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

2023-12-31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出发,通过对APP典型案例的解析来探讨移动终端中儿童教育应用如何从营造故事情境、组织认知任务、设定执行框架和引入感知操控四个主要方面入手,围绕教育目标为儿童构建起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从而总结出移动终端作为教育媒介辅助儿童建构知识体系的全新的互动模式。

关键词:移动终端;儿童教育;互动模式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The Interactive Mod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Application for Children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LI Hui-fang, YU Min-min, HU Min-bo(Digital Arts,Jiangnan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College, Wuxi 214122, China)

Key words :Mobile terminal; Children’s education; Interactive mod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又称手持移动设备,是指人们在移动的过程中所能够提供数字化信息服务或通过网络系统交互数据信息的计算机产品①。就目前而言,多指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可加载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②。如今,儿童教育类软件已在移动应用平台中占据了很大的数量,从APP store每年20%的教育软件增长率中,可以看出拥有其巨大的发展空间。移动终端集数字编辑、图像处理和通信网络传播的综合技术环境,为儿童教育提供了一个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全新的互动环境。多感官的体验方式,使儿童摆脱了传统枯燥的教育方式,在自然愉悦的状态下,通过参与互动游戏增长知识和强化认知经验。移动终端教育应用软件作为新的儿童教育介质,可以辅助儿童参与认知活动,完成知识结构的建构过程,使之能够更好的实现智力的发展。可见,如何基于儿童的认知特点围绕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和教育情境构建互动认知框架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儿童的心理表征及认知特点

皮亚杰认为智力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是儿童及其周围环境共同积极参与的产物。儿童与周围环境进行持续、主动地相互作用,建构起他们的心理结构,而心理结构正是建构认知和智力大厦的基本材料③。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结构和与环境互动的能力。随着发展的进行,心理结构之间的联系日趋复杂,数量更多、更加系统化,已具备的心理结构也就成为了对知识加以获取和解释的基础。这个发展过程即是儿童在与环境的互动训练中,不断增强心理结构的稳定性和提升心理结构之间的控制能力的过程。

所谓认知就是一系列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表现为诸如注意、模式识别、感觉记忆、认知神经变化等形式。思维则是对这些成分进行复杂的运用、操纵和组织而获得的产物④。儿童在初级认知阶段,思维和意识未能与客观世界完全脱离,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集中于他们对世界的知觉上,思维能力也局限于真实的或想象中的具体事物上。因此,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所关注的是从环境中获取信息以及存储和操纵记忆信息的基础认知技能。

二、移动终端技术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代码程序控制多媒体感应装置、激活内部硬件、执行预设任务,以可操控界面、动态影像、视觉造型等形态与受众建立起连接,实现受众与设计内容的双向交流机制,具有多感知输入、视觉效果丰富、体验方式自然等操作特点。就儿童以感知为主、直觉思维和围绕故事情境建构记忆的认知特点而言,移动终端设备具备了为儿童营造教育任务执行环境的技术条件。如手动触摸、重力感应、声音输入等多感知形态的操作方式可提升儿童执行任务的兴趣,动态影像和卡通造型可使反馈信息呈现更加直观且符合儿童的审美,代码编译的特性也可围绕教育任务构建起互动式的故事情境。通过对移动应用市场(APP Store)的调查发现,儿童教育类应用目标人群多定位于3-7岁的学龄前儿童,大致分为启蒙教育、亲子教育、学龄前教育、学科教育等类别。认知任务的组织也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化模式,大都融入了多感知操控、故事情境、动画影像、互动任务等要素。基于移动终端的儿童教育应用互动认知框架的构建也必然围绕这些要素的综合运用而展开。

三、移动终端儿童教育应用的互动认知框架的构建

从应用软件设计思路上看,框架设计大都遵循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点,即鼓励通过创设真实世界的学习环境来建构自己的知识。鉴于这样的观念,教育游戏脚本的策划、教育游戏任务和目标的设置,以及游戏情境的创设,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和支持下展开⑤,围绕故事构建认知情境,强化儿童的识别、记忆以及操控记忆的基本认知能力。

(一)营造故事情境

记忆是最重要的认知属性之一,由于儿童时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对记忆任务所使用信息和专业知识的储备还相当匮乏,导致了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表现出出色的记忆力。能够支撑儿童完成记忆任务的方式就是根据事件连续性和故事图式组织情境完成认知和记忆任务。也就是说,儿童借助于故事的“潜在结构”作为他们构建记忆系统的框架,以便于在未来的实践中发展出更为复杂的故事图示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移动终端儿童教育应用的设计也正是基于儿童对故事情境认知的特点,将故事融入认知任务当中,设计一个与应用本身有一定关系的角色来提供帮助,并且直接采用对话的方式来进行⑥,尽量使儿童以第一人称视角参与和控制情节。在故事中,动画角色可提供特定的学习指导与建议,完成虚拟世界观中精神教师与现实世界中老师的角色转换⑦。儿童也可以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经受训练获取成长经验,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也在对情节预设的任务规划方案及问题解决途径的学习中而获得提升。

APP应用《Leo’s Pad》是将故事情境融入互动式儿童认知教育的典型案例。主要角色Leo以列奥纳多·达芬奇为原型,设定为以一个热爱科学、富有求知欲、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少年,引导儿童与两个朋友Gally和Marry共同完成科学探险的故事。少年的形象具有一定的行为引导性,可获得儿童心理上的认同感,探险故事则为儿童营造出知识的“认知情境”。儿童可以在与角色共同经历冒险和参与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培养出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辨识能力;如表1中故事脚本所示,情节中巧妙的加入了唤起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线索,以邀请、求助和角色替代的方式将儿童带入到故事中,儿童可以亲身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他们完成故事世界里的一系列如图形识别、形状认知 、数字识别等认知任务,并最终将这些经历存储为记忆和经验。

(二)组织认知任务

由于儿童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需要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很好地完成认知任务。故事脚本将事件中的情节按发生的先后顺序组织在一起,为儿童提供了行为、事件和人物的“认知情境”。既然脚本中所包含的信息是依照时间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编码的,那么对于儿童而言,理解、记忆和交流等认知活动需要按照事件的序列展开,认知任务的程序框架也需要在故事结构的基础上组织完成。情节设定也应充分考虑互动情节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依据儿童的认知习惯和学习特点增设相应的操作事件,将情境解读与操作实践融为一体。

在《Leo’s Pad》中,应用程序将动画故事和教育任务融合在一起,由故事情节串联起一系列以认知训练为目的的互动操作,通过将视频片段与互动程序组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系统,使儿童能够以动画故事为记忆线索,在动手操作中达到加强记忆和强化认知的目的。如图1框架图所示,一段完整的动画故事被分为十三个相对独立的情节片段,由七段动画视频和六个互动游戏程序依照事件的发展顺序依次连接而成,动画视频播放完毕便进入任务界面,任务操作完成则进入下一段视频的故事描述,如此延续直至整个动画故事放映完毕。应用程序的互动游戏分别设计了图形色彩识别、形状拼图、基础绘画、数字识别、数量认知、字母识别六项任务,在反复的交互操作中强化儿童的基础知识学习。

(三)设定执行框架

基于故事情境的认知任务为儿童的认知活动提供了一种有序的知识组织方式,互动游戏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与操作经验会被记录在一个基于故事结构且高度实用的记忆网络中,并最终成为下一个认知活动的直接经验。然而,知识和经验的最终获取需要经历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才能由认知活动最初微小的事件感知转换成为永久性的经验。因此在行为框架的设定中需要为儿童的任务执行与操控加入复述、判断和纠错的环节,通过儿童的反思行为不断刺激大脑的记忆回路,达到加深记忆、强化认知的目的。如图2所示,情节片段十设定为穿越云层的互动游戏,执行任务的过程加入了提示、纠错、复述、鼓励等互动元素,帮助儿童用户纠正错误,准确的完成认知任务并获得鼓励,充分调动了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操作经验的记忆。

