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29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现有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改革思路、构建原则、创新性培养思路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包装工程与设计;创新实践型;培养模式

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是融合工科和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1-2]。因此,在满足包装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出创新实践型高级包装人才是国内包装教育者一直关注的热点。其中,如何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具有行业鲜明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极探索和改革现有双重目标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包装人才以满足社会及包装行业的需求[3]。目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而现有包装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不能很好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1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分析

包装人才培养的发展历史较其他学科起步相对较晚。在培养模式上,由于涉及学科范围广、教学内容覆盖面过大,导致多数高校包装工程专业学生课堂知识内容复杂,如包装材料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这些内容均涉及到不同学科,导致学生的主要精力只放在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学习上。由于包装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其涉及的行业面广,工种繁多,需要实践的项目较多[4]。而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往往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轻实训,实训环节仅停留在对设备的简单操作上,而对包装产品的工艺、产品设计等整体专业技能不能进行很好地融合,因而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此外,专业教师多是从印刷、机械、设计、材料等其他专业转行而来,对包装学科知识结构、专业认识、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把握不够,基本处于边摸索边学习阶段[5]。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学生仅重视书本知识,创新能力低且实践能力也未得到充分锻炼。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训未能很好结合,由此而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企业人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培养复合型包装应用人才是国内外包装高校人才培养的共识,其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它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线构建面向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将包装材料、包装运输、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技术、包装自动控制、包装应用力学、包装工艺学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融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包装专业特点,细化培养目标,科学定位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科特色优化教学计划,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课程和实训课时比例,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训环节的资源整合,突出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构建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以“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行业需求、突出创新实践、培养综合能力”为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并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多学科、综合性、行业特色鲜明的整体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育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等综合改革,培养包装创新实践型人才。

2.2顶层设计,确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原则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①特色性原则。特色是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在国内众多高校中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生物质包装材料与技术研究为实践教学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知识教育为主线,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关键;充分发挥南京林业大学在产学研方面上的优势,培养出特色性创新实践性人才是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②实践型原则。在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构建实践型教学体系。主要有4个平台,即基础性实训平台、综合性与设计性实训平台、研究性与创新性实训平台及工程实训与工程实践平台。依据不同平台,对学生进行基础技能、专业综合、创新和工程训练,在大学4 a培养中逐步提高平台,系统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③混合型原则。根据包装专业涉及到多学科的特点,混合型体现在各学科知识的混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混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与实践、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及工厂的界限。学生设计的包装作品不仅要关注装潢、造型与结构设计,还要符合实际运输包装、包装测试及包装工艺的要求。一个优秀作品的诞生是由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师共同指导完成,体现混合型实践教学模式。

2.3注重个性,实施多元化培养

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是要求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工艺等,重点考察知识的转化能力,能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在生产实际应用中创新。

2.3.1保持知识的时效性,引领学科发展。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根据创新实践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性调整,引入实践实训内容,构建全新的包装工程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内容,并适当穿插于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将新理念、新方法、新产品及该学科的学术前沿介绍给学生,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同时,授课过程中还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保证学生不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市场及行业需求。

2.3.2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

人才的培养不只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应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引发其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3注重个性发展,突出创新精神。

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办学特色,开办强化实践班、梁希班、卓越班等,结合教师的各类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别大学生创新课题,科技、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上述活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调动其创新积极性,提高其专业认可度;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时应延伸空间,实现个性发展。同时,可根据学生能力,设置不同选修提高模块供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

3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包装专业特点,对该专业课程按照包装工程与包装设计2条主线来组织课程体系,通过将各模块课程进行纵向的优化整合,再结合课程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确定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与主线之间的关系与网络结点,以达到明确课程体系结构、培养学生能力以及精简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目的。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分理论与实践2个部分,理论包括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特色选修课等应用理论课程;在实践课程中包括实验实训课、各项实践环节、课外实践等由浅入深的实践环节,从而在横向形成了从“基础课程”至“核心课程”再至“应用课程”3阶段,这3阶段基本以时间为序,逐步深入;在纵向形成了从“理论”至“实践”再至“创新”3阶段,这3阶段是知识学习的深入融合,最终形成实践创新的“三纵三横”体系。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4结语

创新实践型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研究从学生的培养模式出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继承该专业“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教学传统,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各类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强化实际操作能力,推动实践进课堂,突出创新实践能力。该研究成果可为南京林业大学包装工程与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初步指导,尝试进一步提升本科培养质量。同时,该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同类高校包装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宝琳.包装工程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包装工程,2003,24(4):177-178.

