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经营范文

2024-04-15

大众化经营范文第1篇

[摘 要] 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主要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内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语言艺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言艺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路径探索等四个方面。就现有的理论成果来看,该研究还亟待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语言艺术

自中国共产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以来,学术界积极跟进,对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截至2012年9月22日,通过中国知网(CNKI)查询系统,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期刊文章1969篇,硕士论文120篇,博士论文13篇,网上图书商城已有多部相关学术著作面世。

习近平曾强调指出: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1]因此,加强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艺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首要工作。但是,除去个别文章或著作中零星而分散地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问题之外,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语言”这两个关键词同时在中国知网搜索,当日的结果显示:仅有期刊文章10篇,尚无以之为题的硕士、博士论文,网上图书商城也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著。这表明: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就总体而言还缺乏一定的理论自觉。然而,庆幸的是学术界并未对之完全忽略,其现有的理论成果主要聚焦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内涵

语言本身虽不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却能够给人带来无限自由的丰富想象,通过艺术性的语言描摹,能够使人获得相似的感官体验和思想共鸣。中国自古就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明训。黑格尔也曾说:“语言的艺术在内容和在形式上比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2]的确,作为“思想直接表现”的语言,是不能不讲究艺术性的。

有学者认为,所谓语言艺术,是指在应用有声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等表达形式的语言传播活动中,在遵循语言的一般原则和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语言产生愉悦人心的效果,并由此产生良好接受效果的方法和技巧。[3]6973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语言艺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只有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才能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并使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另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是对大众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唤醒、激励、肯定和提升。这就要求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重其独特的语言艺术,以大众语言增强科学理论的吸引力、亲和力和穿透力。唯有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真正成为代表大众的根本利益、融入大众的思想情感、激发大众的创造力量的伟大理论,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成为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物质力量。这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是:学理化与通俗化的统一、灌输性与感染性的统一、意识形态性与现实利益性的统一。[4]2224

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只是我们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因此,并不需要严格的概念性界定,也没有规定的框架、结构或公式,只要是有助于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群众理解、接受和运用的话语体系,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都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形式。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并非为了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硬地套上一个“语言艺术”光环,让这一理论或者这一工作更具神秘色彩,让人以仰视或崇拜的姿态来对待它,相反,我们的真正目的在于神秘色彩的“祛魅”[5],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真理通俗易懂,以便更好地为大众所接受,并内化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实践活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月第29卷 第3期 袁 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综述也有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等同于艺术语言。其内涵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传播者在精准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和语言习惯,运用修辞等艺术化手法,化抽象深奥的理论为富于美感、生动活泼的通俗化语言。其基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通俗性(生活化、口语化、形象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审美性(音感美、语词美、句式美)。[6]在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与交锋交融的局面中,马克思主义要稳居主流地位,就必须占领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各种传统与现代传媒的高地,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以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的艺术化语言方式感染广大人民群众。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语言艺术的关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离不开宣讲语言的艺术性。具有科学性、通俗性、生动性、幽默性的语言,能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便于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大众的价值信仰和指导思想。[7]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和方法,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宣传和教育,旨在把外在的理论化为人民群众内心的思想观念,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指导人民大众的新的伟大实践。理论要“化”大众,就要求理论本身要充分考虑人民大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式主动走向和接近大众,把高深的理论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平实质朴语言说清楚讲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4]2224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是转换当前话语方式的必然要求。语言总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某种话语内容的表述方式,被作为话语主体的人所言说,这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历史性的话语方式。对此,有学者指出,当前的话语方式极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主要原因是:第一,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具有19世纪欧洲语言文法和思维方式特点,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当代中国人普遍接受的语言文法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二,革命时代的话语方式,依然充盈着以和平发展为时代主题的话语空间,而伴随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兴起的话语平等权,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大众话语”、 “流行话语” 、“网络话语”,从中升华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素材,从而在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博弈中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三,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与马克思主义本质要求格格不入的新“党八股”倾向:满足于注释经典、历史考据、玩弄词句的“经院文风”;以油腔滑调华而不实的空话套话官话,作为漠视社会现实脱离人民大众作风的遮羞布,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悬空化,大众主体地位边缘化。[8]3639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在以大众化的话语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的同时,提升大众以富含时代气息的鲜活语言和符合时代特点的表达方式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能力,通过大众化语言艺术的桥梁和纽带,沟通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双向的良性互动关系。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是实现大众话语权力的基本要求。有学者认为,所谓话语权,是指人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资格,它既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和整合力量,也是一种潜在的现实权力。话语权的掌控者,能通过操纵话语的筛选和发布,左右舆论走向,引导或控制他人或社会的认知,以确立和巩固其社会地位。“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对话语权的垄断,挤压了大众独立的意志、主张和行为判断空间,导致人民群众陷入“自我噤声、主体虚化”的失语状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话语权,是社会民主自由的体现与保障。就现实情形而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媒技术与手段开启了一个平等性与互动性兼容的虚拟世界,大大拓展了大众的话语空间、话语方式和话语能力,“剥夺”、“替代”、“滥用”和“占用”等种种“话语霸权”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逐步丧失,话语权平等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和社会法则。因此,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权虽然仍牢牢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但一般都在形式上承认人民群众言论自由权利和平等话语权,这是人民群众借助科技力量同资产阶级进行博弈的一种胜利。中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赋予广大人民群众话语权、实现大众话语权平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应自觉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大众的话语权、话语能力及话语方式应给予高度重视。应以词句的简洁化、语言的大众化、表述的通俗化和文法的民族化为基本特征[8]3639,实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大众化,使科学理论以大众所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得到有效传播,用以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并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指南。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言艺术

