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2023-07-27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来源:中国青年网

程冠军

原标题:世界减贫事业的“中国方案”——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引领脱贫攻坚

2013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大雅·民劳》中的句子。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在劳动和生活中渴求美好的小康梦。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贫积弱,如影随形。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巨变,勤劳朴实的中华民族虽历经奋斗,却始终没有在整体上摆脱贫困。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已经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然而,基本不是全面,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还要打一场脱贫攻坚的硬仗。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将彻底解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面小康,全部脱贫是最“硬”的指标。

摆脱贫困夙愿坚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话掷地有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言必行,行必果。矢志不移,水滴石穿。

四年之后,让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5575万,减少1442万人。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近几年,每年都超额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

这组数据创造了中国奇迹,也创造了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减贫奇迹。

这个奇迹的创造得益于总书记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得益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得益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的夙夜在公、披荆斩棘、励精图治。

减少贫困是世界难题,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梁家河的窑洞里,15岁的习近平就开始思考中国。在其后的峥嵘岁月里,无论是正定实践、宁德探索,还是浙江创新,习近平都把摆脱贫困当成了心中的头等大事。

在梁家河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习近平因地制宜,带领村民修路、打坝、造良田,为村里修建了全省第一口沼气池,办起了铁业社、缝纫社、代销点,开办了磨坊,为村民打了深水井。无论工作职位怎样变迁,他始终不忘梁家河的乡亲们。

习近平在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期间,新华社记者写了一篇反映正定改革发展的文章《正定翻身记》,文章引用时任县委书记习近平的话:“依托城市,引进智力,加速‘两个转化’的新战略,使我们扭转了多年的被动局面,也给正定带来了新的起飞。”通过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习近平因地制宜、殚精竭虑发展地方经济的思路和决心。

也正是在宁德扶贫实践的基础上,习近平出版了专著《摆脱贫困》。在《摆脱贫困》的跋语里,习近平这样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有些方面落伍了。落伍原因历史学家们可以慢慢探究;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以中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尽短时间使整个国家“脱贫”,尽短时间使中国立于发达国家之林,才是更为紧迫、更为切实的思想和行动。在序言里,我们看到,习近平最担心的不是贫困本身,而是担心“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他说:我们不担心说错什么,只是担心“意识贫困”,没有更加大胆的改革开放的新意;也不担心做错什么,只是担心“思路贫困”,没有更有力度的改革开放的举措。

《摆脱贫困》一书中强调的“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行动至上”“四下基层”的作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造血功能”,“扶贫先要扶志”、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等重要论述;尤其是“真扶贫,扶真贫”的扶贫思想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我们既可以找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的源头,也可以找到了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之源。

习习足音总关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最牵挂是群众。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国内考察活动,有二十余次涉及扶贫开发,其中有十几次是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四年来,习近平数十次深入老少边穷地区访贫问苦。十八大以来的每年新年,总书记在国内第一次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2013年春节前,到的是甘肃,2014年到的是内蒙古,2015年到的是云南,2016年到的是重庆,2017年到的是河北张家口。

无论是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庄,抑或是武陵山腹地的偏僻苗寨,还是沂蒙山、大别山革命老区,还是祖国的南部边陲、西部高原,处处都留下这位“扶贫总书记”的深情足迹和暖人情怀。

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国内考察的第二站就来到贫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2013年的元旦前夕,习近平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特困村——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这次阜平之行,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断。2013年以来,阜平县按照总书记“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的重要指示,提出了“长打算、短安排、强基础、创机制”实施路径。按照“政府+金融+科技+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542元,比2011年增长3838元;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79亿元,是2011年的3.14倍;贫困人口由10.81万人下降到2.88万人。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来到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在这个武陵山腹地的偏僻苗寨里,习近平和乡亲们座谈了一个多小时,也正是在这里,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3年间,十八洞村在各级扶贫组织的帮扶下,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建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探索股份合作扶贫、电商扶贫、资金整合模式、相亲扶贫、金融扶贫等一系列扶贫机制实现了脱贫。2016年十八洞村人均纯收入达7798元,最低为3200元,全部脱贫。十八洞村不仅全部脱贫,而且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宜居镇村”“省级文明村”。十八洞村人在脱贫攻坚中还形成了“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十八洞精神”。

