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营销范文

2023-09-10

国际营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会展营销;国际化;营销创新

1 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功能效应分析

1.1 展示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

企业通过参与国际展览,能够直接与国外的目标客户群接触,这种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使得客户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知本企业的品牌。此外,会展展示的不仅仅只是产品,还宣传了本企业的文化。通过参加会展,不但能够使已经知晓本企业的目标受众加深对本企业的印象,还能使本来并不知晓本企业的受众了解、知晓本企业,从而提高了企业在国外客户中的知名度。

1.2 提供交流信息的渠道

会展是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和分销商进行沟通、交流和相互贸易的场所。一个专业性的国际会展通常可以被看作是其所代表的行业的缩影,或者就是一个市场,企业可以在会展中与其所在行业的上、下游厂商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树立企业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高度集中的场所,企业还能够通过调查或观察,收集到有关国内外竞争者、利益相关者以及新老顾客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竞争态势,为企业制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

1.3 检验参展产品是否适销

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的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差异,同一产品在不同目标国的消费群体中会面临不同的需求,这种需求的差异有些时候甚至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企业决定是否正式将一种产品打入一个国外市场之前,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会展这种方式,小规模地试探目标市场对该产品的反应,以此来判断是否应该进入该市场。与此同时,新产品在展会上亮相,企业将接受不同的受众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其产品的评价,这也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企业对其产品进行改进,并最终成功进入国外市场。

1.4 节约营销成本

会展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方式,其费用远远低于人员推销、公关、广告等营销手段的费用。根据英联邦展览业联合会的调查,通过一般的渠道找到一个客户,大概需要花费219英镑,而通过会展方式,却能将成本降低至35英镑。会展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而且还能让企业获得比其它营销方式更好的效果。事实上,会展可以被看作是多种营销手段的综合:企业能够利用会展将信息发送给特定的受众,会展此时发挥了广告作用;在会展上,企业可以派优秀的员工对目标受众进行面对面的产品介绍,此时会展变成了一种直销形式,能够让企业观察到客户的即时反应;会展还可以作为一种公关手段,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2 目前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会展营销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对目标市场的调研

展会的目标市场包括举办展会的机构、参与展会的相关企业、展会的观众等。中国企业在参加展会之前往往不愿花费时间去详细调查展会主办商的声誉和影响力,特别是当企业要到国外去参加会展时,由于地理距离的限制和其它一些主客观的原因,企业通常是在没有亲自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客户的介绍或者直接是在其它企业的带动下就去参加国际性的会展,这样就使得企业失去了主动权。同时,对即将参加会展的企业和展会的观众的调研也非常重要,这有助于企业了解相关竞争对手和目标顾客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2.2 对会展营销缺乏战略性的规划

很多中国企业,包括一些大型的知名企业,在开展会展营销时仍然抱有比较陈旧的观念。这些企业并没有根据本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来选择适合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相应的国际展会,而是采取跟风策略,盲目地追求大型、豪华的展会,这样不仅不能获得良好的营销效果,反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是一种得不偿失的错误做法。再者,有些中国企业把会展营销看作是一种事务性的工作,认为会展营销主要是会展商的事,本企业只要把待展出的产品提供给会展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些企业并没有把会展看作是本企业内部营销战略中的一部分,企业内部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本企业与会展商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种放任自流的做法最终会导致会展的失败。

2.3 不够重视展前宣传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展前宣传在整个展会营销战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效果也更显突出。一个策划良好的展前宣传能够像广告一样达到很好的传播效应,增大参展企业在展会期间受关注的力度。然而,中国企业却很少积极进行展前宣传,或者即使是做了展前宣传,但却没有把握好宣传的力度和手段。

2.4 多个企业联合使用大型展位

在参加国际会展时,很多中国企业为了节省资金而采取多个企业联合使用一个大型展位的做法。这种方式虽然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但是其致命的缺陷就是:很多个企业在同一展区内展示比较相近的产品,而国外的消费者可能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根本不具备分辨力,面对众多产品,观众可能会眼花缭乱,无从选择,这样就导致本企业的产品失去了特色,而且也增加了目标顾客的搜寻成本。

