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范文

2023-09-09

物联网应用范文第1篇

10道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3道简单题每题6分,共18分

1道论述题,共32分

选择题

1、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A、射频识别技术 B、服务器技术 C、软件技术

A

2、 传感网是基于()建立起来的网络。

A、射频识别技术 B、感知技术 C、软件技术

B

3、 2009年1月28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

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A、微软B、INTELC、IBM

C

4、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的四层分类包括()、网络层、应用层和公共技术。

A、感知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A

5、 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的三层分类包括感知层术、网络层、()技术。

A、应用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A

6、 温度传感器包括(),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以及温差电偶

A、热敏电阻B、光敏电阻C、压敏电阻

A

7、 湿度传感器主要包括电阻式和()两个类别

A、压敏式B、热敏式C、电容式

C

8、 光传感器可以分为光敏电阻以及( )两个大类。

A、温差电偶B、光电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

B

9、 条形码分为和二维条形码。

A、一维条形码B、立体条形码C、三维条码

A

10、 网络层的传输方式,主要分为:有线通信、( )

A、光纤通信B、红外通信C、无线通信

C

11、 条形码系统主要由下列元素构成:条形码编码方式、条形码机、( )、编码器及解

码器、应用程式介面

A、条形码打码机B、条形码扫描器C、光电耦合器

B

12、 RFID系统至少包含( )和阅读器两部分

A、电子标签B、条形码C、光电耦合器

A

13、 电子标签由( )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

A、电源B、标签天线C、标签纸

B

14、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分为( )和半双工系统以及时序系统。

A轮询B、应答C、全双工

C

15、 下列电子标签卡的读写频率属于低频的是:( )

A、125KHzB、13.56MHzC、915MHz

A

16、 下列电子标签卡的读写频率属于高频的是:( )

A、125KHzB、13.56MHzC、915MHz

B

17、 下列电子标签卡的读写频率属于甚高频的是:( )

A、125KHzB、13.56MHzC、915MHz

C

18、 下列电子标签卡的读写频率属于微波的是:( )

A、2.4GHzB、13.56MHzC、915MHz

A

19、 无线局域网802.11a标准设备工作于( )频段

A、2.4GHzB、5GHzC、1.8GHz

B

20、 无线局域网802.11b/g标准设备工作于( )频段

A、2.4GHzB、5GHzC、1.8GHz

A

判断题

1、 物联网仅指传感器网络。(X)

2、 物联网仅包含射频识别技术。(X)

3、 物联网标准体系包括了体系架构、组网通信协议、接口、协同处理组件、网络安全、编

码标识、骨干网接入与服务等技术基础规范和产品、应用子集类规范等。(√)

4、 微机电系统的英文名称是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简称MEMS,是一种由微

电子、微机械部件构成的微型器件,多采用半导体工艺加工。(√)

5、 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是一种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目前多采用把传统

的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结合的方式来制造。(√)

6、 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其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具有传感器,微处

理器,以及通信单元,节点之间通过通信联络组成网络,共同协作来监测各种物理量和

事件。(√)

7、 磁卡(magnetic card):一种卡片状的磁性记录介质,利用磁性载体记录字符与数字信息,

用来识别身份或其他用途。(√)

8、 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也叫做智能卡(smart card),它是通过在集成电路芯片上

写的数据来进行识别的。(√)

9、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用来为各种物品建立唯一的身份标

识,是物联网的重要支持技术。(X)

10、 应用层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构建面向各类行业实际应用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台,并

根据各种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关的内容服务。(√)

11、 一个完整的条形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

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

12、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

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IC卡。(X)

13、 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高频、微波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X)

14、

15、

16、

17、

18、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X) 802.11b其载波的频率为2.4GHz,传送速度为11Mbit/s。(√) 802.11a工作在5GHzU-NII频带,物理层速率可达54Mbps,传输层可达25Mbps。(√) WIMAX技术采用的是802.16协议,是作为城域无线宽带网的技术出现的。(√) 在无线Mesh网络中,任何无线设备节点都可以同时作为AP和路由器,网络中的每

