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7

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积极创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等诸多问题,这样就导致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好.本文首先对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提出了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以及高效课堂构建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重点对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寻找切实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并且取得了优质的教学效果的教学课堂.

一、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着教师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如果能够改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趣味性,那么将会显著地提升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进而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

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较大,在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学校如果想要真正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彻底地摆脱这种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真正地改变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就必须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条件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最大可能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停留在唯分数论的层面上,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代表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高低,同样地,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是由学生的分数决定的.这种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不够全面,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在这种评价方式下都得不到真实的反映.

整个社会都将成绩视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为了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时埋头于程式化的枯燥的运算和死记硬背,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项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意义

1.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再使用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借用信息技术教学、游戏化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故事情节情景教学等,这些方法在课堂上运用,可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打造,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学《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时候,课上与学生互动频繁,通过几何画板对立体几何图形进行展示,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直观深刻地认识图形,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拓展做题的思路.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提问

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高效的数学课堂会形成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例如:教师在教学《椭圆》这一课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分析离心率的变化对椭圆扁平程度的影响,接着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理解和学习,让他们与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在讨论和学习时间结束之后,有同学对教师进行提问: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径和短半径,能否用它们的比值来描述椭圆的扁平程度呢?这时教师没有马上将课本知识告诉给学生,而是对学生勇敢提问的行为进行表扬,之后再回答学生的问题,对课堂内容进行详细的教学.这样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提问,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推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研究.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将学生视为一个容器,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往容器里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输送,这样不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课堂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教师讲解过的知识可能掌握得还不是很好,教师需要再花时间对知识进行重复的讲解,这样大大地浪费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高效课堂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当中,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教师也可以直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三、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原则

1.高效课堂的构建要遵循短时高效的原则

在高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多,难度比较大,但是课堂时间有限,通常只有4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就要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遵循短时高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收获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

2.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效课堂的构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堂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该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知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让学生成為课堂学习的主体.

3.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知识的深入学习,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引导力,课堂教学次序混乱,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发挥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教学课堂,深入地了解知识、掌握知识.

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那么该如何推动高效课堂的创建呢?以下是几点对策:

(一)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充分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备课不仅包括每堂课之前的小的备课,还包括对每个月甚至是每一个学年教学的大的备课.制定教学理念,设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以及计划每一章节的教学方式都属于备课的范畴,备课质量的好坏对于教学效果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正式备课之前,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整体的把握,对于教材所提倡的教学理念,以及教材对学生的要求都要进行细致的研究.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要结合教材的要求设置尽可能详细的教学规划.在每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应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课堂教学计划,理顺教学思路.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以便能够具备充足的能力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教学方法灵活

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单一地由教师主导教学全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首先,在高中的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在课堂上将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难以理解的几何图像用比较直观的方式直接展示给学生,使原来让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头痛的问题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这样有效地提升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会轮流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与见解,這样使学生在向他人展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能力,使数学教学课堂真正地成为一个展示学生风采的舞台.再次,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也是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教学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最后,创设问题情景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在开展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探究和学习.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探究,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从而推动高校课堂的构建.例如教师在进行“古典概型”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概率事件进行了解,例如骰子、硬币等,这些简单的教具可以让学生对古典概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学生掌握了单个物体概率计算的方法之后,教师再将多个物体概率计算的相关问题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例如:“四个骰子同时投掷所有的点数和为18的概率为多少?”“将两个硬币同时抛起,落地有两个硬币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为多少?”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校课堂的构建.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保证:积极改进教学评价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下,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较高的分数,埋头做题,对于知识点仅仅是死记硬背式.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能够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学生,但是却无法培养出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下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传统的“唯分数论”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学校需要寻找一种能够真正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

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学校对于学生以及教师教学的评价更加多元化,这样使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交流,探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 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遵循灵活、高效、师生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积极改变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仇国平.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5):33.

[2]李玉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10):163.

[3]王学涛.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5(13):211.

[4]沈立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考试周刊,2018(83):82.

[5]冯志坚,曹海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0(16):109-110.

[6]蔡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效率[J].中学数学,2020(5):82-83.

[7]朱学军.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咨询),2020(19):230.