(四)引入感知操控

脚本、任务和执行框架确定后,所应考虑的就是如何将感知操控引入到任务执行的环节中去。从认知心理角度上来讲,感觉系统是连接内部认知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之间的中心环节。对处于认知初级阶段的儿童而言,感知是他们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视觉、听觉、触觉等现实的直接感官感受和体验帮助儿童建立起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通过感知,儿童可以有效地注意、知觉和在环境中寻找有关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成功获得不但推进了神经的发展、感觉记录的发展、注意力的聚焦以及信息加工速度,也可提升他们运用了有效策略去寻找和利用环境中各种信息的能力。因此,感知操控方式的设计需将认知任务操控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与外部世界物理属性的变化保持一致,即儿童的操控方式及结果符合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如果儿童所接收的感觉系统的反馈内容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解释结果之间存在差异,便会产生错觉从而获得错误或不愉快的体验,阻碍认知活动的进行。如表2所示,《Leo’s Pad》中互动任务的操控手势与现实情境中操作经验保持一致,保证了儿童学习体验的真实感。

结语

与成人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儿童的信息加工伴随着心理结构成熟和稳固的过程。在辅助完善这个建构过程中,移动终端技术将故事情境、认知任务、动态影像和互动操作等因素整合于教育应用软件设计中,摆脱了教化式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儿童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与有意义的记忆联系起来,更有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前的学前儿童属于数字原著民,其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都离不开媒体技术的支持,儿童也只有被吸引、感兴趣,才会自觉学习,激发无意识的记忆,比书本更长久,同时也能培养一种自主学习能力。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将锻炼儿童身体协调性、团体合作性、知识学习策略性的训练以多感官互动的体验方式呈现于移动终端设备中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注释:

① 关强.基于移动终端平台的有声读物数字出版物之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4.

② YIN Jun,LI Hui-fang. Analysis of Narrative Strategy for Mobile Terminal Animated Image creation[C]//ZHU Fang-sheng.China Dovtoal Forum of Digital Innovation Art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Media Age An essay collection.Beijing:China Ocean Unibersity Pres,2014.

③ 加洛蒂.认知心理学[M].吴国宏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④ 罗伯特·L.索尔所,M.金伯利·麦克林,奥托·H.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7版[M].邵志芳,李林,徐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⑤ 李晓姗,儿童移动应用软件的用户体验设计[J].包装工程,2012, 33(10):81.

⑥ 王文阳,王艳.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数学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3):71—75.

⑦ 王璇,移动端儿童严肃游戏界面设计研究[J].装饰,2014,(3):110—111.

⑧ 杨明朗,郭峰,刘贺.儿童学习型游戏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2,(22):45—48.

⑨ 程秀兰,牟智佳.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47—51.

⑩ 孙梓琳,李世国.移动端儿童娱教软件交互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6):48—54.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研究了儿童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问题,并指出儿童食品包装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其防患与治理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儿童;儿童食品包装;安全性

一、儿童食品包装安全的定义

食品包装(food packaging)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同时,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因此,食品包装制程也是食品制造系统工程的不可分的部分。儿童食品的安全包装具体是指在严格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安全的技术和结构性设计的前提下,采用安全合适的包装材料,使包装不仅能够满足食品的形态和质量的要求,更能够满足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安全。最终,还得要求废弃的包装能够易于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影响儿童食品安全包装的因素

(1)儿童是弱势群体,其天生活泼爱动,好奇心强,有强烈的尝试欲望,极其缺乏安全意识。大部分儿童在其三岁后便可简单的消费,因其消费意识和安全意识刚刚处于萌芽阶段,对食品和其包装的安全缺乏一定的认识。儿童在享用食品之时,很少有家长在一旁监护,当其独自打开食品包装之时,很难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预知和躲避,便有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身体上的伤害,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不成熟也决定了他们没有能力来应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包装。(2)食品包装材料还是一种隐性添加剂,它们都有可能含有毒素,但大多数毒性的散发是隐性和慢性的,容易被人忽视。大多数人认为纸包装既卫生又环保,但在用化学方法制浆和漂白纸张的过程中,纸和纸板总会不可避免地残存一些盐类、碱液和含氯化学物质。金属包装材料表面通常镀有一层锡,具有无毒、耐腐蚀、不易生锈等特点,但若食品不够卫生,或添加一些非法试剂,这些有害物质便可能与内涂料发生反应,引起食品中毒。(3)为了减低食品袋中的湿度,防止食物腐败变质,通常会在食品包装中置入干燥剂,而大部分干燥剂都是用的氧化钙和硅胶。儿童的好奇心强,极易动手拆启干燥剂甚至是误食整个包装,若干燥剂喷进眼中或进入口中,就有可能灼伤眼睛,口腔和食道。(4)夏季高温期是食品腐败变质的高发期,再加上有的食品外包装的致密性很差,细菌等微生物污染随之便成为儿童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不容小视。

三、儿童食品安全包装具有现实意义

案例一:2006年4月2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现代小商品市场发现劣质婴儿奶瓶,有害化学物质“酚”含量超国家标准近两倍。酚在遇热、盛放酸性食物或饮料时,很容易析出,孩子喝下后很难排出体外,会破坏肝、肾细胞,影响生长发育和身体功能。后经调查,毒奶品是浙江省慈溪市一些塑料加工厂将废弃光盘粉碎后用硫酸进行漂白成“回料”,卖至义乌一些“奶瓶厂”用来生产婴儿奶瓶。案例二:全球著名食品和饮料公司瑞士雀巢食品集团,在欧洲四国同时召回一批共3系列的婴儿液态牛奶,原因是牛奶在制造过程中被包装盒油墨中的化学物质丙基噻吨酮(ITX)污染。至于为何发生包装盒油墨污染牛奶的情况,雀巢将牛奶受污归咎于多年的合作商——瑞典利乐包装。案例三:果冻因体积形状和包装方式不当引发儿童窒息的惨剧屡次发生。2005年2月,江苏南京一名4岁儿童不慎将果冻吸入咽喉窒息死亡,2004年10月,韶关一名3岁男孩兵兵因吸食果冻造成窒息死亡等等,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果冻的形态与尺寸。市面上小杯型果冻包装的大小与儿童喉咙相似,当儿童通过挤压,将果冻吃进嘴里不慎被噎住时,就可能导致儿童窒息死亡。以上案例足以说明,儿童食品包装的安全与否,可以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儿童的生命健康。因此,关注儿童食品包装的设计极其重要,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四、对儿童食品“安全包装”认识极其浅薄

通过对北京、湖北、黑龙江、河南、江西等主要省份的沃尔玛超市进行调查问卷,其中填表的大多是有小孩的父母,青年人或者是七岁以上的儿童及少年,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包装的认识都极其浅薄,大部分人在购买儿童食品时,通常只关注食品口味、种类和影响成分,却忽略了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问题。其中,大约12%的消费者在对“你了解食品安全包装的概念吗”一题选择了“非常了解”,有50%的消费者选择了“有一些了解”,38%的消费者选择了“不了解”。在调查“你对标签上的哪些信息比较关注?”时,消费者选择最多的都是“商标”、“生产日期、有效期、保质期”、“质量安全标志”等选项,这些都是有关食品安全的最为基础的信息。,在所有消费者的反馈当中,几乎看不到有关食品包装安全的信息,比如在对“你了解食品包装的材料吗?”,“怎样认证包装材料是处于安全标准呢?”等问题的回答当中,大部分消费者都是一头雾水。最后,在综合分析社会调查的结果和对有关数据的分析当中,不难发现消费者大多对儿童食品的包装安全性问题上缺少认知,对安全包装设计的材料和体系认识不够系统和全面,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五、如何选择安全、放心的儿童食品