个节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每个节点都可以与一个或者多个对等节点进行直接通

信。(√)

19、 ISO18000系列仅含括了有源RFID技术标准,主要是基于物品管理的RFID空中接

口参数。 (X)

20、

简答题 ISO 14443-3仅规定了TYPE A的防冲撞机制。(X)

1、列举你所知道的传感器类型。(不低于3种)

温度、湿度、压力、光、磁性等

2、我们常说及三网融合是什么?

三网融合: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或因特网)。

3、请列举常用的无线局域网络技术标准(不低于3种)

802.11a,802.11b,802.11g,802.11n等

4、请列举常用的RFID工作频率。(不低于3种)

125KHz,13.56MHz,433MHz,915MHz,2.4GHz等

5、请列举常用的电信运营网络技术名称(不低于3种)

GSM、GPRS、CDMA、WCDMA、CDMA2000、TDCDMA等

6、请列举青岛港目前在RFID技术方面的应用(不低于3种)

海关电子车牌、大港仓库理货、油港公司电子车牌、人员登记管理、电子车门证等。

论述题

物联网应用范文第2篇

一、LoRa物联网概述

(一) LoRa物联网概念

Lo Ra技术是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 其全称为“Long Rang”, 其主要特点是长距离且低能耗,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优点, 其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 主要应用于为电池供电的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广域网。因为Lo Ra的无线电信号是经过Sub-GHz的频段, 对通信信号具有放大作用, 使通信设备在较低功耗的情况下能够完成长距离通信, 并且可以使用电池或其他能量供应方式进行供电, 同时得益于较低的数据传输速度, 电池的寿命与网络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加。由于LoRa技术的信号穿透力较强, 在大规模建筑中也毫不逊色, 因此更加适用于大规模低成本的物联网系统的构建。

(二) LoRa物联网优势

1. 辐射范围广

相比于传统的WiFi、蓝牙、RFID等适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技术, 虽在现有技术上可以做到安装布置成本较低、维护维修技术成熟、传输效率高等优势, 但Lo Ra物联网在传输距离与穿透力上更胜一筹, 更适用于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要。LoRa物联网在空旷、没有任何阻挡的情况下, 辐射信号范围可覆盖方圆5-10公里, 即使在城市建筑物密集的情况下, 也可覆盖500-1000米的范围。

2. 成本较低

基于NB-Lot的蜂窝物联网, 虽然传输距离较远, 但传输信号过程中能耗较大, 且基站的部署高度依赖电子信息运营商, 在没有基站的无信号区域, 需架设信号中继装置以加强信号。最重要的是, 在未来蜂窝物联网终究是会出现收费运营的一天。而LoRa物联网可依据自身传输信号穿透力较强的优势, 减少基站的设立, 在运营过程中降低大量费用。

3. 功能完善

由于LoRa物联网对于信号接收的灵敏度较高, 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其能耗被最大程度降低。由于LoRa物联网支持多信号通道、多数据速率的同时处理, 因此系统容量较大, 信号处理速度较快。基于终端与集中器的系统还支持测距与定位, 极大程度地丰富了LoRa的使用功能。

二、LoRa物联网的应用

(一)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外界温度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产生的温度都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仅仅自身内部温度呈周期性变化, 还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高温环境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的外表温度远大于混凝土内部温度, 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化为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 利用测温仪采集各个维度的温度, 从而实现测量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温度、表面问题、外界温度, 测温仪数据通过LoRa进行无线传输, 进而与中继设备实现数据交流, 中继设备在收到由测温仪传来的温度数据, 再通过RS232进行传输, 将其传输给PC电脑端或通过GPRS将其传输给云平台, 供其他端口进行数据下载与交互。温度数据处理工作由PC端软件进行, 针对混凝土温度曲线进行分析与存档, 帮助后期整合施工记录, 以实现整个公司所有项目的统筹控制, 完成数据化。