[2] 孙智慧,张莉,刘壮,等.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2(4):17-21.

[3] 徐朝阳,李大纲,徐长妍.论包装工程专业双重目标培养[J].包装学报,2009,1(1):5-7.

[4] 周建伟,胡红艳,高德,等.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与优化[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3,5(4):69-74.

[5] 高德,周建伟.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5):137-138.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有相同的服务对象——学生和儿童,相似的功能——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因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符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和对儿童文学的鉴赏力、判断力,具有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带领孩子阅读、欣赏儿童文学。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

一、儿童文学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语言文字发展和心理成长

根据教育部《课程标准》对“语文”提出的界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教育教学重视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这就对教师正确处理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文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标准和要求。

儿童文学是指根据儿童的成长和心理需要,专为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对文学的需要是一种天性,儿童文学是发自儿童性灵的文学。儿童文学伴随着孩子长大,从听父母讲故事开始,儿童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动接近不同的文学作品。小学语文通过儿童文学教学,教师可以贴近孩子,走向儿童的心灵世界。

从儿童文学的构成来看,既有进入语文课本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有相关的课外读物。总体看,儿童文学包括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科幻读物等。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

儿童文学是充分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审美需要而创作的文学。从语言和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之间,存在目标、原则、理念、方法的全面契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比例的儿童文学作品,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社会道德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内容,这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通过接触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汲取儿童文学丰盈的教育养分,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基本的文字和语法,不断形成成熟的语言能力,为一生的语言文字发展打下根基。

2.儿童文学符合小学语文学习心理

儿童文学是能为儿童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儿童阅读儿童文学,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儿童文学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适应他们的智力兴趣爱好,儿童的语言发展、情感、想象、自我意识等。儿童文学教育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目标,科学处理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能够让我们进一步增加对儿童心理、情感的了解和尊重。

二、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开展儿童文学教育

1.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

儿童文学素养对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意味着:她拥有了一条走进儿童心灵的小径。她会带领学生快乐地走进《电车学校》,在闪烁着人性永恒的美的世界里和《窗边的小豆豆》一同成长,她会让孩子们走进《巨人的花园》和那个孤独的巨人握手,去感悟友爱,善良,助人为乐……一个具有儿童文学素养的老师,朗诵教材的眼光也必有独到之处,能从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出发,顺着作品的“肌理”去读。对于选入教材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浓缩版或者节选版,因为具有背景知识和前提,哪怕是剩下几缕枯干的枝,教师也有办法让它长成枝叶婆娑、摇曳多姿的大树。而没有儿童文学素养的教师,解读时容易瞎子摸象,犯以偏概全的毛病,甚至曲解作品的原意。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热爱和熟悉儿童文学,,具备带领孩子阅读、欣赏儿童文学的能力和素养,在大量的儿童文学阅读和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学的鉴赏力、判断力,提高自己對儿童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教师应该具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1)保持作品的新鲜感与完整性,培养学生的欣赏乐趣。

教师在儿童文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嵌入过多的问题,不要穿插过多的训练,而是在学生充分感受、把握了文学作品的全局之后,再展开和延伸教学内容或许更合适。因为读文章不像看画,不可以即时将作品的全局一览无余。儿童熟悉文章的内容,进入文章的情感、意蕴层面必须反复读,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这种时间的深度恰恰是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比如《丑小鸭》课文的教学,可以在一开始呈现那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完后,提出:“又小又丑的丑小鸭,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丑小鸭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呢?”由此问题出发,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丑小鸭变天鹅的艰辛,一条主线,清晰明朗。所以,教师不用刻意地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结构。一堂精致的儿童文学课堂,问题转换、环节切换越频繁,导语牵引越多,学生的智慧与精力消耗就越大,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思考的时间就越少。所以,与那些侧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文章的教学相比,我们建议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不要节省时间,而是要浪费时间”。