(1)注意安全和卫生。很多儿童食品包装中夹带着小玩具,但它们有些并不是食品级塑料制成的,而是对人体有害的普通塑料,更重要的是这些小玩具容易不慎被宝宝吞食下去,发生很危险的后果。因此,在选购时注意看包装上的提示,是否夹带玩具,以保证宝宝的安全和健康。(2)特别注意有效日期。正规商家在食品的外包装一定标有清楚的保质期限,因此选买时须留意看一下,此外,如果是真空密封的食品,若想知道是否有空气在包装内,按盖顶部,有“卟”的声音则说明空气入内,这种情况千万不能购买。(3)认识食品标签的小常识。很多儿童食品的香甜气味是来自化学物的调味素,但商家却经常在包装上用一些很吸引人的名称,如草莓等,消费者以为真是天然的成分,其实这些调味素为这些化学物质:草莓:实质上是醋酸酯,用以制造胶片粘接泥的一种硝酸盐溶剂。黄梨:是乙酸乙酯,为皮革及纺织品清洁剂。香蕉:是醋酸酯,也用以洁净皮革和纺织品。咖啡:是疏醇,为一种强烈的化学物。坚果:是丁醛,为橡胶泥的原料之一。除此之外,人们在食品标签上也经常会看到这些名称:稳定剂:渗入它可使食物更加香郁可口,是鸡蛋的廉价替代物。乳化剂:能改善食品的质及使它有更多的空气,通常用来取代鸡蛋或奶。色素:使用它们可以使食品看上去既新鲜又漂亮。(4)天然成分的儿童食品最好。制作的材料取自于新鲜蔬菜,水果及肉蛋类,不加有人工色素、防腐剂、乳化剂、调味剂及香味素,即使有甜味也是天然的。

在食品外包装的所有特性中,安全性应该是处于首要地位,食品的安全性没有保障,就谈不上什么包装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商家一味的追求商业利益,把包装设计的重点都放在了审美性上面,怎样能够吸引儿童的眼球来购买他们的产品,才是商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因此,这些包装的安全性就要大打折扣了,这些缺乏安全保障的外包装往往就会成为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了。本论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关于外包装的意见和建议,提醒大家重视儿童食品包装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告诉大家在今后选购儿童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必然是日新月异,儿童食品的外包装也必然是花样百出,因此对儿童食品包装的认知上也应该是不断提高。在今后,有关该方面的理论也应是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有关食品包装的设计者也应该严格遵守职业操守,怀着对儿童健康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开发设计你们的产品,以保证儿童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儿童们能够茁壮健康的成长。

参 考 文 献

[1]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中国包装技术协会信息中心.中国包装标准汇编食品包装卷[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张露.食品包装[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李代明.食品包装学[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法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国;《共同保护儿童》;儿童安全保障系统

【作者简介】张傲子(1998-),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牛晓(1996-),女,山东泰安人,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硕士;石小加(1998-),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曲方炳(1987-),男,山东青岛人,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

近年来,儿童安全保障工作从内而外都面临巨大挑战。就内部而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虐待、体罚事件屡见不鲜;就外部而言,针对儿童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保障儿童安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有关政府部门和组织机构的责任,各机构有必要相互配合建立针对儿童的安全保障系统。英国2017年修订的《行动起来——儿童和社会工作法》(Get in on the Act——Children and Social Work Act)对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具体阐释,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警方及事件调查组应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共同保障和促进当地儿童的福利”[1]。在此基础上,2018年7月,英国教育部颁布《共同保护儿童——协调各机构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的工作指南》(Working Together to Safeguard Children——A Guide to Inter-agency Working to Safeguard and Promote the Welfare of Children,以下简称《共同保护儿童》)[2],致力于建立沟通各机构的儿童安全保障系统,以维护儿童与家庭的利益。本研究对英国《共同保护儿童》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和总结,旨在为我国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共同保护儿童》的主要内容

(一)原则

儿童由于自身发展尚不完善,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很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的伤害,需要得到保护。《共同保护儿童》中将“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定义为:保障儿童不受虐待,防止儿童的健康受到损害,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儿童在呵护中成长发展[3]。这适用于所有与儿童有关的部门与组织。其中,地方政府、警方及事件调查组这三个部门起协调组织的作用。在保护儿童的过程中,应把儿童的需要放于首位,这是首要的原则。儿童的需要具体包括:儿童需要被注意、被倾听、被理解,这是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的前提;儿童需要被信任、被尊重、被接纳,这是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的基础;儿童需要被支持、被参与、被保护,这是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的关键。《共同保护儿童》侧重于强调法律要求,明确个人、组织和机构为保护儿童安全应该和必须承担的责任,并强调有效的保障要将儿童置于系统的中心,力求充分发挥每个人、每个机构的作用。

(二)如何确定需要帮扶的儿童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均需得到及时引导和帮助,并且越早越好。这有助于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从而更高效地处理问题。因此,应尽早确定需要获得帮扶的儿童。地方政府应与有关组织和机构合作,制訂有效办法,查明需要帮助的儿童和家庭。其中,有几类儿童需给予格外关注:特殊儿童、有犯罪背景的儿童、出生于不良家庭环境中的儿童、酗酒或吸毒的儿童、领养儿童等。在确定需要帮扶的儿童后,需取得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同意,对其所需要的帮助进行评估。

评估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评估的主体为相关组织与机构的专业人员。《共同保护儿童》提出了评估框架模型图,主要对三个领域进行调查:一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包括健康教育、情感与行为发展、自我意识、家庭和社会关系、社会表现、自理能力等;二是监护人的养育能力,包括基本护理、确保安全、情感温暖、引导帮助、稳定性等;三是家庭和环境因素,包括社区资源、家庭的社会联系、收入、家族历史、住房等。每一项评估都应反映儿童在其家庭和社区环境中的独特特征。如下图所示:

高质量评估有如下特征:以儿童为中心,即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应根据儿童的最佳利益做出决定;注重儿童的行动和结果;妥善处理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需要;确保机会平等;让儿童参与其中,倾听他们的声音;让家庭参与其中;识别可能给儿童带来风险的因素;增强优势,发现困难;整合方法;多机构跨学科;持续性;评估后采取行动;后期审查;公开透明。

具体的评估流程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进行评估。地方政府在接到对儿童进行评估的委托后,应组织多机构人员根据1989年《儿童法》(Children Act)的相关规定对儿童进行评估,以确定儿童可能的需要和服务,做出决策。警方和其他有关机构也应参与其中。二是立即行动。在儿童生命受到威胁或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警方和国家儿童保护委员会应利用其法定的儿童保护权利,立即采取行动,甚至可以申请紧急保护令,以确保儿童安全。三是召开跨机构儿童保护会议,制订儿童保护计划。目的是汇集并分析相关信息以最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四是进行审查会议,主要审查儿童保护计划的进展情况。会议应在首次会议后三个月内举行,此后最多每隔六个月举行一次审查会议。五是儿童保护计划的终止。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如判定儿童不再可能受到重大伤害,儿童及家庭搬迁至另一地区,儿童已满18岁或已死亡或更改国籍。

(三)各相关机构的责任

在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的过程中,还需明确各个组织机构的责任。英国2004年《儿童法》第14条规定:一系列与儿童相关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有义务履行其职能,保障和促进儿童的福利需要[4]。涉及的有关组织机构包括地方政府、早期教育与儿童保育机构、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协会、警方、慈善组织、儿童安全中心等。这些组织之间权责明确,并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保障儿童权益。

1.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应指定一名或一组有资格和经验的工作人员负责管理与监督儿童事务,处理针对有关人员的指控。此外,地方政府不应孤立地处理有关儿童的事件,而应采取协调一致的方式,联合警方、事件调查组等,监测案件的进展。

2. 早期教育与儿童保育机构。根据英国2006年颁布的《儿童法》的规定,早期儿童保育与教育的提供者应遵循《早期奠基阶段法定框架》(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YFS)中规定的儿童安全保障与福利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警惕儿童生活中的问题;制定并遵循保护早期儿童的政策与程序;早期教育机构中安排专人负责安全问题,并接受儿童保护培训[5]。

3. 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协会。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协会负责确保整个卫生系统有效地工作,以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卫生工作者包括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护士、保健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他们在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其任务具体包括了解儿童身体状况,与儿童和家庭沟通和分享信息,与其他组织和机构联合评估儿童的需要并对这些需要做出反应,为多机构评估和审查做出贡献。

4. 警方。警方是负责保障儿童权益的三大部门之一,掌握可能遭受重大伤害的儿童的重要信息,可采取强制措施保护儿童。他们应与其他组织和机构共享信息,更好地履行职责。根据英国1989年《儿童法》第46条的规定,如果认定儿童可能遭受重大伤害,警察有权将儿童带离原有家庭[6]。即使儿童被关押于警察局,警方也应始终确保满足儿童需要。

