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2023-06-05

第一篇: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 要: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解决对策

近几年,虽然中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不断通过各种媒体进入公众视野的如“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等等,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如此信息接触多了,让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一、 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毒物质大量在食品中残留

在原料农、牧产品的生产中,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兽药、化肥、激素,使农业及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附着沉淀在农(畜)产品中,如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残留,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粮食作物中铅、镉等贵重金属污染,猪肉中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的残留都会引起慢性、急性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从原料开始,便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水产品养殖业中,不法业主为了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和出品率,不惜使用禁用鱼药,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有些药物代谢速度非常慢,因此大量在成品中残留,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问题,部分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过程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原材料污染严重,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储存条件不当,销售环

节的再次污染,都能导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出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甚至导致有些产品被致病菌污染,食用这些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食品,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2)食品加工中天然有害物未完全消除,引起的食源性问题。比如土豆、青番茄中的龙葵碱,生四季豆中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的秋水仙碱等,加工中处理不彻底易引起食物中毒。

(3)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油炸类食品在加工中油温过高,食用油多次重复利用,都能导致成品中过氧化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过量食用这种食品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3、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滥用工业添加剂

(1)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有些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或手工作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防腐剂、化学合成甜味剂等严重超标。

(2)不法企业在食品中添加食品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和其它工业添加剂,比如在豆制品中添加吊白块,火腿生产中使用敌敌畏,在水发产品中添加甲醛,在辣椒制品添加苏丹红等。有些小作坊生产的散装食品,无标签、无商标,甚至使用伪造的食品标签,致使检验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检验。

4、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甚至故意制造伪劣食品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生产者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业酒精勾对白酒,用工业皮革残品生产假奶粉,用毛发生产酱油等等。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

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

3、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4、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各类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3、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4、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启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并就我国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术、影响因素开展前

瞻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以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

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4、加强宣传,提高中国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倡合法经营,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5、加强立法,加重处罚手段,使制假、售假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当其违法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其违法所得,生产不法食品无利可图时,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法食品的出现。

四、 结 论

总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中国的食品类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面,行之有效的标准监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标准不能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外,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其次要通过立法加重处罚手段,提高违法的成本,第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方面通用型标准的制定,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中国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 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

(2):7-10.[3]丁昌东.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4,

(7):16-18.

[4]赵晓锋.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美中经济评论,2003,(1

1):34-37.

[5]雷红淘.蔬菜农药残留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18-20.

[6]杨江龙,刘拉平.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6):51-53.1

[7]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中国工商管

理研究,2005,9.

第二篇: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

中国冷链物流下游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的不断提升,国内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加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从下游产业来看,除行业规范的缺乏外,传统物流观念以及冷链物流较高的成本是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1.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缓慢

从产品来讲,果蔬产品从采收、贮藏、包装、运输、销售都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减少果蔬因腐坏变质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果蔬产品的质量水平,在国外发达国家,80%的果蔬是通过冷链物流来运输的,而中国目前则只有5%。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的果蔬产品每年在流通环节造成的损失占果蔬总产量的20%~30%,而由于受到传统的常温及自然物流、商品化处理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费用高等因素影响,果蔬产品冷链物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难以获得较快的发展。

2.肉制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目前,国内大约90%的肉类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除外贸出口的部分外,肉制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冷链物流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致使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同时由于国内肉制品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肉制品流通系统提供有效的低温保障,加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均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肉制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肉制品零售商虽然希望提高冷链的可靠性,但由于零售点密度不足,分布范围较大,导致物流配送成本的大量提升,使肉制品冷链物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3.水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

目前我国水产品处于冷链物流阶段(21世纪初),是在冷藏库阶段(上世纪80年代)、冷藏链阶段(上世纪末)两个阶段基础上建立,建立了信息网络,维护良好资源、生态环境,且更重视冷链物流整个体系的成本核算。

目前我国水产品市场的主要特点是腐败量减少,变质量增加,首先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包括限时加工再入库规定的难以实行;其次批发市场(配货中心)的交易(配送)场所没有温度控制要求,水产品出库后在没满足规定低温控制的条件下滞留时间较长,影响了产品鲜度;而水产品冷链物流配套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对水产品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控措施。

4.冷饮、速冻、乳制品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较为稳定

由于产品特性原因,冷饮、速冻及部分乳制品冷链物流市场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

国内冷饮物流一般都是企业作为冷饮企业的自建部门;速冻食品企业则大部分依靠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来帮助将产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乳制品市场由于目前国家监管的严格以及品牌健康形象的树立,使企业无论是在自营冷链物流还是在使用第三方冷链物流方面均加大了管理的力度。

5.连锁餐饮企业对冷链物流要求较高

连锁餐饮业对于产品保鲜的较高要求,使冷链物流在连锁餐饮行业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但是,中国大部分冷链物流配送供应商的专业化程度较低,服务内容缺乏竞争力,较多冷链物流配送供应商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连锁餐饮企业的需求,特别是外资连锁餐饮企业。

综合来看,冷链物流下游产业市场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众多的问题,大部分农副产品没有形成冷链物流体系,导致在物流环节中的损失很高;冷链物流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冷链物流综合性人才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的缺乏,影响了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将成为我国冷链物流及下游客户产业下一阶段主要的思考方向。

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所关心的已不再是数量和价格,而是新鲜与安全,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冷链物流。本文主要探讨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食品冷链物流 现状

食品冷链(cold chain)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直到转入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