世界上没有一种学说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在科学的各个领域绽放出如此耀眼夺目的智慧之光,也很少有一种学说能够像马克思主义学说那样,被一种精确、优美、富于激情和感染力的语言所描述。当一种先进的思想和一种精当的语言结合在一起时,它的魅力将是无法抗拒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具有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不仅使语言准确而生动地阐明了他们的思想,而且使他们的学说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正是乘着语言的翅膀,才飞越英吉利海峡和阿尔卑斯山脉的重重阻隔,降临到世界各地的。[9]

和普通人一样,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卓越的语言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苦的砥砺磨练过程。学生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十分注重语言方面的修养,对大量文学名著的广泛阅读使他们具有了良好的语言素养,对哲学的无限挚爱使他们具备了思辨的语言底蕴,对诗歌的酷爱和勤奋写作使他们锻造出了优良的语言品质,此后,把毕生精力奉献给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使他们培育出了通俗化的语言风格,这一切积极因素的共同叠加使他们孕育出了独具个人魅力的语言艺术。尽管生活异常艰辛,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他们的任何作品都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尤其是对于语言的锤炼,更是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10]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革命家的毛泽东,不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而且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毛泽东深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语言艺术问题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他明确指出:“艺术技巧,这是每个艺术工作者都要学的。 因为没有良好的技巧,便不能有力地表现丰富的内容。艺术技巧是多方面的,并不只限于语言。但是,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掌握语言的能力确是非常重要的。”[11]

因此,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语言形式来说,其具有语言风格中国化、语言表述大众化、语言宣传富有亲和力的特点。从语言特点来说,其语言具有表达的通俗性、比喻的形象性、宣传的普及性等特点。从语言价值来说,其语言具有美学价值、时代价值和创新价值。[12]另有学者认为,在形式方面,毛泽东善于运用比喻,善于运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活用成语、典故、警句,同时寓庄于谐,幽默风趣。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和率先垂范,才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大众化、通俗化,并深入人心,成为全党的行动指南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13]

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必然伴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早实践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中,在早期毛泽东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毛泽东以大众化、通俗化的语风和直陈其事、开宗明义的文风为鲜明特征的理论语言风格。毛泽东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全党广泛认同和倡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起到了导向、引领和示范作用,对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然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14]

四、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路径探索

有学者指出,根据使用场合和对象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如会议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等等,这些语言方式的表达效果和实现途径大相径庭,只有充分地理解各种表达形式的要点,才能事半功倍,以理服人。大体而言,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路径,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鲜明的价值定位,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二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三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说服力;四是与传统相融合的自身风格;五是符合新时期媒介整合传播的要求;六是与时俱进的开放式体系。[3]6973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宗旨的实现必须以话语作为载体,原有话语体系的弊端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建构新的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第一,立足实践发展;第二,突出民族特色;第三,展现时代精神。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是:变革话语内容,转换言说方式,拓宽话语领域。[15]

有学者主张,解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语言问题的最好途径是,用中国语言讲马克思主义或者说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种理论只能用某种特定而唯一的语言表达,那么就不可能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极为丰富而深厚的思想资源,也为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16]就实践方面来看,路德让圣经说了德语,中国人让佛教说了中国话。既然我们可以让佛教说中国话,当然也可以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非如此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在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也就是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现代化的工作。当然,中国话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身长期形成的相对恒定要素。如果弄得面目全非,就不成其为这种语言,本民族的人也看不懂、听不懂了。所以,要以准确明快生动活泼的语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切忌生造词句,故弄玄虚,“以艰深文浅陋”[17]。

