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

2023-03-05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问题一直是研究学者们的关注焦点之一,而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争论较大,论文数量众多。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综述过程中笔者做出适当的评论。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综述

前言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研究探讨始终未曾远离人们的视线。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

熊彼特1912年曾在他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因素,并认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对推进技术的进步,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如此,人们认为熊彼特是比较早关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经济学家之一。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里,可以说,金融已拥有了现代经济的核心地位!对于金融在经济增长中重要作用的认识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比金融与经济增长二者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争议较多,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不同意见:

一、无关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这种金融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观点也被称为需求导向,赞成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金融的发展只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被动反应。金融发展的这种反应可以解释为,经济主体伴随经济增长而对金融服务产生的需求。早期的研究如Joan Robinson(1952),莱文(1993),帕特里克(1966),Robert Lucas和Stem(1989)等[1]。

Joan Robinson(1952)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它只是被动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Khan和Senhadji(2003)通过对比一些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和经济数据后发现,银行的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起的作用简直可以忽略不计[2]。

国内研究方面,谈儒勇通过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和经济数据后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明显的负相关。孟猛也认为金融深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增长对货币化程度的起促进作用,但其对非金融机构能够取得的贷款量几乎没有影响。赵玉龙和庞晓波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工作。他们通过对动态数据的发掘,得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我国的因果性关系比较弱,这说明我国金融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而我国的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可以通过完善金融相关服务,提升金融的效率方面获得[3]。

韩延春(2001)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基本没有太大作用,而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

二、促进论: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增长

这一类相关的文献著作比较多。熊彼特提出了别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有赖于金融的相关因素结合产业资本。指出银行的信用在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是金融活动的主要形式,196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Raymond W.Goldsmith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这一著作中,首次将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套指标用于衡量一国的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并对35个国家1860~1961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了“在大部分国家中,假如对最近数十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不难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大致平行的。”这一结论。

King和Levine(1993)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相关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不仅有联系,而且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他们认为由于社会中存在着信息成本以及交易成本,这些因素的存在推动了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产生和发展,金融体系通过自身的中介桥梁作用,发挥了强大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使得经济得到增长[4]。

在国内,对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实证层面,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谈儒勇(1999),他采用1993~1998年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关的季度经济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线形回归分析,检验结果证明我国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米建国和李建伟检验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抑制以及金融深化问题,他们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金融抑制还是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的增长,而实现经济最优增长的前提是金融的适度发展[5]。

丁晓松通过单位根和协整检验考察了1986~2002年间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关系。他的研究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但是,经济增长对于金融发展而言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6]。

运用产出增长率模型,赵振全和薛丰慧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发展之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揭示,我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而对信贷市场的作用则较大[7]。

三、抑制论: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这一观点被大部分的研究学者所认同,但是,仍然有部分学者对此种观点提出异议,在他们看来,金融的发展将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Van Wijnbergen(1983)和Buffie(1984)等人认为有限的金融信贷额度会因为金融体系的发展而使得国内厂商可得的份额减少。即社会投资和生产率会因为金融中介与国内厂商之间的竞争而降低[8]。

Diamond(1983)、Krugman(1998)等人认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供求的弹性较低并且经济结构上的刚性,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其供给以及相应需求的不足,这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而市场供给及相应需求的不足又使得与之相对应的价格参数不能行之有效地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按此循环,必然会使得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形成相互阻碍的关系[9]。

也有一些学者分析提出,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其分担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强,如此一来必然会使得用于预防风险的储蓄相对减少,储蓄率的降低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可以推导得出经济增长延迟的结论。

四、互为因果关系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中有关贷款利率是资本成本这一观点的认识,人们普遍认为比较低的贷款利率有利于促进投资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但是McKinnon和Shaw提出金融抑制论却对此持不同观点:政府对金融活动的过度强制干预,而受到政府压制的金融又会反过来阻碍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Mckinnon(1973)和Shaw(1973)基于这一观点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从中分析了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金融抑制”现象作为考察重点。Mckinnon和Shaw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金融约束行为和金融压抑现象。