(2)注重挖掘文本独特性,让作品欣赏有创意。

面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文本时,教师的话题讨论,不要老是问这样的问题: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分层呢?哪里是你最感动的句子?而是要多方位、多角度进入文本的问题。比如说《雪孩子》一课,是一篇蕴涵思想性、知识性的优秀童话,如果从孩子的角度解读,这篇课文可以有另一番趣味。比如这篇童话除了小白兔一家是明显的拟人外,对本不能动弹的“雪孩子”也赋予了“动”的能力。雪孩子在篇末化成了白云,孩子会为“雪孩子”的舍己为人所感动,为明年还能看到雪孩子而高兴。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讨论时,应更多样化,更贴进孩子一点。如可以让学生在体会童话的幻想上下工夫,逆向提问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雪孩子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呢?”也可以让学生回答:“你觉得课文有哪些奇妙之处?”或者“雪孩子都有哪些特点?”让学生从“雪孩子”的身体、行动、心理等方面作略带拓展的思考。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课文中删掉了原来童话中的大量细节,如小白兔和雪孩子一起玩的细节,雪孩子变成云飞到空中的细节,教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先补充这两个细节,再把原文读给学生听。这也是增加童话教学趣味性的一种方式。

3.教师应该注重挖掘教材,让课堂教学举一反三

(1)依据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开发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其开发空间非常广阔。因此,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不妨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多元开发。首先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基准,在整合教材的同时对教材进行补充,使得学生对该单元的话题产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全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不仅要结合同一单元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这几篇课文对祖国美景进行赞扬,同时还要围绕祖国美景这一主题进行素材开发,补充《黄山记》、《壶口瀑布》、《石林》这三篇文章,学生对其进行赏析,体会祖国河山壮丽、风景秀丽之美,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风景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2)依据同一作者,进行素材开发

名家的各篇名作常常分散于不同阶段语文教材中,学生对作者的了解通常零散而片面,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而完整的映像,导致知识体系的建立也存在缺陷。依据同一作者开发素材,将其代表作品进行整合,通过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方便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使名家的精神光辉照耀学生成长之路。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静夜思》时,补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这几首诗进行群文阅读,对比《春夜洛城闻笛》和《静夜思》都是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差异;体会《望庐山瀑布》中作者磅礴大气的语言风格,感受《赠汪伦》中作者抒发亲友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的异同。

(3)依据同一体裁,进行素材开发

有学者曾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可见美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统一体裁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点,又各有千秋,将统一体裁的素材进行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拓展其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教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同体裁”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美好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素养。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补充同类型文章《卢沟桥》,使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同类型文章的写作策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4.教师要用好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开发儿童文学资源。

教师还可以大胆把教材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比如在教学《妈妈的帐单》时,当彼得因为帮妈妈做了事后向妈妈索要报酬,而这时妈妈出示的这份帐单却让彼得看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切地体会母爱的无声与伟大,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入绘本《爱心树》,将母亲化为一棵树,通过小男孩对树的无止尽的索求和树对小男孩无私的奉献,形成强烈地对比,也给孩子强有力的感情冲击。当欣赏完绘本后,许多孩子流下了眼泪。相信不用教师多说,“母爱”两个字已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这种直观的体会远比教师在原地无休止地进行教材讲析效果来的好。所以说,教材教学多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方式方面的指导,教材学习主要在于習得方法,感悟规律。建议去掉繁琐的课文分析,去掉枯燥无益的语文作业。因此,在精讲教材时,抽出时间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儿童文学,可以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把握,体悟作品的各种形象,获得精神的力量。

5.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独特理解,引导学生的语言生长。

学生语言能力的成长依赖于学生情感的体验。不少课堂上,教师往往满足于展示个人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生拉硬拽地让学生达到教师理解的深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真正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经历酣畅的情感体验和成长的同时,获得语言发展。儿童文学作品为学生喜闻乐见,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有比较活跃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善于体察并尊重和引导。因为学生情感的共鸣点一般就是语言的生长点,所谓“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内涵非常丰富,以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为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完整、多面地理解文章主旨:环保、守信、友谊、跨越生死的爱恋……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来听听”,尊重孩子富有童心童趣,视角独特的见解,自由讨论后老师可以强调某一种价值判断,但应避免主题先行。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是一对亲密的伙伴,其实他们的相遇是一种必然,它们携手的意义其实比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要多得多。用儿童文学的视野来考察小学语文教学,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很多新鲜的空气,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以前一直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发现“儿童”,真正认识“文学”教育的意义,处理好文学教育和语言教学的关系,其实都要从认识它们的关系开始,这一点,我们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2页,第26页.

