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范文

2023-09-20

体育保健学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全民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大众性的社会体育也得到了澎湃的发展。在这个大氛围中学校体育如何在社会体育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如何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两者接轨,找到一个切合点,是广大体育教师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学校体育的社会价值,为一线教师开展体育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价值调查分析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体育也发展较快,大众化的运动场馆和运动设施陆续建了起来,群众性的体育社会团体、组织、俱乐部不断增多。原有的内部体育公共设施逐步对公众开放,使体育锻炼的群众有更多的地方开展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学校体育教学把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充分体现和实施了国家全民健身的策略。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学校体育在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符合大众化发展的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贯穿了进去,一些项目作为校本化的课程在全校大力推广和研究,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接口,学生无疑是这个接口最好的缔造者和后续的实施者。可是目前到底有没有这种衔接,如果有这种衔接那又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到底有没有有意识的去衔接,学生到底有没有自觉或者不自觉去制造这个接口,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对某些社会关系到底起了那些做用,还能起到那些作用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一线体育教师站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作用和价值。

一、社会体育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指导

学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体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学校和社会间相互的体育交流已经存在,并处于上升趋势,但是,这种交流还处于无意识、无组织、无正确引导的状态,不是学校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实施,而是被动、没有明确目的、偶然地开展着,和学校在这方面的专门指导没有任何的关系。再者,我们的学校体育课程的安排虽然已经包含了大多数的体育知识,不管是学习掌握也罢,还是介绍了解也罢,学校体育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涉及到的面已经很宽了,但也有很多在社会上存在的群众体育项目我们并没有涉及到,而且这些项目在民间很普及,像轮滑、空竹、民间秧歌舞、腰鼓、集体舞蹈等等。作为学校体育我们不可能去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这些东西,但如果我们给学校体育属于一种新的使命——去有意识地指导社会社区类群众体育活动的话,让学生去了解或者有限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很有必要了。

所以,我们要积极倡导学校体育发挥它更大的社会作用、要学校体育在某些方面来指导社会群众体育、指导大众化的一般的体育锻炼。作为指导者来说对于某一个他所指导的项目就要有一个基本熟练的掌握,不但要求在方法和形式上有一定特点,更要在内容上既结合实际又有创新和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努力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这对学校体育来说也是一个丰富的补充和提高。现在的学校体育课程里涉及到的很多内容在群众体育锻炼中已经很普及,我们所做的就是把有指导能力的同学通过培训加以精细化,再通过某种方式制定一些相应的策略和指导方法,就可以对某些人群(根据指导对象的水平而定)加以指导,而有些特殊的项目就要首先我们自己学习,然后再去指导别人。这种指导活动可以在公园、社区、学校以及其他的运动场所来完成。当然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这种指导只能是在自己参与体育锻炼的时候去实施。另外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或者其他的形式去完成,这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学校和社会体育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社会体育可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现在我们成人当中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会记得以往邻里间那种亲密无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农村或者城市里的那些老社区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许多新型的社区不断涌现了出来。以往的居住区大多都是以一个单位或者农村集体居住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相互之间本来就认识。这样的话相互间的交流自然而然就会很多,而现在的新型社区,这种情况基本上就不存在了。所以随之而来社区关系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邻里之间变得陌生,甚至见面招呼都不打一个,更不要说除了社区组织的一些活动外去主动参与一些活动了。因此,调节邻里关系,构建和营造和谐社区成为社会体育运动一大功能。这一概念的范畴,关乎每一个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关乎社区这个社会小细胞的健康和稳定,而学校的体育教育功能也正在向这一方向趋同。据调查,现已有47%的家庭和邻里之间有过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经历,几乎大多数学生和家庭参与过社区里的体育活动,并且主动或者被动地和陌生人一起交流过体育方面的各种知识,只是这种情况也和第一种情况一样是无意识的,没有经过谁主动的组织或者指导,不是为了去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而是简单的交流完成某项活动而已。从分析个案看出,一般选择了和邻里经常或者偶尔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邻里关系都选择了很好,而选择了和邻里关系很好的同学高达91%的选择了和邻里经常或者偶尔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反之,选择了和邻里关系不好或者一般的人却有高达71%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和邻里一起从事过体育活动的经历。这就不难看出体育活动已经给邻里和社区关系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而且对部分家庭来说,这一方面又存在一个很大的空洞。所以我们学校就应该有目的的来组织一些活动,去影响和干预这种关系,这些活动当中体育活动不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如果邻里关系得到了改善和发展,而且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社区搞一些体育活动的话,那么势必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和改善这个家庭所在社区的关系。时间久了,这个社区肯定就会相应地产生一些积极的变化。当然具体到如何去组织,和第一种情况一样,涉及到学校工作特殊性,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是以社会实践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实施,这就需要更多的同仁来探讨了。现在正在建设和谐社会,我想,这一活动如果能够实施的话,也正好是这一国策的有力体现。

