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

2023-07-18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大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目前年轻干部工作经历相对单一,经验不够丰富,成为制约其成长的瓶颈;思想观念不够解放,部分企业干部队伍年龄逐渐老化,年轻干部未能及时补充,优秀年轻干部断档、后继乏人;部分年轻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知识更新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工作需要,领导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为企业年轻干部发展拓展空间,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筑巢引凤,储备人才。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先要解决数量问题,企业可通过大量引进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储备人才,这需要企业下决心,分层次、分梯次开展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逐步引进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作为生产一线管理人才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招聘“985”和“211”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以提高引进毕业生的素质,这不仅可以缓解年轻干部队伍在“源头”上缺乏一定数量较高素质人才储备的问题,也为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

学习实践,提高素质。为了提高企业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可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一是注重教育培训,“造血”提素质。对年轻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造血”功能,汲取理论素养,可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一批年轻干部集中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或其他类型素质学习,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素质,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后继人才;实施“精英人才”培养工程,在企业中选拔一批年轻的一般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参加大学本科、大学专科管理类专业学历学习,以提高中层管理岗位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二是搭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平台。企业要为新入职员工搭建阶梯畅通、规划明确的成长成才培养平台。加快新生力量的培养,使之尽快成为企业人才,通过导师带徒、岗位轮训、专项课题研究等培训形式,进一步提升引进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突出培养目标,做好定向与定位培养工作,通过岗位培养、专业考试、实践考核和专题汇报等形式,不断提升新入职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生产管理能力,在3~5年内使其胜任技术员岗位工作。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将采用公开竞聘、组织选拔等多种形式,使锻炼成熟的新入职员工充实到管理岗位,为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注入新的力量。三是重视年轻干部沟通能力的培养。企业要积极抽调部分年轻中层干部参加廉洁风险防控、合规化管理、领导干部心理疏导以及激励与沟通,以沟通协调艺术、目标管理实战训练和廉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沟通类培训班,使年轻干部接受党性锻炼,增长知识和才干。四是注重实践锻炼,“壮骨”强本领。采取轮岗交流等形式,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生产一线,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在复杂的局面中提高能力,在不同的岗位积累经验,促其“强筋健骨”。

完善机制,拓宽通道。由于部分企业的特殊性,干部人才出口不畅流动难,缺乏干部淘汰机制,干部不到年龄不退休,不犯错误不“下岗”,能上不能下等问题的存在,致使可以使用的职数捉襟见肘,形成了“老同志堆积、中年人淤积、年轻人着急”的尴尬局面。为了缓解这个问题,企业要建立干部退出机制,比如设定性别为男的中层领导干部58岁强制退出领导岗位,55岁自愿弹性退出领导岗位;性别为女的中层领导干部53岁强制退出领导岗位,50岁自愿弹性退出领导岗位,这样就可以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腾出位置、提供空间。

注重一线,历练成长。企业要重视生产一线年轻干部的锻炼成长,以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为主线突出选用基层年轻干部,注重选拔使用,“墩苗”促成长。积极打造面向基层的“一线法”年轻干部培养链,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墩苗”汲取营养。在“墩苗”基础上适时“拔节”,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畅通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保证年轻干部的比例,要确保形成老中青梯次配备合理的基层一线领导班子结构。

注重储备,夯实基础。要转变选人用人观念,进一步树立用当其时、用当其长、用当其愿的用人观念,敏锐地发现人才,不失时机地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让他们在最佳时期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佳作用,让各方面人才充分涌流,尽展其才。

要注重后备储备,“蓄水”夯基础,结合干部年终考核,通过干部民主推荐,充分挖掘各单位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建立起后备干部储备库,蓄满年轻干部“蓄水池”。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表现和工作情况,适时调整不合格后备干部“出库”,建立能进能出、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干部“下”的标准,规范“下”的程序,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及时进行调整,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形成合理的竞争、淘汰机制,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疏通出口,为年轻干部发展拓展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责任编辑:胡 正)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背负企业家、高校校长的双重角色,平桂祥在内心深处坚定地认为,企业改变的只是几百人乃至上千人,而教育改变的则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此,他大胆借鉴企业管理运行中的经验得失,赋予了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同时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为依托,大胆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赋予了这所曾经频临倒闭的首都民办高校以崭新的活力,书写了一段“国企办高校”的佳话。