[2]张爱梅.论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科教文汇 2008.08 (上旬刊):101.

[3]徐冬梅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年第9期15-16.

[4]王林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儿童文学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5]李开忠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2)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提出高职人文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高职人文教育的内涵,探索了高职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培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高职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扩展到增强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并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必须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人,又要为其长远、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与技能,使其具有服务社会的谋生手段,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教育模式

育人的本质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人才培养模式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要素、学习形态、学校功能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人性因素在上升,态度、价值、道德、情感、文化、精神等逐渐成为个人、机构、社会乃至国家成败的关键因素。国际人才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根据调查,企事业用人部门对人才的勤奋敬业、诚信、合作、开拓创新、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看得比单纯的专业业务素质更为重要。因此,当代教育应该强调人的精神建构、重视人文精神、注重人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同样不能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应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探索构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达到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的目的。人文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生活体验、环境熏陶等三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教育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进行,使学生学会做事。

二、人文教育体系的建构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和层次性

准确把握人文教育的全部内涵,对人文科学的内容进行准确定位。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不同造成了个性上与现实的种种差异。人文教育如果忽视了这种不同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分对象的简单的泛人文教育,那只会流于形式,难以内化为人文素质并进一步提升为人文精神。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二)独立性和渗透性

人文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通的,人文教育和基础知识技能教育从深层来讲是可以相互渗透的。增加人文教育类选修课和讲座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注重科学知识传授、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精神、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和心理品质。

(三)多样性和灵活性

人文教育的实施方式和途径必须要适合教育主体(高职学生)的接受特点,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充分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形式和手段,整合人文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形成人文教育的浓厚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人文教育资源,营造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持续性和长期性

教育是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过程,人文教育尤其如此。高职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其心理、思想的各方面仍处于变化时期,更加显示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文教育不是一次性的终结教育,它应贯穿到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需要不断强化,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

三、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模块: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人文教育强调的是通识教育,有两层涵义:一是既通又识。通即通晓、明白、高尚;识即见识深邃,目光远大。二是通识教育观念,即通过通识教育使一个人有国家、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的知识;有哲学、文学、艺术的修养;有科学的基本知识及对其发展、方法、精神的了解;对事物有客观分析的习惯和审辨能力。人文教育通过课内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三个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形象地说,就是使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学、生活中体验、环境中熏陶”来提高自己的做人水平。

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包括计算机、外国语言、体育、数学、政治理论和大学语文等通识必修课,经济与管理、人文与社科、科学与艺术等必选课程和人文、社会与科技等任选课程。通过人文教育理论课程,增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了解,使学生知识面得到扩充,视野得以开阔,能看到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的联系,从而形成学科知识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生活体验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及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达到了解社会、扩展知识、增长才干、增强责任感、树立品牌意识和法律观念的目的。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高职院校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熏陶着师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

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注重实用性、突出实践性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加大人文教育的力度。

(一)构建人文教育模式、人文课程教学体系

1.建立起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开设人文课程,大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以通识性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与时代的职业活动相结合,使政治理论始终与生动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以谋求特色为目标,开发集地方性、现代性、职业性和个性化优势为一体的人文课程,以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实现个性化职业素质的发展。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同样要发挥人文教育独特的功能,一方面要开发人文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如语言与交际、文化与营销、生活与音乐制作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应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出发,在技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合精神文化的内容,如计算机文化基础改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从主题上突出大学的精神力量,突出时代的先进性,从目标和内容的改革上,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目标为核心,融合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信息审美等目标的完整体系,把人文教育融合在技术应用之中。

拓宽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面,寓素质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就必须开设一定的人文类必修课和选修课。比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论语》解读、《艺术鉴赏》、《大学语文》、《普通话语音教程》、《文学欣赏》、《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要重新审视并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细讲透的教学要求都不适合人文类课程。为了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选择性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直观形象教学,以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2.要在各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单靠几门人文课程是难以奏效的,不论是社会科学学科还是自然科学学科,都可以结合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研究自然科学的任务是求“真”,但自然科学也内在地存在着“善”和“美”。如近来人们愈来愈关注的科学美、技术美,就是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发掘出来的美学分支(属人文科学),这说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通的。人们对科学的追求,即使报酬很少,也会乐在其中,那种美的享受是难以言喻的。因为科学技术除了具有实用功能、经济价值外,更有艺术价值、美的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各学科中美的因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欣赏美、体验美和追求美。

