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医学论文范文

2023-03-16

怎么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文/姚建龙

在许多学者眼中,“富二代”犯罪还远远没有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从司法统计数据来看,青少年犯罪中“富二代”所占的比重的确很小,而“穷二代”、“农民工二代”等才是当前日趋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的主要人群。“富二代”犯罪的广泛热议,不乏媒体又一次成功炒作的成分,亦不乏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富二代”犯罪这一公共议题所承载的是民众对于富人尤其是“富一代”的基本观念。中国自古即有“为富不仁”之说,所蕴涵的价值观念是对富人之“仁”的期待。其中既有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致富手段之要求,亦有致富之后应当承担与其财富相适应的社会责任之角色要求。然而,从对“富二代”犯罪的广泛热议来看,民众对“先富起来”的富人之失望情绪是显然的。

马克思曾经经典地论述到“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如果说资本与生俱来之原罪尚可以被理解的话,那么在完成财富积累后富人之“为富不仁”则是不能饶恕的。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第一代富人向“富仁”嬗变中的表现已经令民众日益感到失望,甚至是愤慨。据中国慈善事业部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资产总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中国企业中,仅有不到10万家曾经有过捐赠行为,比例竟不到1%。而在近期所曝光的数起“富二代”犯罪案例中,新贵恃财狂妄与对公民生命漠视融合在一起的嘴脸,的确容易激起民众的愤恨。从这个层面来看,并不难理解“富二代”犯罪何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演变为一个公共议题。

仅仅因为“富二代”犯罪在司法统计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就将其视为一个伪命题是草率的。1949年,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出版了《白领犯罪》一书。这部犯罪学经典著作首次提出了“白领犯罪”的命题,将犯罪学的视角投向了拥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人群,扭转了传统犯罪学认为犯罪是贫穷者专利的偏见,被誉为犯罪学上的伟大进步,也促进了刑事司法制度的进步。在中国,尽管犯罪主要是贫穷者所为的观点鲜见明确主张者,但是这一观点却深深地存在于研究者与司法者的观念之中。对于“富二代”犯罪的关注有助于纠正犯罪学的偏见,纠正司法制度的偏见。

不过,另一种极端现象也是值得反思的。曾有学者提出对于“富二代”犯罪也应教育、保护的观点。客观上说,这一观点符合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之要求。然而,这一论断却引起了网民广泛的谩骂。姑且不论当代中国的富人是否值得尊重,但民众尤其是网民对于“富二代”犯罪的非理性敌视亦应予以警惕。理性与宽容是法治社会之根基、和谐社会之根基。将先富起来的人不当“人”的观念是危险的——尤其是当这种观念连青少年也不放过时。

中国正在逐步迈向富裕社会,但是与富裕社会相适应的民众社会观念与社会控制机制均呈现出了明显的滞后。通过对“富二代”犯罪的关注,国家应当思考如何消除贫富分化及其对社会秩序所造成的冲击,实现从贫穷社会的犯罪控制机制向富裕社会的犯罪控制机制转型;“富一代”应当思考如何洗净资本可能的原罪,培养受人尊重的富二代“贵族”,承担与其财富相适应的社会责任;普通民众亦应学会理性,学会与富人和谐共处。这才是“富二代”犯罪议题所应引起的思考。■

社会学视角中的“富二代”

文/杨雄

关于青少年“二代”现象,最近一直受到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在我看来,青少年“二代”现象,并不仅限于“富二代”。它还包括“民二代”(外来人口二代)和“独二代”(独生子女第二代)等诸多青少年“二代”现象。因此,我更愿意将当前社会所关注的“富二代”问题,看成是一种“富二代”现象。因为社会现象不等于社会问题。据我所知,当前并没有实证数据来支撑“富二代”犯罪已经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杭州“胡斌交通肇事案”仅是个案,不是社会学的“大数现象”。

针对“富二代”现象,有几个问题值得讨论,即:

第一,谁是“富二代”?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拥有一百万资产通常被称为“百万富翁”。但时下,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和深圳,拥有一百万,肯定不能再算富裕阶层(像北京、上海,在市中心拥有一套100平方米旧公房,价值也至少是上百万)。最近,据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钟伟教授的测算,1981年的一万元人民币,到2008年,大致相当于27万~28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三十年前的一百万算是富翁的话,那么如今,至少要拥有上千万的财富才算得上是富翁。因此,时下的“富二代”,其父辈至少拥有上千万资产。这只是想表明,在中国能称上“富二代”,人数不多,示范效应大,需认真研究。

