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1

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做好人事工作的基础条件之一, 是人事调动、聘用、晋升、工资调整等多方面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一) 人事档案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新时期的干部选拔标准是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来选拔的。要做到选贤举能、知人善任, 就必须对干部进行历史而全面地考察和了解。而借助干部人事档案了解干部在各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则成为重要依据。所以说, 人事档案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

(二) 人事档案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强化了个人对组织的归属感和信任感, 也增强了组织对个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今后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在哪个行业, 人事档案是确定参加社会保障的依据所在。

(三) 人事档案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人事档案的形成过程来看, 它不仅是每个人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 而且也从一定程度上翔实、全面地记载了每个人的德才素质和能力水平。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才的互动将更加频繁, 人事档案也将面临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把档案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进而达到促进和推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目的。

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决定了收集的档案材料必须完整、真实、可靠, 为此我们在收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时候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建章立制, 有章可循, 按章办事, 规范操作。凡规定由组织部门盖章的, 必须印章齐全。组织鉴定、审查结论、处分决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等形成的综合材料, 须经本人见面签字。任免呈报表和录用聘用审批表必须有批准机关名称、时间和文号。建立接收干部人事档案登记簿、借阅档案登记簿、市内档案转移记录、转递档案材料通知单等。二是加强档案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要认真审核, 把完整、真实、可靠的材料收入干部档案, 把好质量关。档案工作是细致入微的工作, 应杜绝粗心大意, 在档案鉴别过程中, 管档人员更要认真负责, 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三是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档案管理人员要多注意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能够辨明是非, 要善于通过对比、分析、校对、核实等方法去伪存真、去粗存精, 坚决把虚假材料拒之门外, 努力维护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

二、采取的举措

(一) 加强宣传, 增强全员档案意识。领导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 加大投入, 及时收集人事档案材料, 针对当前群众档案意识普遍不强的现状, 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档案法》, 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使全社会真正认识到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二) 加强培训, 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没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涵养, 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人, 很难在档案工作岗位上长久工作。做好新形势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有一支在思想、政治、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过得硬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队伍。

(三) 创新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 严把进档材料质量关。档案材料内容要着重收集、筛选、鉴定、整理职工的“德”“能”“勤”“绩”“廉”方面的材料, 从而达到“观其卷、知其人、用其才”的目的。档案材料的真实性是干部人事档案的关键所在, 是发挥其参考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坚持原则, 认真审核, 严格把关。只有与时俱进, 注重档案的服务性, 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所以,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要不断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 实施新的管理模式, 以适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任务能力等, 是干部个人自身成长历史的真实记载, 为组织、人事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合理分配使用人才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参考。本文就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采取的举措, 阐述了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思考,举措

参考文献

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开展范围及审核重点

按照管理权限, 我局共管理机关事业单位科级干部以下档案共17715本, 其中公务员 (含参工) 人员2882人、事业人员9198人 (其中教育系统5701人, 卫生系统1315人、县级部门和乡镇事业人员2182人) 、机关工勤人员274人、离退休人员5361人。这次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将在职在编12354人全部纳入专项审核工作中, “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是审核重点, 同时还要对档案材料涂改、材料是否真实、重要原始依据是否齐全等问题进行判别鉴定。

二、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意识不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许多单位算不上中心工作, 年终目标考核分值较低, 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 提高目标绩效考核分值, 各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工作上, 而对档案工作采取听之任之、任其发展的态度;再加之个别人员认识不足, 认为干部人事档案与自身关系不大, 只要自己不调动、不提拔, 档案全不全、信息对不对, 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 材料缺失严重。我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对象多元化, 有公务员和参照管理人员, 事业专技、事业管理人员、工勤人员;有县内流动人员、县外流入人员;有退休、新入职人员, 这些情况的存在, 增大了档案材料遗失风险;再加之管理人员不稳定、办公地点迁移、历史久远等原因, 导致档案材料未及时收集和归档, 甚至出现重要材料遗失现象。

(三) 材料规范性差。在纸张使用上, 档案材料用纸参差不齐, 有6K和A4纸张, 有薄纸厚纸, 有双面纸张和单面纸张, 有便签和文件纸张;在手续完善上, 个别档案材料无单位公章、无结论意见、无形成时间;在材料填写上, 个别人员因非本人填写或填写时不严肃, 再加之部分年龄大、工龄长的职工由于时间跨度大, 工作单位调动频繁等原因, 导致部分档案填写信息前后不一致、重要信息有涂改、填写内容不齐全。