3.在教育教学中要以人为本,营造平等、和谐、民主、宽容、向上的氛围。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在教学中要克服只见物不见人、忽视人的主体性的倾向,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来看待,而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教师的高尚人格去熏陶、感化学生。要懂得欣赏和鼓励学生,营造一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价值的氛围。要走进学生心里,营造平等、信任的氛围,引导和督促他们;培养学生在工作中有效组织、协调的管理能力,教给他们对待困难的方式方法。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中,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它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人文素质的内化,而进行直接的艺术创作则是内化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外在表现。

(三)构建教师人文素质提升体系

教师教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做人,教给学生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言传身教,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如果要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首先必须善于关心,关心学生,关心同事,以心换心;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自己首先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治学严谨。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然渗透着对学生思想、灵魂的影响。其次要广泛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常言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应做知识的巨人,努力拓展知识面,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来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这些均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前提。

(四)构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体系

从高等职业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提高人文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第一,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人文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时代倾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挑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加大人文教育力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杨叔子.传统文化·人文底蕴·大学教育,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卷)[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

[4]林苏.“学做合一”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06,(2).

[5]杨柳.高职院校就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6]米靖.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J].职业技术教育,2004,(19).

作者简介:刘向红(1967-),女,山东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文艺学硕士。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涵义

科学教育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的以学科的知识教学、探究教学以及科技创新活动等为教育形式的, 旨在使学生科技知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拓展、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得到全面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蕴含的求真、扬善和达美的价值意蕴, 正是为人们所期望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求真务实遵循科学精神, 是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不断的提高。“求真”意味着科学教育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和技术, 引导学生辨别客观事实, 探索客观规律, 从而发展其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波普尔说, “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科学主要是基于事实的世界, 科学教育以对科学进行传承和解释为己任, 所以无疑要尊重历史和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寻求对科学真理的真实认识。同时, 对个体而言, 科学教育满足了人们获取一技之长、为职业生活做准备从而提升自身生存能力的实用需求;对社会而言, 科学教育表现出提升民族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文精神教育, 是指人通过教育实现自身拥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的人文精神、美感的人文精神、日新的人文精神和与自然协调的人文精神等。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 是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生活目的和美的追求有正确的方式来实现。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是时代精神对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人的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与生活方式改变等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全方位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 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 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 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又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杨叔子指出, “没有科学的人文, 是残缺的人文, 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 没有人文的科学, 也是残缺的科学, 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和内涵……科学, 求真, 一定有求真的责任感人文, 求善, 一定有求善的责任感。两者交融, 无疑会形成坚不可摧的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2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

2.1 培育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相统一的特点。它重在对人的培养和塑造, 它有助于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 有助于鼓舞斗志、凝聚力量和激发活力,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文精神对于一个民族关系极大, 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 没有脊梁的民族。众所周知, 思想道德素质固然是根本, 但人文素质却是提高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 人文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生死与存亡, 而人文教育决定了从根本上解放、

2.2 激发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整体发展的两翼, 两翼的隔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严重障碍。要扫除这种障碍, 就必须使两者获得融合和均衡的发展。创新精神则是两种发展的催化剂。创新需要冷静的思考、深入的研究和艰苦的探索, 这是科学精神的内容;但创新同时需要热情、激情和感悟, 这又是人文精神的表现, 它与一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直接相关。科学教育的任务是继承前人的知识体系, 但不能培养创新人才, 科学创新则要求对原有知识结构提出挑战, 开拓和创造新的东西,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进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 在发扬创新精神中应进一步加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在二者的融合中进一步高扬科学创新精神。