现代传媒资讯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因此,有学者指出,网络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基础,而平等沟通理念是全球化时代的主旋律和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因此,为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应把受众置于一个新的视野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不能忘却受众,而应以当代中国大众为传播本位,切实重视受众的心理诉求、接受方式和接受指向,进而建构新的契合受众生活境遇、认知能力和接受情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传播话语体系。[18]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达到网络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大众化,即理论宣传、普及、教育的用语不能“深奥难懂”,要减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障碍,善于学会用“群众语言”、使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理论”走近大众、贴近网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人民大众产生亲近感,从而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进而达到自觉接受、自觉信仰、自我教育效果。[19]有学者指出,网络语言具有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点:传播快捷,流行迅速;娱乐调侃,诙谐生动;交流轻松,宣泄自由。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宣传中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路径的构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考虑群体对象,突出民族和区域特色;二是探索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表达方式。[20]

有学者指出,中国传媒中存在诸多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语言问题。如隐含封建思想的语言、歧视性语言、人文精神缺失的语言、暴力色彩浓重的语言、与时代特征不符的语言、恩赐民众的语言、八股式的语言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一些传媒工作者受陈腐思想的左右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观念壁垒; 媒体的官方代表身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体制缺陷;教条化、封闭化的惯性话语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遭遇语言鸿沟。因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着力提高传媒人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媒体“公器”角色;加强对传媒宣传艺术的研究,创新话语方式。[21]

就现有的理论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因而进一步的研究亟待对之进行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此外,还需要在这样三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今天,整理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思想,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基本准则和理论前提。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言艺术特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大众化,因此,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言艺术特质,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体系构架。这既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路径的重要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逐步深化,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研究问题不仅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界同仁的关注,而且定能取得重大突破,结出丰硕的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091116(1).

[2] 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011.

[3] 朱潇潇,左皓劼.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点[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

[4] 王萍霞.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质[J].前沿,2010(11).

[5] 孙兰英,钱小雪.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542545.

[6] 张明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艺术语言的内涵与特征[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2):168170.

[7] 崔青青.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中的语言艺术探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102104.

[8] 程东旺,程兴旺.话语权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9] 张克文.论马克思的语言风格[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2):108112.

[10] 袁杰.略论马克思的语言艺术: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维度[J].长江论坛,2011(2):1316.

[11] 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的讲话[M]//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5.

[12] 方小年,曹根记.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J].思想教育研究,2010(2):5053.

[13] 刘明钢.毛泽东的语言艺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2529.

[14] 王哲,王萍.论毛泽东语言风格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学习论坛,2011(5):6366.

[15] 吴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维度及其话语建构[J].学术论坛,2010(11):2430.

[16] 左亚文,石海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特色[J].探索,2011(5):48.

[17] 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47.

[18] 李春会,赵继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诉求与话语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3):4448.

[19] 袁君,熊永兰.如何以网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人民论坛,2010(35):4243.

[20] 陈岸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语言规范[J].社会科学家,2010(11):146152.

[21] 杨骅骁.从传媒语言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短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37.

大众化经营范文第2篇

摘 要:以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大学生所处时代特征的分析为起点,从个体、高校和社会的视角来界定“大学生”,而规范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外在环境,创新教育与管理方式和构建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机制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大众化;大学生;重新定义

项目名称:皖西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項目(项目编号:WXSQ1009)

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我们以当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视角来重新定义大学生,发现影响其进步发展的因素,找到应对之策。

一、时代特征

只有了解现代大学生在何种环境氛围中成长,才能进一步去认知现代大学生到底发生怎样的改变。

1、大众化时代

美国马丁·特罗教授在1973年以量和质的角度探究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阶段;15%-50%为大众阶段;50%以上为普及阶段[1]。根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中《各级教育毛入学率》的整理显示:1999年适龄青年所占的比例为10.5%,2002年占15%,2009年是24.2%,2002年之后我国就已经处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了。

2、独生子女时代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就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笔者2011年9月对皖西学院机电学院抽样339位大二学生进行统计,其中独生子女约占总人数的23%,可以预见:独生子女的比例在高校会愈来愈大,这预示着高等教育的独生子女时代已经来临。

3、网络时代

在以知识的传承、创新为使命的高校中,大学生所拥有电脑的人数愈来愈多,电脑的普及率和使用率愈来愈大。笔者曾任2006级学生辅导员,当时在大一时还未发现有人带电脑,就是在大二也为数不多,但时隔4年,如今10级的学生经过抽样调查统计:总共拥有电脑168台,约占学生总人数的57%,而且一年之后电脑的拥有量约占71%。在课余时间中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2小时以上有131人,约占总人数的39%。网络问题逐渐成了影响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因素。

4、校园开放时代

20世纪初美国范海斯提出:大学要为地方经济服务,并成为向社会传播知识的场所[2],大学职能的拓展拆除了隔离校园的“篱墙”,社会与学校的融合程度加深,校园周边成为带动经济消费的重要地区,这是一个校园开放的时代。

二、“大学生”的重新定义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背景变化社会需求变化、教育模式变化和家庭期望变化都会会影响着大学生发展的水平,比较分析大学生更能凸现其特征。