第二,不应当把“富二代”标签化。尤其不能将“富二代”简单等同于“纨绔子弟”。据我观察,“富一代”还是比较关注接班人培养的。像江浙沿海城市,一些成功的民营企业家对自己子女培养是十分重视的。客观地说,大部分“富二代”是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希望继承父业。但由于中国家庭财富积累是一代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内完成,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群体,而在这一过程中,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因此,容易被老百姓所关注、诟病。在“富二代”身上发生的个案,容易被放大。

第三,如何对待“富二代”现象?当前“富二代”和“官二代”,容易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建议:首先,媒体不要过于炒作“富二代”现象,这样容易导致社会对立与隔离,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其次,对“富二代”要加强正面引导、教育和培养。从以人为本出发,无论是“富二代”,还是“民二代”,都应该一视同仁,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成长的新一代;再次,当前要通过各种渠道(包括政府、社会、家庭)、各种方式加大对“富二代”的思想和技术训练,使他们尽快成熟,准备接班。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新一代民营企业家不是多了,而是很不够;另外,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体系,使“富二代”通过实践磨炼,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一代。■

“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

文/徐建

“富二代”犯罪是当前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第一,“富二代”犯罪问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在当前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富二代”犯罪历来存在,我国历史上和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进程中也出现同样问题,只是由于其发迹的人数和经历的时间没有我国当今这样集中和影响大。我国当今人们热议的“富二代”犯罪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经济上举世瞩目成就中派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的子女教育、培养、塑造问题,也是青少年教育大课题中的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特殊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第二,新发起来的“富一代”还没有培养下一代的成熟经验。我国的富一代是在较短时间内富起来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在市场经济秩序不完善的情况下富起来的,其中还有各种特殊机遇条件下发起来的暴发户,他们当中相当多的人的受教育程度、素养是先天不足,在发展进程中全部精力又都投入到致富上。这也导致人们对富一代本身存在看法,更对其下一代炫富赛富、不良行为、纨绔殃民反感强烈。因此,研究“富二代”犯罪不能就事论事,“富二代”犯罪表现在年轻人身上,根子却往往在富一代身上,往深处考虑还不能不研究和思考社会教育、法律完备等因素。

第三,“富二代”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群体,要有客观具体分析,不能一以概之。“富二代”的共性是富一代的后代,但由于家长、学校、周边环境等主客观因素的不同,成长发展的差别很大,可分为各种不同類型:一、有小部分富起来的新一代很有远见,十分关心下一代培养,以其雄厚的经济力量创造最好的条件培养教育下一代,成就出有学识、有教养、有能力、能干大事的“富二代”。二、富一代全部精力一直关注于致富上面,让下一代错过了教育培养的最好年华,平庸无为,享受父母成果过日子。三、溺爱下一代,唯恐子女受委屈,为子女提供不符合其年龄身份的生活物质条件,结果把子女“培养”成为享受、挥霍、奢侈,挥金如土的败家子。四、富二代沾染不良行为,富一代不加阻止管教,甚至于凭自己“金钱万能”的错误经验,用钱来掩盖、摆平问题或矛盾,被纵容的富二代走在危险的边缘,极可能越走越远。五、违法犯罪的富二代。就我个人的接触和了解,在富二代中,享乐、炫富、欺贫、霸道等表现中下的占大多数,犯罪还是极少数的,但危害很大、影响很坏。

第四,富二代问题给我们深层次警示的大问题是下一代教育、保护问题。从预防犯罪的角度讲,富二代问题值得关注,但我认为其重大意义和价值不仅仅限于富二代犯罪问题的讨论,我们显然可以把问题延伸到其他二代的违法犯罪问题,如独生子女二代、民工二代等。事实上,从更广的意义上讲,这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针对不同的未成年人在成长进程中的特殊性,培养、教育、关心、保护下一代,让整个下一代健康成长。在富二代中出现各种教育不到位、不衔接,以及子女出现不良表现、不良行为,感到困惑、无奈时,如何引导、控制、处置、挽救?

