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论文范文

2024-03-04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回顾我党统一战线九十年的实践历程,统一战线的理论内涵逐步由政治体系向文化体系转变。新的历史转型期,伴随着我党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工作思路的提出,统战工作中文化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这是由文化的功能和特点、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党在新时期工作重心的逐渐转变等因素决定的。我们必须强化文化统战意识,把握文化统战在统一战线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方式,转变观念,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巨大功能。

关键词: 统一战线; 文化统战; 战略地位

Strategic Position of Cultural United Front to the United Front Work in the New Century

MA Jing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an 710016, China)

Key words: united front; cultural united front; strategic position

统一战线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事业,无论是在以往的革命时期还是今天的社会建设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统一战线作为团结各方面力量的广泛联盟,历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怎样与时俱进地搞好统一战线工作,进一步发展统战理论则是这一长期事业的常新命题。统一战线不仅要服务于科学发展,而且统一战线自身也正面临科学发展的问题。统一战线的时代使命就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统一战线,通过统一战线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奋斗。

一、统战工作的历史沿革及文化统战战略的提出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不同时期的既定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它服从和服务于党在各个时期的总路线。自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至今,统一战线已经走过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九十年的统战工作实践表明,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作重心的转变,统一战线理论随着各时期时代主题变换和工作重点转移而不断调整、充实。

(一)历史沿革

以不同时期统战工作方式和思路的差异,可以相应地将其分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这一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但由于自身力量相对弱小,难以独自完成这一任务,因而我党选择了同当时中国革命性较强,革命经验丰富的政党国民党合作,建立民主统一战线。由于党统一战线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经验的积累方面都非常不完备,在统一战线内部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这次统一战线以失败告终,并使党受到巨大挫折。但这次尝试开启了党建立、完善、充分利用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的伟大历程。

第二阶段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变化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进一步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一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原则;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使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党统一战线政策完善和成熟的重要阶段。

第三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在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路线,并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该路线的具体组织形式,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为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提出的爱国统一战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的最大使命是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转移,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并将统一战线由过去四个阶级的联盟发展成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江泽民又进一步将爱国统一战线拓展为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原有的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另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最广泛的联盟。[1]232从而形成了统战工作“立足大陆、三个面向”(面向台湾、面向港澳、面向世界)的开放型新格局。

(二)文化统战理论

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新的转型期,统一战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也有相应的调整。胡锦涛同志强调,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2]由这一时期统一战线面临的主要任务,我们不难看出统一战线除了继续肩负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一重要职责外,还承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等。

纵观整个统一战线发展过程,我们不仅可以理清统一战线的发展轨迹,更可以从中看出统一战线的发展逐步沿着一条由政治体系向文化体系的路径转变。早期的统一战线更多是作为一项政治工作提出的,从目标、方法到政策、路线都是作为整个政治工作的一个具体内容提出来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工作大体的。自爱国统一战线提出以来,统一战线工作逐步发展为一项社会事业而不是单纯的政治工作,新时期统一战线提出的各项具体的使命和任务,都远远超出了政治工作的范畴。这种情况正在不断地促进统一战线的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统一战线更好地服务于包括政治、经济、民主、民生、外交等各项工作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提出以来,党的统一战线便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职能与使命,主要表现在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兼顾各方,在政策制定、指导工作和任务部署上,既充分考虑各地统战资源和工作基础,又结合不同领域与不同工作的具体情况和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不同需要”[3],最终凝聚全民族意志实现全面发展,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社会力量和谐相处,实现祖国统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统一战线自身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工作方式上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文化统战这一新的理念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以各种不同的面貌被多次提出,并且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当前对于文化统战的理解是多角度的,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概念上的统一,但我们通过对现有关于文化统战这一新的统战模式的解读加以概括,可将文化统战作高低两个层次的认识。高层次指各领域统战工作过程中对于思想文化的普遍关注,以期借助文化功能唤起最大范围社会群体的精神共鸣,并达到思想认同这一最高层次的社会力量凝聚,为实现共同利益目标而产生共同诉求;而低层次的文化统战则包含了以文化为手段、以文化内容为对象、以文化为资源、以文化界为主体的具体统战方式。低层次的文化统战与政治统战、经济统战,以及科技、教育等各领域的统战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并列成分。在整个统战系统中,高层次的文化统战是该体系的灵魂,是高于其他领域,并起到引领作用的,其最高宗旨在于完善统一战线的文化内核,增加统一战线的引领力、感召力、渗透力。