(二) 智能楼宇安全监控

得益于LoRa物联网覆盖区域广的优势, 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楼宇安全监控。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控制、通讯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技术进行有机的综合, 形成一种最优化组合, 核心是5A系统, 使整栋四散分离的智能家居形成高度统一的整体, 将传统单一、冰冷的家居变成更具人性化设计的港湾。为更加安全且有效地保证整栋乃至整片建筑监控管理系统安全运行, 对整栋乃至整片区域进行无死角即时监控, 并及时将监控图像反映到总监控室, 供监控人员即使查阅、监管。同时将监控视频保存至安全且大容量的储存器中, 以备检差和发生事故时调用。

(三) 智能停车场

针对许多城市关于停车难、停车贵等通病问题, 需应用LoRa技术进行物联网的布置, 并结合城市停车新模式打造全新、快捷的智能城市停车模式。在停车区安装地磁车辆检测装置, 并通过LoRa物联网将信息传入PC端, 在PC端进行停车信息整合与调控。将采集信息收集至云中, 用户通过APP可随时查看附近停车场停车情况, 并进行车位预留、车位导航, 真正实现智能城市生活。

三、结语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应用成本越来越低廉, 各行各业逐渐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因为LoRa技术具备覆盖面广、耗能较低的优点, 完美解决了物联网中长距离、高能耗连接的问题, 且适用于长距离通信中使用电池供电的情况, 未来的LoRa物联网必然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大放异彩。

摘要:随着工业化、智能化的迅速推进, 简单的设备已不适用于现在的生产生活, 为满足快节奏生产生活的需求, 物联网被人们寄予厚望。物联网是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合体, 它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方式, 是让所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普通物体真正实现信息互通的网络技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无线通信终端市场, 且研究物联网多年, 物联网在中国市场注定得到广泛使用。本文首先对LoRa物联网的概念进行阐述, 进而论述LoRa物联网的优势, 最后详细分析LoRa物联网的应用, 以期给予相关从业者一些帮助。

关键词:LoRa,物联网,应用,低能耗

参考文献

[1] 曹茂春.物联网在绿色智能楼宇市场前景的探讨[J].智能建筑, 2011 (12) :28-31.

[2] 曹茂春.马龙.物联网在某城市燃气管网SCADA系统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3 (2) :27-30.

物联网应用范文第3篇

物联网是信息时代下的产物, 同时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物和物之间进行相互联系的互联网。物联网当中是对信息技术的最好应用, 如果我们将互联网和物联网进行关联, 我们不难发现物联网实际上是对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 互联网依旧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由此可见, 物联网既是一种网络, 同时也是一种业务和应用, 其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将人与物、人与人和物与物之间进行相互联系。目前在很多的领域当中都开始广泛的应用物联网, 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此, 本文主要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具体分析如下:

二、物联网的概述

物联网主要指人与人、人与人和物与物之间的一种无线通信, 其主要的连接手段为分组的数据业务和短消息等。目前物联网技术主要包括智能识别、智能控制感知、普适计算和泛在网络等技术。物联网的主要工作过程为先通过射频识别、GPS和传感器等技术对物体的行动进行采集, 然后这些信息接入网络, 这时智能化系统会将人、设备和系统之间进行相互联系。物联网技术被公认为是信息产业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之后的再一次的技术浪潮, 并在2009年被正式列入到了我国五大新兴产业当中, 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同时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也使得与之相关的信息化产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

物联网技术的本质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和感知技术等实现人与物之间的对话。物联网主要依靠互联网来进行信息的传输, 并将互联网终端不断的拓展到实物, 形成由物联网所构成的智能化的网络, 最终实现物品在任意时间和地点之间的相互连接, 达到对联网物品进行远程控制的目的。我们可以在物联网体系结构划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这三个技术层面, 其中感知层主要是为了对物联网当中的物品进行感知, 是物联网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层主要是将行业信息化的需求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 并为应用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法, 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是物联网当中产业化能力最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部分;应用层则主要是对物联网的应用特征进行优化和改造, 最终形成系统感知。

