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学旅行考察报告范文

2023-06-17

高中研学旅行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本次研学旅行我很幸运的来到洛阳,进行了一场充实而又别开生面的学习。

洛阳坐落于河南省西部,曾被称为神都,是一个处处散发着古典魅力和禅宗文化的城市。以前我也有来过洛阳,但十三朝古都的它带给我的吸引力丝毫不减。本次研学过程中,带给我最大感受和思考的地点就在洛阳的龙门石窟。

高中研学旅行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一、什么是研学旅行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首次在国内正式提出“研学旅行”的说法。狭义的研学旅行指在“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下, 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旅行主体强调学校组织学生参与, 旅行目的强调探究学习, 旅行方式强调集体旅行并集中住宿, 旅行功能强调综合实践育人。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研学旅行做了不少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概念定义、开展必要性、需求动机分析、政策机制以及如何开发研学旅行项目等方面。但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走出国门的研学旅行的文章, 还鲜少见诸于报刊。本文以在2018年11月,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向沙拉越科技大学派出27位学生进行为期8天的短期考察学习团为例, 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走出国门的研学旅行进行了思考, 对研学旅行的实施与改进具有借鉴意义。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研学旅行的思考

(一) 跨文化的体验学习, 培养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增强个人民族向心力、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炎黄子孙薪火相传, 这也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必修课程。

本次考察学习团中绝大多数同学是首次走出国门。当飞机在吉隆坡机场落地, 走进海关, 学生们看着不同肤色的面孔, 听着异国不同的语言, 抽象的家国观念, 在这里变得具体和形象。

参观当地市场, 听到熟悉的老华侨的乡音, 同学们热情地跟当地老华侨们聊家常, 拍照留念。参观第三代华人徐先生的造船厂, 了解祖上三代迁徙的家史。诗巫市黄慧娴议员讲解诗巫的历史, 讲解当地政府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的重视, 珍惜传统华人文化的传承, 同学们的脸上闪耀着光彩和喜悦。事后同学们表示, 家里过端午、重阳的时候, 总感觉是长辈们的节日, 现在才知道原来大家都这么珍惜中国的传统, 以后也会好好尊重传统文化。这样的研学旅行, 是对这群生长在90年代和二十一世纪的未走出国门的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最好培养机会。

在大伯公庙门前, 留华砂总 (曾在中国留学的马来华人砂拉越总会) 黄会长对考察团员们做了激动人心的演讲, 黄会长讲述了自身的经历, 并告诉考察团员们, 他在致力于海外华人的团结, 他说, “我们海外的华人一定会更团结”, 并带领大家登上了观音塔, 介绍了诗巫市发展图景以及当地华人自黄乃裳以来自强不息自理更生的垦荒发展故事。这样的研学旅行, 帮助培养了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二) 跨国家的交流了解,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青年人

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时, 就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世界”指的是教育具有国际化意识、国际化知识结构、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能力的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对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成长提出了新时期的要求。

本次研学旅行行程安排在东马来西亚的诗巫市。马来西亚的国教是伊斯兰教, 在行程开始前, 对同学们做了注意事项的书面告知, 在之后的参观中, 有两位马来穆斯林女生志愿者, 同学们和她们相处融洽;参观了当地诗巫市市政厅, 了解了从政府角度, 是如何为这个美丽小城的未来进行规划;参观了当地主要经济支柱行业企业, 包括饼干厂、咖啡制造厂、养蜂场、港口、造船厂以及板材加工厂, 同学们走过生产线, 对企业人士踊跃提问题, 对企业经营、市场、供应甚至技术都提出了面面俱到的问题, 对当地企业以及经济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在当地土著伊邦人的长屋, 虽然语言不通, 但同学们和着节拍起舞, 昔日民风彪悍的好战民族, 今日却爱好和平, 盛情难却的自酿酒, 让人久久不愿离去;最后两天参加砂科大的绿色建筑的论坛, 让学生们了解了在马来西亚政策体系下如何进行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规划;这九天的经历和活动, 切实开阔了青年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体验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 培养了国际化意识。

三、跨团队的交往与协作, 对综合素质能力集中训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 研学旅行能帮助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研学旅行学生团队来自国际交流学院、热带农林学院、管理系、计算机系以及商务系的不同班级, 在出行伊始团队成员之间比较陌生, 研学团采用分组、指定组长的办法, 协助打破僵局。随着行程的推进, 在接下来的第二第三天, 青年学生之间很快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 团队很快融洽热闹起来, 其中, 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强的队员起了带头作用。其次作为考察团到访友好学校砂拉越科技大学, 学生们不仅代表个人, 还代表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更代表了来自中国的青年形象。同学们在整个行程的细节上都自觉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面貌和行为模式发生了变化, 学生们更文明更主动更能体谅, 也更加具有团队精神。