1、大学生理解的比较分析

从个体视角:一直以来,大学生被定义为在象牙塔里潜心研究学术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大学生奋进的动力和源泉;现在由于大众传媒的便利、物质条件的改善,大学生对自己身份的认知短期内就定型了,孜孜追求的梦想忽然成为一件很普通的事,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产生巨大反差,进一步导致了奋斗源泉的丧失、目标缺乏。

从社会视角:在精英教育时代,大学生就是社会的宠儿,市场供不应求。在大众化教育时代,社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增加了就业难度,社会认可度降低了。大学生是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但缺乏一定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

从高校视角:一直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但是在教育模式上,以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在培养原则上,以学科专业教育向“大专业 宽基础 小方向”转变;在学制上,学年制逐步演变为学分制。高校培养的现实目标成了普通专业技术人才。

2、现代大学生内涵分析

个体层面:身心基本成熟,自主意识强,是人性、职业、才能、婚姻等重大问题的抉择期和定向期;批判性强,善于构建理想的自我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社会层面:是一群即将社会化的过渡群体,是即将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准社会人;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和人际沟通等现实社会生活的技术能力,能够直接“上手”、勇于担当的社会青年。

高校层面:是一群具有超越现实的品格和潜力,具有人文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政治觉悟高,思想积极,有着远大的理想,有研究学理的兴趣、创新的思想和具有公德心的普通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现代的大学生就是身心基本成熟,善于构建理想自我,即将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青年群体,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深厚的专业素养,具备一定实践能力的普通专业技术人才。

三、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大学生”的教育对策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规范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外在环境,创新教育与管理方式和构建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机制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应对之策。

1、规范影响大学生成长的外在环境。首先要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减少各种不正规的经营场所;其次合理规划高校内部环境,使校园布局合理,设计典雅,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分期规划学生活动的主题。再次要引导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制定学生网络使用的规定或政策,共同研判并解决网络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2、创新教育与管理方式。首先要加强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在澄清善恶是非标准的前提下,采取讨论、座谈、参观等方式或团体道德实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仁爱之心。其次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多媒体使用质量的监控和加大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力度,推进研究性教学。再次要利用党团力量引导大学生的主流精神。健全制度,严把思想关,提高培养质量,以党建带团建,建构网络支部,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后续管理,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最后要建构创新平台。推进学科竞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申报多组织课程设计,以锻炼学生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3、构建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机制。首先要完善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信息。入学初就要建立学生个人家庭档案;在每学期开学初或开班会等,修正和完善家庭的相关信息。其次要加强定期家庭教育,确保特殊学生的转化。最后要建立家长与学校的联合教育制度,从教师和家长的角度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使父母的期望和现实有机地衔接起来,不至于因“代沟”的问题造成家长与学生在理解上的困难,

新的时代,新的学生,要有新的理解和新的方法,我们学校、社会和家庭也只有同心协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构建发展的平台,才能有效地引导天之骄子看的更远,飞的更高。

参考文献

[1] 王思民等.浅析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理论内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1):49

[2] 张永宁 陈磊. 大学职能的历史回顾与现代大学的创新使命[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9-10:97

大众化经营范文第3篇

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推进城

市化进程, 为休闲大众化提供了时间保证和物质保证, 使人们有时间、有条件参与休闲

西方的大规模城市化是由工业革命触发的,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的规模化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空间和时间观念, 有效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工作为中心”是早期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 在这种价值体系下, 休闲只是工作的一种补充和补偿。马克思立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旨趣, 指出休闲是人的解放的必然前提。马克思认为, 自由时间是“非劳动时间”, “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哲学家皮普尔在《休闲:文化的基础》一书中, 对工业社会被赋予很高价值的工作伦理提出质疑, 提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 而让人们都能有充分的休闲是文明发展的首要目标。到了20世纪以后, 随着自由时间的增多和财富收入的增加, 尤其是中产阶级人群的不断扩大, 为都市人群普遍的休闲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时间保证。中国民众休闲生活方式的真正改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 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 人们的休闲生活方式也出现了重大变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规模的不断扩展, 以及中国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换, 必将进一步推动民众休闲生活方式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二、城市化进程为都市休闲提供了平台

和途径, 交通更加便捷, 休闲设施更加完备, 为休闲大众化多样化提供硬件支撑

休闲的商业化有效推动了大众休闲的发展。现代休闲产业是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产物。为了满足人的新的需要, 各种服务于人的休闲消费的产业应运而生。从诞生于18世纪的咖啡馆、音乐厅到19世纪的职业体育、街心公园和假日旅游, 现代休闲产业是和城市发展及人的休闲需要同步发展的。与这种商业化趋势相对应, 越来越多的能够提供多种游憩形式的新设施被开发出来。今天的休闲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日趋成熟, 无论是“以人为本”的产业定位、个性化的服务标准, 还是产业立法、环境保护等都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中国民众休闲生活方式的真正改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如何安排闲暇生活, 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 中国每年的公共节假日已达115天。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人的需求开始从对物的追求转向对精神享受的渴望。在我国, 以旅游业、体育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和产业体系构成了我国休闲产业的主体。公共休闲产业的开发和建设也日益获得重视, 越来越多的城市风光带、绿化广场、健身功能区等投入开发和建设。休闲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休闲服务和休闲产品的生产, 促进了休闲文化的繁荣, 拓展了普通大众休闲生活的空间。