(四) 管档人员不足。目前, 我局有专职人员2人专门负责管理权限内在职在编12354名干部的人事档案工作, 但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标准》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文件中“每管理1000人的档案配备1名专 (兼) 职管档人员”的要求, 人员配备远远不足;各乡镇和县级部门均无专职管档人员, 往往都是从办公室抽调1名人员兼职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繁琐细致、不易出业绩、有螨虫危害的工作, 大部分管理人员主观上不愿意或者害怕从事这项工作;再加之管档人员业务技能培训跟不上, 缺少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鉴别能力, 导致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开展困难。

(五) 工作方法滞后。在当下信息化时代,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仍然采取手工“翻阅填写”模式, 管理效率低, 工作重复性强, 工作量大。

三、今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 提高思想认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系统性非常强, 需要不同单位合作完成。各单位领导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安排落实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有吃苦奉献精神的干部来负责此项工作, 努力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序、高效推进;同时加大硬件设施投入, 通过召开业务会、办公会、培训会, 广泛宣传档案的重要作用, 调动全员支持配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二)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档案转递制度, 转递档案要做到材料真实、手续齐全、整理规范、密封完整;报送单上有遗失和涂改问题的说明, 分管领导签字确认, 有报送单位公章;复印件有经办人员签字落时间, “三龄二历一身份”信息认定准确。完善安全保障制度, 实行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库保管, 做到档案室、阅览室、办公室“三室分开”, 档案室内无火、无蛀虫、无高温、不潮湿、有防盗设施。

(三) 配齐配强队伍。组织人事部门要结合岗位设置和编制情况, 增加档案管理专职岗位和编制, 对管档人员进行岗位补贴;要定期、不定期对管档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 做好新旧管档人员的交接和档案队伍的稳定。管档人员要有饱满的工作激情, 有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精神, 有精益求精、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和交流, 通过工作实践, 不断增强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 完善信息化系统。加大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通过内部局域网, 建立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数据库, 全面整合资源, 实现组织人事部门、财政、社保、医保、公积金中心等单位资源共享;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系统升级、维护,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防止泄密事件发生。

干部人事档案反映干部一生成长经历, 是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否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关乎干部切身利益, 因此, 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 完善规章制度, 配强管档队伍, 创新管理方法, 不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向更高处迈进。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 随着反腐败的深入开展, 暴露出干部选拔任用、干部信息造假等一系列问题, 各地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屡被曝光。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方德生.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M].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

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现阶段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鉴审机制缺位、信息缺失、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归档工作有待规范。具体内容如下;

(一) 鉴审机制缺位。

很多人为了能够顺利地晋升职位, 提高自己的工资待遇, 没有将自己的实际出生时间和工作时间写出来, 资料的填写情况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加大了人事档案鉴别难度。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很多人事部门的鉴定审查不严, 鉴定审查机制缺位, 致使失真的虚假档案信息的出现, 无法有效发挥档案的作用。

(二) 信息缺失。

目前, 很多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存在不够完整的情况, 作为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 档案信息的收集工作是档案得以有效利用的前提, 如果信息不完整, 就会出现单位在进行档案的使用时缺乏有效的凭证的情况, 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展开。

(三) 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现在, 仍有很多高校还在沿用以前的档案管理模式, 这种看堆式的管理办法, 不适合人才流动较为频繁的当今社会, 导致一些弃档现象时有发生。又由于管理手段的落后, 而又受资金限制,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检索速度非常慢, 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 归档工作有待规范。

不够规范的归档工作主要体现在:很多人事档案中的分类不够准确, 甚至还混入了一些非档案资料, 同时, 剪裁不当、折叠不当以及材料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因此, 就无法对档案做出较为客观和完整的评价, 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开展好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路径

开展好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路径, 具体来说, 主要体现在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给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审查力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 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完善的法律法规, 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前提, 更是保证其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正所谓, 法律是约束行为的有效准绳。只有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 才能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地规范化和制度化, 才能让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与此同时, 还要开展好档案的保密管理工作, 避免细密以及失窃的现象发生。此外, 高校应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建立网络档案管理平台, 使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提升其现代化水平。