Mckinnon的金融抑制论理论认为:对于经济发展而言金融变量与金融制度并非中性因素,它不仅能起到促进作用同样也能起到阻滞作用,关键因素在于政府决策部门的选择。Shaw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概念:即金融资产的积累速度快于非金融资产的积累速度。他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从金融领域入手进行经济改革,金融市场应该减少人为的因素干预[10]。

在国内,陈军和王亚杰通过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时深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双向的因果关系[11]。

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通过对比东亚三国:中、日、韩的经验发现,实证中从长期因果关系上来看,日本GDP的增长中有金融中介发展和股市发展的带动因素,检验结果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假说提供了支持;韩国的GDP增长与股市发展不仅促进了金融中介的发展,而且,股市的发展也从GDP增长和金融中介的发展中受益,韩国的检验结果对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对中国的检验发现结果异于日、韩,在长期中,可以得出GDP增长和金融中介的发展对股市发展起带动作用这一结论,反过来,也能得出金融中介和股市的发展对GDP的增长起促进作用的结论,然而,这种关系只在长期中存在,在短期内并不存在,但是,这个结果揭示了长期均衡中的状态[12]。

五、小结

各个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巨大,且制度背景各异,研究手段的差别会使得研究得出结论会差异巨大。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研究资料,大体上反映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深化,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也会愈发复杂,对这一领域的探讨研究也会不断完善。

实证研究方面,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还处于发展的阶段,目前为止尚且没有哪一种计量方法可以在实证上做出对错判断。这主要是因为:

1.“金融”这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很难也没有人能够做出一个较为完整而且准确的定义,在经济和金融创新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也处于剧烈的发展变化当中。因此,影响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关键因素也较难确定,建立于历史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由此做出的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推敲。

2.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除了金融发展这一因子以外还有其他众多的因子,并且,从经济史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这也使得我们很难以去否定其中的某一种假设。

总而言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证考究都还路途漫漫。只有不断地完善理论研究体系,补充其中的不足,进而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朴松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2009(21): 23~30.

[2]蒋茂玲,蒋晓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外研究综述;中国经贸导刊;2009,06.

[3]张旭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近期国内文献综述,嘉兴学院学报,2007.1;19(1).

[4]李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综述.生产力研究,2005,10.

[5]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23~30.

[6]丁晓松.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1):64~65.

[7]赵振全,薛丰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4(8):94~99.

[8]李芸,谭中明,杨慧文,张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文献综述,金融经济.

[9]王圣达.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0):5-22.

[10]朴松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2009(21).

[11]陈军,王亚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8):48~51.

[12]康继军,张宗益,傅蕴英.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中国日本韩国的经验,金融研究,2005.10.

作者简介:梁峰华(1986-),男,广西玉林人,广西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齐鲁晋(1986-),男,广西南宁人,广西大学商学院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与投资管理。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环境保护;环保意识

前言:农村环境是农村经济、政治发展的关键场所,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以养殖和农业生产为主,牲畜粪便、农药化肥及秸秆焚烧等要素,对农村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空气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境现状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养殖业产生的牲畜粪便及农村生活污水,会引发水污染;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会引发土壤污染;农业生产焚烧的秸秆,会引发空气污染。同时,部分农村地区建有工厂,排放的污水和废气也会污染环境。在农村规划管理中,部分基层政府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问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现象,问题成因包括以下三项:

第一,环保意识薄弱,在部分农村地区,无论是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还是农村居民,普遍存在环保意识薄弱问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以农村经济建设为工作重点,农村居民以自身收入提升为关注重点,忽略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1];第二,环保投入不足,因缺乏环保意识,部分农村地区在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和农村经济发展相比,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数量与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第三,农村经济规划不合理,部分政府部门在经济规划时,未考虑项目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农村地区大力发展污染较高的经济项目,加大环境保护难度[2]。

