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发言稿范文

2023-06-12

政协发言稿范文第1篇

大家下午好!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之际,受组织安排,我荣幸地作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发言,在这里我十分感激,也由衷地感谢组织和大家对我的信任。下面我简单谈谈从事党务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感受,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以责任之心,履行职责,提高党员素质

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责任心就谈不上执行力,对党务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上级的领导、上级的文件,更多的是面对我们周围的党员和群众。也正是这种责任感,促使我们履行好职责,落实好责任,把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在工作中,坚持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的通知、文件和精神,这是我们基层党组织要做的最基本工作,要让每个党员都知道在一定时期内要求做什么,怎样做,每名党员都要行动起来,按要求去做。党员先进性教育如此,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党建创优争先也是如此,尤其是把“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作为为人师者的行为准则,结合我校争创“七个先锋岗”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履职尽责办实事,这就是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应履行的职责。

同时,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党员,以高尚情操教育党员,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我院党总支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通过集中学习或自学的方式,全面深入地组织开展了以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

和周书记在五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党员的素质。

二、以公仆之心,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

身为党员,牢记党的宗旨,以公仆之心,做到身体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基层党支部而言,无论是做常规工作还是开展其他活动,都绝不能停留在表面,华而不实。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去,在工作中我们结合实际,以人为本,既坚持原则,又讲灵活性,扎扎实实抓支部建设;严格组织程序,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积极而审慎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严把材料关,做到“五不报”。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绝不能带病入党,以党风带学风、校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坚持党员“三会一课”制度,注重党员教育方法,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员积极性,增强凝聚力,使党员在现实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严格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这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搞好党务工作,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三个到位”,强化“四项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党务工作是一项值得坚守、值得付出的工作。平凡的工作需要一颗平常心,一丝一毫的浮躁和杂念都做不好党务工作。作为一名兼职

党务工作者,既要搞好本职工作,认真做好学生思想、事务性工作等,又要承担党总支工作,日常工作琐碎、烦多,常常一天下来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累,相信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有这种感受。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不断增强了我们的大局意识,奉献精神,既然走上了这个岗位,那就必须尽心尽力去做,讲奉献不失职,讲原则,讲风格,讲真诚,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做好党务工作。 党务如家务,平凡中见赤诚,我们今天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那是组织和同志们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但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挑战。我们不求轰轰烈烈,但求问心无愧,我们一定会乘这次表彰大会的东风,在平凡的岗位上倍加努力工作,积极探索改进和推动党务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在党员中继续开展党建作风建设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标准,突出促发展、优服务,强组织建设目标,结合实际,认真谋划、布置、实施党员追梦先锋工程和双促双带示范工程,开展“访三室转三风”,深化“两访两创” 活动,并将学习贯彻总书记五四讲话精神活动和推动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联系服务群众上,转化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上,为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政协发言稿范文第2篇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 宋晓梧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调整步履维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模式,“十五”、“十一五”就提出来了,至今进展缓慢,事实说明有待改革攻坚,尤其需要界定政府和市场界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如果说,前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色是政府行政主导,这一运作方式能集中各种资源把GDP搞上去,那么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当看到这一运作方式导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剪不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理还乱”。一些人认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密码”。单纯从GDP增长的角度看,地方政府竞争居功甚伟,但积累的一系列的问题日渐显现,如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尤为严重的是,地方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还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年来,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愈演愈烈,层层分解下达或变相下达GDP、投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等各种经济指标。为了完成这些经济指标,有的党政工团齐动员,有的层层考核到街道。地方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使宏观调控发生严重扭曲,国家调控的对象主要不是市场而是地方政府。地方又普遍追求高增长、大投资,中央为了保证地方高指标所需的煤电油运,实际形成地方调控中央的局面。以“十二五”规划中GDP增长指标为例,中央预期7%,各省、市、区的指标加权平均为10.5%,比中央的高出50%。这种状况普遍出现,责任不在地方,而在相关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方式转型的要求,这也表明体制机制不改不行了。界定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涉及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外贸体制、土地制度、分配制度、价格机制以及社会管理等众多领域。当前可以先从四方面入手逐步破题:

一、建立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议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设施基本完备作为衡量省、市、区是否协调发展的主要指标,尽快取消地方的GDP、投资等规划指标,不再把这类经济指标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内容,以利于保证全国政令统

