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21

工商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基于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论文质量问题,通过对滁州电大139名学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滁州电大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提出几点提升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分析

1.学生不重视论文写作

毕业论文是开放教育本科学习的最后、最艰难的环节。很多学生认为论文只要在最后期限交了就肯定会通过,因此从不主动和指导教师联系;还有一些学生觉得工作忙,没时间完成论文;还有学生认为从网上找一篇论文也能应付过关。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环节的这种态度,导致他们缺乏与指导教师的良好沟通。

在针对滁州电大139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5%的学生存在态度问题。当指导教师指出他们的态度问题并要求端正态度时,有60%的学生或委婉或直接表示“能力有限,如果有能力就不会读电大了”,有的学生对指导教师还十分不尊重。

2.学生写作基础差

近年来,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断下降,除了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外,还存在着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写作能力有限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选题时就十分茫然,尽管论文见面会时专业责任人和指导教师一再强调选题必须结合所从事的工作,依据“小题大做”的原则选题,但很多学生依然不知所措。有的直接把选题参考方向作为题目,有的从网上找一些大企业的材料作为案例背景选题。这样的题目虽然比较热门,但因为题目太大容易写得十分空洞。指导教师会给予建议,但有的学生不耐心听,认为是指导教师在刁难他们,也有的学生希望指导教师直接给定个题目。

3.指导教师缺乏服务心态

滁州电大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以外聘教师为主,一般是滁州学院或者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开放教育学生相对于全日制在校生,专业基础差但社会阅历丰富。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以较高的标准衡量指导教师,如果指导教师依然像对全日制学生那样要求开放教育学生,就会使开放教育学生和指导教师双方沟通不畅。

4.辅导员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不一致

毕业论文完成的顺利与否和辅导员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有很大关系。从近几届毕业论文完成情况看,辅导员如果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全程跟踪,论文提交率与质量都会较好;如果对学生的管理采取放任式的,在毕业论文写作环节关注较少或者根本不关注,论文提交率就会下降,对论文质量也有影响。

二、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

毕业论文作为工商管理本科层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一个较好的论文写作过程会加强学生和论文指导教师、辅导员、专业责任人之间的沟通互动,也会给学校带来较好的社会声誉。针对上述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以滁州电大为例,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通过见面会、开题讲座等,提高学生对待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

很多学生通过本科层次其他课程的学习,养成了拖拉、松懈的习惯,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够重视。滁州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工商管理专业在毕业论文写作环节通过分组、选题见面会,开题讲座及QQ群全程跟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

在分组、选题见面会和开题讲座中,教师一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告知学生论文写作是个严肃的过程,本科毕业论文应具备学术性、创新性和规范性,不是简单的工作报告或者是营销策划书等形式,必须按照论文指导要求进行。在选题过程中,专业责任人、指导教师及辅导员都要主动和学生沟通。选题是毕业论文的开始,一个合适的选题会使论文写作过程容易很多。因此,学生在选题的时候必须结合所从事的工作或者所熟悉的领域选题。选题结束后会有一周左右的开题准备阶段,这个阶段学生要主动和指导教师沟通,拟定论文大纲,然后参加开题讲座。开题讲座会告诉学生本科论文一般分为几个部分,如何写作,如何查找资料,在什么时间段和指导教师沟通。

2.帮助学生查找资料

滁州电大工商管理本科有专门的论文写作QQ群,参加论文写作的学生会加入该群。针对学生专业基础差的问题,专业责任人会在群里根据学生的选题下载些资料给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学生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写作,如论××企业的营销策略,在分析××企业营销策略现状时,以××企业作为案例表述出来,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指导教师放低心态

在幼儿教育领域曾有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因为爱孩子,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心态会放得很低,其实这在成人教育领域同样适用。教师既然承担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工作,就得从态度上认可自己的学生。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层次的学生,在学术上确实比不了全日制院校的学生。正因如此,他们从心理上会产生自卑感,如果指导教师再对其提出较为苛刻的要求,或者与其沟通的时候过于学术化,他们就会完全没有归属感,从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滁州电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要求指导教师从选题开始每个环节主动联系学生,尽可能鼓励学生按期完成论文写作。如果有学生放弃,指导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反馈给专业责任人,专业责任人会和该学生联系,尽可能鼓励学生按时完成论文写作;若学生因为工作或者家庭原因实在没时间,则尊重学生的选择,下学期会重新安排指导教师。