2.3 提升教师素质

在教育中, 要想做好人文精神教育工作, 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实施着, 如果想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加强教师的素质。要做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教师必须做到几下几点:一是要正确理解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教知识、教专业, 更重要的是智慧、思想、道德的培养, 生命意义的启迪, 生命价值的完善, 人生境界的提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 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与人共处。教师只有对教学方法有所研究、揣摸、领悟、把握,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思维, 才能促进教师思维的拓展、学术水平的提升、心智的成熟。二是要有渊博的知识。成功的教师, 不但能精于本专业的知识, 亦能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知识。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促进作用, 要随时吸收前沿知识来充实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人文教育能否得到较好的实施, 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人文素养。只有拥有一定人文修养的教师, 才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才会专心于人才的培养并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来。

2.4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具有浓厚人文和科学氛围的校园文化, 是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有效途径。校园文化的营造, 一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系列讲座。人文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 需要不断的进行。讲座要具有无考试压力、有文化内涵的特点。二要通过科技节、文化节、读书会、文化沙龙等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让学生的情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得到升华,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三要加大经费投入, 尽量改善教学、实验设备和更新补充资料, 大力加强校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 使学生尽早使用先进设备进行学习, 尽早接触先进科学技术, 并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涵养人文情怀、提升人生境界。使科学、人文知识内化为优良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使人的理性与情感、科学与人文和谐相融, 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结语

对于人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同时加强这两个方面的教育, 学生才能素质更全面, 追求更高尚, 教育才能在个人发展方面更好发挥基础性作用

摘要:如何解决当今高校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问题, 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 我们对以往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并根据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教育的方向应该是走出一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学相结合的路子。

关键词: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2] 杨汉清, 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20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技术教育,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工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推进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文工交融;高职教育;永恒理念

一、高校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

1.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的概念。“人文”,《辞海》的解释为“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活动”。人文教育是高等学校在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中,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活动。主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其中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历史沉淀,是人文文化的基础,是人的精神世界升华的源流。人文思维是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与直觉、灵感和顿悟分不开,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喜欢物理,也喜欢音乐。物理给我以知识,音乐给我以想象。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文方法是指对人文知识按照人文思维方式进行原创性工作开展的途径。人文精神是指求善求美的精神,是人文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是维系人类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牢固纽带。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时代主旋律中,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更是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技术”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手工业时代技术是一种技能和经验,工业革命后技术是劳动手段的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技术既有主体要素:技能和经验;又有客体要素:天然和人工物质,设计、制造和使用产品的知识、技术原理和方法论。在科学与技术互动的背景下,技术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技术的科学化趋势日趋明显。科技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培养经验型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产生了规格高移的内发动力。所以,传授一种针对职业的“技术知识”或“技术群知识”,即“高等职业技术知识”,它最为基本的属性是其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最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和“立身之本”。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体现在“技术的应用性”、“技术的创造性”、“技术的职业针对性”、“技术与知识的高度复合性”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既要求从业者要有更专门的专业能力,也要求从业者有更宽更广的基础能力。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知识和技术的高度复合性。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核心概念是“技术”,表现为面向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以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支撑为基础的技术应用、技术推广和技术创造。

2.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关系的演变。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经历了由以人文教育为主,到以科学教育为主,再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17世纪前的大学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在中国,如传统教育十分注重以修身养性为主的人文教育,这种状态延续1000多年。在西方,人们把高等教育理解为对人性的完善和培养。如英国牛津大学办学宗旨申明:“设立大学是为社会和政府培养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17世纪后发生的科学革命、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使许多自然科学从原来的人文社会科学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分化,以分科的自然科学为主的实科教育、专业教育在大学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日渐衰微。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创伤和科学技术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出现的“野蛮”,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人类精神领域的危机显现并突出,引起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严重失衡的深刻反思。许多大学把复兴人文教育,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哈佛大学1945年提出了“一般教育方案”,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美国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20%的人文类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选修占学位课程16.5%的自然科学课程。他们的目标是“要在艺术、文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这两大领域中架起一座桥梁”,使所有的学生都“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72年起,先后发表报告,呼唤教育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也要“学会关心”。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

由此可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不以削弱对方为前提或以部分牺牲对方为代价,而是在两者的融合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双翼,它们在价值上是相互支撑的,科学教育要以人文教育为指导,人文教育要以科学教育来奠基;只有科学教育,缺乏人文精神,只能是职业训练的基地,只讲人文教育,没有科学理性,只能是空洞说教的场所。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在尊重客观规律与实现人的目的性统一层面上的融合,更加彰显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时代意蕴。