(二) 给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一直以来, 高校都过分看重学生的就业以及校园建设的情况, 并没有给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 自然其工作效率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开展好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却对高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它是建设优秀干部队伍的重要渠道。因此, 相关领导应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将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是, 深入到相关文件的学习, 认真领会其精神, 并制定行之有效的机制。其次是, 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以促进其专业素质的提升。最后, 就是改善档案的存储条件, 给管理人员创造好一点的工作环境。

(三) 提高服务质量。

高校档案工作对促进高校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 相关领导应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促进他们服务质量的提升。首先, 应对信息进行核对, 从而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 其次, 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 档案资料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让领导对所选拔的干部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掌握。最后,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开展好信息的分析工作, 实现档案库到人才资料库的转变。

(四) 加大审查力度。

相关领导应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 以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 督促他们在进行档案的接受和传递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特别是在信息的真实性上, 加大审查力度, 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同时, 还要开展好归档工作, 从源头上避免失真档案的流入, 建立奖惩机制, 对造假现象严厉查处, 并不能放任自流。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作为服务性质较强的工作, 高校想要开展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的。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 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水平, 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只有这样, 才能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促进其工作质量的提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就给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紧跟形式, 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从而达到开展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于此种情况, 笔者对开展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浅见, 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 张虹.浅谈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J].黑龙江史志, 2009 (16) .

[2] 池红.高校人事档案利用工作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2004 (05) .

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干部档案审核的一般方法是:先依据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作为现在工作中使用的干部相关信息,再到涉及该信息的材料中反查核对,比照最新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干部履历表》的信息是否与材料的记载一致,不一致要做好记录并作核实处理,差缺的材料要进行补充。

一般应重点审核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和家庭情况等信息。“三龄”即干部的出生日期、入党时间和参加工作时间,“两历”即干部的学历学位和工作经历,“一身份”即干部身份。具体审核方法如下:

一、出生日期

(一)认定依据

出生日期的认定以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有涂改的,要查找相关材料(原始户籍材料和亲属材料)予以印证。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是否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

出生日期记载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的记载时间一致,且大部分主要材料均一致,则该档案的出生日期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日期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或有认定材料但没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该档案中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的出生日期存在问题,须进行相应记录及整改。

(三)审核程序

1.比对信息

首先详细审核档案材料记载的下述三个材料的出生日期,并判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其他主要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是否一致。

(1)最早形成材料记载出生日期; 注:根据档案目录中材料形成时间,常见的最早形成材料是中学毕业生登记表、入学(入伍、招工)政审表、《入团志愿书》、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和体检表等。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3)《公务员登记表》、最新《干部履历表》和《军人身份证号登记表》填写的身份证号中记载的出生日期。

2.涉嫌造假

出生日期涉嫌涂改造假主要指涉嫌涂改最早形成材料的出

2 生日期等情况;出生日期涉嫌材料造假主要指涉嫌伪造记载出生日期的最早形成材料等情况。 可通过逻辑推算进行初步判断:

(1)根据记载推算上学、参加工作、入党年龄等是否合理,并进行判断,如按照《党章》规定入党时要年满18周岁。

(2)根据家庭成员年龄推算其年龄是否合理,即对档案材料记载的相关信息进行互相比对印证,如根据《干部履历表》、自传、政审材料、《入团志愿书》、任免表等材料中填写的家庭成员年龄,推算其出生日期是否合理。

3.有认定情况的审核

档案中如有关于出生日期的相关认定材料,需对下列情况进行判断:

(1)认定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2)认定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①档案第5类中须有以下材料:个人申请;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调查报告;原始户籍内册、登记卡片、出生证复印件等证明材料;按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复。

②2006年10月以后,档案第5类中须有组织认定和相关证明材料。

(3)认定结果是否使用

出生日期认定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及涉及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是否使用了认定结果。

(四)问题处理建议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出生日期记载与档案中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不一致又没有其他认定材料的,以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时间为依据对出生日期进行认定,并应对相关信息进行整改(如出据相关的认定材料),必要时应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及涉及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必须使用最早形成材料记载的出生日期。若有符合规定的认定,则用认定的出生日期。

