基地。把课堂搬到了工地,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房屋构造内容的讲解。我们深入考察各实训基地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结合课程进度在施工单位安排教学,边看边教,边讲边做,把抽象的工程理论变为活生生的工程实例。围绕实际工作流程安排实习地点,以真实的岗位工作作为实践的环节。结合工程实际的不同需要,把学生分配在施工员、预算员、监理员、建造师、绘图员、资料员等不同岗位,切实体会职业氛围和岗位要求。掌握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入职条件,使学生由单一技能向综合技能进行转变。通过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以“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理念完成一个工程项目,使学生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在《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

CDIO是一种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程教育模式。工程项目设计是工程实践的精髓所在。我们根据建筑企业岗位需求,统筹选取教学内容,课程按照一般施工过程“基础、墙体(柱)、楼地面、楼(电)梯、屋顶、门窗”序化教学内容(见表1),我们将《房屋建筑学》CDIO项目分为三级:一级项目为包含民用建筑构造、建筑设计、工业建筑构造项目教学,完成单点知识和技能的实习与训练;二级项目为包含分项实训项目,将单点知识和技能按照岗位工作程序进行串连;三级项目是综合实训项目,使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我们精心设计项目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体验工作全过程,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房屋建筑学》这门曾经让学生头疼的课,改革后首次被学生认可。

CDIO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实施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是教师的角色和责任。CDIO要求教师是现代工程师的典范,这和高职高专对教师“双师型”的要求是一致的。为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高级技能型人才,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通过每个实训项目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完整工作过程。在传统教学中,64个学时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激发,主动获取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没能得到施展。改革后教师只用26个学时介绍基本知识和原理,然后指导学生做施工企业或设计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原有的教师大多为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或专业不对口的改行教师,因为没有实际的工程经验,难以胜任。学院聘请相关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任教,指导学生进行建筑物构造处理和建筑设计。原有教师一边做助教,一边学习工程实际,积累工程经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工程背景不足的问题,为将来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打下了基础。

为了致力于打造“工程师型”、“双师型”教学团队,我院积极推行提高教学能力的业务培训。借助顾问、企业挂职锻炼等制度,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对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相关待遇。

第二是评价方法和标准。评价方法和标准是实施CDIO的关键。CDIO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其着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产业界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因此,评估方法和准则要能客观准确地衡量,避免误判,导致高分低能或低分高能。

过去只重视理论考试,却没有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和方法。因此,我们按照“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和“校企互通”的开门办学机制进行改革。《房屋建筑学》改革前的考核方式是笔试占80%,平时作业占20%,改革后我们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方式,也就是采用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考试从试题库随机抽取,过程考核评价将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报告、设计评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现场指导教师的评价等都纳入考核结果。成绩总分100分,其中理论考试30分,技能考核70分。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督促作用,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养成,使成绩评定公正、合理。

由于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也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评价系统。在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之间形成了互相支持、良性互动的构架。

结语

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和“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学习专业技能的主动性增强了。同时改善了教师的单一能力结构,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与应变能力。最终形成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

[2]陈鹤琴.陈鹤琴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李振涛,杜展,周法军.基于CEC-CDIO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68-69.

[4]查建中.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Felix 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陈杏祥(1968—),女,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与概预算。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从未来过中国的卡夫卡,一个说着德语的犹太人,却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以一個中国人的视角描绘了他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本文结合该小说的写作背景与相关介绍,以及卡夫卡自身的经历、处世观、写作风格,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探讨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并阐释了“中国形象”的隐含意义。

关键词:卡夫卡 《中国长城建造时》 中国形象 奥匈帝国

德国表现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卡夫卡在其作品《中国长城建造时》(Beim Bau der chinesischen Mauer)中,讲述了一个遥远东方帝国的奇幻故事:从一个无法想象的久远时代起,中国人就开始修建长城。修建目的据说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修建方法是“分段而筑”。小说前半部分着重描写了这种“分段而筑”的修建方式,后半部分则主要围绕帝国皇帝与其臣民之间的疏离关系而展开。作者通过一位自称参与过长城建造、具有一定建筑学知识的且研究比较民族史的中国学者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东方专制帝国的社会图景。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奥匈帝国的时代背景,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来探寻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试图阐释其隐含意义。
  一.《中国长城建造时》中的异国形象

