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范文

2023-11-09

多媒体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科学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也越来越成为小学教师青睐的教学方式,作用日益重要,多媒体能够将科学更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小学生提高科学学习效率,有利于改善科学课堂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是通过论述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具体运用及教学效果,以提高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降低教学难度,改善科学知识呈现方式

由于小学生受到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的条件的制约,教师进行教学时难度相对较大,只利用传统的书本加有限的实物演示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突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点。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就能够更好地突破一些条件的制约,简化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事物转化为具体又易于理解的影像等,更符合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现状。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日食的相关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直观地显示日食的起因、过程,不利于小學生进行日食相关知识的掌握,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转化,从地球、月亮、太阳的运动变化的直观呈现,到日食形成的具体过程显现,能够让小学生更清晰地看到日食的发展过程,有利于提高科学课堂效率,降低科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科学知识内容又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多媒体技术能够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帮助小学科学教师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实践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创造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科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与科学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此外,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还需要进行人文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在实现科学知识教学的目标的同时渗透人文关怀。例如小学科学课程中对地震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小学课本更多是对地震学术相关知识的描述,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地震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将地震相关学术知识与地震中的人文关怀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地震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博爱、同情、团结等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四、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科学知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知识更多是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呈现,但是对于人生阅历少的小学生而言,单纯的文字与图片呈现的科学知识,不能使小学生直观地认识科学。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解说与图片相结合,动态地呈现科学知识,更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多变的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视觉与听觉等感官体验,一方面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学习,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学生牢牢吸引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毕竟兴趣是学习的一大动力与支撑,多媒体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小学科学教师创设具体情境,设置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既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导入,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进行趣味思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实践活动

科学知识很多时候需要进行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进而应用于生活实践活动。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多地限制了科学知识的实验,而多媒体技术能够将科学实验的过程更好地呈现出来,比图片与文字呈现更生动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中或者课下,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践活动,不再受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好地指导学生增强动手实验能力。

七、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小学生的知识维度

多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小学生的学习渠道与知识广度,由于课堂课时等实际条件限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知识是零碎的、松散的,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材与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能够更好更完善地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与深度,丰富科学知识积累,为以后进行更复杂的科学知识的学习打下更牢固的基础。

八、结语

小学科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这种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提升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对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总之,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能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将多媒体技术与科学课堂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为科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可靠的保障。

(责编  张 欣)

多媒体范文第2篇

摘要: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思想品德 影响

key word:The multimedia teaching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affects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兴趣的有无、大小将直接影响他对该学科的认可程度,进而影响其在该学科由已知领域探求未知领域潜能的发挥。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多媒体教学)为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2.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学习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长城、故宫、中国传统民俗等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思想品德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简单掌握课本知识的传统做法,将课本知识以故事情境的形式整合到一个Flash中来,要求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1.利用录音,渲染课堂气氛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在讲授教材中《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可能不感兴趣,反映较冷漠,因此,在课前先让学生听韩红的《天路》,这首歌是专门为青藏铁路而制作的,从歌词的描绘以及MTV中反映出的建设青藏铁路的艰辛以及该工程对于西藏人民生活的改善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足以使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从而激发起学生重视民族团结的热情。

2.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起到突破难点、加深理解的作用。例如,在讲授教材《关爱社会》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教学时,涉及到我国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通过投影图表从“吃穿住用”等方面列出家庭在不同时期(爷爷这一辈、父亲这一辈,自己)的生活状况,让学生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来完成图表,这就使学生掌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

总之,只有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地应用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我们在教学中要对教材用好用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而不是走进“一切以多媒体为中心,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误区,从而让课件真正为教学服务,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活力,促使学生多学、学会、用好思想品德课知识,并最终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有效的整合,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具有健康心理素质、高尚道德品质、较强法律意识和良好精神风貌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玉红.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0,(02)

[2] 郭玉英. 浅谈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与劣[J]教育革新, 2007,(02)

[3] 杨生贵,田秀萍. 谈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宁夏教育科研, 2008,(03)

[4] 聂春贺. 论我国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 2006,(10)

[5] 王海东.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J]魅力中国, 2009,(06)

[6] 王兴玉.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机结合[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8,(05)