2015年6月16日,总书记在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望村民,提出了“群众哭笑观”,他说:“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随着精准扶贫的全面铺开,花茂村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蔬菜培育、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红火发展,实现了高效农业与乡村旅游、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不仅贫困落后面貌发生巨变,村干部和村民的思想也随之变化。“马上办”“钉钉子”“认真负责”“激情创业”“敢于担当”成为花茂村干部倡导的“五种精神”。

2016年4月24日,总书记视察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时强调,“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根据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六安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以精细管理保障精准脱贫。集中对金寨县23个乡镇226个行政村申报的贫困家庭进行逐户清查,着力挖“贫”根、寻“困”源,制订了产业脱贫、教育脱贫、移民脱贫、健康脱贫、就业脱贫、兜底脱贫等十项精准扶贫措施,并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户增收、人脱贫。2016年六安全市达到脱贫标准的有4万户、11.5万人,大幅超出既定目标。

2016年7月,总书记到宁夏调研考察,首站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这是他第三次来到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这里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固原,习近平深情地说:“全国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一定要实现全部脱贫目标。这是我当前最关心的事情。”总书记的关心给宁夏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在巩固之前扶贫成果的基础上,2016年宁夏19.3万人摆脱贫困,249个贫困村脱贫销号,贫困县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首战告捷。

2016年是脱贫攻坚第一年。这一年我们完成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顶层设计,构建了四梁八柱。中央各个部门共出台100多个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各地省市县乡各级都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了配套措施。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增长43%,省级扶贫资金增长56%。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30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明确了帮扶责任人。

一分布置,九分落实。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全国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部门、各级组织所创造的成功经验不胜枚举。

一户一户贫困户脱贫,一个个贫困县摘帽,一个个革命老区变成了富裕新区,一个个穷山僻壤的小村落变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在推动当代中国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变。

行动指南看“精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指路的明灯。

任何事业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形成既有《摆脱贫困》的思想之源,也有在扶贫攻坚中的实践探索和思考结晶。

2017年1月24日,春节前夕,习近平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张北县考察。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徐海成家里的沙发上,习近平和乡亲们一起算账。人们还记得,2016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的回族群众马科也曾迎来习近平帮他算账。在《摆脱贫困》的跋语中,我们看到习近平的这样一句话:“而我在闽东的改革开放之志未酬,‘欠账’之感确常系于心,难以释怀。”从“欠账”到“算账”,彰显总书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公仆情怀。

2013年,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理念;2015年6月,习近平在贵州主持召开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时提出“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2015年11月,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部署“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目标时,系统阐述和正式提出“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思想。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2016年7月,总书记考察宁夏亲自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提出“东西部协作”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战略。强调要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2017年2月21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部署脱贫攻坚,强调,言必信,行必果。提出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七个强化”。同时总结了脱贫攻坚的“五点经验”: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七个强化”“五点经验”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次吹响了冲锋号。

实践证明,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是打赢中国扶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有了这个行动指南,各级党委政府才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向历史、向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国方案世界殊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要坚持不懈。

2017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化之年。

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又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和承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紧接着,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下团组讲话中再次部署精准脱贫:“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3月31日,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出要求。会议指出,要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较真碰硬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让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一句话,掷地有声!这说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社会要打赢的这场脱贫攻坚战,实现的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是要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

精准扶贫,功在不舍。精准脱贫,志在必得。脱贫攻坚,力戒形式主义。

在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引领和推动实现十三五脱贫目标,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环。

实现了精准脱贫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变为现实。到那时,我们就会终圆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小康梦。从全面小康、到现代化、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将一次次地向世界证明中国道路的成功。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任务。