三、社会体育的调节价值从影响家庭关系开始

现代家庭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影响家庭关系因素很多,我只能从学校体育的这个角度谈一点简单的看法。调查表明,96%的同学同意体育对改善家庭关系有作用或者有一定的作用,4%的同学选择了否定项,这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息。很多学生和家人一起参与过体育活动,许多学生也认为学校应该有必要或者视情况提醒家长要和学生一起参与运动。这就说明了一点,学生肯定了体育活动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也希望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来改善家庭或者邻里的关系。我们看到高达84%的同学表示家里至少有一人以上喜欢体育,所以我们应该肯定,体育活动改善家庭关系的条件是成熟的,只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干预和引导,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家庭关系肯定是可行的。所以作为学校来说,应该有目的的给学生树立这种思想,指导学生主动的去做这样的一些事情。另外,学校也可以从指导家庭教育这个角度出发,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各种渠道和灵活有用的方法,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实施下去。这不但是对家庭教育的一个补充,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和改善家庭关系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另外,从个案的分析来看,7%的单亲家庭很少进行家庭性的体育活动,也很少参与和邻里之间的体育交流,关系不太和睦的家庭和邻里关系也不很理想。有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不正常,单亲家庭孩子性格的问题一目了然,这是一个非常另人担忧的问题。至于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上非常关注的话题,学校和社会采取的方法很多。从我们体育教育的角度采取一些帮助措施的话,我认为就是要针对性的做一些体育工作。首先要培养好这些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让他们多参与团体性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充分感觉到团体的存在和他对团体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法主动培养他们家长的体育爱好,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多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是学校计划组织内的,也可以是学校任务性的布置在外完成的。总之,就是通过主动的引导和干预,尽量使这样的家庭多参与包括体育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从而引导他们的性格健康向上的发展。

除了对这种单亲家庭影响外,我认为这种调节对那些有问题或比较沉闷的家庭更能发挥效果。体育活动应该是交流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家人一起运动时,由于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再加上彼此有了共同爱好和目的,通过运动产生的另外一些不可预测的微妙变化,可能就会使有些家庭的矛盾得到缓和并解决,也使一些过的过于沉闷的家庭焕发出新的生机。如果真能达到这种效果,或者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化,那么和前面所说的一样,如果我们学校有目的让学生树立这种思想,有目的的去引导这样的家庭向这个方向发展话,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这种调节肯定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学校体育的发展和社会体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学校体育来促进和指导一定范围为的社会体育的发展,进而通过这种发展来影响和调节一些社会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反之,这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补充了学校体育的内容,使我们的学校体育教育更加完善了起来。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关系促进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力的结合了起来,最终为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得到了很大益处,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一点。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 曲宗湖、杨连平,《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 北京体育出版社,2003年5月

[3] 季浏,《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4] 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

体育保健学范文第2篇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是初中基础性的教学科目,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架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关键科目。因此,教师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时,一方面应该加强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运动积极性与参与互动性,实现体育教学的知识化与理论化;另一方面,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运动意识以及掌握体育技能,进而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能力以及运动意识,全面优化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身体素质,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意识;运动素养;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体育文化意识、体育运动意识、体育技能意识,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技巧、规则、注意事项。因此,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强化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以及体育运动能力的激发与培训,实现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标、有侧重、有选择、有取舍地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养成体育运动习惯,提高体育运动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算完成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实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再提升。

一、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树立体育安全教育观念,积极控制好体育教学流程以及学生运动范围

为了做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体育安全教育观念,将安全教学意识融入体育教学活动设计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管理中,控制好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形式与活动范围,保障在开放式的体育教学情境中不会出现不安全的体育事件,进而保证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可以顺利有效地组织与运行。

2.加强体育文化教育,强化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同感与参与感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的教育力度,保障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体育运动方法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以及认同感,保障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对体育赛事、体育规则、体育意识等方面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与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综合能力。

3.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帮助学生构建体育运动信心

一些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运动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运动积极性不高或者抗拒体育运动,此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力度,尤其应该帮助学生建构起体育运动信心,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找到体育运动的兴趣点,进而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体育运动过程中。

二、如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以及体育运动素养

1.积极做好体育教学示范,实现学生对体育运动规范的准确性掌握与实践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体育示范教学,一方面保障学生对体育运动规范性动作有一个精准化的学习与掌握,另一方面降低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肌体损伤,实现体育锻炼的安全性与标准性。同时,教师在示范性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好体育教学节奏,进而帮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

2.利用体育器材设计体育游戏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中

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利用体育器材、场地等设计体育游戏形式,保障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比如,教师将学生按照数字编号进行划分,并随机叫出两个数字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实现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专注度,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与运动意识。

3.善于利用体育热点组织体育教学拓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现代体育赛事具备多样化与高关注度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体育热点组织体育教学拓展,帮助学生学习了解体育文化,进而构建起体育文化意識框架,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比如教师可以以奥运会、世界杯、NBA/CBA等体育赛事作为教学切入口,帮助学生完成对体育文化知识以及体育规则意识的认知与拓展,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质。

4.健全体育教学考核制度,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

体育学习与考核需要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闭环,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力度,尤其是应该将课堂教学任务与学生学习效率之间进行联系与整合,采取随堂考核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考核,进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保障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有目标、有作为,进而帮助学生提高体育综合素养以及体育运动能力。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育运动意识,是现代体育教学必须做好的教学渗透,教师应该结合初中体育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育运动意识,设计体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跨越式提升,进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晨晨.培养初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和提高体育素质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2(13):88.