5. 慈善组织。慈善组织和机构在保护儿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同时,也负责保护儿童、支持家庭和社区工作等。慈善组织应该制定政策,建立制度,保护儿童免受伤害。在儿童权益受到严重威胁时,应及时向地方政府、警方或事件调查组汇报。

6. 儿童安全中心。儿童安全中心是具体负责保障儿童安全的机构,旨在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儿童安全中心应制订每年度具体的儿童保护计划,涵盖相关领域的支持策略,其中包括儿童保护、伤害风险、工作人员的征聘和信息共享等问题。此外,儿童安全中心应与当地儿童保护的三方机构,如青少年犯罪中心进行合作,商定职责分工和配合机制。

(四)各机构如何协调

英国2004年《儿童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警方和事件调查组是负责保障儿童福利的三个主要机构,在保障儿童福利上具有共同的责任[7]。这三方机构首先应在服务方式上达成一致;其次,作为战略领导小组,应支持与动员其他组织参与保障儿童福利;最后,应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护儿童的有关经验,并进行总结反思。其目的是增强组织领导能力,更好地将有关组织机构动员起来;开展有效问责,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及早发现并处理新出现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在地方政府、警方和事件调查组的有力带动下,有关机构也应灵活地参与其中。第一,划定区域,确定领导。儿童安全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在单一地方部门进行,还可以由两个及以上地方政府联合举办,并由三方机构共同确立总的负责人。第二,三方机构列出相关机构的清单。相关机构以协作的方式灵活地参与到工作中,为儿童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其中,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重要的相关机构。第三,信息共享。一个强有力的多机构系统内的组织和机构应当有效地分享信息,使相关机构能够履行职责,保障和促进儿童福利,以促进儿童及其家庭的发展。第四,资金来源。三方机构及相关机构可获得地方的资金以及捐款,并做到公开透明。第五,定期审查。为了了解各个机构的进展,加强机构间的沟通理解,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设置定期审查制度。为了使儿童、家长和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活动,地方的三方机构需至少每三个月发表一次报告,内容包括工作进展、有待加强之处、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五)后期审查

儿童安全保障是一个复杂的多机构系统,涉及许多不同的组织机构。在不断寻求完善儿童安全保障系统的对策时,审查机构也应及时进行反思:反思儿童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反思不同机构的行动给儿童和家庭带来的影响,反思最后的结果等。审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究个人、组织和机构的责任,而是为了防止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审查主体有两个:一是地方一级的审查小组,二是国家一级的专家小组。国家一级的专家小组负责审查严重的儿童伤害事件,如严重伤害、死亡等。在审查人员的选拔上,主要看其是否具备下列知识与能力:与当地审查儿童安全保护事件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与儿童、家庭等接触的能力;与儿童保护问题有关的知识;解决复杂情况的能力;从个人的角度理解实践的能力;有效交流和发现的能力;认识事件严重程度的能力。

(六)儿童死亡事件的处理

儿童死亡是一种毁灭性的损失,对家庭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因此,在尊重儿童及其家庭权利的基础上,系统地审查儿童死亡,了解儿童死亡原因和死亡过程,對防止儿童死亡的发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儿童死亡审查小组是地方政府依据2004年《儿童法》设立的调查儿童死亡事件的小组,负责调查区域内发生的所有儿童死亡事件[8]。审查小组可依据法律要求相关人员提供有关儿童死亡的资料。审查小组应由一名资深的儿科医生担任负责人,审查的目的是查明该地区与儿童死亡有关的安全、卫生事项,并考虑是否应就所查明的事项采取相关行动。儿童死亡审查小组在他们认为有必要时,须编写和发表报告,来说明他们在本地区的儿童死亡审查中所做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在实践中的效果。

二、对我国的启示

儿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儿童安全保障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明显不足,如责任主体不明晰,协调、整合机制未有效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化监督、保障机制缺乏,覆盖面严重不足,保护形式单一、水平低等[9]。有关儿童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拐卖儿童、虐童事件、儿童自杀事件、针对儿童的暴力事件等。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儿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有法可依:以法律的形式完善儿童安全保障系统

儿童安全问题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事关国家的未来。为切实保障儿童安全,应在国家层面加强法律建设,致力于建立集预防、行动、督查为一体的儿童安全保障系统,完善与之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

1. 确立儿童安全保障的责任主体,明晰责权

通过颁布《共同保护儿童》,英国建立起了中央政府统筹领导、地方政府具体负责的儿童安全保障体系,将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具体到每个地区,并由每个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细化了责任分工,落实了儿童安全保障的责任主体,提高了办事的效率。当前我国在保护儿童方面的权责主体仍不明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设立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虽在省级以下有设置,但在资金、经费以及权威性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在儿童权益受损时,不容易追责[10]。因此,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在中央政府的统筹领导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将保障儿童安全的责任交由地方政府具体落实,并确立责任主体,由其具体负责该区域内儿童的安全保障事务。

2. 明确各机构的责任分工,有效开展跨机构协作

英国保障儿童福利的责任由地方政府、警方和事件调查组三方机构统一负责,在这三方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组织其他机构,参与儿童安全问题的评估、调查和审查过程。此外,涉及的机构主要有早期教育和儿童保育机构、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协会和慈善组织等。当前,我国国家机关的儿童保护的职能往往与其他职能混杂在一起,或归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尚未形成体系化,各部门组织协调能力非常有限,难以有效开展跨机构合作[11]。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宏观工作,在确立责任主体的基础上,我国应统筹协调各相关组织机构,建立系统的保障机制,有效开展跨机构协作。

3. 加强儿童安全督查法制体系的建设

及早发现儿童的异常或儿童周围的安全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是较为高效的方式。英国在构建儿童安全保障体系中,首先就强调以儿童的需要为中心,对儿童及其周围环境进行评估,以便及早发现问题,防止事态的严重化。当前,我国儿童安全督查体系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儿童学校教育阶段,包括幼儿园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学校安全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主要侧重于评估功能,对学校进行分级分类;督导体制尚不完善,具体实施流程仍需进一步完善等。此外,家庭和社会领域的儿童安全问题仍缺乏明确的监察主体[12]。因此,我国应加强儿童安全督查法制体系的建设,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防止儿童严重伤害事件的发生。

(二)有据可循:从儿童立场出发,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原则

1. 建立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儿童安全保障系统

儿童正处于发展阶段,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儿童容易处于危险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水平不同,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不同,因此,其所需要的安全方面的保障各不相同。此外,不同地区的儿童对安全方面的需求也不相同。例如,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留守儿童由于安全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约束,意外伤亡事故频频发生,如溺水、触电等。此外,儿童的發展还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保护儿童的过程中,我国应把儿童的需要放于首位,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作为首要的原则,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均应给予其平等的关怀、倾听和理解,建立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儿童安全保障系统。

2. 加强对困难儿童的安全保障力度

《共同保护儿童》中除了对一般儿童的安全防护外,还特别强调对家庭不利儿童以及特殊儿童的关照。家庭不利儿童是指在父母离异、赌博、吸毒等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由于家庭或自身条件的限制,此类儿童遭受伤害的概率高于一般儿童,因此,《共同保护儿童》中规定:应给予此类儿童特殊关注,并且可依据有关法案给予具体支持[13]。在我国,留守儿童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据统计,我国当前的留守儿童已达902万人,他们由于缺少直系亲属的照看,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极易受到伤害[14]。诸如此类的困难儿童,我国应加强对其的安全保障力度,必要时可建立专门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众人拾柴:合力构建全社会的儿童安全保障之网

1. 支持民间儿童公益组织建设,共同形成社会合力

除政府有关部门外,广泛的社会组织在保护儿童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英国在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中,积极协调政府、警方、慈善组织、英国国民健康服务协会等参与到儿童保护中。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首先要积极引导儿童安全保护民间公益组织的建立,对社会保护政策和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其次,鼓励民间儿童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到儿童保护事业中,与政府有关机构共同探索儿童保护机制,服务于儿童;最后,引导民间儿童公益组织关注当前儿童保护系统尚未涉及的领域,在为其提供服务的同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共同完善我国的儿童安全保障机制。

2.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全社会儿童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英国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注重对儿童的评估及保护,也重视相关机构的总结工作,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成果。这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也提升了公众对儿童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因此,我国儿童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而且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安全保障之网,这就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提升全社会儿童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对公众的宣传力度,如儿童安全教育常识的普及、恶性事件的惩处等;同时,做到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共创安全环境,将多方参与的安全保障机制融合于儿童的生活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3] UK Parliament.Get in on the Act——Children and Social Work Act,2017[EB/OL]. https://services.parliament.uk/ bills/2016-17/childrenandsocialwork.html.2021-02-07.

