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

2023-03-10

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转型期;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

文献标志码:A

循环经济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之一。经济发展模式由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环保型、友好型、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的必然选择。在经济转型期,对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进行研究,既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科研课题。

一、循环经济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基础理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是不断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经济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就是人与自然构成的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主要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是对资源的直接取用,且其影响多在自然界本身恢复、补偿能力之内,这种经济模式属于自然经济,对应的文明就是农业文明。进入工业社会,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物质的加工来获取生活资料,并且利用原料的方式多是一次性的,物质要素的流动形式具有线形特征,即“资源一产品一废物”,这种经济模式称为线形经济,它对应的文明是工业文明。社会经济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自然生态相对稳定的循环链条被一次次强烈而粗暴地打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也逐步积聚起来。该阶段采取的措施是末端治理。线形经济遇到了环境要素的严重制约,使工业文明陷入窘迫的境地。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反思,人类逐渐认识到,要扬弃18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要尽可能使物质得以循环使用。能量得到尽可能充分利用,替代原料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开发,环境问题通过全过程控制得以解决,物质要素流动形式就应具有网状(立体交叉)特征,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种经济模式称为循环经济,它对应的是生态文明。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自然经济、线形经济、循环经济,对应的文明阶段是农业、工业、生态文明,对污染治理的方式是自然净化、末端治理、全过程治理。

随着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必须善待自然。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是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转折点;199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标志着生态经济的模式、循环经济理念已逐步被人们接受,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线形经济转向循环经济,人类社会正处于线形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期,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社会文观进步的标志,逐渐成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理论特征。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6个增加到2006年的180多个。

二、循环经济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循环经济的特点和优势

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组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流动过程,最小化地产生污染,最大化地利用资源能源,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线形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

其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线形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越来越高地强调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和一次性的。

其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遵循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物质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拉长了生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据1997年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协会提出的《循环经济构想》,到2010年,发展循环经济将使日本新的环境保护产业创造近37万亿日元产值,提供1 400万个就业岗位。线形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人体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其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产业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进化型、复合型产业。线形经济模式是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恶性循环,是一种线形的生产方式。这种循环是环境危机循环,破坏的是环境,危害的是生态,环境危机将造成人类生存危机。

(二)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与弊端

其一,线形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线形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赖资金的高投入、资源的高消耗。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这种模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二,资源缺乏、缺少核心技术。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线形生产模式经营方式粗放,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落后,造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但由于不掌握核心

技术,我们赚的只是简单的加工费。缺少核心技术就要依赖于人,必然也受制于人。

其三,环境支撑难以为继。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能耗、物耗高,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虽然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生态建设措施,但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诸多因素,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环境安全已经受到威胁。若继续沿袭传统线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将难以支撑,国家环境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目标就无法实现。

其四,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危害和灾难。18世纪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日益扩大。不同国家经济结构的变迁逐渐呈现出阶段性的演化特征,直接后果就是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虽然这场革命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态环境而言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很有代表性的日本水俣病、伦敦烟雾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人类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当人们为之兴高采烈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膨胀、土地荒漠化、酸雨增多、森林退化、粮食短缺、温室效应、臭氧层耗减、物种灭绝等生态问题接踵而至,自然界已不堪重负,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三、从比较优势看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最佳发展模式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关键在于线形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融为一体,实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的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它一改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特征。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小康社会的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实现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

(三)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子

必须看到,我们为经济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代价。中国生态环境基础原本就很脆弱,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很惊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公众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目前导致中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绝大多数都与食品、水质、空气质量的恶化有关。据联合国开发署公布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有超过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超标的环境中;全国每年因空气污染造成1500万人患支气管炎,2.3万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据《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所公布的情况,近年来国家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虽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生态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仍在加剧,危害仍在加深。这种状况若得不到持久有效的遏止,将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威胁,也将给子孙后代造成难以弥补的灾难。

四、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

(一)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背景

在经历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发展阶段,日本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然而,作为一个主要资源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国家,日本面临着持续10多年来经济停滞状态,同时,承受着越来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制约。近10年来,日本一般家庭生活排放的垃圾废弃物大约增加了20%,产业废弃物大约增加了30%,因此,降低环境负荷成为日本经济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鉴于此。日本政府于20世纪末提出了“要创造出经济与环境新关系——通过大量消耗资源来支撑的经济增长已结束。今后的增长要靠资源循环利用来支持”。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努力解决废弃物排放问题。建立一个控制天然资源消耗、降低环境负荷的循环型经济社会。1999年日本正式启动了循环型社会建设,并在短短的几年内先后研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制定了一批法律法规,确定了实施原则,建立了相应机制。