怎么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2、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探究

3、利用Word 2013和WPS文字快速制作方格稿纸

4、“半成品加工”教学策略应用的三点反思

5、《Office办公软件应用》教学中的毕业论文排版应用

6、对PDF文档的认识与应用探讨

7、《版式美化》教学设计

8、《幻灯片模板、版式和母版》教学设计

9、方正飞翔中主页的创建及应用

10、流程图 结构图制作更轻松

11、文档编辑排版一点通系列

12、浅谈word与excel的进阶应用

13、Word 2007快速应用综合技巧

14、自定义Excel的默认设置

15、我的文书 天头地脚有个性

16、计算机Word办公软件的使用及操作分析

17、刍议综合年鉴的检索系统

18、浅议技工院校网页设计课程实训立体化教学的开展

19、选项更丰富 PDF轻松转换为其他格式

20、Word2010文档标题自动进页眉

21、Word文字处理软件使用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22、利用学习平台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3、基于Access数据库上机日志管理系统的设计

24、基于Word的毕业论文排版技巧

25、巧解棘手事 版面更美观

26、提高毕业论文格式排版效率方法的探讨

27、玩转Word为论文加分

28、10招让你马上成为Word文档编辑高手

29、Word中电子病历续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30、Web打印的实现方法

31、为Office2007添加操作菜单

32、文印工作中Word的应用技巧探讨

33、决战Office之巅

34、辰昊,你打印的报表为什么这么差?

35、网页设计中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探讨

36、实践中掌握的Word排版技巧

37、春装新款商务信函全新上市

38、ACCESS数据库报表对象研究

39、结合体育特色,培养体育类专业学生文字处理软件应用能力

40、多表格打印时表头的编号

41、应用Word排版学位论文的技巧及常见问题处理

42、Word“样式与格式”在长文档中的妙用

43、DotNet环境下使用Crystal Report实现图像的输出

44、四招搞定页码设置的另类需求

45、Word长文档排版常用技巧

46、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47、Word使用的几种技巧

48、Word2003在论文写作中作用分析

49、我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看法

怎么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幼儿教育是对人的启蒙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幼儿教师的实操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会影响未来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因此,将幼儿艺术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形势改为毕业教学展示是可行的。

【关键词】艺术类 毕业教学展示 改革

一 成人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取得的成效

长期对成人艺术类学生毕业论文的考核形式现今已显露出弊端。成人艺术类学生应更多在毕业考核中展示其专业实际能力,以适应职业需求。在多年的教学中,艺术类教师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改进,摸索出将幼儿艺术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形势改为毕业教学展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利用自我设计,探究性、多种艺术门类课程选择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艺术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实际演练和体验型科学,通过多种艺术门类课程的选择,学生与导师可以共同探究幼儿艺术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通过了解最终决定教学展示题目、形式。一切工作都由学生主导完成,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实际授课能力是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说大话、喊口号,甚至抄袭,没有积极的思维、实际的演练和创新。利用自己设计性或探究性授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幼儿艺术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和探究性的毕业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作用是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无法取代的。

2.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知识相联系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幼儿艺术专业教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把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与育儿知识相联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利用各种不同的音乐来调节幼儿的情绪;生活中的不同季节可用不同的装饰画去表示,用来作教室装饰或家居装饰。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又与教学密不可分的知识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动手实践和创新。

3.在教学展示中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性活动,使学生更有兴趣

在导师引导毕业教学展示中,学生们还应加入一系列与幼儿互动的实践性活动,如幼儿参与的律动游戏、手工、讲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意识到,这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变得更为积极主动。怎么带动幼儿?怎么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使学生增加知识,拓展视野,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研讨教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堂实践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4.毕业教学展示提高学生就业自信心

通过教学展示学生们纷纷表示有难度,但这个过程受益匪浅,真的有提高,能学到知识。据对毕业班学生的调查,60%以上的学生将这次毕业展示运用到了求职或工作中去,80%的学生认为通过这样的毕业教学展示,授课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这样的毕业形式改革很实用,符合现在就业的需求。

二 成人艺术类专业毕业论文改革存在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创造性

幼儿艺术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通过高中毕业考入的,对自己缺乏自信。实际上,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而且经过某种训练后,完全可以学会并更具创造性。创新并不与知识成正比,所以需要导师更多的耐心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后教会她们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消极的思想

从已毕业的幼师学生来看,持有积极心态的毕业生,积极进取,最终创出一片新天地,而持消极心态的毕业生,遇事退缩,在困守中一事无成。由于几乎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展示是一项相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有难度的事,做起来肯定困难重重,心态若不积极,遇到困难,便容易退缩。因此,导师关注学生的心态,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