二、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策略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现象,文章以山东省邹平市长山镇为例,结合其工作案例,总结农村经济发展與环境保护协调策略,为其他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开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长山镇在经济建设中,不仅发展养殖业与农业,还大力发展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相对繁重。在当地政府部门有效协调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取得同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针对环保意识薄弱的问题,长山镇政府部门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从部门工作人员到农村居民,实现环保理念的全覆盖,提高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长山镇内创设环保文化氛围,为环保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就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来说,长山镇政府领导围绕邹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与会议精神的学习,明确农村经济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切实落实环保责任。同时,长山镇定期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就长山镇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例如,秸秆焚烧问题、农村道路粉尘污染问题等,提出秸秆还田、道路冲洗、道路洒水等解决方案,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就农村居民来说,长山镇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到村委会举办宣讲会,通过赠送环保布袋、扇子等方式,吸引农村居民参与宣讲会。在宣讲会中,宣传人员利用新媒体、环保手册,展示农村环境污染解决案例,向农村居民呈现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宣传农药化肥合理使用、水资源保护、秸秆还田等措施,强化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村居民将环保措施落实于生产生活实践。同时,长山镇政府部门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宣传优良品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土壤检测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等),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引导农户根据土壤状况,合理选择肥料,控制土壤污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农村环保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与硬件支持。长山镇政府部门结合经济发展成果,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专门用于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保障。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结合长山镇各乡村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针对性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例如,长山镇投资约六千万元,用于建设镇污水处理厂,用于处理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改善水环境;建设孝妇河综合治理工程,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实施垃圾专项治理活动,在农村建造垃圾回收站,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养殖垃圾的乱排乱放;加强农村绿色建设,造林面积达3801亩;改造农村厕所,全面收集人畜粪便,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环保专项基金的管控,定期公布环保专项基金的使用状况,实现资金的公开透明管理,确保环保资金的专款专用,切实落实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为改善农村环境做贡献。

(三)加强农村经济转型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部门应转变传统农村经济规划理念,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长山镇政府部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农村经济转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第一,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在2019年,长山镇共19个村庄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实现区域农用地中连片发展,有效节约用地,保护区域土壤资源,并推动农村居民集中发展,在集中安置区建设配套用房、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加强绿色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生活环境,改善村容村貌,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

第二,实施农业产业振兴。长山镇政府部门加强农业产业综合工程建设,如河流治理工程、节水灌溉工程、疏浚工程等,改善农田生产条件,节约农田生产用水,提高农业生产质量,有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并实现自然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区域水资源、土壤资源,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实施全面乡村治理。长山镇制定并实施了村级管理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村级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并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审计,提高对农村资金的管理,为环保基金管理奠定基础。同时,政府部门将软弱涣散村为发展重点,结合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整顿工作方案,避免经济发展工程破坏生态环境,促进长山镇可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居民环保意识薄弱,政府环保投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不合理。借鉴长山镇成功经验,政府部门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经济转型,协调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缩短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阿海红.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0(16):187-188.

[2]林伟杰,姜抒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背景下农村经济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0,40(15):155-157.

作者简介:

朱婷(1981.06—),女,汉族,山东省邹平县人,本科,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中级农经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仍存在供给侧改革不足,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传统产业改革力度不足等问题。本文将从高质量特色产业构建的现状与前景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所面临的发展短板,依靠发展优势,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以促进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产融合

前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乡村振兴战略中也提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是:由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特色产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建设高质量特色产业现状分析