2.5 忽略了国外市场的文化与语言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目标顾客对会展的展出形式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企业所采用的展出形式不当,可能会遭到观众的强烈排斥和不满。这不仅使得整个会展活动归于失败,还损害了本企业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展出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决定会展能否获得良好效应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中国企业到国外去参加会展没有注重采用当地语言,广告宣传和产品信息大多只是翻译成英语,这给观众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3 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会展的建议

3.1 全面调查市场、充分掌握信息

通过行业协会和行业杂志等渠道研究行业动向,了解国内外相关企业参展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出可能参加的展会名单。列出拟参加的展会名单之后,比较各展会举办的时间、地点和展位费用,结合企业的整体市场营销计划与费用预算,进一步筛选出适合本企业的展会。在最后确定企业欲参加的展会时,尽量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前一步筛选出来的各展会经理洽谈,了解前几届展会的观众数量、职业分布、地理分布和交易类型以及往届参展商的数量、企业类型和参展力度,同时,应根据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制作详细的有关展会商、参展企业与展会受众的资料分析报告,为企业的下一步行动服务。

3.2 制定合理的国际会展营销规划、注重内外配合

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及市场营销战略,对企业的优势资源(产品、信息、技术、服务)或需求进行分析,之后再斟选出适时对路的展会推广,最后再从策划的角度考虑资源如何出奇制胜。德国展览协会根据市场营销理论将参展目标归纳为:基本目标、产品目标、价格目标、宣传目标和销售目标等五类。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来细分市场并适应这些变化的需求,制定恰当的展会营销策略。同时,制定的展会计划实施组织工作要有弹性,包括对未来变化与竞争的思考,有必要的反馈与调整机制。再者,参展企业还应注意制定严格的参展流程与职责分工并派专人负责参展项目,在保证企业内部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良好的配合外,还要协调好本企业与会展商的配合,做到上下沟通、内外沟通,及时反馈、及时应对。

3.3 充分发挥展前宣传的作用

一般的展前宣传计划有:直接邮寄、媒体宣传、派送展位赠品等形式。直接邮寄就是在展会前通过电子邀请、邮寄宣传材料等方式,使得本企业的合作伙伴和潜在的客户知道企业即将参加的展会时间和具体摊位号等,在运用直接邮寄方式时应注意把握好直接邮寄的时间与形式;媒体宣传即通过报纸、行业刊物或者电视、广播等媒介传递企业的参展信息和参展动向;恰当的展位赠品会给企业的展位带来活力,有助于品牌认知度的建立和招揽更多的潜在目标客户。具体采用哪种展前宣传方式,应根据企业的参展目标、产品特点和成本预算来决定,同时,企业也可以综合运用上述展前宣传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3.4 选择恰当的展区,凸显企业特色

参展企业不能一味只追求展会营销成本的降低,而选择与其他企业共租一个大型展位。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大大节省费用,但是其突出的缺点就是使企业的产品失去特色。企业应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设置独立的展示空间。一方面,独立的展示空间只展示给一些有意向的客户,不仅能够凸显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特色,还可以让目标受众有被重视的感觉,促成交易的达成。另一方面,设置独立的展示空间还能够防止本企业关键技术和设计泄露给竞争对手。

3.5 切合受众特点,关注客户需求

为了获得更好的展会宣传效果,参展企业应根据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喜好等采用合适的展会形式。研究发现,在亚洲,绚丽夸张的展览方式比较受观众的欢迎,然而在文化差异较大的欧洲,人们更喜欢高贵文雅的展出方式。此外,为顾客提供足够的信息材料也相当重要,如果资料翻译得难以理解,不仅会给顾客带来不便,也会使展会的效果大打折扣。所有的广告宣传和产品信息都至少应翻译成英语,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译成主办国语言。即使有专业的翻译人员协助工作,企业也应该配备一名主办国的人士专门朗读文稿。如此全面地考虑到顾客的需求,才能在给目标顾客留下好印象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蔡兴仁.会展的营销战略地位及参展策略[J].商业研究,2002,(6).

[2]冷柏军.展会营销开启国外市场[J].中国海关,2007,(3).