[2][13] UK Parliament.Working Together to Safeguard Children:A guide to inter-agency working to safeguard and promote the welfare of children,2018[EB/OL]. http://qna.files.parliament.uk/qna-attachments/997091/original/HL11095_Working_Together_ to_Safeguard_Children_2018.pdf.2021-02-07.

[4][7][8] UK Parliament.Childcare Act,2004[EB/OL]. https://api.parliament.uk/historic-hansard/acts/children-act-2004.2021-02-07.

[5] UK Parliament.Childcare Act,2006[EB/OL]. https://publications.parliament.uk/pa/pabills/200506/childcare.htm.2021-02-16.

[6] UK Parliament.Childcare Act,1989[EB/OL]. https://api.parliament.uk/historic-hansard/acts/children-act-1989.2021-02-16.

[9][12] 李迎生,袁小平.新時期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设:背景、挑战与展望[J].社会建设,2014(1):33-46.

[10] 周虹.对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现状的思考——从立法不足及完善谈起[J].海峡法学,2008,10(4):76-80.

[11] 宋文珍.加强合作 共同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J].中国妇运,2014(7):18-21.

[14] 钟昭会,余文盛.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4):29-31.

本文系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基于社会情感学习的幼儿情绪表达自我意识的发展特征与促进研究”(项目编号:SM202010028010)、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婴幼儿情绪调控能力发展与促进研究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530290062)的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曲方炳,qufangbing@cnu.edu.cn

(责任编辑 王平平)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幼儿安全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基于此,幼儿园应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帮助幼儿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让孩子在安全受到威胁时能够做出正确选择。本文从消防安全教育基本内容入手,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消防安全教育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成长提供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一日生活;实践策略

消防安全是指预防和解决火灾的安全措施。在日常生活中火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危险而无情的。幼儿的好奇心强,一些孩子对火有着极大的兴趣,但是对火灾隐患的认知却是一片空白,因此,幼儿因为玩火而引发火灾,最后造成巨大生命财产损失的问题屡见报道。针对此,幼儿园应坚持“消防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为提升幼儿的消防意识,引导幼儿合理控制自身行为,帮助幼儿在火灾发生时正确处理并做好自我保护,积极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升消防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一、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合理选择消防安全教育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幼儿来讲,基于其情感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并不是对所有的消防安全知识都能够消化吸收,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切实根据不同阶段孩子认知能力的差异,合理选择消防安全教育内容,确保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自我保护以及处理安全事故。例如在面对火灾发生时,对于小班孩子,教师可以简单地告诉他们立即逃跑并呼救;而对于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则可以适当增加处理火灾的技巧,即拨打119,并利用儿歌、童谣、顺口溜等方式加强孩子的记忆,让孩子在火灾面前能够做出迅速反应。再如在消防标识的学习中,针对小班孩子教师应着重注意对紧急出口、疏散通道等与安全撤离相关标识的讲解与考核,让孩子在危险中能够及时找到安全路线;对于中班、大班的孩子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放易燃物、當心火灾-易燃物质、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等标识,并根据不同标识的颜色,引导孩子做出自主判断,以不断丰富其消防安全知识。

二、结合日常生活情境,提升孩子对危险的反应能力

消防安全教育主要是为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合理应对火灾的威胁。但是目前一些幼儿园的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是课堂上的理论教育,缺乏生活情境的支撑,则使得许多孩子空有知识,在生活中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缺乏基本意识,或者受到惊吓只会大哭,而无法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针对此,在消防安全教育中,幼儿教师应依托日常生活情境,用孩子熟悉的场景帮助其充分认知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并结合不同情境帮助孩子进行反复演练,从而提升其对危险的反应能力。例如教授孩子逃生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幼儿园中的环境,带领孩子认识幼儿园内的各个安全标识,让孩子熟悉园内的安全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孩子能够有效配合教师完成自主疏散;其次指导孩子在出教室、下楼梯过程应捂好口鼻、护住头部、弯下身去,按顺序撤离到操场中。

三、创新探索教育途径,让消防安全教育伴随孩子成长

在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探索适用于儿童的教育方法,将消防安全渗透在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反复的提醒、指导与训练中,提高孩子的消防安全能力。

第一,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教育讲座。邀请消防人员对幼儿教师以及儿童开展消防安全讲座,结合真实案例提高教师以及幼儿的安全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以“当商场中发生火灾该怎么办?”为主题,邀请消防指战员进入课堂开展专题讲座,针对商场中,尤其是孩子聚集的游乐场的火灾类型、逃生通道以及逃生方法进行讲解,并在讲座中与教师、孩子进行积极互动,调动其参与消防安全知识学习、技巧训练的积极性,提高消防安全教育实践效果。

第二,将消防安全教育渗透幼儿课程实践中。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语言、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与消防安全教育相融合,确保安全教育“无孔不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认识与能力。例如在语言课程中,教师为指导孩子正确报警,编创了“报警歌”,即“火警电话119,生命安全好朋友。说清地址和号码,说明火势大和小。我到路口引个路,防止叔叔走错了。人民消防为人民,救火分文都不要。”在这样朗朗上口的儿歌中,幼儿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更掌握了报火警的相关细节。

第三,在区域活动中引入消防安全教育。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适当投放与消防安全教育相关的材料,为孩子模拟应对火灾的各种情境。例如在表演区,教师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消防器材,鼓励其根据所学知识合理应对“火情”;在美术区,教师可以投放各类图片,引导孩子识别图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警示其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这样的设计才能够寓教于乐,丰富孩子的消防知识,提高其应对技巧。

第四,利用园内环境宣传消防安全教育。环境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在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中,教师应注重环境的塑造作用,让孩子在环境的熏陶中,丰富消防知识,提高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各类消防安全标识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让孩子在每天的观察、浏览中提高识别与理解能力;将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用卡通画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在形象可爱、过程生动的趣味画中更好地接受安全教育;在宣传栏中开辟消防知识专区,在日常宣传中强化孩子的认知。

第五,在一日生活中渗透消防安全教育。一日生活是孩子思想引导、行为塑造的关键环节。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涵盖了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而教师则应该抓住一日生活的机会,对孩子开展随时随地的消防安全教育,让孩子树立安全生活的意识。例如在吃饭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消防知识抢答的小游戏,调动孩子的热情,活跃氛围;在午睡前教师可以给孩子讲一些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小故事,以营造气氛,帮助孩子入眠等等。

第六,组织幼儿进行实战演练。消防安全教育不能“光说不练”,尤其是对幼儿来讲,单纯的理论知识指导意义有限,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头脑一片空白,因此,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孩子的实战演练,促使孩子面对火灾形成条件反射。例如在消防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组织孩子进行“安全逃生”的游戏,要求孩子根据客观情境选择正确通道,以顺利逃离火灾现场;教师针对孩子的训练做出评价,以便于在反复纠正与完善中,提高应对能力。

第七,通过家园共育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需要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生活中来。教师应针对消防安全教育与家长展开沟通,例如组织家长参加消防安全教育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在放学后帮助孩子巩固消防知识、熟练消防技巧等,从而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真正将消防安全教育渗透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修课。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消防安全教育,提升孩子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幼儿园实际条件,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正确判断安全隐患,形成处理安全事故以及保护自我的必要能力,从而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昌开馨.丁圆圆:消防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1):54-55.

吴佩英,朱江.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教材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4(13):53-54.