三、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一) 射频识别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利用射频信号对信号数据的自动化识别, 并且其还能够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识别。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完全不用人工参与, 直接由计算机系统独立完成, 其工作原理为:一旦目标物体进入到了磁场范围之后, 就会接受到射频信号, 然后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 将物体的信息都存储到芯片当中, 并将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发送, 而当这些信息被解读器解读之后, 就会被输送被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处理, 从而完成对目标物体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目前该项技术目前在各个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而电子标签设备和阅读器设备是构成射频设备系统的两个重要的部分, 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进行检测和控制。其中在电子标签设备当中存储这和物体具体信息相对于的具体数据, 并将其附着在物体的内部, 这种设备与传统的条形码模式相比, 能够实现对物体的定位和更重, 并且还能够远距离的对数据进行读取。另外, 电子标签设备在密码保护和数据读取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 传感器技术

传感技术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信息传输、分析和反馈的技术支撑, 其能够对物联网的自身和物联网的外部运行环境进更好的感知。目前传感器技术逐渐的向着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并且已经成为了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传感器技术主要借助卫星传感器节点, 利用无线传感器对所检测区域进行合理的布置网络。目前我国的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网络控制、网络监测的智能化网络节点等。

(三) 认知计算和智能控制技术

物联网当中的认知计算主要是以人脑作为研究的基础, 主要通过模仿人脑的意识、行为和感知能力等来实现智能控制[3]。认知计算具有占用空间小和消耗能量低等优势, 目前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而研究的结果能够为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进而促进智能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在今后的物联网的发展过程中, 一定要加强从环境中获得自身行为和习惯的研究, 从而提升对目标物体的智能化控制水平, 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四) 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主要是对尺寸结构为0.1-100mm范围内所有材料性质及其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的一种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全面普及, 传感器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当中, 而微传感器凭借着其自身体积小、性能高和功耗低等特点, 也逐渐的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 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 而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纳米传感器可以代替人类完成很多具有高难度和高危险性的工作, 这也使得纳米传感器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四、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 在智能化城市社区建造中的应用

在城市智能化社区建造过程中, 主要是借助物联网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网络融合技术等对现代建筑物当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服务进行不断的拓展, 使得现代建筑物更加的人性化和智能化, 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由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智能化社区的建设具有高质量和低成本的特点, 进而更好的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智能化社区的建成还能够有效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人们构建自由、平等、和谐的精神家园。

(二) 农业生产精细化中的具体英语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当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时空差异和产量等信息进行收集, 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对比, 分析出农田之间存在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并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调控方案, 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精细化。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正在有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进行转型, 而物联网在农业产生当中的应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向着精细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推动自动化技术和现代远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另外, 在农业产生的当中运用物联网技术, 能够动态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和土壤条件等进行监测, 并和系统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 作出科学的预测, 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提升农作物抗病抗灾能力, 进而提升农业种植的综合效益。

(三) 智能交通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将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 进而形成一个实时、准确、高效、智能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控制系统, 以此来提升交通运输和控制的效率和水平[4]。比如:可以在交通巡视车上安装传感器、道路监视器和RFID嵌入式芯片, 当巡视车在道路上进行巡视的过程中, 就能够利用传感器和道路监视器将路面上的情况进行监视, 并通过RFID嵌入式芯片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总部, 总部在接受到信息之后发送相应的指挥信息给巡视车, 以此来提升交通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

物联网技术除了被应用于智能城市建设、农业和交通等领域, 还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其他领域, 比如:环境监测、军事指挥、医疗服务、水系监测和智能消防等领域。而传感器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当中, 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监测依据。另外, 将物联网和互联网进行有机的结合, 能够有效的实现人类社会和物理系统的紧密结合, 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物联网技术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恒业领域当中。由于物联网技术具备的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 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进而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便利, 同时物联网的出现增强了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将引领着经济向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物联网技术设计的范围比较广, 目前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促进的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这也使得物联网技术被人们称为继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后的主要领导者。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并对物联网当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社区建设、农业和交通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物联网,关键技术,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庞春辉.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 2013 (14) :148-148.