(五)对出生日期审核应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1.组织认定时间若与干部档案中最早记载的时间不一致,必须要有更早于档案中最早记载出生日期的相关材料(档案材料或原始户籍材料)作依据,没有依据的组织认定无效。

2.组织上认定干部的出生日期是以本人档案或户籍档案的最早记载为依据,而不是以身份证为依据。

3.军队转业干部在部队期间认定出生日期的,如符合中组部有关政策规定,且依据充分的,该认定有效;否则,应重新予以认定。

二、参加工作时间

(一)认定依据

参加工作时间以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为依据。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是否一致。

参加工作时间前后是否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一致且档案中其他主要材料的工作时间也一致,该档案中的工作时间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不一致,且无相应证明材料的,该档案中的参加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须进行整改。

(三)审核程序

1.确认材料齐全、制作规范

参加工作的有关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如职工登记表、招生(入伍、招工)政审材料、知青上山下乡证明、录(聘)用审批(备案)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等。

2.比对信息

判断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和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否一致。

须详细审核以下材料中记载的信息:

(1)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记载的参加工作时间。

3.涉嫌造假

主要指是否涂改档案材料中的参加工作时间,是否有虚假的记载参加工作时间的材料。

4.有认定情况的审核

档案中如有关于参加工作时间的相关认定材料时审核:

(1)认定是否符合文件规定 要注意有无组织批复。凡更改参加工作时间而没有组织批复的,不予承认。

(2)认定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有的干部因为有“上山下乡”、“文革”延迟分配等经历,申请更改参加工作时间须经组织批准。认定材料一般包括个人申请、组织调查、有关证明、组织批复等。

(四)问题处理建议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工作时间和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不一致,且无相应的认定材料的,应以档案中参加工作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为依据。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改,必要时应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工资审批表等材料必须使用认定后的工作时间。

三、入党时间

(一)认定依据

入党时间以入党时形成材料记载的时间为依据,《入党志愿书》是证明党员身份和党员入党时间的重要材料。

(二)审核要点

主要审核《入党志愿书》中入党时间记载是否与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信息一致。

入党时间前后不一致的界定:

1.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入党志愿书》的入党时间记载一致,且与档案中其他主要材料记载一致,该档案中的入党时间不存在问题;

2.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与《入党志愿书》的入党时间记载不一致,须进行整改。

(三)审核程序

1.确认材料齐全、制作规范

查看六类中《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1985年《党员登记表》、1990年《党员登记表》等材料是否齐全。 注:1985年以前入党的须有1985年《党员登记表》,预备党员不填写。参加过1990年党员登记的还须有1990年《党员登记表》,若单位未组织1990年党员登记的,须有相关证明。

2.比对信息

须详细审核档案中记载的入党时间,并判断下列两个时间是否一致。

(1)《入党志愿书》中记载的入党时间; 7

(2)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记载的入党时间。 在我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员入党时间的计算方法各有不同,具体如下:

①1956年9月15日—1969年3月31日,入党时间为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须经上级党委批准)。

②1969年4月1日—1977年8月11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之日。

③1977年8月12日—1982年9月5日,入党时间为上级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之日。

④1982年9月6日至今,入党时间为党员大会接收为预备党员之日。 注:若上级党委审批时明确具体入党时间的,则以该时间为准。

3.涉嫌造假

主要指入党材料造假。要注意查看《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等入党材料是否真实,与档案中其他材料记载是否一致,注意分析各时间信息的逻辑关系。

(四)问题处理建议

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入党志愿书》的入党时间记载不一致的,须以《入党志愿书》记载的时间为准,对入党时间前后记载不一致的须对相关信息进行整改。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必需使用《入党志愿书》中记载的入党时间,若缺少《入党志愿书》的,须按规定重新填写归档,填

8 写的个人情况截止至重新填写之日,同时须有组织的相关证明材料。

(五)其他情况

加入民主党派的,需有加入民主党派的材料。加入民主党派时间以材料为准。 民主党派的党员身份及入党时间的确定要按照该党派相应的章程来确定。其中,民革入党时间为支部大会通过之日;民进、民建、民盟、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入党(会、盟、社)时间为地市级以上组织批准之日;台盟入盟时间为省级以上组织批准之日。档案中须有相关审批材料或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四、学历学位