(二)日本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的主要经验

1.制定循环型社会战略目标和推进计划

2003年日本正式批准并颁布了“日本循环型社会推进基本计划”,基本框架包括现状与问题,循环型社会的目标和框架,2010年计划指标和措施目标等三个部分。根据基本计划,日本把2000年作为循环型社会建设元年,提出2010年循环型社会建设目标是:资源生产率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从10%提高到14%;废弃物最终填埋处理量降低约50%。如这一目标能够实现,假设2010年GDP基本不变,资源消耗将由2000年的20亿吨左右降低到14.5亿吨左右。

2.建立和完善循环型社会建设法律体系

2000年6月,日本制定了9项循环型社会建设相关法律,经济产业省、环境省等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基本方针》等一系列推动循环型社会建设实施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形成了以《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法》为框架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各专项子法和政令相互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涵盖了从生产、消费、使用、回收再生利用到废弃的各个阶段。

3.提出促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原则和建立相应的机制

日本提出了推进循环型经济社会发展的“3R”原则:(1)通过实现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产品生命周期,控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Reduce);(2)促使企业回收产品,实现多次循环利用(Recycle);(3)促使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成资源,实施废旧回收产品的再利用(Reuse)。为促进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法律中规定了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都有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义务,从而把消费者责任制

和生产者责任制结合起来。

五、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与实践

(一)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日本、美国等国家,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已经走在了中国前面,它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2000年开始,日本颁布了《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制定了如《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建筑资材循环利用法》等一系列配套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了循环经济。在中国,循环经济还处于起始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如加强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科技保障、资金保障等,特别是加强法律保障。因此,要加快制订循环经济法和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由政府的行政环保部门负责,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上马节能环保型企业,对新建项目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严把项目环境准入关,切实做到项目建成一个,验收一个,稳定达标排放一个。对不达标企业按照环保要求标准进行改造,无法改造的要坚决关闭。

(二)制定规划,搞好试点,由点到线面,退步推进

近年来,环保、节能、减排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循环经济的概念倍受关注。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强烈的环保生态意识,建设能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按照“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的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已经批准了辽宁省为循环经济试点省,目前山东、陕西等省市也正在进行循环经济规划,通过中长期规划,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向实践层面拓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生态企业是这个系统的“小循环”,行业是“中循环”,生态城市是“大循环”。始终要把建设生态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方面,引导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环境管理,使污染防治逐步实现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另一方面,结合培育生态工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新的生态循环项目。在生态工业园建设方面,围绕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工业园区,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和项目,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园区内废物的零排放,形成比较完整的闭合工业生态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在城市上风向、水源地、旅游风景区和环境脆弱地带,严禁兴建工业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要按照生态学原理,积极应用新的生态技术,发展生态产业,规划建设高科技工业园、大学科技园,将高新技术产业、大学经济、旅游经济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在农业发展上,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制定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力推广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环保部门,要认真转变职能,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好指导和服务;扩大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研究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机制和信用担保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

(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杠杆调节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清洁生产为途径,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通过循环经济模式使各企业主体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五)建立绿色消费环境

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引导绿色消费,营造绿色消费环境。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积极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大幅度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六)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技术进步

设立循环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资金,加大利用国债或财政预算内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力度;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制订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规划,集中解决制约资源节约的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工艺流程,加大对相关产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特别是加大产品深度开发和资源再生技术的开发。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高科技资源节约设备和技术,不断提高企业资源节约技术含量和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能、节材、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等成熟技术和工艺,推广废水“零”排放、中水回用等技术,努力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技术、评价、监督、考核等保障体系。

(七)山东省开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通过点、线、面层次上进行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的试点,从整体上推动了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以企业为单元。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按照典型示范、扎实推进的办法,在工业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计,提高了经济社会效益。草浆造纸企业的污染一直是困扰中国造纸行业发展的大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造纸行业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山东省制定了引导性逐步加严的《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清洁生产,主动进行污染防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山东泉林纸业集团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走出了“生态造纸之路”。该企业通过制浆技术的革新,提高了麦草浆的质量和黑液提取率,使麦草浆关键指标达到桉木浆水平,吨浆耗水也由16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吨纸耗水控制在25立方米以内。通过木素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把对黑液酸析获得的木质素改性后,生产高效有机肥,产生的废水生产水玻璃,再用水玻璃生产粘结剂;经处理后的废水,一部分回用于生产。一部分用于生态林及芦竹原料的灌溉用水,将—个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改造成了一个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企业。以行业为单元,建立“线”上的中循环。根据行业的特点,在化工、煤炭、电力等行业,组织进行了行业特征的循环经济试点,建立了线上的中循环。潍坊海化集团把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有机的海洋化工“生物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废料资源化:一是“一水五用”,即用海水放养贝类、混养鱼虾等海洋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吹溴,吹溴后的废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苦卤生产硫酸钾等海洋化工产品,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产业链。二是形成了生态海洋化工“互联网”。围绕溴系列、盐及苦卤化工系列、碱系列、精细化工系列等产业链精深加工、滚动增值,努力实现由初级原料产品向高科技终端产品的转变。产品已由4大系列、20多个品种发展到6大系列、80多个品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基本实现了废弃物的全部资源化,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以城市为单元,建立“面”上的大循环。日照市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从工业、农业、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建立体系。工业方面,通过建立一批循环经济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围,通过在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从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农业方面。建设果蔬、茶叶、板栗等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在社会上,积极倡导健康环保生活方式,开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危险品分类收集,推广使用太阳能,推动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在整个社会层面上,逐步形成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为循环经济型社会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倡导和扶持。行业、企业和广大公众要积极参与和支持,要始终坚持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一个硬性、约束性指标,贯彻于经济发展全过程,落实责任,强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傅旭东)