[8]柏松盛.基于课堂观察视角的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2):44-45.

[9]杨作德.引入科技活力,构造高效课堂——探析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8):44.

[10]周鑫.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7):33.

[11]胡彩霞.高中数学开展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14):203.

[12]涂跃辉.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6):98.

[13]马梅英.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20(9):41-42.

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软、硬件的选择

机房的维护向来是个大问题, 选择合适的软硬件对于以后的维护相当重要, 笔者曾经使用过很多机房维护软件及还原产品, 发现每个产品都有自身的优缺点, 最后选择了增霸还原卡, 通过教师机就可以完成机房的日常维护。极域因为其广播效果好、速度快、不易断线, 成为学生广播系统的首选。

2 上机管理的实现方法

2.1 I P地址的设置

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 我们用软件的形式把学生机和教师机、服务器进行了分离:无论是机房Ⅰ还是机房Ⅱ, 教师机可以自由的畅游内外网络, 而学生机的上网权限受到服务器的控制, 并且两个机房互不影响。

对机房Ⅰ、Ⅱ (括号内表示机房Ⅱ的地址) 进行IP地址的配置, 其配置模块框图如图1所示。

接着对10.3.4.99这台服务器进行配置, 在服务器上安装软件CCProxy, 打开机房Ⅰ, Ⅱ所有电脑, 点击〖帐号〗按钮, 点击〖自动扫描〗, 在弹出的“获取MAC地址”对话框中输入起始地址和结束地址。点击〖开始〗, 对机房进行扫描, 扫描完毕退回“帐号管理”界面, 列出所有连线电脑的IP地址和MAC地址等信息, 点击〖网站过滤〗对上网内容进行一定的过滤设置, 为了灵活安排机房Ⅰ和机房Ⅱ, 新建两个过滤机制, 分别以CMPT1 CMPT2为网站过滤项目名。点〖确定〗回到图4界面, 点击每一个用户进行分组, 在弹出的“帐号”对话框中可以选择网站过滤的组别, 笔者设置为机房Ⅰ选择网站过滤为CMPT1机房Ⅱ选择CMPT2。至此完成设置, 接下来只要在〖帐号管理〗栏目中的〖允许范围〗中进行简单的选择就可以自由灵活的安排机房Ⅰ和机房Ⅱ学生上下网问题。

2.2 建立ft p服务器

为了避免学生抄袭作业和有故意删除同学作业的恶作剧出现, 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之外, 前者通过取消网络协议中“microsoft网络的文件和打印共享”就有效得到解决, 后者引入了serv-u。在服务器 (10.3.4.99) 上建立FTP服务器, 为每个班设置不同的文件夹和班级帐号, 只有列表、上传的权利, 没有下载、删除的权利。2个星期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用FTP的方式来上传和下载作业, 有效杜绝了恶作剧的发生。

2.3 软件的设置

软件的投入没有硬件来得昂贵, 但是没有硬件的效果, 我们使用CCProxy来分离教师机与学生机, 来限制学生上网这一做法还是有一定的弊端:只要新建一个用户, 局域网还是可以畅通无阻, 所有限制的站点都不起作用。为了解决这一弊端, 笔者从禁止建立新用户出发, 首先是控制面板里的“用户帐号”这一按钮, 通过修改组策略对象的设置来达到隐藏“用户帐号”的目的, 具体操作如下:在〖开始〗-〖运行〗中输入命令mmc, 按〖确定〗弹出”控制台1”窗口。点击〖文件〗菜单中的〖加/删除管理单元〗命令,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添加〗按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拖动滚动条, 找到〖组策略对象编辑器〗, 点击〖添加〗按钮, 点击〖完成〗, 点击〖关闭〗, 点击〖确定〗回到“控制台1”, 此时“控制台1”中有了“本地计算机”策略此项, 依次点击〖用户配置〗-〖管理模板〗-〖控制面板〗, 在右边“设置”项目中双击“隐藏指定的控制面板程序”, 点击〖已启用〗单选框, 点击〖显示〗按钮, 点击〖添加〗按钮, 输入用户管理“用户帐号”单元的CPL文件nusrmgr.cpl, 按〖确定〗确认这一操作。至此观察控制面板“用户帐号”这一按钮已被成功隐藏。