[3]梁东.会展营销的功能分析[J].经济师,2002,(2).

[4]林晓霖.切实发挥展会作用[J].市场观察,2004,(8).

国际营销范文第2篇

摘 要: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国际市场为企业开拓了另一片市场领域,企业进行国际营销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企业进行国际营销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且是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从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原因、当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现状以及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策略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 企业 国际营销

1、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原因

1.1 国内市场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励,然而海外市场的开拓,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无疑就是为企业创造出了前景良好的市场领域。这样企业就能够有机会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有效地解决了产品过剩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1.2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尽管一个企业每年的出口贸易量在全国出口额中所占份额非常有限,但是很多企业都实施国际营销,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这样就对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

当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健全,人才匮乏,倘若实施国际营销,就可以与国际优秀企业进行交流,借鉴这些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同时广纳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现状

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国际市场为企业开拓了另一片市场领域,企业进行国际营销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很多企业为了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纷纷实行国际营销,当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发展的现状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 企业营销观念落后

与国内市场相比较,国际市场需要更高的市场门槛,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由于很多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从而在实施国际营销开拓市场时,往往会通过一家代理商或者渠道商进行,很少涉及有终端客户的营销行为。由于国际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若营销理念得不到更新,就会加大企业的营销风险,降低企业经济效益。

2.2 企业品牌营销不突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企业的出口额迅速增加。然而,从企业出口产品来分析,多为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企业在国际营销中很少重视品牌营销。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中具备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然而,当前我国企业产品品牌知名度很低,在国际市场中很难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抗衡,无法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造成我国企业品牌缺失的原因主要为:一是我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二是我国在开拓国际市场时,由于企业核心技术缺失,多是以赚取微薄加工费为主。

2.3 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纵观当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营销,能够享受到政策扶持仅限于资金充足、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度严重不足,从而就使得信息、协调、咨询等方面无法得到政府的支持。再加上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营销难度更高,要求企业具备更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以及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由于中小企业综合实力有限,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达到这些要求,这样就加大了国际营销的难度。

2.4 企业管理不健全

由于一些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很多制度不健全,很难吸纳到优秀人才。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作为企业重要战略资源,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由于企业管理不健全,造成企业国际市场营销能力不强。

3、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策略

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国际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时,应采取以下策略:

3.1 产品策略

一般而言,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个重点就是产品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所以,实施产品策略是企业在国际营销中保持竞争力的一项重点。从而就需要企业对国际市场进行认真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的消费习性、购买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营销。

3.2 价格策略

在国际营销中,价格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价格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中的销售以及企业的利润。由于定价呈现出双方双向的特点,不仅要考虑产品成本,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接受能力。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是市场供求和价值规律,而竞争状况、消费心理等因素也会影响产品价格。因此,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时,对于产品价格的制定,成本是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同时要考虑供求关系,若供大于求时,可以适当降低产品价格,若供小于求时,可以增加产品价格。此外,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给产品定价以及保持价格不变的基础之上提高产品质量也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3 人才策略

当前我国企业在国际营销中竞争力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匮乏,人才的创新能力不高,从而就需要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不仅要重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而且要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努力培养出一批专业化人才队伍。同时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3.4 品牌策略

众所周知,品牌已经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一个重要取向。一直以来,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往往以产品代加工为主,凭借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为主,但是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从而就需要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产品的研发力度,努力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重视知识产品的保护,改变过去的“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方向发展,切实提高我国产品的核心技术,以便促进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国外市场为我国企业开拓出了一片更广阔的市场领域,如何在国际市场中保持自身的竞争力,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是重点,本文就基于当前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提出了企业要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人才策略以及品牌策略着手,以便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杨 雯.浅析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S3).

[2] 刘振华.略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J].中国商贸.2010(17).

[3] 杨春方.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因素[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9(04).

[4] 马明宇.适合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六种策略[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3).