中国的扶贫成绩卓然,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前不久,俄新社发表登德米特里·科瑟列夫的文章《中国很快将没有穷人》,文章称赞中国扶贫成效显著。俄媒称,从2013到2016年,中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摆脱贫困,总共是5564万人。大约还有这么多人仍处在贫困中,北京打算在2020年前解决这个问题。文章指出,面对现实吧,向全世界介绍和展示如何实现人类长期以来的梦想并不是什么坏事,尽管中国在自己的宣传材料中不忘提醒:不要生搬硬套,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总书记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长期的工作和扶贫实践中形成的战略思想,在这个战略思想指引下,我们的扶贫事业结出了“中国式扶贫”的丰硕果实。“中国式扶贫”是中国道路的亮丽篇章,同时也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中国扶贫事业的攻坚克难、逐年推进、日新月异,关键在于中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政治优势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制度优势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正是中国式扶贫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这也正如总书记在总结和要求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时所指出的,“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大同市是山西省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四个市之一, 所辖阳高、天镇、浑源、灵丘、广灵、大同县6个贫困县属于“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 全市共识别出745个贫困村、12.32万贫困户、31.14万贫困人口, 贫困发生率达18.36%。到2016年底, 全市还有510个贫困村, 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6%, 贫困人口20.4万人, 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2.9%, 但是仍然在全省排第二。从贫困户统计数据看:全市贫困人口中, 因病致贫占38%;缺资金占17.6%;缺技术占10.96%;缺劳力占7.61%;因残致贫占5.93%;因学致贫占5.49%;缺土地占5.39%;因灾致贫占3.91%;其它占5.11%。大同市的天镇、广灵两县还是全省确定的10个深度贫困县中的两个, 仅这两个县就有203个贫困村、3.9万贫困户、7.65万贫困人口。

从各贫困县的现状和客观因素来看, 大同市贫困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贫困程度深。大同市贫困人口相对集中, 92.4%分布在6个山区连片特困县。这些地方生存条件比较恶劣、山高坡陡、干旱少雨、自然灾害多发。二是收入低而不稳。贫困地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收入和农牧业收入。由于贫困地区农民文化素质低, 就业技能差, 务工收入比较低。而农牧业生产, 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比较大, 收入低而不稳, 增收困难。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县域经济规模小, 底子薄, 普遍处于靠财政吃饭的状况, 对扶贫的投入能力极其有限。2016年, 广灵和天镇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8 000多万元。四是基础设施薄弱。目前, 有10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需要通过易地搬迁解决住房安全问题;2 000多km县乡公路急需改造;2.35万贫困户存在饮水困难。五是社会保障水平低。乡村两级教育、卫生资源不足, 外出务工人员享受不到和城市居民同等待遇, 贫困村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 “空心化”现象严重。六是内生动力不足。贫困农民普遍思想保守, 观念陈旧, 等、靠、要思想严重, 缺乏主动脱贫的意愿和行动。

2 主要成效

大同市脱贫攻坚工作坚持统筹谋划、高位推动, 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一是抓龙头、创特色,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在特色农业方面, 大力开展畜牧、蔬菜、中药材、杂粮、杏果、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七大特色产业扶贫行动, 依靠特色产业脱贫共2.82万人。各县 (区) 在特色产业扶贫实践中, 培养选树了一大批利益联结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产业典型。在光伏扶贫方面, 积极探索“公司+电站+贫困村+贫困户”运营方式, 共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3座、总规模52.1MW, 惠及321个贫困村, 使7 220户贫困户脱贫。在农村电商扶贫方面, 今年全市在贫困村建设121个电商村, 解决了贫困地区买货难、卖货难的难题, 实现了“工业品下行, 农产品上行”。在旅游扶贫方面, 全市确定了56个旅游扶贫村, 已开展了乡村旅游71家, 打造出灵丘县城头会、车河、上下北泉乡村游和阳高县长城乡杏花节等一批旅游脱贫典型。省下达任务建设4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已建设完成。在企业产业对接方面, 省下达任务为220个村、8 000户。截至目前已对接321个村、8 700多户。

二是抓规划、严管理, 稳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工作中,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力求科学布局、群众满意, 解决好整村搬迁的人、钱、地、房、树、村、稳“7个问题”。大同市2016年计划的77个集中安置点工程已竣工77个, 入住3 616户、8 191人。2017年101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开工, 竣工93个, 涉及人口29 366人, 已完成投资11.23亿元, 完成率93.16%。安置点以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类型和县城、乡镇及中心村三种集中形式进行选址, 努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一体”扶贫产业园, 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三是抓联动、促双赢, 努力破解生态脱贫难题。针对大同市贫困县山多坡多的实际, 联动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森林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五大项目。1、组建造林合作社。全市6个贫困县已组建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263家, 合作社人数达到7 557人, 贫困人口占到80%以上。在6个贫困县安排1.3万hm2、总投资1.08亿元的造林任务, 全部由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承担完成, 能够解决4 675人的就业问题, 吸纳3 798名贫困人口参与造林工作, 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劳务收入1.13万元, 带动脱贫1.14万人。2、壮大林业发展。实施市级脱贫攻坚林业产业示范项目, 主要是发展中药材、林下养殖等, 打造676hm2经济林产业示范园, 完成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2 000hm2。3、推进退耕还林。在大量调研摸底的基础上, 提前将686hm2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分解到5个贫困县, 把210万补助资金发放到贫困农民手中。聘用1 75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 人均年收入达到6 000元。