一、市场统一。对于近年来已经形成的20多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中央突出抓好西部大开发,对于其余跨省的重在指导,省内的由各省自行协调。要警惕过多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形成层次不等、种类繁多、画地为牢的各类财税、土地、外贸等优惠政策,助长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性GDP竞争,结果反而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地方政府要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加强对本地经济社会事务的统筹协调,提供各项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安定。

二、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事权财权。按照公共财政框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落实与之相匹配的财力。建议逐步将基本公共服务事权适时适当集中到中央,由中央统筹平衡各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并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尽快将各级政府间财税关系、责权划分等基本制度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限制中央政府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杜绝“跑部钱进”的弊端,同时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如企业经营决策等,坚决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如基本公共服务等,切实管好。以制度保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

政协发言稿范文第3篇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稿:深入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发言稿:深入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近年来,xx县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强化协商民主理念,探索协商民主方式,丰富协商民主内容,促进协商成果转化,初步形成了党政重视、政协主动、委员参与、各方配合的良好协商格局。

一是注重政治引领,优化协商民主环境。始终坚定正确的履职方向,牢固树立在县委领导下开展政协工作的政治理念,经常主动向县委汇报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和政协工作情况,坚持将县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年度协商计划提请县委常委会研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使党政领导对协商民主建设更加重视,使政协工作更好地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协商民主建设纳入全县工作大局,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经常邀请政协组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就重大事项研究、重要工作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开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展协商,经常给政协出题目、交任务,委托政协开展重要课题调研,参与重要事项论证,为政协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证。

二是注重创新载体,搭建协商民主平台。学习借鉴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和省政协月协商制度,建立了县政协“季协商”制度,在协商内容、协商方式、组织实施、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促进重大协商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组织实施。建立完善提案承办单位、提案者、政协提案委三方沟通协商机制,每年组织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重点围绕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重要民生问题开展提案办理协商,使提案办理工作始终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以专委会为依托,紧密联系党政部门单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供水、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问题开展对口协商,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以“委员界别活动日”为平台,围绕实体经济发展、城区秩序管理、乡村道路建设等课题,组织界别委员开展界别协商,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三是注重精准选题,拓宽协商民主领域。坚持从县委县政府重视、人民群众期盼、政协有能力做的课题入手,创新政协协商议题的提出办法,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交题”、政协主席会议“选题”、政协常委会议“审题”、县委常委会议“定题”的工作机制。围绕党政所需选题。重点是选择县委县政府正在谋划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超前思考,提前介入,增强协商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前瞻性。围绕中心任务选题。重点是选择县委县政府正在实施的重大战略和重大事项,及时跟进、建言献策、凝聚力量,为全县中心工作提供支持。围绕民生热点选题。重点是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为县委县政府理顺关系、化解矛盾提供帮助。

四是注重成果转化,增强协商民主实效。着力丰富协商内容。每年除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在政协全体会议上讨论协商外,还对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事关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项、医疗卫生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与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政协常委会议、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会议上开展协商。着力改进协商形式。突出例会协商、注重对口协商、深化专题协商、推进界别协商、强化提案办理协商、创新评议协商、探索党派团体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为县委县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着力转化协商成果。每次协商成果都以政协党组文件或《会议纪要》等形式,及时报送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对政协报送的重要调研报告、建议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高度重视,及时批转有关部门办理落实,有效促进了协商成果的转化。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和探索,我们感到政协协商民主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有的乡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镇、部门领导和政协委员认为协商民主是上级机关的事情,与基层组织关系不大;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开展协商活动是自找麻烦,征求群众意见是多此一举,没有把协商民主摆在重要位置,存在被动应付现象。二是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三在前、三在先”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但对如何坚持和落实这一重要原则缺少具体制度与操作规程。尤其是对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协商,缺乏与之配套的操作办法。对该协商而不协商造成决策失误的单位和个人如何处理,缺乏依据。三是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从内容来说,政协章程和中央文件规定的政治协商的内容比较笼统,没有明确具体的实施细则。从形式来说,还没有完全突破政协协商民主方式的惯性思维和固定模式,活动范围还不够广泛、形式还不够活跃,特别是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的优势和特色还不够突出。四是协商实效有待提升。有时报送协商成果不及时,错过党政决策参考良机,难免成了“马后炮”;有时不是用政协正式文件报送协商成果,未能引起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协商成果跟踪督办不够及时,存在协商成果“一报了之”的现象。有的党政职能部门对已经落实的协商成果没有及时反馈政协,政协也未能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政协委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委员参与协商议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创新协商民主机制,突出协商民主关键,拓宽协商民主渠道,增强协商民主能力,提升协商民主实效,进一步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取得新成效。