“一个作家对异国现实的感知与其隶属的群体和社会的集体想象密不可分。莫哈称大多数人往往并不是通过自己的直接接触去感知异国,而是通过阅读作品或其他传媒来接受异国形象的”。[1]卡夫卡就从未到过中国,他对中国的印象只是源于西方的文本介绍或传统认知。他读过某些中文典籍的德文译本,研究过黑格尔等人对中国的历史性描绘,读过有关中国的游记、报道和评介性著作。从马可·波罗时代起,西方的中国形象就具备了疆土广阔、君权无限大的帝国特征,这些在小说中均有体现。关于长城,《马可·波罗游记》、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的《中国札记》等对此都有介绍。以上便是卡夫卡认识和建构长城的全部基础。在西方视野中,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长城的奇迹逐渐成为了中华帝国的象征,它既可代表中国伟大的文明成就,也可表现中华帝国专制、封闭与停滞的状态,而后一种意义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卡夫卡就受到后者的影响。[2]在他眼中,中国是一个极其混沌的世界,帝国领导层所处的环境是荒淫无度,腐朽不堪的,“皇帝的周围拥满了服饰华丽却内心阴暗的侍臣”[3],“皇妃们倚靠在丝枕上,在狡诈侍从的诱惑下忘掉了贵族的礼仪,她们统治欲膨胀,贪婪粗暴,荒淫无度”[4],这些描写与卡夫卡所处的时代也是密切相关的,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如此种种都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负面印象。小说中“后宫干政”片段的描写就很可能取材于晚清的宫廷政治戏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温顺忠诚的百姓形象,虽然皇帝对于百姓来说其实非常陌生,他的宫殿就如同卡夫卡的“城堡”一样不可逾越、难以把握。在此,帝国制度的混乱不堪,统治者对于百姓的神秘莫测所造成的感觉与卡夫卡在写作中情有独钟的荒诞感与陌生感不谋而合。

小说中还存在许多矛盾与悖论之处:泥水匠暗无天日的单调劳动与领导者虚无缥缈的伟大理想之间的矛盾;泥水匠的劳动分开看,每一段都是心酸而幸福的,因为五年的时光并不漫长,对于既定任务的完成是值得期盼的,但综合起来考虑,五年之后又是一个五年,如此周而复始,即使长城完工了,还有上面永远无法完成的巴别塔,泥水匠的工作由此变成了永无止境的悲剧,如同《城堡》中土地测量员K的处境,永远在希望中迎接绝望;全文最大的悖论之处无疑是长城的修建方式与修建目的之间的矛盾,因为通过“分段而筑”的修建方式所建造的一座不连贯的长城根本无法起到防御作用。不仅如此,就连所谓的防御北方民族的说法也值得怀疑。因为文中的“我”明确说明,其家乡位于中国东南部,没有北方的民族能够威胁到他们,即便北方民族想入侵,因为国土无垠,他们也无法对其构成威胁。由此看来,领导者好像存心要干这件没有实际意义的大工程,这似乎不是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而单纯为了让这种劳动得以继续。这些矛盾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的写作风格:理性中夹杂着荒诞、写实中隐含着反讽。

此外,在小说中我们时常能瞥见西方社会的缩影:“为了长城的修建,人们在破土前五十年就在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学科(建筑艺术)进行培训,因为每四个民工就需要一个在建筑专业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去领导”[5];对于“分段而筑”的修建方法以及层级管理制度已经相当具体,简直达到了现代“数字化管理”的水准;“虔诚的信徒们在圣坛上诵唱,祈祷长城的竣工”[6];牧师成为了村庄里的知识分子,“为村民宣读皇帝颁发的诏书,成为中国普通家庭的座上宾”[7]……凡此种种在古老的中国显然是不会出现的,卡夫卡将自己的西方思想融入到了对于中国的古老意象“长城”的修建当中,形成了社会形态的错位,进一步为文本增添了荒诞色彩。
  二.从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分析《中国长城建造时》的写作意义

1.精神世界的“长城”