休闲商业化有效推动了休闲产业的发展, 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方式和休闲平台,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 休闲的商业化所形成的休闲消费主义也严重抑制了休闲的超越功能。

三、城市进程推进了休闲教育发展, 为休闲大众化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素质保证

休闲需要人的心理感知, 需要文化激发, 需要审美上的“情”, 缺少了这种感知力, 将无法达到心理上的“畅”或心理上的自在状态。因此, 休闲需要文化, 休闲需要教育。康德说:“教育以人类个体的未完成状态为起点, 以人的向善倾向和人类已有的发展状态为依托, 以人性的完善为终点。教育是一个引导人自我完善、人性丰满的过程。”[1]休闲, 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实践表明, 拥有闲暇时间并不意味着休闲价值观的生成和休闲能力的获得, 积极而富有意义的休闲实践需要后天的学习和教育。

C.布赖特比尔 (Charles K.Brightbill) 说:“休闲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 更属于那些学过怎样聪明地利用休闲的人。”[2]古德尔和戈比在《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一书中指出:“任何一种令人满意的休闲活动都和知识技能的增长分不开。不管是烹饪、划船、打高尔夫球、写诗、收藏古玩、做木工活还是打桥牌, 所有这些活动都是通过知识与技能的逐步增长而不断得到丰富的。”[3]休闲需要文化, 休闲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力, 而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休闲教育的过程。我们当下的教育还是以工作和必需的生存知识为核心内容, 但我们能够看到, 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以素质教育为内容的休闲教育。休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器”的把握来达致“道”, 使人能够具备在“休闲中享受生活”的能力, 进而获得生命的原本意义。休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已经成为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 我们要着重关注如何根据现代休闲方式的特点和现代大众传媒的特点开展民众休闲教育。

四、城市化进程中, 休闲被列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 各种休闲政策为休闲大众化提供了政策保证

休闲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1923年世界建筑师年会形成的《雅典宣言》首次提出城市的四个主要功能, 即居住、工作、交通、休闲。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聚集化凸显了休闲的必要性。城市的休闲功能培育和休闲环境建设将成为城市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志之一。休闲政策的制订和出台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分密切相关。英美作为城市化进程发源地, 在休闲政策制度、休闲管理机构设置及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的供给等方面有比较好的经验。学者吴承忠认为:“国外休闲政策大致可以分为户外游憩政策、运动政策、艺术与娱乐政策、旅游政策、针对特殊人群的休闲政策、休闲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等六大类。”[4]1975年英国颁布《运动和游憩白皮书》, 旨在通过政策手段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美国的国家公园政策体现在《1930年国家公园法案》和后来的《分区制规划政策》, 政府通过公园的功能区规划政策, 以约束开发和管理、经营中的不当行为。美国《1981年国家旅游政策法案》规定, 国家商务部有推动美国旅游、减少旅游障碍、便利国际旅行的职责。

在国内, 休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个直观的表现就是国民闲暇时间的显著增多。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假日制度发生了多次变化, 尤其是1999年, 国务院发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从当年“十一”开始的长假日让中国人切实感受到了“休息”与“闲暇”的意义。随着假日制度的不断完善, 民众休闲意识不断提升, 假期安排更加理性多元, 民众从单一的出行走向多元休闲。旅游业、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休闲的支柱产业, 也相继出台了明确的管理政策。2009年,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 明确了我国推进休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国民休闲旅游纲要》 (2013-2020) , 这标志着中国休闲发展将步入新阶段, 国民休闲体系正逐步形成。从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来看, 都市休闲是城市化发展的产物, 是一种关乎大众的普遍休闲方式。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 城市化是休闲大众化形成的基础, 休闲大众化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概念, 是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产物。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提高引发城市化进程, 为休闲大众化提供了时间和物质保障;城市化进程下交通更加便捷, 休闲设施更加完备, 为大众休闲方式多样化提供了硬件支撑;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休闲教育发展, 为休闲大众化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素质保证;城市化进程中休闲被列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 各种休闲政策为休闲大众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现代性境遇下的城市化进程是休闲大众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城市化,休闲,休闲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Kant.Education.Translatedby A.Churton.TheUniversityofMichigan Press, 1971:1803.