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研究生教学管理是指对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指导和调控,是贯穿整个研究生教学生命周期的组织和协调功能,是实现研究生教学目标的基础,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探讨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的完善及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研究

一、原教学管理模式弊端分析

研究生教学管理是研究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包括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体系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管理、下发教学任务、成绩管理、论文管理、学籍档案管理、毕业资格审核、学位授予等诸多环节,其管理过程复杂、信息量大,所有信息要求非常准确、及时地进行处理。2007年首届研究生毕业,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和工作中出现了众多以前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未考虑到的问题。在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时,又要保证和提高质量,这对教学管理工作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教学管理仍然实行的是最初确定的以主管校长领导下的研究生工作部为管理机构的集中式教学管理模式,各硕士培养单位一般只是协助执行研究生工作部下达的各项教学管理办法和工作计划。研究生工作部、硕士培养单位以及导师组之间并未形成互动的管理体制。

管理应是有效整合组织内的有限资源,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高效有序的管理,可以使整个研究生教育保持最佳运转状态,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总体优化效益,管理既要严格规范,又要科学可行,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而做到规范管理,重点和首要的就是管理模式的明确。各高校在自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一个管理模式,是集中管理模式,分院管理模式,或两种管理模式相结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寻求适合我院特色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成为本项目研究的最主要问题。确定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校各级部门参与和执行研究生教学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以完善的制度实施有效的管理,规范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保障教学质量,是教育之根本所在。

二、教学管理改革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校内各层次调研。基层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是研究生教学管理环节中紧密相连的主体部分,对于原教学管理模式,从2006年开始对三个主体部分分别进行了访谈和调研。因为学校首批基层培养单位具有几年的实际工作:首先对首批基层培养单位进行了调研,各基层培养单位和部分导师不同程度的表示原有集中式教学管理模式中研究生主管部门管得过多,规章制度不完善,培养单位没有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权责利不分明导致管理滞后和拖延;其次对在校研究生群体采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7%的研究生表示认可集中式管理模式,61.8%的学生选择“各分院集中管理,研究生部只负责政策性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分院管理模式),14.5%的研究生选择其他管理模式。

2.其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对于各高校来说,有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具体的管理中可能会选择不同类型的教学管理模式。从纵向比较而言,对于国内众多高校,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由于其硕士学位授权资格获准较早,专业分布较全,在校研究生人数与本科生人数相当,部分高校的分校区较多,此类高校目前都是采取分院式(二级式)管理模式;第二类是专业性学校,诸如各医学、农学、财经类、工科类等各专业性学校,因其专业分布较少,在最初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的前几年大多数采取的是集中式管理模式,除医学院校专业较为特殊外,目前其他专业性学校随着专业的扩展和在校生人数的增多已经过渡到分院式管理模式。对于学科布置、硕士点分布与我校有相似之处的国内财经类院校来说,都是采取的分院式管理模式。从横向比较来看,由于贵州省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全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晚,但目前省内各高校除几所医学院校,其他学校均采用二级式管理模式。

三、适合我院特色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

任何成功的模式和榜样,却不一定适合自身的发展,亦所谓量体裁衣。改革是改掉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合理完善,并不是全盘的否定。通过与众多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发现集中式管理模式适合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初期和规模较小的时期,二级式管理模式适合专业较全、规模较大的高校。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学校近三分之二的硕士专业都是新增专业,所属基层培养单位没有任何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从集中式管理模式完全转向二级式管理模式可能会导致管理上的众多混乱。从集中式逐渐过渡到二级式管理模式是我院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的唯一有效途径。从2007年9月学校所有硕士招生专业研究生入学后,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推行集中式与二级式结合的研究生教学管理模式,组成类似于金字塔式的管理阶层,将研究生部教学管理部门、基层培养单位、领衔导师、导师组纳入管理层,形成领衔导师学术问责制与基层培养单位行政领导管理负责制相结合的管理制度。研究生部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全校研究生教学宏观调控、全校公共基础课程和经济管理门类基础课程的统一安排协调组织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制定,基层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培养环节日常具体教学工作安排,领衔导师负责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规划以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导师组负责各研究生学术研究指导和思想动态跟踪。逐渐将管理工作和管理权限重心下移,逐步形成责权利较为分明的管理制度,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已经初见成效。