多媒体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引入课堂教学中。在分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目的是提高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水平,以供相关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 键 词] 多媒体课件;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对旅游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目的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具备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使用短小的视频,来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讲解。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同时推动各学科的教学发展。本文对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合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特点,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从而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善专业技能的学习。因此,多媒体课件应用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可以将关键的复杂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对繁杂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细化和重新梳理,一方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另外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梳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提高了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当然,应用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仅保留关键知识点将原有的知识点进行缩减,只是对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针对性分析,可以是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辅助和配合,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介绍基本课程内容、讲解步骤和思路等,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强化知识点的理解。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又有助于他们理解重难点知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的动画、图片、录像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特别是旅游专业,能够将相关的旅游资源、风景介绍、人文历史背景介绍等通过丰富的视觉、听觉手段展示出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够更具体、形象地体会到课堂知识的内涵。

(三)增强课堂内容的吸引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出现学生厌倦、走神的情况。学生对于一成不变的教师介绍、书本文字说明的形式已经麻木了,课堂变成了抄写、记录的场所,而不是汲取知识和营养的场所。通过引入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同时使用多种感官去了解内容,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能够提升课堂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多媒体课件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一)梳理知识点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作用是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梳理,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并对课程的难点、关键点有所把握,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旅游专业课程的各章节进行重新规划,將课程整体看作是一个项目,从而将原有的章节划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子项目下划分子任务,最终的子任务由不同的知识点构成。多媒体课件可以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制作5到10分钟的视频或PPT。由于课程整体是按照项目的模式规划的,因此多媒体课件不但要介绍清楚知识点的内容,还要介绍知识点对于整体课程的意义。

(二)有效利用视频及PPT设计

多媒体课件是通过录制视频及制作PPT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搜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制作PPT。视频和PPT区别于传统文字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教学方式生动活泼,因此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文字、视频和图片的比例。幻灯片的张数不宜过多,容易使学生不能区分不同幻灯片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明确幻灯片的张数、所处的章节位置;最后,幻灯片要能够突出重点,强调知识点中的重要部分。添加动画效果、插入视频语音等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PPT切忌照搬教科书中的文字,要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和易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提高教学的质量,开展小组学习

多媒体課件采用的视频或PPT的模式不再局限于课堂,而可以通过提前发送给学生的方式实现课下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小组学习。在上课前,教师将已经制作完毕的微课PPT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单人或以小组的方式先观看课件,对课上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教师以传统方式加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模式开展正常教学。由于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了解,教师可以对一些关键点进行发散式、深入的讲解。课后,可以以小组方式结合课件对课上内容进行讨论和总结,以便于学生加强理解。小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讨论。

参考文献:

[1]裴凤艳.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0(7):311.

[2]刘贵朝.浅谈多媒体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商界,2008(12):177-179.

多媒体范文第4篇

【摘 要】 文章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讲述真实事例、搜集整理资料、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为培育新时代的青年人才打下优良的基础。

【关键词】 兴趣为先  自主学习  品德形成  提升素养

我们知道新教材广泛、开放的内容,要求教师借助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经验, 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形成,使他們领悟学习的无穷乐趣和成功感受,丰富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经验。多媒体就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媒体教学在管理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

一、以趣激情〓实现学习自主化

多媒体的运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实现学习自主化。 在教学《当火灾发生时》一课时,在激趣导入环节,首先都用多媒体出示重大火灾场面,用学生熟悉的直观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再对文章内容进行阐述。在多媒体上是呈现这样的画面: 熊熊的大火猛烈地燃烧着,烧尽了人民的家园,烧尽了工人的厂房,烧尽了我们的森林……到处笼罩着浓浓的烟雾,一道道火舌喷涌而出,教师在此时揭示课题。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再为学生配上声情并茂的旁白,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可在这些声像的感染下,进入课文学习,从而引发情感的共鸣。

二、以景引情〓实现学习合作化

新课标要求“学生有善于倾听和总结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要有让学生有交流和共沟通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火灾无情逃生有法》这一课中“消防设施我熟悉”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时: 由于学生们都没有消灭火灾的实践经验,其中有一个学习小组,在准备阶段,就有些措手不及, 便想到通过采访有关的行家着手,来了解生活中的消防设施名称、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并用心地将在广州百货大厦中的消防设施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教学时,老师便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上把他们的学习资源共享,帮助大家解决共同的学习难题。 在小组合作设计“消防口号”一环节时,同学们更是懂得博取众长,设计出了有特色的口号。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一起思考、讨论、交流,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式探究, 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全体学生共享。

三、以疑促探〓实现学习探究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和任务:在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习惯。