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的核心是对“他者形象”的定义,并将研究重点从“他者”转向形象接受主体。巴柔所下定义的两个层次分别是:1.形象是对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2.形象是一种象征语言。[8]这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卡夫卡的西方视角与自身的情感、思想性格奇妙地组合在了一起。“长城”代表了一种极强的防御意识,卡夫卡似乎在长城的象征意义中找到了自身的影子,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缺乏归属感的人。关于这一点,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斯作了精辟的概括: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在捷克人当中不是自己人……而在自己家里,他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因此其好友称他为无家可归的异乡人。[9]卡夫卡将自己内心的无归属感写进作品中,将长城描述成另一个自己,进而形成了一种 “异化”。卡夫卡对外部世界采取了逃避的态度,利用写作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建构起一座“长城”。但由于工作,他不得不与外界打交道,因此这座“长城”是残缺不连贯的。其次,用“分段而筑”的方式建造长城是一个看似即将实现,却永远也达不到的目标。可见卡夫卡对于“长城”的建成是不抱希望的,这与他悲观的处世态度相契合。家庭、社会、个人遭遇所造成的精神压力造就了卡夫卡苦闷、压抑、绝望的思想性格及其悲观厌世的世界观。这种绝望的思想性格也体现在其许多作品中,无论主人公如何抗争努力,强大无形的外来力量始终控制着一切,使其最终归于灭亡。在渗透着叛逆思想、倔强地表现了不甘放弃希望的同时,又表现出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宿命论思想,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式艺术内涵。[10]

2.战后分崩离析的奥匈帝国

“对于他者形象的描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我形象,這是因为作家在对异国异族形象的塑造中,必然导致对自我民族的对照和透视。正如狄泽林克所说:‘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成。’他者形象生成时,一定会伴生出一个自我形象,他者形象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了别人,也照见了自己”。[11]卡夫卡就借助对“中国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现状,显示出对自身社会所处环境的一种焦虑。在该小说产生的年代,作为奥匈帝国制下波希米亚王国里一个说着双语的犹太人,卡夫卡未能脱离晚期奥匈帝国皇天子民的身份,他在小说中虚构的世界只能由此开始。[12]奥匈帝国在其存在的50年间,不断有民族起义和其它纠纷发生,最终于一战后解体。小说中的百姓受无形权力的驱使,建造毫无防御作用的“长城”,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了当时奥匈帝国所处的社会状况:社会腐败,帝国专政,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升级,战争导致经济衰败以及人们在强权统治面前的无能为力等。在小说中,百姓如木偶一般,被统治者虚无缥缈的命令控制,处于残酷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深感绝望但不得不服从,而所谓的皇帝不过是形同虚设。这也影射了当时奥匈帝国所处的状况:约瑟夫皇帝执政时,人们对其忠心不已,皇帝与帝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但晚年时,约瑟夫因为接连失去亲人、突发的政治暗杀和对战局的悲观情绪陷入一种老年人的孤独当中。一战爆发后,他因病一度中断工作,只能通过召见内阁大臣等方式掌握权力,因此这期间关于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不胫而走。[13]“帝国是不朽的,可是每一个皇帝都会陨落、倒台,甚至整个朝代会最终灭忙,会挣扎着咽下最后一口气。”[14]此处即表现了作者因为约瑟夫皇帝随后的离世,对于帝国未来命运的担忧:战争尚未结束,老百姓无法想象没有这位皇帝的帝国究竟该何去何从,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

3.“南方”与“北方”——“奥地利”与“匈牙利”

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由于国土无垠,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似乎是完全隔离的。这里的 “南方”与“北方”,也可视为对“奥地利”与“匈牙利”的一种影射。奥匈帝国是一个双元帝国,是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组成的联盟,皇帝为同一人——弗兰茨·约瑟夫。奥匈帝国其实就是奥地利帝国和他的殖民地匈牙利妥协的产物。在这种体制下,帝国虽然有一个中央政府,但匈牙利和奥地利都有各自的议会和首相。皇帝的权利理论上是至高无上的,但实际上是有限的。

4.巴别塔——多民族帝国的语言纷争问题

在一个由德意志、捷克等多民族共同构成的国家——奥匈帝国内部,争议最大的就是语言问题。其官方语言有德语等11种,语言的不通似乎也预示了帝国的解体。而在《中国长城建造时》中,由于国土无垠,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似乎是完全隔离的;泥水匠的工作也是孤立的,与领导层之间没有任何沟通;文中的巴别塔,其建造的失败也是由于语言不通的问题。根据《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骄傲的人类为给自己扬名,联合起来兴建通往天堂的高塔。为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其说不同的语言,使之相互间无法沟通,计划因此失败。[15]小说中的“长城”是座古怪的建筑,下面是不连贯的城墙,上面即传说中的巴别塔。当时一位学者指明长城的修建可以为巴别塔的重建打下坚实的基础。[16]这显然无法实现,因为按照“分段而筑”的方式修建的长城本身就无法围成一个圈,这也预示了其悲剧性的结局。小说中的巴别塔如同《圣经》中的一样,象征了人类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以及失败,但《圣经》中的失败缘于“上帝的干预”,而小说中则要归咎于人类自身的弱点:“人的本性是轻率的,天生就像飞扬的灰尘,忍受不了束缚。”[17]于是领导者就想出了“分段而筑”的修建方式,这其实只是顺应了人类的天性。“分段而筑”的修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隐喻了奥匈帝国内不同种族的语言纷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只是在建造自己的“长城”,城墙与城墙之间无法连通。奥匈帝国由于种族纷争问题,始终无法实现一个精神上统一的帝国。一个是被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奥匈帝国,一个是古老而遥远的大清帝国,“这两个多民族帝国几乎同时面临多重危机,随之相继走向解体”[18]。小说中围绕长城修建事件对于中国的描述,其复杂性、令人困惑的防御体系和行政体系几乎对等于濒临崩溃边缘的奥匈帝国。