4.加强和辅导员的沟通

学生在工商管理本科层次学习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专业责任人通过和辅导员的沟通,能够了解学生的工作环境、家庭背景、在校学习情况等,这些情况告知论文指导教师之后,能帮助其运用较恰当的方式和学生沟通,并对学生进行激励。同时,学校要加强与辅导员的沟通,在选题,开题,提交初稿、二稿、终稿,准备答辩这些关键环节,请辅导员协助指导教师给学生发个信息,学生会因为受到关注而对论文写作更加重视。同时专业责任人也可以通过学生给辅导员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和指导教师的沟通情况,从而避免了只听指导教师反馈的一面之词。

总之,提升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需要学生从态度上更加重视论文写作。专业责任人、指导教师、辅导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给予学员更多的关注,多和学员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更顺利地完成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论文的质量也会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肖宝华.论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7):62-63.

[2]王海兰.开放教育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4,(1):25-30.

作者简介:沈际(1983- ),女,硕士,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讲师,滁州电大工商管理本科责任人,主要从事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

工商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就业,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高校的就业工作尤为引人关注。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和难度加大。虽然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但社会上出现了企业用人荒,即“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对此问题,展开对某高校2009届工商管理大学本科畢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其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工资水平、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的发展潜力、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及大学所学知识的有用程度等内容,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能力。根据调查问卷反馈信息,进行科学评分,给予每项调查内容赋值。对于赋值的数据应用下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x■=■

公式式中:x■表示标准化的值。

n 表示问卷调查的学生数。

X■表示第i个学生第j项调查内容的量化值。

■■表示所有调查学生的第j项调查内容的量化值的平均值。

根据标准化的数据矩阵,应用下式计算各项调查内容之间的相关系数。

r=■(j≠k)

公式中:var(x■), var(x■)分别表示第j项的标准化值的方差、第k项标准化值的方差,cov(x■,x■)表示第j项与第k项的协方差。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各调查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将调查项目聚类为——工作岗位、工作变动、专业对口、知识应用等4个潜变量,以下从这4个方面进行分析。

1.工作差异大,对大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在问卷调查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民营企业占43%、国有企业18%、行政单位是16%、事业单位有11%、自主创业占了5%、其他占5%、外资占2%。从这结构可看出,学同样专业知识找不同的工作。这些学生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切身感受反过来看大学的路应该怎样走——大学生需不需要兼职、需不需要考证、课程需不需要改革?

兼职是对所学知识实践的一种模式,兼职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锻炼能力有一定辅助作用。被调查者中有58%认为大学生兼职对于工作很有帮助、有33%认为没多大帮助、有9%认为没有帮助。他们一般认为:兼职能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缺陷。的确,大学生兼职相当于大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等。大学生通过兼职获得工作经验、找到核心竞争、增加人脉资源、学到更多的社会知识等,从而拓宽就业、择业路子。但是,大学生兼职会影响学习,如何把握这个度的问题,是还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在在大学生中出现考证热,证书是对能力的一种认可,是就业的通行证。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证书要精而不要多的占80%,认为证书没有用的占13%,认为证书有用的占7%。由此看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是有必要的。考证与专业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放弃学业而考取证书,即使你找到了工作,但你发展后劲不足也会失去工作。证书只是就业的敲门砖,就业后的发展还要凭知识、凭能力,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仅要看证书,更看重实际能力。

同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回过头来看我们大学的师资与课程设置,认为大学的师资与课程设置有点问题占48%、有问题占24%、没问题占16%、很有问题占2%。这表明我们大学的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大学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

2.就业不稳,工作变动大

大学生找工作难,要找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工作更难,要想稳住一个好工作难上难。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都要积极地找工作,投很多简历, 参加很多面试,参多场招聘会,花去很多费用。很多同学就先找一份工作,然后再“骑驴找驴”(先就业后择业),一般在毕业时或毕业后不久都找到了工作。但,他们工作后不久就更换工作。被调查者工作不到两年,有70%的都改换了工作,有的更换工作高达9次。问卷调查显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而更换工作的占50%,自己不喜欢已有的工作而更换工作的占6%,嫌工资低而更换工作的占38%,嫌工作艰苦而更换工作的占3%,被用人单位裁减的占3%。由此看来,更换工作有三大因素——一是薪酬,二是满意度,三是职业前景。

毋庸置疑工资对于是否换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工资是工作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一个人工作的认可。每个人都有一个心里预期工资,一旦工资少于心里的预期时候,换工作的可能性就很大。问卷调查显示:月工资2000元以下的占32%、2000—4000元的占58%、4000—6000元的占5%、6000元以上的占5%。工资水平在2000以下的这一组同学换工作的频率相当的高,占了这组人数的73%。占了总更换人数的61%,超过了一半。工资水平在2000-4000这一组换工作的同学相对于2000元以下的同学要低一些,占总的更换工作人数25%。工资在4000-6000 以及6000以上的同学的工作相对稳定,更换频率相对较少。两组同学总共换工作的只占了总数更换人数的14%。