【4】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应遵循“3T原

则”: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time)、温度(temperature)和产品耐藏性(tolerance)。“3T原则”指出了冷藏食品品质保持所允许的时间和产品温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由于冷藏食品在流通中因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品质降低的累积和不可逆性,因此对不同的产品品种和不同的品质要求都有相应的产品控制和储藏时间的技术经济指标。食品冷链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复杂。首先,比常温物流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它是一个庞大

的系统工程。其次,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第三,食品

【1】 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现状

1. 中国食品冷链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冷链最早产生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并改装了一部分保温车辆。1982年,中国颁布《食品卫生法》,从而推动了食品冷链的发展起步。近20年来,中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包括速冻食品行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冰淇淋和奶制品企业及大型快餐连锁企业,还有一些食品类外贸出口企业。

2. 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形成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3. 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

我国食品企业实力相对薄弱,自营食品物流的组织弱、规模小,不适应食品物流的高技术要求,食品物流业务外包的实施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目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准备推广食品安全物流追踪系统(二维码,日本东芝技术),从食品冷链现代化和食品安全出发,通过食品冷链的物流系统为冷链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同时也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对问题食品可以追查到底,但是限于推广资金问题,效果并不显著。

【2】

冷链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比常温物流的建设投资要大很多,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同时,整体运作始终与能耗成本相关联。

人们往往认为,食品从生产地到低温物流冷库或冷链运输再到消费者手中,中间只要冷库的温度达标,冷藏运输过程达标,就可以保证食品的相对保质期。市场上也往往会出现一些第三方物流商在运输低温食品时,该用冷藏的不用冷藏,用了冷藏的不达标现象。所以,通常产品有问题时,都认为是出现在运输过程中。然而,事实却并非完全如此。

上海领鲜物流公司发展部经理钟立困惑地说:“我们企业的冷藏运输和冷藏库都严格按照食品达标温度控制,但从供应商那里接货的时候,经常发现供应商就没有把货物按照相应的温度来操作。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将该食品重新冷却再运输到各个门店。而一旦在门店出了问题,供应商会把所有的责任都转嫁给我们物流商。”

4. 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欠账太多

中国冷链设施装备状况如下:

汽车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

2.5%~2.8%,德国为2%~3%。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量占比为60%~80%;中国汽车冷藏运输占比约为20%。当美国生鲜产品的冷藏车运输率达到80%以上的时候,我国生鲜产品

的冷藏车使用率只有15%。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有资质的冷藏车制造企业已超过100家,但冷藏车保温车的保有量大约为3万辆,僧多粥少,不得不低价竞争。

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

食品冷藏运输率:食品冷藏运输率是指易腐食品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欧、美、日等国均达到80%~90%,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约50%。目前我国每年需调运的易腐食品约4000万吨,中国的食品冷藏运输率约10%左右。

目前,我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左右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至多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候,棉被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

冷库容量:中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当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

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也曾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较先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但由于不适应我国国情,引进的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废弃物未得到综合利用,企业成本高、效益差。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5. 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由于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例如: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

【1】 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6. 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

目前,涉及冷藏食品运输的产品有几百种,且在不同的温度存放它们的易腐程度也不一样,每种产品所要求的低温储藏所控制的时间与条件等各项技术指标都不尽相同。例如鲜、酸牛奶4-7℃,水果蔬菜10-15℃,速冻食品0℃以下等。但目前类似此类细化的系统性的技术标准,以及冷链能损耗与效率标准,冷链最佳作业操作标准,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与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易腐食品运输车辆制冷配置要求,冷链物流行业管理要求与规范等,都尚未见出台。甚至可以说,至目前止,国家在冷链物流上尚无一个具有一定约束力的标准可供参考与执行。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的一些标准,诸如冷藏链中对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没有强制要求执行。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

【3】 白,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二、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完善和大力发展中国食品冷链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食品冷链正面临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在未来的中国食品冷链发展建设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有所明确和突破:

1. 加强中国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

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措施;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相关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2. 推动建立多种模式的食品冷链体系建设。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形的食品冷链有两种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冷链体系,这种模式在美国、日本和西欧比较普遍,日本7-11是其中的代表;二是以保证大量食品的一般质量、降低在途损耗的价格与品质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为发展中国家采用。根据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应该推进多种冷链模式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串联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覆盖分类食品产业的冷链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在建设农产品绿色大通道的基础上,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食品冷链物流主干网络,提高大批量食品物流的安全保障水平。

3. 建立食品冷链的物流和质量信息系统。

从食品冷链现代化和食品安全出发,通过食品冷链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冷链有关方面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和信息沟通,同时也为食品安全核查提供可溯源性信息支持,对于问题食品

【1】 可以追查到底。

参考文献

[1]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2007-03-20

[2]我国食品物流发展状况与2007年行业展望.中国农产品加工网.2008-5-9

[3]李志军.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现代物流报. 2007-10-16

[4]方昕. 2004. 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 物流技术与应用(11).