3.不了解创新的方法

实际上,创新的方法有很多,但学生没有头绪,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时不断渗透,逐步训练,在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教会他们合理运用创新方法,进一步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教学展示。

虽然毕业教学展示改革还在不断探索阶段,但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改革后的实际效果,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经过不断地改革,成人艺术类毕业考核形式将会更加完善。

〔责任编辑:骆虢〕

怎么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视化分析;演进趋势

2021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创刊20周年了!作为我国第一本面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指导性杂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积极关注中小学师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坚持介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及时反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老读者、老朋友,我带领研究生、本科生通过这本专业杂志学习相关的心理理论和丰富的智慧经验。同时,这本杂志也成为我们许多学生学术生涯起点的展示平台。怀着对这本杂志的感激之情,在杂志诞生20周年之际,我和研究生魏铭辰同学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自创刊以来的所有文章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了解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也借此研究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致敬!

一、研究工具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了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语言编写的应用于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的CiteSpace软件。使用版本为5.8.R1版本,从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 word)三个层面生成数据图表和可视化网络图谱,直观地展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年来所发论文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

(二)数据来源

通过中国知网(CNKI)获取研究数据,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将文献来源限定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跨度设置为2001—2021年,在剔除征稿启事、学校简介、会议通知等无关文献后,得到有效文献11832篇,最终样本时间跨度为2002—2021年。将目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转码,建立本文研究的样本数据库。数据下载日期为2021年11月6日。

二、基本情况

为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文的基本情况,本文运用CiteSpace从作者、机构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运行CiteSpace,节点类型设置为作者(Author),时间跨度为2002—2021年,时间切片为1年,由于数据量较大,在链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选择Pathfinder以突出核心结构,其他设置项保留预定参数。最终得到节点数(N)916,连线数(E)163,密度(Density)为0.0004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期刊作者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早期,形成了以陈虹等为主的合作网络,各作者间联系比较紧密;后期逐渐以独立作者为主,作者之间联系较为松散。

(二)机构发文量分析

运行CiteSpace,节点类型选择机构(Institution),时间跨度为2002—2021年,时間切片为1年,在链接剔除功能(Purning)中选择Pathfinder,其他设置项保留预定参数。分析后将结果导出Excel,整理后可得机构发文量(表1)。

从表中我们看出,期刊发文机构包括高校、中学、研究院等,说明作者来源较广,包含高校专家/教师、研究人员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文章种类包含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教学反思等内容,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

三、研究热点

(一)高频关键词分析

运行CiteSpace,节点类型选择关键词(

进一步将关键词数据导出Excel,整理可得高频关键词表(表2),排名前五十的高频关键词共出现7883次,占关键词总频次的58.58%。

在排除研究对象(高中生、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中小学等)为关键词后,仍排名前十的高频关键词分别为:心理健康教育(900),家庭教育(335),心理辅导(283),心理健康(267),活动设计(255),班级管理(183),积极心理学(173),心理咨询(171),亲子关系(171),心理课(170)。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可视化图谱生成后,以LLR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图3),其中节点数(N)937,连线数(E)1030,密度值(Density)为0.0023,模块值(Modularity)为0.8809>0.3,说明划分出来的聚类结果有效。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为0.9669,说明聚类具有较高的信度[1]。

在关键词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数据导出Excel整理可得关键词聚类表(表3)。

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可以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关键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校沟通”“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等,以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主,主要从发挥心理教师主导作用、强调班主任支撑作用、增强家校教育合力等方面展开;(2)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关键词为“考试焦虑”“人际交往”“心理弹性”等,以理论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心理品质等内容,能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索:主要关键词为“团体辅导”“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教育课”等,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径。

四、演进趋势

CiteSpace可以在突变关键词分析的基础上为研究者提供学科研究的演化动态,预测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图4直观地显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创刊以来的研究演进过程。我们大致可以将论文研究内容的演进过程分成三个阶段:2002年至2003年,2005年至2010年,2012年至今。这三个阶段并非是孤立的,时间上存在交叉重叠,内容上各阶段承上启下。

第一阶段(2002年至2003年),这一时期主要关键词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研究内容以对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描述、总结和思考为主[2-3]。

第二阶段(2005年至2010年),主要关键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始从教师、班级等具体角色和环境出发,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和方式[4-6]。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主要关键词为“心理活動课”“辅导个案”“元认知干预技术”“心理剧”“生涯教育”等,这一阶段开始探索心理学技术和手段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聚焦于学生心理问题[7-9]。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渐从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向培养、发展学生心理品质和能力转变,如“生涯教育”等[10-12]。