张素平.当前幼儿消防安全教育探析[J].科技视界,2013(24):296.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康复景观是一个景色宜人、清新幽静的生态环境,在此环境中的病患者能得到优化的治疗,患者家属也能够融入其中精心照料病患者,并且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本文通过对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康复景观环境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创造一个适合病患者康复的环境氛围,让生活其中的病患者能够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心理、职业和社会生活的功能,从而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民综合素养的提升,人们愈来愈强烈地意识到优美的景观环境与人们心理及生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机构大多还处于一个单纯治病、看病的场所,对于病患者的康复只会依靠药物和医疗器械的配合,缺乏适宜患者主动积极康复的环境。医疗机构往往只考虑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房的增加、医疗设备的更新等,却忽视了医疗机构的景观环境,病房中的空调取代了自然通风,能够提供怡人环境的景观绿地也让位于泊车位,医院的景观环境成为无关紧要的摆设,将其置身于医院规划蓝图之外。在中国的许多医疗机构,对于塑造具有康复功能的景观环境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人们面对当今社会城市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各类疾病发病率呈低龄化趋势等社会现实,如何改善医疗机构的环境,充分利用景观环境的康复作用来服务于病患者、医护人员及其探访者,显得更具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

康复景观的概念界定

康复(Rehabilitation)一词源自西方,而日语中这个词汇被翻译成“更生”更加恰当的涵盖了康复的含义。医学中的康复是指尽可能去除由疾病或外伤所引起的身体或心灵的伤害,为了能够使病患者回归社会,康复不只是包括医学方面的康复,而且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职业的、教育的等多方面的康复。

康复景观是指对人类恢复或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景观环境,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的人工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根据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需求,有意识地将户外景观中有益因素发挥出来并作用于需求者,辅助病患者在该环境中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心理等机能的景观环境。

康复景观是运用环境设计理论来达到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要求,设计有治疗功能和疗养功能的空间环境。康复景观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通过环境整治来治愈某种疾病,而是集中在精神方面的一种治疗手段,辅助医疗技术和环境氛围,帮助病患者改善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精神面貌。康复景观设计是一个独特的设计领域,其目的在于创造舒适宜人、功能性强、助人康复、疗养生活的各类场所,主要是解决环境设计规划与健康康复治愈之间的关系,它涉及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如医学、美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设计学、生态学、行为学等诸多学科。因此,必须在康复景观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相互依托的原则。

康复人群对景观环境的需求分析

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的理论。他认为,人类普遍具有五种主要需求,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人们各种需求的强烈程度会有所不同,总有一种占优势地位。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才可能使追求另一层次的需求得以实现。这五种主要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以看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

社会对康复景观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应满足病患者的生理需求外,还需要满足其心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会需求,而大量陈旧的医疗机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新模式的要求,急需获得改造利用。因此,一座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新模式的医疗机构,以及“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的康复景观环境营造是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

康復景观是设计师根据需求者而量身定制的景观环境,这样的环境能够促进需求者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恢复。在康复景观中的人主要为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三者构成了整个康复景观的设计对象。因此,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其对环境的需求因素也不同,深入研究病患者、医护人员、探访者对医疗机构景观环境的各种需求,掌握需求者对康复景观的诉求,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有针对性的创造适合需求者康复的环境,使康复景观的价值凸显出来,从而增进需求者对医疗机构的信赖感,增强病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1.病患者对环境的需求

依据疾病的概念,病患者可简单地分为生理上有残疾、缺陷及脏器受损的人群和心理上有缺陷或障碍的人群。生理上的疾病可能会引发心理上的障碍,而心理上的障碍也可能诱发生理上的疾病。综合不同病患者的疾病特点,病患者对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首先,病患者去医疗机构诊疗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不会只希望借助于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药物或是医疗器械的物理治疗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充满阳光、空气清新、适宜温湿度、没有噪音污染的景观环境。其次,大多数病患者由于身心承受着病痛的巨大压力,在医疗机构中难免会产生如恐惧、孤独、烦躁等负面心理,需要被人们尊重和理解,需要人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因此,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或是调节适应的场所,需要一个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相对私密且可供人际交往的场所,让他们能够在亲人朋友的陪护下,尽快融入医疗机构的环境以达到最佳的诊疗和康复效果。再次,很多有肢体残疾的患者、老人患者及儿童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对安全性的要求较高,他们希望有一个舒适宜人且具有安全保障的就医环境和一个标识系统明晰、识别性高的康复环境。这样不仅能帮助病患者到户外环境中接受治疗,而且能唤起他们对恢复身心健康的信心。

2.医护人员对环境的需求

医护人员是康复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对象,作为医疗机构中的医护人员,其工作环境也决定了他们多数时间几乎都是在医疗机构中度过的。由于医护人员通常情况是在室内接触各种病患者,且在医疗工作中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服务对象,面对人类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复杂疾病,医护人员通常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就要尽快进行临床决策,因此,医护人员都会有虽然无能为力但由于职责所系不得不做点什么的心理感受。这些长期形成的压力是每个医护人员无法避免的,如果医护人员的这种压力长期积存无处缓解,也将危机医护人员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医护人员也需要一个私密性和领域性较高、适宜休息的户外环境,让他们消除压力并集中精神去应对自己的工作。同时,康复景观环境对于医护人员的积极影响也能够提高对病患者的诊疗效果,让病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

3.探访者对环境的需求

探访者能够给病患者带来恢复健康的信心,使他们得到心理的慰藉,从一定程度上让病患者保持与外界正常生活的联系是病患者身心恢复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室内外环境并不利于探访者与病患者的交谈,探访者需要一个相对私密的交流空间,倾听病患者对于病疾的诉说。许多处在康复期的病患者在医护人员的许可下,也希望探访者陪同前往户外景观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从而加快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医疗机构的景观环境应具备良好的导向性,营造一个舒心顺畅的环境氛围,并在景观环境中适当提供一些供肢体恢复的活动设施,让病患者在探访者的陪护下,做一些帮助肢体恢复的运动,从而促进病患者的康复。

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论研究

环境设计的精神是“景”与“情”的统一。在环境设计中,景观设计师总会不失时机地输入情感,把造景提升至造意境,追求环境中的情调,也体现设计师的个性。国际上先进国家的康复景观设计正在向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科学性,另一方面又需要充分重视艺术性。在重视医疗技术手段的同时,高度重视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康复景观环境,使生活在医疗机构中的人们,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平衡。

康复景观环境因病患者情况的复杂化以及景观形式的多元化,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将园艺疗法植入景观环境,打造生态化景观环境

所谓园艺疗法是指利用植物及园艺让病患者从某种心理障碍中走出来,恢复到未发病前甚至比病前更佳状态的治疗方法。园艺治疗法主要是让病患者参与照料花草、浇水,等待植物生长、开花到结果的这样一个过程,不仅让病患者通过培育花草得到收获,还可以让病患者从中了解到生命的规律,从而营造人与植物的亲密感,甚至能让人找到情感上的依附。当病患者在培养花草过程中投入精神、希望、期待到看到收获,植物己经在潜意识里进入病患者心中,帮助病患者建立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终达到治疗与康复的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病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同时,如果能够再配合自然景观、观赏植物、温暖阳光和新鲜空气等辅助治疗要素,可以减轻病患者承受因病痛产生的心理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缓解心理负面情绪,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渴望;病患者与植物接触可以放松人们的心情、舒缓精神压力,人们置身于充满植物的环境中,血压和恐惧感会降低,同时肌肉也可得到放松;植物的颜色与气味也有其疗效,不同的颜色会使人有不同的生理、心理感受,如红色会令人心跳加快、蓝色使人放松等;一些带有芬香气味的植物如薰衣草可以舒缓头痛、失眠的情况,天竺葵可以缓解焦虑及疲劳的状态。因此,景观设计师在康复景观设计中,应倡导生态景观环境对于帮助病患者康复的辅助作用,推广园艺疗法,实施园艺疗法,让更多的人参与园艺活动。