第三篇:浅谈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解决办法

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健康,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基础。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较高速度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应着重加快建立健全五个体系。食品安全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受到重视。

1.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尽管近些年来中国大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认证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很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1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

近年中国卫生部每年接到食物中毒报告一二百起,涉及数千人发病,百余人死亡,除意外事故外,大部分是由致病微生物引起的。2001年在江苏、安徽等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造成77人死亡;人们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感染的禽肉而广泛发生于学校、家庭、公共餐饮单位的食物中毒多起,其中不乏有上百人的大型食物中毒,微生物性危害已成为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1.2化学污染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1.2.1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源头污染

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中国每年氮肥使用量达2500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的使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较多,而硝酸盐会进一步形成强致癌物—亚硝酸,对人体造成危害。农药滥用或残留同样会造成对人体的巨大危害。2000年,有关部门对部分省会城市的9个蔬菜品种中的9种农药和14种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进行定点检测,总体合格率仅为54%,其中农药残留超标率达到31%。同时,因售药、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经人们使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人畜共患疾病和疫病的增加。

1.2.2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

江河、湖泊以及近海等污染是导致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有850条河流、130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手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51个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花程度严重。这些被污染水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会在农、畜、水产品中富集,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危害。二恶英污染又是一个环境污染的重要案例。含氮有机化工产品生产厂、钢厂以及其它工厂的排放废气物、焚化炉燃烧废气物、汽车尾气等都能产生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肉、乳及水产品。 1.2.3

生物毒素的污染

生物毒素污染主要包括细菌毒素和霉菌毒素两个方面。细菌毒素可直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葡萄球菌肠毒素与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都具有很强的毒性,使人产生严重的呕吐和神经中毒症状。长期食用低含量的被霉菌污染的饿食品能引起慢性事物中毒,严重的可引起癌症。

1.3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1.3.1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造成的食品问题

如在我国,建国初期普遍使用的--萘酚、奶油黄等防腐剂和色素后来被证实存在着致癌作用,不少地区曾因使用含砷的盐酸、食碱,或过量的食品添加剂如亚硝酸盐、漂白剂、色素等而发生过急、慢性中毒。各国均有不少添加基因被证实和怀疑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远期危害而禁止使用。近年来我国添加剂引起变态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如糖精能引起皮肤瘙痒症、日光性皮炎,香料中很多物质能引起呼吸道炎症、哮喘、口腔炎等。还有脂溶性添加剂在体内积聚效应,使维生素A、维生素D、等过量摄入有慢性中毒的危险。某些添加剂共同使用时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也受到人们和政府的关注。 1.3.2植物基因工程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可能危害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商品化生产,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传统的毒理学的食品安全评价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于转基因技术食品。1990年召开的第1届FAO/WHO联合专家咨询会议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方面迈出了第1步。目前转基因食品的危害基本上可归为以下3类: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毒素,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可能含有已知或未知的过敏原,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致命的);这种食品可能某些营养成分或营养质量产生变化,使人体出现某种病症。植物遗传工程是把一定的遗传信息通过一定的分子操作导入植物体内,使该植物获得某种特性。这一过程中,受体植物、导入的遗传信息和分子操作都有可能产生以上危害。一般来说,导入的遗传信息和受体植物带来的危害是已知的、明显的、可以解释的,而分子操作因其部分机理尚未明晰,带来的危害较难预见。

1.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重视生产轻视卫生,滥用食品添加剂,出售过期变质食品等,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也非常严重。此外,生产者素质较低,规范操作能力差的等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和食品中毒的发生。

1.5食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以科学为基础的立法及执法模式尚未完全建立,执法力度不够,市场监管不严,基层检查队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2.我国食品安全战略的总体框架

2.1食品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促进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中国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借鉴国际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监测预警、严格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通过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体制、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科技支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应急机制等食品安全支撑体系,通过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教育和科研机构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采取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相互配套的措施,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提供保障,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2.2食品安全战略的基本原则 2.2.1以科学为基础

以科学为基础是进行食品安全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强调风险分析。 2.2.2立足当前与预见未来相结合

从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其制约因素入手,以大宗和出口优势产品为监管重点,集中力量、下大力气解决好植物源性食品的农药残留超标、动物源性食品的兽药(鱼药)残留超标、食品微生物污染等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时,充分考虑采用新技术、新资源、新材料对食品安全可能带来的影响,预测未来对食品安全的进一步要求,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预见性。 2.2.3食品供应全过程监管

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应该覆盖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方面。根据这一原则,应当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四个关口前移”,即从市场监管向产地监管前移,从销区监管向产区监管前移,从消费终端监管向生产源头监管前移,从流通监管向规范生产监管前移。 2.2.4预防原则

由于对于一些新产品和技术的安全性不能确定,因此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应该采取预防原则。任何新产品和技术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安全性后才能上市。 2.2.5可追溯性原则

食品的可追溯性是指食品和原料在流通中应保有它们的溯源,在需要情况下,可为有资格的机构提供溯源相关信息。当食品发现存在危害时,可以及时从市场召回,避免流入市场。 2.2.6透明原则

消费者有权获得清晰的食品质量、构成成分、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与执行应在公开、透明、互动的方式下进行。

2.3食品安全战略的基本目标

2.3.1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水平,突破食品安全中科技“瓶颈”的制约

根据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要求,积极追踪国际先进食品安全科技发展动态,针对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关键技术领域,分阶段、有选择、逐步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基础研究。优先发展食源性、危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进一步发展更加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快发展食品中主要污染物残留控制技术,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包装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控制技术,使中国食品安全科技总体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食品安全科技体系。 2.3.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力争在2010年前,在加强统一管理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作用的基础上,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基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要在各标准起草部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标准之间必须配套形成体系的原则,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真正做到食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有标准作为技术依据。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大与国际接轨的力度。

2.3.3建立政府各监管机构之间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定位要准确;“从农田到餐桌”实行全程管理;管理机构要精干和高效;各方职责要明确;有充足的资源;在中央政府层次上有一个权威声音对食品安全负责,并拥有在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国家行动中贯彻中央政策的权力和资源。