教学实践证明,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且准确地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火灾无情逃生有法》一课,老师在设计“消防知识小游戏”这一环节, 在指导学生学习及掌握火灾无情逃生有法时,抓住学生年龄小,生活与实践经验不多的实际, 多媒体展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动漫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演示…… 当这些学生们平时了解甚少、难得一见的新奇资料展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都情不自禁地投身到“火灾无情逃生有法”模拟游戏活动中。

四、以赏导行〓实现情感成功化

学生的学习能带来信心和感受学习的美好。在这门课程中我们要根据课程内涵,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就显示出了自身的优势。 另外,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 在“火灾原因共探究”这一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师生共同欣赏从生活中搜集来的用多媒体展示 “花生油放在煤气炉旁边”“多个插头插在一个插座上” 等图片,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为学生的学习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有所收获,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课堂教学的成功。

利用多媒体,把课程内容生动、形象、配以曼妙的音乐进行展示能让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感受和感悟。这样的教学对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参与思品教学在实践中证明了其巨大的优越性。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有这些新概念。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让学生在思品课上的收获更丰富、更充实,成就思品教学的精彩课堂,从而有效形成学生的品德。

参考文献

[1] 刘守珠.轻抚心弦,巧奏乐章—浅谈多媒体在小学社品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c00):87.

[2] 王利军.谈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6):257.

多媒体范文第5篇

【摘 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领域,并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利用多媒体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势进行探究,旨在推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幼儿 美术活动 优势

在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通常只能依靠教材、简单的道具开展教学,导致幼儿美术活动缺乏生动性与趣味性,也无法使幼儿形成直观立体的形象,最终导致幼儿美术活动始终难以达到预期的理想成效。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标志。因此,探究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优势成为一个热点议题,也成为众多专家与学者所重视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利用多媒体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势,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推动幼儿美术活动的发展,提高多媒体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利用率。

一 多媒体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独特的生理与心理特性决定了幼儿不容易对某一事物或活动产生足够的兴趣,无法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具体地说,幼儿难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集中精力,教师也难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始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经常发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失去兴趣,不再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幼儿美术活动缺乏活力,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导致幼儿难以在美术活动中获得乐趣,也就难以维持幼儿的注意力,最终造成幼儿美术活动得不到幼儿的支持与配合,最终降低了幼儿美术活动的质量与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的成熟恰好解决了上述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与设备,教师能进一步体现出幼儿美术活动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能展现出幼儿美术活动的丰富元素,使幼儿获得快乐,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元素维持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兴趣。

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幼儿展示经典的美术作品,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挑选能够迎合幼儿审美观念的作品。具体地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设备给幼儿准确展示美术作品的魅力与乐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特点,使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

二 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美术内容变得直观形象

从某种程度来说,美术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其不但体现在美术学科的内容上,同时也体现在美术作品的意境上。而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弱,通常无法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接观察获得深刻的认知,无法获得直观的形象。

这就导致幼儿美术活动无法被幼儿正确理解,导致幼儿无法获得真实的收获,与此同时,如果幼儿长时间无法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收获、无法获得成就感,这就会进一步降低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最终导致幼儿更加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美术活动中。

通过多媒体,教师就能够将幼儿美术活动中难以被幼儿理解的、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具体,降低幼儿认知的难度,使幼儿能获得切实的提高。

如教师以“海底世界”为主题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其中,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幼儿的认知问题,大部分幼儿对海底的认识并不深刻,根本没有真正见过海底,也无法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海底世界。在这种背景下,幼儿既不能对已经完成的美术作品进行有效的鉴赏,也无法独立完成相应的绘画任务。

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给幼儿展示真实的海底世界,让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获得认知,并将其应用于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三 利用多媒体突出美术活动的细节

细节问题一直是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因为幼儿认知的问题,导致其通常无法正确把握相应的细节,最终导致幼儿的美术作品缺乏活力和真实感。

通过多媒体,教师就能够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突出相应的细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应的细节放大,加深幼儿的印象,使幼儿获得更直观深刻的认知。

如教师要求幼儿以“向阳花”为主题进行绘画,而幼儿却对向阳花枝叶部分的细节缺乏认知,导致幼儿所画的向阳花缺乏真实感,体现不出向阳花的特点。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幼儿展示真实的向阳花的图片,并将其细节放大,让幼儿进行更仔细的观察。在这种背景下,幼儿才能对向阳花的特点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帮助幼儿更有质量地完成画作。

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多媒体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拥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与交流,完善对多媒体的应用,推动幼儿美术活动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萍.论幼儿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优势[J].中国农村教育,2013(9)

[2]张益华.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责任编辑:林劲〕

上一篇:流媒体下一篇:媒体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