(一)认定依据

学历学位以反映学历、学位的材料为依据,均归在干部档案第四类。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最高学历学位材料是否齐全,该学历学位国家是否认可,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的学历学位信息是否一致。 学历学位信息的确认:

1.该档案中最高学历学位是国家认可的。

(1)材料齐全且与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一致,该档案中学历学位记载无问题。

(2)材料不齐全时存在问题,须补齐学历学位材料。

2.该档案中最高学历学位国家不认可,则以档案中可认定的下一级学历为最高学历。

(三)审核程序

1.确认材料齐全、制作规范

(1)常见学历学位材料须齐全

①中专:中专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和毕业生登记表。

②专科:高校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和毕业生登记表。

③本科:高校学生登记表、学习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和授予学士学位决定。

④硕士研究生: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登记表、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硕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和授予硕士学位决定。 参加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的,还应有专家推荐表。 专业硕士应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硕士学位审批材料。 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者(没有学历),须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授予硕士学位的材料,还须有国家统考科目成绩合格证书(通知单)复印件。具体来说,除必须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试外,1996年开始一般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1998年开始一般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

⑤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书(2份)、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登记表、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表、博士毕业研究生登记表、授予博士学位决定。 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

10 位者(没有学历),须有学位课程进修成绩表和授予博士学位的材料。

(2)特殊情况

①大学普通班:高校毕业生登记表或高校选拔学生登记表。

②国(境)外学历学位:国(境)外学校出具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制件、学习成绩单,驻外使领馆出具的学习证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材料。

③党校学历: 大专、大学:学员成绩表、毕业学员(登记)鉴定表或学历证明。 党校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班考核登记表、在职研究生班毕业学员登记表。中央党校研究生一般有毕业论文评审答辩情况表、毕业学员政治思想情况评鉴表和学员党性锻炼小结。

2.其它情况

根据档案中学历学位材料记载,按全日制和在职分别审核,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党校学习取得学历学位。分为两类,一类为国民教育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并经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学习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历学位,填入“全日制教育”栏;另一类是党校学历,指除国民教育学历外由党校按照有关规定,经考试录取后在党校学习的学生所取得的学历,采取写实的办法,如在职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历前加“中央党校函授本科”、“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或“XX省

11 (区、市)委党校函授本科”、“XX省(区、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等,填入“在职教育”栏。

(2)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函大、夜大、职大、业大、管理干部学院等)或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取得的学历,在填写学历时应具体写明,如“电大本(专)科毕业”、“自学高考大专毕业”等。

(3)干部专修科学历。干部专修科学制二至三年,属于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教育学历。此类学历可以认定为大专学历,填入“全日制教育”栏。

(4)大学普通班学历。指1970年至1976年经推荐选拔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学历一般填为“大学普通班”。 注:博士后不是学历学位。

3.涉嫌造假 主要指学历学位材料造假、上学经历造假等情况。

(1)档案材料鉴别

通过审核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和毕业生鉴定等材料,结合干部简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信息判断学历学位是否真实准确。

(2)进一步查实 如存疑点,可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鉴别:

①查学校名录。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写的《高等教育学历问题咨询手册》,分历史阶段分别列举了国内所有高校的名录,可查核发证学校是否属实。

②查证书式样。普通高等教育自1994年到2000年,成人高等教育自1993年到2000年使用的学历证书均为教育部统一印制,可照此查对。

③网上查询。2001年起,全国实行各类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可直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进行查询。

④到毕业院校进行查证。

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对境外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可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四)问题处理建议

审核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和学历学位材料中记载的国家认可的最高学历学位信息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审核认定相关信息后进行整改,必要时应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必须使用经认定的学历学位信息。

五、工作经历

(一)认定依据

工作经历以反映工作经历的材料为依据,主要包括《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履历表》等。

(二)审核要点

以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的简历作为现使用的信息逐一进行倒查,反查各类材料一一印证干部的每段经历。重点审核每一次职务变动是否均有《干部任免审批表》,提任的是否有

13 考察材料,任免职时间是否正确,经历时间是否衔接。 特别注意:

1.1997年以来任副科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必须要有;

2.提任职务的要有考察材料。

(三)审核程序

1.根据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审核干部任职经历,查看《干部任免审批表》和考察材料是否齐全。判断其职务晋升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属于破格提拔。

