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6

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二年级就没有信息技术教材,因此大多数学校的

一、二年级没有开设这门学科,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也是使用自编教材在上课。我们学校

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立足于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深度融合,从利用信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利用智慧课堂,做好数据跟踪分析;利用多样素材,提高学生自学效率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深度融合

一、 引言

科技发展引发学习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也持续迈进。如今部分学校有高速的宽带网络和配套的多媒体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充分融合成为有效提高学科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

历史是初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高效、个性化地学习成为关键。在这些方面,信息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如何以合适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的教学充分融合起来,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 利用信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即使是在现代充分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依然对总体的教学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如今学生中心理念的充分落实,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越发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在这一方面,信息技术占据着巨大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满足现代社会对教育教学的要求。

(一)利用视频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认知負荷理论认为,学生兴趣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影响学生工作记忆能力。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相比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资源以视频形式为主,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对激发学生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故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需要积极利用视频资源,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为之后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这一课时,在每个代表学派的思想引入中,教师都可以应用《百家讲坛》中相应的视频。在道家思想的引入中,教师可以播放《百家讲坛——老子》的相关片段;而在儒家思想的引入中,教师则可以播放《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在后续的学习中,教师能明显发现学生表现得更加积极。通过信息技术引入视频素材,教师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利用电子白板,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教学法是将教学情境置于游戏中的教学方法,据调查,部分学生第一个兴趣与游戏相关。可以说,在中小学阶段,游戏是最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之一。与视频相比,游戏不仅可以运用于导入环节,也可以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白板的发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新的游戏。对“喜新厌旧”的学生而言,游戏在学生兴趣的激发上也有着巨大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开展适合的游戏活动,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

例如在教学“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这一课时,在基本知识学习完毕后,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游戏活动。在电子白板的支持下,屏幕共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显示一道题目,下方是学生可以选择的答案。在这一环节,屏幕上以不同的卡通角色代表学生,无论学生回答正确还是错误,其都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集体对抗。这样,通过电子白板,教师丰富了能开展的游戏活动,这对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 利用智慧课堂,做好数据跟踪分析

在如今的教学中,传统教师包办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要求。无论是新型的翻转课堂模式,还是当今减负提质的新要求,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重点,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在这一方面,相比过去教师以经验为主的重点、难点确定方法,信息技术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智慧课堂是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工具,如何将智慧课堂运用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布置前置作业,合理确定教学重点

如今探究式教学方法逐渐流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教师通常会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将一部分较为简单的知识让学生课下自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确定学生知识的薄弱点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就显得相当必要。相比书面作业,以智慧课堂为作业布置的渠道能更加快速便捷地收集学生数据,这对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秦统一中国”这一课,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向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基于对课前测验基础性的考虑,在题目难度的选择上,教师要选择容易或者较易难度的题目,如“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当然,教师也需要注重题目考查知识点的多样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巩固统一的措施”这一节相关题目错误率较高,在备课和讲解环节,就可以侧重于这一节。这样,通过前置作业的布置,教师合理确定了教学重点,这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互动,进行合理补偿教学

在探究式教学中,课堂的问答与测验环节是相当重要的收集学生学习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计划的方法。在过去,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收集主要以问答和举手统计为主,其中,问答为一对一的互动,收集的信息不具备代表性,而举手统计则会花费过多的时间,这对于有效收集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是相当不利的。在这一方面,利用智慧课堂和电子答题卡,教师可以快速、便捷地收集学生数据,变一对一的互动模式为一对多的互动模式。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综合习题练习和讲解课,教师就可以用智慧课堂向学生布置题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适当地讲解。如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  )”这一题目上学生错误率较高。根据错误选项进行错因分析,教师发现学生对“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解不够深入,即需要对这一节内容进行额外的补偿式讲解。这样,通过智慧课堂,教师有效构建了一对多的互动方式,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及时的补偿式讲解。

(三)利用电子错题本,促进个性化复习

随着中小学减负提质观念的提出,提高作业的针对性越发重要。依据学生练习情况向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与减负提质的观念有着相当高的契合度。在这一方面,错题本是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在过去,错题本的构建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其本身就会为学生带来巨大的负担,这对个性化作业的布置是相当不利的。相比传统的练习方法,智慧课堂本身就有着统计和记录错题的功能。利用电子错题本,教师能有效减轻构建错题本对于学生的负担,对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复习有着巨大的作用。

例如在“远古的传说”这一课,在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智慧课堂向学生布置作业。其中,学生在“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这一题目出现错误较多,这一题目就会自动收录到电子错题本中。在整个单元学习完毕后,除了单元小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完成错题本上题目”的作业。而在这一过程中回答正确的题目即移出错题本,反之则留待下一次练习。这样,通过电子错题本,教师在不为学生带来巨大负担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进行个性化复习。