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者对于工作不满意的人数占了所有不满意人数的65%,对工作不满意者更换工作的频率高。问卷调查显示:对现有工作很满意的占2%、满意的占53%、不满意的占45%。一般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者感到很满意或满意,在国有企业工作者感到满意或很满意。

对工作满意或很满意者认为职业前景好,更换工作的频率低。对工作不满意除了嫌工资低以外,还有因工作艰苦、工作单位没有发展潜力等而不满意。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现在的工作具有发展潜力的占58%(换工作的次数较多)、发展潜力不大的占30%(更换工作的频率相当高)、很有发展潜力的占12%(没有换过工作)。

3.专业对口与胜任工作

专业对口与否也是影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经过四年的学习实践,对于本专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如果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不会陌生,更易上手。专业不对口,会给从业人员带来麻烦,对于从事的职业不熟悉,没有基础,需要时间去了解、体会、探索、掌握要点。专业不对口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对师资资源、时间等的无形浪费。调查问卷显示: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符的占2%、 相符的占53%、不相符的占41%、完全不相符的占4%。专业对口的,工作很轻松(占20%),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吃力(占16%),一般能够胜任现在工作的占63%。大多求职者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在大学期间缺乏正确的大学四年规划及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4.知识的有用性

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变化没有很好衔接,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被调查者在工作实践中所缺乏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占47%)、专业知识能力(占30%)、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占23%)。他们所缺乏的这些能力,正就是大学教育的缺口。由于这缺口和就业难,夸大了知识无用论。被调查者中有55%的人认为知识有用、有43%的人认为知识用处不大、有2%的人认为知识无用。在社会实践中,认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甚至于没有用)的人也就是在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误认为大学生成了廉价的白菜,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的读书无用吗?把上了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与“读书无用论”等同起来,将高等教育完全功利化,为就业而读书,有回报就是读书有用,反之,读书无用,忽视读书追求人的品质方面的培养塑造。读书使人开智、明礼、有德、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培养理想与情操气质。不能把教育等同于投资,不能以有用无用这样的简单价值标准来判断读书与否。

被调查者所缺乏的能力也就是大学教育的缺陷,现在的大学教育没有注重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虽然学校也把应用文写作纳入人才培养规划之中,在授课时,学生理论掌握很好,但是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和实践是大学教育中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不能撇开实践教学说理论教学更重要,也不能撇开理论教学说实践教学更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教学不实践,就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学到方法而不知怎样去运用。问卷调查显示:理论教学重要的占2%、实践教学有用的占37%、两个都重要的占61%。这反映出大学实践课程相当的重要,所以学校在安排教学的时候应该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

5.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甚至于是一个职业人的一生。因此,大学生从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为了在毕业后能更具有竞争力,就得在大学四年中抓住各种机会去锻炼提升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就业不仅仅只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也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下,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会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实现其理想。

【参考文献】

[1]刘定祥,等编.统计学基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2]刘娴,冷泽兵.当今“知识无用论”冲击下对我过教育改革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9,(2).

[3]马小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基金项目:重庆市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渝教高【2010】14号)。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6—),男,重庆璧山人,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王玥(1981—),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学位,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工商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监督管理;问题;措施

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好工商管理工作,关键是要加强监督管理和服务工作,工商管理已经成为管理市场经济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工商企业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在工商管理监管过程中,存在一些如治与管、激励性管理等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并对如何解决工商管理监管工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的措施。

一、工商管理监管概述

(一)工商管理监管的研究背景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恢复建制的30多年来,工商部门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政策,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在整顿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我国,政府通过市场监管来维护经济秩序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市场的范围变得更广,层次变得更深,市场经济主体的健康发展,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行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没有有效的市场监管,就没有健康的经济体系。国务院在国家工商总局"三定"方案中明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机关,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责就是通过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市场运作模式复杂多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地应对新形势,面对新问题。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无照经营、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特别是近几年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公共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充分暴露出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当前基层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起长效的市场监管机制,维护经济秩序的健康稳定,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工商管理监管的研究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来自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竞争,而竞争是以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为前提的。政府通过制定规则来搭建公平竞争的框架,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现今,我们面对的是社会主义大市场,工商行政管理监管的范围不再仅仅限于对集贸市场内小摊贩行为的监管,而是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监管领域从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向日常规范型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经济主体的逐利性和盲目性对市场规则产生了冲击,破坏了市场环境,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退出的失范行为,不断出现的信任危机广泛存在,这就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市场监管予以纠正,然而作为行使市场监管职权的职能部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与纷繁复杂的市场出现了脱节,市场监管的理念,监管服务的方式,市场监管的手段亟须改变。因此,面对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监管中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准症结,建立长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商管理在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治与管的问题