近三年的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涉及到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基层培养单位和导师的管理积极性,基层培养单位增配专任或兼任研究生教学秘书,担当起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任,不再是被动的被管理者,并且很多基层培养单位为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了多项助管、助研、助教工作。众多研究生积极参与到基层培养单位的“三助”工作,改变了从前研究生部直接管理研究生的局面,增加了研究生与基层培养单位、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多方面联系,增强了导师的责任感和研究生的专业归宿感,研究生能更好的投入到自己的专业科学研究工作中。

四、结语

研究生教学管理改革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在改革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阻碍研究生教育高速发展的障碍,比如在新的管理模式中出现个别基层培养单位管理工作的松懈和隐瞒,同时研究生教学秘书不太稳定,福利待遇没有保障,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教学秘书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因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后,教学工作的落实情况、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导师的指导工作、众多的教学管理文档和研究生学习期间相关资料的保存与归档等问题,研究生部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重视,严格监督,决不能管理下放就置之不管,只有定期检查监督落实,并及时反馈,且奖惩制度公正分明,才能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改革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改革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朱 烈.王 祥.如何做好二级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3)

[2]陈世海.对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社科纵横,2008(8)

[3]王丽波.高校校院两级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

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领为根本手段、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新世纪是知识信息化、教育网络化的时代,文化管理视域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应该是顺应时代要求注重和追求文化价值。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较高层次育人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已是必然的选择。我们从对文化管理、高等教育文化管理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文化管理本质的阐释,以期对文化管理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管理;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新世纪是知识信息化、科技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之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进行的活动,任何管理活动都包含着对人性的把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所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领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以此,作为较高层次的育人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已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个科学的管理理论的诞生,都与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较为十分密切的关联,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纵观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渐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马克斯·韦伯认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都可能在其“表象”后面发现一种无形且能有效支撑一项事业的精神力量;这种以事业追求为表现的凝聚力的精神,与特定社会文化的时代背景有着某种关联的渊源;在特定条件下,这种凝聚力的精神决定着这一事业的成败。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学者邓志辉:“文化管理不是仅强调刚性制度的制约作用,而是使一些管理制度能够体现人性化,使之更适合‘人性’需求而使管理刚柔并济。从强调命令服从到内在力驱动,这种持久影响和有效激励,从员工被动管理到主动积极,是组织从科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的本质变化,这是一场较深层次的变革。”孙鹤娟学者也提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以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社会学专家华勒在其《教学社会学》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学校文化”这一词语。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殊教学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特质文化。与此义相同,美国文化学专家巴茨指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学校的管理者或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学规章和教育理念,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及管理规律,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有效的组织、合理的指导和协调,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终获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化效益、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道:“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文化管理之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曾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几乎管理学思想史中的所有科学管理的理论,都是互相交织着并沿着“人”的系统性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专家西斯克也曾在其著作《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指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际氛围,自动地影响、调节组织及其成员的心态和行为,并通过对这种人际文化氛围的群体心理认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性。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组织及其成员成为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地增强“这一组织”内在的动力,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为文化而文化。文化管理的宗旨不是使组织成为文人组织,而是变成富有人文精神的组织。文化管理成功的前提是首先放弃任何文化观念,因为文化管理不是要在管理中附庸风雅,或人为地与某种文化、理论建立一种关系。文化管理更不是让组织变成一个空谈而不务实际的文化沙龙,而是建立一种健全的文化理性,在使组织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使成员更加高效地工作并达到工作与生活之平衡的同时,实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的,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和统领者,也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管理学认为,“管理系统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所构成的,并由人来组织调控并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的系统”。由此,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作为“人”的这一较高层次研究生的作用可见一斑,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研究生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地达成研究生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对研究生的管理是人类社会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之一,研究生的主动和能动性的特征,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归根结底是将取决于研究生这一教育主体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的系统与物的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的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地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就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第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所谓价值观是“指组织为了某一特定系统的生存或优化而选择某些行为的精心或优先战略选择,是在组织和个人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信念。” 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讲,价值观是建立共同愿景、形成研究生集体凝聚力的“超情景目标”,会影响到研究生个体对研究生高等教育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决定着研究生集体的领导力、决策的执行力,并最终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文化管理通过传统文化的思想熏陶和文化育人,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构建属于该研究生集体的教育管理目标。一直以来,在传统的研究生管理育人过程中,“始终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缺乏科学的育人理念作为指导”,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分散性”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一种新的具有超越传统管理理念的,注重文化价值和追求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其发展。特别对于具有较高学识的研究生来讲,研究生教育管理亟须引入文化管理理念,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构建统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研究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高校应加强对中国固有的优秀文化管理思想价值的探寻和挖掘,在其中合理地汲取我们中华伟大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精华,作为适宜现代研究生文化的、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诠释和表达,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内涵,使之与研究生教育相适应,并将我国传统科学管理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四进四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研究生这一高等人才的基本文化土壤,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及道德进步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科学影响并有效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上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素质的建设者。