2.涉嫌造假。根据履历、自传、学历学位、工资、任免等材料综合判断干部工作经历是否真实,有无造假嫌疑。

(四)问题处理建议

1.1997年以后任副科以上职务的必须要有《干部任免审批表》,如因年代久远无法找到的可用任免通知或党组会议纪要代替。

2.任免材料中的“德才表现”可视为考察材料。

3.简历的时间前后要衔接,如1999.01-2001.02,2001.02-2004.05,不得空段。

4.工作经历信息有出入的须进行整改,必要时应重新制作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以后形成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等材料须使用认定后的工作经历。

六、干部身份

(一)认定依据

干部身份以进入干部队伍的相应材料为依据,包含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聘用制干部的材料。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转干、录干、聘用制干部的审批材料是否真实有效,聘用干部审批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续、转聘。

(三)审核程序

进入干部队伍一般应具有相应的材料。

1.直接就业:报到(派遣)证、转正定级审批表。

2.工人转干:转干审批表、以工代干审批表。

3.军转干部:战士提干审批表、军校学员转正定级审批表、转业审批表。

4.公务员:《公务员过渡审批表》、《公务员登记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

5.外部调任:须有相应的调动审批材料,2008年3月以后从其他单位调任机关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的须有公务员调任审批(备案)表。

(四)问题处理建议

若无转干、录干、聘用制干部的材料,需由单位作出说明并加盖组织印章;若材料存在疑问,应查找批准单位的批复文件或其他依据材料核对。

七、家庭情况

(一)认定依据

干部档案中记载干部家庭情况的材料比较多,主要包括第一类中的履历材料,第二类的自传,第五类中的政审材料,第六类中的《入团志愿书》、《入党志愿书》和《党员登记表》,第九类中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初次出国审批表》,第十类中的相关材料等。

(二)审核要点

重点审核《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履历表》等材料。审核家庭信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家庭情况记载是否存在问题的界定:

1.若档案材料记载的家庭信息符合实际情况,该档案的家庭情况记载不存在问题;

2.若档案材料记载的家庭信息不符合实际情况,或干部最新的家庭信息在档案中没有反映,则该档案的家庭情况记载存在问题,须进行整改。

(三)问题处理建议

重点核实最新《干部任免审批表》中反映的家庭情况是否符合当时实际。当干部重新组建家庭时,最新的家庭情况应在档案中反映。

八、干部履历表

1999年以前参加工作的,须有中央组织部制发的1988年版和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须有

16 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对缺少此类材料的要按以下方法处理:

1.没有相应的1988年版、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要尽量查找收集;

2.1988年版《干部履历表》确实找不到的,可以不再补充填写;

3.缺1999年版《干部履历表》的,必须及时填写(1999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也必须补充填写)。 补填1999年版的《干部履历表》以干部填写时的情况逐项填写。《干部履历表》所填信息应真实、准确、规范、完整,必须有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

九、考核登记表

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养老金的领取办理养老金领取的时候,要经过档案的审核,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受保时间等都是以个人档案的记录为依据的。如,退休时需要依据档案认定个人出生时间,从而确定退休时间;需要确定个人参加工作时间,从而确定开始缴费或视同缴费的时间,以计算养老金金额,等一系列有关事项。除了养老金外,其他社会保险,如领取失业金等,也与个人档案相关。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因个人档案管理不当,无法顺利地办理领取养老金的事情,所以,未雨绸缪,大学毕业后,无论工作的情况如何,要先把个人档案的事情处理好。

2、档案影响转正定级和计算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

有很多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有关手续,几年后仍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转正定级和工龄及退休金的计算。

3、影响评职称和工作调动

大学毕业后,学生档案需要经过转正定级后,才能成为干部档案,才能正常调动,才能在未来领取养老金,等等,未办这个手续,无法评职称,无法调动,这时,既使有了当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国企的机会,也无法办理相关手续。

4、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相关证明的办理

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这些事情都需要政府所属人才市场开具相关证明,没有档案无法办理这些证明。

5、导致干部身份丢失

虽然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取消干部与工人的身份区别,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劳动部(管工人的)和人事部(管干部的)也已经合并,但目前大学毕业就有的干部身份还是会在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及户口迁入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时,起到作用。

干部档案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一、本制度适用于单位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二)宪法和法学基础理论;