[2]肖长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32):50.

編辑 任 壮

体育保健学范文第3篇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创设《小青蛙学本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愉快的“郊游”过程中,既学会了各种方式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创编了许多新的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取水平一阶段跳跃部分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提高灵敏素质和弹跳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初步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主动参与创想和表现力。 2.单脚或双脚起跳并能双脚轻巧落地。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开始部分通过一个《拍手》的游戏,将学生带入“郊游”的情境,通过老师描述情境和音乐结合教学,学生们装扮成“小袋鼠”、“小蜻蜓”、“小青蛙”,作着采果子、翩翩起舞的动作,学生随着教师的语言,边听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用这样的方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利用“荷叶”导入青蛙妈妈带领孩子们学本领,将学生们带入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的练习中,通过二人一组自由跳跃,再增加难度,5人一组合作探究,教师发现问题随机指导,给学生充分的自练时间,“自思”时间。通过学生先尝试、讨论、互练,然后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小群体合作学习”意识,来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又通过游戏“小青蛙捉害虫”巩固了学习目的。最后在轻松优美的乐曲中师生共舞、放松,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况,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方法,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体验。

教学流程图

教学目标: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

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初步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能力,

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

志品质,让学生在协调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时计划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

二年二班

授课教师:

郭哲

人数:40 教 学 目 标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初步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材

主题式情境教学——小青蛙学本领

1、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

2、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课的重、难点

1、学生主动参与创想和表现力

2、单脚或双脚起跳并能双脚轻巧落地

顺序 时间 课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 要求 活动图示

激 情 导 入 10分 拍手游戏

一、引导学生

创意表演

二、启发学生

开展游戏

三、设疑:怎样掌握跳跃的本领

一、教师靠近

二、模仿动作表演游戏 生动 形象 散点式: 圆圈式:

互 动 探 疑 8分

创想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

一、引导学生

利用“荷

叶”

进行跳跃

的创想练习

二、启发鼓励

引导学生

各种创新

动作

三、巡视指导

师生互动,

不断创新

一、用荷叶

开展自已创想的动作

二、同学之间

互相交流,讨论尝试

三、师生互动

练习 尝试 主动 创新 互动 散点式

互 动 解 疑 12分

小结并练各种创意动作

师生共议,引导学生表演自己创新或喜欢的动作

1、单单圈

2、双双圈

3、单双、单双

4、转圈跳

5、拐弯跳

6、十字跳等

一、师生共

议、表演

二、师生点

三、选择性

练习 民主 互动 协作 组织:

展 示 成 果 10分

小青蛙捉“害虫”

一、启发学生用掌握的各种方式的跳开展比赛

二、评价

三、师生共舞

一、比赛开始

二、发奖

三、师生共舞 活跃 创新 放松 组织:

器材 录音机一台

“荷叶”42个

“害虫”若干

奖牌40个

体育保健学范文第4篇

体育运动会是人类体育事业、体育活动和体育成就最高形式的集中展现,如奥运会、亚运会、全国体育运动会(全运会),就分别代表了全球、全亚洲、全中国体育运动最高水平的全面汇聚。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传统体育必然是一个多元一体的系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自然也就成了我国全国性的体育运动会当中最为重要的运动会之一;这是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体育赛事之一,不仅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最高水准的集中展现,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

正是由于体育运动会所具的这种特性,它们长期以来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体育研究中也往往成为最受重视的研究主题之一。譬如,关于奥运会的国内外研究论著早已汗牛充栋,亚运会和全运会的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也非常之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方面的研究成果却还相对有限,目前连一部学术专著都还没有。对于该运动会中的核心内容——历届参赛项目,也尚未有人做过系统、深入的分析;尽管已有少量的学者对历届参赛项目的历时变化及其成因进行过初步的探讨,但至今还没有任何学者关注到这些参赛项目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化规律,更罔论将时间和空间的要素结合起来揭示其时空演变格局及其规律了。目前的这种研究状况,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所具的重要地位和所承载的特殊政治意义是极不相称的;必须尽快加强研究,弥补不足,使研究走向纵深发展。否则,将极不利于国内外社会各界全面了解这个运动会的成就,也不利于该运动会的各方主体总结经验教训、实现更快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本课题拟运用体育地理学的前沿研究方法,对第1至10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的参赛项目这一核心内容,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旨在揭示这些参赛项目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化规律,以期深化我们对于该运动会主要成就、重要影响、基本特征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为该运动会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1.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1)体育运动会是国内外学术界最受欢迎的焦点领域,但是,作为我国重大体育赛事之一的民族运动会则缺少应有的关注。

在学术界,体育赛事倍受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关注,产生了数量极为可观且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其中,西方学者Jules Boykoff编写的《权利游戏:奥运会政治历史》、David Goldblatt编写的《奥运会:奥运会的全球历史》以及国内学者孙璐撰写的博士论文《民国全运会研究》等成果就是典型代表。但是,现有的这些学术成果多数集中在奥运会、全运会亚运会等赛事上,而被列为我国五大重要赛事之一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则缺少应有的关注。