二、高职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融合的价值体现

1.文工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职能的重要举措。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是通过对某个岗位、甚至某个工种,对人的素质、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分析而确定的,具有鲜明的专门性,即所谓的“专才教育”。从开放、发展的角度审视,不难发现这类“专才”教育的人才素质缺乏适应社会的张力。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随之导致产业岗位的不断调整。因此,越来越频繁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劳动者对不同劳动岗位有更强的就业弹性。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及能力单一的人,即使在纵向水平上已达到较高层次,但因缺乏横向的渗透和伸张,不仅难以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而且还可能被社会和企业拒绝。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技术人,而是能够担负起社会发展责任的社会人。

高职技术教育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人文需要科学奠基,科学需要人文导向;科学教育多是教人如何“做事”,人文教育重在教人如何“做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而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只解决如何“做事”,而提高素质更多的是解决如何“做人”。只有将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结合,既教学生如何做事,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才是理想的教育。这种理想的教育必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工融合”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巧的人”、“智慧的人”、“道德的人”的有效载体。

2.文工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研究职能的重要举措。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主要分布于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中小城市、边远地区、特别是广大区县,普通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因此,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就成为地方高等级的教育资源,拥有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应根据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既要求从业者有更专更深的专业能力,又要求从业者有更宽更广的基础能力的实际需要,满足企业在职职工技术与技能水平提升,为企业培养培训体现知识和技术高度复合的技术人才,为企业推广与应用新发明、新技术、新创造提供技术服务,为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坚持人文科学和科学技术并重,即人文科学与科学技术研究相结合,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将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更为广阔的教育市场与发展空间。

3.文工融合是实现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都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仅导致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导致新的产业、新的行业、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同时也导致不同职业岗位的内涵处于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新技术应用过程中,将历史性地承担起推进区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责任与使命。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坚持为区域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提供高层次的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理性保障和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穆晓霞.文工融合: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J].

职业时空,2010,(9):43-44.

[2] 郭昊龙.我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8-141.

[3] 吴中福,祝家麟.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及其实

现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2,(12):10-12.

[4] 李甫贵.西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47-50.

[5] 麻艳香,蔡中宏.构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人才

培养模式[J].科学·经济·社会,2009,(2):94-97.

[6] 吴兆方,陈光曙,梁枫.文工交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

佳境界[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113-115.

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一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顺应社会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深入了解人生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品德与社会人文教育思想品德一、在教学中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一致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教育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但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而且还要适合学生的社会实际。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教育学生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守法意识;面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强调社会、经济、人类和环境和谐发展。所以,要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方式,将学生自身的思想完善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其次,对待学生应该更加人性化,根据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出发,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彼此心灵上的对话,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方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利用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的时间来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后,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该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应该迅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引导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体现。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创造性思维

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思想的开放,对现有的知识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大胆的设想和怀疑是科学产生最先决的条件,同样,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也需要学生大胆的进行怀疑和探索。要想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独特的性格和精神。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能成为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塑造者,而是要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老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那些典型的间接型问题,不能简单的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对错的分类,即使是那些需要划分对错的回答,老师也应该委婉的说明这只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在一些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中,这种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发达国家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总是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下。

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一种高高在上说教者的感觉,总是不断地将各种课本上的价值观强行传递给学生,而与之不同的则被认定为错误的观念。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开放创新性就会被不断的削弱。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的思想和和独立的精神,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保持轻松的态度去上课,而且当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是比较奇怪的结论时,教师不要轻易去判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挖掘课程资源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引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互结合,例如,对于那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的课程资源,可以将这些课程资源进行一定的调整。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带着本身想解决的问题去调查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最后进行整理,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去参与课堂讨论。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活动前,教师组织学生调查收集以下资料:调查10个成人,看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司马迁,他们对孔子、司马迁有哪些了解,读过孔子、司马迁的哪篇文章或哪部书籍,并做好记录;收集孔子、司马迁的名言和故事,并讲给同学听;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和汇报调查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并探究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闪烁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完成的,必须长期坚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社会,追求自由精神,探索社会正义,使灵魂得以升华从而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雪松.浅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3,(33).

\[2\]王建文.《品德与社会》课:别忽视情境创造\[J\].湖南教育(中旬刊),2009,(3).

\[3\]游学军.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上一篇:课程考核方法计算机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电力市场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