2.3.4建立统

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借鉴国外经验,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立起一个相互协调、分工合理、职能明确、技术先进、功能齐备、人员匹配、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在检测范围上,能够满足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及加工过程、流通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测的需要,并重点加强对生产源头检测手段的建设。在检测能力上,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对食品安全参数的检测要求。在技术水平上,国家级食品安全质检机构应符合国际良好实验室规范,达到国际同类质检机构先进水平,部级质检机构应达到国际同类质检机构的中上等水平。 2.3.5建立统

一、规范的食品认证认可体系

为加强全过程安全控制,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企业中,大力推广HACCP体系和GAP、GMP等体系认证。同时,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要进一步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认证行为。 2.3.6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

食品公共安全事件具有突发性、普遍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影响的区域非常广,涉及的人员也非常多。如果没有高效的应急机制,事件一旦发生,规律难以掌握,局势难以控制,本质难以判断,其损失难以估量。目前,建立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已经成为国际惯例。中国也应该从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健全信息收集、处理和传播机制,建立预设方案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 2.3.7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

应当以现有国际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建立中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已有法律法规体系;赋予执法部门更充分的权力;加强立法和执法监督。

3.当前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近年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下大力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出从过去多头监管向现在的集中统一监管,从过去重视食物链的重点环节监管向现在的加强食物链的全过程监管,从以政府部门监管为主向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等的总体发展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应着重加快建立健全五个体系。

3.1加快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现有的国际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建立以基本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的多层次的专门具体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一是制定食品安全基本法。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基本法。在基本法中,要对食品安全管理做出原则的规定。该法应当明确以危险性评估为基础来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各管理机构的权力和责任;明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的协调办法和协调机制;制定与政府实施相关的基本方针;明确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相关者在保障食品安全过程中的权利和职责;确保制定政策过程公正性和透明性;明确应付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紧急事态的体制;对食品标签制度进行规定等。二是制定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基本的原则是根据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以及确保某一类食品安全的需要来专门制定单一的法律,如农产品安全法、市场准入制度法、植物检疫法、转基因产品管理法、认证法等,并根据法律的需要出台相对应的制度,细化法律条文和技术性规定。特别是要修订补充《刑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食品安全惩戒的条款,加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者的处罚力度,对食物中含有有害成分短期内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不明显但损害长期存在的同样要进行处罚。三是赋予执行部门更充分的权力,加大执法力度。扩大执法部门检查权,包括检查食品生产和销售记录;强制受管理企业把有关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食品信息向管理机关通报;要求有关组织提供农药、兽药使用的记录;要求食品企业向食品管理部门登记并报送产品清单等。当前,还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的打击力度,对违反法律规定的生产经营者要从严进行惩处。

3.2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成立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美国在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基础上,1998年专门成立了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我国对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达八九个,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建议我国尽早组建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成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政府各主管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并为政府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提供建议。二是对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理分工。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基础上进行小的调整,依然按照食品产业链的环节进行分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卫生、农业和质检等部门研究制定分工方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监管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进行明确的重新分工,二是只能由一个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退出;对无人管理的盲区进行明确的分工,确定具体的监管部门。三是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明显,应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的食品安全监督网。必须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并将垂直管理部门改为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加强地方政府的工作手段。中央和地方在食品安全标准上要保持协调。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实行主管领导问责制。切实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四是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档案和政府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信用网络体系。建立消费者组织、中介组织、企业和政府相互沟通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维护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参与食品安全活动,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

3.3建立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

在检测范围上,能够满足对产地环境、生产投入品、生产及加工过程、流通全过程实施安全检测的需要,并重点加强对生产源头检测手段的建设;在检测能力上,能够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对食品安全参数的检测要求。一是整合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在充分利用现有各部门及各地方已经建立的检测网络、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条块结合的方式实现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之间、中央各部门机构之间、针对国内和进出口食品安全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有效配合。。二是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跟踪国际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加强先进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重点开发食品安全监控中急需的有关限量标准中对应的农药、兽药、重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重要人兽共患疾病原体和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技术和相关设备,并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建立检验检测信息管理网络,形成多部门有机配合和共享的检验检测网络体系,实现监督管理快速反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仪器检验检测队伍。三是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验检测。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测检验对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食品行业检验检测体系的基础力量。我国现有的检验监测体系以政府机构为主,今后应注意加强企业自检和以行业监测为代表的中介组织监测。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应根据法律规定和相关标准规定,对其自身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设备、人员、环境和有害物等进行自我检测,尽最大可能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四是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监控。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对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进行连续主动监测,有效地收集有关食品污染信息。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强化我国对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准确诊断和快速溯源能力。加强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建设,建立符合国际规范、高效的兽医实验室体系,完善的诊断标准体系,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加快植物检疫监控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对影响食品安全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病原体进行严密监测,为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提供基础数据。

3.4加快完善衔接配套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基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到位。一是改革标准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出现的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跟目前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制的不合理有关,因此必须对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标委会等部门进行合理分工。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成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CAC)的模式,由农业部、卫生部和质检总局三方共同组建食品安全标准或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的起草工作并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保持沟通与协调。二是增强制标过程的科学性。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适应健康保护和WTO要求的现状,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开展设限研究,为制定食品中重点有害物质安全限量标准提供基础数据。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形成重点突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定位准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互协调,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配套,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基本吻合的食品工业标准新体系。要在及时吸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国际先进标准、与WTO/TBT、WTO/SPS规定相符合的基础上,解决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设置不合理、重要标准短缺等问题。