党近年来的统战工作思路对统一战线的文化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提出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将统战工作由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倡导“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4]。这些方针都蕴含着文化统战的新内容,标示着文化统战的作用在统战工作中日益凸显;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统战工作需要突破政治模式,注入文化因子,用文化功能来进一步彰显统战内涵,扩展统战外延。

二、新时期文化统战的战略地位

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的统战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战略地位,是由文化的功能和特点、新时期我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党在新时期工作重心的逐渐转变等因素决定的。

(一)文化功能层面分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力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文化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一个民族凝结为一体;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推动民族向前发展;文化还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可见,文化的强大功能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要有经济的繁荣,也要有文化的兴盛;不仅要有强大的经济国力,也要有强大的文化国力,文化也随之成为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擎引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这些功能决定了文化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灵魂和血脉,文化的力量是统一战线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文化这种软资本在统一战线中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4]报告对我们研究文化与统战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强大的凝聚力,二是影响的持久性,三是内容的多元化,四是操作的普适与兼容性。统战工作是为了达到“团结”的目标,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文化的凝聚力量恰好可以为这个目标提供长久的文化动力,为“联合”的大主题输送永不枯竭的精神食粮;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力不仅是强大的而且是稳定的,他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方式一旦形成后就会以相对稳定的状态持续存在,而我党统一战线的目标正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二者是一致的,故文化的影响力非常适宜用于统一战线工作;文化是多元化的,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化在整个国际范围内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体之间都存在文化上的差异性,这一特点正适宜作为具有“求同存异”性质的统战工作的一种具体策略;文化在操作层面具有普适和兼容的特征,而统一战线本身就包含着磨擦的意思,统一战线中是必然会有摩擦的,毛泽东曾要我们认清这种摩擦的存在,“讲统一,起码是两个以上才有可能,如果只有一个,孤掌难鸣,就不会有磨擦,但一有两个,两个手掌就拍得响了,磨擦就难免的。统一战线有一万年,磨擦也有一万年,有统一战线就有磨擦存在。因为有不同,所以有磨擦,不过我们是尽一切力量使磨擦减少”[5]151-152,文化的兼容性为我们处理这些摩擦提供了一个柔性平台。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统一战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主要体现在社会个体化、分层化的加剧以及社会结构的日趋多样化上,随着这一趋势的产生,统一战线面对一个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文化利益等在内的多元社会关系的总和,成员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上的矛盾。统战对象来自不同阶层,隶属于不同集团,他们一方面有着明显差异的具体利益要求,一方面又会结成整体以追求某种共同利益,因此协调各方利益的差异性就成了整合以形成合力的主要途径。而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统战对象的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多元化了。各利益集团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站立场不同,对同样的政治思想、经济政策下形成的社会问题,往往会得出种种不同的看法与评价。所以无论是上述何种利益关系都可以归结到各类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及文化差异上,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成为当今社会复杂性的主要表现,协调利益关系的关键在于协调各种思想的观念,因此,精神力量的凝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转型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传统与现代思想观念的冲突,无不导致统战对象的思想更为复杂,而想要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艰巨。面对此种社会背景,统一战线在处理诸种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往惯用的政治手段已经不再万能,而聚焦于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文化统战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实施文化统战战略的又一重要动因。

(二)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需求层面分析

现阶段党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谋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实现这一目标,党的统一战线肩负着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任务;肩负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整合各类社会成分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重大课题。面对新的社会背景,统一战线只有充分重视文化统战,才能充分发挥优势,整合不同阶级、阶层、集团、群体的利益,将日益分化的社会力量重新纳入一个新的结构体系,构筑和谐社会,凝聚社会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结构越是分化,社会各种力量越是活跃,党的领导与执政越需要文化统战,文化统战是执政党整合、凝聚社会力量最有力的工具。同时,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文化统战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特别在解决两岸关系问题上,两岸的文化差异制约了相互认同的步伐,成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同时,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也改变了以往的军事干涉、经济封锁政策,转变为采用文化进攻的手段对我国进行西化,这也决定了为了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统一战线需要在文化资源整合与重组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胡锦涛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统一战线这一历史使命的各个细节都与文化紧密关联,文化统战作为一种统战工作模式,它符合统一战线的“团结”和“联合”的主题。我们过去的统战工作通过不断的发展,已经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最广泛的联盟,特别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理论的提出,最大成就在于在实现了广泛同盟的基础上,将统一战线发展为一个开放型的体系。而这个开放型的体系就需要一个比以往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概念更具张力的认同体系,文化统战用思想认同为基础来处理问题,可以达到新时期统战工作要达到的“团结”和“联合”的要求。