[2] 刘滕.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11) :141-142.

[3] 宁志华.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1 (20) :83-84.

物联网应用范文第4篇

2、人工智能技术在供电领域的创新应用分析

3、基于系统集成理念的智能建筑设计

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堂与实践教学改革与探讨

5、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分析与思考

6、工程背景下电力系统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7、基于信息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类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8、工业互联网的历史内涵与发展形式研究

9、工程认证背景下仪器仪表课程设计课教学改革探索

10、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1、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群电类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12、电子信息类专业互联网技术教学创新研究

13、物联网技术下单片机课程的教学研究

14、结合《单片机原理》与《传感器技术》课程设计综合案例库的研究

15、计算机专业开放式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16、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

17、应用技术型高校物理实验分级分类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8、校企各展所长 共育物联网英才

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20、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初探

21、面向区域特色经济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研究

2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与电气火灾预防

23、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及维护

24、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25、电气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应用的探究

26、基于翻转课堂的《传感网原理及应用》教学改革研究

27、低压配用电自动化智能系统的设计及工程应用

28、建筑智能化专业楼宇自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

29、物联网工程专业建设与实践教学研究

30、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图像处理”教学研究与改进

31、电子工程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2、电气及自动化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3、天泽智云:工业互联网企业 需要“授人以渔”

34、电子信息类重点专业建设与初期成效

35、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36、基于楼宇专业建设谈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37、基于PDCA循环改进法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改革

38、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39、基于技术协同、校企共建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40、相量法的成果导向教学设计与实践

41、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42、江苏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未来

43、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装置设计

44、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灯光控制

45、现代PLC控制技术在工业应用中的发展

46、BIM技术推广与应用创新

47、技术应用型院校宽领域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群教学思考

48、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专业建设方案

49、信息技术驱动下的智能化仪器课程改革

物联网应用范文第5篇

麻省理工学院的KevinAshton教授于1999年在世界上首次完整提出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又对物联网的定义进行了补充和更新。物联网就是指通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GPS、温湿度传感器等传感设备, 按国际规定的协议, 把互联网与一些物品连接起来, 进行数据信息的通讯和交换, 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顾名思义, 物联网就是把人们有互联需求的一些物品连接到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 不容置疑互的是互联网仍然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 其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需求上的延伸和扩展;其用户端的范围也涉及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数据的通信和交换, 也就是物物相息。

二、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概念及覆盖范围与时俱进, 其重要性被各国政府重视且相应地提出了对策。2003年, 物联网技术被《技术评论》描述为将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未来技术之首。2004年日本总务省提出, 将在未来把日本建设成一个随时随地, 万物均可连接的网络社会即u-Japan计划。2005年11月17日, 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 规范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2009年8月, 时任总理温家宝发布题为“感知中国”的演讲, 促进了我国物联网领域的发展, 在国家的召唤下, 无锡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国”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运营商也紧随其后在建立了物联网研究院。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为了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使经济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 探寻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各国政府将目光放在了以物联网为首的下一代技术规划上。物联网因被商业巨头认作是振兴经济、确立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逐渐被世界所关注。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的研究意义