2.认真落实无障碍设计理念,打造人性化景观环境

由于康复景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因此,通向康复景观的任一空间的道路都应具有易达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康复景观中的每一个景观空间应尽可能让病患者到达,同时,每一个空间都应设置紧急按钮供病患者和探访者求助时使用。为了满足各类型人群能够以快速且安全的方式到达自己所需的空间区域,铺地应尽量采用防滑且平整的路面材料;安装的门也应该方便打开且不会自动锁上;散步道应避免有较大的斜坡和台阶;适当考虑一些空间专门放置可供病患者恢复健康的设施;合理布置开敞性景观空间和半开敞性景观空间;各空间的指示标识一定要清晰可见且识别性高;空间陈设的雕塑和一些艺术装置也应选择和谐的造型、色彩和肌理。总之,景观设计师应在追求艺术品位的同时,充分考虑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的切身体验和身心感受,做到真正的无障碍设计,并对未来使用过程有一定的预见性,才能营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景观环境。

3.康复景观环境设计艺术化,打造精致型景观环境

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可以让人陶冶情操,缓解病痛所带来的痛苦。康复景观环境创造,既要求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及形体、色彩、质感等设计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还要求把这种陶冶情操和缓解病痛等积极因素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例如,利用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土石假山等来营造山水地形美;利用亭台廊榭、门墙栏杆及各类建筑小品等来营造建筑艺术美;利用景名景序、门楹对联等来营造文化景观美;利用姹紫嫣红的灯光、蓝天白云、花红叶绿等来营造色彩灯光美;利用昼夜交替、四季循回、日月雨雪造景等来营造天象景观美;利用花草天然的香气与能量来营造芬芳馨香美;利用景观所焕发出来的情趣、气氛来营造联想意境美。最终,将康复景观打造成精致型的景观环境,创造出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自然环境,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达到缓解病患者疼痛、消除压力的目的。

4.加强景观环境的维护保养,确保可持续景观环境

一个良好的康复景观环境,即便有设计师精妙的设计和施工方精湛的施工,但如果没有后期良好的维护保养,那就不可能形成宜人的可持续观赏的景观环境,也就丧失了康复景观应有的实用价值,无法给病患者带来康复的信心。因此,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景观环境的维护保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康复景观的生命延续,如落实设计、施工或维护景观的员工应接受专业性的教育,充分了解植物生活习性、材料特性、景观设置如何有美感等知识,使他们懂得如何科学地对植物进行栽培、养护和管理,如何定期地对硬质景观(如铺装、雕塑小品等)进行清洁和更新等等;另一方面,建立一些自助式园艺工作坊,为病患者提供一个园艺治疗的场地,并引导病患者独立栽培园艺植物,从而增加病患者对康复景观的使用兴趣和提高园艺活动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病患者对自身康复的信心。

结語

人的一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这一生命过程,人们习惯用医学的手段来抑制疾病的发展,并用医学的理念来改善人类的身心健康,但却忽视了自然界能够促进身心恢复的潜能。其实,人们运用医学上的物理治疗手段获得康复与通过美好的景观来获得身心的康复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整个社会需要康复的人群不只是病患者的专属,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多方面的社会因素导致人们普遍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康复,具备康复性质的景观环境不仅是专属医疗机构所需要的,更是城市建设中应考虑和提供的重要设施。康复景观环境的服务对象也不仅仅只是病患者、医护人员和探访者,为了避免大众身心的“亚健康”状态频繁出现,设计师应该把康复景观这一理念,从医疗机构的范围扩展至更多的景观环境中,如校园景观、办公区景观、居住区景观、旅游区景观、城市广场等,让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充满恢复和保持健康的机能。

康复景观环境已经成为现代医疗机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非功能性康复景观环境在医院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也越来越具有生态化、人性化、情感化、艺术化的设计特征。只有对康复景观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促使设计师坚持“以人为本,物以人用”,认识到病患者心理需求和环境行为对康复景观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才能使康复景观环境更为有效、更为合理地为病患者服务,从而协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瑾,李坷,蒋桂香.医院疗养院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胡海棠.疗养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4]苏晓静,王岩.关于医疗花园与园艺医疗[J].景观设计,2006(5)

[5] [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洛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6]张文英,巫盈盈,肖大威.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与康复景观[J].中国园林,2009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艺术学院)

作者簡介:郭晶(1982-)女,彝族,云南石屏人,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徐钊(1966-)男,云南昭通人,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学历: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

研究方向:室内设计与理论、材料与空间构造研究、新材料新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系统工程思想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C139)

安全儿童家具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针对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交流现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打造帮助提升其交流效率的沉浸式亲情交流体验平台。采用实地调研法、用户访谈等用户研究方法,对其现有的交流模式与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现阶段的交流渠道主要是通过语音与视频通话,但交流模式平面交流内容单一,沟通效率低下。设计一种沉浸式亲情交流体验平台,通过新兴技术打造交流场景,实现亲子双方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度交流,提升沟通效率。

关键词:留守儿童 亲情交流 沉浸式 沟通效率

引言

沟通对于儿童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在孩子成长路上一路伴随。而沟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如果沟通存在问题,则会使两代人代沟越来越大,甚至造成儿童心理不完全健全,影响儿童的发育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经常回家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互动,想要了解到孩子的状况,常常通过手机电话视频与孩子进行交流。然而,这种交流方式往往存在效率低下,得不到有效沟通的问题。关爱留守儿童,如何有效解决这些与留守儿童相关的现有问题,是当代社会的一大课题。为此,文章欲探究影响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沟通效率的因素,寻找一种新的通讯方式,打造一个沉浸式亲情交流体验平台,帮助提升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沟通效率,使其交流更为自然生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感情提升与升级。

一、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交流现状分析

首先,经调查研究得到结论: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基础交流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当下留守儿童家中已基本配有电话等基础通讯设备,交流渠道愈发多元化。基本所有留守在家的儿童,在周末或节假日都会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定期的语音通话或线上视频通话。还有部分儿童会持有父母给其配备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与手表。伴随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目前的亲子交流沟通模式基本已经摆脱了长时间难以对话交流、长期无法见面的困境。父母与孩子的通讯渠道已然拓宽,见到彼此以及与彼此对话也已不再是现阶段的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迫切需求。(如表1)为调研所得的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交流情况样本模型。

其次,留守儿童与在外务工父母的交流平面化內容单一,使得沟通效率低下。家长的倾听在沟通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当下亲子沟通的内容模式更偏向是父母方的单方面交流[1]。儿童在家庭语境下的交流表达,往往是由自我角度出发,而产生的类似于“要不要”、“想不想”、“喜不喜欢”这种口吻的表达方式。即以自我个体为依托,表达个人意愿与情绪陈述的自我语言。而父母与儿童的交流,则会将儿童置于家庭关系中“孩子”这一角色,由此产生的形如“该不该”、“行不行”、“对不对”此类话语,由儿童在家庭中“孩子”这一角色出发,对孩子行为举止进行束缚的角色语言。现阶段的亲子交流模式往往是父母的角色语言对抗孩子的自我语言,矛盾与理解的偏差便也由此产生。父母希望通过与孩子对话,了解到孩子学习情况、生活状态以及身体状况,除此之外较少有话题的延伸与深入,孩子向父母吐露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在外务工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变成一种定期例行的流程,交流的效率越来越低。(如图7)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交流模式分析。

另一点可引起注意的是,留守儿童更期待父母带自己出门游玩。在亲子出游的过程中,留守儿童能在场景中与父母产生互动,在互动中自然地交流,在交流中沟通谈心,从而促进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感情,真正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全。

二、打造沉浸式亲情交流体验平台的必要性

现有的语音通话与视频通话基本普及,但其交流模式多为单向度的语音与视频交谈。对于长期分隔两地的留守儿童及其父母来说,双方在彼此生活中的参与度低。交流沟通时,既没有一个共有的环境作为背景设定,亦没有可引发深入的话题。通讯交流模式扁平化,缺乏场景感与代入感,双方除去基本的语言、表情以及少量的肢体动作,难以进行多维度的互动。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逐渐演化成一种定期例行的流程,低效甚至无效沟通过多。