(一)乡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供给侧改革阻力巨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及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着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因地制宜地发展,紧抓“产业兴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目前,在农村进行农产业种植生产的主力军仍为60、70、80后人群,绝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受传统观念影响,难以接纳高新技术,这给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极大的阻力。对于农产品的生产,农民普遍通过社会经验进行的尝试性生产,缺乏科学高效的生产指导,农业标准化的意识薄弱。面临突发的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时,难以通过有效的解决方案缓解。此外,农民普遍存在盲目跟风生产的现象,生产过剩导致边际成本的下降,致使农民收入减少,极大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政策空白影响人才回流,特色产业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人才流入发达地区,城市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反观农村地区,相关政策的空白,使得乡村招募人才的环境不堪。人才的流失难以吸引企业到农村地区发展。产业缺乏科研人才投入,产业产品得不到特色且高质量的发展,甚至影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如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基础服务无法得到保障,又进一步反制人才回流农村。此外,人才引流政策形式单一、就业福利待遇低下、人才引流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乡村人才引流的短板也成为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屏障。如何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吸引人才返乡,实现人才“梯次回流”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3、乡镇产业集而不群,产业多元化发展程度低

目前我国乡镇特色产业的普遍特征是“集而不群,散而弱小”,并且县域产业发展曝光度不够、特色不鲜明、产品相似度高,产业集群发展层次和发展质量明显偏低。乡镇产业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化的政府管理,产业分布不均且实力偏弱,不利于高质量特色产业的组织化、规范化管理,产业产品的质量甚至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长期产业分布不均的格局,使得乡镇产业的结构产业链长短不一,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也会因布局不均导致结构不对称,进一步引起产业发展质量低下的问题。国内部分特色产业定位模糊,主导产业根基不稳,产业体系混乱,导致融合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单一,同质化极其严重,产业链短促等问题的出现。

(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1、基于特色资源的小镇发展模式

早在2014年,以特色小镇为单位的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的发展模式首次被提及。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的力推下,在2016年特色小镇的供给侧改革模式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产城人文资源叠加、三生融合的非镇非区型单元区域。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极大程度地发掘了各农村地区特色资源优势。以企业为主导、政府引导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使得地区特色产业在特色小鎮中实现“市场+政府”的有力调控,促进乡村脱贫减贫,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高量发展,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基于5G高新技术的建设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我国5G技术将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高度,促进三次产业更深层次的融合,将特色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人才匮乏一直是乡村振兴下特色产业发展的诟病,是发展特色产业的最大阻力所在。我国乡镇产业的特征是集而不群、散而弱小,此特征理论的基础是域空间。5G技术的应用,必将打破城乡之间人才流动在地域上的限制,使得互联网在应用技术基础上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分散在各地域上产业点以互联网形式联通,实现远距离的统一建设生产,形成一种零散化的特色高质量产业生产发展模式。

二、高质量发展对构建特色产业的前景分析及其意义

(一)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的前景分析

在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央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产业的发展初始阶段,必有大量政策红利加身,促进传统产业向多元化、特色化、高质化方向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带动新生产业规模化的形成,打开更广阔的新市场。发展高质量特色产业,促进社会各类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向创建知名品牌方向发展,打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提升区域品牌经济价值。这更有利于企业产能的提升,也更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力、国际地位的提升。高质量特色产业经济体必将成长为社会新的重要经济支柱。

(二)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的意义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要求企业实现对市场产品的深度挖掘,把握正确的市场运营规律,同时进一步开发产业特色,加大科研融合力度,实现产业产品更高质量更具特色地产出。作为一种良性发展模式,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三产融合,吸引人才回流反哺农村,实现因地制宜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变。打造良好的乡村特色产业环境,延伸乡村经济产业链条,并以技术创新作为推力,助力实现农村地区地方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的建设发展路径

(一)以“特色”为创新支撑点

高质量发展地域特色产业,首要先深度发掘地方特色,依托地域特色元素,与当地优势产业相联系,延伸发展为当地独具特色的“王牌”特色产业。抓准地域特色元素,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各地域产业产品同质化趋向严重,难以吸引群众眼球。各产业应因地制宜,全面审视地域现有条件,深入发掘并合理开发当地特有自然资源并了解、走访地域特有人文历史文化,将自然资源及人文历史特色融入到产业发展当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打造地域特色产业品牌。以特色点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以“生态+”理念助力发展