当然要建立新用户还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界面新建用户, 比如直接右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选择〖管理〗, 就可以在〖本地用户和组〗栏目中添加新用户, 在控制面板的〖管理工具〗的〖计算机管理〗中同样可以。前者我们可以直接修改注册表, 禁止右键管理菜单就可以了, 而后者只要把“计算机管理”快捷方式删除就可以。

2.4 机房环境管理

机房环境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上我们主要通过自编的计算机实验管理系统来实现。在这个系统中, 主要通过对设备状况 (如鼠标、键盘、显示器、操作系统) 的登记;教师对机房的要求、建议的表述;工作人员对老师所以建议的解答来实现对机房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一个掌控和了解, 并这对改系统中所提出的问题、建议, 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和学生助理去解决, 从而保证机房的正常使用和运行。

3 结语

虽然机房的问题很多, 但是笔者认为只要秉着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学需要的原则, 发现问题及时出题, 那么问题会越来越少, 并且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许多平时不曾去研究的东西。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 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 如何使机房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服务, 为教学服务, 每个老师都有各自的心得体会。笔者想通过此文跟大家分享一下机房的管理办法, 探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CCProxy,FTP,批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夏鸥, 张艳丽, 李汉珍.高校实验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9) .

[2] 高岭, 李祥生.网络机房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4, (21) :10.

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过方方面面的问题与困惑,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本文从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原则入手,倡导以评价体系的改革、评价原则的确立来引领课堂教学,解决一些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质量 评价原则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它改变了高中教育沉闷而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接受新课程新课堂的考验,要经历一次重新认识课堂与组织课堂的变革过程。虽然我们对新课程进行了一番努力学习并认真实践的过程,并使课堂焕发出全新的面貌,但由于具体操作上的一些误区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根深蒂固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制度,总是让新课程改革出现“戴着镣铐跳舞”的尴尬局面。这些问题和困惑,严重制约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成效。怎样行之有效的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及困惑,成为所有教学研究人员长期探索的重大命题,实际上,在教学管理的诸多环节中,评价体系往往起着关键引领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建立了系列新课程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原则,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原则的目的,就是针对以下问题与困惑:

一、课堂教学评价原则所针对的问题

1.由于各学校所处的区域及环境不同,办学条件的差异性比较大,难以执行同一个标准,整体推进比较困难。即使一般县城中学,一个班级中只有少数城区学生,对于大多数寄宿农村学生而言,由于占有资料的缺乏,无法将课堂问题通过课后自主探索的方式加以解决。

2.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教育的评价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强力要求推进高中新课改,另一方面又要求提升高考升学率。这样势必使得学校教学无所适从,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应试性课堂模式的根基。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方联考以及高考并行,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且影响到学校负责领导推进新课改的积极性,这也势必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

4.教材内容加大,教学课程数不变,两相矛盾的局面导致课堂时间紧张,教师赶进度,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全面充分的展开。

5.课堂模式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教学中重点以“赏识”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呵护学生,但是, “你真棒”、“你真聪明”、“回答得真好” 等泛滥的表扬成为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常见用语,久而久之,这些廉价表扬不能对学生形成促动力。

6.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一些教师将讨论视作新课程的精髓,不管合不合适,需不需要,应不应该,只要是个问题,就要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乱作一团,虚耗时间,效率低下。

7.“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新课程大力倡导教学互动,师生对话,于是乎,在课改的旗号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诸如“对不对?”“是不是?”及相应的“对”“是”等低级对话充斥课堂。表面看去,似乎是在互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顺着老师的思维走下去,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填鸭灌输的教学方式。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尝试从课堂评价原则入手,促使课堂教学有序化、高效化,以评促变,以体现出新课程的本质要求。