3.5加快建立安全可控性强的食品供应组织体系。

一是“抓龙头,促源头”,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我国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分散狭小,户均经营耕地7.94亩,户均出售粮食1047.3千克,猪肉97.62千克,禽蛋55.48千克,是“全世界最小的农户”。在这种分散的生产方式下,对食品安全进行控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从我国情况来看,“公司+农户”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龙头企业能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主体组织起来,将标准化生产的装备、技术、观念、意识导入农业和农民之中,并对种植、加工、包装乃至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控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规模和质量。二是改进和完善生产与加工方式。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企业中大力推广应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不断提高食品企业素质和产品安全质量水平。要建立统

一、协调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认证机构社会化改革,将认证机构改造成为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规范认证行为,确保客观独立、公开公正、诚实信用。

3.6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从关键检测技术、危害性评估技术、关键控制技术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这是解决“科技瓶颈”的关键。目前,最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检测能力得到国际的认可。 3.7加大检查打击力度。

卫生监管和质检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违反食品安全的生产、经营者的查处力度,依法对制假贩假的企业、个人进行坚决的打击,构成犯罪的要交送司法部门从严处理,从而对违法犯罪分子产生震撼作用和阻遏作用。要采取严厉的手段岁其进行毁灭的打击,防止起死灰复燃。

3.8加大对食品检测检验研究和应用的投入。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检测工作应当紧随标准的修订不断完善。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中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食品中安全卫生指标限量值的逐步降低,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检测应向高技术化、速测化、便携化以及信息共享迈进。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十五"期间,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检验的研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从客观要求来看,"十五"期间还应进一步加大投入,特别是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投入,并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具体应用。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9民众必须谨小慎微。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还需要转变的是公众的素养。专家的“含苏丹红的咸鸭蛋每天吃1000个才会致癌”的说法,就是今天“小恶无妨”的翻版。那些生产和经销食品药品的造假者可以从专家那里获得理直气壮的理由,反正又吃不死人,放一点有害材料到食品中不会出现大问题。只有在观念、行为和制度设计上进行全新的转变,并且抱着踏踏实实,一点一点改进的打持久战的信念和做法,中国的食品安全才会出现转机。

4、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直接制约了中国食品出口。我出口食品多次在国外发生被退货销毁事件,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损害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在技术贸易壁垒中,食品安全卫生又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促进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中国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借鉴国际上食品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紧紧围绕净化产地环境、保证投入品质量、规范生产行为、强化监测预警、严格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通过健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制、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科技支持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应急机制等食品安全支撑体系,通过政府、产业界、消费者、媒体、教育和科研机构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采取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相互配套的措施,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提供保障,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篇: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摘 要:依据当前中国的失业形势,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缓解失业的建议。中国的失业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有人将其称为没有就业机会增加的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对于得不到就业机会的人来说,经济增长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中国失业;问题;对策

目前,失业(包括下岗)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非常突出的也是全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现阶段为什么会产生大量的失业人口,应怎样认识当前社会出现的失业问题,失业现象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它等等这些现在都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试图对此寻找答案。

一 按照劳动保障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3—2007年,当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是4.3%、 4.2%、4.2%、、4.1%和4.0%。单从这些数字看,中国的失业率似乎还保持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较低的水平上,警报并未响起。然而,事实并非乐观。中国目前计算城镇失业率主要用城镇失业人数和城镇就业人数这两个总量指标,其公式为:

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失业人数]×100%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指在城镇范围内,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镇个体劳动者、其他社会劳动者)。城镇失业人数,指劳动年龄内(男16~50岁,女16~45岁)的城镇居民,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而未就业,并已在劳动部门进行登记的人数。目前统计上对临时安排了工作,劳动收入达到最低一级工的收入水平,或虽无职业,但不要求就业者,不作为失业人员统计。统计失业人员数和计算失业率,一般以年末为时点。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率的统计口径还是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以这样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来评估中国的失业状况,不仅缩小了中国的失业人口的统计范围,也低估了中国真实的失业规模和失业程度。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官方的失业率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将以下几种因素包含在内:首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没有包括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据估计,目前中国农村约有农村约有1亿~1.2亿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中年以上的劳动力,并且多以农业剩余劳动时间的形式存在。他们是中国最庞大的但没有正式被统计的失业大军。其次,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局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最后,国家统计局的失业人员没有包括下岗职工。而下岗是中国体制转型过程中特有的失业现象。将以上三种因素考虑在内,按照他们的估计,目前全国的失业率为20%~28%。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 000万~5 000万,他认为,中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这个数字可能过高,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现实生活中的失业现象比国家公布的数字要高得多,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新一轮失业高峰至今仍无下降趋势。

国家统计局的信息表明,2003—2007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分别是10%、10.1%、10.4%、10.7%、和11.4%,按照这样的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比较理想的。在通常的情况下,失业是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规模就会扩大,雇佣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就业情况也就好转。所以,经济的增长会扩大经济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反之如果经济增长减速,就业情况就恶化。因此,严峻的失业只会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出现,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然而中国近年来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却表明中国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情况快速恶化的现象,与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人数呈加速上升趋势。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2003

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 200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27万, 200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 200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这些统计数据表明,经济增长已经不能增加就业机会。

二那么这一反常的经济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也就是说,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中国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由于在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世界