第二,以刚柔并济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内部组织。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教育”而言,文化管理更注重“柔性管理”,它以“人性化”为根本标志,在遵循个体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对教育或管理的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手段,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教育客体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励和释放人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从而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以及策略都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研究生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高层次的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而又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平衡,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研究生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的研究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研究生教育管理更需要的是“柔性管理”和“刚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种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教育。没有刚性教育,研究生管理工作必然是混乱无序的,研究生柔性管理也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研究生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教育也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高等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文化管理并非是单纯地要排斥刚性教育,它并不反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刚性的”管理制度和学校规章的建设,相反的,柔性管理的全面实施要依赖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学风及考试制度的保障,刚性教育也需要研究生管理中软要素的润滑、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和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广大研究生的自觉行动。

第三,以教育性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容易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评价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分而抑制研究生群体的主体首创精神。由于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他们的这种“精英性”特征意味着研究生群体具有自身独特的道德水准、政治立场和精神风貌。必须构建一个“研究生个体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的评价机制,要树立起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价值观、平等价值观、法制价值观、个性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等新的价值观念。这种评价机制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人为本及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既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研究生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总之,只有优秀的大学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广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中的文化管理,一定要有创新机制作为保障,才能在长期的学校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这里有许多的空间要拓展、要丰富,许多的问题要研究、要探讨,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和日臻完善。笔者坚信,只要继续扎实地做下去,一定会发现其长效作用与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 乐永辉.高等教育管理文化由“校本”向“人本”转型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111-112.

[2] 丁钢.文化管理的自觉诉求与理论构建[J].江海学刊,2009,(6):92-96.

[3] 马维胜.文化管理: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J].江海学刊,2005,(8):6-9.

〔责任编辑:崔家善〕 2015年11月 知  与  行   Nov. 2015

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体系;环境经营;低碳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当前,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学校是培养未来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的摇篮,如何让这些未来的企业家、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并使之自觉行动起来,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关注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让他们的思维彻底走出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对立的误区,是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大学教育中特别是研究生的教育中开展环境经营方面的教育和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

环境经营是把环境保护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使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融为一体的企业经营活动。环境经营贯穿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从原材料购买到产品设计、生产、营销、消费、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全过程。环境经营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的交叉学科,综合性是它与其他学科相比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把环境经营纳入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就是在研究生中开展环境经营方面的教育和教学,其主要任务是依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演变规律,揭示现代企业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探究环境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以及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企业环境经营的相关措施,满足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社会需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把环境经营纳入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的目的是在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突出低碳环保特色,培养既掌握管理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熟知企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的高级管理者。

把环境经营纳入现代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创新研究以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环境经营课题组为依托,以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构建低碳社会和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研究内容涉及环境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冶金企业环境问题等领域,按照开设环境经营课程—开设环境经营学术前沿报告—召开环境经营研讨会—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等思路展开研究。

二、实施方案

(一)成立环境经营课题组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于2009年12月成立了由来自运营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环境工程、冶金工程等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的环境经营课题组。课题组充分体现了环境经营依托工科、立足冶金、学科交叉、低碳环保的学科特色。课题组的主要任务是把握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国家关于环保法律法规,编写环境经营学教材及相关辅助教材、开设环境经营前沿讲座、科学研究、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在研究生中开设《环境经营》课程及前沿报告

在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生中开设《环境经营》必修课和前沿报告。课程内容包括:环境经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环境信息化管理、环境经营经济评价、环境经营监察等。前沿报告主要涉及當前关于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环境经营》课程及前沿报告均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课题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专题。

(三)组织召开环境经营研讨会

为促进环境经营学术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经营理念,环境经营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环境经营研讨会:2010年4月,组织召开了以“环境经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中日学术研讨会。2010年7月,组织召开了以“环境经营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辽宁省管理年会,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生全体参加了这两次学术研讨会。2012年3月,组织召开了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学术研讨会,主题仍然是“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我校首次开展的以研究生为参加主体的学术性研讨会,旨在加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进感情友谊,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挖掘自己的科研潜力,使一些优秀的研究生脱颖而出。