三、文化统战工作的实践

文化统战是统一战线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新突破,是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是现阶段各种社会力量整合的基础,是完成新时期党的总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当前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更高层次。鉴于文化统战模式在统战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文化统战工作迫在眉睫。

与文化统战的理论阐释相一致,文化统战的具体操作也相应地分为上层文化统战和低层次文化统战两个不同层面。

(一)上层文化统战内容

上层文化统战主要目标是实现文化统战的宗旨,即达到思想认同这一最高层次的社会力量凝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要强化文化统战的意识,重视文化统战的作用。要把握文化统战在统一战线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注重在各项具体统战工作实践中认识并发挥文化统战作用,树立文化统战的新理念。有文化统战为最高境界的统一战线才能真正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并成为能够适应社会结构变动并促成社会整合的制度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推波助澜。

2. 建立文化认同。统一战线的工作服务于国家认同的构建,而国家认同又是民族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观的函数。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之基,历史认同是国家认同之根,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之魂,国家认同观则是国家认同的系数。[6]其中以通过文化认同途径达成的思想认同为认同最高境界,是统一战线凝聚、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的最高层次。我国现有的文化体系当中,存在有很多推动这种认同的有利因素,例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容,可以激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向心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教育和感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特别是我党新时期提出的以弘扬团结、合作、互利、共存为主旨的和谐文化理念,更是我们构筑和谐共融、团结友善的社会环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这些重要的文化因素,都是我们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石,共同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完成思想认同的历史使命。

3. 要完善文化统战机制,建立健全文化统战平台,确保文化统战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完善文化统战机制要求开阔工作思路,提升工作层次,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文化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宣传、文化、教育、旅游、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相互密切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市场营销机制,为文化统战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二)低层次文化统战内容

低层次的统战是指开展文化统战过程中的具体工作要求,主要包括以文化为主体、资源、手段几个方面。

1. 做好文化领域成员的统战工作。要集聚人才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形成文化合力,充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尤为重要。中国知识分子与统一战线有机融合是伴随统一战线始终的,知识分子在统一战线特别是在统战理论形成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新时期更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文化统战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引导他们在立足本职岗位的同时,推出更多具有统战元素、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2. 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统战工作。当前最主要的工作是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成员进一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造福民众的社会责任,形成礼让宽容、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文明道德风尚;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民间民俗文化的开发、对民族精神的传承,进一步唤起爱国心、激发民族情、增强凝聚力。

3. 运用各种文化手段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作为方法的文化统战,是以文化为手段,利用文化资源来开展统战工作的一种策略,因为文化统战这一手段广泛适用于统战的所有范围与对象。要努力营造文化统战氛围,强化文化统战宣传,使之深入人心,人人践履;要创新文化统战工作组织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统战活动,运用媒体、演出、展览等各种传播手段,向全体社会成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宣传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同时还可以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发展民族文化,打造文化精品,创办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借助文化的手段,可以使统战工作在更加平和的氛围中开展,能够淡化统战工作的政治色彩,提高统战工作的艺术性,取得更多的实效。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G]//新时期统一战 线文献选编(续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2]胡锦涛.越是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重视加强思想政治 工作[N].人民日报,1999-06-25(1).

[3]杜青林.担负历史使命不断把统一战线事业推向前进——在 统一战线各界人士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 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政协报,2008-12-24.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毛泽东.关于目前战争局面和政治形势[C]//毛泽东文集:第二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赵秋生.统一战线视域中的国家认同[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0,(5).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高校实现校园文化的和谐是整个社会文化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导工程。面对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各种不和谐的音符,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等多种路途开展校园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和谐社会文化;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其中经济关系的和谐、政治关系的和谐、文化关系的和谐显得十分重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目前高校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音符。