在接受《教育与职业》杂志记者专访时,平桂祥回顾学校几年来的发展不无感慨地说:“企业与学校结合是一种最好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办学,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工的难题,又解决了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生就业的问题”。

平桂祥青年突击队

今年46岁的平桂祥与建筑施工有着23年的不解之缘,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施工现场埋头苦干的工长,到项目经理、青年突击队队长,并最终成为有着40年历史的北京建工四建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走出了一条天道酬勤、商道酬诚、人道酬情之路。

1994年,平桂祥放下自己已经驾轻就熟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担任土建项目部经理。摆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陌生的专业,还有找活源的重担。作为当时一穷二白的第九项目部当家人,平桂祥知道没有活源意味着什么。为此,第九项目部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以文明施工树形象、以优质工程争信誉、以贴心服务占市场、以精细化管理求生存”的项目部发展之路,始终把“业主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作为行动准则,创新理念、塑造品牌、赢得信誉,用超值的服务争得市场。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比市场先走一步。1999年平桂祥抢先关注质量,以“长城杯”为龙头打响了名声;2000年文明施工,赢得一致好评;2001年再更新观念,主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售后服务,取得与开发商双赢的局面。此外,青年突击队通过不断优化育人环境,鼓励并创造条件让队员迅速成才,在传统施工领域引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施工过程推行计算机管理,在工程的资料管理、制图、预算、财务成本控制、材料出入库及汇总统计等诸多方面实现信息化。

几年中,平桂祥青年突击队从开始的十余名管理人员、年开复工面积不到一万平方米发展到开复工20万平方米和年产值2亿多元的四建主力项目部。崛起后的平桂祥青年突击队让人刮目相看,荣获“北京建工集团历史最具影响力的十支青年突击队”,并裂变孵化出天津项目部、沈阳项目部、五项目部、六项目部、十项目部、装饰分公司,人员和施工产值占了四建公司的半壁江山,平桂祥也被提拔为四建公司的副总经理、总经理,再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天“平桂祥青年突击队”已经成为四建公司在市场营销中的金字招牌。

临危受命,开教育“国企+民办”先河

任何品牌的塑造,如果没有知识的滋养,都将暗淡无光。科班出身的平桂祥尤其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自2002年他就任四建总经理以来,每年坚持拿出近百万元用于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员工培训,保证员工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掉队,为员工创造了更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大力倡导“立规矩、撒种子、抓培养”的人才战略,为公司完成立足北京、辐射河北、天津、东北、山东的环渤海经营布局奠定了人才基础。

正是由于平桂祥内心深处对教育的那份敬畏和心系民生的社会情怀,为今后北京四建公司顺利接管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由于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原举办者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的失衡,致使学院负债累累,曾一度陷入困境、濒临倒闭。为避免出现几千名学生失学的窘况、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应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四建公司正式接手主持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办学,承担起了教学育人的社会重任,从而也开创了国有企业参与民办高校教育的新模式。

为避免重蹈学院原举办者未依法办学的前车之鉴,从接管之初,平桂祥将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定位于必须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要时刻体现国有企业依法诚信的优良传统和民主作风,保持良性的竞争态势。同时根据相关的法律文件规定,对学院各项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建立和完善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稳定师资队伍,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并最终结合四建公司人才需求和同行业人才需求,把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上,从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上保障了学院近6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四建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加快和承建工程的不断增加,相应专业性建筑类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在平桂祥看来,主持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办学,无疑是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成为企业的后备人才储备库,随时随地就可以派专人到相关岗位报到实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同时,四建公司现有员工教育学历层次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借助高校的力量,通过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对企业自有员工的再教育是企业人才发展的重要一环,凭借学校这一平台,为四建员工提供了“工作之后再学习”的便利途径,通过迅速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可以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的实践表明,我们出面主持办学,很好地满足了学校、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校企的创新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平桂祥由衷地对记者说。