本次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环境经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主题下设置了四个分主题,在每一个分主题下又给出了参考题目。第一个分主题是“环境经营战略与策略的思考”。参考题目包括: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环境经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清洁生产;环境营销;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环境经营的监管;环境会计;环境信息管理;钢铁企业的环境经营战略等。第二个分主题是“从环境经营的角度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参考题目包括: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从环境经营的角度看企业家制度机制的构建;从环境经营的角度看企业家选择机制的构建;从环境经营的角度看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从环境经营的角度看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个分主题是“环境经营的技术经济评价”。参考题目包括: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探析;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研究;工业企业污染损失的经济计量与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企业环境经济效益的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国际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框架下企业环境行为的改进。第四个分主题是“环境经营的国际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参考题目包括:日本企业环境经营的理念;美国企业的环境经营对我国的启示;韩国环境经营对我国的启示;国外环境经营的现状分析;中日韩环境经营的比较分析;国内外环境经营案例分析;环境会计在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分析;发达国家绿色经营的生产模式——清洁生产;发达国家绿色经营的管理模式——环境管理体系;发达国家绿色经营的营销模式——绿色营销;发达国家绿色经营的物流模式——环境物流;发达国家绿色经营的信息模式——环境信息管理等。此次学术研讨会要求我校工商管理学科研一和研二的学生全体参加,按照给定论文模板每人撰写一篇与研讨会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编辑出版论文集,并通过匿名评审的方法评出研讨会期间发言的学术论文,由作者在研讨会上进行宣讲,导师及相关人员担任评委及点评专家。根据评选结果评出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并给予相关奖励。

(四)开展环境经营方面的科学研究,并与硕士论文选题与撰写相结合

环境经营课题组在开展环境经营教学的同时,以高碳企业环境经营为研究方向开展了环境经营方面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经营理念;发达国家高碳企业环境经营经验分析;高碳企业对环境的短期及长期影响、原因分析;高碳企业清洁生产理论、绿色营销理论、绿色物流理论、绿色信息化、环境经营评价等,所有的科学研究均以钢铁企业为例进行。研究生在学习环境经营课程和听取环境经营方面的前沿报告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在硕士论文选题时部分同学选择了环境经营方面的题目。如2009级学生的硕士论文“辽宁省电力行业碳排放评价体系研究”、“鞍山钢铁公司环境经营模式研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等;2010级研究生的“钢铁企业绿色营销模式研究”、“钢铁企业绿色定价方法研究”、“钢铁企业环境责任研究”等。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再应用于课堂教学,真正做到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促进科研。

(五)组织开展环境经营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研究生开展环境经营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准备开展的活动有:“构建低碳社会我先行”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节约能源从我做起”、“拾垃圾构建环境友好型校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以“践行低碳路线,创造绿色明天”为主题的环境经营活动周活动,向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宣传低碳生活理念,呼吁保护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会极大提高管理学院研究生及其他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了研究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相信这些活动的开展会对构建低碳环保型校园和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效果

(一)有助于学生了解前沿知识

环境经营是企业最新的经营战略,国内很多企业刚刚引进,并处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如何将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方向与这一前沿成果紧密结合,并向研究生传授国内外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采用前沿讲座和召开学生研讨会的形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有关环境经营的前沿知识,掌握了最新的研究动态,而且这也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

(二)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环境经营课题组成员在进行前沿报告的过程中会涉及自己研究这个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一研究方法;学生在掌握前沿知识的过程中也掌握了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方法。掌握了研究方法就掌握了研究科学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则,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分析研究问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解释力,从而提高硕士论文的质量,并且为将来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方法基础。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研究生参与环境经营方面的前沿报告、科学研究、撰写硕士论文以及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等,提升了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获得了环境经营与企业环境问题的真实信息,了解了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获得了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机会,真正实现了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目标;在相关材料的总结撰写过程中,提升了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研究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建萍.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加强高校环境教育的思考[J].职教时空,2007,(22):24-25.

[2] 韩冰霜.高校环境教育及其评价模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10-18.

[3] 李红梅,衡阳.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现代环境意识的整合[J].理论导刊,2006,(10):41-43.

[4] 刘建伟,郭桂平.高校大学生环境教育刍议[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23.

[5] 阿布都热合曼·吐尔逊,艾尼瓦尔·吐米尔.南疆师范院校非环境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

(3):193-194.

[6] 李文腾,金赞芳.大学生环境教育的双因素分析——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3):42-44.

[7] 谭寨璐.关注研究生学术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46.

[8] 肖川,胡乐乐.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3.

[责任编辑 李可]

经济管理研究生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化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领为根本手段、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新世纪是知识信息化、教育网络化的时代,文化管理视域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应该是顺应时代要求注重和追求文化价值。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由此,作为较高层次育人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已是必然的选择。我们从对文化管理、高等教育文化管理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文化管理本质的阐释,以期对文化管理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管理;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机制

新世纪是知识信息化、科技网络化的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随之对我国高等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文化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目的的管理模式,它被许多学者称之为“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进行的活动,任何管理活动都包含着对人性的把持和对人性价值的道德追求。所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也都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所构成的,由人来运营并为人服务。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协调组织教育系统的各要素以期达到教育管理的目标。人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统领者,也是整个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高等院校是传播先进知识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以此,作为较高层次的育人实践活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走向文化的管理已是必然的选择。