二、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1.注重学法原则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突出学法指导原则,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本质首先应该是“学会学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教学目的。之前我们在评价课堂时多注重老师的教法,用教法来评判课堂的是非得失。这种评价模式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所为,而且要有大作为,否则就似乎体现不出教师的能力,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要教师竭尽所能在课堂展示自己对学生的控制与掌握能力,导致课堂上花架子多,表演成份浓。所以,我们应该将评判课堂的目光转向学生,看学生学了什么,怎么来学,至于教师用什么方法,那是教师的自由、风格与策略。如果一堂课非要有合作、有讨论、有展示,才算是新课程,那必然会束缚教师的手脚,也束缚学生的学法。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明确两点要求:第一点,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会与会学”,就是看学生学了什么,怎么来学,学习的效率怎么样;第二点是“方法没有对和错”,鼓励教师运用最适合自已需要和最能达到“有效教学”这个目标的方法去教学,而不是要老师和学生完成几样所谓“新课程”的要素,这种评价原则有效解决了课堂的“满堂问”等形式问题。

2.突出效率原则

所谓课程改革,就是想达到学生“负担轻,质量高”得理想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课堂效率:一看学生有效学习时间, 在衡量、评价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效果时,可分析考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时间,这是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真正用于使学生学习、接受知识和锻炼能力的那一部分时间,就每堂课来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是固定的,而有效学习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二看课堂的延伸性,在评价课堂教学效率时,应把课前和课后时间考虑在内,将其作为有效学习时间分析的补充,这对教师注重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会起到促进作用。三看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在课堂上受益程度的大小。由于智力水平不同,学生接受知识所花费的时间不一样,要解决这一问题,在限定的时间内要让他们各得所需,以利于合理使用课堂有效教学时间。效率原则的评判标准是为了解决高考应试性要求和新课程素质教育的双重要求的矛盾,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不足问题,让教师重视课堂的质量,让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并让教学评价不再形而上。

3.突出生成原则

课堂生成就是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成分、因素、信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点线、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动,使课堂产生质变、飞跃的过程。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课堂教学不是对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更新的过程,是生命活力得到张扬与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活力与思维火花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性情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情感与思维的综合生成过程,可以说,如果没有生成的课堂就没有新课程。所以,课堂的生成原则就是评判一节课的的标准之一。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课堂的生成性进行评判:一是教学目标的适当与及时的调整,课堂教学也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生的状态、学习的过程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教学目标也应该有随机应变的调整,容纳始料未及的信息。新课程所要求的课堂,不是老师的独立舞台,也不是按照剧本表演的剧目,因此,课堂教学的质量评价标准,不是看预设目标是否达成,而是看是否即时生成了目标;同时要看教学环节的预设与增补,教学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拘泥于固定环节前进,不考虑课堂环境与学情的变化,那么必然导致课堂沉闷乏味机械呆板。所以,课堂环节上的灵活生成,是一节优质课堂的必备要素之一;三是教法与学法的调整与活化,“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学法和教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的推进,更应创造教法、学法。

4.突出适应性的原则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乃至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特点。从探究的主题内容方面讲,学生一般对探究主题的生成没有前期的思想准备。但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探究的主题不一定完整,可以是一个问题的某一层面、某一角度或某一点,但其内容必须有一定的可探究性和可操作性。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学生适应程度,也是评价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原则

一要看教师是否全方位了解学生。教师能够了解和研究学生,既掌握学生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二看学习的高深程度是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的。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对学生的程度,估计太高或太低,要么使得内容过难容量过多进度过快,完不成教学任务,要么降低要求,放慢速度,影响培养规格;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深入了解弄清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性格爱好,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评价原则的改革是引领新课程改革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评价体系,解决新课程改革的诸多现实问题。

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4G网络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微课程作为一种在线开放环境下新的教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会计教学中。本文拟从微课程概述,会计微课程概念与特征、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程;在线开放环境;会计教学;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73

[中圖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

4G网络时代,智能性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使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进入了在线“微”时代。与此同时,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网络课程、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微课程等在线学习方式方兴未艾,这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战略选择。

1 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的最早雏形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 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P.Kee认为一分钟演讲可以精讲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点,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巩固其他相关知识材料之间的关系,以免所学知识孤立和片面。