四是抓培训、创品牌, 着力打通就业扶贫路径。1、培训发力, 提升技能。利用职教、技校等平台,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 开展以现代种养殖、电工、缝纫、厨师等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培训农村贫困劳动人口10 477人, 占年度任务的116.7%。2、打造品牌, 输出劳务。立足于开拓省内、外两个市场, 创建了天镇保姆、“浑州搓澡工”、大同技工、“灵丘阿姨帮”等知名劳务品牌, 加大了向京、津、冀和沿海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力度。仅天镇一县就有4 300多名妇女在京津等地开展家政服务, 人均收入3.5万元, 总收入1.5亿元, 超过了该县全年的财政收入。3、招聘搭桥, 加强服务。2017年, 大同市以“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为载体, 实施人岗对接活动, 共组织专场招聘会41场, 免费服务贫困人口5 353人, 跨地区组织劳务输出贫困人口1 097人。4、创业带动, 自主脱贫。鼓励支持农村贫困户自主创业, 创业政策扶持, 共提供小额创业担保贷款2 984.9万元。

五是抓长远、兜底线, 全面保障贫困群体。坚持把对特殊群体的救助帮扶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 抓紧补齐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 切实破解特殊群体致贫返贫等问题。1、加强政策兑现。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 构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特别资助资金保障机制, 投入近3 000万元, 资助各类学生3.8万名, 同时为8 112名特困地区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出台了《大同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 对儿童白血病等24种重大疾病, 确定了定点救治医院、限额标准, 明确政策承担支付比例, 推行“一站式”结算, 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全力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健康发展, 有效破解农村养老难的问题。认真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人数5 641人, 已下达资金146.56万元。2、实现“二线合一”。通过拉网式排查, 将丧失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 做到不漏一户, 不落一人。同步建立了高龄补贴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纳入低保范围6.68万人, 农村低保对象16.01万人。农村低保标准由2 898元提高到3 354元, 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五保供养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的有效衔接, 低保线与贫困线“二线合一”。

六是抓难点、出硬招, 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的讲话精神, 聚焦深度贫困, 集中力量攻坚。1、继续加大市级财政支持力度, 新增资金、债券资金等重点向天镇、广灵两个深度贫困县倾斜。2、联动实施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森林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和特色林产业五大项目, 新增指标项目资金优先安排, 重点倾斜两个深度贫困县。3、提升社会保障力度。完善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 对贫困人口形成医疗保障合力。4、“扶贫超市”项目优先向两个深度贫困县安排。5、严格落实“六个一帮扶”责任制, 做到了每个深度贫困县有一名市领导帮扶, 有一支农牧业技术团队进行服务指导, 有一个经济强县 (区) 帮扶, 有一家市属企业帮扶, 有一个市三甲医院帮扶, 有一个市重点中学帮扶。

3 典型经验

此次调查中, 还发现了一些县 (区)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些亮点和经验。如“天镇保姆”拓宽了天镇县劳务输出脱贫的路径;灵丘县的“四方联动”健康扶贫模式实现了既治病又脱贫的目标。

天镇县依托毗邻京、津优势, 打造“天镇保姆”特色品牌, 趟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坚持市场化运营、公司化运作、集团化办学, 以“月嫂、管家、育婴师”为主攻方向, 立足本县、面向省市招保姆, 在保证劳务输出的同时赚取合理费用, 由单一的劳务输出变为中介培训管理服务, 将获取收益作为专项经费, 打造“扶贫基金池”。目前已经与4家大型培训机构对接, 努力打造“天镇保姆”升级版, 目前有4 300多名妇女在京津等地开展家政服务, 人均收入3.5万元, 总收入1.5亿元。形成了“出去一个人、带富一个家”的脱贫模式。