一、文化管理及高等教育文化管理的阐释

每一个科学的管理理论的诞生,都与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较为十分密切的关联,这种情况可一直追溯到工业文明的开始时期。纵观管理思想理论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文化管理”理论,是继管理之父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后逐渐产生和形成的管理理论,它力图进一步纠正、补充其他管理理论的不足而进行最新的探索。对于什么是文化管理,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探讨。马克斯·韦伯认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都可能在其“表象”后面发现一种无形且能有效支撑一项事业的精神力量;这种以事业追求为表现的凝聚力的精神,与特定社会文化的时代背景有着某种关联的渊源;在特定条件下,这种凝聚力的精神决定着这一事业的成败。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学者邓志辉:“文化管理不是仅强调刚性制度的制约作用,而是使一些管理制度能够体现人性化,使之更适合‘人性’需求而使管理刚柔并济。从强调命令服从到内在力驱动,这种持久影响和有效激励,从员工被动管理到主动积极,是组织从科学管理上升到文化管理的本质变化,这是一场较深层次的变革。”孙鹤娟学者也提出,文化管理就是“人化管理”,以人自身角度为出发点,借助管理主体与对象主体间形成的文化力来实现最终管理目标——人的价值,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管理。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1932年美国社会学专家华勒在其《教学社会学》著作中第一次使用了“学校文化”这一词语。他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殊教学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特质文化。与此义相同,美国文化学专家巴茨指出:“学校文化就是‘在这里我们做事的方法’,……学校的文化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组织核心的关于标准、态度、信念、行为、价值、仪式、传统等的复杂形态。”高等教育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文化则对高等教育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高等教育管理是学校的管理者或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学规章和教育理念,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及管理规律,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有效的组织、合理的指导和协调,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终获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化效益、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有学者曾提道:“文化管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表现出来的优化作用,从对管理理念的正确引领作用,到对管理效率的科学强化作用,再到对管理过程的高效校正作用,都说明它优于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管理在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把文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之中,通过借助一些含义深刻的文化符号系统,建立其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主流价值观,拥有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使命的文化组织,形成共同认可的组织文化力量,使得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达到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生教育文化管理之本质

“管理原本就是一种文化,它既源于文化又创造文化。”《管理思想的演变》一书中指出:“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葛新斌曾在《试论人性假设问题的教育管理学意义》一文中认为,几乎管理学思想史中的所有科学管理的理论,都是互相交织着并沿着“人”的系统性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不断向前推进。管理学专家西斯克也曾在其著作《工业组织与管理》中指出:“每一种管理行为都是以一组有关工作性质和人类本性的含蓄假设为。”

文化管理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文化的力量来引导,建立起组织和成员内部认可的文化环境,协调和谐的人际氛围,自动地影响、调节组织及其成员的心态和行为,并通过对这种人际文化氛围的群体心理认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使得组织和成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随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使群体能够产生最大的合力。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核心,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的根本就是文化意识和精神能动性。把重视人的价值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组织及其成员成为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唯其如此,才能不断地增强“这一组织”内在的动力,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文化管理的本质是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管理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为文化而文化。文化管理的宗旨不是使组织成为文人组织,而是变成富有人文精神的组织。文化管理成功的前提是首先放弃任何文化观念,因为文化管理不是要在管理中附庸风雅,或人为地与某种文化、理论建立一种关系。文化管理更不是让组织变成一个空谈而不务实际的文化沙龙,而是建立一种健全的文化理性,在使组织负起必要的社会责任,使成员更加高效地工作并达到工作与生活之平衡的同时,实现组织效益的最大化。

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和其他的管理系统一样,都是由人和物这两个主要系统所构成的,人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其他要素的协调和统领者,也是整个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主观能动者。所以,无论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人都在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管理学认为,“管理系统是以人为主体要素所构成的,并由人来组织调控并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的系统”。由此,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作为“人”的这一较高层次研究生的作用可见一斑,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协调研究生管理系统各要素,以求有效地达成研究生管理目标的活动。“人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判断一切、评价一切、选择一切”。对研究生的管理是人类社会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主体能动性的突出反映之一,研究生的主动和能动性的特征,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归根结底是将取决于研究生这一教育主体对于物质系统以及人的系统与物的系统是否能有效和谐,使得人的系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文化管理视域下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构建

“机制就是根据事物要素之间变化的原理,为了保证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而有意识地安排的组织设计。”由此,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就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等在管理活动中,为了保证高效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而进行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等的一种组织设计。