工商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监督管理国家法规、政策范围内的一切正常经营生产活动。产品经营生产者在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中,大多数都是通过办理合法工商管理手续来进行的经营生产的,也有极小部分经营生产者存在一些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这些非法生产经营的行为如:走私、贩卖假冒伪劣商品等扰乱了整个市场经营秩序。因此,需要及时制止这些非法生产经营的行为。在工商管理过程中治乱是其中关键环节,企业的工商管理部门不仅要增加经营生产的经济活跃度.还要具备松弛有度的市场管理技巧与方法。如果企业的工商管理部门对于非法生产经营活动没有进行打击与科学管理,导致市场经济活跃度降低,秩序混乱。因此,为确保市场经济环境,提高市场经济活跃度,不能仅仅局限于管理,一旦治理措施不严格,造成的市场混乱又会影响经济发展。治与管,归根到底是对监管的具体表现。因此,治与管两者联系密切,监管尤为重要。

(二)缺乏激励性的管理

企业产品从生产到交易整个过程中,工商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旦产品没有通过严格管理,那么企业产品经济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经济标准。然而交易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在对企业的生产、交易的工商管理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真正实现企业交易公平,对产品品质与成本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有效的工商管理促进企业交易与生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与生产,确保企业的交易公平竞争,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实现企业工商管理的公开化,让企业员工更容易接受企业管理机制,提高了企业管理体系的透明度。在工商管理监管过程中,企业缺乏激励管理机制。因此企业监管过程中需要开展企业间的交流工作管理报告,因此企业在工商管理监管过程中,建立合理激励的管理机制,鼓励企业间展开内部管理交流,从而能够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在企业发展中,竞争与鼓励二者并不矛盾的,企业在竞争工程中必须需要激励性监管机制支持。工商管理的监管过程中仍缺乏了竞争与鼓励的意识,目前两者之间的没有存在互利、互补和妥善的解决方法。

(三)基层工商监管手段匮乏,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当今流通领域食品品种繁多,交易频繁,食品监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已不再像以前的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所能解决的。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工商部门查处食品违法案件的手段与担负的责任不成正比。一是食品检测难,检测费用大。在当甜的基层工商监管执法工作中,对需经检测才能判定商品质量的案件查办存在较大困难。如检测一个样品的检测费用就达数百元,对于基层来讲,经费难以保障。二是检测耗时过长,现阶段我国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机构、检测设备不足,普通食品检测自送检到出具《检测报告》,通常需要上月的时间。三是执法手段不强硬,对无照从事食品经营的行为,按照《无照经'营取缔办法》规定应予取缔,但因为强制措施的原因,难以达到取缔的目的。四是社会舆论不好。

(四)基层工商部门外部执法环境问题

1、市场监管职能泛化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政府职能部门,体现的是综合性。而在円常的市场监管中工商部门却不是"包打天下",同时还有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专卖局等专业化的监管部门。从职能设定的角度出发,工商部门负担着市场经济主体综合监管的任务,但在具体行业和环节上国家又设立了具体的监管部门,这样就无法形成统一明确的监管主体。在当前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对于工商部门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能定位不够明晰,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缺乏总体思路,至今没有形成一部《市场监管法》。工商部门的监管范围过于宽泛,但具体监管起来又缺乏手段,同时又与专业职能部门出现交叉重叠,出现了 "什么都管,什么也管不好"的局面。

2、部门协调配合不力

当前政府行政部门存在着行使行政权力边界模糊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部门利益的问题。有利的事情抢着管,无利的事情无人管,出现了 "权力撞车"、"权力错位"、"不作为"的现象。"职能交叉的直接结果是相互推诿。