作者简介:

刘 孜 1985年3月出生,男,山东人,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主任科员,本科,国际市场营销。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河北秦皇岛市 066004)

国际营销范文第3篇

摘要:作为物流中的重要一环,铁路运输量也受到很大影响。铁路货运需求严重不足导致运量下降,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铁路要面对来自公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强力竞争。文章试图从中探求解决如何做好铁路货运营销,减少危机影响,努力完成货运任务问题,提出提高九江车务段货运营销的几点对策,即发挥运输产品的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的优势;充分发挥运输代理的作用;适应多样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关键词:铁路货运营销;激励机制;运量互保协议;运输代理

文献标识码:A

九江车务段是南昌铁路局直属单位,所辖区域北至蔡山,南至乐化,东至马当,西至夏畈,京九、铜九、武九在此交汇,年发送货运量700万吨,旅客发送量500万人次,运输收入进款7亿元。

自2008年下半年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到今年已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出口急剧萎缩,国内实体经济持续下滑,带来整体物流总量下降,作为物流中的重要一环,铁路运输量也受到很大影响。从春运期间的货运量对比分析看,九江段装车数与去年同比减少528车,下降4.8%。当然,这里面有为了增开临客停开部分货车的因素。但是,总体看主要是货运需求严重不足导致运量下降。由于总运量的减少,运输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铁路面对来自公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强力竞争,压力巨大,形势严峻。因此,做好货运营销,减少危机影响,努力完成货运任务,成了九江车务段的工作重点。

一、九江车务段在营销上存在不适合之处

九江车务段在市场营销还存在不适合之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输能力不足

运输能力不足,制约铁路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开拓,从总体来看,铁路运输能力仍不适应社会需求,铁路运力与需求呈不均衡状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之间差异很大。部分地区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运输能力长期紧张,使客源和货源大量流失。货运方面,前期推出的“五定”班列,在零散货物运输方式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但货物集结时间较长,满足不了货主对运达时限的要求,已缺乏竞争优势。适销对路的货物新产品有待进一步开发。

受各地区经济结构的影响,铁路运输货物品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煤、原油和原木等初级产品运量逐步下降,而高附加值的货物运量呈逐步增加趋势。但铁路货车的车种结构不合理,棚车、罐车数量不足,制约了潜在市场的开发。

(二)价格机制僵化

运输产品的价格已经成为货主和旅客选择运输方式的重要因素,各种运输方式在价格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铁路积累多年的运价问题,大大地削减了铁路运输的竞争力。目前,较突出的运价问题是:价费项目多,从运价构成来看,有基本运价、建设基金和杂费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有不少价外收费。从收费的主体看,有铁路部门收的,也有地方政府收的,有铁路内部主业收的,也有铁路所属多种经营部门收的,有始发站收的也有到达站收的;运费水平高,由于多头、多层收费,运价高居不下,铁路已失去低运价的优势;运价浮动小,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铁路的运价不能随行就市,难以反映市场供求变化,铁路僵化的运价机制,使价格这一重要的促销因素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营销手段不完善

营销机制不健全,各级铁路运输企业虽然设置了营销部门,但由于职能转变不够,职责不明确,很难真正承担起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资源配置等市场营销责任。各级营销部门所配备的人员,大多是原先从事客货运输的员工,缺少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和工作经验,更缺乏专业人才,货运从业人员素质偏低,表现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九江段110名货运人员,45岁以上占到70%,初中文化占到60%以上。由此带来学习能力,执行能力不高,业务素质低。货运服务也存在繁琐、时限不保证和货损理赔不及时等问题。

二、九江车务段在营销上调整激励机制

通过查阅现存营销资料台帐发现,按照现代物流营销要求,营销资料不完整。一是只有当前在铁路运输的大客户资料档案,没有本地区潜在客户资料,没有一般运量客户资料。二是九江地处三省交界,交通十分发达,运输竞争激烈,没有建立竞争对手资料,如公路、水路及物流代理企业等。三是营销记录不全,尤其是营销分析报告比较简单,只有运量对比分析,原因分析较少。

为此,对车务段管内经济辐射区进行一次比较全面的营销调查活动,主要做法是根据九江市2008年公布的纳税大户名单(100家)逐一上门调查;同时完善现有客户的产供销基本资料台账;对市内较大的十家汽车信息部(提供公路运输车辆尤其是返程车)、港口企业、物流代理商进行调查,了解公路、水路等方式的价格、运量及服务情况。