一、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困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加大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难度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使不同学生家庭的收入的差距拉大,要在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大学生中谋求一个和谐的氛围,努力缩小差异面、扩大共同点,是对高校育人观念、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的一个挑战。其次,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采用国家、社会、个人分担办学费用的方式,虽然学生家庭所承担的学费只是学生培养总费用中的一部分,但这形成了事实上的合同关系,这对和谐校园文化的传承产生不利影响。再次,有些高校过分注重功利主义,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如果处置不当,将损坏校园的和谐氛围。最后,就业市场理想岗位的紧缺,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现实间的矛盾,加剧了学生的心理不安,也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形成阻力。

(二)认识上的误区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基本保障

首先,由于学校领导或相关管理部门认识上的错误,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合力。有些学校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仅仅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其次,在我国一般都认为学校危机潜伏和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普遍缺乏危机管理制度。其实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性格千差万别,部分大学生有可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离异、性格孤僻等原因而产生心理障碍、学习困难和行为偏差等现象。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甚至有的学生还面临着家庭压力、经济压力等,如果得不到恰当的引导和帮助,很容易引发危机事件。2004年马家爵杀人事件如今让人感到心有余悸,学生自杀、自残事件也有所增加,高校经常出现的老师和学生对峙局面,甚至出现学生殴打教师的现象,都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文化的严重障碍。

(三)经济全球化使社会文化出现新的变化

校园文化呈现的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趋势,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根据一项调查,我国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报纸、人际传播、电视,最主要渠道是互联网和报纸。非主流文化的传播给校园建设注入活力,如通过网络文化给学生了解社会和世界洞开方便之门,弥补了学生缺乏社会交往机会而产生的空白,但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也不可低估,互联网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网络的虚拟性往往充斥着不健康的思想情绪,由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仍然不够成熟, 网络传播的非主流文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出现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情形,极易造成不良后果,给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和谐。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它是学校精神、传统和作风的综合体现,是为社会和谐文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撑的微观基础。其次,整个社会和谐文化的建设,需要高校输送大量的人才,高校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能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对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文明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并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具有和谐的理念与之相呼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目前我国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200多所,这支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应当率先垂范,高校只有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在无形中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力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就难以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导工程。在社会群体中,教师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传承文明、教化育人的功能。教师和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其他职业和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优秀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和文化创新,并由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和文化水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上。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引领现在的主流价值文化,而且对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能起到启示的作用。高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与传播阵地,它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前导性文化,它最能表达社会的主导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主流价值文化。建设好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提供高水平的精神和智力支持。

三、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路径

首先,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要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元化。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块重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条根本原则。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步伐,不同文化出现在同一时空又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的一种局面,校园师生群体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反映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形式则必须是丰富多彩,这是校园文化富有活力的根本保证,也体现了校园文化本来面目和生机活力。但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化,并不意味着对校园多元文化放任自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按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鉴别、筛选,既要提倡有益文化,又要防止和抵制腐朽和没落的消极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对校园多元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凝聚和引导,否则校园文化建设就会陷于混乱当中,也就根本没有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可能。

其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不同的时代每个高校都会留下许多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它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底蕴和办学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校不仅要总结挖掘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且要发挥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这样既能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如果说研究和继承文化是高校的基础性活动,而创新文化则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因为高校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育人,除了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规范产生深刻影响,如果没有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就会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所谓创新,就是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坚持用创新精神面对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善于用新方式和新办法建设、发展学校。因此,根据时代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鼓励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是校园文化繁荣、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校园文化永葆先进与活力的动力源泉。

再次,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也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原则。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教育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要形成谅解与宽容、公平与公正的和谐氛围。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必须维护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然而,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国近代史上许多杰出的教育家都极力倡导的,并对我国高校发展曾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的教育思想。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影响广大师生员工,以人为本在高校主要就是以大学生为“本”,要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必须做到:在教育主体上,要更加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学校要支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在师生关系上,要更加注重平等和信息的双向交流。教学方法不能通过强制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教学内容也不能通过强行灌输使学生认同。在教育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学生创造及发现能力的培育。必须根据每个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潜能等因素来进行培养,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

最后,高校要统筹规划三种文化形态协调发展,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形态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这三种文化形态的建设涉及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因此,必须统筹校园文化建设各种要素,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学校要指定专门的领导人负责,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统筹规划各方面的工作,使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校园文化的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处于外部层面,制度文化处于中间层面,精神文化处于内在层面,它们共同为大学生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均有影响。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促进和谐意识养成的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建筑风格、校园雕塑、校园景点、宣传标牌等是高校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外在表现之一。可以说校园环境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手段,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反映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状况的重要标准。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给人以和谐美以及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但这只是反映了一所学校的表层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民主办学风气、校园精神、办学目标、教师对学问的追求精神、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气氛、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等关系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方面。因此,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的理念,让和谐的精神文化引领整个校园文化健康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协调、统一,从而建成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十六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