三、.如何解决监督管理问题

(一)重视服务意识

工商管理的监管需要完善的服务体系,随着我国的经济高度发展,其服务体系不仅包括行业与行业的服务关系而且还包括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服务关系。企业与管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属于服务范畴。在企业间展开互补服务,在监管的过程中来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服务在企业监管中,监管与服务密不可分的。监督管理能够引导企业开展经营,保证企业服务质量和发挥服务的作用。要解决工商管理的监管出现的问题,应当坚持服务原则不应局限管理与治理,更应当重视监督与管理相互服务关系面,既要从产生问题的关键环节抓,把好市场准入关,又要健全各项制度和规范,堵住源头,清除隐患,让违法者无空子可钻。因此,企业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改善企业的管理层服务关系,才能解决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监督与管理的协调性

监督的性质与管理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统筹企业管理工作。在市场的工商管理的引导作用下,进行市场的预测与调查,因此才能更好地完成监督与引导工作。企业的监督管理要与市场经营方向保持一致,并要改善工商管理的监管系统,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监督与管理之间的相互协调能促进国营企业发展.推动个体经营、城乡集体的发展。监督与管理相互之前相互协调能够促进行业间沟通,有利于确定企业管理发展的正确方向,为商品交易与企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完善服务设施与管理体系。做好监督与管理相互协调,才能更好地解决为企业生产、商品交易提供相关服务。

(三)做好监督引导作用

从企业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管理与接受管理之间的关系,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由于企业的利益与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可能引起误导产生矛盾。从长远的角度分析,矛盾之间存在着共通性。企业的工商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其中包括被国家法规、政策、条例。在工商管理的监管中,企业管理者根据有关的规章来去确保企业的交易效益与生产质量,从而制止企业的许多经营行为。因此,工商管理过程产生的结果,能够引导企业科学发展。工商管理监管的引导性,不仅是正确引导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还要协调好管理与监督的正确关系,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工商管理系统内部出现只管不治、不管乱治、公私互利等问题,这些情况都是需要监督引导,才能充分管理工商管理的作用。

(四)完善工商部门市场监管体制

"体制效率是任何公共组织的根本效率。同样如果没有创新的科学的监管体制,任何操作层面的科学监管改革都不可能解决效率问题。体制效率是宏观效率,是决定体制内任何部门效率的制约机制,监管体制也是如此。"?可见,组织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组织效能的发挥。

首先,进行以点带面的查处工作。组织工商所辖区段管员丌展"走业户、访市场、问百姓"活动,以皮革皮具、小五金配件等为重点行业,以生产加工、物流运输、仓储等为重点环节,以有照业户和出租屋等为重点对象,开展全面排查,对有照、守法经营业户作一次巡查登记,对无照经营依法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对涉嫌商标侵权和制假售假经济违法行为即时查处。

其次,加大查处力度,理顺层级关系。科学的职能配置和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履职到位的先决条件。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也同样具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优缺点,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监管职能的需要,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和权限,整合管理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当前,应明晰工商系统上下级之间的权责划分,监管执法等具体事权应尽可能地向基层转移下放,大力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和执法能力建设。国家总局、省局主要发挥好政策制定、检查指导、调研督办等事项的决策指导权。市局应尽量压缩人员编制,因为具体监管执法参与很少,只起到上情下达、承上启下的作用,重点加强对县级局的激励考核职能。円常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县级局具体实施,应进一步充实县级局的实力,人、财、物向监管执法一线倾斜,县级局应将主要的执法力量充实到基层工商所,真正做到"小局大所,精局强所"。另外,充分调研试点省直管县级局,减少职能层级,提高组织效率,总体思路"精干决策层、减少管理层、强化执行层"。

最后,调整基层执法部门职能配置。从当前的监管执法实践来看,合理划分和依法规划基层工商业务科室之间,业务科室与工商所之间的职能权限是完善组织体制的重要环节。应坚持"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以人定责"的原则,按照综合决策系统、登记注册系统、执法监管系统进行合并分类,形成分工明确、运作有序、合作有力的良好循环机制,彻底改变原有多头指挥、重复作业、效能低下的组织结构。县级局职能科室集中精力进行业务指导,任务下达由直线指挥系统统一进行,科室只承担业务指导,只有参谋权没有指挥权,基层工商所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向上反映传递,在上下沟通上形成直线指挥系统,减少县级局机关人员,着力加强基层工商所一线监管执法人员力量。另外,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核心职能作用,对县级局有执法权限的职能科室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集中执法的"大执法、大监管、大综合"体制,整合办案机构,探索集中办案体系,避免职能交叉、多头执法、争抢案源的现象,形成执法合力。将登记注册、商标广告等职能下放到工商所,将职能整合后的人员充实到监管执法一线,在人、财、物上向基层工商所倾斜,真正实现"小局大所"。

四、结语

笔者针对工商管理监管的情况,对工商管理监管过程中的管与治、竞争、鼓励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职能到位是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市场准入、监管和执法能力,通过履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职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关于整顿市场秩序的工作要求,使市监管机制有可行性和生命力,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合理设置机构、科学配置职能工作,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按照属地监管的要求,紧紧围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中心,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职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的执法效能、市场主体的规范度和市场消费的安全度。在企业管与治两者紧密联系的情况下,加强对工商管理的监管。在监管中建立激励机制,实现企业鼓励与竞争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发展。在引导管理与监督的关系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以外,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协调,才能更好地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赵虎胜.在市场监管中的如何创新服务形式[J].管理观察,2010,(26).