第一,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所谓价值观是“指组织为了某一特定系统的生存或优化而选择某些行为的精心或优先战略选择,是在组织和个人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信念。” 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讲,价值观是建立共同愿景、形成研究生集体凝聚力的“超情景目标”,会影响到研究生个体对研究生高等教育的认同度和忠诚度,决定着研究生集体的领导力、决策的执行力,并最终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目标的实现。文化管理通过传统文化的思想熏陶和文化育人,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构建属于该研究生集体的教育管理目标。一直以来,在传统的研究生管理育人过程中,“始终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缺乏科学的育人理念作为指导”,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分散性”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须一种新的具有超越传统管理理念的,注重文化价值和追求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其发展。特别对于具有较高学识的研究生来讲,研究生教育管理亟须引入文化管理理念,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构建统一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研究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高校应加强对中国固有的优秀文化管理思想价值的探寻和挖掘,在其中合理地汲取我们中华伟大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精华,作为适宜现代研究生文化的、喜闻乐见又通俗易懂的诠释和表达,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精神内涵,使之与研究生教育相适应,并将我国传统科学管理文化的最新科研成果“四进四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培养研究生这一高等人才的基本文化土壤,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和文化及道德进步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科学影响并有效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上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使之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高素质的建设者。

第二,以刚柔并济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内部组织。相对于传统的“刚性教育”而言,文化管理更注重“柔性管理”,它以“人性化”为根本标志,在遵循个体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对教育或管理的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手段,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教育客体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励和释放人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从而实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沃特曼就曾认为“管理要素可以分为结构、策略、人员、管理作风、制度与程序、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其中,结构、制度与程序以及策略都是硬要素,其他如指导性观念和共有的价值观、人员、管理作风等都是软要素。就研究生教育管理而言,硬要素较为直观也比较容易操作,而对高等教育管理效果较为明显的软要素则不好掌握和操作,其效用也比较长,又往往是潜在的,短期内不容易察觉和进行评价。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人们自身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往往采取非强制性措施,从深层次中挖掘出人的一种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使被管理者能够自觉提高自身标准,在工作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一种管理形式。它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满足被管理者高层次的需要,能够增强被管理者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硬管理则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监规纪律等来强制性地约束被管理者的行为,使被管理者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保证教育管理活动拥有比较稳定而又良好的秩序。在硬管理中,明确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统一的领导以及理性的处理是其核心内容。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进行评价主要是以具有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以此来减少因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因素给工作学习带来的不平衡,以便体现出管理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硬管理将会带来一种相对的安全感,能使研究生们不必花更多精力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只把重心放在工作学习上,这样把工作学习做好就会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传统的研究生管理中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软性因素正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研究生教育管理更需要的是“柔性管理”和“刚性教育”的有效结合和优势互补。因此,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的转换还有一个“刚柔并济”的问题。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两者都各自拥有优缺点,对任何时期的管理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也决不可回避这两种管理思想。我们不能排斥刚性管理,更不能只用柔性管理来取代刚性教育。没有刚性教育,研究生管理工作必然是混乱无序的,研究生柔性管理也必然会失去“立足点”;没有柔性管理,研究生管理工作必然是空洞和乏味的,刚性教育也不会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因而,在我们高等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中,必须要坚持刚柔并举、刚柔兼济,以求取得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文化管理并非是单纯地要排斥刚性教育,它并不反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刚性的”管理制度和学校规章的建设,相反的,柔性管理的全面实施要依赖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学风及考试制度的保障,刚性教育也需要研究生管理中软要素的润滑、引领和带动,从而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和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广大研究生的自觉行动。

第三,以教育性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评价是建立在事物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基础之上的,根据主体需要的某种价值观对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判断。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定义为“教育评价活动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那么,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就可以是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管理主体,根据其需要的价值观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事物及其属性进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判断。

传统的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往往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容易造成因管理者的个人喜好进行评价,导致评价所要获得的信息不充分而抑制研究生群体的主体首创精神。由于研究生是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处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他们的这种“精英性”特征意味着研究生群体具有自身独特的道德水准、政治立场和精神风貌。必须构建一个“研究生个体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相统一”的合理的评价机制,要树立起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价值观、平等价值观、法制价值观、个性价值观、整体价值观等新的价值观念。这种评价机制从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以人为本及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评价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而且体现出很大程度的深刻性,既尊重了作为教育活动中主客体的人的自然发展,也强调了研究生教育管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得到突出和提升。

总之,只有优秀的大学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研究生高等教育。广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中的文化管理,一定要有创新机制作为保障,才能在长期的学校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这里有许多的空间要拓展、要丰富,许多的问题要研究、要探讨,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和日臻完善。笔者坚信,只要继续扎实地做下去,一定会发现其长效作用与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 乐永辉.高等教育管理文化由“校本”向“人本”转型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4):111-112.

[2] 丁钢.文化管理的自觉诉求与理论构建[J].江海学刊,2009,(6):92-96.

[3] 马维胜.文化管理: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J].江海学刊,2005,(8):6-9.

〔责任编辑:崔家善〕 2015年11月 知  与  行   Nov. 2015

上一篇:行政管理研究生论文下一篇:项目管理研究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