智慧校园旨在通过建立数字化网络化的校园环境凭借物联网更动态及细致的作用方式, 人性化和智能化的开展校园管理工作, 以“智慧”的状态提升校园行政工作效率及资源利用率。抽象来说就是改变师生与校园资源及行政安排的交互方式。展开来讲就是我们把RFID、速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安装在校园的有互联需求的数据量大的相关的场所及贵重的校园资源上如食堂, 教学楼走廊及贵重实验器材等, 以及校内停车场, 教室, 电力用水网络等校内资源上, 借助于物联网技术的支持, 联通物理对象, 以科学的方式采集分析所获信息, 从而高效地获悉校园资源实时数据, 并实时将数据传送给数据中心综合处理。智慧校园的实现将实现精兵简政思想, 除去相关机构冗杂人员, 提升工作效率。资金及资源利用率。智能感知系统在校园内的安装, 将会使智慧校园的服务环境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还能持续采集教学、校园生活、科研产生的数据, 从而依据所需提供进一步的智能化的数据分析。

四、系统的实现

平安校园系统、基于数据的智能人性化校园系统、智能教学管理系统三者综合构成智慧校园的模型。

(一) 平安校园系统

学校作为我国教育的主阵地, 确保校园安全无疑是迫在眉睫的。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与应用无疑可提升校园的安全程度。在校门进出口处和校园内关键节点设立摄像头和若干RFID阅读器, 通过相关通信线路与数据中心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与此同时, 师生车辆在进出校园时, 要确保车上已放置RFID电子标签身份卡, 当相关车辆进入校园, 只要通过或接近放置的阅读器, 阅读器会立即通过线路将感应到的信号上传到学校数据中心, 管理者可以根据数据中心的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询任意区域的人员统计情况及各个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信息。假如校园内发生事故, 如火灾、学生遇到危险等, 校园内放置的相关传感器可第一时间发现并将数据传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管理者可根据数据中心的人员定位分布信息确定事故地点周围相关情况如人员车辆信息等, 及时报警并通知救护车等相关机构并提供机构所需的重要信息。

(二) 基于数据的智能人性化校园系统

校内车辆放置问题一直是校方管理的一大难点, 通过物联网技术, 我们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在校内停车位周围安装RFID阅读器, 数据中心通过车主的RFID电子标签身份卡读取车主相关信息包括车主姓名, 工号, 教学时间等多方信息智能分配相应的车位停放。另在校园内安置的温湿度检测系统, 将实时的温湿度及PM2.5显示在教学楼的LED大屏幕上, 供师生参考, 提供人性化服务。学生的考勤将实现无纸化, 自动化, 通过RFID技术, 结合教学楼的情况, 可以实现到勤情况的自动化统计。教务处跟数据中心结合, 快速获悉各院情况, 从而结合现实, 作出合理的教学安排。从而构成智能人性化的校园系统。

(三) 智能教学管理系统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感知型学习变成了现实。通过虚拟现实技术, 充分结合现实与虚拟, 使学生随时可以体会相关场景, 不必身临特定环境, 还可及时将心得体会经验通过设备传送到网络及时与世界各地学校学生进行交流。众所皆知, 传统的教学会受到资源的限制, 且偏远贫困地区缺乏相应实验设备, 导致课堂缺乏弹性与深度影响教育。物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资源困境。设备齐全的校园的实验设备可以接上网络, 致使让缺乏设备的地区通过设置参数来达到远程使用设备进行试验的效果。

五、结语

在物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 智慧校园建设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智慧校园建设中要将智慧校园的人性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等特征与校园实际问题充分结合, 从而提高校园工作的效率和资金及资源的使用率, 及以教育资源共享的方式促进全国教育均衡发展, 从而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加有利的大环境。

摘要:物联网是一种实现了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相结合的IT技术。据预测2020年将会有260亿台联网设备,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推动下物联网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在各领域的应用中有了深入发展, 人们可以凭借物联网以更动态和细致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本文将对物联网技术的特征及应用进行探讨及研究, 提出物联网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方式, 促进校园智能化的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RFID技术,智慧校园

参考文献

[1] 舒杰.物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 (12) :100.

[2] 贾文潇, 刘婷.浅析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 2016 (5) :65.

上一篇:物联网研究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