目前所讲的微课程概念最早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Penrose认为:微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核心概念、录制1~3分钟的声音与视频、教学内容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课后复习。微课程作为一种知识挖掘平台,可告诉学员如何主动、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这种主题集中的微课能够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但这种教学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也不能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只是传递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在线教与学模式。另外,Morris认为Penrose所提出的微课程概念是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一种开放式课程,有可能成为今后一种“潮”的全新教学模式。Open Education也指出微课程将是今后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课在我国也得到了应用,最早是2009年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他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黎加厚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一文中给出的“微课程”定义是:微课程是指10分钟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随后,郑小军和吴茵 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微课程的概念和特征,但总体认为微课程就是以短小视频为主,针对教学重点知识或难点,以视频方式呈现,包括进阶练习、案例分析、教学互动等内容的在线学习资源包。

2 会计微课程概念及特征

当前,微课程已在会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会计微课程是将会计教学中相关概念、知识点和账务处理等内容拍摄成的短小视频。学生在正常传统课堂学习之余,可以借助微课程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达到巩固学习效果和提高学习主动性之目的。

依据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会计微课程的概述,笔者将会计微课程的概念界定为:会计微课程是依据我国会计准则、财经法规制度和会计理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教学标准和要求,融合情景案例与图示的一种专业化、情景化和可视化数字资源的小课程。概括来说,会计微课程一是要求专业主题鲜明、语言精练、重点突出和结构完整,让学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充分掌握相关知识点;二是形式可多样,栏目内容丰富,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一对一”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三是内容精悍、容量较小,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进行在线移动式、碎片式学习。

2.1 制作形式多样

2012年至今,全国性和地区性微课培训工作及微课大赛相继展开,微课制作在各类学校开展。以湖南为例,湖南省教育厅2014年底举办了湖南省首届微课大赛,共有10 243名教师提交作品11 689件,微课作品形式多样,各显神通,百花齐放。但总体而言,会计微课程一般还是以专业摄像机、手机、IPAD等拍摄设备和专业软件拍摄的“微视频”为主要形式,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主题突出,重难点集中,专业知识严谨,视频教学画面各具特色。不同的是:各微课主讲教师是根据不同章节、不同素材与教学特色的需求,结合录制教学PPT,音频和图文等形式来制作了自己的微课。

2.2 自主学习移动式

教育部文件(教高[2003]1 号)从2003年开始要求各高校研发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 700余门,带动起近10 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实际上是强调运用“计算机+网络”开设的网络平台课程,一般设置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设计、题库、视频录像、教学案例和实践教学等教学资料,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微课程也是借助“网络平台”提供免费在线课程,但其载体有区别,会计微课程是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特别适合学员在线移动学习,不受任何时间、空间的限制,且可自主选择和随意控制学习进程。目前的会计微课程,越来越突出财会类学生个性化特点,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个体化差异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可重复循环使用,达到了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目的,但对学员自律性要求较高。

2.3 实现碎片式学习

国内会计课程传统教学一般控制在45分钟左右,后来开发的精品课程视频时长也一般在45分钟左右,与课堂教学同步。国外学者在早期研究中提到的微课视频时长跨度在1~15分钟不等,比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David Penrose首创“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美国明尼舒达州斯蒂尔沃特834独立学区6个五年级(2011年秋季)开始在教学课堂中播放7~12分钟的在线视频;可汗学院的微课教学视频一般在10~20分钟内,巴黎高等商学院的会计微课程只有10分钟。到2010年,我国“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开设了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的“碎片式”微型课程,天津普高选修课程中的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分钟左右,国家开放大学2012年底启动了“5分钟课程建设工程”项目,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是指10分钟内小课程。通过比较可知,与“系统性”和“连续性”传统课堂相比,微课程具有“碎片式”特征,它是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式的学习,也适合于当前学生个性化在线学习的心理与习惯。

3 会计微课程的应用现状分析

4G网络为会计微课程教学提供了便捷平台,学生可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自由地掌控与反复学习,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真正“微共享”。