为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 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的帮助指导和大力支持下, 灵丘县委、县政府大胆创新, 先行先试, 作为全国三个试点县之一, 探索实施了“四方联动”帮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综合试点改革, 并将其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取得了初步成效。既降低了贫困群众直接的医疗成本, 又降低其获得帮扶资源的成本;既加强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又重视了疾病预防、从源头上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四方联动”帮扶模式初步彰显出便民、迅捷、兜底的良好态势, 得到保障对象的认可, 为脱贫攻坚助力添劲, 同时也为国家和省市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一定依据。

4 存在问题

调查发现, 大同市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特色产业扶贫中, 做到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特色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也存在制约产业发展要素多, 市场信息不灵, 运输成本高, 特色产业规模小, 结构较为单一, 抗风险能力弱, 覆盖面不广, 带富能力不强, 精准扶贫项目难实施, 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 小而散, 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等问题。其次在培训就业扶贫中, 很多贫困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 开展就业培训不能短期掌握上岗, 周期较长。而且由于一些培训科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培训后不能有效转化为技能。第三贫困群众参与扶贫的主动性和激情不够高, 存在依赖思想。

5 对策与思考

2017年, 大同市还有20.4万贫困人口, 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最大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宜养则养, 宜种则种。扶贫对象聚力到户、增收时效有序到户、扶贫资金挂钩到户、考评验收明确到户。坚持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本, 精准帮扶, 明确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长期受益作为产业帮扶边界, 避免扶农不扶贫。

二是加强精准培训。了解掌握他们的动态信息, 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争议调处、应急维权、心理疏导和临时食宿救助等服务。

三是强化教育引导解决部分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针对部分群众文化偏低、知识匮乏、思路不活等“能力致贫”现象,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帮助贫困户分析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协助制定切实可行的脱贫规划, 培养主动性, 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 激发进取性。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挖掘、培育、积累和投入, 大幅度提高贫困子女教育水平, 以良好教育促进人口素质提升、培育脱贫致富后备生力军, 让贫困户有念头、有干头、有盼头。充分挖掘培养群众身边的致富能手、产业大户、创业标兵, 通过劳务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等方式, 发挥乡土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是用好三个平台, 助力脱贫攻坚。1、用好党建平台。大力开展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的“双促行动”, “三基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 利用“两委”换届, 选好带头人。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把最强的干部放在扶贫一线。2、用好宣传平台。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思想发动、感情沟通, 提高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和热情。开办扶贫夜校, 提升贫困群众致富能力、道德素养和创业热情。通过评比扶贫能手、创业能手、种田能手, 弘扬正能量, 激发内生动力。3、用好大数据平台。利用大同市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宣传扶贫政策, 借鉴其好的经验做法对重点工作和项目实行科学管理。

五是建好三支队伍, 强化脱贫领导。1、由市人大牵头组建脱贫攻坚联合智库, 高起点聘请国家、省级涉农扶贫专家, 定期组织研判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对脱贫攻坚一线人员进行辅导和培训。2、由市政协牵头组建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队, 对照中央、省评估方法, 定期对贫困县巡回评估, 查找问题, 发现不足, 提出整改意见。3、由市纪委、监委牵头组建脱贫攻坚专项稽查队, 查处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对失职失责行为严肃问责。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同市扶贫工作的调查, 切实了解掌握县区脱贫攻坚现状、经验做法、存在的难点问题、扶贫政策落实执行情况, 提出对扶贫工作的见解。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狠抓落实

坚决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

——在全市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在全市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部署会。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市委市政府,从全总到省总,都对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工会要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确保解困脱困行动取得实效。刚才,XX同志通报了《2018—2019全市帮扶专项资金审计情况》,XX作了表态发言。可以说今天这个会,既是一次思想上的誓师动员会,也是一次工作上的谋划部署会,更是一次行动上的督促落实会,目的就是引导和推动全市各级工会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全面小康目标上,把工作重心倾斜到开展解困脱困上,把工会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职工群众脱贫上,坚决打赢这场精准解困脱困攻坚战和大决战。为做好全市工会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下面,我简要讲三点意见:

一、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切实增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之举,各级党政都对此作了重要部署,并要求工会组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常常讲,大家要按照XX记的要求,做好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什么是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这件就是!全市各级工会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提高思想站位,因势而谋、乘势而上,切实增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向市委市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这是党政所需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今年到了收官之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帮扶和保障力度,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帮助困难职工尽快解困脱困。省委刘奇书记在全省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上强调,要发挥好各级工会“职工之家”作用,营造齐心协力抓脱贫、全民动员促解困的浓厚氛围。市政府常务会在审议我市《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实施意见》时明确要求全市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各类资源帮扶优势,实现对城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社会化。全市各级工会一定要保持和增强政治性,深刻领会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这一政治任务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和思想定力。