[2]张雷.关于工商行政监管方法和手段创新的思考[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3).

[3]左京生.以工商工作社会化提高管理效能[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2,(6).

[4]宋家骏.构建和谐共生的工商管理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7,(11).

[5]熊思远.WTO与中国J: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云南:云南财贸学院予报,2002,(3).

[6]赵韵玲、刘智勇.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矹究[M].北京:人比出版社,2010.

[7]土瑞平.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实操务实[J].中国工商出版社,2009.

[8]曹银安,薛旭东.工商干部队伍垂直管理利弊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5,(4).

[8]李允杰,邱吕泰.政策执行勾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李正权.论运动忒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2).

[10]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

[11]王林昌.推进工商行政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8,(3).

作者简介:赵绪蒙,西安外事学院本科生。

工商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应根据研究对象的情况,深入分析研究对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文章以管理类专业为例,提出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选题规模应适当,应密切联系工作实际,选择能独立完成的课题。

【关键词】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撰写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设置有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工程管理等管理类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2014年4月修订与发布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中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的调查中,我们对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撰写结构有以下的看法:

一、论文选题存在“过空过大”现象

对于人文管理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继续教育学院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以下的遵循原则:要依据本专业的特点,尽量从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选题。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选题的确存在“过空过大”的现象。有些学生对论文选题把握不当,选定的论文题目范围太宽太大,难以收集第一手资料,难以展开撰写。[1]论文内容不充实,不符合培养要求和目标。有些学生什么资料好找就选什么题目,选题理论性太强,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符,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分析、论证,难以完成。有些学生则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搜索”“剪切”“粘贴”等功能,摘抄、堆积而拼凑毕业论文,甚至存在抄袭现象。

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有选择“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与预警研究”“薪酬调整机制的探讨”“企业目标市场的选择与产品定位”“房地产营销战略研究”“论企业品牌战略”“工程建设成本控制研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论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们认为就成人教育的学生而言,以上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都是很大的研究题目。

二、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的毕业论文

我们认为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应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从而确定毕业论文选题。选择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符合成人教育特点

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高中或中专毕业后走上生产、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而选择修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很多已在单位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因此成人教育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

1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类专业采取成人高考(业余、函授)、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学习的形式。很多学生在本科学习前已在管理等岗位工作了多年,积累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增强了他们的认知能力。经验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资源。

2期望把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

由于很多学生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工作实践中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问题。在学习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本科阶段,不少学生已尝试结合所学习的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毕业论文阶段,他们期望借助指导教师的帮助,解决一些工作实践的问题。因此与全日制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大,更期望把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3理论知识积累尚不足

成人教育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主流,很多学生工作相当忙,又有家庭负担,工学矛盾使学生很难有时间保证系统专心研究管理学基础理论。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有些学校在教学与考试上降低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学生学习与接受的知识面较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相比,成人教育的学生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理论知识积累上有欠缺,理论分析能力显得不足。

(二)管理学科的特点有利于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

管理学科是直接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管理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和社会性。[2]对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在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重视以管理类课程理论为基础,联系社会实际分析较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特有的管理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实践。

管理研究论文按论文的功能可分为:基础理论型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和学术论争型论文。基础理论型论文是运用科学抽象、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管理领域的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建议的论文。学术论争型论文是就管理问题的不同观点开展争论的论文。根据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成人教育学生发挥其长处,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密切结合,更有利于他们丰富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在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已构建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整合教学资源,实现送教上门,打造“学科知识+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现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已探索与实践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是联合行业、企业创办直属班,学生群体都在同一企业工作,具有共同的职业生涯,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他们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关心企业的发展,有共同的企业研讨问题。因此选择撰写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更有利于定制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更欢迎。

三、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点,是决定论文基本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要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更要注意与他们的工作实际和专业有机结合,选题宜小而具体。[3]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选题规模应适当,应选择密切联系学生具体的工作实际,能够独立完成的课题。