五、讨论与展望

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本研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年所发文章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层面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期从中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和演进趋势。我们发现:第一,作者群体来源多样,但缺乏合作;第二,实证文章较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第三,研究集中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关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较少。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中小学生频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时代背景下,在未来的研究与发展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1)加强对公共政策、时代背景的学习和分析,落实国家教育要求,着眼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2)加强高校、研究院所与中小学的协作研究,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3)开展跨学科融合工作,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4)重视学生积极发展与全面发展的需求,从解决问题向预防问题转变,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5)积极与高校合作,开展针对心理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6)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重视家庭、社会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增强家、校、社的教育合力。

总体而言,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因此要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体系的科学构建,搭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沟通桥梁,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科学指导作用。同时,要促进家、校、社的良好协同,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境,社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三者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桂琴,方奕,易明.近五年我国青少年研究的前沿演进与热点领域——基于CiteSpace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90-95.

[2]蔡静文.发挥心理辅导中心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功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2):16-17.

[3]任翠红.辽宁省阜新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12):20-22.

[4]傅军,崔建平.略论师生沟通对中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8):11-13.

[5]韦洪涛,邢延清,王倩.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7-10.

[6]肖观仁.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3):17-18.

[7]范慧玲.心理活动课堂评价的新尝试——同桌督学机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22):15-16.

[8]柯永红.独处的酸与甜——高一年级团体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1):33-35.

[9]朱雯娴.对一起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2):60-63.

[10]韩桂莲.叙事心理学视域下初中生涯教育的内容构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2):53-55.

[11]韦志中,卫丽.“双减”政策下教育改革的逻辑、难点和策略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2-24.

[12] 朱赛飞.运用焦点问句赋能生命,提升心理课堂生命张力[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32):25,27+30.

怎么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优势文本群落”[1],文学阅读教学担负着帮助学生建构心智世界进而完善生命的重大使命。如果说非文学阅读重在提取信息,那么文学阅读旨在建构意义。所谓建构意义,不仅是指读者对文本内容和涵义的了解和把握,更是指读者领会文本“形式的秘密”,领悟形式是如何传达内容和涵义的,进而完成用语言建构心智世界,生成属于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李海林指出,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过程应该是从教材中发掘具有教学价值的知识点,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成长需求,并将其提炼、转化、生成新的内容,它是“语文教材这个信息源”和教师学生“已有言语知识和经验信息源”在某一点相遇后的产物[2]。因此,小学文学阅读教学要从文本“怎么写的”切入,追寻一个文本的表达形式与特定年龄段学生实际的语文能力和发展需要相契合的语文知识点,使其成为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抓手”;同时通过师生的共同创设和生发,使其成为一个带来更多可能性的教学生长点。

一、 追寻:缘于学生与文本的融合

文本的“先在结构”与读者“期待视野”的融合是教师创建教学内容,追寻教学生长点的邏辑起点。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刷新了人们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认知,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成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焦点问题。王崧舟认为:“‘核心’不仅是一种事实陈述,也是一种价值判别,甚至还是一种思维方式。”语文核心素养从根本上说只有一个,即语言建构与运用[3]。这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萃和而成的最具价值潜能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的追寻和创设应该紧紧围绕“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这个核心点来进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其基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社会文化的互动中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用儿童文学理论视野观照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明确提出了“建构论”的语言观和语文观:“语言是人类心智世界的建构物、创造物;……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获得用语言建构、创造意义,进而发展健全的心智世界的能力,获得用语言来传达信息、认识世界、表现心灵的能力。”[4]因此建构说的实质是对学生这一语言学习和运用主体的尊重与召唤。

那么,怎样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与学生的语言建构运用之间架设一座轻巧便捷的桥梁,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追寻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学生长点的创设显然是一种积极有效的策略。以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一面是可能学前就已经听过的熟悉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一面是即将告别多梦的幻想年龄而走向现实人生的少年读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这种逆向反差在课堂上可以产生怎样的教学张力?于是,教师选取幻象描写这一语文知识点作为教学组织的起点: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哪些情节让你印象特别深刻?

生:我印象深刻的段落是,她最后擦亮一把火柴,看到了她的奶奶。奶奶将她抱入怀中。

师:她看到的奶奶是真实存在的吗?