针对九江车务段在市场营销还存在不适合之处,重点从货源基本情况、运价对比、客户反应等方面的情况分析,车务段采取了如下措施,保证货运收入的完成,实现铁道部、路局提出的增运增收目标。

(一)奖励机制

按月采用奖励激励机制,一方面,按照路局下达计划,分批到各站,另一方面,按照历年货运任务完成情况,从发送吨及货物运输进款两方面进行考核。同时,通过奖励,也刺激各站的创收工作积极性,具体做法是根据任务的大小,对管理人员按300~500元标准一次性奖惩,对相关员工按60~100元标准一次性奖惩。此法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如琵琶湖站在措施出台后,站长多次到中石化九江公司营销,今年2月份将其原计划从水路运输的2万吨石油调到铁路运输,完成了月度任务。

(二)树立市场意识,促进铁路发展

把运输生产和营销工作真正统一起来,才能主动地破除与市场营销不相适应的一切规章制度,才能破除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环节繁杂、政出多门的管理模式,形成铁路各部门协调一致、联合动作的整体优势。其做法:一是将职工收入的50%拿出同运输任务挂钩考核,增加职工对完成任务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其在工作中为完成任务转变态度,提高质量,算经济账。二是通过车务段、车站两级加大货运营销的宣传力度和范围,使市场改变对铁路货物运输的态度,从而在比较中选择、在竞争中识别。

(三)与大型企业签订运量互保协议

为打消企业在运输能力紧张时不能保证装车的顾虑,实现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月份,车务段在路局支持下与年运量20万吨以上物资单位签订运量互保协议600万吨,此项占全段运量的80%,为完成年度任务奠定了基础。

(四)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吸引货源

运输市场核心竞争力是价格,一直以来由于铁路运能紧张,价格比较僵化,只升不降,并且有很多搭车收费的情况,因此流失了很多货源。为此,通过营销调查,首先对部分货源采取运价下浮措施,如瑞昌的白云石,原来每月5000吨通过水路到厦门,我们采取了运价下浮28%用集装箱运输。同时对运输代理、装卸等费用进行减免,如湖北、安徽部分粮食原通过汽车运到广东等地,通过减少代理装卸费用,每月增加装车80车。

通过以上措施,今年第二季度在金融危机的困难下,车务段仍然完成了货运任务。

三、提高九江车务段货运营销的几点对策

针对铁路在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铁路运输企业的整体素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应变能力等方面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的差距,因此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运输产品的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的优势

市场份额下降,经济效益下滑,从铁路经营上来说,是铁路忽视了高运价率的货物经营。2009年初,车务段的货运增长的大部分是铁矿、化肥等,而机械、家电、鲜活货物等运价率高的物资大批流失。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货损货差严重,时效性差等原因,即重视运营效率,忽视经营效果。在对铜九线开通进行的货源调查时,有家兰天水泥,日产1万吨水泥,但因为铁路运输货损严重而选择其他方式。因此在追求运输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运输产品的质量,包括运营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及和质量相对应的价格、促销手段,发挥运输产品的安全、迅速、经济、便利的优势,以货主的需要为核心,按货主的需求安排生产,重新树立运输产品的质量形象。

(二)充分发挥运输代理的作用

由于运量持续下滑,虽然我们开始重视市场营销,但采取的手段却较为原始。铁路营销中最为常见的是组织员工走访用户组织客流、货源。这其实仅是推销。再说货运代理制这一方式,航空和水运早已采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存在于铁路各货运站周围的各货运代理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货运代理点就是铁路货运产品销售的中间商。现在只是这些货运代理,只是徒增了货主单位的运输费用,他们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却没能给货主单位提供的咨询服务,没能解决用户因自理运输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因此货运代理点应进行合理的规范。