卡夫卡利用想象中的“中国形象”影射了“奥匈帝国形象”,进而对奥匈帝国当时所处的社会现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与批判,同时也考虑了帝国的重建问题,“长城”的修建就如同一场声势浩大的建国运动,人们都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努力,但由于语言不通,无法形成一个精神层面的共同体,于是造成了各自孤立的劳动,这种劳动对于帝国的重建显然是徒劳的。卡夫卡由此告诉人们,帝国的重建必须克服语言不通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精神统一、文化认同一致的基础上。
  三.结语

本文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结合时代背景对卡夫卡《中国长城建造时》中的“中国形象”隐含意义进行了分析。作为中国人,我们也可运用该理论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进行分析,以此为镜,照见自己形象的一些真相,进而对自己的社会体制和生存状态进行相应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弗兰茨·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M].韩瑞祥、仝保民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刘洪涛.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9(3).

[3]梁展.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J].外国文学评论,2015(4).

[4]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庞伟奇.从“他者神话”到“自我镜像”[J].美与时代,2005(11).

[6]曾艳兵.跨文化的“万里长城”——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解析[J].域外视野,2007.
  注 释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

[2]曾艳兵.跨文化的“万里长城”——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建造时》解析[J].域外视野,2007:114-115.

[3]弗兰茨·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M].韩瑞祥、仝保民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93.

[4]同上,第194页.

[5]同上,第188页.

[6]同上,第189页.

[7]同上,第195页.

[8]庞伟奇.从“他者神话”到“自我镜像”[J].美与时代,2005(11):82.

[9]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67152401000bld.html (2016年10月03日).

[10]http://baike.so.com/doc/261740-277054.html(2016年11月16日).

[11]刘洪涛.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9(3).

[12]梁展.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J].外国文学评论,2015(4):9.

[13]同上,第21页.

[14]弗兰茨·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M].韩瑞祥、仝保民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93.

[15]http://baike.baidu.com/view/299433.htm(2016年11月16日).

[16]弗兰茨·卡夫卡.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M].韩瑞祥、仝保民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90.

[17]同上,第190页.

[18]梁展.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J].外国文学评论,2015(4):18.

(作者介绍:李澜,宁波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语文学)

建筑学论文范文第5篇

特里·安德森教授是加拿大阿萨巴斯卡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的荣退教授,国际著名远程教育专家,曾连续担任加拿大远程教育研究协会主席12年。2004年至2014年担任“国际在线与分布式学习研究评论”期刊主编。该期刊被SCOPUS、社会科学引文目录(SSCI)等13个数据库收录。同时他也担任《美国远程教育》等9本国际期刊的编委。

关键词:论文撰写;SSCI;论文发表;开放研究

记者:特里·安德森教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在“国际远程与在线学习研究评论(The Intemational Review of Researeh in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现更名为国际在线与分布式学习研究评论)”主编10余年,想必您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请问您是如何看待学术论文发表的?