长期的低效甚至无效沟通不只会使父母与孩子双方的情感难以得到行之有效的表达,造成亲子间的隔阂。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晦涩贫瘠的亲子交流还会加剧双方沟通理解上的偏差,产生冲撞与误解时难以及时合理地解决,使留守儿童更易产生留守的成长隐患。再者,学校对儿童的教育也需要家长在课后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辅助学校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而在现阶段,这种很单一化的交流模式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再者,这个需求是多元化的,既是在外务工父母希望了解自己孩子,参与自己孩子成长教育的需求,也是学校希望家长能辅助学校引导好孩子价值观的需求,更是留守儿童与家长在交流时需要情感表达的合理渠道和方式的需求。当现下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幸福指数的大问题之时,如果能找到合理的渠道,削减留守儿童问题带来的过多负面影响,对于社会发展和提升这部分人群的幸福指数,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因而,要调和与疏通留守儿童与其父母间沟通的隘道,亟需构建一个以交流为目的的沉浸式亲情体验平台,使其能在有限的交流时间内进行更自然、更高效的沟通。

三、设计研究

(一)易用性设计原则

针对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沉浸式亲情交流平台,其用户主体有两个,分别是留守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父母。

留守儿童群体从本质上来说,属于儿童群体,对儿童群体的产品设计一定要遵循易用性设计原则。儿童产品的设计目标是要让儿童易用、适用、好用。研究儿童不同认知阶段的行为普遍性及特殊性是产品设计的理论基础[2]。考虑到用户是未成年人,行为与认知水平均未达到成年人水平,所以在产品的使用方式设置上不应过于复杂,而应当足够简便易用,且能贴合儿童的思维模式与使用习惯。如果是涉及人机交互的电子类产品,在使用流程与界面设计上,要符合儿童的使用习惯,流程不应繁琐,应尽可能一步解决,界面图形语言要生动有趣并且符合儿童的认知。

而针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其多为进城务工人员。考虑到这个群体因为受教育水平有限,所以对于复杂的操作可能表现出明显的耐心不足,甚至具有抵触性。因而针对这类用户的产品必须易于使用,操作方式简单明了不复杂,尽量减少用户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操作和使用困惑。

(二)注重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交互体验

在沉浸式体验中,当体验者达到一定的沉浸程度时,其对于相关媒介存在的认知程度会随之降低,从而实现忘我式的沉浸体验[3]。人对物体的感知和获取是全方位的,要打造沉浸式体验,对体验者多感官的综合触动必不可少。在亲子互动平台中,运用技术就亲子双方的感官能力进行扩大与延伸,对五感体验的设置尤为重要,其体验也是客观上影响沉浸程度的最大要素。尤其是对于留守在家的儿童,由于长期处于较为单一的乡村生活中,多方位的感官刺激能够极大地引起他们的好奇与专注。让其得到感官满足甚至感官盛宴从而实现深度沉浸,能够帮其更快速地进入到设定的场景中,完成高效的交流互动。同时,满足视听等多感官交互也是实现沉浸式体验的基本保障。

(三)增强双方在交流过程中的趣味性交互体验

仔细分析现在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交流方式的不足,就会发现枯燥的交互体验也是现有交流方式一大弊端。双方在交流过程中,因为交流方式的单一化,会使得双方降低交流欲望。久而久之,打电话或者视频通话沦为一种“形式”,对双方的亲子沟通没有益处,反而甚至会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在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打造沉浸式亲情交流平台时,应当将趣味性交互作为产品的主要亮点之一来考虑。如果能力口入一些有趣的亲子交互内容,不仅可以增强沟通交流的有效性,更是可以缓和他们之间由于长久不能相见而逐渐生疏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利于亲子关系融洽,促进儿童心理与生理发展,与此同时,也可以给家长带来高涨的情绪状态[4]。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可以有一种方式陪孩子一起玩耍娱乐,对于彼此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的建立会有很大帮助。

趣味性交互的实现可以是多层面多维度的,其具体的实现技术也可以参考现在一些比较成熟的体验技术,例如肢体动作感应、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为这样的群体打造一个更具趣味性的交流互动平台。留守儿童和他们父母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视频通话层面,而应该有更多、更有创意的交流互动方式。

(四)考虑话题带入与场景带入

除了通过媒介来强化体验者的沉浸感受,要引导体验者认知层面的沉浸,还需要优质的内容作为载体[5]。心心理沉浸为切入点,营造話题与场景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长时间分隔两地生活的留守儿童及其父母而言,由于双方在彼此生活中的低参与感,其对话内容基本停留在生活状态与身体状况的询问。除却单薄的基础问候外,难以进行交流的延伸与深入。而利用现有的技术营造特定虚拟场景来开启话题,是一个使其能共同处在一个环境下的契机。在营造的场景与人的交互中,增加亲子对话的真实感、减弱不自然与尴尬。与此同时,创造话题与机会,让亲子循序渐进地深入到有效交流中,也为孩子营造一家人相伴出行的体验们

(五)增强亲子双方在彼此生活中的参与感

留守儿童与其父母在生活中长期处于两地分隔的状态,因而双方对于彼此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缺乏基本了解。且双方在日常交流中也很少会涉及类似话题。由此导致了两个问题:其一,父母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己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与引导中去,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没有足够的参与感和角色感。其二,孩子对于自己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没有认知,不能理解这种形势下自己父母作出这样决定时面临的无奈,无法体会父母,容易对父母不能陪伴自己的这件事产生责怪心理。

因而在为留守儿童与其父母打造沉浸式亲情交流体验平台时,应当设计一些机制或者功能,提供一些话题或者场景,让父母感觉到自己参与了孩子的成长,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有贡献。毕竟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引导儿童在成长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6]。同样的,让留守儿童通过这样的场景或者话题,了解到父母在外务工的环境和生活状态。让彼此参与到对方的生活中,会有更多更加具体的、易于交流的话题。这样不仅是让亲子双方沉浸在交流中,更是让他们沉浸在彼此的生活中。

(六)打造沉浸式亲情交流平台现阶段可采取的技术

打造沉浸式场景,现阶段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参考。

首先是VR虚拟现实技术,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使用头盔显示器来封闭使用者的视觉、听觉,形成虚拟的视觉环境,尽可能形成一种实时沉浸的高仿真环境[7]。可以通过将实体场景数字化,以VR虚拟现实技术为平台,将这样的场景和内容展示给用户,把留守儿童与其父母双方放到一个VR沉浸式场景中去,同时赋予这个平台即时通讯的功能,让双方可以在这样一个沉浸式平台中完成交流。

其次就是体感识别技术。体感识别技术可以帮助用户双方完成一些体感交互活动,而这种活动会明显增强双方在共同执行某件事情上的沉浸感,让人全身心投入到彼此的互动中去。因而体感识别技术也可以运用到这样沉浸式交流体验平台打造中。

再有一些为主要功能服务的基础技术,比如通讯技术。未来5G通讯技术将逐渐实现商用,对于之前提到一些技术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一些数据的即时与高效传输变得完全有可能实现。在5G商用之前,依托光纤网络,也依然可以实现大批量数据的即时上传和下载。

结语

当今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交流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无法取得联系的问题,更多的会转向亲子交流是否能达到目的、交流的体验和感受是否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的问题上。所以,基于现有单一的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这类交流方式的弊端,探索出让他咭门更加沉浸于交流沟通的方式显得十分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尝试运用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提升这一群体在亲子交流过程中多感官全方位的交流体验,通过打造沉浸式亲情交流体验平台,让他们不仅沉浸于交流沟通,更是可以进一步了解彼此,增进亲子感情,参与到彼此的生活中。做到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感情需要的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徐勤玲.与孩子聊天的艺术[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1):51

[2]刘小路,杨婧.亲子互动儿童家具体验性设计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6(06):84-88

[3][5]杨浩婕,邱雅慧.关于沉浸式传播的虚拟现实艺术设计策略分析[J].设计,2017(19):113-114

[4]张瑛,沈林明.关怀童心——亲子互动空间设计必要性分析[J].设计,2016(13):52 -53

[6]汤文成,李嫱.儿童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机理研究[J].设计,2017(22):102-103

[7]刘键,彭莉.基于心流理论的沉浸式VR旅游产品设计[J].设计,2018(19):136-138

上一篇:教学媒体综合运用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学教材内容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