校企联营,相得益彰

四建公司总经理孙振泉曾经提到:国企办学的一个重要优势就在于诚信。国有企业重质量、讲信誉,承担着很多法定责任。这是我们主持办学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一定要坚持下来。

北京现有民办高校98所,其中10所为统招,5所为独立院校。民办高校相当多,然而能够办出特色、让政府放心的并不多,但北工商却是其中一例。在今年启动申报建筑类职业院校上,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原因就在于它有着深厚的行业背景,依托四建公司创造了学生培养、就业的全新模式。此外,在国企的这种管控模式之下,学院有着完整的资金安全管理体系规划,确保了其办学上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四建公司的牵线搭桥之下,学院又和其他企业,譬如工程管理协会等签署了系列协议,主导了学院的全面发展。

2010年7月31日,受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教育系统分会委托,平桂祥代表北京市41所民办高校宣读了“2010年北京市民办高校诚信公约”,承诺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实事求是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履行诚信公约的承诺。此诚信公约的签订,更加意味着四建公司必将将国企的诚信文化坚持到底,为北工商的发展注入活力。

四建公司隶属建筑类行业,作为国企主持办学,首先确定的办学方向就是根据建筑类市场的需求,抓住重点,发挥特长办学。为此,办学伊始,平桂祥力排众议,深入强化校企合作,在学院开设了建筑应用课程,其中建筑安全管理和建筑质量管理是在教育部专业目录中所没有的创新专业,为建筑企业培养实用人才,积极探索企业应用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出路。如今,建筑工程系已发展成为学院第一大系,其学生培养模式业已推向市场化。

平桂祥告诉记者,建筑工程系所开设的课程实现了将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大一,主要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二,增加了见习课,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工地进行现场观摩教学,请优秀工程师和讲师进行现场教学,增加了现场感性认识。大三,将职业资格证书置换到日常教学中。学校还要求学生毕业之前,除了取得学历文凭外,还要至少取得2~3个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毕业时成为“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人才,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大四,除学习本专业课程外,还增加了实践拓展课程。理论加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截止到目前,建筑工程系的毕业生已经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学生毕业之后除了被北京建工四建录用之外,还有的被北京建工集团、城建集团、住总集团录用。

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在四建公司的主持办学之下,业已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纷纷走上工作岗位,为企业的发展增添自己的力量,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正如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所评价的那样: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毕业生非常能吃苦耐劳、认真细致,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非常强,促进了我们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此,平桂祥深感欣慰,“北工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培养人才的基地,而它也在助力四建公司成为跨区域的建筑企业。学院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吃苦耐劳常驻外地,而且动手能力强,能够很快适用企业的需求,办学从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储备”。

回顾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平桂祥颇有感触:“国企主持办学,创新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四建公司与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的合作中提高了其广度和深度:首先,学院发挥了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员工业务培训、专业进修等途径为企业的员工培养提供帮助,同时可以扩大培养范围,譬如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广度;其次,对于四建而言,与学院共同成立专门的项目审批和管理机构,向学院提供科研项目和资金,借助学院的师资和技术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也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深度”。

正如一位专家指出的,国企主持办学,是中国教育产业多元化的有益尝试,它将成为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又一次成功范例,而北京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必将在这种办学模式之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学院建设的新跨越。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国际教育协会报告指出,2012-2013学年,商业与管理专业成为留学生最热门的选择,22%的留学生选择该专业。其中,来自中国、印度与韩国的学生在留学生中占比最大。这些留学生使商学院受益匪浅。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在美国商学院求学的留学生中,87%的人希望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能够在美国就业。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恐怕都会失望。外国工商管理学硕士毕业生是申请H-1B签证(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類别,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外国籍有专业技能的员工)的最大群体,然而每年美国向普通人员发放65000份H-1B签证,另给高级学位人员发放20000份H-1B签证。移民局(CIS)数据显示,2014年已有一半申请H-1B签证的人被拒。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通过对在校工商管理本科生、企业及工商管理毕业生分别发放调查问卷,对20位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和访谈,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生 就业竞争力 双轨制教学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覆盖领域广、实践性强的专业,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但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很大的就业压力。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和发放。本次研究分别设置在校生问卷、企业及毕业生问卷,分别对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企业以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程度和对该专业的一些感受,同时了解实际工作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以湖南省高校为主,另对江西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的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研。两种类型问卷的调研时间均为一个月,其中在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发放了500份,有效回收463份,回收率92.6%;对企业及工商管理毕业生问卷发放了200份,有效回收185份,回收率92.5%。