政协发言稿范文第4篇

建设高效生态型机械加工企业

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7月9日)

一、企业基本情况

金泰集团是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范围有:轮胎模具、轮胎胶囊、轮胎硫化机、油田机械装备、树脂砂铸件、有色金属铸件、国际贸易等。今年以来,金泰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企业改革、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开拓市场,在原材料同比大幅上涨,通胀趋势进一步加深的不利市场环境中,沉着应对,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企业保持了速度、效益、质量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1-6月份,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与去年同比增长27%,利润增长25%,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企业市场进一步拓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企业所在地为山东省轮胎制造基地,胜利油田腹地等优势,公司在保持和维护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公司先后开拓了四川、广西、福建等国内市场,开发了美国、乌克兰、埃及等海外市场,产品销路通畅,订单爆满。1-6月份集团各子公司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700

万美元,增长27.2%,其中外贸出口450万美元,增长36.5%,进口250万美元,增长16.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42.3%和30.1%。

(三)注重科研投入,推进自主创新。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现公司成立了两个省级技术中心,2009年,建立山东省首批院士工作站,近三年3项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6项技术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技术获得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奖,公司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7项,申请国家专利49项,3项获得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特别金奖。“金泰牌轮胎硫化胶囊”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铸造被列入全国100强,集团公司也被评为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和山东省制造业“双甩”示范企业。由于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司于2009年9月被评为中国自主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以模具节能技改为例,项目首次将CAD/CAE数字化技术与五轴五联动高速加工中心相结合,简化5道工序,实现模具加工一次成型,产品周期由60天缩短为15天,同时改变模具热处理工序,综合节能折合标煤1.3万吨以上。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利用废钢、废铁生产优质树脂砂铸件项目和废弃轮胎和胶囊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将企业自身及周边企业产生的废旧钢铁、废旧轮胎、胶囊等全部加以回收利用,可年处理废钢、废铁4万吨,年处理废旧轮胎、胶囊1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保护知识产权,发展品牌战略。近年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依托项目开发,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先后申请专

利近百项,发明专利7项,注册商标2项,1项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4项成果获得“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特别金奖”,3项目成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应用奖。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发展品牌战略提供了有力保障,提升了公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也增强了抢占市场的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从质量、效益、品牌形象着手,强化内部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来源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只有强化内部管理,具备了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处于有利的地位,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在危机面前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我们企业要以质量、效益、品牌形象为切入点,以规范企业法人管理机制为核心,让管理出效益,打造自己在行业内的品牌。

(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抢抓内外市场。前段时间的经济危机对产品市场冲击很大。尤其是对市场单一的企业生存尤为艰难。为此,公司自今年始采取以下市场开拓措施:

1、分散产品市场,合理培养大客户,避免单一客户。

2、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未来三年内使公司产品的出口额达到50%以上。

3、主攻国有大型企业市场。

(三)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以先进的生产技术、创新性的生产工艺、高端的信息化水平引领企业发展。在未来三年内将加大对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的投入力度。今年11月之前投资1700万完成研发综合楼的建设,改善试验研发条件,提高研发人员待遇。在延续、加强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合作的前提下,与西北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关系,实现企业高端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引进的提速与升级,促进企业尽快发展。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未来两年内,公司制造产业要全部实现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在用好现有PDM/PLM、ERP管理系统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ERP系统,实现物流、仓储、生产、检测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购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为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四)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逐步实现企业转型。公司现有产业主要为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小、资金占有量大、周转时间长。为此,公司董事会决定在今明两年建设年产9000万A/H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100万套汽车电子系统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主业,公司也将逐步走上集约型、清洁型的现代化生产道路。

三、问题和建议

(一)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难是当务之急。中小企业的融资相对于大企业来讲较为困难,而且较难享受到优惠利率,在银行银根紧缩的时候,一旦有大企业出现大额贷款,中小企业一般就难以得到银行的资金扶持。这是不合理的。建议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考核;信誉好的就应优先扶持。

(二)强化对企业的人才培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中小企业无论是经营管理的高级人才,还是从事各种专业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都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而企业自身又没有能力实现在职人员的培训,而且留人困难。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职工培训工作越来越重要,希望政府强化对企业职