大众化经营范文第4篇

摘要: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这一工程,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实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特别是价值观上的渗透与反渗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普世价值在我国的渗透不容忽视。拟从分析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渗透的视角浅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世价值;渗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从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建设党、提高党的重大举措,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当前,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复杂,特别是价值观上的渗透与反渗透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西方国家正利用他们在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利用他们在世界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有近年来争论比较大的普世价值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西方普世价值渗透的角度,来谈谈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一、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渗透的现状和实质

所谓普世价值的问题,由来已久。普世价值最早提出的是基督教,讲的最多的也是基督教,真正把宗教的教义看做有普适性的,只有基督教。而近些年来,在我国,有一些人鼓吹要搞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声称西方所说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国的发展要以它们为准则。西方更是一直利用普世价值来宣传他们的制度,把他们的政治理念标榜成为普世价值,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观渗透,把西方的民主制度说成是人类的共同制度,是不可超越的,其政治性很明确,霸权性质也很突出。

1.负载着西方核心价值理念的所谓普世价值必然干扰我国改革的方向,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政治民主建设引入歧路。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大谈以普世价值引领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要作为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而更多的人实际上是在非意识形态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西方的自由民主的宣扬,加之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缺乏认识和了解,而把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其所构建这个制度的价值理念,自由、民主、人权、当做人类的终极价值,以一种人类共同价值的理念出现,慢慢在我们国家蔓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码是对西方普世价值有困惑,有好感。甚至有的人错误地主张,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是要向普世价值回归。西方把他们的自由民主人权,说成是普世价值,我们是不能接受的。从这些年社会上出现的相关观点和社会思潮看,鼓吹所谓普世价值,实际上就是意识形态领域尖锐的政治斗争,是在核心价值观念上的一种对立和斗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所警惕。围绕“5·12”汶川地震救助的价值观争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西方媒体一改此前对中国的责难,讲了不少好话,但这个好话背后宣讲的是什么,说中国政府开始接受西方宣扬的普世价值,就是开始尊重个人的生命权,开始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而且,生命只是属于个人的,证明了个人的权利,个人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然后我们国内一些媒体也在遥相呼应,宣扬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的胜利是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对普世价值的一种承诺和实践,把汶川大地震看做是中国向西方普世价值回归的一种证明。事实上,汶川抗震的伟大胜利,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的胜利,而且,抗震救灾的很多的行动都是制度性的安排,而不是什么抽象的人道主义援助。比如,十几万解放军奔赴一线,不是什么抽象的人道主义救援活动,支配那么多官兵的精神是什么,并不是普世价值,贯穿他们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精神,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引申不出牺牲精神的。

2.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的渗透,就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取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西方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美化为所谓“普世价值”,使许多人上当,并成为策动一些国家“颜色革命”和一些地区动乱的思想武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干涉别国内政、实现自己战略图谋的工具。2008年12月初,海内外所谓的民主精英,主张中国搞资本主义,共同发表了一个人权的宣言和政治改革的宣言,即《08宪章》,发动了网上签名。这个《08宪章》明确宣告了自由平等人权是人类的普世价值,共和、宪政、民主是现代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任何离开普世价值去搞所谓的政治改革,只能是扭曲人性,侮辱人的尊严。所以说中国的发展面临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就是我们的民主政治改革是继续在威权主义体制下进行,还是走人类共同的自由民主主义的道路,也就是说中国的民主政治改革是继续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呢,还是结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西方的自由民主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个08宪章,不是什么学术争论,完全是一种政治宣言,事实是第一批签名的三百多人,都得了西方的奖。近些年来,我们都是在发展经济,搞双赢,搞合作,搞和谐,但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反渗透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件中可见,苏联、东欧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搞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出现繁荣,反而导致了亡党亡国的结局。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些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危害性,决不能让它们干扰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事业。西方普世价值弘扬的民主、自由、人权,如果引进和盲从它们,必然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不会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相对滞后导致西方普世价值在我国得以渗透

普世价值不是一个简单的思想认识问题,而是一个尖锐的政治问题。为什么抽象的普世价值能够起到这样一种思想渗透的作用?关键是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认识不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相对滞后。在实际生活中,常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很深奥,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是因为,我们的理论工作,在通俗化、大众化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

(一)西方普世价值得以渗透,说明部分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失落

西方普世价值实际上是否定共产主义的价值性,共产主义理想越失落,普世价值观就越泛滥,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全球化的浪潮,使意识形态的传输力、渗透力、吸引力十分强劲,为西方国家对外争夺外国民众和培植势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我们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别的思想就会占领群众的思想,群众就会跟着别的思想走,跟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走,甚至跟着各种邪教走。一旦形成了多元化、复杂化、甚至不健康的信仰的局面,科学思想和理论必然受到冲击,群众的向心力必定受到严重的削弱。