银行统计,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5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而中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根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9.73亿,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39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中国就业议程》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将增加7 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10年左右。如果考虑到提前就业和目前许多职工在退休后仍然另外就业的现实情况,把劳动力资源的统计口径界定在16~65岁的年龄段,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还要大。劳动年龄人口的大量膨胀,给今天和明天带来巨大的失业源。由于劳动力资源供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上中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多的被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资本有机构成大幅度提高,必然导致失业增加,因此,中国的失业,具有一种典型的、劳动力绝对过剩的特征。

(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中国1952—1978年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农业在为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的同时又承担着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形成了严重的隐性失业。目前,中国农村有1亿~1.2亿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仅靠当地用乡镇企业或其他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消化。其中大部分将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事实上,近年来,每年流向城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在5 000万以上。这都加重了城市的就业负担。

(三)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在这项工作中,十分艰巨的工作是处置大量的不良资产,压缩某些行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这就必然使许多企业的职工调整和转移就业岗位,从而形成了劳动力的流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密集型相比在数量上大为减少,质量上大为提高,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结果大量的不符合要求的劳动力被排挤出生产过程,加入失业者的行列,从而出现了学者所谓的结构性失业。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大量摧毁了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突发性的“失业大军”。

那么,这种状况是否正在改变呢?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就业形势还是很严峻的。因为:

1.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将面临重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失业问题不可避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经济增长方式也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伴随新生劳动力进入新一轮高峰的背景,将使就业矛盾加剧。

2.农业就业机会较大幅度减少。加入WTO后,国外有竞争力的粮食等农产品将替代中国部分不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因此农业的就业,将面临需求数量减少和素质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由于加入WTO后增加的就业岗位大都在

二、三产业,相对有利于城市就业,城乡比较利益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可避免地会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前面所述一亿

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3.劳动者自身素质影响就业机会。中国劳动者素质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很高。现在,全国仍有8 500万文盲,据调查,中国失业、下岗人员中女性居多(约占60%)、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约站72%)、文化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约占62%)。近年来,受年龄、技能水平以及总体就业环境、再就业优惠(尤其是行政性收费)落实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的难度加大。这些人员由于种种原因,要想使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困难,他们面对知识经济的大潮已显力不从心,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诸如清洁、门卫等体力劳动之外无法寻找更好的工作岗位。而这些工作岗位又受到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新增劳动力的有力挑战,悲哀的是他们在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极小。虽然预计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能够得到发挥,但第三产业中新兴产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更适应较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就业,第

一、二产业调整出来的劳动力很难在第三产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几年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就读人数激增,这虽然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就业压力,但国家马上将面临另一现实,即将有一大批拥有高学历的劳动力涌向劳动力市场,他们之间对工作岗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和残酷。

综合上述因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失业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失业可以说是任何一个实行市场经济政策的社会都必然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时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基于此,社会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怎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中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才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的。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些:

(一)加快形成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步伐。解决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合理的配置。在这方面,劳动力市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目前所形成的就业市场,还是一种断裂的和残缺的就业市场。首先,城市和农村断裂成两个就业市场,在农村就业市场,就业要求比较高的城市户籍人员几乎不参与竞争,其次城市就业市场又被认为分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两块,前者专为有文凭的或有职称的专业人员准备,后者为既无文凭也无职称的人员准备。后者要想进入前者的领地非常困难,同时,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的时候还设置了诸如年龄、性别、身高、地域甚至血型、容貌等方面的规定,。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对人员的流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制约作用。因此,在目前尽快规范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营造公平合理的求职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知识经济社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就业增长最快,能有效扩大就业容量。在知识经济中第三产业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吸纳劳动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国家的第

一、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完全是由第三产业吸纳的。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相当与美国的1/20),加入WTO能够推动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速发展。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从业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7%,远低于国外60%~80%的比重),可能为外资看好,有利于改善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第二产业的4倍~5倍。一般说来,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可吸纳200万人就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社区服务业更是吸纳 最多的领域。目前发达国家的这个比重在50%左右,而中国社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发展潜力相当大,社区服务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具有种类繁多、资金投入少、技术要求低、不受年龄限制、工作灵活等特点,比较适合中国目前大部分失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结构。

(三)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加入WTO引入的国际规则以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必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空间。目前,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3 570

万,其中,7人及以下的注册微型企业为2 57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72%,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总数的12%,从业人员5 070万,占全部从业人员的72%,户均从业人员2人。现有8人及以上的中小企业1 000万,约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8%,共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近年来出口总额的60%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可见,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增加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稳定农业就业量。引导和鼓励乡镇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延长农业产业链,并适当向城镇集中。通过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国家在西部开发中,要把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开发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通过信息引导和有序组织,运用经济手段引导和调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发达地区流动就业。加大统筹城乡就业力度,推进劳动力就业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标号的能力。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针对中国劳动力的特点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新型就业观的教育,使之首先从思想上适应当今社会的变化。要围绕加入WTO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安排培训计划,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大力推进创业者培训,为更多劳动者创业和自谋职业准备条件。

(六)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来共同承担。要在全国特别是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预测失业变动情况并及时报警。针对具体情况,准备应付的预案和计划。失业保险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尽快解决失业保险覆盖面太窄,资金不足以及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提高抗失业风险的能力,保证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主要是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2003—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R].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M],2002.