(二)这是职工所急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市解困脱困任务依然艰巨,全市在档困难职工XX户,需要解困脱困的困难职工人数不少,而这些困难职工的贫困程度不同,致困原因也不一样,特别是有些困难职工面临再就业困难、长期疾病等问题,解困脱困的难度很大。此外,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困难职工,这部分困难职工也要实现同步建档、同步帮扶、同步解困脱困。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多做雪中送炭、暖人心的事,切实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这是工会所能的光荣使命。

全总李玉赋书记强调,各级工会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打赢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省委XX副书记在省总十四届一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忠实履行工会维权和服务职能,加大对困难职工脱困解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服务职工是工会组织的天职,我们强调坚持以职工为中心,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服务好职工的生存需求。困难职工都不能服务好,还何谈工会组织的服务?今后,全市各级工会要坚决落实好中央、省、市和全总、省总的要求,把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融入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加大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切实做到解困脱困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解困脱困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削弱;解困脱困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切实履行好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责,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小康路上掉队。

二、肯定成绩、正视不足,进一步认清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坚持真情服务职工,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有力度。自2012年以来,市本级建档困难职工从XX余户减少至2019年的XX户,下降幅度为XX%,在全省位居首位。二是有温度。坚持“四季恒温”,人均帮扶金额从2012年700XX元增至2019年XX元,增长XX%,增幅在中部地区位列第一。三是有厚度。以市总职工服务中心为抓手,目前全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市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职工服务中心(帮扶中心)为支撑,企业服务(帮扶)站(点)为基础的工会三级帮扶工作网络,建成XX家企业职工服务中心,初步构筑了“上下、左右”一张“无缝关爱网”,覆盖面达到了XX%以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输血轻造血。许多工会组织只是停留在每年逢年过节送点慰问金、物资了事,没有真正去了解困难职工致困的具体情况,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去帮助困难职工依靠自身脱贫解困。二是重物质轻精神。许多工会组织只是在物质上对困难职工予以帮助,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来激发困难职工的内生动力,到困难职工家里走访往往是“走马观花”,东西放下就完事,与职工的情感互动不够。三是重套路轻创新。许多工会组织只是机械按照“四季恒温”的路子来开展帮扶工作,春季就只搞就业援助,夏季就只做送清凉,秋季就只办金秋助学,冬季就只开展送温暖活动,在解困脱困工作中创新力度还不够。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改进。

今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重点做什么,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

一是要把握好工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中央对2020年脱贫攻坚的目标已经明确,即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目标也是要确保到2020年,通过精准帮扶,人均纯收入在现行城市低保标准下的贫困职工全部实现脱困,对于因残疾、重病丧失劳动能力的深度贫困职工,推动政府纳入救助制度兜底,建立工会常态化帮扶机制,保障他们生活水平超过低保标准以上实现解困脱困。

二是要把握好资金使用。

按照工会经费向基层倾斜的要求,在工会经费预算中加大帮扶资金和工作经费投入,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困难职工帮扶这个“刀刃”上。市总在这方面将发挥带头作用,从市总工会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作为解困脱困专项资金,充分保障解困脱困工作经费。要加强工会帮扶硬件建设,规范各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四级帮扶服务圈,让困难职工能够近距离享受工会组织服务。各级工会要加强帮扶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向、范围、对象、程序使用,对不作为、乱作为导致帮扶资金使用管理混乱的行为要严肃问责。

三是要把握好作风建设。

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困难职工切身利益,工作是否到位,职工是否认可,是对各级工会作风建设的重要检验。在帮扶困难职工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不能居高临下,要带着感情多走访、多沟通,用心、用情燃起困难职工生活的的希望,增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信心,让困难职工经济和精神同步脱贫。要切实发挥工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让广大职工切实感到工会组织是真正的“职工之家”,是值得信赖的“娘家人”。要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创造更多经验做法,推动面上工作开展。

三、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坚决打赢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利在当下、功在千秋,我们要以大抓落实、抓大落实的韧劲,转变解困工作思路,创新解困工作方法,补齐工作短板,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打赢城镇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攻坚战。