生(齐):不是。

师:但是眼前却出现了。这样的情境叫做什么?

生(部分):幻象。

(师板书“幻象”。)

师:不是真实存在,但眼前却分明看得见。那么课文中写到几次幻象?

生(齐):四次。

师:打开书,我们用笔划一划这四次幻象描写。

幻象描写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作品中隐藏着的艺术形式,不经仔细思考与甄别,一般读者都不会留意。从语文教材的角度看,它恰是“如何传递信息的信息”[2]——作者对小女孩最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正是寄予在反复多次的幻象描写之中。而对于阅读经验尚浅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幻象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内容。于是,一个熟悉的故事因为这个点的提取和创设变得神秘起来。什么是幻象?为什么要写幻象?怎样写幻象?这些问题使学生的心湖重新荡起朵朵涟漪。由此,一个普通的语文知识点就可能变成一个教学生长点——这个点是教师在教材文本与学生读者之间找到的最佳契合点,经过教师的创设和师生的生发,这个点就像小女孩手中的火柴,汇聚起巨大的能量,爆发出耀眼的光华,照亮了整个课堂乃至师生的生命。

二、 创设:在比较中甄别与凸显

幻象这一知识点的提取与确定,不仅可以架设一座学生与文本之间深度对话的桥梁,引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建构新的意义,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运用幻象描写的方法进行个性化书写。要想生成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而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逻辑性地完成对幻象这一教学生长点的创设过程。在海量的语文知识当中,幻象描写属于这样的一类知识,它们是经实践证明能形成语用能力的言语运用知识。它们主要研究人对语言的运用,指向的是人(包括作者和读者)凭借语言实现思想情感交流的过程和方法。这类知识绝不是简单抽绎出来的一个点,而是牵连着语用者内心深处的心理动机和情感走势。换句话说,幻象这个抽象的知识点的提取还必须转化成一种可见的存在才能现实地生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即学生需要对幻象描写这种抽象的语文知识产生情感反应。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去遮蔽学生对文本的鲜活感受,而是让学生寻觅作品中的语句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同时运用比较的思维方式,以“我们中间的很多女孩子渴望得到什么?是漂亮的公主裙还是发卡?可是在这个女孩子的幻象当中首先出现的却是一个大火炉,这是为什么?”的启发式语言让学生形成比较,建构起“幻象表达的往往是人物内心最深切的渴望”这样的意义。这一段的重点与其说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幻象,不如说让学生理解幻象与人物内心世界的关联。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明确了写人物幻象的深层心理动因,引导学生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的深度迈进,开启了用语言建构心智世界的旅程。

从语用学的角度看,阅读教学的生长点一定指向学生最终的“语言运用”。那么,怎样写幻象?课文提供了怎样的典范?在“烤鹅”这段幻象描写中,教师让学生注意“雪白的台布”和“精致的”食具,以“是否多此一举?”的设问使学生建构起“幻象中的细节描写”的意义;接着,以“烤鹅向她走来”和“她向烤鹅扑去”的对比,使学生建构起幻象描写追求奇妙性的意义。这样的设问和比较不但使幻象这个知识点内涵着的关键内容得以清晰地彰显,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安徒生的运笔之妙,同时也可以为下面的语言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在对“圣诞树”和“奶奶”这两次幻象描写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了“抓住细节”和“表达内心最深切的渴望”这两个关键知识点。由此,教师通过理解幻象的涵义、把握幻象的写法、关键知识点的巩固与强化这三个教学步骤完成了对教学生长点的创设,使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逐层深入地了解到幻象的含义及写法。其中第三步属于一个智力技能熟练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上承主体主动吸收外部知识信息,自主建构,建立起神经的暂时联系,实现知识的“主体化”;下启主体经过反复实践和练习后实现智力技能的“稳定化”和知识能力结合的“自动化”的过程。在语用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的“三部曲”中,教学生长点的创设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三、生成:向心灵的更深处漫溯

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文学阅读教学生长点生成的一定是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潘涌曾用这样一个公式表达了主体语言运用的各项条件及其关系:“语用行为=语用动机×语用情感×语用能力。”[5]也就是说,动机与情感是语用行为中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为用而用”的语言训练就是灵魂缺失的符號操练,语言的运用一定与叩问生命的意义相关。

师:今天咱们也试着写一写幻象。首先我要给同学们引进一个跟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着相似命运的孩子——杨科。请大家打开阅读单:《小音乐家杨科》。它的结尾并不是你们现在所看到这样,我对它做了一些改动。我们先来仔细读一读文章,走近杨科,了解杨科,看看从哪些语句能够看出杨科是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仔细想想,杨科在快要死去的时候,内心最渴望什么?