政协发言稿范文第5篇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

——原平农校的实践与思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山西省政协出题目,召开会议,专题研讨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我省转型发展的问题。

大家知道,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惑、困难,由来已久,众所周知;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等现实和深层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在如何培养以农业作为终生职业、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技能,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与思考。

下面,我代表原平农校,汇报学校的一些做法和想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成功实践,有益探索

忻州市原平农校,始建于1952年,位于全国著名的产粮大市——原平市,占地515亩,总建筑面积77766平方米,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风风雨雨六十载,以农而立,倚农发展,靠农强盛。“统招统分”时期,曾被誉为“忻州的黄埔军校”;2002—2007年挂靠山西农业大学(挂原平农学院牌子)招收大专生,涉农专业也曾经被农村学生看好;最近三年来,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忻州市委、市政府等部门大力支持下,学校在“送教下乡”、“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集团化办学”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同类学校的前列,学校面貌日新月异,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学校也因此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立项建设学校。

(一)实施“送教下乡”,探索职教发展新路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送教下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2009年开始,我校在忻州市9个县(市、区)的41个乡(镇),共招收“乡村班”学员11358人,设138个教学点,166个教学班。我们的做法是:

1

1、坚持“四个创新”

(1)创新办学模式,校农紧密合作。成立“送教下乡”领导组,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研究决策重大事项,全面负责和监督“送教下乡”全过程。按照省教育厅四个规范文件,制定了13项规章制度,确保了“送教下乡”工作高效运转。

(2)创新培养模式,工学交替展开。“送教下乡”打破了农业职业学校原有僵化的办学体制,实行“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员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

(3)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实行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集体示范、个别指导等手段,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同时,根据培养需求,创新教育内容,编写“教、学、做”一体化教材28本,制作课件130个,印发了“学、做、考”助学手册1万余册。

(4)创新评价模式,重点突出“四考”。组成乡村干部、教师、学员和教学点负责人“四位一体”评价考核机制,突出抓好考勤、考学、考试、考核四考。三年来,共评出示范教学点26个,模范教师20个,优秀学员1050人。

2、取得五项成效

(1)提高了农民学员素质。“送教下乡”使一批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农民学员获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一项;获全省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个,二等奖 2个,三等奖5个。2012年3月,学员刘还爱被省职教学会授予“最具潜质创业之星”的称号。

(2)增加了农民学员收入。通过学习,原平市中阳村安志勇自建大棚种甜瓜,神山村贾丽霞夫妇承包荒山搞养殖,年收入均超20万元。

(3)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帮助原平市西荣华等35个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在68个村推广新技术185项,共增收3000多万元。

(4)推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帮助48个村组建了秧歌队、26个村组建了健身队、20个村组建了科普宣传小组。不定期开展“五个一活动”、“争先创优”等活动。

2

(5)打练了一支教学和管理队伍。通过以老带新、强化教研、学历提升、内引外聘等措施,一支爱农务农、吃苦耐劳、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正在形成。教师武萍、孟祥婵在2012年全国教师教学设计和说课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

2011年,我校代表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以“送教下乡”为主要内容举办了农业专项展,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中国教育报》、新华社等20家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陕西榆林农校、辽宁盘锦职校等58家兄弟院校单位前来观摩学习。

“送教下乡”的深刻体会是,“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符合省情、市情,符合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顺应了新农村发展需求,是一条农业职业院校的发展新路。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学校教职工不计得失,自己垫资、自备车辆,勇于担当、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农民,感动了社会各界。

(二)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农业职业教育水平

2010年,我校牵头组建了山西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由68家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目前运行情况是:

1、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保障集团化办学运行

组建集团化办学指导委员会,经调研、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职业教育进行专题研究;“校农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建立。

2、发挥“五个平台”作用,提高集团化办学水平

借助科学研究平台,开展了“农业职业教育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10个子课题研究;开展了“送教下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专题研究;集团各院校组织编写了“新农村新农民系列改革示范教材”30本;发行《山西农业职教集团工作通讯》等刊物8本,为服务“三农”提供了理论依据。

借助资源共享平台,开通了教育集团网站;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送教下乡”9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共同举办了全省职业技能大赛。

借助合作交流平台,集团内院校间实行了“3+2”人才培养模式;中央部委、省内外院校领导、专家近百人次来校观摩考察;我校马骏书记曾多次到

3

吉林省、山东省等地作专题报告。

借助社会服务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题,一手抓 “送教下乡”,一手抓面向农村、农业的各级各类培训;参加新农村规划;项目的引进与开发。