(2)当前学术界已有研究者涉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参赛项目这一核心内容,但是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参赛项目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核心内容,承载着各少数民族文化精髓,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可是,它们在学术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基础仍相当薄弱,至今仅出现为数不多的几篇期刊论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有冯胜刚的《对我国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和编排问题的思考》、冯宏鹏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设制分析》、杨世如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事项目设置与发展论》以及高留红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室内技巧类表演项目评价体系的研究》等论文,这些研究从编排、设置机制、发展以及评价等方面对参赛项目进行过分析,得出的结论对本课题开展有一定参考价值,然而,在这些学术论文中,多数处于探索性起步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非常有限。这样的研究状况将制约人们对这些参赛项目内涵及价值的深刻认识。

(3)体育地理学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但是,历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参赛项目还没有涉及。

体育地理学是从体育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交叉形成的综合型新兴学科。运用地理学理论和方法探析体育学中的相关问题成为学界近年来的学术新动向。在这方面,美国学者John Bale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并编写了两部堪称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分别为《体育与地点》和《体育地理学》,其奠定了国外体育地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在国内,田至美、史兵等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涉及这一领域的体育学者。此后,随着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地理学学科中的空间边际收益理论、中心地理论、距离衰减规律等理论在体育实践及其学术研究中被广泛运用,相关学术成果也逐年增多,这使我国体育地理学近年来获得了较大程度发展。

2.學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 学术价值

第一、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与地理学密切,但该研究领域当前运用地理学学科相关理论和方法就其展开地定量定性综合分析的研究基础仍然极为薄弱。本课题的开展将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的其它方面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学术参考和借鉴,进而促进这一学科的发展。

第二、丰富民族运动会研究结构内涵。

本课题是国内首个针对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参赛项目开展体育地理学研究的项目,该课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民族运动会学术领域在这方面研究的缺失,进一步丰富这一赛事研究结构体系。

(2)应用价值

第一、直观呈现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参赛项目的空间格局及其在政治、文化等方面所发挥的空间效应,彰显该赛事历史成就。

第二、从体育地理学视角探析和总结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设置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项目设置合理性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进而促进这一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体育运动会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但是,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是其中研究基础最为薄弱的方面。作为该运动会核心内容的参赛项目,当前已被少量学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分析,然而,至今没有人从体育地理学视角对其展开过分析,这样的研究状况既不利于人们对该运动会的历史成就的了解,也不利于有关该运动会的经验教训总结。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提出了《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赛项目的体育地理学研究》这一命题,相信本课题的开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冯胜刚:《对我国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挖掘、整理和编排问题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2]冯宏鹏:《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设制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3]杨世如:《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事项目设置与发展论》,《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4] 高留红:《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室内技巧类表演项目评价体系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5]田至美:《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人文地理》2002年第10期。

第一作者信息:郑印渝,男,贵州贵阳人,本科,副教授,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第二作者信息:肖庆群,男,湖南娄底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文献计量学。

体育保健学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对我国19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19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的现状进行统计研究,以期发现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为更好地提高我国高端体育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显示:从自然特征看,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博导占较大比例等。就教育背景而言,年轻博导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仍然偏低。关于专业素养,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h指数值整体偏低,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生导师人数较少等。研究结论:这种非均衡分布状态反映了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准入门槛较高,体育学科的不成熟,以及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学科建设结构上的差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体育教育

Current Situation of Doctoral Supervisors in Sport Science in China

CHEN Qingwei

Key words:sport science;doctoral supervisor;physical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2-11-14

作者简介:陈庆伟(1968-),男,河南商丘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作为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直接承担者,体育学博士指导教师是体育界学术与科研的带头人,导师水平对于培养工作的质量不仅起着重要的作用[1],而且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发展方向,甚至关系到一个学科的国际声誉。文献检索显示,目前未见专门研究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论文,相关的研究仅在几篇关于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文献中就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问题泛泛提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界定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谢桂华指出:“博士生导师是指导、培养博士生的重要工作岗位,不是教授职务中的固定层次和终身的荣誉称号。招生并实际指导博士生者即为博士生导师,不招生且不实际指导博士生者则不是博士生导师。”[2]因此,本研究对博士生导师从3个方面作出相应限定。

1)在学科范围上,指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4个学科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对于在其他学科之下设置的交叉性质的博士点的导师不纳入统计。

2)在单位权限上,指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的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博士生导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我国共有19家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15家一级学科授权单位为: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4家二级学科授权点为: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授权点;曲阜师范大学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点。

3)在就职状态上,指当前在职并全职工作(每年在所在单位工作9个月以上)的博士生导师,不包括退休的导师,但若退休后获返聘且仍招收博士生的纳入统计范围。

1.1.2 研究框架

研究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群体的现状,必须确定一个分析框架。为便于统计,本文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将研究阶层特性的分析框架细化为具体的指标系统,并强调指标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所谓有效性,指框架能够恰当地描述体育学博导的存在状态;所谓可行性,指框架中确定的指标要具备可量化统计的现实条件。引入3组变量来描述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当下状态:一是自然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和所在城市等指标;二是教育背景,包括最高学位及是否有国外进修经历等指标;三是专业素养,包括职称、职务和科研绩效等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数据采集