生阅读和讨论(略)

师:好,请同学们为杨科圆梦,在纸上写一写。(大屏幕上出示提示句:小音乐家杨科睁着眼睛,白桦树哗哗地响,斑驳的树影间他突然看见 。)

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阅读《小音乐家杨科》,为杨科圆梦,正是一个创设语境、激发学生语用动机和情感的教学设计。而且,两篇作品有着较大的类同性,书写的都是底层儿童在特定历史时代的悲惨遭遇,表达的都是创作者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从《卖火柴的小女孩》转向《小音乐家杨科》,学生的情感渠道是顺畅的、自然而然的。由此,教师较为成功地实现了课题类化、快速转移经验的教学任务。

在对学生当堂完成的三个习作片段进行点评时,教师以“通过幻象写心理,点三个赞;幻象描写细致、逼真,点四个赞;幻象奇特,有吸引力,点五个赞”为评价标准作为对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更上层楼的激励。至此,幻象这一教学内容由课文中的概念存在转化为学生语言产品这样的现实存在。

然而,生成又不止于此。《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最后一次幻象是作品的高潮。教师要求学生注意段落中那些“温暖的词语”,体会与“你的阅读感受”之间的反差,从而使学生再一次实现意义的建构。当“以喜写悲悲更悲”出现在板书上的时候,学生即刻顿悟到幻象写作的真正意义。再加上对《凡卡》《小音乐家杨科》的结尾的品读,学生不但体会到“不同文章会有共同的写法”,更能领会到伟大作家对底层儿童最真实深切的关怀。由此,学生的思维渠道豁然开朗,他们仿佛站在了一个开阔的平台之上,领略到更为丰富多元的立体景观。同时,他们的情感触角也变得更加细腻灵敏,与创作者对人物的深切同情达到协调一致的情感共振。

临近下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回顾整节课的收获时,要求学生继续探寻安徒生创作的秘密。这种对继续阅读、继续探究的鼓励可以说是这节课生发而出的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大海拾贝般创设“幻象”这个点的过程,也成为一次提供给学生的阅读示范。这种感染和示范犹如种子般悄悄地落入学生的心田。

布置作业:

1.阅读契诃夫《牡蛎》,找出其中“幻象”的部分,读一读。

2.阅读《同步阅读》176页的《快乐王子》,试着用以喜写悲悲更悲的写法做一个结尾。

这个作业设计是幻象这个教学生长点再一次可能的生成。作业1让学生在阅读不同文本时去捕捉学过的知识点;作业2开拓出的思维空间更大,这是一个比幻象难度更大、也是对更具个性书写能力的一次召唤。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关于“幻象”的经验需要在课下进一步去延伸和强化。这种言语智慧,即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既以知识为其心理表征,又以经验为其心理表征。这种经验绝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它会在学生累积的生活经验和成长感悟中,向更深邃的心灵深处不断地漫溯和生长。

生长点本是植物学术语,其意为植物根或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此处细胞活动分裂最为旺盛。这个概念被引申到许多其他领域,泛指与某一事物联系紧密的,由此事物生发出来的,有明显传承或依附关系的事物。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周周在他的博士论文《课例研究: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中提到:“阅读教学针对性地选‘点’建构是基于文本特点而采取的阅读教学针对性理解策略。”“根据文本体式选择教学内容的核心就是寻找创作的‘生长点’,寻找创作的‘生长点’是为了建构教学的‘生长点’。”[6]《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教学案例可以说向理论思考提供了鲜活有力、意涵丰富的资源。究竟怎样从一篇课文中提取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教学生长点?从这个点出发又可以生成怎样的教学内容?这正是小学文学阅读课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文轩.文学的意义——对作为语文教材优势文本群落的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8(02).

[2] 李海林.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J].浙江大学学报,2005(12).

[3] 王崧舟.叩问意义:核心素养下语用教学新视野[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05).

[4] 朱自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5.

[5] 潘涌.积极语用:21世纪中国母语教育新观念(一)[J].语文建设,2013(01).

[6] 周周.课例研究:阅读教学的针对性[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陈国庆]

上一篇:硕士医学论文下一篇:医学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