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要以生态为支柱,结合“生态+”发展模式理念,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三方面相协调,达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色产业发展过程当中,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地域当地特有自然、社会条件,开发地域特色元素与生态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对地域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融入“生态+”理念打造生态产业链。延长产业原有生产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从产品研发到产品生产,保证每一个生产环节谨遵“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由资源生产出的产品衍生出的再生资源的再次利用,充分利用再生资源,研发生产出再生产品。在产品生产的过程当中,严格把控产品生产的能源消耗值,实现产业偏向“低能耗、低污染”方向发展。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刺激产品供给结构升级,以此提升特色产品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一是通过产业内融合发展,激活产业内发展动力。加强产业内部不同企业及具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之间的交流,通过资源共享,强化产业内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及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地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形成地域强有力的特色知名品牌。二是通过产业间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发展新模式的形成。通过推动不同产业间优势互补,地域共享一二三产业发展优势资源,促进产业间资源优化重组、交叉互渗,增强特色产业功能,不断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产业应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地方政府应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当地特色资源,通过进一步引导,对地方的特色产业进行转型提质,形成一批高密度、特色鲜明、多元化的特色产业群。对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现特色产业高要求高效率产出,并重视人才引流,吸引优质人才投入专业技术研发。地方企业也应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发掘地方特色,加大创新技术投入,完善齐全产业结构体系。政府企业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最终实现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水墨港园林规划:特色农业引领新趋势,专业布局很重要[N]. 2019.05.05

[2]刘颖,姜钰洁,王凌玥,吴婉婷,吴昕萌.人才流向对公共服务的倒逼機制——基于大学生求职“城市依赖症”的分析[J]. 2019.05.01

[3]周丕东;黄婧 欧美发达国家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以美国、法国、荷兰为例[J]. 2019.06.2

[4]陈智霖,韦艳南,杨鹏.加快推进县域产业高质量特色发展[J]. 2019.10.30

[5]新京报.毕舸.5G牌照将至,打破信息“天堑”可期[N]. 2018.06.04

[6]严斌峰,袁晓静,胡博.5G技术发展与行业应用探讨[J]. 2019.12.20                              [7]涂人猛.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基本思路——以湖北省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9(07):28-31.

[8]郭朝先:以产业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9(09):49-5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金生(1997—),男,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市场营销,研究方向:特色产业发展

第二作者:朱楚莹(2000—),女,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特色产业发展

第三作者:张子舜(2000—),男,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特色产业发展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发展民营银行仍存在许多现实障碍。通过研究民营银行设立、发展、退出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建立健全的制度,为发展民营银行的过程中制度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营银行;保障制度;先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作为银行的主发起人,这一改革举措将使国有资本、非公经济、民营资本都能在一个平等的条件下进入银行业。在中国现阶段,依法设立民营银行,对于深化金融改革,对于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设立民营银行有利于改善金融竞争生态;有利于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缓解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三农面临的融资约束,最终能为社会和普通百姓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服务。民营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类,具备商业银行的各项特征,唯一的区别只是资本属性的不同。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与商业银行一致,都可能面临设立—发展—退出的历程。

1.民营银行的设立。从中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中国银监会新修订的《中国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是商业银行(应该也包括民营银行)设立的法律法规依据。 2013年10月9日,苏宁银行、国民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的名称已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但民营银行要取得营业执照,还需要银行监管部门颁发的金融牌照——金融许可证,从现行的法律法规来看,筹建民营银行的程序不存在大的问题,只待监管部门完善操作细节(如发起人资格、条件的审查等)后开闸,民营银行的挂牌设立将指日可待。

2.民营银行的发展。民营银行设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和发展,民营银行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却并不容易。民营银行成立初期的主要业务将是资金的筹集和运营,而筹集资金的多少将是民营银行的立命之本。民营银行在筹集资金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用问题,也就是如何让存款人克服偏见、放心地将资金存放在民营银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以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将存款无论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对其保护程度都是相同的,这样就使民营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处于同等的信用水平,处在同一竞争平台。