3.1 微课已应用于会计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许多高校在基础会计学和会计学等课程授课中运用了微课程教学。以“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为例,本节内容本身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枯燥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借贷记账法让学生困惑不已,但如果在微课视频中,将有关内容形象化地嵌入设备、专利技术、材料和货币资金等图片,结合PPT演示进行讲解,教学效果更加具有亲和力和专业性,学生可能会更加容易接受。另外,有些知识讲授如能观看现场演示,则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凭证的审核与装订,现有教材基本上是几段文字介绍,学生理解吃力,如能在本节微课制作时,穿插企业实操图片或视频,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触和设身处地的思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2 会计微课程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012年来,全国性和地区性微课培训及微课大赛相继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12月湖南省举行了首届微课大赛,湖南微课网审核发布了60个财会类微课,比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吴力佳老师的“会计实操之记账凭证填制”、湖南商学院刘胜辉老师的“企业筹资业务中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张微老师的“会计等式—静态会计等式”等。以上微课虽然是针对某一会计专业知识点制作了视频、进阶练习、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技巧和互动交流环节,但针对整个基础会计学的章节和知识点内容来说,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学生在线个性化学习需求。当然,可能有部分教师微课作品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没有向社会公布,但数量还是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教师仍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影响。此外,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精心准备,考虑到时间、精力和经费等问题,微课仍然局限于少数年轻教师之中。

在当前在线课程教学环境下,部分学校为了减轻教师教学科研压力,直接购买了名牌院校的慕课微课资源,本校只是配备了线下教师,来组织学生线下学习,仅仅满足少数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而多数学生受微课教学资源稀缺的限制,仍只能通过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来学习。因此,微课应用于教学的市场潜力很大,需要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学校的大力支持、教师因材施教地制作微课,才能真正满足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的需求。

3.3 会计微课程整体水平不高,难显特色教学效果

国外微课制作讲究的是建构主义理论与联通主义理论,并以学生为主,在网络中构建一个可供学生学习的“共享平台”,学生可在此平台上进行知识的交流与互动,真正实现对传统课堂的延伸。然而,我国微课制作与运用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首先,会计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为了参加比赛或者出于完成学校行政要求而完成的,并且有些微课程纯粹是为了展现个人风采,存在主题不鲜明、内容不集中、“蜻蜓点水”地机械讲解、知识点不够精练与具体、录制软件不专业及音频效果不佳等缺陷,从而整体水平不高。其次,从微课运用会计教学中的现状可知,由于很多学校对微课教学投入不够,会计微课资源稀少,故微课教学只是停留在会议记录和口头上,并未真正落实;第三,学校虽然采用了会计微课教学,但会计微课内容与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基本一致,无法达到学生课外学习的补充效果。因此,国内会计微课程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其设计与制作并未综合分析和考虑是否对传统课堂教学有补充性作用,特色教学效果难以凸显。

4 会计微课程今后的发展策略

会计微课程作为我国会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内容,其教学模式、特征和互动环节的不断翻新,可极大增强学习主动性、教学质量与效果。虽然微课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体水平不高,质量参差不齐,但却凝聚了政府苦心和一线教师大量心血与智慧。

4.1 大力营造微课教学浓厚氛围

随着微课程的不断普及,国内教师制作微课程的技巧、方法越来越熟练,微课程的质量也定会越来越高。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机构应大力营造微课教学浓厚氛围,推重出新,激励教师研发各种专业微课,鼓励学生适应智能终端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进一步凸显微课教学的优势,实现微课资源共享,扩大整体教学资源利用率,以提升课堂感染力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我国实现“教育强国”和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跨越式快速发展添上一笔浓墨。

4.2 继续提高微课程的设计制作水平

微课是慕课(MOOC)环境下推出的短小在线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知识传授模式,其短小便捷的特性,特别适合学员在移动网络环境下采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今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也会迎面而来,这对于各类传统课堂教学,可实现进一步的教学延续和补充。

会计作为一门集理論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课程,将微课应用于其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未来会计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若想让会计微课程有吸引力和教学市场,研发教师应加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且熟练掌握一门微课视频与音频制作软件(如会声会影和camtasia studio)的操作,且根据课程内容和软件要求,相继导入教学素材(如课程PPT、Word、PDF、音频、视频、Flash、会计实操图片等素材)。由于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专业技术和教师的精力投入,因此,各学校应开展各种培训、比赛、学术交流和评审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运用水平。