马克思说过,随着历史的发展,统治阶级将采取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形式作为其统治的手段。列宁也指出,抽象的思想价值和语言的统治是资产阶级通过抽象的普遍性话语来进行阶级统治。为什么很多普世价值大家能够接受,这跟个人的抽象化是有关系的。马克思主义打破了这种抽象个人的抽象思维。在抽象的个人字典里,是没有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创造这样一个概念。自由、民主、人权是不是人类的终极价值?普世价值的核心就是资本主义政治价值能不能超越?共产主义能不能实现?实际上是共产主义宣言讲的两个必然,是不是历史的,所以今天部分人对西方普世价值的好感和认同,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共产主义的迷茫,失落、所以很容易接受资本主义的自由人权的这种价值,而且把它看成是不可逾越的。马克思说,民主要真正实现,要通过消灭阶级,通过国家消亡从而民族也消亡,才能够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

(二)要抵御西方普世价值渗透,必须加快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渗透的现实,给我们以警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在大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什么还会出现或受到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影响和干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工作滞后了。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把深邃的理论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普遍信仰、人民大众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仅仅是改变语言表达方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的问题。列宁曾经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一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为人们释疑解惑,加深了人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会和认同,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十七届四中全会,更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列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当务之急。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使科学真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

当代中国,实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任重道远,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引领作用须臾不可或缺。近年来世界上兴起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在全球“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等评选活动中,马克思以高票位居榜首;2008年,当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时,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在欧洲销量成倍增长……这一切都表明,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团结和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伟大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这一重大而艰巨的理论大众化战略,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毕其功于一役。对于中国广大老百姓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非常深刻、高度抽象的革命学说,要完全接受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宣传普及的过程。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理论普及宣传的主体,也是接受普及宣传的对象。只有广大党员干部们首先用理论武装起来了,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行之有效,然后才能更好地武装和引领广大群众。要用强化教育武装和潜移默化影响相结合的手段,更加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指导工作、指导实践的力量,并对广大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回望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给贫穷落后的中国带来富强的希望,给涌动改革春潮的中国注入强大活力。面向21世纪,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昭示,人民的选择,实践的呼唤,是我们永远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使我们对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存在着诸多误读之处,即使是被当时的社会实践检验为正确的马列经典作家的思想,也需要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得到新的丰富和发展,所以,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其为广大的群众所理解、接受,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客观地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为广泛而深入。一切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对中华民族有认同感的人们,都可以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惠勤.“普世价值”的理论误区和实践危害[EB/OL].[2010-03-01].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37876.

[2]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0-06].http://www.gov.cn/ jrzg/2009-09/27/content_1428158.htm.

大众化经营范文第5篇

摘 要:检察官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是刑事诉讼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对当前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法律解释的力度、提高检察官队伍的素质、程序规范制约权力、保障检察权的独立行使四个维度入手提出当前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中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问题与对策

我国坚持起诉法定原则,起诉便宜原则限于《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以及《刑事诉讼法》第271条第1款关于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案件可以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规定。所谓检察官起诉自由裁量权,是指检察官在审查起诉案件过程中,在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基于案件的基本情况,根据公平正义的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对案件事实或者法律适用问题酌情做出裁判,或者是在多种合法的法律解决方案之间进行合理选择。赋予检察官对其审查起诉的案件以起诉与否的自由裁量权。

一、当前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法律的模糊性

一是法律条文是抽象性、一般性的用语,既然是用语言来表述法律条文,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法律语言必然不能穷尽一切表达的现象,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同时也是一种立法技巧,免得立法时挂一漏万。法律的模糊性并不必然是法律的缺陷。二是当时“宜粗不宜细”立法指导思想要求下,有些法律规范的弹性较大,当司法工作人员在适用刑事法典时由于法律法规过于原则或是法律法规的条文过于宽泛时,容易产生歧义,在没有现成的司法解释指引下,具体办案的检察官就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把纸面上的法律与现实生活对接起来,把纸面上的法律变成活的法律。

2.检察官素质参差不齐

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我国检察官的整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但是与规范、娴熟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一是由于检察机关招收检察官历史造成的原因,造成在一个具体的单位,法律知识高低不均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是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又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审查起诉岗位,有的是先进入检察机关然后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进入审查起诉岗位,有的是靠走关系或者是其他途径进入审查起诉岗位。二是在审查起诉岗位上工作的检察官,由于经历不同、社会关系不同导致他们对司法的认识不尽相同。上述情况均影响起诉自由裁量权的规范行使。

3.程序正义观念不强

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正当的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检察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的恣意、专断,从而达到结果的正当化。一是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观念,现在这些传统的司法观念对正在审查起诉岗位上工作检察官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二是谁来监督监督者?也就是谁来监督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呢?在中国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者与刑事追诉者角色实质是上相互冲突的。目前还没有专门法律规定及专门机关对检察机关不按照程序行使权力的制约及惩戒措施。