特里·安德森教授:我认为学术论文的发表是一个社会化过程。论文的撰写和发表与我们的社会经历息息相关,涉及我们的思考、工作和交流方式与内容,因此任何一个论文的发表都离不开对相应社会环境的分析与理解。读者论文内容的期望往往取决于当下的社会环境。当我们发表论文时,不仅要关注这个研究本身,更需要根据当下主流的社会环境对整个研究的需求来对研究的价值进行判断,并考量研究方法的适切性。有些很适合某一类研究的研究方法在其他研究中并不一定有效。很多论文的发表与相关的政策、制度紧密相关,因此研究与实践要与当下社会意识形态与政策结构相关联。例如有些高校要求老师们必须在国际期刊上面发表论文(如SSCI期刊),但是我们应该知道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政策是永恒且必须遵循的。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研究者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由于英语并非你们的母语,而国际主流的期刊多为英文期刊,因此中国人发表英文论文面临很大的挑战。在此,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英文学术论文发表指南:关键事项与实战策略》,该书中有许多非常实用的策略与注意事项,可以给那些期望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研究者一些启示。这本书不同于市面上很多其他类似书籍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专门为那些母语不是英语却又需要发表英文论文的研究者所撰写的。

我知道对于一个母语不是英文的研究者来说,撰写英文论文时会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前面提到,论文的发表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入一些学术社交网络来了解英文的文化。在这里我推荐大家ResearchGate和Academia.edu两个学术社交网站。在这些网站上你可以发布自己的基本信息,比如研究方向、研究興趣、研究内容等,另外也可以上传自己已经发表的文章并查看其他人发表的文章,或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一些讨论组。这样如果有人跟你的兴趣一致,就会过来跟你一起讨论相关的内容。而且,这些网站会通过邮件为你推送一些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或主题等等。例如,我经常通过这些网站查看自己的哪些文章受到的关注度比较高。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很快了解到自己的哪一篇文章最受欢迎。这是谷歌学术和其他期刊数据库所无法提供的。

记者:对于年轻的研究者来说,如何更快地学会英文的学术表达呢?

特里·安德森教授:我认为主动成为所在学科期刊的审稿人是提高自身英文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国际上的一些学术期刊都会征集审稿志愿者(例如IRRODL)。在提交学术审稿志愿申请时期刊会要求填写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当期刊编辑收到相关的文章时,会推送论文的主题和摘要给评审员,并询问是否愿意且能够评审对应的稿件。评审员需要在论文评审截止日期之前对稿子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这种评审不是一种简单的按照论文评价标准的评级,而是根据相关的评审指标给出非常细致具体的评审意见。通常,这些期刊的编辑部在评审结束后会将其他审稿人以及主编对这篇文章的意见反馈给每一位评审专家。由于不同审稿人审阅论文的角度不同,因此意见也不会完全相同,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意见的差异,从而发现自己想法中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相互学习的过程。虽然一开始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但是到了后面就会发现对自己的文章写作非常有帮助。

记者:您认为在国际期刊上可以发表综述类文章吗?

特里·安德森教授:在国际上发表综述类文章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文献综述在一篇论文当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文献综述表示的是作者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系统化认识,包括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研究的系统概述以及支持这个研究进展的相关证据等。完成文献综述需要仔细阅读并且综合回顾所有相关文献。更重要的是,文献综述不仅仅是概述,更是作者对于本次研究问题深层次的整理和认识,它是一个对前人研究成果与作者对该类研究的理解与认识的综合体。其次,文献综述类的文章如果可以发表,一种情况为作者是一个领域内非常杰出的人才。另一种情况是作者对某个领域中公认的理论或观点有了全新的、独特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被杂志社所接受并发表,但是这个难度很大。所以我建议如果有类似想法的研究者不要在这一方面花费很大的精力。

记者:您认为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文章的影响力呢?

特里·安德森教授:我认为想要提高自己文章的影响力,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英文文献。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章具有说服力,你需要参考与你的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与研究过程,这样才能告诉读者你的研究是有依据、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你的文章是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那你可以引用中国的一些研究者的论文。但是,如果你的文章需要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最好尽量多的引用国际上的著名文献,当然不是说所有文献都必须是英文的,但是大部分应该是英文文献。因为国际期刊的编辑对于中国的一些研究并不熟悉,所以你需要对国际上现有的研究做一个详细的综述。很多期刊在论文发表前的评审阶段会对所引用的文章原文做非常细致的追溯,所以一定要保证引用文章的准确性与质量,这样才能体现整个研究的质量与水平。另外,在引用文献时不要过多地引用自己的文章。

其次,你可以将自己已经在中国发表的论文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机器翻译或者人工翻译等,将其翻译成英文文章,并放在类似于Academia.edu等学术平台上。这样其他研究者就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发现你的研究。如果你的文章被其他人引用就可以增加你的学术影响力。我知道将文章翻译成英文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请尽量去尝试,这是将你的研究推广到国际范围内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记者:现在有很多期刊喜欢以“国际”命名,看似是非常影响力的期刊,但是质量比较一般,请问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鉴别这些期刊呢?