在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调查中,我们认为管理类专业的一些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广州欧康公司员工培训的误区与对策研究”“广州海洋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南建公司提高客户装机满意度的研究”“ST零售企业经营的市场定位研究”“广东省空调行业销售管理策略研究”“通信代维企业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研究”“中铁十六局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广州萝岗区经济适用房工程质量监理研究”等研究课题,是属于管理类专业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的选题。

四、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

在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中提出: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撰写规范中示例了某一管理类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目录。从“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一文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该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了解该生撰写论文的思路。该生结合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实际情况,在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运用管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分析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的改进提出相应对策。本论文层次分明,具有逻辑性,论据充分,论证有力,研究结果很有实际意义与借鉴作用。研究结果也表明:该生能较好运用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也展示了该生本科阶段学习的成果。

“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的正文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包括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研究内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其中国内外文献综述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本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了国内外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第2章允升公司概况与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通过对公司员工的结构与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的描述,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章允升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调查结果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章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对策与实施建议。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提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改进的思路和原则,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及实施的建议。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结论是对整篇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应用前景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指出本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们认为“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毕业论文,符合管理应用研究型论文的撰写结构。管理应用研究型论文是运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具体解决问题的对策。因此“允升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毕业论文的撰写结构可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安维.关于转变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类型及选题方向的思考[J].成人高教学刊,2008,(5).

[2]李荣新.论成人教育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2,(3).

[3]刘华.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4).

工商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就业,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特别是高校的就业工作尤为引人关注。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和难度加大。虽然大学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但社会上出现了企业用人荒,即“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本文对此问题,展开对某高校2009届工商管理大学本科畢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其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工资水平、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工作的发展潜力、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及大学所学知识的有用程度等内容,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能力。根据调查问卷反馈信息,进行科学评分,给予每项调查内容赋值。对于赋值的数据应用下式进行标准化处理。

x■=■

公式式中:x■表示标准化的值。

n 表示问卷调查的学生数。

X■表示第i个学生第j项调查内容的量化值。

■■表示所有调查学生的第j项调查内容的量化值的平均值。

根据标准化的数据矩阵,应用下式计算各项调查内容之间的相关系数。

r=■(j≠k)

公式中:var(x■), var(x■)分别表示第j项的标准化值的方差、第k项标准化值的方差,cov(x■,x■)表示第j项与第k项的协方差。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各调查项目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根据相关系数矩阵将调查项目聚类为——工作岗位、工作变动、专业对口、知识应用等4个潜变量,以下从这4个方面进行分析。

1.工作差异大,对大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在问卷调查中,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民营企业占43%、国有企业18%、行政单位是16%、事业单位有11%、自主创业占了5%、其他占5%、外资占2%。从这结构可看出,学同样专业知识找不同的工作。这些学生在不同工作岗位的切身感受反过来看大学的路应该怎样走——大学生需不需要兼职、需不需要考证、课程需不需要改革?

兼职是对所学知识实践的一种模式,兼职对大学生了解社会和锻炼能力有一定辅助作用。被调查者中有58%认为大学生兼职对于工作很有帮助、有33%认为没多大帮助、有9%认为没有帮助。他们一般认为:兼职能提供接触社会、培养工作能力、增加工作阅历的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缺陷。的确,大学生兼职相当于大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等。大学生通过兼职获得工作经验、找到核心竞争、增加人脉资源、学到更多的社会知识等,从而拓宽就业、择业路子。但是,大学生兼职会影响学习,如何把握这个度的问题,是还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在在大学生中出现考证热,证书是对能力的一种认可,是就业的通行证。问卷调查显示:认为证书要精而不要多的占80%,认为证书没有用的占13%,认为证书有用的占7%。由此看来,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性地选择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证是有必要的。考证与专业学习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放弃学业而考取证书,即使你找到了工作,但你发展后劲不足也会失去工作。证书只是就业的敲门砖,就业后的发展还要凭知识、凭能力,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仅要看证书,更看重实际能力。

同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回过头来看我们大学的师资与课程设置,认为大学的师资与课程设置有点问题占48%、有问题占24%、没问题占16%、很有问题占2%。这表明我们大学的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的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调整,大学制度有待进一步改革。