四、 利用多样素材,提高学生自学效率

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自学活动越发成为影响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不仅体现在翻转课堂中的课前预习环节,也体现在越来越多的课下自学作业方面。在过去,学生知识来源严重依赖教师,这对学生自学效率的提高是相当不利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逐渐流行。而如何巧妙地将信息技术的素材,信息技术的方法融入课下学习中也成为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

(一)利用微课视频,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学习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在当今的教学中,其越发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但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知识渠道单一,难以独立完成预习任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泛在学习资源。其中,微课就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形式,其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兴趣,还适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合适课程。这对学生预习效率的提高有着相当巨大的作用。故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利用微课视频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为课堂的高效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课,教师就可以以学案和微课结合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微课既可以是教师自己录制,也可以来源于正规的线上学习平台。当然,基于学生兴趣的激發,在微课的构建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使用纪录片中的素材。而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案展示的任务和相应的前置性作业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微课学习。这样,通过微课视频的运用,教师有效提高学生预习能力,对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作用。

(二)利用线上社交,促进完成合作任务

相比过去,如今的教学越发注重实用性。而在初中的教学中,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自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相比书面作业,其虽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但其较大的任务量也往往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合作成为配套的活动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让人们的远程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这对学生课下更好地进行分工和实践起到巨大的作用。故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需要积极立足于线上社交,开展课下的实践活动,以此充分促进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更好地培养学生素养与能力。

例如,在初一假期,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以“钱币的历史”为主题的探究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收集资料和实物,最终以手抄报的形式将具体的研究结果展现出来。这一活动显然是单个学生无法完成的。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即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合适的小组,让学生以QQ、微信、电话等手段远程交流,合理分工并调整计划。这样,利用线上社交,教师有效促进学生完成了合作任务,更好地开展了实践活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的充分结合成为提高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即需要以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智慧课堂做好数据跟踪分析,并以多样化的线上素材和线上的交流手段提高学生自学效率。教无定法,信息技术的运用也绝非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只有结合所教学的内容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越.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5.

[2]沈洁琼.初中历史微课的开发与运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王金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46-48.

[4]朱志永.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4.

作者简介:

林家鉴,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永泰县青云中学。

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思维,STEAM教育理念以数学、科学、艺术、工程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为基础,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时,教师需要着眼于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丰富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念,逐步打造品质课堂。STEAM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丰富,教师需要在深入剖析基本概念的同时,积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跨学科合作来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及综合素养,确保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效。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门新兴学科,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对偏严格。有的教师的教育经验不足,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展学科教学工作,学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比较少,有的教师直接闭门造车,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持续下降。STEAM教育理念则有助于突破这一现实困境,为学科教学融合以及提供更多的支持及动力。教师只需要合理融入STEAM教育理念,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及创新。

一、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理念是STEM教育的有效拓展及延伸,融入了艺术教育,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以及艺术等不同的板块,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及教育形式,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STEAM教育理念十分关注学科之间的有效合作,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方法使用、知识获取与工具应用和创新生产相结合,充分体现教育教学的一致性、统一性和整合性。教师则需要以学科知识点的有效整合和串联为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实现不同学科的有效创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微观角度上来看,STEAM教育理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体验性、开放性、设计性、趣味性、协作性比较明显,能够更好的吸引有学生的眼球,促进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

二、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活动

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诉求,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逐步夯实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凸显学生主体价值。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应用非常关键,为了实现前期的育人目标,教师需要以STEAM协作教学理念为基础,转变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扮演好协调者、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难度系数偏高,STEAM协作理念的践行不容置疑,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时,教师需要围绕前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积极实现小组协作学习活动的有效落实以及逐步优化。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参与的指导和帮助,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个人所学习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小组写作教学十分考验学生的基本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同时,结合当前的教学实情进行合理分组,促进小组内部成员的互帮互助和优势互补。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及沟通,实现扬长避短。

三、创设教学情境

项目教育理念的綜合性比较明显,情境教育不容忽略,这一点要求教师灵活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生动可感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变动比较明显,STEAM情境教育理念的践行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关注对生动化教学情境的有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强化学生的中心地位。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课《认识WPS文字处理软件》时,教师可以以教学生活化为基础,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发挥多样化生活元素的教育指导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感知的过程之中主动激发个人的学习能动性。理论联系生活非常关键,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需需要精心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感受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在细致观察和自主纪念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感知情境背后的学科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动性高涨,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完成主体教学任务后,教师还需要打破信息技术课程壁垒,实现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跨越式合作,不再闭门造车,充分体现各个学科的优势。在全面调整以及整合利用多种现代化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稳步提升。