特里·安德森教授:确实有很多期刊都冠名“国际”二字,但它是否是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则需要我们去辨别。有一些期刊确实很有国际影响力,他们拥有大量的国际编辑和作者,能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并且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可,具有很高的“影响因子”。但也有一些“冒牌杂志”,其目的在于从那些急于发表国际论文的作者手里赚钱,是一个敛财的工具。那么我们怎样去找出那些优秀的杂志呢?

现在世界公认的一种方式是利用Web of Science中的SSCI目录,通过搜索并引用其中的一些文章来进行参考。但是它是由一个商业机构来运作的,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商业机构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商业机构去评价文章的质量呢?现在大家都会觉得只要是SSCI目录里面的文章就是好文章。这是由于很多在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研究者只会去引用其它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文章,而不引用新兴杂志上的文章,这使得SSCI期刊越来越好,越来越被研究者认可。很多研究者对于开放、自由的期刊存在偏见,其实这些期刊上面也有很好的文章,并且能很方便去查阅和引用。比如说谷歌学术等平台,研究者可以自由引用里面的内容,但是里面引用率比较高的文章并不一定在SSCI期刊目录里。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研究,将SSCI中的论文与非SSCI中的论文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差异并不是很大,所以在期刊的选择上面,并不需要过于关注SSCI。

如果大家对关于SSCI的一些争论感兴趣,可以去看《世界是开放的》作者Bonk写的一篇文章。台湾是国际上SSCI论文发表最多的地方,Bonk在台湾呆过一段时间,他做了一个台湾研究者对于SSCI看法的调查,然后在文章中列出基于台湾现状的SSCI作为评价标准的12项优点和27项缺点。优点包括:SSCI成为公认的衡量期刊、论文标准,文章也将经受更加严格的审查程序;很多期刊把入选SSCI数据库作为奋斗目标,便于提高期刊质量;鼓励研究者发表更高水平的文章,便于衡量和评定个人的学术成就,增加自豪感和认同感,并形成对应的学者群体,提升影响力;有利于开展国际比较,提升对应区域的国际地位。同时,它也有众多的缺点。比如:过于关注期刊而忽略了文章本身;研究者以发表SSCI期刊论文为目标,而忽视了将研究继续在实践中推进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由于教育技术类的SSCI期刊更偏向于有技术背景的文章,所以有些研究者之前并不关注教育技术,依然发SSCI论文,形成学术地位;有些研究者在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之一为获得年底奖金、加薪、升职,而非为一个领域做贡献,推动其发展,这样会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导致恶性循环,形成狭隘的研究热点,不利于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很多高质量的期刊并不在SSCI名单上,当大家都只关注SSCI期刊时,不利于这些期刊的发展。有些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代表大部分来自于东亚,特别是台湾地区,这样容易形成编辑委员会的独特优势;影响其他人就业;由于影响因子排名可被操控,研究者被SSCI这个商业机构所控制;限制研究者的自主性、创造性;研究者缺乏研究的激情和兴趣;忽视学生,学生所获得的学习体验单一;导致很多杂乱培训方式的产生(例如SSCI论文写作培训班)等。具体详情可参阅原文。

我们对Web of Science和HScopus两个数据库所包含的杂志数量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期刊之间有所交叉,但是又存在很大不同。例如Scopus独有的期刊有14069个,Web of Science独有的期刊只有2818个,两者共有的期刊有13074个。对比Web ofScience数据库,Scopus中所包含的期刊数量更多。虽然两者都是商业化的机构,就个人而言,我更愿意选择Scopus数据库,因为其包含的杂志数量更多,范围更广。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除了SSCI以外的其他期刊评级工具,比如谷歌学术等。这些评级工具每年会对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开放杂志进行评估,图中(如下页图所示)所示的是不同评级工具对一些教育类开放杂志的评估结果。这个可以作为大家选择一个合适期刊的重要依据,也是帮助我们判断期刊水平的有效方法。

此外,我认为我们不要盲目的去相信各种数据库统计的论文被引用量,因为有些数据库的统计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引用数量。Vos做了一个研究,他选择了同一篇学术文章在“谷歌学术”“Web of Science”以及实际情况下的论文引用次数做了一个对比,结果发现一篇论文的实际引用量为120,在谷歌学术上显示为124,而在Web ofScience上显示为87次。虽然都存在误差,但是显然,谷歌学术上的结果要更接近一些。所以對于一篇文章的引用量,我们可以利用谷歌学术去获得这些数据。

对于Web of Science或Scopus数据库,把搜索到的文章按照文章被引用量进行高低排序非常容易实现,但是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则缺少对应的功能。对此澳大利亚研究者就“谷歌学术搜索引擎是否可以识别高引用量的论文”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谷歌学术搜索到的论文其被引用量与论文在网页中所处位置呈正相关,这一点证明谷歌学术搜索能够有效识别被高度引用的论文。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谷歌学术搜索引擎去找到那些真正被研究者认可的好文章。

记者:论文写作完成以后,如何找到合适的期刊投稿呢?