2.就业不稳,工作变动大

大学生找工作难,要找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工作更难,要想稳住一个好工作难上难。面临毕业的大学生都要积极地找工作,投很多简历, 参加很多面试,参多场招聘会,花去很多费用。很多同学就先找一份工作,然后再“骑驴找驴”(先就业后择业),一般在毕业时或毕业后不久都找到了工作。但,他们工作后不久就更换工作。被调查者工作不到两年,有70%的都改换了工作,有的更换工作高达9次。问卷调查显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而更换工作的占50%,自己不喜欢已有的工作而更换工作的占6%,嫌工资低而更换工作的占38%,嫌工作艰苦而更换工作的占3%,被用人单位裁减的占3%。由此看来,更换工作有三大因素——一是薪酬,二是满意度,三是职业前景。

毋庸置疑工资对于是否换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工资是工作的回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一个人工作的认可。每个人都有一个心里预期工资,一旦工资少于心里的预期时候,换工作的可能性就很大。问卷调查显示:月工资2000元以下的占32%、2000—4000元的占58%、4000—6000元的占5%、6000元以上的占5%。工资水平在2000以下的这一组同学换工作的频率相当的高,占了这组人数的73%。占了总更换人数的61%,超过了一半。工资水平在2000-4000这一组换工作的同学相对于2000元以下的同学要低一些,占总的更换工作人数25%。工资在4000-6000 以及6000以上的同学的工作相对稳定,更换频率相对较少。两组同学总共换工作的只占了总数更换人数的14%。

月工资在2000元以下者对于工作不满意的人数占了所有不满意人数的65%,对工作不满意者更换工作的频率高。问卷调查显示:对现有工作很满意的占2%、满意的占53%、不满意的占45%。一般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者感到很满意或满意,在国有企业工作者感到满意或很满意。

对工作满意或很满意者认为职业前景好,更换工作的频率低。对工作不满意除了嫌工资低以外,还有因工作艰苦、工作单位没有发展潜力等而不满意。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现在的工作具有发展潜力的占58%(换工作的次数较多)、发展潜力不大的占30%(更换工作的频率相当高)、很有发展潜力的占12%(没有换过工作)。

3.专业对口与胜任工作

专业对口与否也是影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经过四年的学习实践,对于本专业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如果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不会陌生,更易上手。专业不对口,会给从业人员带来麻烦,对于从事的职业不熟悉,没有基础,需要时间去了解、体会、探索、掌握要点。专业不对口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对师资资源、时间等的无形浪费。调查问卷显示: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符的占2%、 相符的占53%、不相符的占41%、完全不相符的占4%。专业对口的,工作很轻松(占20%),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吃力(占16%),一般能够胜任现在工作的占63%。大多求职者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工作,在大学期间缺乏正确的大学四年规划及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4.知识的有用性

专业不对口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变化没有很好衔接,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被调查者在工作实践中所缺乏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占47%)、专业知识能力(占30%)、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占23%)。他们所缺乏的这些能力,正就是大学教育的缺口。由于这缺口和就业难,夸大了知识无用论。被调查者中有55%的人认为知识有用、有43%的人认为知识用处不大、有2%的人认为知识无用。在社会实践中,认为专业知识用处不大(甚至于没有用)的人也就是在工作中缺乏专业知识的人,他们误认为大学生成了廉价的白菜,过分强调工作经验,这严重影响了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的读书无用吗?把上了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与“读书无用论”等同起来,将高等教育完全功利化,为就业而读书,有回报就是读书有用,反之,读书无用,忽视读书追求人的品质方面的培养塑造。读书使人开智、明礼、有德、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培养理想与情操气质。不能把教育等同于投资,不能以有用无用这样的简单价值标准来判断读书与否。

被调查者所缺乏的能力也就是大学教育的缺陷,现在的大学教育没有注重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虽然学校也把应用文写作纳入人才培养规划之中,在授课时,学生理论掌握很好,但是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和实践是大学教育中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不能撇开实践教学说理论教学更重要,也不能撇开理论教学说实践教学更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教学不实践,就有可能是纸上谈兵,学生学到方法而不知怎样去运用。问卷调查显示:理论教学重要的占2%、实践教学有用的占37%、两个都重要的占61%。这反映出大学实践课程相当的重要,所以学校在安排教学的时候应该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

5.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甚至于是一个职业人的一生。因此,大学生从大学开始就要着手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为了在毕业后能更具有竞争力,就得在大学四年中抓住各种机会去锻炼提升自己,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就业不仅仅只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也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学校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下,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会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实现其理想。

【参考文献】

[1]刘定祥,等编.统计学基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2]刘娴,冷泽兵.当今“知识无用论”冲击下对我过教育改革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9,(2).

[3]马小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基金项目:重庆市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渝教高【2010】14号)。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6—),男,重庆璧山人,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王玥(1981—),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学位,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上一篇:工商专业论文下一篇:工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