(二) 能帮助培养社会适应性、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教育不能闭门造车,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形势和需求相统一, 这样培养的人才才有适应力和竞争力。本次研学旅行行程安排丰富紧凑。考察团前往市政厅参观, 受到了诗巫当地副市长的接见, 并全程陪伴考察团参观, 陪伴观看了诗巫历史文化的影片, 亲自介绍了市政厅日常工作的职责, 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同学们严肃又活泼, 有礼又有节;当地市政厅和企业对学生参观的接待相当成熟, 对青年学生的提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考察团员们兴致高昂, 参观当地经济支柱企业和特色企业时, 对企业人士踊跃提问题, 追根究底, 参观饼干厂对饼干的生产工艺、方便面的生产流水线, 以及市场和关税都问得一清二楚;参观咖啡制造厂, 对热带的农作物和不同原料的来源了解透彻;在无刺峰养蜂场, 博学的华人江先生在丛林养蜂场为同学们做了栩栩如生的讲解, 讲述了养蜂行业的全貌、科研背景、药用价值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 鼓励同学们以此作为未来研究与事业的方向;在常青集团板材厂, 同学们参观了日常家用常见的高密度板的生产, 走过长长的生产线, 了解了环保的生产工艺以及行业质量控制标准, 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导致木材加工行业的转型带来的阵痛。这样的走出国门的研学旅行, 同学们走入现代企业, 了解环境与发展, 了解社会的需求, 真正培养了社会适应性, 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 研学旅行能帮助培养协作适应和领导能力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同学们在异国的机场、在诗巫中央市场、在夜幕下的街边榴莲档口、在砂科大的校园、在学术论坛、在留华砂总砂科大的授旗仪式上, 以及在最后一晚的总结会和欢送会上, 考察团的同学们在不同文化融合的场合和环境中, 潜移默化提高了协作适应能力和领导能力。

摘要: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重要手段, 能够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8年11月本人为带队老师的广东农工商学院东南亚群鹰考察团为例, 对国际研学旅行进行了思考, 对走出国门的研学旅行的开发和实施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一路一带,研学旅行,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 白长虹&王红玉.以优势行动价值看待研学旅游[J].南开学报, 2017 (1) :151.

[2] 李军.近五年来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 (12) :13.

高中研学旅行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踏着欢快的脚步,紧随着我们整齐的队伍,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项城博物馆。

刚走到门口,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迈着整齐的脚步向展厅走去,在博物馆里,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前所未闻的知识,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一代豪杰张伯驹为国家捐献珍贵文物,又知道了抗日将领黄维纲一生为国家做奉献。最重要的就是讲了我国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了。讲解员不仅让我们观看关于他小时候的动画片,还告诉我们他的家境、性格及亲人,让我们收益很深。看着这些文物,我不禁想起了那些飘落在海外的国家重要文物,心想:那些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祖国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渐渐的离开了博物馆,这次《研学旅行》带给我的收获很大,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那些英雄前辈的光荣事迹。我会向前辈学习,发奋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中研学旅行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八六班

李玲洁

研学旅行,说是一次游玩,不如说是一次体验。是国家和教育局为了培养我们中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而准备的一门科目,自我认为,这一门学科,是远远胜于我们八本教科书的。因为现在中学生需要的不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需要一次真是的体验。只有在体验中才能收获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早上,金灿灿的阳光照在我们还略带稚嫩的脸庞,阳光仿佛也在为我们高兴。终于能出去啦!为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踏上旅程.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黄河小浪底。在下面我们简单参观了一下,我们迎来了本次旅行最大的挑战——爬黄河大坝!!

放眼望去,我看到的除楼梯外,什么也没看见,这初步估计也有200阶吧?要靠两条腿走上去,这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我一步步往上爬,到中间时,我的脚每上一阶都是犹如登天。我们的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面,爬完楼梯还要走斜坡. 路上,每个同学都几乎是气喘吁吁,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大家都有点饿了,体力更是不行,但我们仍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上去,尽然来都来了,不爬上去,岂不是很可惜?

终于,所有同学都坚持了上来了,迎来了我们认为美好的事:吃午餐

在车上我幻想着应该有鱼肉鸡肉什么的,但事实却让我大跌眼镜。算了,既然是来挑战的,苦点也没什么,吃吧!

下午,我们又参观了杜八联和抗日英雄薛平华老爷爷的家,在其中我们体会到了当时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高中研学旅行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踏着欢快的脚步,紧随着我们整齐的队伍,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项城博物馆。

刚走到门口,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向我们扑面而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迈着整齐的脚步向展厅走去,在博物馆里,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前所未闻的知识,不仅让我们知道了一代豪杰张伯驹为国家捐献珍贵文物,又知道了抗日将领黄维纲一生为国家做奉献。最重要的就是讲了我国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了。讲解员不仅让我们观看关于他小时候的动画片,还告诉我们他的家境、性格及亲人,让我们收益很深。看着这些文物,我不禁想起了那些飘落在海外的国家重要文物,心想:那些文物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回到祖国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渐渐的离开了博物馆,这次《研学旅行》带给我的收获很大,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那些英雄前辈的光荣事迹。我会向前辈学习,发奋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一篇:党支部副书记考察报告下一篇:大学农村实地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