[3] 2006: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 2007: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第五篇:中国零售业现状及问题

1.1 背景问题

1.1.1 中国零售业的现状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零售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它不仅使零售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行业,而且对整个流通业乃至经济运行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种变化和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90年的830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45842亿元,这意味着中国的零售市场规模每4年左右就要翻一番,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之一。 [1](2)连锁经营方式成功导入,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仓储式商场等新的业态形式层出不穷,近几年连锁经营在大中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很快,并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2003年底,全国各种形式的连锁公司已达5000多家,经营网点100000多家,连锁企业实现销售逐年提高,2003年增长52%。1996年上海、北京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占当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达到30%和18%。(3)新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被零售业率先采用,并向整个流通业传播,P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国内以流通社会化、现代化和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为主要内容的流通革命。(4)零售业作为流通的最终通道对上游产业的拉动作用和主导化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已连续三年超过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幅。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经济增长由原来的投资驱动、生产导向逐渐转向消费驱动和市场导向,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作用增强。

从发展角度看,中国零售业的变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活跃人口(即人均年收入800美元以上居民)数量的增加,国内零售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变化的节奏会进一步加快,内涵也会更加丰富。

1.1.2 中国零售业态存在的问题

虽然零售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零售业态几乎都在中国出现,但零售业态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1)百货商店在零售业中不再占有绝对优势与大型百货商店盲目发展的倾向同时存在。我国零售业态已突破以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超市、折扣店、便利店、仓储店、专卖店、连锁店等多种新的业态。但是由于90年代初的市场疲软,大型零售企业在与生产企业的交往中进一步占据了主动,给人们造成了“大型商场不为市场疲软所动”的印象;同时,大型百货商店以其较高的商誉、良好的服务、先进的设施、优美的购物环境倍受消费者青睐,成为零售业中的佼佼者。因此,象某些行业一度看好造成过度发展一样,大型零售商店也因一段时间效益较好而成为投资的热点。近几年,各城市大型商店的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与城市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快速增长,大型百货商店相对过剩。[2]

(2)传统业态市场定位多元化与盲目比装修、比环境、比规模现象同时存在。我国零售业的传统业态——百货店已经改变了过去“购物不讲环境,经营不求特色,商品不分档次,服务不要质量”的无市场细分、无市场定位的状况,出现了市场定位多元化的现象。许多商店对市场进行了细分并加以明确的定位,使得不同档次的商店根据自己的优势把握住了自己的目标市场,拥有了相应的目标顾客群。通过这种手段,商场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些企业误认为商场越大越好,认为豪华就等于现代化,盲目比环境、比装修、比规模,步入了企业发展的误区。

(3)零售业态布局在某些地区存在不合理的状况。比如郑州市二七塔商业区,单是营

业面积超过1.5万m2的大型商场就有亚细亚商场、亚细亚五彩购物广场(北京华联已接手)、华联商厦、商城大厦、天然商场、华侨友谊广场、郑州百货大楼、金博大城、正弘购物俱乐部等9家,单一业态过度集中,亚细亚集团已倒闭,许多大商场都难以为继;其它城市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

(4)我国零售业的探索首先是从超级市场开始。80年代中后期,在百货商店蒸蒸日上的同时,超级市场也作为现代商业的代表形式被搬回来加以模仿。国内的许多大城市都陆续涌现出一批超级市场。尽管它们也是开架售货、顾客自助服务,但实际上与国外的超级市场有着根本的不同。因为它们既没有与生产部门建立起有机联系,又没有靠大量进货、大量销售及现代化管理而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相反,这些位于繁华商业区的“超级市场”,由于设施的改造、对部分商品的重新包装和加工以及大量监视防盗设施的投入,增加了售货成本,致使所售商品的价格明显高于一般商店。这与西方零售革命中超级市场低成本、低售价的特点相距甚远,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因而进入中国十余年也难成气候,[3]我国第一次超市热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贺名仑教授曾形象地概括道:“在不适当的时机,采用不适当的手段,推行不适当的营销方式,最后只能是失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掀起了第二次超市发展的高潮,发展速度之快,普及面之广,效益之理想都是前所未有的。似乎证明中国超级市场时代已经来临。但超市发展良莠不齐,现代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管理手段还未深入人心,管理人才缺乏,超市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盲区和误区。

零售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必须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其中包括业态调整和重新选择业态。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往往不局限于一种零售业态。每种业态除保持一定的特点外,在商品组成及营销策略等方面并非一成不变。[4]我国零售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很有必要研究国外零售企业的不同业态特点及其发展过程,这对建立适合国情的、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零售业态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零售商业的店铺形态不是按消费者的需求设立的,而是按商品的计划管理体制,什么样的商品管理部门开设什么样的店。如纺织品公司开设布店,五金交电公司开设五金交电商店,经营的内容专一且不允许兼容与交叉,这种店铺形态人为地割断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关联性质和要求便利等需求。这种店铺形态由于有强烈的行业经营色彩,也称作业种店。当商品流通的计划管理体制被打破之后,业种店作为传统计划经济的零售形态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变化与消费者需求。如果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实行业种店向业态店的改良。这种改良包括两方面,第一,调整现有店铺的经营内容,以新的经营形式完成向业态店的转移;第二,完全以新的经营形式和内容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业态店,除了传统的店铺形态要转向现代意义的店铺形态外,商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也显示出我们研究商业业态发展的重要性,这就是零售商业连锁化经营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方向将揭示出这样一个流通事实,以超级市场为代表的连锁商业将掌握流通领域的主导权。生产商和批发代理商在很大程度上要增强对它的依赖和服务才能求得其发展和生存,由于零售商业直接组织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上对流通最终通道的规模化和网络化的掌握,就掌握了流通的主导权,可以说,业态的发展是零售业永恒的主题。所以,现代的零售商业必须要研究好业态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才不至于落伍或被淘汰。