4.检察官的独立性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检察权有独立性、中立性的属性,起诉自由裁量权属于检察权的一部分,自然也具有独立性、中立性的属性。在当前,影响检察官独立行使起诉自由裁量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一是人情因素,检察官自由裁量权仍然受到亲属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特别是领导关系的影响,在现在的职位晋升中,领导干部对一个在审查起诉岗位上工作的检察官的影响是很大,很少有人冒着职业前途晋升的危险去得罪打招呼的领导干部。二是其他因素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他机关的干涉等影响检察官起诉自由裁量权的独立行使。

二、当前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中的思路和对策

任何权力都必须在阳光下运行,任何权力都必须接受制约,在现代司法中,绝对的自由裁量权往往会带来绝对的司法腐败与不公,因此一直不被各国所认可。检察官起诉自由裁量权并不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权力,也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无条件的发生,而只是一种相对自由权。这种相对的起诉自由裁量权更多地表现为在对严格的规则进行漏洞补救以及含义明确的补充性规定。如果对检察官的起诉自由裁量权不加限制可能使其随意扩张,导致权力的滥用,必然会产生司法专横,损害司法公正。针对当前起诉自由裁量权行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加大法律解释的力度

当立法者使用模糊语言的时候,从法律的各种解释性资源中可能会产生出精确的法律要求。提高立法质量,改进立法技术,克服立法易粗不易细的陋习。立法机关要加快法律编撰和及时废止过时法律法规的工作进度,尽量避免各种预想外的法律漏洞和冲突性法律漏洞的出现。还应大力推广法律公布附带立法理由的做法,使司法人员能充分了解立法者的立法意图,降低承办案件检察官起诉裁量权行使中自由心证的使用频率。

司法解释工作有待继续加强。两高根据司法工作的具体需要,制定了大量司法解释的文件,弥补了现行法律规定的漏洞与不足,对统一司法、保证利于法律并使用的衔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各地的检察机关趁机也出台了一些土政策,并在本单位的范围内适用,这无疑为滥用起诉自由裁量权打开了一个口子,应该取缔各地的检察机关制定的“司法解释”,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权在两高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2.提高检察官队伍的素质

作为行使起诉自由裁量权的主体,检察官队伍的素质对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起着绝对性的作用。反过来,检察官队伍的素质,也会影响立法者在立法时决定赋予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幅度和范围。从世界范围来讲,职业检察官队伍的素质越来越高,法律赋予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也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提高检察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提高职业进入门槛,实现检察官队伍的精英化。检察官不是一种大众化的职业,需要具备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对现在工作在各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岗位上的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调离现在的工作岗位,转入综合工作岗位或者转为检察官助理使用,同时加大面向社会招收优秀法律人才的力度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其次让检察官建立终身学习理念。一方面提高在职检察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改善在职检察官的知识结构,提高检察官正确行使起诉自由裁量权的能力。另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开展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培育检察官全面的现代职业理念。

3.程序规范制约权力

程序性规范是实体性规范正确行使的保障,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不仅依靠提高检察官素质、改进立法工作,更要依靠完备的程序规范,制度是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纯净运行有效保障。

检务公开。目前检务公开工作正在各地检察机关逐步推行,包括检察机关通过行使起诉自由裁量权制作的不起诉决定书、说理理由等应当公开。不仅要对当事人公开,而且要对社会进行公开。在法律文书公开的方式上,要逐步建立检察机关的法律文书库,把检察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上传到互联网上,让社会公众能够便捷的查阅检察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同时监督起诉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扩大司法审查范围。将起诉自由裁量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之内。在授予司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机构抑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通过专业独立的司法审查,避免因目的不当、司法专横、超越事实根据、司法不作为造成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以保障人权,维护法律的尊严。

4.保障检察权的独立行使

法律职业化的重要标准在于司法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在西方,被推崇为法治社会赖以存在的根基的是司法独立原则,正如埃尔曼所说:“如果司法过程不能以某种方式避开社会中行政机构或者其他当权者的摆布,一切现代法律制度都不能实现它的法定职能,也就无法促成所期望的必要的安全与稳定,这种要求通常被概括为司法原则。”我国《检察官法》第9条规定,“检察官享有下列权利: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针对在实践中干涉检察官独立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让公民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无疑是监督、抑制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有效途径。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检察官法》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对干涉检察权独立行使的行为,加大查处及惩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结语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作为弥补法律漏洞与不足而存在的权力,不能随便取消,良好的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才能有利于实现法律的价值,维护社会的公平。

参考文献:

[1]林钰熊.检察官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彭东.公诉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3]沈志先.法官自由裁量精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

[4]张明楷.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6][英]蒂莫西.恩迪科特.法律中的模糊性[M].程朝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7]季卫东.法治秩序的构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

[8][美]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134.

上一篇:酒店餐饮业下一篇:epc模式

热门文章

大众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