要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知情人。扶贫先识贫。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只有摸清底数,才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一是底数要清。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深入对困难职工档案重新摸底调查核查,符合标准的保留,不符合的退出,新发现的及时建档,同时努力推动困难职工数据与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的数据共享,实现在档困难职工档案动态化管理。二是手段要新。把建档立卡工作与发行“XX职工卡”工作结合起来,为建档困难职工发放“XX职工卡”,使其享受到工会组织的普惠服务。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会会员信息系统,创新思维,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与职工服务信息化平台有机统一起来,扎实推进困难职工救助工作实现网上办理,逐步打造XX“互联网+工会工作”品牌。三是责任要明。深入调查研究,在全面准确掌握困难职工规模、数量、分布等情况基础上,认真分析致困原因,找准解困脱困措施,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确保每个困难职工家庭都有单位帮扶,有解困脱困责任人,做到一户一档案、一户一计划、一户一措施,坚持一帮到底,不达目标不脱钩。

要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报告人。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光靠工会组织单打独斗肯定不行,要当好困难职工的信息员、联络员,把有关信息向各级各界及时报告,争取更多支持,推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三位一体”困难职工大解困格局。一是要争取党政重视。要积极推动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党政考核体系,纳入当地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整体布局,聚合各类解困资源,实现对全市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整体推进。二是要争取部门支持。要主动加强与人社、民政、信访、司法、卫生、教育等政府部门和慈善组织的联系沟通、协作配合,推动建立与政府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市财政加大对帮扶专项资金投入,优化资金支出结构。三是要争取社会参与。积极鼓励和动员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解困工作,按照能力大小和意愿,自主选择困难职工家庭作为帮扶对象,或以帮扶项目的实施为载体,推动社会帮扶。大力开展帮扶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力量,提高帮扶效果。

要当好困难职工的第一帮助人。要结合工会特点和优势,针对困难职工具体致困原因和脱困需求,对困难职工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分类实施帮扶,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一是通过就业创业援助解困脱困一批。扶贫先扶智,要注重强化“造血”意识,努力帮助困难职工从临时解困变为永久脱困,协助政府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要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品牌活动,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同时依托市职工服务中心,面向困难职工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让困难职工有一技之长,打造更多金字招牌,以创业就业的增量减少困难职工的存量。二是通过推动纳入社会保险覆盖一批。有许多困难职工因为种种原因社保政策得不到落实,我们要发挥工会组织作用,下大力气帮其解决,推动将符合标准的职工纳入国家社会保险制度覆盖,监督企业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困难职工社保权益。三是通过大病医疗保险保障一批。要加强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将全市困难职工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范畴,为全市困难职工赠送大病意外险,缓解职工因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四是通过社会救助兜底一批。要进一步健全送温暖机制,强化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功能,把有限的资金瞄准最困难的职工。对特别需要救助帮扶的困难职工,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实现送温暖经常化、常态化。要切实升级“金秋助学”行动,创新做好困难大学生跟踪帮扶等项目,确保困难职工子女上得起学,顺利完成学业。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西安市红会医院2018年,继续参与西安市卫计委统一组织的“两联一包”精准扶贫工作,对临潼区仁宗街办庄王村在册贫困户王管利一家进行全面帮扶,在市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红会医院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多举措全面帮扶

不断完善帮扶计划,多措并举,全面帮扶,针对帮扶对象王管利的家庭情况,红会医院2018年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扶贫专干定期入户,随时了解王管利家的情况,医院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措并举,对王管利一家进行全面帮扶。

产业帮扶

为进一步提高贫困户王管利家收入,红会医院重点从家禽养殖业和种植业出发,通过购置鸡苗、改善养殖条件、外请专家培训,增加种植作物种类等多种措施,想法设法为王管利家增加收入。

医院于2017年将王管利家饲养的43只肉鸡全部收购,为王管利家带来收入3500元。经过与王管利沟通,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今年4月19日,医院再次组织施工人员为王管利扩建了鸡窝,并于4月21日联系庄王村村支书杨锋给王管利家购置鸡苗50只。

由于4月下旬西安市连日阴雨,温度变化频繁,50只鸡苗到5月初仅存活了7只,5月14日,医院联系养殖场专家,并新购置优质肉蛋鸡苗53只再次入户,为王管利进行养殖知识培训,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目前王管利家60只鸡苗全部存活,长势良好。