2.个案追踪调查。研究选择了20位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和访谈。通过与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了學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些认识和看法,进一步论证结论。

二、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调研

根据在校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2%的人认为更多的校企合作是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这也说明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是明显不足的。根据企业及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招聘时,92.86%的用人单位是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从这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来看,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校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在被调查的在校生中只有2.5%的人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很清楚。对专业定位的不清晰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短板。调研中,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

1.教学重“量”而不重“质”。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知识面涵盖非常广的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种类多,覆盖面广,既包括《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类核心课程,又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类课程,还涉及到法律、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开设的课程太多,导致每一门蜻蜓点水,求广不求精,重“量”不重“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就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2.理论与实践学习不对称。工商管理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文科,专业的实践性不如理工科类专业强,平常的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巩固,导致部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用性产生质疑,从而会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想法,降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

3.校企合作的缺失。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的是现代公司的治理,而大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能紧跟企业的需求来定向培养人才,老师讲课所引用的案例多是一些像华为、谷歌这样的公司案例,这些案例虽然典型,但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切身的体会,无法获得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4.学生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教育的不足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思考问题而不是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往往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因为应用能力较差而遭到企业的拒绝。根据对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对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应用能力是不太满意的,其中只有2.22%的企业人士认为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很强,81.11%的企业人士认为应用能力较差或很差。

5.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工商管理毕业的学生相比于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同龄人相比是处于弱势的,他们往往在大的局势和整理掌控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是这并不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根据对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现在的企业对众多高校工商管理毕业生的综合实力是存在质疑甚至是不满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只有2.6%的企业人士认为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强,81.25%的企业人士认为其核心竞争力弱甚至是差。

三、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需要从政府、学校和学生3个方位来解决。

1.政府鼓励“双轨制”教学。虽然目前几乎所有专业都要求学年实习,但是很多情况下短短一两周的实习只能让学生走马观花。政府作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应当充分发挥其过渡作用。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大力推广“双轨制”教学,即本科生在完成必修的基础课程之后,不想继续从事科研的学生可以将一半的学习时间放在企业实习中完成。诚然,德国的“双轨制”教学在许多国家和理工科专业中实施并不成功,因为部分专业需要扎实且深厚的理论功底,而这些理论只能在学校集中学习,但是这项制度非常适合对实践要求高的工商管理专业。

“双轨制”教学还存在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企业对于实习生的接受程度。中国企业不同于德国企业,更倾向于接受培养完善的学生,而不乐意花费成本进行过多的员工培训。针对这一点,政府可以发挥自身的调控作用,对于接受“双轨制”学生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比如减免税收等,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合作。

2.学校提供全方位培养。学校作为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阵地,对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起主导作用。

(1)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灵活的课程设置是解决课程僵化的最主要的措施。“灵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要建立灵活的选课系统,第二是要制定灵活的考核制度。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尽早走上职场、积累经验也是他们本科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适逢教育部同意在校大学生“休学创业”,高校应当以“学分制”作为学位授予的衡量标准,在规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分后,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在学校的相关制度下自主选择每学期课程。

(2)实践能力培养。由于工商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适用于理论考核的考试制度并不能完全考察学生的知识或技能的程度。课程的考试方式往往决定了老师的授课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教师为了保证考试内容的传授,而弱化甚至削减所谓“超纲”知识。而学生也会尽量迎合考试框架以期得到更高的分数。由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工商管理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部分课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考核。即根据小组作业的情况评判整个组的分数,而不是以学生个体作为评判对象。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了老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小组内产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提高考核制度的可行性。