借助专题活动平台,我校的“送教下乡”、“集团化办学”成果,代表山西省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赢得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会化培训,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学校以培养合格的基层农技人员和职业农民为根本任务和落脚点,对社会化培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1、设立机构,确立基地,为培训工作创造了条件

2009年,学校设立了培训部,并纳入正轨编制;改建了住宿部,可容纳200名学员住宿,餐厅可供1000人就餐,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2010年,学校被确立为“山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山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培训基地”。

2、规范管理,完善机制,为培训工作提供了保障

建立并逐步完善“田间学校”培训模式。以生产过程为导向,根据农村调研、专家意见,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精心安排食宿,让学员“吃得放心、住得舒心”;组建专家团队,建立网络服务平台,长期提供咨询服务;成立跟踪服务小组,到地头指导学员实践。

3、认真实践,积极探索,为培训工作注入了活力

培训工作紧扣“新、实、精、合、全、升”六个字。一是“新”:为学员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读新政策、新法规、农业新信息;二是“实”:传授实用技术,加强实践指导,提高培训实效;三是“精”:精挑培训师资,精心组织教学,精细安排实习;四是“合”:校农深度合作,产学紧密结合,师生形成合力;五是“全”:培训学员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乡村文化建设等知识的渗透;六是“升”: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4、农民富裕,村庄变样,为培训工作开创了局面

三年来,为省内外34个县市,累计完成基层农技员培训、阳光工程培训

4

等各类培训75期,近3万人次。中央电视台首届创业盛典“阳光创业英雄”、“全国20佳”——杨还才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便是培训硕果的最好见证。

二、困难重重,机遇难得

在加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同时,必须面对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三年来的“送教下乡”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继续发展和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农业发展后劲乏力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而传统的轻农观念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日益加速使务农劳动力不断减少,学生不学“农”、学农不务“农”的现象使农业类学校数量锐减,农业职业学校办学举步维艰。农村人才严重短缺,农业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职业教育的观念、体制、机制、办学模式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体制,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够,公办职业学校办学机制不够灵活,示范学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有待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尚未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的弱势地位没有实质性改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状况日益显现。

(3)资金投入不足,职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扶持政策。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很大,但对于公益性很强的农业职业院校,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十分有限。学校办学经费匮缺,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购进,科学的教学手段无法应用,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直接影响了农业职业院校的吸引力、竞争力。

(3)师资队伍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师资问题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状况与职教事业规模发展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和政策制度还不完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不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教师数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亟待

5

提升,急需大力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队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部署,给农业农村带来了千载难逢、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给农业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契机,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三、合力推进 振兴可待

振兴农业职业教育,仅靠教育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怎样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完善管理机制,成立农业职业教育指导组

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以及我省农村、农民的现实情况,我们建议成立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农业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农业职业教育指导组,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研究、拟定农业职业教育中长期规划,不定期召开农业职业教育工作会,组织和指导地方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并就全面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二)依靠政策扶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

农业职业教育现在仍处于弱势,弱势教育急需要强势政策支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农业职业教育振兴计划,对于推进我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初步设想是:

1、建设特色学校

由省、市财政支持设立“农业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用于补贴农业职业教育的建设和运行。至少在当地建成一所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办学模式新的农业职业学校,以起到引领、骨干和示范作用。

2、打造名师队伍

建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并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与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在实施国家、省级职业学校 6

骨干教师培训计划时,向农业职业院校倾斜;采取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吸引农业院校优秀毕业生充实农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

3、创新教学模式

建立农业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机制,实现学生课程学习、实训实习、就业工作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优化“送教下乡”运行机制,完善“校农合作,产学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

4、优化外部环境

制定涉农专业毕业生创业扶持政策,对从事农业产业的毕业生,在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农业职业资格证制度,设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门槛,规定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才有承包经营权,并在金融和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三)加大宣传力度,合力推进农业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有利于农业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舆论导向,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那些对当地经济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基层农技人员的先进事迹,并且尽可能地改善、提高他们的待遇。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农业人才的氛围,以增强从事农业科技人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声誉,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振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我们苦练内功、紧密合作、加强交流,尽快使农业职业学校成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助推器、农业现代化的引路人、新型农民培育的主阵地。我坚信,借十八大强劲东风,凭我们不懈地努力,农业职业教育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上一篇:环保发言稿下一篇:开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