中国十几年的经济改革,使得零售业的面貌焕然一新,业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迅速、初显主导产业态势的行业。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流通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客观而言,中国的经济学界还没有把零售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去研究,已在进行的研究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其广度和深度与国际相比差距甚大。本文也只是就中国零售业态的发

展模式,阐述作者的一些观点和想法,目的是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对零售业的关注,来共同推进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零售业现状调研

2006年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零售业增速明显,流通领域规模进一步扩大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创 1997年以来最高增长率。全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3元,人均每天实 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5.9元,比上年提高1.8元。

2.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持续提高

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36.5%,剔除价格变动后的实 际增长率12.6%,高于GDP增长速度1.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 餐饮业新增加就业人口约320万人,成为社会就业的第一大部门。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上缴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共420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17%。3.居民消费结构继续升级

2006年城乡居民的消费类型不断向舒适享受型过渡。住房、汽车、珠宝等高 价值消费品的销售增幅较大。据商务部监测,2006年12月,重点流通企业销售 增幅位列前五位的分别是金银珠宝、汽车、日用品、家具和家用电器,增幅分别为3 0.6%、28.3%、22.8%、22.5%和20.3%。

4.零售业效益普遍改善

2006年,零售业的企业景气指数、销售景气指数、盈利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 心指数继续高于国民经济全行业和制造业。连锁经营100强企业总销售规模比上年 增长25%,企业效益普遍改善。超市和大型超市为主要业态的店铺数量和销售规模 保持同步增长,增幅均为19%。

5.各种零售业态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领域共有20多种业态,既有历史悠久的百货店、专业店,也有新 兴的网上虚拟商店;既有大型的符合业态式的购物中心,也有小型的专卖店、便利店。6.城乡零售业统筹发展.

“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推动 了农村流通产业的加快发展。2006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4867亿元,增长 12.6%,城市和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相差1.7个百分点,差幅比上年缩小0. 4个百分点。

7.连锁经营发展跃上新台阶

据商务部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的销 售规模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 的增幅;100强的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0.5%提高到1 1.2%,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率已达50%。

8.流通领域并购频繁

2006年是外资零售企业在华发展异常活跃的一年。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外资 企业普遍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方式。

2007年中国零售业发展趋势

1.零售业加快与国际接轨

随着WTO后过渡期基本结束,我国零售业将呈现出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等 时代特征。2007年,我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减顺差”,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 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2.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预计2007年我国零售业将承接前几年的走势,继续加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将提升到14%左右,规模达到8.7万亿元。流通产业在建设和 谐社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消费、健康消费等方 面,将承担更大、更艰巨的社会责任。

3.覆盖面广、布局合理的零售体系趋于完善

2007年,商务部将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以国际都市为目标,营造国际水平的 购物环境;支持中心城市努力建成区域性消费品集散中心。

4.外资加快注入,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06全球500强中,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企业的年营业收入都超过 430亿美元,都采用连锁经营作为发展模式。我国流通产业目前无论规模还是集中 程度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这也正是发展空间所在。预计2007年及今后一 段时间,我国流通产业的投资主体将更加多元化。

5.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和谐商业建设初见成效

2006年商务部等五部门共同发布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其后中国 百货商业协会组织全国金鼎百货店发布了《诚信促销宣言》,最近商务部等五部门又 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实施<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的意见》,对全面清理整顿 不规范促销行为作了部署。

6.农村消费和农村市场进入加速发展期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购买力将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此外, 近年来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极大改善了农 村消费环境,便利了农民消费,目前正处于深化巩固阶段,农村消费品市场即将进入 快速发展期。

7.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进一步推广应用

2007年商务部将着力提高流通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继续推进连锁经营、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物流方式,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 术的创新,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8.逐步实施零售业节能降耗工作

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未来我国流通产业将更加关注节能降耗、资源合理利 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零售业发展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于投资和出口增长

2005、2006年,我国进出口额分别增长23.2%和23.8%,全社 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6%和24%,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分别为12. 9%和13.7%,呈现“两快一慢”的局面。重复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及损失

浪费,出口快速增长形成的巨额贸易顺差,正是这种需求增长结构导致的结果,同时 也使国内,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2.流通领域信用缺失现象已然严重

当前流通领域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大量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 的产品,侵害了消费者和权利人的利益。二是企业间占压资金、拖欠贷款、设置“合 同陷阱”、不履行约定义务的现象相当普遍。三是一些企业做账、账外设账,偷税漏 税。四是促销中的价格欺诈和购销中的商业贿赂比较严重。

3.流通环节多和流通成本高问题仍然突出

以果菜为例,2005年以来,各地交通、公安、商务等部门建成了全国“五纵 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但实际中作用甚微。2007年初,暖冬使山 东寿光蔬菜产量增加,但乱收过路费使运输户赔钱,运输户减少收运,菜农大批蔬菜 卖不出去,导致销区菜价暴涨。

4.零售管理人才不足现象日益凸显

近年来购物中心、大卖场、专业店、便利店等新型零售业态迅猛发展,一些大的 连锁企业大规模扩张,但都遇到了店长、部门经理、采购人员、财务人员紧缺的情形。 农村流通人才更是严重不足,既缺乏高层次的流通企业管理人才,也缺乏从事购销业 务的一线经营人才。

原载《商业文化》(京),2007.9.8-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工食堂门卫管理制度下一篇:主管药师考试专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