[2]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程斯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孔繁华,杨敏利.努力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5]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12).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拆掉员工心中的障碍, 激发员工心中的活力, 使整个团队在没有差异化的服务中创新差异, 用无形的工具——文化, 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再到付出的行动, 都能与之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流程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 趋向一致。更重要的是, 建立企业文化, 并不是让企业抛开自身的经济利益去一味追求表面的形式, 相反, 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 把握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 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 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与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员工思想意识与经济行为相互脱节, 把个人的荣辱利益得失和道德行为规范与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融合在一起, 并相得益彰地结合本职工作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员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才更能体现出企业发展的时代精神, 增加企业活力。

(二) 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 创建一种鼓舞人心、鼓舞斗志与时俱进的员工机制, 有效地引导职工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标准和整体为公司着想的理念, 对自己所属的企业产生一种信任的归属感、凝聚力, 从而体现出自己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还能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职工的积极劳动受到尊重, 加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三) 有利于协调和控制。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控制。管理者要对企业人、财、物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 必须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存在两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存在着疏漏;二是具有强制性, 它只能让人服从而不能赢得人心。根据企业现阶段实践需要所提炼出的企业文化, 是管理制度的升华, 它能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结成几条富有哲理性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 引导员工依据行为准则, 进行自我调节;并能充分反映群众呼声、体现领导意图, 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

三、如何创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它需要各方面的精心策划、密切配合、着力建设。尤其是更加需要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 加强领导, 建立组织。企业党政一把手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负责人, 他们共同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创建、引导、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工作。党政工团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企业规划的要求, 始终遵循以为人本的原则, 按照管人、管物、管事一体化的思路, 各有侧重, 分工负责, 互相配合, 形成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格局。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 下设企业文化建设办事机构和专业工作组, 明确职责, 划分任务, 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

(二) 加强宣传建设, 培训主心骨干。平时对员工要重点普及企业文化基础知识, 大力宣传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经验与发展动态, 做到整体、系统、浅显、连续, 提供理论保障;要时时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创建属于自己公司的培训班, 重点培育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和重心力量, 提高组织保障;更要落实建立建设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和有关规范制度, 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保障;适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调研, 清理文化历史和现状, 了解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议和认同感, 奠定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简报、网络、黑板报等媒体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和培训,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 创建机制, 规范程序。要创建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控、决策、考评等运行机制, 制定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制度等, 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顺利前进。按照PDCA循环工作法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评、有总结、有奖惩的工作程序, 做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资金保障制度, 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正常的合理的开支渠道, 重点要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启动资金和有关设施、场所建设的大头资金。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一流企业、创文明单位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相互统一, 相互补充, 互相融合, 同步进行, 同步落实, 同步考核检查。

(四) 注重实践, 由浅入深。首先, 应选择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最好是以视觉识别系统为第一突破口, 建设外显文化 (如环境文化) 和文化网构架。这样可以起到以形传神的积极作用。人们也可以通过焕然一新的形象, 激发建设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其次, 应着手建设行为和制度文化, 应重点完善企业各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强化规章制度管理, 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而制度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制度文化建设, 可将建设成果固化。第三, 应大力建设理念文化, 主要是积极培育企业价值观, 整合提炼企业精神, 重点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和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注意培育典型, 总结经验, 使之不断深化和延伸, 在发展中不断巩固提高。为此, 还需要进一步做到:

一是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要把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作为一项公司运作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 并且归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中。要整体与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想结合, 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 实行规划计划的动态性管理。