4.3 科学引导教师合理利用微课教学

会计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延伸性、实践性和逻辑性,教师在进行会计教学时,应仔细琢磨教学分工,合理安排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的内容,不能图省事而过分依赖微课教学。以基础会计学为例,该课程是会计学科体系的专业入门课程,对于低年级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其地位与作用极其重要。因此,课程内容中较难知识点应注重传统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如在讲授“借贷记账法”内容时,教师首先应详细讲解账户结构内容和记账规则,结合相关案例来求证其记账规则,让学生熟练掌握要点,为以后相关业务核算环节奠定基础;其次,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内容板书、课后实训考核和答疑等教学方法,系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而教材中较易理解内容,如原始凭证要素审核,记账凭证填制、审核与凭证,账簿填写等,教师可结合ERP系统模拟采用微课教学,学生直接面对微课程当中的生动语言、规范实操流程演练和相关PPT内容的实操视频画面,可使学生快速融入会计实践工作环节,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升会计教学质量,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教学章节内容都适合应用微课教学模式,会计微课程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将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在会计教学中,互为补充、资源共享,学生的自主式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学互动效果自然也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微课程的优势在于:学生对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反复观看,点面吸收,结合进阶练习和案例分析,最终达到全面、系统、补充性地吸收。因此,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将重点、难点知识合理安排在传统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中,学生才能够对此充分理解与掌握,微课价值才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不是很理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通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和研究,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创建适合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进而带动做好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设计并保证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的进行。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语言学教学理论;依据;原则;流程

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不是很理想。英语对农村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门很难的课程,要想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做好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师备课时也要考虑那些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要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作为己任,设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和情境,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认真钻研教材和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设计好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通过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和研究,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创建适合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质量,进而带动做好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设计并保证农村英语课堂教学有效的进行

笔者在农村初中实施了七年的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设计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1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应以英语语言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在英语教学中,不管从哪个方面着手的教学设计,我们都应以英语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着重考虑三个方面:

1.1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教学目标 teaching aims也可称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只有设置好了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1.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各有各的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背景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挂图、录音机,实物、电子白板、投影仪、PPT等,特别是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认真组织教学过程。

1.3 教学评价

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结束时,利用多种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对所实施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定。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从中受到激励和警示,以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与评价,学生才能得到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学习。

2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2.1 课堂教学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2.2 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英语交际性原则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各种语言情景,安排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 play,action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使学生尽量处于一种真实英语情境中去交际。

2.3 课堂教学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

前苏联教育家科洛廖夫语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教学的潜力所在。教师应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全体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4 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设疑提问

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提问可以分为5类:

(1)回忆性提问,即利用所谓的事实性问题,让学生追忆所学习过的基本内容。

(2)理解性提问,指教师为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程度所提出的问题。

(3)分析性提问,指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原因、结果、条件等的提问。

(4) 综合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所作的提问。

(5)评价性提问,指教师为培养学生判断能力所作的提问。

3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三个流程

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无论教什么内容,总要首先对教学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构想和设计,然后通过加工整理,形成教学设计。作为农村初中的教师,更要注重英语教学设计的设计。

通过七年的教学经验,对英语教学设计的探索和研究 ,笔者对英语听说课,写作课,阅读课,讲评课,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形成了三个流程。即,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现就复习课和讲评课与大家分享下:

3.1 听说课

3.1.1 课前预习

(1)预习词汇;(2)课前朗读;(3)每日播报。

3.1.2 课上探究

(1)新课导入;(2)听力训练;(3)对话处理;(4)对话巩固。

3.1.3 课后延伸

(1)复习巩固;(2)分层训练;(3)预习任务。

3.2 复习课

3.2.1 课前预习

(1)复习词汇;(2)课前朗读;(3)每日播报。

3.2.2 课上探究

(1)明确目标;(2)自主复习;(3)检测效果;(4)重点突破;(5)反复矫正。

3.2.3 课后延伸

(1)复习巩固;(2)分层作业;(3)预习任务。

每个课型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学生学习状况,本课教学任务,教学设备)进行必要的改进。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设计要以语言学教学理论为依据,遵循多样性,趣味性,交际性等原則,形成三个具体操作流程。为了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作为农村英语教师,要致力于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和研究,探索出符合农村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新型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教育部人事司.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春华.融入英语日常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信息技术,2007.