特里·安德森教授: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重点关注期刊自身的特点,并且以此作为参照来选择适合发表自己论文发表的期刊。例如,根据文章的研究范围去选择该文章是发表在区域性期刊还是国际期刊上。如果你是中国人,论文内容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研究,那么发表在中国国内的期刊上会比较合适。同时,还要考虑论文面向的读者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研究者,如果是面向理论研究者就选择偏向于理论方面的期刊,如果是面向实践研究者就选择实践方面的期刊。(2)认清论文的研究方法并以此来选择期刊。比如,论文使用的是质性研究方法,国际上有很多对质性研究感兴趣的期刊,那就可以选择这些期刊投稿。这样做会增加自己的论文被录用的概率。(3)选择期刊的时候要注意该期刊的编辑或编辑委员会发布稿件的要求,注意让自己的论文符合相关要求。其次,是要仔细阅读目标期刊中已经发表的文章,查看一下论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参考文献的引用等方面是否与期刊中已经录用的文章相似。这样可以也增加投稿被录用的概率。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无论我选择中文或英文期刊,我只要选择SSCI中的期刊就好,但是这样会增加论文发表的难度。比如远程教育领域,在SSCI数据库中教育类的期刊一共有221个,其中远程教育类的期刊只有2个,且只有1个开放访问的期刊。如果我想要在SSCI中发表远程教育领域的文章,那就只有很小的选择范围。并且一个杂志每年接收同一个作者论文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就大大增加了论文发表的难度。所以,在期刊的选择上不要仅局限于SSCI期刊。对于其他数据库中的期刊,可以通过谷歌学术搜索影响论文录取或退稿的相关因素:比如期刊的出版频率和文章数量、投稿论文的接收率、文章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以及期刊是否开放访问等因素来进行选择。

我建议研究者将文章发表到开放访问的期刊上,跟其他研究者一起去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也会提高文章的引用率。因为非开放访问的期刊在文章刚发表时是不能立即被其他研究者下载或引用的。例如英国教育技术杂志(BJET)是一个非开放访问的期刊,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章可以马上被其他研究者下载或引用需要缴纳两千美金。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可开放访问与不可开放访问论文的引用次数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同一年发表的论文当中,开放访问的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次数比所有论文总数多26%到64%,而非开放访问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比所有论文总数少17%到33%。

论文的发表途径总体来说包括两种:(1)直接发表在可开放获取的期刊上:这些期刊有直接免费获取文章或缴费后获取文章两种方式;(2)发表在非开放访问的杂志上:这种情况下需要判断是否可以转载到其他可以开放访问的数据库中,比如某些可以被谷歌学术公开搜索到的数据库。一种情况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转载。还有一种情况是访问时需要收费并且不能转载到其他数据库中。

记者:您提到了开放访问的学术期刊,能麻烦您举一个例子介绍一下这类学术期刊的运作机制吗?

特里·安德森教授:我以IRRODL为例给大家介绍一下开放访问期刊的建立、访问和部分功能。该期刊是世界上阅读最广泛和引用率最高的远程教育类期刊。这个期刊使用的是加拿大开发的开放杂志系统,现在这个系统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如下页表1所示)。

这个系统还可以实时统计当下正在使用该期刊的读者分布情况。例如我们的IRRODL在美国、欧洲和加拿大三个地区的用户分布较多,而在中国境内用户较少。这是由于IRRODL的各个功能(分析、翻译、引文搜索等)是基于谷歌服务器的。因为中国很多地区都无法直接访问谷歌服务器,这一点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有点不利。

IRRODL开放系统有一个可以邀请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对同一篇论文进行评审的功能。你可以自己注册申请成为论文评审员。当一篇论文被纳入开放系统后,系统会主动为那些可能对这篇论文感兴趣的评论者进行推送,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审阅这篇文章。如果愿意,那么他们需要在一个月之内向系统提交他们对这篇论文评审意见。这个功能面向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开放,因此,评审的覆盖面非常广泛。