四、丰富教育学活动内容

STEAM教育理念以跨学科合作为根本及核心,真正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教师则需要着眼于跨学科理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比较复杂,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最为关键,教师需要结合跨学科理念全面落实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基础,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准则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凸显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落实教育教学工作。兴趣课程和专题学习的出现频率较高,效果显著,教师则可以主动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互动,逐步丰富学科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趣味化的学习平台中全面深刻的掌握不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原理,实现高效学习和自主探索。

五、利用社会化现象

STEAM教育理念中的实证教育不容忽略,这一点要求教师主动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有效利用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实证性不容忽略,教师需要积极整合社会实践与知识理念,关注社会现象,不断丰富学科教学内容,在STEAM实证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分析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解决难题,这一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打破传统课程壁垒有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能够主动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探索,大胆发散,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知识串联。

六、结语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STEAM教育理念的践行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逐步调整教育教学形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全面突破课程壁垒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以及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费莉.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 2017(11X):2.

[2]陆尧. 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20(30):2.

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是當代初中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然而,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本文首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策略,望采纳。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 教学

信息社会中,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不断充斥在社会各方面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初中生来说,也应该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因此在初中阶段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中,必须能够有效运用相关手段,帮助初中生掌握该技术,提升其实践操作水平。

1.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重视程度低,师资力量弱。尽管在初中院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也有十多年历史,但是由于其不是中考必考科目,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不能贯彻新课程理念,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房设备,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严重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第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如果过分的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则不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加上初中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课时少,影响教学的开展。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通常为68课时,但是很多初中院校往往采取每周一节,到初三阶段甚至会放弃这门课程,以至于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严重不足,教学任务很难完成。第四,在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往往采用理论+演示的方式,或者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引导较少,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兴趣缺乏,往往自己进行游戏等,影响教学效果。

2.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初中生在初中信息课学习过程中,一旦出现困扰,则就会放弃继续深入研究。这就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上机操作中,教师通过随堂作业、测试等模式,总结出学生目前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找出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而对于个别学生遇到的难题,则可以进行单独的辅导。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在课堂中形成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创建一些竞赛场景,包括打字速度比赛、网络浏览信息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出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让其爱上这门课程,重视这门课程,最终学好这门课程。

2.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师生关系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需要教师能够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单纯说教的局面,保证课堂中的言谈举止得当,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心。在精心备课过程中,其实就是教师将爱倾注到学生身上的过程。

同时,教师需要能够听取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心声,在实事求是原则基础上,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相关教学环节的设计,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办法,拓展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敢于发声,在相互学习与探讨中掌握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2.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要求更高。所谓的创新意识,就是发现问题并探究的心理趋向,是一种观念。在创新意识下,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初中生面临浩瀚的网络信息,必须能够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教师必须能够在课堂中加以引导,不仅让其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更需要让其树立健康积极的信息技术运用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创新,为其创造相关的教学场景,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土壤。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初中生信息技术能力也提出一定要求,初中阶段也开设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导致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开展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有效提升初中生信息技术水平,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从兴趣出发,注重师生关系构建,落实创新,培养出新一代优秀的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星.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探索和体会[J].新课程.2016(8):101-102.

[2]赵佳斌.初中信息技术课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J].教育.2017(2):233-235.

作者简介:

袁方(1979.03-),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

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我国已经进入了一個全新的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学校德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当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显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而具有时代性。本文简要阐述德育的意义以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德育;意义;策略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传授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伦理道德意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越发重视。信息时代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便利,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伦理道德问题。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伦理道德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学校教育学生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技能,另一方面,就是为国家培养有道德有文明的社会主义优秀青年,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学校德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德育贯穿于任何一门课堂教学之中,独立于德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是不完整的。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够将信息技术独立于德育而存在,而应当将德育贯穿于信息技术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使得信息技术课程更加的豐富和完整。21实际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各种网络诈骗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摆脱单纯讲解技术知识的课堂教学,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净化网络环境,为国家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前面我们谈到,德育是具有广泛性的,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适时渗透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纪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撑。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课堂纪律就是约束学生行为习惯的规矩,同时也是支撑课堂教学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石。因此,要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依赖于严格的课堂教学纪律。和其他学科不同,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有理论课程,还有大量的上机操作课程。在理论课堂上,教师比较容易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而上机课程,由于学生的分散性,教师很难约束学生。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自觉性,而学生自觉性的养成,有赖于教师严格的课堂教学纪律。例如,有些学生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不懂得爱护计算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懂得爱护公物。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当以身作则,让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和道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法律和道德有很多交叉的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很多信息安全的问题。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仅需要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给学生讲解计算机安全知识,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以及所涉及的法律和道德问题。教师在对这些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病毒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道德问题。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可以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计算机病毒的不道德性以及违法性,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保护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且力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青年,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这就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效果。

3、在团队协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团队协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团队协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这种协作过程中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竞争的社会,合作才能共赢,而合作,则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探讨的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在团队协作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技术讲解上,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了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影响,并了解相应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存在重才轻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极力改变这种不正确的教学思路,让德育贯穿教学的始终,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不科学的教学理念,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婷,李红波,张仙.渗透性德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94-97.