[5]张晓明.新课程初中英语发展性评价[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6]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7]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

江西省会昌右水初中 江西省会昌县 342600

上机课程课堂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备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 愉快热情地进行新材料、新案例、新方法、新情境、新问题的探索。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 还要备学生,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法和突破重难点。在学生身上大做文章。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已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鲜活例子, 还可以准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 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 丰富自己的见闻, 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 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 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 备课要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我们教师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 进行换位思考, 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应具备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

为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 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 (1) 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 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 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 (2) 从知识呈现方式的角度, 陈述性知识只能采用部分探究, 实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用完整探究。 (3) 从探究方式的角度, 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 小组互动式探究, 实验探究等。

2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抓课堂教学, 坚持以“学”为本。首先, 变“讲堂”为“学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 改变教师独霸课堂的局面, 每节课应剩余10分钟时间, 让学生充分消化、吸收当堂所讲内容, 然后再及时反馈, 通过巡回辅导方式解决本节课的难题, 达到讲了多少, 学生掌握了多少的目的。其次, 变“讲师”为“导师”。课上注重对学生训练, 摒弃教师的包办代替,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讲的要精, 要讲方法, 讲技巧, 真正作到排忧解难, 点拨指导。

(2) 作业讲评, 讲究高效率。在讲评中应做到:重点要突出, 难点要突破, 切忌订正答案式的平铺直叙, 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变形:重点问题要反复变形, 让学生明白“虽万变而不离其宗”, 做到悟透于心, 熟能生巧。第二, 要拓展:本节与其他章节、本科与其他学科以及本科与社会热点、现代科技、生活实践的结合点问题要延伸, 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 反映更加迅速。第三, 要升华:要点问题要有所升华, 使学生深入理解, 提高认识, 从而形成系统, 构成网络, 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掌握技巧。

(3) 优化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成绩。对于不同章节不同知识点的讲授应采取不的教学方法, 现概括如下:第一, 图表法。示意图本身具有一定的情境作用, 也是一种直观化的教学方法, 能比较简洁的表示或解释有关概念、原理和规律。例如, 学习“细胞的减数分裂”时, 用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列表比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采用列表法有利于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学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后, 可列表使学生从形式、特点、范围等方面加于区别。第二, 概括法, 在讲课过程中, 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概括, 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有丝分裂”4个时期的特点可归纳概括为:膜仁消失显两体, 赤道板上排整齐, 均分等拉向两极, 膜仁重现又开始。这些概括化的结论性语言对于学生的记忆有重要的作用。第三, 专题法, 受教学容量的限制, 每一节课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能系统, 有些综合性的问题最好利用一些小专题组织教学, 即在学完相关内容后, 将教学内容重新整理, 突出综合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3 以问题讨论为主线, 设计互动式生物教学

互动式生物教学就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一话题, 讨论交流, 实现师生多边互动, 发挥学生的群体效应, 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习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合作的意识。在互动式生物教学过程中, 由于师生双方能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而能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标, 实现教学相长。

新课程强调, 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 而是人人参与的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意义构建。互动式生物教学应以“思维互动”作核心。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活动频繁作为互动的标志, 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 师生互动的本质应把握在“思维互动”上。实现“思维互动”常见策略有:

(1) 趣味引“动”。即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生物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例如学习“相对性状”概念, 可从学生相互观察单、双眼皮开始, 分析眼睑形态的不同表现, 交流彼此的看法, 得出“同种生物同一形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相对形状”概念。

(2) 问题激“动”。生物知识的学习可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 关键是问题应由师生双方交替提出, 若问题仅由教师提出就不是真正意义的“问题互动”。例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 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 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 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了一层。

(3) 实验带“动”。实施生物实验教学, 可把学生带入“思维互动”的新天地。实验现象的分析, 都能使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投入到生物教学过程中。

总之, 教师要努力调整课堂结构,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天地。在导入时, 教师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授课中抓住一个“情”字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抓住一个“疑”字突破难点;抓住一个“悟”字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要想法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为学生创造一个“尝试探索、勇于探索”的新课堂。

摘要:由于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 缺少其中一方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所以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充分完善的备课、启发探究的课堂、精心设计的习题、画龙点睛的讲评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新课程,互动式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融入课程标准理念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 2004, 4.

上一篇:电力企业成本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委外合同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