研究数据于2012年6月25日至7月25日通过以下途径采集:1)各博士生导师的自然特征和教育背景等数据信息通过我国19所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的官方网站、电话或以该博士生导师的姓名为关键词在“百度”搜索工具上获得。2)各博士生导师的科研绩效信息通过中国知网(CNKI)获得:各博士生导师的论文h指数及发文量、被引频次等科研信息通过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各博士生导师截止2012年6月在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论文量和这些论文在 CNKI 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等数据,然后用h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各博士生导师在2012 年(统计年)的h指数。各博士生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信息通过CNKI“国家各级科研项目”平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数据库”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年度课题名单”,检索各博士生导师截至2012年6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信息。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了常规描述统计,对统计数据进行了专业处理。

1.2.3 逻辑分析法

综合运用了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自然特征分析

2.1.1 我国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空间分布状况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有19家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由2010年前的4家增至15家。

由表1可见,19所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中:华东地区6所,分别是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华北地区6所,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西大学;华中地区有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3所;华南地区有华南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2所;东北地区有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2所;西南与西北地区均没有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各占31.6%,华中地区占15.8%,东北和华南地区各占10.5%。

表 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统计表

注:“上体”指上海体育学院;“华东”指华东师范大学;“浙大”指浙江大学;“南京”指南京师范大学;“苏大”指苏州大学;“曲阜”指曲阜师范大学;“华南”指华南师范大学;“福建”指福建师范大学;“北体”指北京体育大学;“清华”指清华大学;“河大”指河南大学;“河北”指河北师范大学;“北京”指北京师范大学;“山西”指山西师范大学;“武体”指武汉体育学院;“华中”指华中师范大学;“湖南”指湖南师范大学;“东北”指东北师范大学;“辽宁”指辽宁师范大学。下同。

从区域来看,重东部,轻西部,布局结构明显不平衡[3]。从地方来看,重省市级大都市,轻地方小城市,招收体育学的19个博士点学校只有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3所学校在地级城市,其余都是在省级城市。

西部地区含12个省市自治区,辖540万km2,人口近3亿,迄今尚无一个体育博士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这种学科专业布局的缺位,既不利于全国培养体育高层次人才的均衡发展,也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要求,更没有真实反映西部体育学科的水平[4]。

这种不平衡缘于教育部在进行首批博士授予单位、学科和专业授权审核时强调“主要限于全国高等学校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管的科学研究机构中能培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重点学科”,并且在此后的博士学位授权审核过程中长期坚持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强化发展,强调“应首先考虑将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集中在已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且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特别是要注意充分发挥研究生院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中的作用,不要搞平衡照顾、分散布点”。这一种强迫性机制,最终导致了博士点向条件较好的高校和地区高度集中的现象,体育学博士点的区域布局亦然[5]。

可喜的是,位居西南的成都体育学院正在进行“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工作,该项工作的验收将由国务院学位办和四川省学位委员会联合于2012年12月—2013年2月期间进行。成都体育学院此次“博建”若能成功,将对提高西南地区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和均衡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空间分布状态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1.2 我国体育学博士授权单位性质及学科分布状况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从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进行培养,形成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培养的格局,体育学博士点的规划经历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现阶段,19所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中,体育专业院校3所,师范院校11所,综合性大学5所。目前,全部3所体育院校、11所师范院校中的8所和5所综合性大学中的4所均已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招生专业涵盖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学科。辽宁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为体育教育训练学授权点,曲阜师范大学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授权点。

2.1.3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与体育学博士生招生院校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地区相应,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分布也呈高度集中状态。目前,我国在职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共198人,其中:华北地区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数达82人,占总数的41.4%;华东地区67人,占总数的33.8%。仅这2个地区的博导人数即占到我国体育学博导总数的75.3%,即近一半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集中于华北地区,近8成集中在华北和华东2地。其他依次为:华中地区21人,占总数的10.6%;华南地区19人,占总数的9.6%;东北地区9人,占总数的4.6%。博士生导师还处于流动状态,总体趋势是由各地省城流向位于华北的首都北京,由中西部城市流向东南沿海城市。市场力量的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形成“马太效应”,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于少数城市,不利于体育学的均衡发展。

各高校体育院(系)所拥有的博士生导师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学科的实力。以院校为单位,对我国19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数量进行排名发现,北京体育大学有体育学博士生导师54人,居全国之首。该校是我国体育院校中唯一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第一个拥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体育学一级授予点的单位,体育学学科设置齐全,二级学科划分比较细,因而,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较多。往下依次是:上海体育学院34人,居第2位;华东师范大学14人,居第3位;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各13人,并列第4位;苏州大学8人,居第5位;福建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各6人,居第6位;南京师范大学5人,居第7位;其他授予点的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均为4人或3人,其中,4人的院校5所,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3人的院校4所,分别是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对各单位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发现,我国平均每个体育学博士授予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数是10.4人,但最多者拥有54人,最少仅3人,极差值达51,足见各体育学博士授予单位博士生导师数量分布也极不均衡。尤其对于新增的11家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而言,博导数量远跟不上学科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均衡是否会引发不惜通过降低增补博导的标准,尽力扩大博导的数量与规模的现象,这也正是验证体育学博导选拔制度公信度的契机。