(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知识;

(五)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单位领导班子学法用法工作规划和计划。

四、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班子每法制学习不少于30小时,要做好专门的记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年底对全体职工学法情况进行检查,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

五、坚持法制培训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分期组织本单位领导干部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计划。

六、坚持举办法制讲座制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年举办4次适合本单位干部需要的法制讲座,有针对性地对领导干部学法进行辅导。

七、坚持自学与辅导相结合。领导干部要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联系工作实际,确定学法内容,加强自学法律知识,每年自学法律时间不得少于40个学时。

八、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本单位领导干部要学以致用,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增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本部门、本单位各项事务的能力,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

九、不定期专题召开办公会议,研究解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

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每组织一次学法用法考试工作。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一、每年召开两次全体领导成员的会议,讨论本普法依法治理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布置安排下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二、根据县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指导本系统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三、各领导成员要联系本部门单位实际,反映普法对象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四、树立和发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典型,弘扬正气,认真开展执法大检查,及时指导督促本系统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贯彻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决定、决议和有关批示意见。

二、负责草拟五年普法规划、工作计划,对正在实施的规划、计划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

三、对普法工作五年规划、计划的实施进行督查。

四、开展调研活动、总结推广“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五、组织协调各单位开展不同类型的普法试点工作。

六、定期向上级报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

七、完成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任务。

法制宣传教育制度

为切实做好“六五”普法期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确保法律、法规学习落到实处,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按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安排,年初单位要制定法制宣传计划和实施办法。

二、单位设立法制宣传小组和专职人员。

三、每季度要确定重点普法宣传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通过宣传栏、专题辅导等形式进行宣传,法制宣传工作要有工作记录。

四、按要求订阅普法宣传材料,积极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普法培训。

五、年末要对本法制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详细总结,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六、单位将按要求认真组织参加普法考试。并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情况纳入对全体干部职工的考核中。

普法依法治理监督检查和奖惩制度

为切实做好“六五”普法期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普法依法治理监督检查工作,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普法办公室是普法依法治理监督检查工作的责任部门,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二、普法办公室要围绕普法实施计划,每年年底对本单位全年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与全年的目标考核挂钩。

三、普法办公室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向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奖惩建议。

四、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在普法工作中表现消极的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各部门、各单位对监督检查工作要予以配合,不得

干预和阻挠。

普法宣讲员工作职责

一、普法宣讲员要按时参加辅导组的培训,并积极开展自学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

二、准备教案时要认真,并结合生活工作实际,多举例说明,教案内容生动真实,让职工学法时,易学、易懂、易接受,达到宣传法律的目的。

三、普法宣讲员负责对单位能接受教育人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使接受教育人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全面推动“六五”普法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深入职工家庭负责对家庭成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家庭学习法律知识,收听、收看法制节目。

六、普法宣讲员在做好法律宣传的同时,还应及时了解反映干部职工的难点问题,调解组织化解纠纷矛盾。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专职人员职责

一、全面掌握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情况,便于上下沟通,有利于推动“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深入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着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进程这个主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好“六五”普法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做好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的编制,并负责承担日常事务工作。

四、抓好本单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计划的落实,积极为探索新时期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当好参谋。

五、大力宣传“六五”普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大力宣传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

“六五”普法培训工作制度

为了加大培训管理制度,提高培训质量,特制定普法培训制度:

一、单位要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适时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及普法骨干进行每年两次以上的培训。

二、无故不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年终不能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三、采用集中培训、分期分批培训、分散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

四、把机关干部参加培训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单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每年的普法培训工作。

六、培训前要选好培训教材、制订培训方案。

七、对参加培训人员要登记造册、做好记录。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贯彻执行党的领导、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原则。

二、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其纳入发展总体规划,抓紧抓好落实。

三、各级乡镇、各部门单位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法制建设工作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兼)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县有关依法治国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决定,领导本乡镇、本部门单位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定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五年规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五、实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制度,对本单位的干部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法制宣传月、法制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法律知识读本、图片、宣传单、广播、播放影牒、法制宣讲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法规。

七、开展领导干部职工学法工作。每年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及员工、学习新法律法规,落实学习资料,保证学习课时。

八、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定工作制度,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维护社会稳定。

上一篇:名落孙山范文下一篇:慢性病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