2018年3月22日,医院购置优质核桃树苗60株,并组织15名志愿者来到王管利家将树苗全部种植完成,预计将于2019年后为王管利带来收入。

医院还为王管利改造屋顶,并积极和上级部门联系光伏发电项目,争取尽快为其带来收入。

医院与市卫计委一道,经过联系协调,多次沟通,为王管利的妻子石翠利在庄王村村委会获取了卫生保洁公益性岗位,每月可为家中增加500元收入。

扶贫扶志

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红会医院积极与仁宗街办协调联系王管利用自来水的问题,现在王管利家已经能确保定期使用自来水,基本解决了安全用水问题。

红会医院团委也组织开展了健康扶贫青春志愿行活动,组织青年医师、团员干部入户为王管利一家体检义诊、宣传扶贫政策、为王管利的小女儿辅导功课、和王管利共同学习研究养殖专业知识,发起爱心募捐为王管利家购置了被服、电蚊拍、书籍等生活学习用品,并定期为王管利家打扫卫生。

2018年元旦,为让王管利过上温暖新年,红会医院组织施工人员为王管利家安装烟囱,调试钢炭炉。

扶贫扶志,红会医院立足精神文明建设,于今年春节、端午等节假日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与贫困户王管利共同度过中国传统节日,共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王管利的脱贫信心。

问题思考

虽然贫困户王管利的生活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扶贫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目前王管利的主要产业收入来源为家禽养殖业和种植业,家禽养殖业生产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贫困户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养殖条件,故而无法短期为贫困户带来高收益。

种植业部分作物生产成本低,但生产周期极长,短时间也较难为贫困户带来收益。

所以产业帮扶如何提高产业规模,发挥原生态农副产品产业优势应为下一步医院扶贫工作主要探索方向。

工作计划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强化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任务。

(一)成立领导小组。

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了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工信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保障了这项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二)选优配强派驻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

选派了2名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派驻杨河村,做到吃住在村;

同时配备6名年轻干部当帮扶工作队员,每人每周不少于3天入户帮扶,强化了队伍建设,保障了工作时间。

(三)做好后勤保障。

在单位人员结构复杂、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按县帮扶办要求,为帮扶工作队配备了电脑、办公桌、生活用具及工作经费,保证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村入户精准帮扶工作情况。

(一)完善了基础资料台账。帮扶工作队通过多次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深入农户了解村情民意,重点了解了“两不愁、三保障”、“一户一册”、危房改造等农户最关切的事项,进一步完善了贫困户家庭档案资料,帮扶工作人员进行挨家挨户走访,确保做到档案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对家庭档案资料中需要贫困户和帮扶干部签字盖章等内容全面落实到位;

填写了帮扶干部手册,将帮扶的具体计划、措施、记录等内容指标,逐项填写补全;

及时完善更新了帮扶工作联系牌。

(二)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帮扶工作组上门入户进一步进行了扶贫政策宣传,重点对医保扶贫政策(包括新农合、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商业补充险、大病救助),教育扶贫政策,产业扶贫等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认真的讲解。

三、帮扶工作成效。

(一)、贫困户住房、改水改厕、通电通讯情况。

通过实地的走村入户调查,部分帮扶对象家中生活条件改善较大,其儿女经济发展也比较好,其余帮扶对象家中都能满足基本的住房条件,不存在漏水漏雨现象,没有危房。在驻村第一书记及扶贫工作组的宣传和推动下,改善了村容村貌,加快了管护道路建设、自来水铺设工程进度;

协调联系了技术人员培训,组织推进了村容村貌改观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事。

(二)、享受低保、医药费报销、教育扶持情况。

目前了解,符合享受低保政策的农户均已落实,所有贫困户都享受医药比例报销政策,家中适龄儿童都能享受教育扶贫政策。

(三)、贫困户档案资料完善情况。

贫困户档案资料已按要求基本完善,做到了一户一档。

在帮扶干部一年以来的努力工作下,杨河村扶贫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所有贫困户都很满意,满意率达100%。

四、下一步打算。

(一)、驻村第一书记及帮扶工作组严格落实扶贫工作具体要求,把工作切实落实到每户帮扶对象中。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此次扶贫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局机关要继续做好帮扶工作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让工作队员能够全心全意开展扶贫工作。

上一篇:扶贫专属保险工作总结下一篇:攻坚帮村扶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