二是将企业文化渗入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中, 一定要把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渗透、融进公司的每一位领导和员工心里。只有这样才更能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性化的人文性管理效应, 建立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思想, 建设出健康和谐、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三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和监督体系。健全对干部量化考核标准, 加强对员工动态管理机制建设, 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实现岗位靠竞争, 收入凭贡献, 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积极推行院务公开, 开展好民主评议干部工作。近年来, 设计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重视人才、爱惜人才, 实施以人才振兴、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的前瞻性和全局性。优化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环境, 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一方面搞好干部的梯队建设, 以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培养年轻人, 并逐步提拔年轻干部;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招聘人才, 引进专业对口的高学历年轻人才。党委十分重视营造有利于年轻人才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 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去信任他们, 放手让他们挑担子、负责任, 并在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 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扬长避短, 不求全责备。正面引导年轻的知识人员健康成长。企业老员工还能主动做好“传、帮、带”, 使他们尽快熟悉手上工作, 进入“角色”。

四是重视企业活动礼仪的策划和员工行为养成。礼仪活动是传播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形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要在企业开展高雅的礼仪教育,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 编辑印制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等, 规定员工在会议、社交、接待、谈判、庆典、交流等活动中的礼仪行为, 明确语言、着装、举止等方面的要求。要把体现先进理念的行为规范落实到经营活动全过程, 落实到员工的一举一动上。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 带动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五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开展好文明集体、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活动, 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陶冶情操。为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载体, 营造浓厚的氛围, 提高员工的企业文化品位。

总而言之,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开展中, 更是是企业的灵魂所在, 关系到企业前途命运。在我国企业已经进入“文化管理时代”的今天, 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载体、新经验,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不断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作用, 以及如何创建企业文化。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营造并形成浓厚的校园和谐风气、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

关键词:校园文化;和谐风气;途径

校园文化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对于活跃和丰富校园生活、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种亚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形成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物质文化。它包括校园布局、建筑雕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各种学校活动的设施。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2)制度文化。它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娱乐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它对于规范师生的言行,维护学校良好的生活、学习、工作秩序,培养师生良好的品行,搞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3)精神文化。高校的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大学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它对于形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团结有序、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1.搞好校园的基本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的房屋建筑、道路交通、体育场馆、教学实验设备、花园苗圃等属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范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书育人、构建和谐校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独具风格的建筑、整洁平坦绿阴蔽日的道路、花团锦簇般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幽静舒适的图书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运动场、设备精良的实验室以及清洁卫生的宿舍、食堂等,都会对师生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师生感官上的愉悦,是师生积极进取、热爱学校、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健康情感的动力源泉。

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校园的房屋建设,包括扩建新的校舍,旧校舍的整治、维修,以及新校区建设等;二是搞好校内道路的建设和维修;三是不断添置更新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搞好图书馆、实验室建设;四是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五是搞好校园运动场所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运动场;六是建立宣传栏、广告牌以及设置具有象征意义的雕塑;七是保存、修复承载学校历史的标志性建筑等等。赋予每一个建筑、每一部设备以及人文精神,使其具有教育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大学校园是知识集中的场所,也是育人的场所。这就要求大学校园的各项建设要富有浓郁的书香气息,布局建设符合审美要求,一砖一瓦都要有其象征意义,而不是强调整齐划一、单调直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净化了心灵,培养了才智,陶冶了情操。

2.加强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

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确立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制度的完整性。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领域,这样才能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2)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个学校只有科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用制度去约束、规范其成员的言行,制度才能被很好地贯彻执行。3)保证制度的公正性。只有公正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获得大多数人发自内心的认可,人们才能自觉地遵守各项制度,使遵章守规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3.制定校训、校歌、校徽,编撰展现校史

校训、校歌、校徽、校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意义深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个学校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1)科学制定校训。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培养良好学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的思想(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科学的学校校训,能够启迪师生思想,升华人格品质,引导优良学风,统领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导向作用。科学制定校训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第二,突出办学特色。校训的制定要从学校的自身实际出发,有自己独特的内涵。第三,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传统文化是构建校训,使校训更具文化魅力的摇篮。构建大学校训要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使校训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第四,富有时代特色。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高等学校的发展必须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校训的制定只有与时代相结合才能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精心谱写,大力普及校歌。校歌在激励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增强学校独有的群体观念、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使校歌真正发挥作用,还必须在学校内大力普及校歌,让每一个师生员工都会唱校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校歌,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校歌都没有被很好地普及,很多学校的校歌不为师生所熟悉,只是在一些大型的场合才登台亮相,平时很少有人去唱校歌。作为校歌如果做不到让师生耳目能祥,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校歌在学校唱起来了,才能使师生员工了解校歌,深刻理解校歌的内涵,才能使师生员工在歌唱中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以升华,培养热爱学校、热爱社会的情感。