当研究者申请成为一名论文评论员以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评论负责。系统后台会提供评审员的数据统计综合分析报表,其中记录了包括评审员姓名、评审兴趣、评分、已完成评审情况、论文评审所需时间、最新评论情况以及活跃程度等内容。如表2所示,评审员A,他的评审兴趣是远程学习和开放教育资源(OER);评分分别为2分、1分和5分(1分代表最低分,而5分代表最高分,一篇论文有多项评分);他已经完成一篇论文的评审;评审过程持续了4周实践;最新的一次评审发生在2017年5月22日;其活跃程度为2。从整个表格当中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评审员A的评审情况,这些可以作为编辑评价这个评审员的依据。如果我从评论者A、评论者B、评论者C和评论者D四人中选择一人推送文章,在评审兴趣都符合的情况下对比他们的其他数据,我会首先选择评论者C。因為他的评分比较合理,已经完成评论的文章最多并且持续的时间较短。

记者:作为一个期刊编辑,您认为一篇好的论文应该具备哪些技术特点?

特里·安德森教授:从论文的整体而言,我认为一篇好的文章的技术特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语言表达:在发表英文论文时要注意使用恰当英语学术短语,尽量不要有叙述上的漏洞。你可以在投稿之前找几个朋友提前阅读一下你的文章,如果是英文论文可以找一个母语是英语的朋友帮你阅读一下原稿。他们的意见会对你的文章有所帮助。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学术词组库”(Academic Rhrasebank)。网站给出了很多优秀范例,比如各种摘要的书写等。这个网站对那些不适应英文表达的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实用的参考工具,有助于提升英文表达水平。

(2)需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要注意论文的受众,明确读者的具体定位并在论文中体现出来,这样论文才会有针对性。

(3)简明的摘要内容。摘要是整篇论文中最重要部分。在摘要中需指出本次研究的基本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具体过程、研究结果与具体应用。以上的每一个方面用一两句话概括清楚,并且保证语言上下文的连贯性与准确性。这样才能让读者对你的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概括性的文献综述。注重文献综述的简洁性和系统性,要寻找近几年的相似研究进行综述。并且要在叙述他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内容提炼与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

(5)清晰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这部分可以适当使用图表等可视化手段进行展示。在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我比较喜欢用概念图的形式来清晰的表达相关内容。研究结果也可以使用图像和表格等形式进行表述。

(6)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要对现实实践具有指导价值与意义。

(7)恰当的文章字数。英文论文的字数最好不要超过七千字,将研究的具体内容清楚的展现在有限的字数中。

(8)范的论文格式。在发表论文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目标杂志对于投稿的格式要求。例如参考文献的引用标准是什么等。

另外,注意适当引用发表在目标期刊中的相关文章,这会增加论文被接受的可能性。此外,如果你的文章在中文的学术期刊中已经发表过,将文章翻译成英文之后仍然可以发表在英文期刊上面。

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下IRRODL的论文评审标准(如表3所示),在论文提交论前可先对照这个表格进行自评和修改,然后再提交。这样会提高论文被接收的概率。作为期刊的评审员,也可以按照此评审标准来对论文进行评分,每一条下面都需要提供详细的评价。

记者:请问您对已经向国际期刊投稿的研究者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特里·安德森教授:我的建议就是:一定要坚持下去,对自己的文章要有信心。按照我之前做编辑的经验来说,很多论文发表都不是一次通过的,都需要进行反复修改和评审。所以当你收到杂志社“需要修改”或者“请重新提交”等要求时,不要认为是自己的文章被拒稿了,这说明你的文章很有可能被录用。当你的文章被要求修改并重新提交时,编辑部会将主编和外审评论者的意见汇总起来反馈给你。请结合自己实际的研究情况认真考虑,修改有问题的地方,但是不需要遵循每一位评论者的建议,对没有采纳的意见标注出具体的原因。

对原始文稿,修改使用修订视图,将文章修改的痕迹显示出来,并重新提交修订版本的修改稿。这样会让编辑更加清楚文章修改的位置以及文章修改之后与原稿的差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论文进行查重,保证论文的查重率。另外,从投稿到录稿中间会有一定的审核时间,在没有得到所投杂志的确切答复之前,不要将一篇文章同时提交给两家杂志,这会影响到你的学术声誉。

記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

上一篇:建筑师论文下一篇:建筑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