同时民营银行在发展中与其他银行机构竞争中实力相差悬殊,服务网点少、服务手段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储户的吸引力更不及国有大型银行高,民营银行初期发展只有通过提高利率方式,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为民营银行的发展创造条件。

3.民营银行的退出。民营银行的发展需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营银行的经营将可能出现分化,一部分经营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强、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民营银行将不断发展壮大;一部分经营管理不善,风险防控不到位,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民营银行必将面临破产倒闭的命运。《商业银行法》和《破产法》中对商业银行发生信用危机,不能支付存款人款项时,可对其采取接管、托管或依法宣告破产等措施的规定,从法律角度看,商业银行破产可行。但由于中国现阶段银行破产后,存款人权益无法保障,且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引起区域动荡,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所以在中国金融业,迄今为止,尚未有银行破产的先例,即使中国第一家被行政关闭的商业银行——海南发展银行至今仍在清算过程中,仍没有实施破产程序。《决定》中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这一重大举措为金融机构退出指明了方向,通过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金融机构的退出问题,用市场方式来解决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问题,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实施,保障了大部分存款人不因银行经营管理不善破产倒闭而蒙受损失,银行破产清算才能正常进行,银行破产产生的危害才能降到最低,才能更好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商业银行法》和《破产法》对金融机构破产虽有涉及,但缺乏操作性,仍需尽快出台《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对金融机构的破产做出明确的规定,解决金融机构破产的操作性问题,使金融机构尤其是民营银行的退出渠道畅通,解决国家成立民营银行的后顾之忧,才能使民营银行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发展民营银行可以使其整个银行业起到“鲶鱼效应”,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力和活力,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整个金融体系,协调经济与金融的同步发展,发展民营银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决定》中关于民营银行的阐述,为发展民营银行提供了政策依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是民营银行成立的法律依据;存款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出台是解决民营银行市场地位和后顾之忧的关键;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是民营银行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要实现民营银行在中国的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保障制度出台是前提和关键。

经济与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发生变化的根本表现,就是民生福利得到了极大改善。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量力而行增加公共福利供给、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等,是今后改善民生福利的方向。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民生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关注的,改善民生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梳理。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然而,由于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由于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不恰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高,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由于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关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关注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正确道路。

二、30年来我国民生福利改善的成就

(一)关注民生与改革指导思想得到了奠定。对于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谈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许多场合多次提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思想。他的许多论断所形成的思想,都被写进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从而奠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指导思想的基础。这个指导思想,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宗旨,就是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普通大众的福祉。

(二)小康社会建设与民生福祉事业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著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或人民的生活状态划分为“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等几种类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广大城乡居民已摆脱了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的“温饱型”生活状态,从整体上基本建成了生活比较殷实的“小康型”社会。具体来说,一是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脱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功。1978年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5亿,2008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375万。二是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态明显得到提高和改善。30年来,我国人均收入增加10倍,到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家庭则为35.8%。

(三)和谐社会建设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面对民生福利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矛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关注民生福利,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应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由注重物向注重人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转变。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春节团拜会上也指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三、民生福利改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民生的改善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一些因素还制约着我国“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我国居民的福利状况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基本公共福利也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除国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益设施等具备纯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外,那些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公共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及社会保障等,通常也要以国家为责任主体而由社会提供。公共福利享有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公共福利供给严重不足,特别是近些年公共福利产品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不完善,导致广大居民付费增多,负担沉重。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问题为例,据官方统计,我国约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城乡、区域间卫生资源、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医疗费用上升过快,从1980年到