(3)语言水平提高。为了解决毕业生在工作中的“沟通”问题,高校应当制定课程或者举办活动,多方面提高工商管理本科生的语言水平。语言水平的提高,不光是指学习英语甚至是第三外语,更多的是中文母语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学校应当提供更多沟通和写作课程的选择,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比如布置更多的小论文作业或者提供更多课堂展示的机会等等。第三,学校的团学会要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和竞赛,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3.学生自主提高软实力。

(1)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根据调查,在工商管理大四学生中,有66%的受访者都准备去北上广深以及其他省会城市工作。以湖南某高校商学院而言,学院与湖南联通合作建立的“联通班”(即大四湖南籍学生毕业前数月开始进入联通实习,毕业之后回原籍的联通分公司工作)。在大四学年开始之初鲜有问津,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毕业后回到家乡小城市甚至小县城工作。但是有趣的是,在大四准毕业生经历了大半年找工作和实习的磨炼之后,“联通班”却成了公认的好机会,很多湖南籍学生后悔莫及。究其根源,是因为很多学生的就业观存在问题,他们坚持认为去大城市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小城市拥有更多尚未开发的市场和较小的行业竞争。同样,中小型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也可能更加珍惜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其挤破头去大城市蜗居,不如改变观念,在经济形势较好的中小城市、中小企业谋得一职。这样的就业观念,也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一种好的方法。

(2)制定完整连续的职业规划。由于工商管理专业面广,可以进入的行业多,导致很多学生产生“选择困难症”,出现所谓的“迷茫”。很多在校学生都有目标,但更多时候这个“目标”只是“憧憬”,因为没有下层建筑去支撑。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制定职业规划时应当采用“目标导向性”规划,由总体目标向下分化,最终得到短期目标。另外,目标不宜过细,在计划实施的同时要定期自我检查,自我反馈并及时调整。

(3)参加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本次调查中,76%的工商管理在校生表示参与过至少一次校外实习或者兼职活动。但是80%的实践行业和职位都是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耗时长的工作,比如“外卖员”、“发单员”,很少有人对自己从事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思考。90%的工商管理在校生表示,參加兼职更多是为了得到零花钱。因此,从总体上看,大学期间的实习和兼职对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影响有限。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当明白“机会成本”的概念,只有选择了合适的实习并从中收获经验和知识,才能有效降低机会成本。因此实习应当遵循职业规划,有的放矢地寻找对口的、规范的企业,尽量保持与企业的长期实习关系(如3个月以上),尽量完整地参与企业业务流程。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时也不要滥竽充数,宁可花时间学习专业技能,也不要将时间浪费在简单的重复操作上。

[基金项目:湖南工业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现状及提升策略调查研究——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NO.2015-37)。]

参考文献:

[1] 刘中艳,罗琼.行业需求视角下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6):94-96.

[2] 张婧群.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探析——以“双困”大学生为例[J].经济问题,2016(11):75-78.

[3] 刘中艳,甘银.工商管理本科应用人才人际交往技能的影响因素与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11):41-45.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

[第一作者简介:刘中艳(1972—),女,湖南株洲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通讯作者:陈佳文(1993—),男,湖北天门人,湖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13级本科生。]

(责编:若佳)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评价课程建设合作途径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这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一规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经济、法律、经营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人才。

1 调查单位对学生就业的评价

1.1 学生就业行为现状

1.1.1就业心态较好,工作踏实肯干

因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与现实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还有相当的差距,具备了这种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才能胜任更重要的岗位。

1.1.2学习能力较强,工作适应较快

用人单位及毕业生都反映,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真正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尽可能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弥补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以提高被用人单位录用的机率。

1.1.3能够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毕业生在工作中主动钻研,改进传统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精度。在工作表现、人员使用等方面,令多数单位感到满意。

1.2对教学单位的评价

用人单位认为财经院校的优势在于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能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专业设置能抓住时代的特点,管理与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用人单位也提出:

1.2.1应加强对在校生忠诚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高校虽然开设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但对如何提搞职业忠诚度却讲得不够,建议我们加强学生这方面的修养培训。

1.2.2加强学生沟通能力方面的培训

很多用人单位都表示,加强学生沟通能力方面的教育及培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训练

用人单位愿意录用那些稍作岗前培训便能使工作迅速上手的实用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方面确实是许多高校的软肋。

1.2.4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比如现在很多公司都急需物流、物业等方面的人才。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应该增设相关专业课程,以弥补缺乏之不足。

2 学生就业的选择状况分析

2.1 就业途径选择

根据调查表的反映,学生选择就业的途径依次是学校推荐24%,社会招聘18%,学生毛遂自荐16%,亲友介绍12%,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10%,部门和地方办招聘会8%,其他方式占12%。这说明多数学生择业比较重视自我感受,理想色彩较浓,虽然择业时独立性较强,但是和具体单位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2.2 决定就业的因素

82%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否就业的关键是求职态度、面试结果、性格和交往能力,而学习成绩,学生干部,获奖情况及学历层次、学校声誉等对就业有一定的影响。只有不到9%的学生是靠家庭和人情关系的因素找到工作的。这说明毕业生能够接受市场择业观念,认识到良好的就业心态和沟通能力在择业中的重要性,而家庭背景只起辅助作用。

2.3 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评价

多数学生就业近一年来没有换过工作,有部分学生(52%)进行了岗位的调整,对学校的就业工作总体评价比较满意(68%)。具体说,毕业生都认为学校的就业形势、政策教育良好,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开展的效果令人满意。但他们也提出了要加强对毕业生的评价、咨询工作,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沟通,注重在文体和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等。

2.4 对学校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人格魅力比较满意,其次是授课质量、能力和方法。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创新上,认为教师应该拓展知识面,紧紧跟踪工商企业管理实践与变革的经验,增强专业技能,转变工作态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优化教学模式,探索专业与企业的互促方式

3.1 课程体系的优化原则

课程设置应体现更加注重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是:

3.1.1既要保留专业基础的传统课程,又要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比如增加情景模拟课程--企业经营决策模拟系统、公司治理、企业创新管理等课程,同时删减内容重复的课程。教学方法上,将不同的传授媒介相结合,对实施费用和时间进行优化配置。

3.1.2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应加大实践课程的学分,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合起来,要求专业课的学习不仅注重理论的阐述,还要借助模型、公式等将管理问题精确化。

3.1.3为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创新能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上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的教学计划及学分分配等要有明确的要求。既要体现工商管理的特色,又要配合学生的特点拓宽其就业的适用面。

3.2 积极寻求专业与企业互促的途径

高校教师要主动深入企业,充分掌握生产、经营的一手资料,要用新方式、新手段去观察、分析企业的矛盾和问题,避免理论的枯燥说教。其中的关键是怎样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具体措施是:

3.2.1同毕业学生的单位主动联系,创造机会

协商安排教师和学生到企业锻炼,要求企业分配任务,最好是围绕某个课程开展必要的调研活动,熟悉其工作范围和管理职责,并能为企业提供分析报告以得到企业的支持、配合。

3.2.2利用各种团体开展实践活动

如到广告公司、事务所、商场、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市场开发、商情调查、公关、促销等活动,既能广泛接触社会又能得到业务操作、人际处理等方面的锻炼,师生容易进入角色。

3.2.3利用合作科研的机会

积极争取与企业及有关部门合作申请课题,尊重企业的意见。教师可让部分学生参与。

3.2.4组织承担企业委托任务

学校可针对企业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进行重点培训。

参考文献

[1]我院对应(往)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R]2003-2007.

[2]时向东等,《产学研结合,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J].高校教育研究 2008,11.

[3]刘德品,《知识经济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OB/OL] . 2005,8.

[4]唐仁,《工商管理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及专业定位问题》[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4,1.

上一篇:幼儿园毕业班工作总结下一篇:毕业班保育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