(3)精心设计校徽。校徽是学校的象征。设计出既结合学校特征又富有思想内容的好校徽,可以使师生在可感触的艺术形象中受到美的感染,激发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热爱和认同。因此,校徽的设计要避免雷同,千篇一律,不仅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要体现艺术性符合审美要求。作为一件艺术品,校徽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要有收藏价值。要让学校的校徽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珍品,使校园文化无限地延伸。

(4)完整编撰校史。校史通常是指学校从建校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学校的校史记载着先学者己经走过的步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要充分地挖掘学校的历史资源,把学校的光辉历史以及为学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展现在师生面前,供师生们瞻仰和学习。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史的作用,作为高等学校要专门组织力量编撰校史,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史陈列馆,把学校历史的本来面目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高校只有珍惜自己的光辉历史并把它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资源,才能传承历史,发扬光荣传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4.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它既包括大型的学校集会、运动会、学术报告、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也包括小型的读书活动、辩论赛、创业设计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竟赛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它对于师生员工塑造美好心灵、培养团队精神、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增强体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的活力之源,因此,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员工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5.占据网络文化主阵地,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员工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和交流的平台,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网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载体,拓展了校园文化的空间,为校园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网络上鱼龙混杂,良莠并存,对人们思想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等学校要率先占据网络文化的主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宣传先进文化、健康思想的主阵地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思想交流、感情融通的主要通道。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要把方便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学习放在第一位,充分体现对师生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宽严适度,不苛求,不放纵;在课程设置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把学生培养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人尽其才、学有所成为第一要务。

2.充分体现民主、法治精神

民主、法治精神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青年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观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社会的走向。缺乏民主法治观念的一代,将会严重迟缓我国社会的进步。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民主、法治精神,使广大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受到民主、法治精神的强烈熏陶,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法治化进程,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葛金国.学校管理学[M].武汉: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219.

[2]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7-9.

[3]王邦虎.校园文化论[J]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2.

和谐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构建和谐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体系成为党与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创新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农村文化逐步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这一重大战略里的重头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的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题曲,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

1.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调,设施缺乏。虽然农村的现状发展不平衡,但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单调和设施缺乏却是很普遍的现象。目前,提供给农民进行文化生活的途径、渠道、方式都非常有限,农民绝大部分信息来源单一,农村的信息来源渠道窄,有不少农民至今还始终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单调的生活方式难免造成他们精神的苦闷与空虚。

2.对封建迷信现象的需求有所增长。许多农村开始兴起编家谱和建庙宇之风,凡是重大的事情基本上都要烧香拜佛、算卦相面、預测凶吉,甚至有些人有病不去医院,而是依赖封建迷信。许多人乘机通过各种手段来蒙骗群众,非法达到各种聚敛财物的目的。这些都给新农村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阻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隐患。

二、党的农村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

发展缓慢的原因:

1.党的基层党委与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少的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村文化自然就有了;认为GDP重要,没有精力去搞文化建设;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蹦蹦、跳跳、唱唱,搞几次活动,没有把它放到议事日程上来。

2.投入不够,随着集体力量弱化,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减负和农村基层经费的制约,无法对农村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导致了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3.组织不力,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农村文化管理体制不到位,体制不灵活,还是用计划经济的一套,不能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作用,不会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来搞文化建设。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基层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从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在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时,组织部门应增加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分值,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队伍建设。

2.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开辟多层次的文化建设投资新渠道。各级党委、政府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新农村创建等工作,建立加大对农村文化投入的比例、办法、速度。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中心、户有文化人的发展格局,以农村“文化小团体”活动辐射开来,形成农村文化网络。多渠道筹集经费,国家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是筹集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最具潜力可挖。

3.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精神垃圾仍然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各级部门对一些披着宗教外衣的邪教组织的非法聚集活动也要坚决取缔和打击。另外,对于农闲时节农村的一些赌博成风的地区,要坚决打击,绝不姑息,以此净化社会风气。

4.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新农村现代文化形式。农村的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活动,作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显示着农村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要使之和现代文化有益地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改变单一形式,把现有资源和当地的民间传统结合起来,进行挖掘和整合资源,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如评书、戏曲、相声、小品等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综上所述,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政策,它的完善对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进程都有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相信通过社会组织、党和政府与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必将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和谐新农村文化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影视传播论文下一篇:商业策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