2005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59倍,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1%上升到52%。基本公共福利供给不足,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尽管这些年我们一再讲扩大内需,启动农村这个大市场,但尚未达到预期目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大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很多人既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因而影响经济发展。有学者分析,如果我国社会保障能基本到位,消费率至少可以提高5个百分点。再比如,社会矛盾突出。我国现有的很多社会矛盾,无论是一些利益冲突事件还是某些群体性事件,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基本公共福利不到位直接相关。这个矛盾在不发达地区尤为突出,并且成为某些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基本公共福利享用存在差别。以反映居民公共福利享用的社会保障来看,目前存在覆盖面狭窄的情况,社会上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得到保障福利,相当大一部分人群游离于社会安全网之外。中国社会保障覆盖率在全国来说只有不到20%左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社会保障覆盖率很难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只达到50%~60%)。“在地区差别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这种低社会化的社会风险分担机制不能真正起到分散社会风险的作用。”

(三)基本公共福利不均,拉大了居民生活差距。改革开放后,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有些滞后,反映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贫富不均甚至两极分化的情况。据原劳动社会保障部统计,我国占城市人口10%的最富有人群,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10%贫困人口却只拥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4%。由于基本公共福利在供给和享用上存在差别,导致居民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基本公共福利因素在影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左右,基本公共需求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新阶段贫富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在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做大了民生这块“蛋糕”,但如何“切割蛋糕”,既关系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关系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福利的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正是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改革指导思想与观念的进步和升华、改革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在实现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特别关注民生福利的发展。

(一)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扩大公共产品使用的覆盖面,保证公共产品使用上的公平性。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社会对公共福利或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将经济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放在民生福利的提高和改善上,努力增加财力物力,不断扩大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此同时,要使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要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社会上的所有人群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还要加快扩大基本公共产品供给的均衡程度,这关系到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等的相互关系,从而关系到不同人群的相互关系,最终必将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成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矛盾不是财力问题,而是财政支出结构问题,不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设公共财政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很难实现。”

(二)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让改革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是执政党和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正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此,全社会都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和发展观。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对改革发展提出的基本需求是: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人的公平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民生福利要量力而行,不能走“福利主义”路线。根据我国的发展战略部署,到本世纪20年代,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到那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将达到世界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里所说的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就是民生福利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但这个较高的水平应是动态的、有中国特色的。所谓“动态福利水平”,是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当前和未来的一段时间看,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快速的、日新月异的。从另一方面看,人类为追逐更大的福利目标(更舒适、更安逸、更方便),不断向地球(甚至地球以外的空间)索取各种资源,从而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更大压力。如果我们在设定民生福利的目标时不把上述约束条件考虑进去,而是一味追求现代化的较高水平,甚至希望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则必然会由于不切合实际而导致不利的结果。因而,我们要根据现实和可预测的条件,不断调整目标,使之真正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福利水平”,是指制定改善民生福利的政策要符合国情、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模仿福利国家模式,搞“福利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0几年的高增长和高福利的社会经济繁荣期,特别是西、北欧,建立了所谓的“福利国家”。但这种高福利的繁荣是在高税收、高财政支出的条件下实现的,出现了劳动激励不足、企业效益下降、管理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这种不良后果甚至被称为“福利病”。由此出现了上世纪80年代后的福利国家的普遍改革。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确保人人共享社会福利,从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将长期存在。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个超越历史阶段的高福利供给,势必会形成虚假的公平,产生效率的挤出效应,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市场规则与国家福利的平衡点,妥善处理好需要和可能、局部与全局、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建立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做到从制度上保障民生问题的解决。

(四)推动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真正的“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的政府”的社会改革目标。我国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功能定位是在建国初期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形成的,虽然这些年在我国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总体上看仍属于“经济建设型政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绝大部分经济和社会活动已逐渐主要依靠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完成,这时,政府的作用就应该是有限的。在现代社会,由于政府的功能定位是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也必然是其应有之义。在公共服务型政府里,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服务于公共需要的执法系统,这个执法系统既负责监督社会公众行为,又要负责监督政府的行为。同时,还要有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组织和管理系统。有了这样的制度安排,才能保证政府的有效运转,完成其公共治理的基本功能。

上一篇:经济与管理论文下一篇:经济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