[2]蔡惟一.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3):46-47.

[3]丁志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体现对德育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123-124.

[4]常慧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87.

[5]朱洪梅.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4):44-45.

初中教材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节省大量写板书的时间,还能让枯燥的政治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自己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就此,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怎样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实现让初中政治教学更多彩,旨在激趣益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政治;教学;思考

初中的政治课程相对比较复杂和抽象,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太容易理解,而教師单纯的讲解也很难把相关内容讲解的更加透彻,这就会为学生的政治学习带来更多的压力和困扰。如果这时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政治的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把那些比较复杂和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生动的形象来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内容,还能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对政治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和信心。

一、立足信息技术·优化自学能力

以往的政治教学更注重于对政治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现代化信息技术则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探索、创新精神进行培养。所以随着新时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政治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人际实时交互特点去构建和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面对那些比较简单且容易理解的政治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上网查找一些相关资料进行自学,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着重讲解那些比较复杂的政治概念和公式,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教学时间,还能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在比如现在社会中都在议论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等等都是由于商家的不诚实导致食品出现问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们就此话题让学生自由交流,自由研讨,促进学生对诚实的认识,做一个诚实的人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时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生活接货,将刻板的知识生活化,将苦涩难懂的文字通俗化,让学生能更加轻易的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元化网络课堂

现在的学生已经离不开电脑和网络,上网这样的学习形式对于他们来说是既方便又时尚,还充满了很多趣味性。而政治教师就可以根据这样一个特点去建立一个网络平台,学校也可以配合建立与其匹配的网络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上网帮学生寻找和整理一些学习视频,再设置一些专题板块让他们进行关注和学习。比如诚信专题板块、法制专题板块、爱国专题板块、敬业专题板块等等,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复习。不论是哪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整合,都需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信息技术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才能面对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的信息技术平台得心应手地辅助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为政治教师提供了有利的教学手段,激活了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掌握政治课的重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把课堂提问以及课后作业以网络帖子的形式进行发布,然后再让学生以网络报告的形式写完提交给自己,最后教师再通过网络审批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并及时掌握好他们的学习动向,从而提高网络课堂的实施效果。

三、善用信息平台·打造家校合作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依托QQ、微信、陌陌、电话、短信等多种方法与软件,促使家园合作程度。有了思路和想法之后,更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想法的实践应用,积极的进行有效方法的摸索和总结。在进一步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校方应当大力鼓励家长参与到初中生教育的校园和课堂中去,并未家长进课堂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使家长能够亲身的体验到,亲子教育工作在整个初中生教育环节中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采取成立家长充当学校教师角色的方式,每周选取以为学生的家长,进入课堂,对学生们进行课堂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以自行选择,例如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情况、与学生合作为大家表演节目等等,通过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方式,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榜样,从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并进一步拉进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时刻有自己的陪伴。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采取定期举办亲子活动这一方式,邀请家长陪同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举办亲子运动会,设置各种比赛项目,让家长带领学生进行比赛,在竞赛的过程中拉近关系。或者举办亲子义务劳动,家长陪伴学生走出校园,进行街头义务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家长以身作则,向学生亲身示范,从而深刻的感受的服务他人、贡献社会的意义所在。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基础教育为了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应当更加积极的探索全新的教学发展理念,其中,家园合作的思路作为一种强化校园和家庭教育之间联系的有力方式,在促进家庭教育走进校园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双方的共赢互利,从而达到为学生提供优质发展生活环境、促进学生快速发展提高的目的。在家长和学校互帮互助、共同携手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了帮助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稳步推进,首先需要进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其次是进行相关合作平台的搭建,为两者的进一步合作开辟道路,从而为学生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晓晶.信息技术在初中政治探究性教学中的应用浅探[N].发展导报,2017-11-03(044).

[2]宁显超.探讨初中政治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7-8.

[3]蒋丽萍.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锻铸智慧协同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1):63-64.

上一篇:中职会计创新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安全感分析的留守儿童论文范文