(三)适应多样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目前铁路货物运输主要在铁路货场和辐射于货场周围的各铁路专用线进行。铁路货场的密集配置,以及每个货场都追求设施、设备的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生产力的重复投资,加之铁路站、段配属关系的影响,各站段、货场间相互竞争货源,铁路本身所存在的优势在这种内部竞争中被削弱。过度集中的铁路生产力的投资和忽视了与铁路货运相配套的其他路外设施的投入,使铁路的能力不匹配,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走向市场。铁路大的优势被小的劣势所束缚,因而失去了应有的能力,正在逐步丢失部分市场。运输产品由以往的少数、单一向今后的多数、多样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要加速改造运输产品,不仅要继续搞好整车、集装箱运输,还应兼顾鲜活、危险品的运输,发展多样性的快运直达运输。

加强各编组、区段站的车流组织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加速车辆周转,限制和处罚中间环节所造成的过长滞留,以及加速车辆、货物等各种信息资料的传递与反馈,是铁路货运进入市场的迫切需要。因此,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保证体系是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成.企业最优战略定位[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2]王莉.物流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3]迈客·丹尼尔.当代市场调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国际营销范文第4篇

2010年3月19日17时,慧聪网“天工尊”首届工业品行业高峰论坛暨最具影响力品牌活动评选组委会发布信息,在进行了30进20的第三轮投票大战后,20强名单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从海选诞生50强,到出炉30强,“天工尊”评选活动步步牵动各行业参选企业和广大网友、各界人士的心。新出炉20强企业有永信仪表、宇洲液压、铁拓机械、中联重科、三一等480家企业品牌。

“天工尊——首届工业品行业高峰论坛暨最具影响力品牌评选活动”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与慧聪网共同主办,24个行业35个行业协会支持,260多家媒体共同打造。

在3月20日到4月30日期间,专家买家评审团将为入围的20强企业打分,最终选出各行业的十强企业,专家评审团和买家评审团各占50%的评分比重。5月28日将在钓鱼台国宾馆·六方会谈厅举行盛大活动典礼,届时各界人士将汇聚一堂,共商工业品行业发展大计。

中国国际营销传播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国际营销传播大会(MARCOMBEIJING 2010)新闻发布会于4月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营销传播领域的百余名企业和媒体代表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中国国际营销传播大会及展览会由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中国广告主协会及德国美沙集团主办,将于2010年8月25-2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致力于打造媒介、营销传播服务及广告主的三方平台,探讨最佳的传播方式和理念,服务广告主企业。大会由国际论坛和展览会两部分组成。论坛同期将召开北京国际营销传播暨广告业展览会,将集中展示媒体、广告、技术与服务在营销传播领域的应用,让广告主企业在参加会议的同时能进一步了解相关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新华信汽车业务成立商业决策解决方案

近日,中国最大的汽车研究机构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成立了新部门——商业决策解决方案,该部门目前包括商业智能和数据挖掘、数据管理、数据库营销三个职能团队。

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业务发展和运营管理负责人、新华信高级副总裁刘维东在介绍该部门对中国企业的独特价值时说,“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营销中,传统的大众营销和分众营销并存,但是正在向以数据驱动的新营销方式转变。在这一进程中,汽车厂商需要专业的营销咨询、商业智能、数据挖掘、数据管理、营销活动管理解决方案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服务元素。新华信在中国汽车领域长达16年的深厚行业经验、整合的资源和团队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价值,也使我们成为汽车企业最有力的合作伙伴。”

据刘维东介绍,新华信汽车商业决策解决方案将为在华汽车企业提供基于行业和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营销管理解决方案,包括:客户数据整合和清洗解决方案、数据分析/挖掘解决方案、商业智能和客户智能(BI&CI)解决方案、商业智能能力中心(BICC)解决方案、营销自动化解决方案、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升解决方案等全方位的咨询和实施服务。

金鼠标网络营销大赛颁奖盛典完美谢幕

4月12日,金鼠标·网络营销论坛暨网络营销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好苑建国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土豆网、凤凰新媒体、华瑞网标、明锐互动、华扬联众、三星电子等知名学府、网络媒体、网络代理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的500余位营销、广告,传媒实战界顶尖领袖齐聚一堂,把脉不断创新的网络营销行业,探寻更高价值的网络营销新方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应对营销挑战。