2.1.4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性别分布状况

表1统计表明,在全国198名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中,男性164人,占82.8%,女性34人,占17.2%,男女比例为4.8∶1。据教育部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博士生导师为1万2 460人,其中男性1万787人,占88.2%,女性1 673人,占11.8%,男女比例为7.4∶1。总体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男女比例较全国水平更趋平衡。

但具体到各授予单位,博士生导师的性别结构状况又有所不同:北京体育大学女博士生导师12人,占该校总数的22.2%,男女比例是3.5∶1;上海体育学院女博士生导师5人,占该校总数的14.7%,男女比例是5.8∶1。但其他院校的女性博士生导师均未超过4人,武汉体育学院等9所院校无一名女性体育学博士生导师。

与男性相比较,女性在认知力、瞬间记忆力、语言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更有助于其科学研究;女教师在形象思维、观察力、注意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更适合体育教学;而性情温和、细腻和体贴的天性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细心,更擅长处理细节问题,更有利于彰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各体育博士授权单位在根据按需增补原则进行自行审核、遴选博士生导师的工作中,要注重对女性教师的培养与选拔,加强性别结构的优化。

2.1.5 我国体育学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由表2可知,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学科分布主要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60人,占总数的30.3%;体育教育训练学导师76人,占38.4%;运动人体科学导师53人,占26.8%;民族传统体育学导师9人,占4.5%。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导数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生培养历程较短,是我国的特色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没有模式可借鉴[6]。从各学科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看: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有26人,占该学科总数的43.3%;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导师在华北地区的比例最大,分别有42人和有23人,分别占各自学科总数的55.2%和43.3%;仅有的9位民族传统体育学导师在华东地区有7个,占该学科总数的63.6%,华北和东北地区0个。5个有博士点的地区,其中3个地区是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全有的全学科地区,而东北地区仅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一个博士点。研究方向并无优劣高下之别,却有分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统计数据说明,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研究兴趣仍集中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领域,对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

2.1.6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状况

合理的年龄结构是博士生导师梯队形成最佳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合理的导师梯队应该由老、中、青年导师按适当比例结合而成。从表3统计的198位体育学博导年龄情况看,各出生时间段人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1951—1960年91人,占体育学博导总数的45.9%;1961—1970年68人,占34.3%;1941—1950年34人,占17.2%;1971—1980年5人,占2.5%。总体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中,60岁以上的老年博导和50~60岁之间的中年博导,以及50岁以下的青年博导的比例为1∶2.7∶2.1,由此比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以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并且显现出年轻化趋势。具体到各校,华东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50岁以下体育学博导人数占到该校7成以上,北京师范大学占到该校近7成。年轻化虽然彰显了体育学博导队伍的动力与活力,但有时也暴露出经验不足的弱点。

表 2 我国体育学各学科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

注:“人文”指体育人文社会学;“教育”指体育教育训练学;“人体”指运动人体科学;“民传”指民族传统体育学。

表 3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博士生导师人数分布情况 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状况分析

2.2.1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学历状况

表4统计显示,本课题研究的198位博导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共111人,占56.1%;具有硕士学位的共30人,占15.2%;具有学士学位的共57人,占28.8%。

从各年龄段学历情况看:1971—1980年出生的5位博导全是博士;1961—1970年出生的68位博导中,博士学位者占80.9%;1951—1960年出生的91位博导中,博士学位者占49.5%;1941—1950年出生的34位博导的学位,学士有22人,博士和硕士各只有6人。由此可见:年龄越大,最高学位越低,具有学士学位的比例越高;年龄越小,最高学位越高,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越高。这反映出当前我国博导遴选对最高学位的政策性要求。

从4个二级学科学历情况看,各学科拥有博士学位人数占该学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运动人体科学占67.9%,体育人文社会学占63.3%,民族传统体育学占44.4%,体育教育训练学占43.4%。此排序也反映出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学科建设和学缘结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民族性”特点限制了其博士点的发展,也自然限制了该学科博士生的培养数量。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博士生导师在本校获得博士学位,在国内其他院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有4成,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导师占不到1成。由此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中存在着较严重的“近亲繁殖”和“师徒同堂”的现象,这不利于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不利于拓展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表 4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学历及海外进修情况

2.2.2 我国体育学各年龄段和各学科博士生导师海外进修状况

具有海外进修经历往往意味着具有国际化的跨文化资源和开放的学术视野,在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推进体育学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说的海外进修经历是指在海外有过一定时间的留学、访学或专业培训经历。