国际营销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加深,抵制贸易保护的呼声并没有抵制住全球贸易摩擦案件的迅速上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反倾销的对象,倾销指控的次数越来愈多,强度也逐渐增大,被倾销产品的范围也不断扩大。由此,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应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意识、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培养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实施多元化国际营销战略、国内企业团结一致和合理利用反倾销手段,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等对策。

关键词:国际贸易;反倾销;中国企业;对策

引言:倾销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占领市场,因此会给进口国同类产品的生产商带来损害。反倾销是指进口当局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反倾销国通常在进行反倾销时,以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滥用反倾销措施进行贸易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额的不断扩大,同时也使国外对华反倾销指控越来越多。

我们可以从商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看出,截至到2013年,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世界遭到反补贴最多的国家,同时,连续18年成为全世界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之前已经完结的案件基本上都是针对中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至今依然是国际贸易中的弱者以及最大受害者。面对世界各国反倾销调查的轰炸,我国的企业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系统,建立健全反倾销体系。

一、中国遭遇反倾销的特点

(一)我国被指控倾销的次数逐渐增多。随着我国加入

WTO,国外针对我国反倾销的调查越来越多。截止去年,就有17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动了高达75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与2014年持平,其中,反倾销67起,同比增加6起,增幅为9.8%,反补贴8起,同比减少6起,降幅为42.9%。除此之外,从2009年9月到2010年6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针对我国的相关带有歧视性的措施就增加了231项,达到了407项,足足增加了一倍多,很显然,我国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中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二)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最近几年,我国被认定为倾销的产品逐渐增多,从最初的传统商品(轻工、纺织等),到最近的新兴产品(机械、电子等),累积达到4000多种商品。任何只要被西方等发达国家认定为会危害或者将会危害到本国利益和本国竞争力的产品,都会被一一贴上倾销产品的标签。更有甚者,美国制定的《特别337条款》和《超级337条款》相继把贸易保护的产品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知识产权等,这也许只是个开始,他对于倾销产品的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提起反倾销诉讼的主流。2015

年,在17个对华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国家(地区)中,发达国家5个(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发展中国家(地区)有11个,转型国家1个。其中,发达国家(地区)启动25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比2014年减少5起,降幅为16.7%;发展中国家(地区)启动49起,同比增加22.5%;转型国家1起,同比减少4起,降幅为80.0%。具体来看,居首位的是印度,10起,占比14.9%;其次是巴西,8起,占比11.9%;美国、欧盟和巴基斯坦并居第三,均6起,各占比9.0%。总体来说,2015年有六成以上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是由发展中国家发起的。

二、我国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第一,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长期以来遭到了欧美各国的歧视待遇。这些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对我国企业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而且在选取国际贸易中第三国参考价格上“动手脚”,理应找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相当的国家作为替代国,但是曾被选为替代国的竟是一些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智力、丹麦等国。这种歧视待遇使得中国商品更容易被认定为倾销。第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各国经济遭受巨大的打击。美国至今仍然挣扎在次贷危机带来的诸多后遗症中;欧盟则全力维持自身的生存,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中,无暇顾及其他;日本经济发展已经停滞,在“失去的十年”之后经济任然无任何起色,失业率高,经济缺乏活力;除巴西等以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虽然从整体上看情况好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较快,但是仍然有很多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虽然国内出现了很多问题,经济结构也处于转型阶段,但是从整体上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开始走上触底反弹的经济复苏上升通道,其他国家不免有“酸葡萄”心理和所谓的“劫富济贫”心理,故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内部因素。第一,出口结构不合理。从出口的产品类型和出口的主要市场来看,我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而出口市场也过于集中,主要以欧美为目标市场。这种集中向某一地区出口大量且急剧增多的产品,必然会对当地的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从而成为当地市场反倾销的对象。第二,国际营销战略不当。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由于缺乏对整个国际市场的总体把握和深入调研,做出的营销战略也不尽人意。大多企业选择通过扩大销量来增加利润,依然实行老套的“薄利多销”的营销手段,实施“价格战”,长期以来产品以低价的形式进入他国市场,不免会贴上“低价倾销”的标签。而且,我国企业不能及时掌握进口国的行情,导致没有适时调整出口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这就使得产品大量且集中地汇集到进口国,无疑会增加对华反倾销的几率。第三,法律应诉不力。由于反倾销费用的昂贵以及复杂漫长的手续过程,使得大部分被诉讼企业望而止步,常常寄希望于同行业被诉讼的企业,这种“渔翁得利”的思想造成了被诉讼企业都不愿或者无力应诉的局面。同时,我国极其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各国法律法规的高端人才,企业应诉无力。如此,便并诱发对华企业更多的反倾销起诉,形成恶性循环反应。

三、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一)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中国企业应改变长期以来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手段为以质量取胜、以服务取胜。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后期服务,创建自己的品牌。从源头改变国外市场上我国产品原来的形象,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出口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同时,品牌形象的建立还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由于反倾销主要是针对低价产品,因此我国要尽快撕掉“低价低质”的标签,减少国外对华反倾销的诱因。

(二)增加海外直接投资。海外投资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

点:第一,绕过国外的贸易壁垒,减少被诉倾销的几率;第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营销手段、科学技术等;第三,转移国内剩余生产力和技术能力;第四,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构建遍布全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促进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在中国最典型的通过国外直接投资而避免反倾销的案例就是海尔在美国投资建厂。

(三)培养国际型专业商务人才。在我国,由于不少企业不了解国际贸易法规以及缺乏专业的国际贸易人才,不知道如何应对倾销诉讼,导致在已发生的对华反倾销案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选择了放弃应诉,这对于我国企业是一个大的损失。截止2013年,美国拥有的反倾销专业人员有200个,而我国仅有20个;欧盟拥有的反倾销调查官员有2000个,而我国连其十分之一都不到,其差距可想而知,这些都应该引起中国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对华反倾销案件,中国企业必须不遗余力地培养在法律、经济和外语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素质能力和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优秀国际性人才。

(四)实施多元化国际营销战略。我国企业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货物贸易和竞争手段,向技术贸易领域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避免“低价竞销”的局面。在日益竞争的国际市场上,我国企业必须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争取市场份额。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市场结构上,不能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目标市场,要市场多元化,积极开拓新兴的海外市场,不仅适当可以避免反倾销调查,还可以相应地降低由于目标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第二,在竞争手段上,不能单纯地使用“价格战”,要多种竞争手段并用;第三,在经营方式上,不能单纯的出口商品,要积极直接对外投资,这样既可以转移国内剩余生产力,还可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五)国内企业团结一致。在应对反倾销诉讼时,国内企业应改变“搭便车”的心理,更不能抱着不配合或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一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诉讼成功,那我国同类产品将会受到重创,严重的可能完全退出该市场,这对我国企业乃至我国该行业的对外贸易都将会是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企业应该积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全面筹集资金,共同应对反倾销诉讼,维护我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六)合理利用反倾销,保护自己正当权益。我们只见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指控,却很少看到我国对外发起的反倾销指控。这并不是意味着外国生产商没有对华倾销的行为,只是我国缺乏对倾销的认识,不能合理利用反倾销手段。我国在税收管理和关税削减方面的改革,使市场准入难度降低,导致外国公司进军中国更加容易。为了占领市场,他们不惜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来大肆倾销,所以,我国出口企业在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控诉的同时,还必须主动使用反倾销措施,从而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综上所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还处于劣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和发达国家的不公正待遇,我国企业必须调整发展方式和应对方法,努力运用WTO等相关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避免或应对国外反倾销行为时,我国企业应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牌意识、增加海外直接投资、培养专业国际商务人才、实施多元化国际营销战略、国内企业团结一致和合理利用反倾销手段,保护自己正当权益等针对性对策,并且,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求真务实开展各项工作,才能在市场竞争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余峻峰.国际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问题研究[J].国际经贸,2014(27):19-20

[2] 陈福中,陈诚.东道国贸易开放度与中国面临的反倾销[J].当代经济管理,2016(1):47-54

[3] 张旭鹏.试论国际贸易中的倾销、反倾销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06(6):221-223

[4] 李小平.发达国家反倾销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5):32-36

[5] 邵国宝.论WTO的反倾销规则及我们的策略[J].东南亚纵横,2012(10):33-34

上一篇:餐饮营销下一篇:整合营销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