表4统计表明,统计的198位博导中,仅有57人有过海外进修经历,占28.8%,不足3成。从各年龄段看,有过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导人数占该年龄段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5位“70后”博导中有60%,1951—1960年出生的有31.7%,1961—1970年出生的有25%,60岁以上的有23.5%。研究发现,海外进修形式因年龄而不同,年龄越大,留学进修越多,年龄越小,访学进修和培训进修越多。从各学科看,有过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导人数占该学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体育人文社会学38.3%,体育教育训练学27.6%,运动人体科学24.5%.此3个学科差距不大,而民族传统体育学则为0。由此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个新兴学科的发展难度和光明前景,若能在内无前车之鉴,外无先进经验的条件下将其科学开展,发扬光大,则不失为世界体育学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贡献。

2.3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专业素养状况分析

2.3.1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职称、职位(兼职)状况

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的等级”。统计显示,198位体育学博导中,98.7%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的高职称传达出2方面信息:一方面表明体育学博导的进入门槛较高,博士生导师的整体水平高;另一方面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体制不够灵活[2]。过分强调导师的职称有时会限制博士研究生对导师的选择权,许多能力较强的教授以下职称的教师被剥夺了指导学生的资格,而学生也就失去了选择那些没有博导头衔的老师作为论文指导者的权利[7],不利于博士生培养。2010年,上海体育学院首开评聘副教授为博士生导师的先例,打破了大陆只有教授才能成为博士生导师的现状。

198位博导中,90.6%的导师兼任党政工作,其中,93.6%的导师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机构和体育单项协会兼职或担任重要职务或在国家二级学会任常委以上职务。在本单位任职或在相关组织机构兼职虽然无可厚非,但恐怕这在某种意义上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郭世佑先生所讲,当“官本位”的管理模式与价值体系把许多在学术上相对稍优者推向系、所、院、校各级领导岗位时,当各级“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政治荣誉与社会兼职不期而至时,兼职的博导们即使个个都很讲职业道德,都很尽职,其应对本职的时间与精力也不过是雪上加霜。个中甘苦,唯有自知[8]。

2006年6月,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对2006届全体研究生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5%的研究生每周与导师见面少于1次,45%的研究生与导师交流的时间小于1 h/周,而70%的研究生希望的是至少能每周与导师交流1次。有近60%的学生论文导师没有看过,近20%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学业帮助不大,其原因主要是导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和导师工作繁忙[9]。此现象并非北京体育大学独有。

尤其现在有些学校力聘上级部门行政官员当博导的作法很是流行。笔者认为,无论由博导提拔为官员,还是由官员被聘为博导,凡不能以培养博士生为主业者,需在每次博导选聘时,真正从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出发,扪心自问能否尽到博导职责,为振兴我国博士生教育事业以身作则,起“领导带头”作用。

2.3.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科研绩效状况分析

2.3.2.1 h指数概念解析

一直以来,科学家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的主要呈现形式是学术论文,因此,用来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主要方法是对其学术论文进行计量分析。2005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教授(Jorge E.Hirsch)提出了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h指数。h指数的定义是:如果一位科学家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h篇论文被引次数不小于h,其他(n-h) 篇论文中每一篇的被引次数都小于h,那么这位科学家的h 指数就是h[10]。例如,某科学家的 h指数为18,则表示该科学家至少发表了18 篇被引频次至少在18次的论文。该指数巧妙地将数量指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指标(被引频次)结合在一起,h指数高不仅表明评价对象发表的论文质量高,而且表明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多,克服了以往各种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单项指标的缺点;因此,在它发表后的短短几个月当中,就在10多个国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者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11]。

2.3.2.2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科研绩效概况

通过对19所院校的198位体育学博导在CNKI 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论文量和这些论文在 CNKI 数据库中的被引频次等数据的统计计算得出,198名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值范围为2≤h≤28,平均值为11.3。

根据乔治·赫希教授的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数一般大约为12,晋升正教授大约为18[12]。上述198名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平均值较之偏低。统计表明:我国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达到或超过12的有84人,占42.4%;达到或超过18的有18人,占9.1%。尽管存在物理科学的h指数普遍高于社会科学这样的学科差异,但如此低的人数比例亦将成为体育学奋起直追的动力。

表 5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h指数及相关绩效概览表

从表5统计的各项指标数据范围的底线数值,如h指数2、个人发文量4篇、总被引频次6次、第一(含独著)作者百分率6.3%和篇均被引频次1.1次等数据信息,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较之一名普通体育教师都显低的科研评价数据让人实难与体育学博导联系起来,当然,有些博导的有些文章可能未被收录在CNKI中。198位博导中,h指数小于等于5的有18位,这些博导中确有文章多发在他所留学国家的期刊上的,但有些并未发现有留学经历。

表6统计了198位博导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情况。统计显示,198位博导共有115(占58.1%)人次主持过共计24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社科基金项目105项,66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33.3%;自然基金项目27项,19位主持人,仅占总人数的9.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4项,21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10.6%;体育总局项目93项,59位主持人,占总人数的29.8%。由此不难发现,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人数不足6成,尤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更是体育科研的弱项。

表 6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科研项目状况统计

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肩负着培养体育高端人才的重任,其学术态度与水平直接影响博士生质量的好坏。当前,国际上评价科学家的科研绩效仍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而我们的一些博士点对博导的科研绩效以申请的科研课题经费多少为主要标准,降低甚至忽略了对论文的要求,以致一些教师在评上博导后的独著(或第一作者)论文量明显减少。在当今搞课题颇受重视的形势下仍有4成多博导没有主持过课题,这除了课题立项竞争激烈的原因外,科研态度和环境也不容忽视。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19所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名在职博士生导师的统计分析,对这一特殊阶层的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总体来看,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呈“非均衡分布”状态:就自然特征而言,体育学博士生导师过分集中在华北和华东两地;男性博士生导师占据绝对优势;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博士生导师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占较大比例。就教育背景而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学位分布已经比较合理,年轻博导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学位,但具有海外进修经历的博士生导师的比例仍然偏低,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就专业素养而言,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基本都有教授职称,9成以上有行政职务和学术兼职,目前,国内其他学科学者科研成果的h指数相关研究未见,与美国物理学相比,体育学博导的h指数值整体偏低,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导人数较少。这种非均衡分布状态可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由于体育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体育学博士生导师的准入门槛较高,博导队伍发展必然是非均衡的,不可能同步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体育学科的不成熟,我国体育学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导致学科建设结构存在差异,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3.2 建议

1)均衡布局结构,促进协同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为零的不平衡布局结构,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优势,进行科学的全局性布局考虑,从而有效促进我国体育学科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进一步优化我国高层次体育学教育资源的配置。

2)落实遴选机制,狠抓质量建设。

遴选体育学博导的关键在于遴选制度是否落到实处。在遴选时要严把质量关,要对遴选对象的事业心、责任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进行科学、客观考评,并且要进行任期内的年度评估。

3)注重学习交流,改善学缘结构。

为防止“近亲繁殖”,改善学缘结构,要从制度入手,研究出台高校教师出国研修相关政策,把年轻教师出国进修深造经历作为晋升职称和评聘博导的必备条件,并且,鼓励支持教师在高校间自由流动,在多所高校间承担岗位教学或科研任务。从而加强学术思想的交融,促进学术交流,促进创新,促进学科发展。

4)加强梯队建设,形成优势互补。

加强体育学博导梯队建设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使导师队伍保持持久活力和发展动力,老中青比例要协调,既要有利于发展年轻导师的工作热情,又要敢于为年轻导师提供承担重大课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探寻经验和寻找不足,为自己才华的发挥创造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即将退休的老教授、有经验的导师的传、帮、带作用,缩小导师队伍中因年龄和阅历而造成的衔接困难。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条件所限,本研究在统计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如在博士生导师数量的认定上,有的单位聘请了大量的兼职博导,有的单位对博导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有的单位信息不够公开,博导的详细信息不充分等;还有就是对个别留学时间较长的博导所发表的论文量的统计不够完整。这些因条件造成的不足留待下一步研究时改进。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郑吾真,黄竹杭.体育学博士立足于国内培养之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4):2-6.

[2] 吴锋.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现状统计研究[J].现代传播,2008,150(1):115-118.

[3] 李燕领,王家宏,陶玉流.1979—2009年中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点的发展[J].体育学刊,2010,17(10):59-63.

[4] 陈伟,欧阳川,李国栋.立足08奥运、完善培养体制、构筑高端人才工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4.

[5] 卢志成,郭惠平,李斌琴.对我国体育学博士教育扩散现象的新制度主义诠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9):17-22.

[6]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25(6):3-12.

[7] 顾海兵.质疑“博导遴选”制度[N].南方周末,2003-08-14.

[8] 郭世佑.博导的质量、责任与权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29-31.

[9] 钟秉枢,蒋家珍.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求发展: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7-11.

[10] Hirsch J.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 (46):16569-16572.

[11] 万锦堃,花平寰,赵呈刚.中国部分重点大学h指数的探讨[J].科学观察,2007,2(3):9-16.

[12] 王兰敬.h指数在学术评价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11,29(4):624-627.

体育保健学范文第6篇

1101500221人力1102方佳圆

在经历了一年的大学体育学习之后,不仅仅是在健康上,还是在意志的培养上,都得到了好的保持和提升。体育课的上课内容继续着高中的传统,有800米的考试、立定跳远等,不过不同的是增加了12分钟跑的新形势。12分钟的考试虽然叫人抱怨不断,不过也是为大学生着想,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大学生融入社会工作毕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除此之外,大学体育课的上课形式是混班上课,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拓宽了学生的社交圈子,不管是对学生大学生活的丰富还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很不不错的。还有一点就是,大学的体育老师尽职尽责,注重学生对基本体育技能的掌握,所以每堂体育课都可以从根本上锻炼了学生,使同学们有所收获。

以上就是对大学体育的上课体会,建议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整个课堂当中,练习强度比较大,几乎一整堂课都处于运动当中,

以至于每次第二天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浑身酸痛;同时由于大多数时候的整堂课都在练习同一项运动内容,显得有些单调和乏味。因此,我觉得老师们可以稍微变得灵活些,比如在课堂中间穿插一些小的游戏之类的,既可以让同学得到休息,也可以解决掉体育上课枯燥乏味的特点。

2、 因为一般上课的时候,都是重点在实际操作上,所以我觉得在整个

上一篇:我的奇思妙想作文范文下一篇:贴在厨房的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